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

合集下载

职业倦怠综述

职业倦怠综述

职业倦怠综述教师职业倦怠综述摘要:高校教师特定的职业性质和生活方式使其工作压力难以得到有效排解,从而导致其职业倦怠现象十分严重。

这不仅导致教师的职业效能降低,而且对学生发展也造成显著的消极影响。

文章针对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现状,分析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内涵、分析模式、影响因素及测量模式,并对今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自从Freudenberger在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概念以来,职业倦怠现象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相关研究也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职业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近年来,有关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文对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一)从职业倦怠的成因、发展过程及症状方面来定义奎内思(Cherniss )认为职业倦怠是指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helpingprofessions )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贝斯(Blase )认为,在长期的压力下,个人在工作中可能开始产生退缩或不愿投身于工作,最后发展导致了身体、情绪及态度方面的耗竭,即形成倦怠。

Maslach&Jackson 认为以人为工作对象的工作者,经常要面临一些不确定感,而且经常将情感投入在当事人身上,因此他们的情绪和精力极易变得枯竭,产生精疲力竭、身心枯竭等一系列症状。

(二)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对职业倦怠来定义以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 )为代表的临床观点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无视个体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

以马勒诗(Maslach )等人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

以奎内思(Cherniss )为代表的组织观点认为许多人对工作的期望并不现实,因此导致幻想破灭和倦怠,他还认为倦怠通常是由于专业人员感到他们的付出与他们的回报不相匹配而产生的。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摘要】职业倦怠在国内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压力大、缺乏成就感和工作环境不佳等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建议可以通过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升员工参与感和鼓励开展团队活动等方式来缓解职业倦怠。

对于个人而言,也可以通过调整心态、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及时接受压力等方式来有效应对。

只有重视职业倦怠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员工幸福感。

【关键词】职业倦怠、国内、特点、趋势、工作压力、成就感、工作环境、建议、结语1. 引言1.1 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中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对工作缺乏兴趣、疲惫感、消极情绪、厌倦感和失去动力。

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员工个人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整个组织的运作和发展。

职业倦怠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维度:情感耗竭、缺乏工作投入和降低的个人成就感。

情感耗竭指的是员工对工作的消极情绪,包括疲劳、疲倦和沮丧等;缺乏工作投入指的是员工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动力;降低的个人成就感指的是员工对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缺乏满足。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于职业倦怠的认识和对策已经逐渐引起了重视。

对职业倦怠的深入了解和有效的应对成为了当务之急。

通过学习和探讨职业倦怠的原因和特点,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1.2 国内职业倦怠现状国内职业倦怠一直存在于各个行业中,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目前,国内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压力大是导致国内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许多行业的员工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加班成为常态,这些都会导致员工的身心疲惫,进而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摘要:以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为依据,从量表编制研究、现状调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对国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t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这一术语,用来描述“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此后,研究者们对职业倦怠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更成了关注的热点。

教师职业倦怠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识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国外较早就开始了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我国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时间较短,最早的文献见于1999年。

本文将对国内实证研究开展情况做些梳理并据此提出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1 量表编制研究。

国内的研究者大多以Maslach等人的倦怠问卷(MBI)为基础,编制了本土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陆学者王国香等人修编而成的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量表。

王芳、许燕则在借鉴MBI-ES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模型,编制了量表并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徐富明等人进行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

吴真等人例编制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等。

这些问卷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是依据MBI问卷制成的,也沿用了MBI问卷的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和去个人化,只是在表述上略有不同。

以上问卷的信、效度经检验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 现状调查及相关研究。

2.1 现状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都展开过研究,但从数量上看,对中小学及高校教师展开的研究最多,约占现有研究的七成左右。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职业倦怠是指工作中出现长期的、极其消极的情绪反应,使得工作过程变得困难、沉重并且无所适从。

在中国,职业倦怠已成为一种普遍、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工作强度大、压力大、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下面将从特点和趋势两个方面来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情况。

一、特点1. 工作压力大目前,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各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很多人会选择加班加点,甚至工作到深夜,这会加大工作压力。

2. 过度竞争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求职者数量多,职位数量少,为了得到想要的工作岗位,很多人会选择用心去学习、苦干、超时工作,这也会增加压力。

3. 缺乏成就感中国的职业文化中,许多人都将工作当作提高自身地位和实现价值的手段,但当他们始终无法得到预期的成功体验时,便会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从而导致职业倦怠。

4. 工作不满意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他/她就很容易对工作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

二、趋势1. 多样化的解决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职业问题的解决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精神辅导、职业规划、换工作等等。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2. 职业发展的重视随着年轻一代的崛起,职业文化将发生巨大的变革。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一份有意义和成就感的工作,而不是追求金钱和社会地位。

这意味着,职业发展愈来愈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3. 自我意识的提高有关职业问题的文章、书籍、培训、讲座等,已经成为广大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

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职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更加重视职业文化和职业发展。

4. 企业的参与企业管理层也开始注意到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的严重性,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关注员工的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这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

总之,职业倦怠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一大问题,但是通过多样化的解决方法、职业发展的重视、自我意识的提高和企业的参与,我们相信可以缓解和解决这个问题。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国内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职业倦怠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那么,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浅析。

一、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1. 工作压力大国内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特别是一线城市的职场人员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加班加点已经成为了常态。

工作压力大不仅容易导致身体和心理的疲惫,还会造成职业倦怠的产生。

2. 缺乏工作满足感随着社会发展,很多人长期从事的工作并非自己所喜欢的,缺乏工作满足感是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原因。

工作无法给予个人成就感和满足感,长期下去,就会引发职业倦怠。

3. 工作角色不清晰在一些企业中,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并不明确,导致了工作角色的不清晰。

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角色,员工会感到迷茫和不安,长此以往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4. 缺乏工作支持和认可在一些公司中,员工往往缺乏工作支持和认可,不管是来自领导还是同事,这都会导致员工对工作缺乏信心和动力,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5. 没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许多职场人士在开始工作时并没有为自己做职业规划,长期下来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对未来充满焦虑,这也会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1. 年轻化倾向随着社会对于求职者学历、经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年轻人开始在求职时经历着种种的艰难和挫折,这些种种的不如意都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的出现。

2. 病假频发职业倦怠会导致身体和心理的疾病,患者往往会产生心情低落和消极情绪,因而病假也会变得更加频繁。

3. 职场高压随着社会的竞争日趋加剧,很多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会加大工作压力,这也会导致员工产生职业倦怠。

4. 退休年龄延长国家逐渐放宽退休年龄,这就意味着老年人在职场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工作的压力也将会增加,这也成为了职业倦怠的一个趋势。

5. 职场环境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职场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给员工带来一些困扰和挑战,从而导致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研究综与展望

职业倦怠研究综与展望

职业倦怠研究综与展望————————————————————————————————作者:————————————————————————————————日期: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人力资源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李文静宋双斌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B067)。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厘清其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分,职业倦怠成因和后果的本土化分析,量表的本土化修改、开发和应用,以及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枯竭干预性研究“倦怠”(burnou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年出版的小说《一个枯竭的例子》中,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痛苦和幻想破灭而躲进非洲丛林离群索居的故事。

该书的出版引起了人们对职业倦怠这一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

此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角度对职业倦怠展开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职业倦怠真正的深入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40余年间,国外学术界已经建立起关于职业倦怠的完善研究体系。

综观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概念描述、实证分析和拓展研究三个阶段。

1.职业倦怠的概念描述阶段描述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研究者们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通过记录和观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努力探究其成因。

所运用的方法也主要以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为主。

Frendenberger是最早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通过对向滥用药物的青年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进行观察,Freudenberger(1974)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作的人员,因对工作的投入超过了自身的极限,从而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断提出的要求,最终导致的一种病状。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

浅析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是指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和压力,常出现于高度专业化、高负荷和长期性的工作中。

当前,由于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职业倦怠的出现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对国内职业倦怠的特点和趋势进行浅析。

1. 工作压力大压力来自各种方面,例如公司业绩压力、工作期限压力、工作量压力等。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公司通常采用高压方式来推动员工工作,这也导致了员工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

2. 知识负荷过重大多数职业都需要员工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但是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和扩展,员工必须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变化。

然而,这一知识负荷带来的压力非常大,并且会对职业倦怠的发生产生主要影响。

3. 操作性重复率高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职业中存在着重复性极高的操作,工作的单调性和枯燥性也逐渐增加。

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员工不可避免地会感到乏味和无聊,产生失望和沮丧情绪,最终导致职业倦怠的出现。

1. 职业倦怠状况愈加普遍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社会,职业倦怠越来越普遍。

无论是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难免地遇到职业倦怠的问题。

这是由于今天的工作环境越来越艰难,需求不断变化,竞争激烈,过度工作和长时间工作等现象增多,这都使得深刻感受到职业倦怠的压力。

2. 职业倦怠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随着职业倦怠的普及,所带来的问题和危害也日益严重。

职业倦怠会导致员工快速疲劳和耗尽体力,缺乏工作动力和思维灵活性,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和错误增多。

同时,还会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损害,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

3. 对策逐渐成熟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变化,对职业倦怠问题的认识也逐渐成熟。

当前,在国内越来越多公司对于职业倦怠问题重视起来,不仅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还致力于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提高员工积极性等方面的工作,以降低职业倦怠的出现率和影响。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胡春梅1,姜燕华2(1.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68;2.拉萨师范学校,西藏拉萨 850000)[摘 要] 近三十年来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危害与表现以及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等展开。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277(2006)03-0051-04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表现及成因(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纵观国内外众多学者给职业倦怠下的定义,笔者认为主要是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进行的。

静态角度的定义,主要描述了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如Pines和Aronson,他们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个人对情感要求的情境的长期卷入而导致的一种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

而动态角度的定义则着重描述了职业倦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如Cherniss 和Etzion。

Cherniss认为“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职业倦怠是指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

Etzion认为“职业倦怠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开始时没有任何警告,在个体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发展,一旦达到一个特殊的临界点,个体就会突然感觉到耗竭,并且不能把这种破坏性的体验与任何特殊的应激事件联系起来”。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再只从一个方面研究职业倦怠,而是认为职业倦怠的动态定义和静态定义是互补的。

目前最为各国广大学者广泛引用的是Maslach和Jackson 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1]情感耗竭(em otional exhaustion)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和个体压力维度,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又称为“去个性化”,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指个体感受到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负性情绪,并在工作中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职业倦怠自问世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颇多。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量表、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相比较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标签:教师;职业倦怠;综述1相关概念界定1.1职业倦怠1974年美国心理治疗学家费登伯格提出了“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此后,职业倦怠便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

但是关于它的定义并不统一,不同的研究者在各自的领域对其进行了界定,如临床学观点的代表人物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马勒诗和佩斯认为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组织学观点的代表人物奎内思认为倦怠是对有压力的、使人心烦的、单调乏味的工作的一种应付方式;社会历史学观点的代表人物耶鲁大学的萨若森认为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特征,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

在众多的研究中,最为广大学者所广泛引用的是Maslach等(1986)所做的静态定义,他把职业倦怠分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

1.2教师职业倦怠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有的学者从职业倦怠的表现将其划分为情绪枯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代表人物是马勒诗;Maslach和Leiter认为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个人压力问题,而是个人与工作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可的是Byrne. B. M.下的定义,他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综述提要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后,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为降低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综述一、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早期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基本上为定性研究。

直到Maslach在1986年对职业倦怠概念维度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量表(职业倦怠问卷教育版),从此研究者们开始了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更深入的实证研究。

首先,从实证研究的范围来看,包括了很多方面,如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表现及危害、测量等。

通过这些研究,国外研究者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了许多了解,并发现工作情境中的许多因素将会影响到职业倦怠的产生,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人们对职业倦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如何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指明了方向。

其次,从实证研究成果来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师职业倦怠理论。

主要有:(1)习得性无助理论。

Meicher认为当个体一再受挫时,个体会变得无所适从,转而陷入一种观望的状态,形成无助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2)资源保存理论。

从需求和平衡角度来解释职业倦怠的机制,当个体特定的资源或工作要求无法满足、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个人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职业倦怠的理论构建,而且对于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也有了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国内首次引入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的学者是西南师范大学的赵玉芳与毕重增,他们运用职业倦怠量表调查分析了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是我国首次对教师职业倦怠的量化研究,为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奠定了基础。

(一)从职业倦怠测量工具修订来看。

我国学者为了研究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师职业倦怠,对西方测量工具做了修订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国香、刘长江和伍新春开展了对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订工作,为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做出了贡献。

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一、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

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

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

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将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

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此后二三十年的时间,许多研究者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总体而言,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主要有费登伯格的临床学观点、奎内思(Cherniss)的组织行为学观点、萨姆森(Samson)的社会学及历史学观点、法伯(Farber)的批判性综合观点以及马勒诗(Maslach)等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不现实的高期望和无法缓解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情绪、社会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良状态。

近十年来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发展情况

近十年来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发展情况

近十年来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发展情况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心理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主要对国内近十年来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

国内主要是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危害、研究方法与内容的研究上。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自从美国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有关该领域的研究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byrne.b.m.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能力的衰竭。

国内学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一般指教师在长期高工作压力的作用下导致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自我发展、与人相处等要素融合方面的结构性偏差。

二.国内近十年研究现状﹙一﹚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危害的研究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已达成一些共识,即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

并且认为,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具有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这三种表现是情绪上的衰竭感、非人性化和较低的成就感。

曹鸣岐认为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对教师、学生及学校都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危害很大。

张勇、于跃认为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对个人和组织都有负面影响。

杨秀玉、杨秀梅认为由于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个体、教育事业以及整个社会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张俊友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学生学的效果。

薛文平认为由于教师职业倦怠导致教学效果下降,人际关系紧张,造成自我身心伤害。

﹙二﹚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与内容的分析1.研究方法的选择①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mbi量表一共有3个维度22个题目,分别是情绪衰竭维度、去个性化维度、成就感维度。

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维 度 上 出 现倦 怠水 平 。 三个 维 度 出现 倦 怠 的百 分 比分 别 为 情 感 耗 竭 2 % , 诮 态 度 为 2 .% , 人 效 能感 降低 为 1 _ 。 0 讥 42 个 5 % 由此 可 见情 3 感 衰 竭 和 讥诮 态 度 两 个 维 度 都 达 到 了倦 怠 的水 平 ,但 相 对 成 就 感
注册 会 计 师 职 业 倦 怠 的 本 土 化研 究与 实 务 应 对 提 供 基 础 和 借 鉴 。
( ) 究方法 本研 究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数据 , 二 研
调 查 问卷 在 河 北 省 注 协组 织 全 省 注 册 会 计 师 培 训 时 进 行 发 放 。 研
性 别
男 女
累计 频 率
616 % 8 .% 37
1级 2级
倦 怠
水 平
3级
4级
5级

1 3
1 0
4 % 2
68 %
53 %
8. 79 %
9 -% 47
10 0 %
由表 1 以看 出 ,三 个 维 度都 没 出 现倦 怠 的 人群 占6 .% , 可 1 6 有
是影 响职业 倦怠 的环境 因素 。ie Pn 等认 为倦怠 是长期处 于需 要情 感的情 境中所 引起 的生理 、 情感 和智 力的耗竭状态 , 并认为在非工
作 领 域 中 同 样 存 在 倦 怠 。h o S i m和 M l d 资 源 保 护 理 论 为 基 r ea 以 me 础 , 为 倦 怠 是 个 体 由于 生理 、 感 和 认 知 能量 被 耗 竭 以后 的一 种 认 情
表 2 各 个 维 度 的 倦 怠 水 平 l 情 感 衰竭 维度 讥诮 态度 维度 降 低 自我 能 效 维度 职业倦怠水平 l0分以下(5 3 12人 )3 0分以下(4 14人 )3 O分 以下(6 人 ) 11 l 0分 以上 (8人 ) 3 3 3 0分 以上 (6人 ) 3 4 0分 以 上 (9人 ) 2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当代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其职业倦怠现象也日益突出。

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提升教师的工作效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针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和局限性。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现状和特点,本文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解决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促进高校教师的健康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具体包括:1. 探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其内涵及表现形式;2. 分析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了解其具体情况和程度;3. 辨析影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揭示其根源和影响机制;4. 梳理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了解国内学术探讨的情况和趋势;5. 剖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找出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和待解决难题;6. 探讨研究的意义,强调解决此问题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7.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未来深入研究的重点和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全面了解和解决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促进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和特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高校教师在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其对工作内容、环境和工作关系产生不满和疲倦感,表现为情绪困扰、疲劳和对工作失去热情的一种状态。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了解职业倦怠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调研结果的汇报。

首先,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在不同年龄段都存在,但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略有不同。

年轻人更容易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感到疲惫和倦怠,而中年人和老年人则更容易因为工作的重复性和单调性而感到倦怠。

这表明,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影响。

其次,我们对不同职业领域的人群进行了深入访谈。

访谈结果显示,职业倦怠主要是由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因素导致的。

其中,工作压力是最主要的原因,许多受访者表示,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是导致他们感到倦怠的主要原因。

此外,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也对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一些受访者表示,工作环境差、工作内容单调乏味也会让他们感到倦怠。

另外,我们还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家庭关系等都有不良影响。

许多受访者表示,由于职业倦怠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响到了工作质量,同时也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影响到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到家庭关系。

这些影响不仅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最后,我们对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调整工作态度、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技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等。

许多受访者表示,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积极面对工作压力,可以缓解职业倦怠;同时,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技能也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是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领域的人都可能受到影响。

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也对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解释研

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解释研

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解释研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自费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概念以来,职业倦怠现象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内外很多研究者从不同方向对其概念做出了界定,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Maslach Jackson的定义,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的症状。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在国外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已经有了许多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量表,如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 out In vent,简称MBI)。

Pines的倦怠量表(Burnout Measure,简称BM、厌倦倦怠量表(Tedium Burnout Inventory)、罗马职业倦怠问卷(Rome Burnout Inventory)。

其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为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

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对MBI进行了修订,编制了一些适合中国文化特点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如王国香等人修编了《教师职业倦怠量表》(Educator Burnout Inventory,EBI);徐富明等人自编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王晓春等人(2005)编制了《教师工作倦怠量表》;李永鑫,吴明证(2005)编制了《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CMBI);王芳,许燕[4]编制了《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一)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方面问题,实证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倦怠与人口统计变量、某种心理因素或某一变量的关系。

在职业倦怠的现状和成因方面有如下研究,如赵玉芳,毕重增在研究中发现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整体上并不严重;王芳,许燕研究发现教龄在10到20年左右的男教师枯竭程度较高;林红斌的研究发现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倦怠虽不是特别严重但已普遍存在;刑金萍在研究中发现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普遍存在。

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摘要:目前,职业倦怠干预代写论文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研究领域。

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需要从维护职业健康的高度,深化以人为本的个体干预和以环境为主的组织干预的研究。

关键词: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现状;趋势长期以来,职业倦怠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从业者健康和绩效的危险因素。

职业倦怠的不良后果不但会使个体身心受损,还会表现为一种“溢出”效应,把情感枯萎等负性体验带入到生活的其它方面[1]。

可以说,为这种具有传染性的不良心理状态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对职业倦怠的引导和干预是必要的。

所谓职业倦怠的干预是指通过预防、抑制和治疗等手段帮助从业者摆脱职业倦怠所带来的困扰,其终极目标在于降低未来发生倦怠的可能性,减缓已经发生倦怠的危险性。

一、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现状总结中西方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干预分为指向个体的干预和指向组织的干预。

(一)以人为本的个体干预个体干预基于以下几个设想:首先,学者们倾向于认同职业倦怠更多来源于个体而不是工作环境[2]。

其次,即使不考虑职业倦怠来源,人们也通常认为应对职业倦怠是个体的责任,而与组织无关[3]。

再次,提倡职业倦怠的个体干预与个体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生存哲学相吻合[4]。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个体进行职业倦怠干预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干预组织所付出的[5]。

个体干预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大的范畴:一是针对工作现状个体主动协调与工作的关系,具体通过改变工作方式、发展防御性应对策略、寻求社会支持等途径实现。

如Homer考察工作时间永久性缩减对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作用[6]。

Hamberger通过对助人行业工作者时间管理倾向的考察总结了积极应对对于工作应激和倦怠具有作用[7]。

Westman&Etz ion在以色列的87名蓝领人员中考察了休假对于倦怠的显著改善作用[8]。

虽然这些干预训练的确减轻了职业倦怠的程度,但并不具备长期效果。

二是着眼于加强个体内部资源管理。

具体通过选择轻松的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状况、自我分析等几个途径实现。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评述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评述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评述[摘要]:社会工作者作为从事专业助人、与人交往的职业在工作过程中会存在与其它职业不可相比的专业压力,近年来,社会工作者产生的职业压力以及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职业倦怠的文献进行整理,界定职业倦怠的定义,归纳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和应对措施,并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评述;一、引言近几年来社会工作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职业之一,特别是我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许多社会工作者处于一线工作岗位中,工作内容繁琐、经济收入水平低等原因导致了许多社会工作者的流失。

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缓解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问题,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已经迫在眉睫。

二、职业倦怠的研究评述(1)关于职业倦怠内涵的研究从职业倦怠的定义来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初由弗洛登伯格所提出,指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1],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不断引入和发展,社会工作的职业倦怠不断被定义,Maslach将职业倦怠分为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落和情绪耗竭这一概念,尽管这一职业倦怠的定义反映了总体职业倦怠行业的一般规律,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对象不同,对职业倦怠的内涵研究也有更加深层次的加工,在对教师的职业倦怠理解时认为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压力过大产生的心理疲劳,从而导致了职业倦怠的产生[2]。

在针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研究时理解的是在多元化思想冲击下,由于工作繁杂和个人价值得不到认可而产生的一系列情绪、态度和行为的不良反应[3]。

(2)关于职业倦怠成因的研究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朋友、同事和团体组织等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4]。

国内多个学者对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社会支持能够负向预测工作者职业倦怠的水平[5],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效的支持利用度能够缓解员工的职业倦怠,提升生活满意度,另一原因是社会期望度,社会期望度过高会忽视从业人员的感受,同时并没有相应的经济回报,这时从业人员就会产生工作压力,促使职业倦怠的产生[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5-19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五”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心理咨询本土化研究》阶段性成果(教社政司函[2004]256号)作者简介:张琳琳(1980-),女,黑龙江双城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理论心理学研究;张静(197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理论心理学研究。

2007年第5期(总第138期)理 论 探 讨THEORETICAL INV ESTIG A TION No 15,2007G eneral 1No 1138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张琳琳1,张 静2(1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长春130012;21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哈尔滨150009) 摘 要:中国特有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是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得以扩展的重要因素。

在文化认同度、文化生态互动、本土研究定向、引导唤醒自觉等研究基础上,应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内容、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干预手段进行本土化的调整与充实。

具体说,即对职业倦怠和职业投入进行整合性研究,形成职业倦怠多元化综合式的研究内容,在测量工具和实验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研究背景的本土化因素,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中有益的成分,协调好个体干预和组织干预之间的关系。

总之,应将西方实证的现代心理学与中国传统的本土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中国本土化的职业倦怠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和干预手段,将是深化职业倦怠研究的必经途径。

关键词: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研究;职业投入;本土化中图分类号:B84-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7)05-0070-03 20世纪80年代初在大陆及港台地区渐兴的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可视为中国学术界自五四运动以来受“西潮”冲击而进入“自我再认识”的新阶段。

所谓的心理学本土化,就是为了建构植根于特定文化土壤中的心理学研究取向[1]10。

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促使学术界开始尝试用本土的心理学理论、方法、技术来解释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具体心理运作及行为意向,以期建立一种在自己文化土壤上扎根的“中国心理学”。

在以相关的传统资料为参考和实际的本土理论为示范的基础上,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对西方导入的实证科学心理学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1]205,重新梳理了对中国本土化心理学进行多维度研究所持有的科学观[2],在追溯传统心理学思想的同时进行跨世纪的理论建构[3]。

职业倦怠研究作为职业健康心理学重要研究领域,始终处于不断扩展与完善之中,并日益显露出自身特点与文化学内涵。

如何将西方实证的现代心理学与中国传统的本土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中国本土化的职业倦怠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和干预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一、研究内容的本土化目前,东西方研究者通常采用国际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权威Maslach 研究成果,从情绪衰竭(exhaustion )、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 )以及低成就感(re 2duced accomplishment )三个角度对职业倦怠进行概念化操作[4]402。

然而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的实际内容来看,完全可以在本土化的范围内去加以扩展,引申到中国本土心理学的领域对其研究内容重新加以建构。

职业倦怠的表现在不同国家依文化认同程度的不同也有所不同。

文化认同度是指个体对某种文化的认同程度,具体说是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种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5]。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西文化不断交融与冲击的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从业者的文化认同度也随之受到冲击,从而使中国从业者在面对相同职业压力时,职业倦怠也随文化认同度的不同分化出几种不同的情况。

很多从业者因为工作时间过长,休息过少而开始厌倦终生工作,虽然这些工作能为他们提供相对固定的收入和很高的心理安全感,他们依然转而尝试一种以休闲和家庭生活为主的SOHO 工作(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或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始了他们的N EET (No Education ,Employment ,Training )一族生活。

这些人更多地从个人成就需要出发,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

同时,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另一批从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多数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从业者基于多种考虑还是会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积极投入而隐藏其内心的倦怠。

这些人更多地从社会需要出发,表现出对东方文化认同。

正是这种对文化认同程度的差异,造成了中国从业者面对职业压力和职业生活事件的倦怠反应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

鉴于职业倦怠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复杂的过程,其研究内容不仅仅是对人的倦怠行为的发现、监控和干预,也是对人的倦怠心理的预防、控制和治疗。

当个体表现出枯竭、讥诮和低效能感的时候,其身心损害已经达到了极致。

7所以说,针对东方人特有的文化认同度,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应该防微杜渐,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更多地关注职业倦怠研究本来应该关注的内容———职业投入。

职业投入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它从一个全新的心理学视角诠释了职业倦怠的研究内容,是对职业倦怠的拓展性研究[4]416。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积极预防倦怠的角度,对职业倦怠和职业投入进行多元化综合研究,形成职业倦怠整合式的研究内容,并进行积极与消极交替互补的多维度测量。

职业倦怠的研究内容应该符合我国的基本历史文化特征与当前的社会形势变化,将职业投入作为职业倦怠的一个积极的相反状态来加以研究,通过提升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来使人们远离职业倦怠是本土化研究思维对职业倦怠研究视角的一种理论启示,涉及到具体操作和细化问题还尚需进一步的论证和更加成熟的探讨。

二、研究理论的本土化自从职业倦怠的研究开始进入心理学的视野后,就有西方研究者纷纷从不同的背景或角度来对职业倦怠进行描述、解释与预测,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职业倦怠是生态学上的失常现象的生态理论[6],也有更为注重客观地从资源和要求相互作用角度对职业倦怠的产生进行分析的资源保存理论[7],更有提倡个人与工作之间的非建设性关系,强调个人与工作情境的互动关系的人—职匹配理论[4]413。

这些理论都是基于西方从业者的特点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而创建的,对中国本土职业倦怠研究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但应注意到在中国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过程中中国从业者的特点及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因素对建构本土化研究理论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职业倦怠是个人身心健康状况、目标、需求、价值观等变量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工作环境等变量交互影响的结果;是个体失去特定的资源,工作要求无法充分满足,或是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的结果;是个人和组织在工作量、控制感、报酬、一致性、公平性、价值等因素上不匹配的结果。

但是同时也必须看到职业倦怠的形成并非单纯由外在生态、经济、社会及生活条件所决定或影响,而是由外在的共同的环境因素与种族的共有身心特征相互配合而决定或影响的。

正如杨国枢在“文化生态互动理论”中指出的,“在个别民族所具有的共同身心特质中,有些是与其他种族相同的,有些是其所特有的。

”[8]几千年来长期统治着人们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社会习俗、人情世故、行为准则的儒家思想为我国职业倦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与理论基础。

中国儒家文化濡染下的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思想就是“仁”和“礼”,沿袭到现代人身上所体现的正面效应就是以团队理论为出发点,成员之间相互友爱互助,注重家国一体的相互依赖性关系,社会是协助个人发展的温床,也是个人发展奋斗的目标;遵循秩序,社会和谐共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每个人幸福快乐的基础。

但由于其强调人际关系,强调等级秩序,负面效应则必然造成中国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除了应对环境、资源和要求等生活事件之外,还要从团队的文化出发,同时关注多个关系,包括与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关系,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顾及到人情、面子等中国特有的人际往来。

如果个人和集体在工作中时常产生错位或是冲突,就很可能造成职业倦怠。

此外,由于团队成员之间要进行更为频繁与密集的互动,当这种互动关系掺杂不平等和许多复杂因素时,也很容易造成个体的职业倦怠。

这是西方引进的职业倦怠理论所未曾阐释的中国本土特有的职业倦怠研究理论。

毕竟团队思想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产物,包含有东方式管理的智慧。

为此,在吸收先进的团队建设理论时,要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中有益的成分,创造性地运用在职业倦怠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取向上。

三、研究方法的本土化西方职业倦怠的研究经历了定性研究、实证研究和整合研究三个阶段[4]399。

就目前的研究方法来看,多采用由Maslach和Jackson在访谈、个案研究、现场观察的基础上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MBI)对被试进行测量,进而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果,最后在职业倦怠研究领域中加以推广。

Schaufeli和Enzmann的统计表明,在已发表的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中,90%的论文和研究报告都采用MBI作为测量工具[9]。

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都有以之为基础的本国版本,并且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目前我国的职业倦怠研究,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紧跟西方学者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阶段。

多数研究结果采用西方学者研制出的测量工具来考察中国从业者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

但是这些问卷及量表在测量中国人时,是否也同测量西方人一样,都是在测量职业倦怠?用这些工具所积累的中国职业倦怠到底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恐怕是目前推行职业倦怠研究中国化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1]203。

杨中芳在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过程中曾经指出要将中国心理学这门学问由非本土变为本土的状态,其中一个主要的途径是在做研究时采取本土的研究定向(approach)[1]10。

本土研究定向是指做研究时的思考方向或切入法或思路。

这个思路是把中国人的文化社会历史体系放进去一起思考。

在此亦可对职业倦怠研究加以本土的研究定向。

首先,在西方背景下发展出来的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在中国这一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是否适用还是一个有待考察的问题。

许多翻译来的题目,对中国从业者来说,内容可能是陌生的。

在回答这些陌生而不知其意义所在的题目时,中国被试自然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即使想要表露正清,也未必可能[1]214。

所以,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应以实际观察中国从业者工作过程中倦怠的心理及行为为研究题材,考虑中国文化社会体系反映在从业者心理体系的情况,以此来保证中国职业倦怠的测量是在测量中国人的职业倦怠。

在实验设计及解释方面都必须考虑中国人的特殊文化背景,并与现实环境联系起来。

不能完全不顾实验情景到底对中国受试而言代表了什么意义,对解释中国人的行为有什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