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之“通过仪式”原型初探
论述浮士德的形象
论述浮士德的形象论述浮士德的形象浮士德是歌德诗剧故事《浮士德》中的人物。
浮士德是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典型,是一个人生理想的探寻者,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知识分子精神发展过程过程的艺术总结。
这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资产阶级的高度概括。
浮士德的精神探求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学者生活阶段、爱情生活阶段、政治生活阶段、艺术生活阶段以及创造事业生活阶段。
第一阶段是学者生活阶段。
浮士德的世界观中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
作为学者,虽然是一个老学者,思想中有唯物主义所以在他的思想中有他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他认为要有激情人生或者是走向死亡。
基于这种唯物主义观点,浮士德对人生、生活的态度也极有特点。
祈求体验一种充满斗争和激情的人生:或者死在阵上头戴血染的荣冠,或者是狂舞之后抱在姑娘们的手腕!深夜浮士德在自己书斋中苦闷:浮士德是一个“成功者”。
他已经把哲学、法律、神学、医学都读遍了,他博学多才,受人们尊敬,但他却一点也不满足,他去书本中找答案,但在书本中却没有找到答案,所以他极度的苦闷,所以他迫不及待的走向死亡。
所以在这时候魔鬼靡菲斯特开始引诱浮士德,他说可以让浮士德感到满足,让浮士德有疯狂的热情,所以魔鬼成了浮士德追求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
在追求发展中,浮士德自身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精神上也具有两重性。
表现在“灵”与“肉”,“良心”与“情欲”,浮士德精神性格的基本特征及其复杂的心理状态。
他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不断探索。
而在他克服自身弱点,不断探索的时候,魔鬼靡非斯特正好起了推动作用。
在浮士德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非斯特恰好帮助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地前进。
第二阶段爱情生活阶段。
浮士德与格蕾琴的恋爱其实是表现资产阶级与封建教会的较量斗争。
从浮士德与格雷琴的爱情可以看出封建教会势力的顽强、资产阶级的软弱。
与格雷琴的爱情是浮士德要求个性解放。
在残存着陋习的中世纪一个小镇上,浮士德追求一个贫穷、善良带有宗教思想的女孩子格雷琴。
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到《浮士德》中魔鬼形象的流变
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到《浮士德》中魔鬼形象的流变作者:李雨倩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1期内容摘要:《圣经》中的撒旦作为西方文学中的魔鬼原型,在之后的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和演变,其形象内涵日益丰富。
其中,靡非斯特是其演变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分支。
以文艺复兴时期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启蒙时代歌德《浮士德》中的靡非斯特为代表,既继承了撒旦邪恶、引诱的特点,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撒旦马洛歌德靡非斯特演变一.魔鬼原型:《圣经》中的撒旦作为古希伯来文明的集大成者——《圣经》对西方文学影响至深,其撒旦形象作为魔鬼原型为之后诸多作品提供了丰富的人物素材。
在旧约中,撒旦化作蛇引诱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使其被逐出伊甸园。
自此,蛇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看作是引诱象征。
此外,他还向上帝控诉约伯、与约书亚作对……俨然成为“恶”的化身。
在新约中,他又获得了路西弗等别称。
除了具备邪恶的特点,撒旦还是一个野心家,他说“我要升到天端,在众星之上抬高我的宝座;我要站在聚会的北极山上;与至上者平起平坐”。
[1]作为上帝的对立面,他兼具邪恶、引诱、贪婪等特点,是代表“恶”的魔鬼原型。
随着西方文学的发展,撒旦的魔鬼原型被不断演绎和丰富起来。
文艺复兴前,以但丁《神曲》中的魔鬼(卢奇菲罗)为代表。
尽管他不放弃反抗,却无胜利可能。
正如中世纪禁欲主义盛行的欧洲要求欲望要服从理性一样,魔鬼只能服从上帝。
16世纪,德国文学创作出不少民间故事书,其中就包括浮士德的故事。
1588年,“大学才子”马洛第一次将浮士德的故事以戏剧的方式创作出来,魔鬼靡非斯特此时作为浮士德的对立角色崭露头角。
约200年后,德国歌德创作出了《浮士德》。
从此,西方文学史上出现了貌合神离的两个靡非斯特。
他们都具备撒旦的邪恶引诱等基本特征,却从无所不能的契约者演变为“作恶造善之一体”,体现了人们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时代下对魔鬼形象的不同诠释。
二.两个魔鬼靡非斯特(一)《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的靡非斯特:无所不能的契约者马洛的剧作讲述的是浮士德博士不满已有的博学,而是寄希望于巫术企图得到无限的知识、权力与财富。
浮士德带给我们的启示 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带给我们的启示浮士德精神话题:浮士德精神科学知识浮士德它(指《浮士德》)披着一件中世纪的袈裟,而包裹着一团有时是火一样的不知满足的近代人的强烈的冲动。
那看来分明是矛盾,而这矛盾的外表也就形成了《浮士德》的庞杂性。
不过我们不要为这庞杂的外表所震惊,尽管诗人在发挥着他的最高级的才华,有时是异想天开地闹得1个神奔鬼突,甚至乌烟瘴气,但你不要以为那全部都是幻想,那全部都是主观的产物,都是所谓‘由内而外’。
它实在是1个灵魂的忠实的纪录,一部时代发展的忠实反映。
因此我也敢于冒险地说,这是一部极其充实的现实的作品,但它所充实着的不全是现实的形,而主要地是现实的魂。
1个现实的大魂(时代精神)包括各种各样的现实的小魂(个性),诗人的确是紧紧地把它们抓住了,而且时而大胆,时而细心地把它们形象化了。
他以他锐敏的直觉,惯会突进对象的核心,大之更能朗豁地揭露世界进展的真理,他是把辩证法的精神把握住了。
”__________郭沫若《浮士德》所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前途问题。
浮士德是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出现,要探求、解决人类生活的终极意义。
从渊博的学问中,特别是书本的死知识,他找不到满足。
在魔鬼靡菲斯特帮助下,他追求私欲的享乐,害了别人,反而使他受了良心严厉的责备,更无从说到满意了。
在这2个过程中,浮士德只活动在所谓“小宇宙”——即指狭隘的环境内;第二部写浮士德在所谓“大宇宙”——即指广大的社会里的活动。
浮士德出现在1个宫廷里,虽然名利双收,但是替没落的封建统治者服务,他仍然感到失落。
于是,浮士德便走向古典文化艺术的研究,可是,所谓古典美的生活遗留下来的只能是躯壳、只能是形式,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
最后1个阶段,浮士德由于替那个国家平息了内乱,在海边获得了一块封地,他在这里实现他填海开荒的伟大理想。
当时浮士德已经百岁、双目失明,仍然操劳不息地指挥工作。
在为人而不为己的改造自然的宏伟事业中,他方始感到人类生活的真实意义。
浮士德内心怀着无限的愉快和满足死去,灵魂被赶来的天使送入了天堂。
浮士德 之“通过仪式”原型初探
浮士德之“通过仪式”原型初探摘要:根据根纳普理论, 发现《浮士德》潜藏着“通过仪式”原型, 并结合荣格“阴影”“自性”“阿尼玛”等概念, 挖掘《浮士德》的魅力。
《浮士德》中主人公浮士德所体现的追求完整自性之路对于我们有着很好的启示的作用。
关键词: 通过仪式;《浮士德》;原型;阴影在人类学家的眼中“仪式不是一种普遍的、跨文化的现象,而是观察和组织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借助人类学家(他或她)的参考框架,我们了解到被研究的民族及其行为方式的许多东西。
”在诸多仪式中,范·根纳普的通过仪礼(Rite of Passage)与人的生活尤为密切。
在范·根纳普看来,无论是个体在一生中还是群体在生存发展中,在空间、时间以及社会地位上,都时时经历着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特别是在两个精神世界(平凡或世俗与神圣或宗教)之间的过渡。
这种社会状态、社会身份的转变需要经过分离、过渡、结合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以及与各阶段特征相符合的象征性的仪式才能得以完成。
分离期的分离仪式是从前一种状态逐步分离的仪式;处于过渡期仪式的行仪式者处于过渡阶段,他脱离了前一种境界,尚未进入第二种境界,受到种种限制,只能逐步解除;结合仪式也称阈限后仪式,融入期仪式,行仪式者通过正式仪式进入新的社会状态或被接受进入新的社团。
本文欲从“通过仪式”原型入手, 并结合心理学有关理论, 挖掘《浮士德》蕴藏的“通过仪式”及其心理学蕴涵。
虽然《浮士德》的副标题是“一出悲剧”, 其实对《浮士德》的文学体裁是悲剧、喜剧还是悲喜剧一直都有争论。
若将之称为悲剧的话,那么浮士德的人生追求经历了书斋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艺术悲剧和事业悲剧。
每一段悲剧都是一次人生的追寻, 书斋悲剧是对深入自然并完整感受它的的理想追寻, 爱情悲剧是对情欲的追寻, 政治悲剧是对外在活动的追寻, 艺术悲剧是对美的自觉洞察和欢乐, 事业悲剧是对创造的内在享受。
完全可以说,《浮士德》就是一出以“追寻”为主题的戏剧, 这恰恰符合弗莱的论述:“传奇情节的主要成分是冒险, 也就是说, 传奇比如具有一种连续和渐进的形式, 因此我们从散文虚构作品中比从戏剧中能更好地了解它。
《浮士德》PPT课件
• 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
43
第二部:“大宇宙”内的追求
走出地狱,通过世界,再回到天上。
• 政治悲剧(权力的追求) • 艺术悲剧(美的追求) • 事业悲剧(事业的追求)
.
44
.
45
我为几百万人开拓出疆土;
虽然还不安全,但也可自由勤苦。
原野十分青翠,土壤一片膏腴,
人畜都在这新地上得到安居,
.
13
歌德诗选
• “我的全部诗 歌都是应景即 兴的诗,来自 现实生活,从 现实生活中获 得坚实的基础 。我一向瞧不 起空中楼阁的 诗“。
《歌德谈话录》)
• 浪游者的夜歌
一切的峰顶上 一片宁静, 一切树梢上 感不到 一丝微风; 林中鸟群已沉默。 稍等,片刻, 你也将安静。
.
14
《普罗米修斯》
• 哲学诗剧(1773) • 借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的
24
晚年开始从事东方 文化(阿拉伯、波 斯和中国)研究, 写下《西东合集》。 预见到“世界文学” 时代的来临。完成 《浮士德》、《威 廉.迈斯特》、《诗 与真》等。
.
25
《 浮 士 德 》
.
26
浮士德题材来源
• 中世纪德国民间传说 • 无名氏:《浮士德生平》
(1587). • 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
剧》(1604). • 莱辛:《浮士德》片断
(1784). • 克林格尔《浮士德》
(1791). • 沙米索:《浮士德》
(1813).
.
16世纪的一幅浮士德版画
27
• 五幕诗体悲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
• 歌德从大约23岁时开始写作《浮士德》 (1772),将丰富的个人阅历、厚重的神 话、历史文化信息和鲜明的时代感层层沉 积、叠加在一起。
浮士德讲稿
浮士德讲稿一、浮士德在历史上的形象变化浮士德博士的传说在欧洲是家喻户晓的,关于他的事迹众说纷纭。
从一些历史档案材料看来,似乎历史上真有浮士德其人,他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是一位流浪的学者,他曾经给人卜卦算命,给人治病,又会施巫术。
据说他曾经图谋一宗不义之财,又说因为坚持真理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一直以来,就有许多有关浮士德的传说。
从1570年起,这些传说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1587年在莱茵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约翰·浮士德的一生》,这被认为是第一部“浮士德书”。
此书没有署名作者,标明的出版者是约翰·施皮斯。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著作,书中生动地描述了浮士德的趣闻,加入很多传说、寓言甚至打油诗,还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和一连串奇遇。
在这里,浮士德被塑造成为一个堕落了的学者,与魔鬼订约,漫游世界,满足各种欲望,最终惨死于魔鬼之手。
因为这书本写得很丰富,很吸引人,所以很多人都以它为蓝本而创作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作家马洛对浮士德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写成的一个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这是零散的民间传说第一次以正统文学的形式——戏剧表现出来,无疑是一个飞跃。
马洛的剧作虽然基本上以施皮斯的著作为基础,但浮士德这个人物已有了很大的改变。
他成了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为追求真理敢于破除一切教条和经院哲学。
作者认为有了知识就可以获得一切,实现理想,从而肯定知识的绝对力量。
①1759年,莱辛发表了他创作的表现浮士德的戏剧片断——一场激动人心的严肃的浮士德剧。
在这场戏里,莱辛勾画出了一个“不带邪恶的浮士德”,描写他对知识的追求是高尚的行为,并设法让他与上帝和解,为同时代的青年歌德及其作品《浮士德》开辟了道路。
之后以浮士德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还有很多,但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影响最深的当数歌德的诗剧《浮士德》。
《浮士德》写于1774年至1831年(歌德25岁至86岁,50年的时间)初稿浮士德是歌德25岁时的作品,浮士德片段的发表在他40岁左右,浮士德第一部的完成在他50岁左右,而浮士德第二部则是在他75到82岁之间最后完成的。
【名著选读】歌德《浮士德》
【名著选读】歌德《浮士德》《浮士德》是用诗剧形式写成的,全书共有12111行,题材采自十六世纪的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
浮士德原是个真实人物,生活在十五世纪(198”年是他诞生五百周年,西德为他树立了纪念碑)。
他博学多才,在传说中人们添枝加叶,说有魔鬼帮助,才使他创造出那么多奇迹。
这些传说后来成为文学家们经常利用的创作素材。
刚出场的浮士德满腹经纶,久负盛名,但是却对长期的生活状态感到迷茫和不满,不知道应该向什么地方去。
学术上的成就不能使他收获内心的满足,理性和感性在这里发生了极大的冲突,在这时理性占据上风,压制了他的感性需要。
极端的迷茫和苦恼状态下浮士德想到的第一中解决方案竟然是自杀。
当然事情并没有真的这样发展,否则剧情就没法往下写了。
随着耳边传来的复活节的音乐,浮士德少年时期的美好生活记忆被唤醒,熙熙攘攘的复活节人群帮助他完成了思想上的转变。
魔鬼和上帝之间打了一个赌,作为赌注的浮士德自己却尚未知晓这件事。
魔鬼引诱浮士德与他签署了一份协议:魔鬼将满足浮士德生前的所有要求,但是将在浮士德死后拿走他的灵魂作为交换。
体现出了文艺复兴之后的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我生前当及时享乐,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当摩非斯特与他签约时,他说“思想的线索已经断头,知识久已使我作呕”。
借助摩非斯特的帮助,久居书斋的浮士德开始了世俗生活,进入爱情生活阶段,尝试与体验另一种生活。
浮士德到达的第一个的地方是“酒吧”,返老还童后的浮士德在大街上追逐少女玛甘蕾。
一开始见到玛甘蕾,他就对摩非斯特表示:“你给我把那个小姑娘弄来”,“如果我今夜不能搂抱她,我们在午夜就分道扬镳。
”对此,甚至连魔鬼摩非斯特也无法看下去:“你开口象登徒子之流”。
可是甚至连玛甘蕾也无法满足浮士德对享受尘世生活的渴望,他又开始了新的追逐。
通过魔鬼摩非斯特与酒室小伙的饮酒作乐,歌德肯定了人类自身的现世享受。
然而又通过玛甘蕾肯定了爱情的无私与纯洁。
《浮士德》小说读后感
《浮士德》小说读后感《浮士德》小说读后感1《浮士德》是我迄今为止看的最为晦涩难懂的一本书,花了我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还是仅读了个大概。
《浮士德》这个故事包含强烈的杯具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
"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
"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我:"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明白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我不明白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期望。
他对自我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
"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
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
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当学的。
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期望。
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才是向上的人。
针对我学的不良现象,应对浮士德,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他是那么地热爱学习!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
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
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和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小说读后感2一本好书,就如生命中一朵永不调谢的奇葩,而书中深刻的道理更令我们回味无穷。
《浮士德》是我至今最喜爱的书,书中蕴涵的道理令我永远自强不息。
《浮士德》是德国大文毫歌德的著名小说,《浮士德》现已构成文学领域里的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
外国文学作品选(选择题)-自考文学类外国文学作品选试卷与试题
外国文学作品选(选择题)-自考文学类外国文学作品选试卷与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歌德《浮士德》中同名主人公奋斗探索的第三阶段一般被称为()悲剧。
A. 知识B. 政治C. 爱情D. 乐土答案:B2. 《前夜》中的英沙罗夫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形象。
A. 多余人B. 新人C. 小人物D. 流浪汉答案:B3. 《俄狄浦斯王》中,同名主人公为拯救城邦而追查杀死老王的凶手。
最后发现是他自己无意中犯下了杀人之罪,便实现诺言,惩罚了自己。
他惩罚自己的方式是()A. 拔出宝剑,引颈自刎B. 刺瞎双眼,自我流放C. 砍去右手,离开宫廷D. 剃去须发,出走国外答案:B4. 《神曲•地狱篇》第十九歌的内容是()A. 谴责教皇买卖圣职B. 谴责教皇生活淫乱C. 谴责教皇干预世俗政治D. 谴责教皇出卖国家答案:A5. 《堂吉诃德》第八章写堂吉诃德攻打风车的可笑故事。
当堂吉诃德向风车冲杀的时候,桑丘的行动是()A. 呐喊助威B. 奋力上前拦阻C. 大声提醒那是风车D. 尾随而上答案:C6. 《达尔杜弗》塑造了一个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罪恶活动的骗子的形象。
剧中着重写他勾引艾耳密尔行动的前后过程,这主要是为了()A. 揭露其手段之拙劣,加强作品的批判精神B. 说明骗子没有好下场,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C. 写他具有化险为夷的本事,以突出其奸诈狠毒的本性D. 进一步写他性格的复杂性,以扩充剧本的内涵答案:C7. “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这一创作主张出自()A. 司汤达的《拉辛和莎士比亚》B. 拜伦的《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C. 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D.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答案:D8. 在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有这样的诗句“谁能给死去的爱人更大的安慰?谁能像她似的为殉难的首领复仇?”紧接下来的一句是()A. 勇敢地走向战场,把战歌来高唱B. 在她像武装的处女神巴拉斯似的跳出来后C. 男儿伤心失望时一个女郎却把残局挽回D. 他们在被炮火轰塌的城下,败于女流之手答案:C9. 除了《普罗米修斯》之外,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还有()A. 《安提戈涅》B. 《鸟》C. 《俄瑞斯忒亚》D. 《美狄亚》答案:C10. 古罗马喜剧《婆母》的作者是()A. 维吉尔B. 普劳图斯C. 奥维德D. 泰伦斯答案:D11. 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西班牙小说《小癞子》是一部描写()生活经历的小说。
智慧树答案解析西方文学经典鉴赏知到答案解析见面课课时节测试2022年
西方文学经典鉴赏见面课:从《局外人》到《鼠疫》:加缪小说中的荒诞与反抗1.诺贝尔授奖词:“他那严肃而又严厉的沉思试图重建已被摧毁的东西,使正义在这个没有正义的世界上成为可能,这一切都使他成为人道主义者。
”是对()的高度评价。
答案:加缪2.小说《鼠疫》中的疫情常常被视作()的象征:答案:法西斯势力3.小说《鼠疫》的发生地在:()。
答案:奥兰4.默尔索形象常常与古希腊神话中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答案:西绪福斯5. “斗争的道路使我与肉体相遇。
即使是受屈辱的身体,他也是我唯一确认的东西。
我只能依靠它为生。
这被造物是我的家乡。
”出自:()答案:《西绪福斯神话》6.下列哪些说法属于存在主义思想?①所有存在都是偶然之物②存在先于本质③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④自由选择答案:①②③④7.下列哪一项同《局外人》的语言风格不符?答案:诡谄8.《局外人》采用第()人称叙事。
答案:一9.以下哪一部不是加缪的作品:()。
答案:《存在与虚无》10.《局外人》的主人公是?答案:默尔索见面课: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命运与意志之战1.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命运的各种解释,下面哪一项在本课程中没有提到?答案:俄狄浦斯残忍暴虐;2.关于悲剧《俄狄浦斯王》,下面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答案:俄狄浦斯自杀。
3.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又被称为:()。
答案:命运悲剧4,《俄狄浦斯王》中,忒拜城的先知是:()。
答案:忒瑞西阿斯5.下列关于俄狄浦斯父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科任托斯国的国王6,《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被忒拜人拥立为国王的原因是()答案: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7.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出自索福克勒斯?答案:《安德洛玛刻》8.古希腊酒神祭祀仪式及戏剧表演中,()担当了重要作用:答案:山羊9.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哪位神灵的活动?答案:狄奥尼索斯10.古希腊的三大悲剧诗人不包括:()。
答案:阿里斯托芬见面课: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爱恨情仇1.下列对艾米莉•勃朗特的诗歌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答案:繁复2.《呼啸山庄》中的爱恨情仇,主要肇始于人物的()。
浅谈超越与新生——浅读《浮士德》文本中的狂欢文化(一)
浅谈超越与新生——浅读《浮士德》文本中的狂欢文化(一)论文关键词:浮士德巴赫金狂欢化理论超越论文摘要:巴赫金的狂欢节文化理论是基于人类的一种文化形式即节日和由节日所产生的的情绪形成的理论。
用这种理论解读《浮士德》中与狂欢文化有关的情节与人物可以揭示歌德使,用狂欢话语提倡不断奋斗、除旧布新的写作实质。
德国作家歌德的作品《浮士德》被人们称为“代表着一种绝对的哲学悲剧”,在这部悲剧中.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恨,激情与抑郁,希望与失望。
荒诞与严肃,生命与死亡等各种构成人类命运的因素相互交错映射。
彼此缠绕升华,形成了一个多声部的复调史诗。
形式上的纷繁复杂,内容上的博大精深使这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成为了罗兰·巴特的“可写的读本”.而笔者在此则试用前苏联的当代文艺理论家巴赫金(M.M.Bakhtin.1895-1975)的狂欢节文化来解读这部作品。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TheoryofCarnival-ization)是基于人类的一种文化形式即节日和由节日所产生的情绪。
欧洲狂欢节民俗是一个以酒神节狂欢为核心不断扩展的文化积淀系统,它浸透着一种对世界的狂欢节式的感受,盛行于文艺复兴时期。
这种狂欢节式的世界感受具有相对性。
能造成戏谑的气氛,同时又具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
在狂欢的世界中,人类摆脱了一切政治的宗教的成规的庄严的东西,彻底地归复自由,是复调世界里受压抑,受限制的人性的另一面的自然呈露。
是复调世界和意识形态多元性的一种表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另一面。
这样的文化具有艺术的反讽性特征.所有的形象都是合二为一的。
在他们身上都含着嬗变和危机的两个极端。
生与死,爱与憎,敬与畏,智与愚等等都反正同体.它没有对官方世界的关注,而是对官方世界的嘲讽与背离。
一切都是反过来的明智与真理。
巴赫金认为.从古至今。
一切属于狂欢体的文学体裁尽管外表纷繁多样。
都同狂欢节民间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或多或少都透露着狂欢节的世界感受。
浮士德精神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浮士德精神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在外国文学史上,浮士德精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概念。
浮士德是一个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共同形象,他同时承载了对知识、权力和欲望的追求。
浮士德精神所代表的思想和情感,贯穿于德国文学以及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浮士德精神的起源浮士德的传说最早来源于克里斯托弗·马洛的戏剧作品《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这是欧洲文学史上对浮士德形象进行了最早的塑造。
从马洛的作品出发,浮士德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学符号,体现了人类对智慧、权力和人生意义的探索与追求。
二、浮士德精神的内涵浮士德精神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对权力和欲望的无休止追逐。
浮士德在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通常被描绘成一位博学多才、对人类命运和宇宙奥秘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物。
他渴望超越常人的智慧,同时也追求对世间万物的掌控和统治。
浮士德的内心矛盾以及与恶魔的契约,使得浮士德精神具有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三、浮士德精神在德国文学中的体现在德国文学史上,浮士德精神被广泛地体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
尤其是哥德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们,如歌德的《浮士德》,以及雪莱的《浮士德研究》等作品,都充分展现了浮士德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这些作品不仅在德国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整个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浮士德精神对外国文学史的影响浮士德精神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德国文学史,它在整个外国文学史上都有着显著的地位。
浮士德精神所代表的追求知识、权力和欲望的人性,贯穿于许多文学作品中。
无论是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还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都可以看到浮士德精神在不同形式下的具体表现。
我们可以说,浮士德精神已经成为了外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
五、对浮士德精神的个人理解对于浮士德精神,我认为它是一个集合了对知识、权力和欲望的探索和追求的复杂而丰富的精神象征。
浮士德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探索和挑战。
柏辽兹《浮士德的沉沦》极简欣赏指南
柏辽兹《浮士德的沉沦》极简欣赏指南歌剧《浮士德的沉沦》第一部分:浮士德在匈牙利平原过着孤寂的生活。
他想要在这片自然的土地上躲避人世间的纷扰。
但他很快就被农民的欢歌笑语和士兵们雄壮的步伐打断。
他嫉妒人民的无忧无虑,更渴望重温人生的壮志豪情。
第二部分:回到书斋的浮士德依旧无法从哲学和思想中寻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绝望中,端起盛满毒药的酒杯准备自尽。
但复活节的歌声唤醒了他的信仰,他自杀未遂。
魔鬼梅菲斯特突然出现,答应满足浮士德一切条件,提供他人世间一切欢乐的事物。
浮士德随梅菲斯特离开书斋,来到酒馆,然而,美酒并不能吸引浮士德的心。
睡梦中,梅菲斯特向浮士德展示了一个纯洁美丽的姑娘——玛格丽特。
浮士德立刻爱上了这个姑娘,魔鬼帮他潜入了姑娘的小屋。
第三部分:玛格丽特独自在屋中感叹爱情,浮士德出现,在梅菲斯特的小夜曲伴奏下,两人缠绵在一起,无法分开。
突然,居民们闻声赶来,魔鬼拖着浮士德从阳台逃走。
第四部分:浮士德走后杳无音讯。
玛格丽特日思夜想,不见浮士德的归来。
这时,浮士德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爱情,专心于占星术。
梅菲斯特突然出现,宣告玛格丽特因为等待浮士德的出现,每晚给自己的母亲服食安眠药,终于用量过大造成老妇人的死亡。
如今玛格丽特已经被判处死刑,即将处决。
浮士德出于良心谴责,要求梅菲斯特带自己去解救玛格丽特,魔鬼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生命书卷,让他签字。
浮士德就在稀里糊涂间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梅菲斯特与浮士德策马扬鞭,但并非奔向牢笼而是冲进了地狱。
地狱中,小鬼们庆贺着梅菲斯特的胜利。
天堂上则传来玛格丽特得到赦免的消息。
△柏辽兹《浮士德的沉沦》与唐璜和堂吉诃德一样,浮士德是欧洲文化中一个古老的、充满神奇魅力的名字,它不断出现于一代又一代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和作曲家的笔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浮士德其人其事传说中的浮士德原本是十五、十六世纪德国的一位炼金术师,有两种关于其身世的说法留存于世。
在一种说法中,他的全名是约翰内斯·浮士德,出生于斯瓦比亚的克纽特林根城,在威丁堡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潜心钻研魔术,并借魔鬼之助在威尼斯作异想天开的空中飞行,最后坠地而伤。
《浮士德》灵感来自古老酒馆
《浮士德》灵感来自古老酒馆3月22日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歌德逝世纪念日。
人们在想起歌德的同时,一定会想到他创作了60年、长达12110行的伟大诗剧《浮士德》。
而这部史诗性巨著的创作灵感,竟来自一家古老的酒馆。
歌德在这部巨著的第一部中写过一幕发生在一个地下酒馆的故事,这一章的小标题就叫“莱比锡城的奥尔巴赫地下酒馆”。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这是个虚构的场景。
事实恰恰相反,这个酒馆是《浮士德》所描绘的众多场景中唯一真实存在的地方,正如歌德在小标题中所交待的那样,这个酒馆就存在于德国东部的莱比锡城。
在德国世界杯期间,有幸亲临莱比锡观赛的中国球迷也许在这个地下酒馆喝过啤酒。
酒馆原是地下酒窖莱比锡是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首府,位于柏林以南的莱比锡盆地中央。
像德国西南部小城海德堡一样,莱比锡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著名的莱比锡大学校舍构成了这座城市的主体,占了整座城市三分之二的面积。
这所创建于1409年的古老学府,为这座偏僻的欧洲古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追求理想的有识之士来此求学、求职或定居,并取得惊人的成绩,成为历史名人。
这其中就包括歌德。
1552年,一个名叫海因里希•斯特莫的人在紧临校区的一座华丽的购物长廊下开了一家地下酒馆,因为此人是该市上巴拉丁地区的奥尔巴赫村人,人们便称此酒馆为“奥尔巴赫酒馆”。
这里原是一个被废弃的酒窖,里面还留着一个巨大的橡木酒桶。
斯特莫在改建酒馆时,保留了这个酒桶,并将其置于酒吧大厅的中央做装饰。
奥尔巴赫酒馆原本只是莱比锡城众多酒馆中的一家,不料,在平淡经营了两百多年之后,遇到了贵人,这个人就是歌德。
怪异的装饰激发了歌德的创作灵感在酒馆创立之初,德国东部民间开始流传关于浮士德借用魔力遨游世界的传奇故事,并很快成为酒馆的话题。
而这些话题开始并没有引起酒馆老板斯特莫的重视,后来他的儿子继任老板也没有在意这一传说,直到100年多年后,他的孙子当了酒馆的老板,才意识到传说中的浮士德已成为一个有趣的文化符号。
浮士德教学课件
复活节的钟声复活了他内心的生命欲望。魔鬼的到来点 燃了他近似于疯狂的热情。明知追随恶魔,有坠如地狱 的危险,他依然是那么兴奋: 思想的线索而今业已寸断, 一切的学问久已使我恶心, 让我在这感官的世界的深处, 聊慰我这燃烧着的一片热情! 在那颠扑不破的魔术被覆之中, 我希望有奇妙的光景已经预定, 我要跳身进时代的奔波, 我要跳身进事变的车轮, 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 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 你听呀! 快乐不是我所贪图。 我要献身于酩酊,
关于歌德的性格:
造就歌德伟大的优点是什么?
他在自己的《格言与随想》写过这样一句话:“最伟大的人物 永远通过一个弱点与他的世纪相联系。”
用《自述》开头一段话来说明:“永远努力的、内向和外向的、 不断活动着的诗性修养与冲动形成他生存的中心和基础。” 这段话有三个要点:1、就是永远努力着。 2、他既是内向的又是外向的。 3、他有天生的悟性,有很高的资质、 诗性的修养和冲动,他的气质更 接近诗性。
歌德作了如下反省:
“我安详地审视着过去的生活,审视着那骚动、纷扰和对知识的 渴望,审视着自己那个到处营营逐逐,好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 的青春。一些秘密状况给我带来一种特殊的、不明确的、想象中 的满足。我是怎样努力地接触一些科学上的问题,然后又扔掉他 们!那段时期我所写的一切有是渗透着一种什么样的卑下的满足 !在所有人的和神的事业中我表现得多么地目光短浅!多少时光 被我虚掷!——这时光不是用于有益的思考和创作,而是用于情 感和那只能夺走韶光的虚幻的热情。”
文学地位
1 .民族诗人:歌德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意 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国社会生活。
2.全世界诗人:歌德使德国文学列入世界 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诗人。 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
《浮士德》之原型批评
《浮士德》之原型批评
陈金星
【期刊名称】《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4)4
【摘要】运用根纳普理论,发现<浮士德>潜藏着"通过仪式"原型,并结合荣格"阴影""自性""阿尼玛"等概念,挖掘<浮士德>的艺术魅力.<浮士德>的心理学内涵在于浮士德之路即是追寻人的完整自性之路,魔鬼即是人的阴影,人要学会同化和控制阴影.海伦等形象是浮士德的阿尼玛,起着内心导师作用.
【总页数】3页(P17-18,23)
【作者】陈金星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63
【相关文献】
1.灵魂中回荡着的原型——浮士德的悲剧形象分析 [J], 俞娟
2.神话批评,原型批评:两种原型,两种流派 [J], 张秀春
3.西方文学中浮士德意象的原型批评学阐释 [J], 赵小琪;司晓琨
4.“原型”的批评观和“原型”的文学史——评罗强烈新著《原型的意义群》 [J], 杨朴
5.“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笔谈原型批评与集体无意识与性别 [J], 刘思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浮士德》汉译及解读考索
《浮士德》汉译及解读考索一在中国,真正意识到将包括歌德在内的德国哲人引入中国之重要性的,严复当为先驱者之一。
这点罕见人及。
他早年留英,曾译出包括《天演论》在内的多部英语名著,成为中国系统介绍西学第一人。
但有人针对“近世学者轻佻浮伪,无缜密诚实之根”,建议他“多择德人名著译之”。
严复在肯定“此诚挚论”的同时,透露已凭英译读过康德、黑格尔及歌德等德人著述,对自己不谙德文感到遗憾,也对这些转译“不逮原文甚远”发出感叹:足下慨近世学者轻佻浮伪,无缜密诚实之根,思欲补其缺愚,使引入条顿之风俗,此诚挚论。
顾欲仆多择德人名著译之,以饷国民。
第仆于法文已浅,于德语尤非所谙。
间读汗德、黑格尔辈哲学及葛特论著、伯伦知理政治诸书,类皆英、美译本,颇闻硕学者言,谓其书不逮原文甚远。
严复所识德人著作中,恰有歌德的《浮士德》。
他曾巧用此剧,对梁启超发难:德文豪葛尔第Goethe戏曲中有鲍斯特Dr Fawst者,无学不窥,最后学符咒神秘术,一夜招地球神,而地球神至,阴森狰狞,六种震动,问欲何为,鲍大恐屈伏,然而无术退之。
嗟乎!任公既已笔端搅动社会如此矣。
然惜无术再使吾国社会清明,则于救亡本旨又何济耶?以上所述,事涉《浮士德》第一幕第一场。
浮士德在烦闷之际,念出符咒,召来地灵,即严复笔下的“地球神”:“他(浮士德)拿起书本,神秘地念出地灵的符咒。
一道淡红的火焰闪动,地灵在火焰中显现。
”严复的“阴森狰狞,六种震动”语,似有夸张,但符合他用“请神容易送神难”之话语方式讥讽任公的初衷:他以为梁启超招来共和之神,引发社会骚动,由于无法退之而陷入困厄;犹如浮士德引来精灵,因为无法脱身而造成悲剧。
以上严复对《浮士德》的引述,出自他1916年的“与熊纯如书”。
约三年后,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增刊上,译出《浮士德》第一部的一段开场白,标志汉译《浮士德》正式登场。
郭译《浮士德》第一部1928年在上海出版,第二部出现在上海群益出版社1947年版的郭译《浮士德》全译本中。
浮士德——纯粹的浪漫主义悲剧
浮士德——纯粹的浪漫主义悲剧《浮士德》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
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
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
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要义的一声。
《浮士德》的基本情节,可归结为:一幕序曲,两个赌赛,终生追求,五幕悲剧。
《天上序曲》是剧作的开端,也是全剧的思想总纲,同时也预示了全部作品的故事线索;第一个赌赛是天帝和魔鬼关于“对世界和人的看法”的赌赛——人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人生理想的问题;第二个赌赛是魔鬼梅菲斯特关于“浮士德是否会对生活产生满足”的赌赛;一生追求,五幕悲剧:知识的追求和知识的悲剧;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权势的追求和从政的悲剧;美的追求和寻美的悲剧;事业的追求和事业的悲剧。
剧情梗概如下:魔鬼靡非斯特与上帝打赌,认为人类无法满足的追求终必导致其自身的堕落。
上帝却以为尽管人类在追求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打到真理。
于是由魔鬼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
浮士德此时已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学者。
他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钻研各种学问,以求洞解自然奥秘。
然而至此垂垂暮年,他才恍然悟到这些知识毫无用处,而自己处身其中的书斋实在形同牢狱,使自己与大自然隔离了。
他痛苦得想要自杀,到另一世界去寻求出路。
复活节的钟声唤回了他生的意志,把他引到郊外,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大自然和自由欢乐的人群中,他深受鼓舞。
回到书斋翻译《圣经》时,竟然与"泰初有道"的思想发生抵触。
这时,他从效外带回的卷毛犬化为书生出现在面前,浮士德问他的真实身份,他说自己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其实他就是魔鬼靡非斯特的化身。
魔鬼答应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重新开始人生有历程,条件是一旦他感到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
浮士德与魔鬼订立契约。
魔鬼带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饮下魔汤,使他变成了翩翩少年,恢复了情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士德之“通过仪式”原型初探摘要:根据根纳普理论, 发现《浮士德》潜藏着“通过仪式”原型, 并结合荣格“阴影”“自性”“阿尼玛”等概念, 挖掘《浮士德》的魅力。
《浮士德》中主人公浮士德所体现的追求完整自性之路对于我们有着很好的启示的作用。
关键词: 通过仪式;《浮士德》;原型;阴影在人类学家的眼中“仪式不是一种普遍的、跨文化的现象,而是观察和组织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借助人类学家(他或她)的参考框架,我们了解到被研究的民族及其行为方式的许多东西。
”在诸多仪式中,范·根纳普的通过仪礼(Rite of Passage)与人的生活尤为密切。
在范·根纳普看来,无论是个体在一生中还是群体在生存发展中,在空间、时间以及社会地位上,都时时经历着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特别是在两个精神世界(平凡或世俗与神圣或宗教)之间的过渡。
这种社会状态、社会身份的转变需要经过分离、过渡、结合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以及与各阶段特征相符合的象征性的仪式才能得以完成。
分离期的分离仪式是从前一种状态逐步分离的仪式;处于过渡期仪式的行仪式者处于过渡阶段,他脱离了前一种境界,尚未进入第二种境界,受到种种限制,只能逐步解除;结合仪式也称阈限后仪式,融入期仪式,行仪式者通过正式仪式进入新的社会状态或被接受进入新的社团。
本文欲从“通过仪式”原型入手, 并结合心理学有关理论, 挖掘《浮士德》蕴藏的“通过仪式”及其心理学蕴涵。
虽然《浮士德》的副标题是“一出悲剧”, 其实对《浮士德》的文学体裁是悲剧、喜剧还是悲喜剧一直都有争论。
若将之称为悲剧的话,那么浮士德的人生追求经历了书斋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艺术悲剧和事业悲剧。
每一段悲剧都是一次人生的追寻, 书斋悲剧是对深入自然并完整感受它的的理想追寻, 爱情悲剧是对情欲的追寻, 政治悲剧是对外在活动的追寻, 艺术悲剧是对美的自觉洞察和欢乐, 事业悲剧是对创造的内在享受。
完全可以说,《浮士德》就是一出以“追寻”为主题的戏剧, 这恰恰符合弗莱的论述:“传奇情节的主要成分是冒险, 也就是说, 传奇比如具有一种连续和渐进的形式, 因此我们从散文虚构作品中比从戏剧中能更好地了解它。
”我们可以发现浮士德就像传奇的主人公英雄一样, 在人生中进行着知识冒险、爱情冒险、政治冒险、艺术冒险、事业冒险, 这样我们就发现了《浮士德》潜藏的英雄“历险探求”模式。
英雄历险探求是传奇常见的主题, 那么《浮士德》英雄历险模式根源是什么呢? 不仅仅是《浮士德》 , 但丁的《神曲》、《奥德赛》、《堂吉诃德》、《天路历程》,卡夫卡的《城堡》、《美国》、《审判》、黑塞的《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电影《夺宝奇兵》, 都有英雄历险探求模式, 共同的根源是什么? 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指出:神话中英雄冒险的标准道路乃是成年仪式所代表的公式扩大, 即分离——传授奥秘——归来; 这种公式可以称之为单一神话的核心单元。
坎贝尔所说的“成年仪式”其实用根纳普的术语表达即“通过仪式”。
根纳普在《通过仪式》中指出:任何社会里的个人生活, 都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 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序列。
根纳普所说的,通过仪式包括三个阶段: 1、分离仪式( rites of seperation); 2、过渡仪式( rites oftransition); 3、结合仪式( rites of incorporation)。
根据日本学者伊藤清司《难题求婚型故事、成年仪式与尧舜禅让传说》以及荣格《人及其表象》等有关资料,仪式期间未成年人首先离家到隐秘场所。
这就是分离仪式阶段,然后接受种种折磨和考验,如一段时期的斋戒,打掉一颗牙齿、文身、割礼、或其他形式的肢体毁伤、象征性地死亡,此即仪式过渡阶段。
仪式结束再返回原地与社会融合。
他们装着变成另外一个新人,从此他们开始过一种具有更大权力并承担更多责任的生活,此即融合阶段。
通过仪式或曰成年仪式理论为文学批评广泛应用,如弗莱在《批评的解剖》指出《哈姆雷特》所蕴藏的“通过仪式”原型;伊藤清司指出尧舜禅让隐藏的“成年仪式”。
《浮士德》同样也可以用通过仪式理论解读。
用哈特曼的话说:歌德的《浮士德》完全是一个社会化通过仪式在艺术作品中的范例。
通过仪式是帮助顺利度过人生转折的仪式。
每一个人都有人生的转折时期, 并产生较为强烈的心理感慨, 此即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
《浮士德》的烦恼凝缩人类普遍遭遇的典型情境, “我早晨醒来, 只有觉得惶恐, /总不由得落泪伤心, /想到今日, 在这一天之中, /一个愿望也不会实现, 一个也不行, /甚至任何快乐的向往, /也被任意的挑剔打消, /满腔活跃的创新思想/都受到无数俗虑的干扰。
/等到黑夜降临, 上床就寝, /我又感到惶惶不安, /在床上也是心神不宁, /许多恶梦使我胆寒。
”浮士德精神为什么会如此不安呢?从荣格心理学立场看,他无法成功地完整体验他的早年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梅非斯特说他“好高骛远, 心血沸腾, 迷醉于探索一种无法现实化的、玄而又玄的目标“。
所以梅非斯特和天主打赌,勾引浮士德, 看浮士德能否走他的大道。
而浮士德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则与魔鬼签约。
什么是浮士德精神? “大丈夫唯有活动不息”。
在我看来, 浮士德精神是一种类似于尼采“强力意志”的意志, 是一种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作为求意志的意志“。
浮士德想将“我的小我扩充为人类的大我”, 其实是想获得更充沛的生命。
如何获得这种更为充沛的生命呢? 传奇中常表现为一种英雄屠龙的形式。
其心理学上意义即:意识自我与阴影发生冲突。
英雄是意识自我的象征, 龙则象征着阴影, 英雄屠龙象征性地表现从渴望回归母亲统治的世界中的童年极乐状态的愿望中, 将成熟的人拯救出来。
这其实与“通过仪式“的意义是一样的, 伊藤清司指出:成人仪式象征着从母亲亦即女性的世界已转变到父亲即男人的世界, 意味着年轻人的死亡与再生。
还有一些传奇常见英雄进入怪物的肚子。
其意思是英雄的象征性死亡。
意思是说英雄若要成为英雄,首先要从阴影中汲取力量, 掌握和同化阴影。
所以,浮士德与魔鬼梅非斯特签订契约,也即将自身置身于阴影人物的力量之中。
魔鬼即是阴影的象征。
浮士德中的“通过仪式”宏观上表现为浮士德追寻生命境界的提升。
微观上则呈现出类似“成年仪式”的分离、死亡与再生。
分离表现为浮士德离开书斋等场所。
第一次象征性死亡与再生表现为浮士德想饮毒药自尽(死亡)。
但由于听到复活节歌声而打消自尽的念头(再生)。
值得一提的是,复活节也是一种死亡与再生原型的呈现。
第二次死亡与再生是浮士德在魔女丹房饮下灵药返老还童。
第三次死亡与再生是浮士德与格雷莘爱情悲剧发生后。
浮士德疲倦、不安、思睡,精灵让他沉入睡眠。
浮士德醒后感到生命脉搏清新活泼地跳动。
第四次死亡与再生是浮士德进入母亲之国。
母亲之国之旅可以视为一种象征性死亡,类似于约拿在鲸腹呆了三天三夜。
一种死亡考验, 而浮士德手中的钥匙在浮士德手中发光、胀大,也可视为一种男性器官的隐喻,一种爱欲本能( eros) 的象征。
浮士德依靠钥匙从母亲之国返回,其象征含义似乎是说依靠广义上的爱欲本能战胜了死亡本能,并学会同化死亡本能的阴影。
第五次死亡与再生是浮士德与海伦告别后,浮士德在海伦衣裳包裹下被带往高山。
第六次死亡与再生是浮士德瞎眼后生命结束,灵魂升天。
关于浮士德的象征性死亡与再生可以作多种理解, 可以视为打破灵与肉的撕扯状态,、调和意识自我与阴影的冲突、复归神圣的开端类似婴儿在母体的状态。
仅仅指出《浮士德》中浮士德生命进程潜藏的“通过仪式”让人意犹未尽,作品中的梅非斯特、格雷莘、海伦、圣母玛利亚等形象也非常值得探讨。
在成年仪式中神圣境界的获得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长老或巫师的指点;二是对手的考验。
浮士德的导师是谁?作品结尾写道:永恒的女性, 领我们飞升。
我们知道,但丁《神曲》中引领但丁游历天堂的是贝亚特丽丝,。
贝亚特丽丝象征着信仰。
在《浮士德》中,格雷莘、海伦、圣母玛利亚同样起着浮士德内心导师的作用。
荣格把男子心灵中女性心理倾向的化身称为“阿尼玛”。
阿尼玛是通向内心世界的引导者和中间人,阿尼玛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
历经四个阶段,可以用夏娃、海伦、童贞玛利亚、舒拉密女来代表。
在《浮士德》具体表现为:格雷莘相当于夏娃,代表着浮士德纯粹的本能和生物性联系。
《浮士德》的海伦则是浮士德浪漫的、审美的心理具体化。
《浮士德》的“痛苦圣母”“荣光圣母”是浮士德将爱升华到精神献身高度的形象。
那么梅非斯特是不是通过仪式中对手的考验呢?梅非斯特为浮士德离开书斋、与格雷莘相爱、宫廷活动、美的追求、围海造地提供了种种帮助,在这个意义上他是帮手。
在《序曲》中也说道:人类活动劲头过于容易放松,天主要给人类弄个同伴,刺激之鼓舞之。
在浮士德的书斋中,梅非斯特介绍自己说:那种力的一部分,常想作恶,反而常将好事作成。
但梅非斯特毕竟也是对手。
梅非斯特在心理学的意义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是“死亡本能”,用弗洛姆的术语是破坏性冲动。
梅非斯特说:就是这个笨拙的世界, /尽管我耗费许多心血, /我总是无法将它解决, /用地震、火灾、暴风、巨浪, 到头来海和陆地依然无恙!梅非斯特的破坏性冲动是人类阴暗面的象征。
正如海涅说堂吉诃德和桑丘合起来才是《堂吉诃德》的真正主人公。
我们也可以说梅非斯特和浮士德是《浮士德》的真正主人公。
由于浮士德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阴影,所以他的书斋生活才会变得平庸。
只有认识和掌握同化阴影,阴影才可以转破坏性冲动为有益的常态本能和创造性冲动,才能获得完整的自性。
正如浮士德临终遗言:要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的人, /才有享受两者的权利[1] 查·李·博尔尼:《民俗学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2] 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歌德.浮士德[M ].钱春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 坎贝尔.千面英雄[M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5] 彭兆荣.文学与仪式: 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