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文化概论自考知识点总结
![文化概论自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1a62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3.png)
文化概论自考知识点总结一、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的精神遗产和生活方式。
2. 文化的基本特征(1)多元性:文化是多样化的,不同地域、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2)虚拟性:文化是人们共同构建的意义世界,是一种虚拟的存在。
(3)符号性:文化通过符号的形式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意义。
(4)传承性:文化是代际传承的,是历史和现实的交织。
(5)变动性: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受到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
3. 文化的功能(1)提供认同感和归属感。
文化是人们彼此联系和归属感的基础,是社会组织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来源。
(2)促进社会整合和发展。
文化通过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满足精神需求和情感诉求。
文化在人们精神层面上提供了满足与交流的方式,增强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
(4)传承历史与建设未来。
文化传承了人类的历史和传统,同时也影响和塑造了未来的社会发展。
二、文化的分类和本土化1. 文化的分类(1)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包括建筑、工艺品、服饰等有形物品,非物质文化包括语言、信仰、音乐、舞蹈等无形文化。
(2)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现代文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联系的新型文化。
(3)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
全球文化是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的普遍性文化,本土文化是特定地域和民族形成的独特文化。
2. 文化的本土化文化的本土化是指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地域和民族接受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保持和强调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特色。
(1)语言的本土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本土语言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2)风俗习惯的本土化。
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和传统习俗,这些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宗教信仰的本土化。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重要体现,本土文化在接受外来宗教信仰的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和传统。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b3bb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e.png)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总结一、文化1. 定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传承下来并不断发展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精神财富和生活方式。
2. 文化的要素:文化包括多种要素,如信仰体系、语言、艺术、习俗、价值观念、技术、制度等。
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
3. 文化的功能:文化有着多种功能。
首先,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具有凝聚人的共同情感和认同感的作用;其次,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指导方针和规范,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再次,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丰富多彩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它丰富了人的内在世界和外在生活。
4. 文化的传播:文化也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传播作用的社会现象。
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可以通过书面文字、口头语言的传播,还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等渠道进行传播。
5. 文化的多样性: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历史、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世界上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相互理解与包容。
6.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由于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之间也会产生冲突与对抗,但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之间的融合也在日益加剧。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需要以包容的态度来处理这些问题。
二、社会1. 社会的定义:社会是由一定社会成员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秩序的整体。
2. 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许多要素,如人、群体、组织、文化等;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它不断发展变化;社会是一个具有一定秩序的整体,它有着一定的规则和秩序。
3. 社会的组织结构:社会的组织结构包括了许多要素,如家庭、社区、组织、国家等。
不同的组织结构形成了社会的多层次结构。
4. 社会的功能:社会有着许多功能,如提供物质生活条件、提供精神需求、规范人们的行为等。
这些功能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
5. 社会的发展: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
四年级上册人文与社会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人文与社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79b311fc4ffe473368ab25.png)
人文与社会四年级(上)课题1从满族老屋说起1、我省人民在长期与严寒等不利条件抗争中,在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有特色 .2、各民族间应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课题2山林中的达斡尔1、达斡尔是一个特殊的民族,2、我们应与少数民族和谐相处。
课题3鄂温克的驯鹿文化1、了解鄂温克族独特的驯鹿文化。
爱护动物。
课题 4再唱乌苏里船歌1、乌苏里船歌赫哲族民歌的经典2、《乌苏里船歌》包括序唱、主体部分和尾声等三个部分。
课题5民俗馆里故事多1、“养活孩子吊起来”,就是东北的独特民间风俗。
2、孩子放在“悠车子”里.让孩子好好地睡觉。
课题6寻找游戏1、嘎拉哈是老东北时,姑娘们常玩的游戏。
2、抽冰嘎又称打陀罗。
课题7民间的智慧我的游戏打尜是北方流行的民间游戏,课题8过大年1、春节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年。
2、家家户户都会把家里装扮得漂漂亮亮的,春联、窗花、中国结、年画等……课题9丰富多彩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重大的节日之一,它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更是一个迎新的节日。
课题10我们去采风我省民间活动有剪纸艺术剪刀生花,美化生活。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沿江说风物第1课中国第三大江-黑龙江黑龙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江,是我们省最大的一条江,它环绕在我们的省内,是我们的母亲河。
第2课三江平原好地方1、三江平原是最大的平原沼泽地,但在短短十五年里已遭到严重破坏,沼泽面积减少了一半。
2、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等第3课那边的风景俄罗斯人在饮食习惯上,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他们讲究烹调,因此俄式大菜闻名于世。
俄罗斯人喜爱的饮料有含酒精的饮料如伏特加、啤酒、葡萄酒、香槟酒;不含酒精的饮料如茶;清凉饮料如克瓦斯等。
俄罗斯人常用的问候语是“您好”、“你好”。
第二单元省会哈尔滨第1课哈尔滨多棱镜1、哈尔滨著名建筑:龙塔,索菲亚教堂,老哈尔滨正阳街。
2、哈尔滨的交通:哈尔滨的铁路交通十分发达,是中国省辖面积最大,人口位居第二的特大城市。
社会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社会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2e6b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4.png)
社会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导语】社会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科交叉性。
学好社会学科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是八年级上册社会的复习资料,也是社会学科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
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的创造和表现的集合体。
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
1.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和力量所创造出的物质构成的文化。
例如:人类所用的语言、文字等;文化的手工艺品、艺术品、建筑、农具等;以及人类使用的工具、交通工具等。
2. 精神文化人类的精神文化主要指人类的思想观念、信仰、道德与艺术等,包括人类的哲学、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
二、政治政治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权力运行和公共政治问题的学科。
它是社会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包括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法学、政治学等。
1. 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指国家的政治权力归属于人民,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民主的选举方式产生权力的过程,实现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领导机构的合法性,进而保障人民的权利。
2. 作者制度作者制度是指国家依法行使权力、遵循法律规范来有效的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建立和健全作者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人民的权利,维护国家安宁。
三、经济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分配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柱,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
1.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的市场条件下,个人和企业在供求关系影响之下进行自主决策的一种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规制,同时也要保障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2.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构成。
它包括生产、消费、投资、流通、收入分配等方面。
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政治学中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化知识点
![政治学中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902d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1.png)
政治学中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化知识点在政治学领域中,政治文化与社会化是两个核心概念,对于理解和研究政治体制以及国家政权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政治文化和社会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共同拥有的在政治上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和习俗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具有的独特文化特征。
政治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着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
1.1 政治文化的要素政治文化的要素包括价值观念、信仰、态度和习俗等方面。
其中,价值观念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反映了人们对于政治的基本认知和评价标准。
信仰指的是人们对于政治神圣性或权威性的承认和尊重。
态度是指人们对于政治行为和制度的情感倾向,可以分为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
习俗则是指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传统。
1.2 政治文化的功能政治文化在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政治文化可以塑造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民族认同,对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凝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政治文化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传承和社会化过程,人们逐渐接受并内化了政治文化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最后,政治文化也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和参与程度,在政治选举和公民参与方面起到了引导作用。
二、社会化社会化是指在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通过学习和适应来获取和内化各种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在政治学中,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政治方面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形成,是一个人成为公民和政治参与者的过程。
2.1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化、教育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和群体社会化。
家庭是孩子第一个接触社会的环境,通过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孩子逐渐形成了对政治的认知和态度。
教育系统对于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的政治教育和课程设置,学生接受到了系统的政治知识和价值观念。
媒体是政治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新闻报道和信息传递,人们对于政治事件和政治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文化知识点
![文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6f8d4e804d2b160b4ec05d.png)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一、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内容: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特点:①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养成的。
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二、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以民主和法制观念为标志的公民政治文化素养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的渗透、入侵与反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可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作用(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塑造人生)(3)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三、文化与综合国力1、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社会学文化基础知识点清单文化特征
![社会学文化基础知识点清单文化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a23b4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7.png)
社会学文化基础知识点清单文化特征社会学文化基础知识点清单:文化特征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学科,而文化特征是社会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文化特征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广泛共享的行为、信仰、价值观和传统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社会学中与文化特征相关的基础知识点。
1. 文化的定义和特点1.1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持有的共同的信仰、价值观、行为模式、语言和艺术等非物质要素的总和。
这些要素以传统的方式被代代相传,并对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1.2 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共享的:文化是由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共同创造和消费的。
它是这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共同经验和价值观念的反映。
- 文化是动态的: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和变化。
各种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都会对文化产生影响,导致文化的变革。
- 文化是符号系统:文化通过符号来进行传递和表达,如语言、图像、音乐和符号等。
这些符号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和象征。
-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塑造着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成为其认同感和行为准则的基础。
2. 文化的维度和分类2.1 文化维度文化维度是研究文化差异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特征。
著名的跨文化研究学者霍夫斯泰德提出了六个文化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以及顺应性与成就导向。
2.2 文化分类文化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 地理区域: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非洲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等。
- 语言:例如英语文化、汉语文化、西班牙语文化等。
- 宗教信仰:如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等。
3. 文化传播和变迁3.1 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指将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艺术品等传递给其他群体或社会的过程。
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媒体、教育、旅游等途径实现。
同时,文化传播也会受到政治、经济和技术的影响。
3.2 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的变化和转变。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汇总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9f2b47b964bcf84b8d57b27.png)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体味文化(一)文化万花筒”文化现象有什么特点?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怎样产生的?⑴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与文明区别:文化: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
文明: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联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化-人:人是文化创造者、获得和享用者,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文化-社会: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对实践产生影响2•如何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有什么特点?)⑴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⑶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A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文化素养的表现。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的。
⑷文化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三)文化的力量1•文化有哪些形式?文化的实质是什么?⑴(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等。
(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⑵文化的实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2•文化的作用是什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它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d36f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b.png)
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文化概论的基本概念1.文化:文化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切精神和物质的成果,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艺术、科学、技术等。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2.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文化不仅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和个人之间,它们还在不断地传递和变化。
在文化的传播和创新中,人类可以通过传承和创新来实现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从而使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中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
3.文化的功能:文化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功能。
例如,文化可以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符号、象征和仪式来解决人们的社会问题,并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文化的认识与表现1.符号与象征:在文化的传播和表现中,符号和象征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形式来传递文化的象征含义,从而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2.仪式与习俗:仪式和习俗是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们通过一些特定的行为和活动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通过仪式和习俗来传递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3.语言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是文化中最基本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它们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文字的表达来传递和表现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三、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特定性: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特征,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文化会受到不同的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2.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影响和作用。
文化通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精神支持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化传媒和文化产业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文化的变革和转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文化会发生不同的变革和转型。
通过对文化的变革和转型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文化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文化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化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d93d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6.png)
文化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切客观、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和各种规范,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及其自身活动的反映。
它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式形成的,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立场、观点和生活态度,具有历史性、全面性和相对独立性。
一、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一)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广义的文化,即社会整体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是狭义的文化,即某一种艺术或学问的个别形式。
而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创造性精神和实践活动。
(二)文化的外延文化的外延包括习俗、风俗、宗教、伦理道德、艺术、文学、思想、教育、法律等多种因素。
二、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文化的历史性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二)文化的综合性文化是社会整体生活的反映,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多个方面。
(三)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整体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四)文化的普遍性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有其普遍性。
(五)文化的创造性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界和自己的认识和改造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产物。
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种基本动力。
传承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教育和传承手段,使文化得以保存和弘扬;创新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形式。
四、文化的功能文化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整合功能、社会变革功能、认同功能和审美功能。
社会整合功能指文化有利于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协调;社会变革功能指文化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认同功能指文化有助于形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和归属感;审美功能指文化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兴趣。
五、文化的发展路径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未来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现代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和科技条件下形成的新的文化形式;未来文化是指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未来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点归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0a4ad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a.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种文化形态。
其核心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石。
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推动社会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文人雅集文化、中医药文化等诸多方面,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中国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与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它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教育产业、文化传媒产业等多个领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它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
我们要培养和支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的文化人才,倡导开放包容的创作环境,鼓励新颖、思想性、艺术性并重的文化作品的创作与传播。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它要求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倡导文明礼貌、和谐共处的社会风尚。
我们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国民素质,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流与传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
文化社会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化社会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aa6f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6.png)
文化社会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文化社会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文化社会学概述文化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的文化现象的学科,它关注人类如何创造、传播和使用符号和意义,以及这些符号和意义如何塑造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
文化社会学致力于理解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文化的形成、演化以及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文化的定义和特征1.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符号体系,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包括物品、建筑和技术等有形的事物,而非物质文化则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艺术和宗教等无形的东西。
2. 文化的特征文化具有多样性、符号性、学习性和一代传一代的特征。
多样性体现在不同的文化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和行为规范;符号性指的是文化中的符号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之间存在着约定俗成的关系;学习性意味着文化是通过社会交往和教育传递给后代的;一代传一代是指文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续下来的。
三、文化的功能和作用1. 社会整合功能文化具有整合个体的作用,它通过共享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使个体能够在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2. 传递社会知识和经验文化是一种传承多代的知识和经验的方式,它包含了社会的智慧、技能和技术,帮助人类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
3. 提供身份认同和认同感文化为个体提供了身份认同和认同感,它塑造了个体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使个体具备了独特的文化身份。
4. 为社会变革和创新提供基础文化作为社会变革和创新的基础,通过提供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四、文化的符号和意义1. 符号的定义和特征符号是文化中最基本的元素,它是一种具备特定意义的物质或非物质的事物,代表了特定的概念或观念。
符号具有指示性、代表性和约定俗成性的特征。
2. 意义的构建和解读意义是人们对于符号所赋予的特定意义,它是与符号相关联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产物。
意义的构建和解读依赖于文化和语境,同一符号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考点知识归纳: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考点知识归纳:第一课文化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534089ad58fafab068dc0224.png)
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舞-单元文优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体味文化★1、文化的内涵(1)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特点(如何理解把握文化?.)(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有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是一种素养。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岀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4)文化离不开物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文化的形式(1)精神产品(静态):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精神活动(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5、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一、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一方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三者相互影响。
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 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知识点总结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a2d112fad6195f312ba666.png)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一、绪论1、定义:以整体论的角度,全时空的看待人类自身的特点2、序言:1860年,达尔文的进化论发表。
1860年人类学指包含生理学、心理学的对于人类的研究学科。
1860年后,人类学指广泛.意义上的有关人类的学科。
1860年~1900年逐渐形成一门正式定义的关于人的学科。
3、人类学的主要背景: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
4、人类学产生条件:①人类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这门学科必然脱于动物学。
②人具有共同本质的观念的成熟,给人类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人类本性与人的多功能性和可塑性)③方法论观点的成熟。
比较法的程序。
5、人类学的分支:①体质人类学。
②广义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③视觉人类学6、学科标志:①人类学田野调查;②民族志;③研究视角:共识性比较(横向),历史性比较(纵向);整体论;文化相对论;主客位研究的交叉应用。
二、文化进化论——泰勒1、简介:英国人类学创始人,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牛津大学第一位人类学教授。
1871年发表《原始文化》,贵格会教徒,编著了第一部人类学教程——《人类学》2、对于文化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能写的其他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3、《原始文化》①目标:重构人类文化的历史。
②困难:史前人类在无文字记载下的历史如何认知。
③原则:均变论;遗留物。
④核心逻辑:由于人类精神过程普遍相似,人类社会发展遵从一致的路线,方向沿着进步方向发展。
4、进化论与《人类学》①《人类学》第一部人类学学科教材。
②核心理论:进化论。
③重点:人类怎样变成现在的样子,以及如何生活。
④不均衡的决定论:人类历史由进步而非退化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化,走过野性到文明的轨迹。
三、亨利.摩尔根1、代表作:《古代社会》——全面地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利用许多民族志中的材料论证人类从蒙昧时期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历程。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5a518e84868762caaed52f.png)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文化具有多样性、差异性文化定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经济共同决定文化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优秀文化作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文字、艺术、宗教、艺术等方面。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表现:传统习俗(基本形成)、传统建筑(重要标志)、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特征: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影像文化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第五课: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作用: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因: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宿感见证:汉字、史书典籍(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见证)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区域的文化及渐去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是维系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认识我国的民族文化:社会学知识点
![认识我国的民族文化:社会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e578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6.png)
认识我国的民族文化:社会学知识点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其中融合着各个民族独特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我国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与我国民族文化相关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民族与社会在社会学中,民族是指具有共同文化、共同历史和共同地域背景的人群。
民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俗。
通过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社会的多元性和统一性。
第二部分: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它包括语言、宗教、习俗、风味等方面。
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各个民族都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第三部分:多元文化的融合我国的多民族社会给予了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相互渗透,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即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我国社会更加丰富和多彩。
同时,多元文化的融合也要求各族群之间相互包容和尊重,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第四部分:民族文化与社会变革社会的变革会对民族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城市化和新技术的引入等因素都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和转变。
例如,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接纳程度不如前人,社交媒体的普及也让传统的社交方式发生了改变。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保护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
结语: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的民族文化。
民族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民族文化的传承、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民族文化与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
只有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进步的社会。
人文与社会基础知识点总结
![人文与社会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19d1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3.png)
人文与社会基础知识点总结一、人文基础知识1. 文化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指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中的物质产品,如建筑、工艺品、服饰等;精神文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观念、信仰、价值观等体现的文化形态。
2. 语言语言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各种语言反映了不同文化、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下的特殊性。
3. 宗教宗教是人类在对未知力量和未知事物的思考和探索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对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的宗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 艺术艺术是人类对生活、情感和思想的表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作品可以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5. 文学文学是人类语言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文学作品是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与表达,可以激发人们的感情,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
二、社会基础知识1.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由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所构成的一种社会形态,包括社会阶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
社会结构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层次结构。
2.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规范、规则和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法律制度等。
社会制度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变动和转变。
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历史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
4. 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包括个体之间的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也包括群体之间的群体关系、阶级关系、国家关系等。
5.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疾病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如贫富差距、教育不平等、环境污染等。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d3437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7.png)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共同创造和传承的精神财富。
它包括了语言、宗教、艺术、价值观念、习俗等方面的内容,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和指导。
社会知识点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
本文将从文化与社会知识点的关系、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与社会知识点的关系文化与社会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首先,文化是社会知识点的基础。
社会知识点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而这些知识要点往往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比如,在中国的社会知识点中,包括了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其次,社会知识点的传播和应用也会影响和改变文化。
社会知识点的传播和应用往往需要借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渠道,而这些渠道的开通和发展又会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文化与社会知识点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柱。
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理解人生的框架和方法,使人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归属感。
其次,文化是人们的身份认同和集体意识的重要来源。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接受和传承文化,人们能够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同时也能够与其他人形成共同的集体意识和认同感。
再次,文化是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能够传递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引导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三、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文化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
首先,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它通过传递和传承人类智慧和经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和理论的支持。
其次,社会发展也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的进步和变革需要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则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创造力。
文化与社会变迁知识点
![文化与社会变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bbfce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7.png)
文化与社会变迁知识点文化与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会发生变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知识点。
1.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是指将一代人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口口相传、书面文字、媒体传播等方式进行。
同时,文化也会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创新和变革。
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技进步等因素都会对文化进行影响和塑造,从而产生新的文化创新。
2.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冲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上积累的、体现着独特价值观的文化形态。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理念和方式存在冲突。
例如,一些传统价值观念可能与现代社会的个人权利、性别平等等观念相冲突。
因此,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现代化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和融合的现象。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
然而,全球化也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了冲击。
强势文化的传播可能会导致弱势文化的边缘化和消失。
因此,保护和发展各种文化形态,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4. 科技对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文化与社会变迁起到了推动作用。
比如,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交方式和娱乐方式。
科技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便利,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
人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
5. 文化政策与社会变迁文化政策是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有关文化发展和保护的方针和措施。
文化政策对于推动文化与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满足社会变革的需求。
综上所述,文化与社会变迁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了解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6a1d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c.png)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文化和社会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概念。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含了物质和非物质元素,如历史、艺术、信仰、价值观、传统和习俗等。
而社会则是由一群人组成,这些人有着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他们在一起生活、工作、学习,从而形成一个社会。
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文化可以塑造一个社会的形象和价值观,它是一个社会的基石,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文化也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它可以让社会成员更加紧密地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信仰和目标。
社会则是一个文化的基础。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可以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可以影响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从而影响一个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
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
文化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
文化可以塑造一个社会的形象和价值观,它是一个社会的基石,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社会则是一个文化的基础,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知道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认识自己的班级角色,体验班级生活的快乐。
了解班级的规章制度,愿意为班级服务,具有集体荣誉感。
理解同学之间的友谊,能妥善化解冲突,与同学们友好相处。
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基本设施,熟悉校园环境。
认识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和辛勤付出。
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
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认识家庭成员及他们的角色和责任。
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熟悉社区的设施和环境。
认识家乡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运行规则,认识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情况。
了解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尊重每个人的劳动成果。
学习与人交往、沟通的技能,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文化现象有什么特点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⒈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⑴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
区别:文化: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
文明: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文化-人:人是文化创造者、获得和享用者,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
文化-社会: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对实践产生影响
⒉如何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有什么特点)
⑴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
品。
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
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⑶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A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文化素养的表现。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的。
⑷文化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三)文化的力量
⒈文化有哪些形式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⑴(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等。
(动态)活动: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⑵文化的实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⒉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它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社会生活包括哪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P10
⑴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政治,经济,文化)
⑵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
定一定的文化。
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B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
响。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⒈为什么说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⑴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⑵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
质越来越重要。
⑶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
出。
⒉为什么说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⑴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⑵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
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文化作为一种事业和产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先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
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综合国力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⑶从文化与整个国家发展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强力的黏合剂,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⒉面对国际文化竞争,我国应如何应对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