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现象的调查与思考_刘海洋
校园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
校园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在当今社会中,校园语码转换现象越来越普遍。
所谓校园语码转换,指的是在校园中使用一种特定的语言和词汇,而在与外界交流时又使用不同的语言和词汇。
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尤其突出,主要是因为在校园中,学生需要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和群体,并通过这种转换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在研究校园语码转换现象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词汇和用语校园语码转换的首要因素之一是词汇和用语。
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人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示同一件事情。
例如,在学术领域或与教师交流时,学生可能会使用更正式的术语和词汇,而在与同学交流时,则可能使用更随意的语言和词汇。
这种转换不仅涉及到术语和专业词汇的使用,还包括语气、口音和语调等方面的变化。
二、身份认同校园语码转换还与身份认同密切相关。
在校园中,学生的身份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从新生到老生,从普通学生到会长等。
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也需要不同的语言和词汇来展现和维护。
例如,对于新生来说,他们可能会使用更加随意和亲切的语言和词汇来与同学交流,以获得更多的社交认同和接纳。
而对于会长等高级别的学生来说,他们则需要使用更加正式的语言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权威和责任感。
三、群体认同校园语码转换还涉及到群体认同的因素。
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加入不同的社交群体,例如俱乐部、组织等。
这些群体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词汇,学生也需要在与这些群体交流时使用对应的语言和词汇来展现自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社交环境校园语码转换还与社交环境密切相关。
不同的社交环境和场合需要不同的语言和词汇来适应和应对。
例如,在学术报告会或正式会议中,学生需要使用更加正式和专业的语言和词汇,以显示自己的学识和素养。
而在派对或异性社交中,学生则需要使用更加轻松和亲切的语言和词汇,以推动情感关系的发展。
总之,校园语码转换现象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在研究校园语码转换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词汇和用语、身份认同、群体认同和社交环境等。
大学生言语社区中语码转换现象探究
通过使用间接或直接引语来保留原文的风格能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还省去了翻译的麻烦。如“如果你是里面的King,你会杀了那Princesses吗?”
3. 顺应社交心理
一般来说,在日常交际中,交际双方都希望自己的言语能够跟对方相似,以此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必然造成交际的一方不自然的调整自己的谈话方式向对方靠拢。如:
(2)交际情境和场合的变化
交际情境和场合变化即语境。在大学生言语社区里突出表现在交际场合的正式与否。老乡在日常交际中可以用方言进行学习生活交流,然而在课堂上他们则必须转换到普通话的语码中来。课堂的严谨的话语氛围决定了他们必须用标准语码进行交流。
通过以上对大学生言语社区语码转换现象动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言语中的语码转换选择与交际参与者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交际语境,交际目的等密切相关。语码转换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社交过程中的一种言语策略,不仅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还能丰富他们多彩的校园生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日常交流会话中,大学生言语社区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对语码转换的真正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Gumperz是最早研究语码转换的学者之一。他指出,语码转换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情景型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和喻义型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情景型转换是指由于改变话题和参与者等情境因素而引起的语码转换,喻义型转换是指为了改变说话的语气与重点或角色关系而采取的语码转换。
2. 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语码转换
大学生是受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英语课程。学英语说英语已经被默认为大学校园的一种潮流。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1) Hi,走啊,跟我出去happy去吧!
大学生语码混用及语言态度调查研究
大学生语码混用及语言态度调查研究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化,语言使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语言使用和态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大学生语码混用及语言态度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大学生在语言使用中的习惯以及语言态度的表现。
一、语码混用现象调查分析1. 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10所不同类型的大学,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共收集了500份问卷和30个访谈样本。
2. 语码混用现象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在语言使用中普遍存在一些语码混用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来词使用: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会频繁使用外来词,尤其是一些英文单词和短语。
这些外来词往往用在中文句子中,成为一种语码混用的现象。
(2)网络用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用语在年轻人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大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和缩略语,这些网络用语的使用也被认为是一种语码混用的表现。
(3)方言与普通话混用:一些调查对象反映,自己在和家乡朋友交流时会出现方言与普通话混用的情况,尤其是在表达感情和亲切之情时更加倾向于使用方言。
3. 形成原因对于语码混用现象,我们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形成原因:(1)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交融,使得人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和文化,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语码混用的习惯。
(2)学习和工作需求: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学生需要使用多种语言或者专业术语,为了表达更加准确和清晰,他们会选择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这些语言或者专业术语,久而久之形成了语码混用的现象。
(3)个人认知和情感因素:一些大学生表示,他们在使用语言时更加注重情感和认知的表达,有时会选择使用方言或者网络用语来表达个人情感和认知。
大学生语码混用及语言态度调查研究
大学生语码混用及语言态度调查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的使用也在不断地变化。
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语言的使用方式显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大学生群体尤其如此,他们在社交场合、网络平台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着独特的语言方式。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们在语言使用上的习惯和态度,以及其中涉及到的语码混用问题。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语码混用。
简单来说,语码混用就是在同一场合或同一段话中,用多种不同的语言或语言风格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尤其是在网络交流中。
举例而言,即使是进行中文交流,他们也常常会通过在句子中夹入英文单词或短语,或者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语等,来表达更加生动的意思。
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哈哈哈,你怎么可以这样子呢?So funny!”这句话中,哈哈哈是一种发声语词,汉语拼音中为hāhāhā,主要用于表达开心、愉悦等情感。
而so funny 则是英语中的一个流行语,意为“太搞笑了”,表达了更加强烈的情感色彩。
这种语码混用在大学生中尤其普遍,而这也引出了语言态度的问题。
在大学生中,有一部分群体会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更清晰、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更有趣。
但是,在另一部分群体中,他们则认为这种习惯语言方式会显得不正式,使得自己的形象受到影响,甚至会被认为是不专业的表现。
这两种态度的出现,反映着人们对待语言使用方式的不同看法。
基于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语言使用上的建议。
首先,在使用语言时,我们应该注重传达清晰明确的内容,而不是过分注重表达方式。
其次,在正式场合或需要展现形象的场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过于生活化或粗鲁的语言风格。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适应不同的交际环境,综合运用不同的语言技巧,力求达到交流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大学生语码混用及语言态度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话题。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争取在交际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大学生口语中语码转换现象的分析
S c i e n c e e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H e r : a l d
大学生 口语 中语码转换现象 的分析① ②
施 洋 ( 东北 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大庆
1 6 3 3 1 8 )
不成 权 势场 景 ; 又 因为 大 学生 在 口语 中进 行 需 要 。 比 如 一 些 波 多黎 哥移 民 其 具 备 语 言 语 码转 换 , 主 要 动 机 是学 习英 语 、 追 求时 尚 的双语种, 这 就可 以看 出其 是不 同社会 文化 等, 因此也 构 不成 事 务 场景 。 背 景 应 用下 的产 物。 是 为了社会 生活 的具 体 根 据标记 理论的 相关知识 , 我 们 可 以 需 要 , 而 进 行 的 语码 转 换 应 用 , 比如 在 当地
事务场景、 对等场景、 权势场景等 , 在 对 等 个 帅 哥 长得 好 s e x y O  ̄ J ! ” 还 有 些 女 孩 儿 在 场 景应 用 过 程 中, 需 要 掌 握 互 动 交 谈 者 的 2 大 学 生 口语 中英 汉语 码 转 换 模 式 的 提 到 自己男朋 友 时 , 喜欢用s b 两 个 字母 来 代 社 会职 业 层次 。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大 学 生们 的 优 化 替。 比如 一 个人 说 : “ 你 昨 天 干 什 么了?”回 地 位是 相 同的 , 大 多 处 于 一个 年 龄 段, 这 些 在 大 学 生 口语 英 汉 码 转 换 类 型 分析 模 答 说 : “ 和s b 逛 街 去了。 ” 应 用 特 征 决 定 其 口语 英 汉 语 码 的 转 换 发 生 式 中, 情 感功 能 , 语 码转 换 可以 用 于 学 生 自身 我 们 要 进 行不 同应 用 情 况 的分 析 。 大 在 一系列 的 对 等场 景 中, 由于 大 学生 关 系 的 学 生 口语应 用 中的 英 汉 语 码 转 换情 况 是 一 感 情 的 表 达 , 比 如下 雨 了, 表 达 自己 的 心 情 平等性, 不 存 在 什 么权 势 、 利 益 关 系也 就 构 种 文 化 应 用 现 象 , 用英 语可 以说 , 哦, 我 的天 。 有些 人 际 是 当 下 社 会 文 化 的应 用 糟 糕 ,
浅析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
浅析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大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在这里交汇,因而大学生的语言深受此影响。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语言和变体,在大学校园里语码转换是日常交流的普遍现象。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言语社团,是大量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其交际方式和语言表达也日显多样化。
在大学校园里,不同语言变体、不同语言交汇在一起。
因此,语码转换成了大学生交际的策略,大学生通过语码转换达到交际的目的,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丰富有效。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校园里日常用语的语码转换的语料分析,分析大学生日常用语中使用的语码转换的类型,最后得出引起大学生语码转换的深层因素。
标签:语码转换;语言变体;社会语言学一、引言语码转换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问题。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术领域中的学者对语码转换都进行了研究。
Wardhough指出,语码是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词类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的交流方式。
对于语码转换的定义,众说纷:Fraomkin 的定义是将一个单词或词组插入正在使用的一句话中,或在两种语言变体或语码间来回变换使用的现象。
Scotton认为语码转换是在同一次谈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
McKay & Hornberger 认为当言语社团中存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时,讲话人经常从一种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是语码转换。
Poplack描述的语码转换是在连续的话语中出现不同语言的句子或句子片段的现象。
她认为新插人成分的内部结构必须符合原有语言的句法和词法规则。
综合上述定义,我们认为:语码转换是言语社团为了是交际更有效进行,而在交谈中使用不同的语码,既可以是在谈话中插入一种语码,也可以是交替使用不同的语码。
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地域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语码转换非常普遍。
对于大学生在普通话、外语、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其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
从语用学角度浅析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现象的动因
从语用学角度浅析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现象的动因.txt心是自己的,干嘛总被别人伤......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敷衍旳青春总昰想太多怨,只怨现实太现实╰⌒﹏为什么在一起要两个人的同意丶而分手只需要一个人摘要: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一直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
语码转换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主要是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大学校园语言中的语码转化现象的主要动因。
关键词:大学校园语码转换动因顺应论 1.引言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转换不拘数量,可以仅仅是一个词或几分钟的谈话;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
(Myers-Scotton:1995)〔1〕语言学家们对语码转换的定义表达虽不同,但内涵都是一致的,即指在讲话或文章中使用两种以上语言或语体的现象。
语码转换一般分为直接嵌入和注释嵌入。
专业术语往往采用注释嵌入,这在论文、教材和专业性很强的文章中到处可见,如中文专业术语后用英文注释,或英文专业术语后用中文注释。
嵌入的语码不仅可以是单词或短语,还可以是单句、句群、语段甚至语篇。
语言学家对语码转换研究限于双语、多语国家或社团,对单语国家由于一种外语或多种外语存在而产生的语码转换研究甚少。
本文试图对此类语码转换,特别是大学校园内的语码转换作初步探讨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加强,各种外事活动日趋频繁,国家对各类外语人才的需求随之增长。
为满足需求,国内各高校纷纷创办外语系或外语学院,聘请外籍专家、学者教授中国学生口语、写作等技能。
各高校还在非外语专业学生中开设外语课,并使之成为必修课程。
大学外语教学促使外语与汉语不断接触,为语码转换产生创造条件。
大学校园内的语码转换与双语、多语国家或社团的语码转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语言接触的产物。
不同的是双语、多语国家或社团的语码转换成因复杂:①一种语言中缺乏某一特定词汇,或某个词在另一种语言中应用广泛(Grosjean:1982);〔2〕②受社会心理动机驱使,转换语码强调个人或群体身份;③标志主题变更;④确定某个特定的听话者;⑤引起对某一特定信息的注意;⑥表达某种情感(Grosjean:1982)。
当代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动机分析
i 例
当代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 动机分析
文/ 婕妤 龚
语 码 转 换 是 指 人 们 在 同 一 次 对 话 或 交 谈 过 程 中 , 由 一 种 语 言 或 变 体 转 换 成 另 一 种 语 言 或 变 体 的 语 言 现 象 。 最 近
祝 畹 瑾 教 授 曾 指 出 语 码 转 换 的 原 因 有 四 点 : 第 一 , 谈 话 时
一
、
国 内 外 语 码 转换 研 究 现 状
交 际 情 景 中传 达 和 理 解 意 义 的 过 程 ,并 能说 明 语 码 转 换 发
生 的 原 因 和 功 用 ,所 以 语 用 学 就 成 为研 究语 码 转 换 的 一 个
国 外 关 于 语 码 转 换 提 出 的 一 些 有 代 表 性 的 理 论 有
Gu p r从 社 会 语 言 学 的 角 度 将 语 码 转 换 分 为 情 景 型 语 码 m ez 转 换 和 喻 意型 语 码 转换 ,情 景 型 语 码 转换 是 指 由于 改 变话 题 , 参 与 者 等 情 景 因 素 而 引 起 的 语 码 转 换 。 这 些 情 景 因 素
Gum Per 的 情 景 型 语 码 转 换 和 喻 意 型 语 码 转 换 理 论 、 z
M y r oto e s Sc t n的 标 记 模 式 理 论 和 Gl s 语 言 调 适 理 论 。 i 的 e
很好 的选 择 。
Ver c e en 出 的 顺 应 性 理 论 为 多 角 度 、 动 态 地 研 s hu r 提
四 ,炫 耀 自 己能 说 几 种 语 言 或 为 了迎 合 对 方 。 刘 绍 中和 段
远 林 对 校 园 交 际 中 的 语 码 转 换 进 行 收 集 和 分 析 , 归 纳 出 了
浅析大学校园的语码转换现象
最 先 多 出 现 在 一 些 专 业 术 语 的 运 用 中 .其 多 是 为 了 保 证
各 种 语 码 在 翻 译 的 过 程 中 可 能 会 出 现 的 歧 义 或 者 是 为 了
发 现说 话 人从 使 用 某 一方 言 转 而使 用 另 一方 言是 有 社 会
意 义 的 。 后 , 内 外 的 学 者 们 从 不 同 进 行 了 研 究 。 Gu e z 最 早 研 究 语 码 转 换 的 学 者 mp r是 之 一 , 据他 的 观点 , 码 转 换 可分 为 两类 : 景 型 语 码 根 语 情
时 会 不 由 自 主 地 直 呼 力、 0 ( 哇 伊 ,日语 可 爱 的 意 思 ) 扣 、卡 ,
一
关 键 词 :大 学 校 园 1引 - . g
语 码转换
转换形式
社 会 功 能
些 日文 汉 字 词 汇 如 “ 氖 ” “ 真 ” “ 理 ” 也 频 繁 与 人 、写 、料 等
汉语 混 用 。 样 的 由 于韩 剧 韩 国偶 像及 热 门歌 舞 的流 行 , 同
21 普 通 话 与 方 言 之 间 的 语 码 转 换 .. 2
以下 是 两个 杭 州 的 同寝 室 同学 计 划 出去 吃 饭 时 的对
话 , 间发 生 了语 码 转换 。 子 中 的两 个 杭州 女 生 在讨 论 此 例 午 饭 吃 付 这 个 日 常 生 活 的 问 题 时 , 从 刚 开 始 的 普 通 话 么
d ws ( XP图 标 的 那 个 ) ” o 键 有 。
普 通 话 是 大 学 校 园 中 最 常 用 的 一 种 语 码 , 随 着 中 但 国不 断 国 际化 . 英 语 为 代 表 的外 语 与 汉 语 之 间 的语 码 以 转 换 开 始 盛 行 。 近 几 年 , 了英 语 之 外 , 随 着 日韩潮 而 除 伴
浅析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
浅析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作者:罗莎来源:《首都教育学报》2013年第01期摘要:大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在这里交汇,因而大学生的语言深受此影响。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语言和变体,在大学校园里语码转换是日常交流的普遍现象。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言语社团,是大量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其交际方式和语言表达也日显多样化。
在大学校园里,不同语言变体、不同语言交汇在一起。
因此,语码转换成了大学生交际的策略,大学生通过语码转换达到交际的目的,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丰富有效。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校园里日常用语的语码转换的语料分析,分析大学生日常用语中使用的语码转换的类型,最后得出引起大学生语码转换的深层因素。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言变体;社会语言学一、引言语码转换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问题。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术领域中的学者对语码转换都进行了研究。
Wardhough指出,语码是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词类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的交流方式。
对于语码转换的定义,众说纷:Fraomkin 的定义是将一个单词或词组插入正在使用的一句话中,或在两种语言变体或语码间来回变换使用的现象。
Scotton认为语码转换是在同一次谈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
McKay & Hornberger 认为当言语社团中存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时,讲话人经常从一种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是语码转换。
Poplack描述的语码转换是在连续的话语中出现不同语言的句子或句子片段的现象。
她认为新插人成分的内部结构必须符合原有语言的句法和词法规则。
综合上述定义,我们认为:语码转换是言语社团为了是交际更有效进行,而在交谈中使用不同的语码,既可以是在谈话中插入一种语码,也可以是交替使用不同的语码。
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地域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语码转换非常普遍。
浅议校园广告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浅议校园广告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在咱们的校园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校园广告中的语码转换。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就拿我前段时间在校园里看到的一则广告来说吧。
那是一个宣传课外辅导班的广告,开头是“亲爱的同学们,Are you ready for a better future?” 接着就是一大段中文的课程介绍和优势讲解。
这就是很典型的语码转换啦,先用一句英文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后再用大家熟悉的中文来详细说明。
其实这种语码转换在校园广告里挺常见的。
比如说,有些卖文具的广告会写“优质的 Stationery 等你来选,书写更流畅哦!”然后再介绍各种文具的特点和价格。
还有卖零食的广告,可能会来一句“美味的Snacks,让你的味蕾狂欢!”之后再用中文描述口味。
那为啥会有这种语码转换的现象呢?我觉得啊,一方面是为了显得“高大上”。
就像前面说的那个课外辅导班的广告,开头来句英文,可能就让人觉得这个辅导班很国际化,很有水平。
另一方面呢,是为了吸引特定的人群。
比如有些广告里会出现一些日语或者韩语的词汇,可能就是为了吸引那些对日韩文化感兴趣的同学。
再比如说,我们学校运动会的时候,有个商家来做广告,卖运动饮料。
广告上写着“活力满满,Energy drink 助力你的赛场表现!” 这就是看准了同学们在运动会上想要补充能量、发挥出色的心理,用“Energy drink”这样的词来吸引大家的目光。
还有一次,我看到学校宣传栏里有一则英语学习资料的广告,写着“掌握 English 秘籍,开启学霸之路!”然后下面详细介绍了资料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这种语码转换,既能让人一下子感觉到这和英语学习有关,又能通过后面的中文说明让人清楚了解具体的情况。
语码转换在校园广告里也不是随便乱用的。
用得好,能吸引人;用不好,反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我就见过一个卖校服的广告,上面写着“时尚的Uniform,展现你的独特魅力!”可后面的中文介绍却很平淡,没把校服的特色说清楚。
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 6-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河北外国语学院/牛珊珊 郭玉玲【摘要】语码转换作为语言交流中的常见现象引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关注。
大学校园为语码转换提供了天然的平台。
通过对大学生日常会话的语料收集,本文简述了大学生语码转换的主要形式及其语用功能。
【关键词】语码转换 形式 语用功能社会语言学家用语码(code)这一术语来指代“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它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或其他语言变体,甚至可以是指一种语体,如正式语体或非正式语体。
比如说,在英国和中国,英语和汉语分别是两种最主要的语码,而在两国国内不同区域使用的地方性的语言也是各种不同的语码。
人们在与他人进行交际时,如果使用的语码不止一种,那么他们通常会根据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以及交际情境的不同而进行语码选择。
当说话人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用另外一种语言或变体,这自然就产生了语言学家称之为语码转换的言语现象。
语码转换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Gumperz 从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语码转换做出了经典的分类:情景型语码转换和喻意型语码转换,并对语码转换的会话功能进行了分析。
Poplack 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语码转换这一现象得到包括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
社会语言学界和心理语言学界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在我国,不少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分析,如何自然、黄国文、祝畹瑾等等,对后续的研究都有相当大的启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大学生身份,以当代高校为背景,对大学校园常见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的主要形式大学其实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特殊的言语共同体,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掌握着不同的语码。
大学生日常会话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外 语 口语 中 的 流 行 语 、 络语 言 及 各 种 方 言 的影 响 , 网 因此 . 学 生 大
在 交 流 中语 码 的转 换 就 自然 兴 起 。 在 大 学 生 日常 会 话 中 , 码 转 语 换主要有三种方式 : 通话 与外语的转换 , 通话与方言的转换 , 普 普 普通话与网络语言的转换。
达 的社 会 意 义 和功 能 。相 对 而 言 , 国学 者 在 语 码 转 换 方 面 的 研 中 究 相 对 起 步 比较 晚 。 近 几 年 来 在 语 码 转 换 领 域 的 研 究 有 长 足 的 但
语 , 南 语等 , 越 因此 语 码 转 换 也 发 生 在 普 通 话 和 外 语 之 间 , 比如 同 学 之 间说 再 见 会 用 “ 杨 娜 拉 ” 说 谢 谢 时 会 用 “ 里 噶 多 ”说 你 沙 , 阿 . 好 是 会 用 “ 嗨 哟 ”法 语 与汉 语 转 换 的例 子也 屡 见 不 鲜 。 哦 。
汉 语 与 外 语 的语 码 转 换 在 句 法 形 式 上 一 般 按 照 汉 语 的表 达
法 。 汉 语 句 式 中插 于入 个 别 外 语 词 汇 。 中原 因有 : 是 在 大学 在 其 一
生交 流 中 使 用 一 些 外 语 词 汇 使 他 们 看 来 更 加 的 时 尚 . 更 显 个 性 且
言 或 者 变 体 , 且 不 同语 言 跟 语 言 变 体 的 转 换 具 有 社 会 意 义 。此 并 后 , 多 学 者 开 始 从 不 同 的 领 域 如 语 法 学 、 言 学 、 用 学 、 会 诸 语 语 社
B: ’l s ry.I a e a l t f h n s t o I I o r l v i g o d . h o ot
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现象浅析
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现象浅析作者:邓燏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2期摘要:语码转换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双语(或多语)使用者常常十分自然地进行语码转换,这一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
本文以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旨在阐述当代大学生语码转换特点及动机。
研究发现,大学生通过语码转换而实现的语言表达效果,比坚持汉语单语模式的表达效果更令人满意。
一、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指操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话轮中对两种语言进行交替使用的双语现象或言语行为。
语码转换是语言之间发生接触,互动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文化的交流碰撞,语码转换现象日益普遍。
作为多数掌握双语或多语的群体,大学生在日程生活中常常进行语码转换,主要类型有汉英语码转换、普通话与方言语码转换、以及规范用语与网络俚语语码转换等。
二、校园语码转换汉英语码转换随着全球化局面的加剧,大学生普遍接受多年的双语教育,这使得大学校园成了语码转换的天然场所。
英语作为学习者最多的一门外语,最常见的校园中外语码转换仍然发生在英语与汉语之间。
许多英语词汇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如:e-mail,HR,WTO等,这些词汇往往无需翻译便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因此常常被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如:你昨天面试怎么样?别提了,那个HR实在是太变态了。
另一方面,当一些英文词在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缺或者专业性较强,但又缺乏对等的汉语词汇时,汉英语码转换也会发生。
如:今天轮到我做presentation了,好紧张啊。
Presentation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活动,译成中文可作“陈述,发言”等,但却没有哪个词语在意义上与其完全对等,因此,大学生常常直接使用presentation进行交流,这样反而比翻译成中文词汇更加易懂。
与此相反,有的英语词汇尽管含义不一样,但在中文中却只有一个对应词,为了避免理解上的误会,大学生常常使用英文词汇进行表达。
当代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动机分析
当代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动机分析作者:龚婕妤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4期语码转换是指人们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过程中,由一种语言或变体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变体的语言现象。
最近三十多年来,语码转换在西方语言学界受到了多方关注,研究者们从社会语言学、句法学、语篇分析和心理语言学等学科领域,探讨双语社会自然语言交际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或标准语和方言之间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语用功能、句法结构、语篇模式、心理过程等。
笔者以大学生日常口语交流为研究目标,通过三个月的观察,记录,以采访和录音等方式,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下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旨在揭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语码转换动机。
一、国内外语码转换研究现状国外关于语码转换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有Gumperz 的情景型语码转换和喻意型语码转换理论、Myers Scotton的标记模式理论和Giles的语言调适理论。
Gumperz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将语码转换分为情景型语码转换和喻意型语码转换,情景型语码转换是指由于改变话题,参与者等情景因素而引起的语码转换。
这些情景因素是一个综合体。
每次情景型语码转化是指说话者为了改变现有的综合体而进行的语码转换。
Myers Scotton指出的标记模式理论是一种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理论。
标记模式理论的出发点是所有的语码和变体在它们使用的语言社区都会产生社会和心理联想意义。
基于这些联想,再根据语团对某个语码在它特定的语言场景里所抱有的期望,该语码被判定为无标记或有标记。
能为社会准则预测到的选择为无标记,社会准则所预测不到的选择是有标记。
Giles 等提出的调适论是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语码转换及其动机进行研究的,他们认为说话者主要是通过调适自己的语码——通过语码靠拢和语码偏离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标。
上述各理论都只是从某一方面为我们研究语码转换提供了一定的框架和依据,但同时它们又各自有其局限性,不能全面解释语码转换。
大学生语码混用及语言态度调查研究
大学生语码混用及语言态度调查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希望,在这个群体中,语码混用和语言态度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语码混用和语言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原因以及对其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调查了100名大学生(男性55人,女性45人),涵盖了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地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语码混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51%的被调查者表示在与同学聊天时会使用网络常用语;36%的被调查者在与老师、领导交流时,也会使用网络常用语;67%的被调查者认为,语言态度是表现自身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方面。
二、分析原因1、社交媒体的普及。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在日常交流中也会出现网络语言的痕迹。
2、信息爆炸时代的压力。
现代社会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让年轻人感到压力巨大,会导致他们出现心理上的适应问题,进而在语言表达中出现混用。
3、语言学习的不足。
在学校教育中,中小学语文教师更多地是讲解语言知识,少有语感培养的认识,这导致了学生缺乏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感性认识。
三、不良影响1、口语表达不规范,语言能力下降。
使用网络语言会导致对中文语法和笔画结构的混淆,同时也没有了规范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2、语言态度不良,表现出素质低下。
使用网络语言表现为不规范和不正式的语言态度,会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影响到自己的形象和人际关系。
3、沟通交流受影响,影响工作学习。
语言的基本作用是传达信息和建立联系,若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就必然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上的实际效果。
四、解决方案1、提高自身语言能力。
大学生在学校时应该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学会规范地表达和交流。
2、学会适当运用网络语言。
在日常交流中,大学生可以适当地运用网络语言,但要懂得把握度,切忌过度使用,严禁在正式场合使用网络语言。
从会话含义视角看大学生语码转化现象
- 208-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从会话含义视角看大学生语码转化现象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付丹亚引言人们说话时从使用某一方言转而使用另一方言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种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转换就是语码转换,它既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社会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语言接触的结果。
1972年,Gumperz认为会话语码转换是熟练使用双语或多语的人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
大多数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是通过寻求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与语码转换在宏观层面上的关系来探讨语码转换背后的动机,探讨语言选择如何反映权利和不平等。
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们的地域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背景各不相同,语码转换非常普遍。
大学生在普通话、外语、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其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
本文以这些已有的研究为基础,从语码转换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宏观关系层面,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探索大学生语码转化现象的原因,以加深我们对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
一、语码与语码转换语码指人们用以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或其他语言变体,甚至可以指一种语体,如正式语体或非正式语体。
在社会语言学领域,我们把语言或者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定义为“语码”。
广义的“语码”在社会语言学中指两人或更多人之间借以交际的任何语言系统。
语码转换是指,在交际对话或书面语语篇中,在句内或句际间出现的由一种语码转向另一种语码的现象,既可以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也可以是从同一种语言的一种变体到另一种变体的转换,还可以是从一种语体到另一种语体的转换。
语码转换作为谈话策略之一,可以用来显示身份、表现语言特点、改善人际关系和谈话气氛等。
二、会话原则与会话含义Grice认为,人们在谈话中总有一个共同接受的谈话目的。
在谈话的各个阶段,也可以有各个阶段的谈话目的,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双方都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中国大学校园语境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中国大学校园语境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摘要】语码转换,是指人们在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了两种或更多的语言变体.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2011级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校园语境中语码转换现象,着重阐述该类人群语码转换与非英语系大学生语码转换的不同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探求该语言团体的语言独特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语码转换校园语境不同特点原因一引言语码转换是一种正常、普遍存在但同时又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
近几十年来,语码转换在西方颇受关注,研究者多从句法角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角度研究交际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或者是标准语与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的动机,过程,及功能。
语码转换受到来自社会的、语言自身、乃至交际者身心状态的制约,其研究的对象语码转换的特点也因为群体的不同而呈现其差异性。
本文主要涉及校园语境下的语码转换,然而,校园语码转换的应用性研究在国内较少,真实语料库较为缺乏。
(龚婕妤的论文《当代大学生语码转换的动机分析”》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大量的语料的分析研究,使人们对校园语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次,校园语码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校园社交中汉英语码交换,其他方面涉及甚少。
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2011级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做定性和定量分析,试图探究该语言团体不同于校园非英语专业团体的语码转换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这也是本文不同于其他研究的创新之处。
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小范围的研究为校园语码转换研究提供绵薄之力。
二观点阐述本文采用观察法,即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的方法[3]对学院41名在校硕士生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研究,就该团体人群语码转换与该人群之外大学生人群的区别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该团体人群的语码转换不仅局限于英汉语码转换,标准语与方言的转换,更表现在汉语与第二外语的语码转换和英语和第二外语的转换。
第二,从动机角度看,该人群以主动性的语码转换为主,被动性转换相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而言较少。
浅析大学生语码转换使用现象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浅析大学生语码转换使用现象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刘砚【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活力,朝气的一个群体,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接受不同文化,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多样,语言多样,从而语码转换普遍发生。
语码转换是大学生交际策略之一,也是有效促进或疏远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
本文通过收集大学日常谈话真实语料,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动机以及语言顺应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 语码转换 转换原因一、引言大学生语码转换是极为常见的。
大学生地域多元化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多元化,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聚集于同一个校园内,不同方言及生活习惯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具有地域特色,在跟普通话混用时也带有方言色彩。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网络的便利,大学生能更便捷地获取全球流行文化,这也使得语言交际中夹杂着英文,甚至是其他语言,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日常谈话的分析,浅析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及原因。
二、何为语码转换首先,何为语码?语言学家伯恩斯坦(1971)认为语码是任意信号符号,可以为传达具体意义的数字、词汇等。
不同的语言,方言即可理解为语码。
其次,语码转换指在同一语境下,说话者替换使用一种或是几种语言的情况,即是从使用一种语言转换为使用另一种语言,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说话者使用语码转换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但有时说话者并不能意识到在转换语码。
从双语研究的角度看,由于英语教育的普及,可以把大学生看成双语能力掌握者——即英语和汉语。
而且,随着西方文化的流行,甚至是日韩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自学小语种,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常会夹杂使用其他语言。
因此,语码转换的运用在大学校园十分频繁。
三、大学生语码转换类别分析1.语码类别。
由于大学生地域的多样性,从而使得大学生语码多样,包括大学生家乡方言,普通话,以及外语(多数以英语为主),大学生在跟同学或老师沟通时,会根据对方年纪、地域、阅历等方面原因来选择语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现象的调查与思考刘海洋[摘要]语码的选择及转换与交际主体、交际环境以及语码自身的交际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代高校学生基于语码交际功能、情感需求以及言语交际策略的要求,在语码转换方面有着较为独特的特点。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视角对当代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语码转换;功能;码值;交际策略[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2-62-04作为个体存在于社会中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之下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其他个体进行交际。
交际主体间用以交际的符号体系称为语码,它既可以体现为某种共同语形式,也可以是某种方言或语体。
语码转换现象则是指在一次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种不同系统的语言符号。
语码转换可分为句内转换和句间转换两种形式。
由于在社会语言学视角内,二者的主要表达功能基本一致,我们暂不对二者进行区分,统称为“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
交际中语码的选择取决于交际双方的主体属性和交际进行的客观环境,同时也取决于语码本身所具有的特定的交际功能。
当代高校学生生活在一个群体特征相对集中、生活空间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相近的多语码交际能力使其在语码选择上也呈现出某些共同特征。
通过考察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现象,可以更深入地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更深层次地体认语码转换这种交际策略。
一、当代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主要表现当今高校学生语码转换表现主要体现为普通话和方言间、汉语和英文间以及日常生活用语与流行语之间的语码转换。
(一)普通话与方言间的语码转换普通话是当前中国人际交际最常用的语码之一。
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成果非常显著,尽管高校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方言区,但是基本上都能掌握普通话,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高校学生都是普通话——方言的双语码者。
高校学生的交际中普通话与方言间的语码转换比较常见,如:例1.A:外面天气怎么样?B:看看窗户就知道了,嘎嘎(北方方言,音gágá,意义近似于“特别”)冷。
例2.A:睇你好攰咁喔!你今日做咗咩黎?(粤方言:看来你今天很累呀!你今天干什么了?)B:冇吖!(粤方言:没什么呀!)C:嘿,在后面一听就知道是你们两个广东姑娘在聊天。
A:你好啊!(粤方言,音nei5 hou2)C:说啥呢?别叽里咕噜地瞎扯了,好好说话!例3.A:哎,知道沃尔玛怎么走吗?B:在前进大街,坐轻轨就能到。
A:这样啊,谢谢啊!B:(向C)今朝捏啊捏洒叠。
(吴方言:今天真是热死了。
)C:旧时钢呀,空调啊吾扳用场了。
(吴方言:就是说啊,吹空调都没用。
)刘海洋(1981-),女,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及汉语教学。
作者简介:(二)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码转换英语是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的一种语言。
在高校的入学考试中,外语科目以英语居多,因此,大部分高校学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
交际中会出现下列语码转换现象:例4.A :想换个手机了。
B :Iphone 呗。
A :太贵了,8G 也得三千多呢。
B :那就国产的。
OPPO 白白净净的,也挺适合咱们的。
例5.A :快熄灯了,还不去洗漱。
B :明天该我presentation 了,还没准备好呢。
例6.(外教口语课上教师提问)A :what about you ?B :In my opinion,那个……(沉吟)(三)日常生活用语与流行语之间的转换高校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因此,交际中常常将日常生活用语与流行语掺杂在一起。
例7.A :你摊上事儿了!你摊上大事儿了!B :怎么了?你可别吓我啊。
A :叫你逃课!今天老师点名了。
例8.A :天一凉,食堂的饭菜好像也冷冰冰的了。
B :贱人就是矫情。
赶紧走吧,再晚就光剩盘子了。
例9.A :这个周末安排点活动吧。
元芳,你怎么看?B :随便,我没意见。
这些流行语(斜体)或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于影视作品,在高校学生的语言生活中出现得比较频繁。
虽然有些用语没有形式上的标记,但是由于有着较高的复现度,将其与日常生活区分开并感知和理解这些流行语对高校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
二、当代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的言语交际行为。
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eren 认为,由于语言具有顺应性特征,交际主体出于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的考虑,在进行语言选择时,会根据语言的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有意识地确定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
而周国光认为,交际者进行语码转换除了交际者的主观因素和交际情境的客观因素这两个方面之外,还因为语码自身也包含着特定的价值而影响语码的转换。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决定当代高校学生语码转换以及转换形式的主要原因有语码交际功能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以及语言顺应的需要。
(一)语码交际功能的需要语言最直接、最基本的功能就在于传达语义,但是有些指称特定事物的英语词语在汉语当中找不到语义完全对应或者语义近似且形式减省的词语。
因此,在确定交际双方都掌握相同语码时,高校学生会在以汉语为主要语码的同时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使用英语。
例如,例4中的“Iphone 、8G 、OPPO ”以及生活中经常出现的“R&B 、QQ 、KTV ”等词,在现实交际中,很难找到与其相对应的汉语词语。
尽管高校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过关于“DNA ”的知识,知道它的等值汉语形式为“脱氧核糖核酸”,但是汉语表达的音节结构较为复杂,出于语言经济性的考虑以及对于“DNA ”形式熟识度的判断,学生们往往会优先选择英语字母。
诸如此类的表达因为表义直接、形式减省,在头脑语码库中提取便捷而成为优势语码并得到优先选择。
此外,在某些需要使用英语语码的情况下,由于交际主体该语码能力不足,也会出现类似例6的现象,这与高校学生汉英双语码的语码能力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
(二)情感交流的需要推广普通话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语言文字政策,其必要性毋庸置疑。
近年来推广的成果也非常显著。
学校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因此,即使在方言区的学校里,普通话也是正式场合使用的主要交际语言。
普通话是国家和民族的通用语码,在传递交际内容方面非常高效,但所反映的交际场合相对正式、交际者的心理距离较远。
Gile & Smith 从语言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因为语言具有“顺应性”,基于情感和心理需要的语码转换可以表现为“趋同”(convergence )和“离弃”(divergence )两种形式。
趋同是指发话人调整自己的语码形式,以便与受话人的语码更为接近;而离弃则相反,是指发话人使自己的语码与交际对象产生差异。
普通话是一种“高语义价值语码”,但同时也是一种“相对的低关系价值语码”。
在特定的语境下,高校学生会为了强化与受话人共同的语言背景、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而刻意选择趋同的话语形式,也会为了正式或尊重而转化语码形式,如例3。
语码转换是一种用于建立、跨越或消除群组界限的会话策略,无论是趋同还是背离,语码选择者都是为了更顺畅地交际,更好地实现交际目标。
(三)语言顺应的需要语码转换背后隐藏着语码使用者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动机。
语言是交际主体构建身份的重要途径,人们在交际中进行沟通、协调关系,反过来,这一过程也影响着语码的选择和转换。
Gumperz认为,参与者、话题或环境的变化可以引发语码转换,这种转换是因为“只有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适合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中使用,讲话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语言选择来适应情景因素的改变,从而最终维持讲话的合适性”为“情景中的语码转换”。
高校学生生源地不同,当交际中出现了持有不同语码的交际对象时,学生们会主动调整自身对于情境的认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语码形式。
另一种语码转换为“喻意中的语码转换”,在特定的情景下,交际者会为了实现一定的交际意图而打破情境与语言选择之间的规约关系,改变说话的语气、形式或角色关系进行语码转换。
因此,交际对象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气力来对语码转换的用意进行推理。
很多时候,大学生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之外,还会通过语码的转换来实现一种“语言的狂欢”。
由于具有相近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他们相互间会通过设置理解障碍和突破这种障碍的过程进行语言游戏,利用或晦涩、或直接的语码转换实现标新立异、婉转含蓄等交际意图。
由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码能力较为接近,这种话语形式在高校中较为常见。
三、高校学生语码转换过程中的问题如前所述,语码转换是实现特定目的与意图的一种交际策略。
但高校学生语码转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并反映出高校学生交际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一)忽视特定的交际场景盲目切换交际环境是影响语码选择和语码转换的重要因素。
高校学生语码转换过程中由于忽视特定场景而导致交际失败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例2中A 就是没有适当转换语码而导致了C的“不满”。
高校学生应当注重语言的得体性,在对语境的全面认知的基础上进行交际。
此外,还要不断通过阅读及语言实践提升个人的语言表现力,构筑较为完善的语码库,为成功交际做好语境认知储备和语码运用能力储备。
(二)对于流行文化的盲目跟从大学生眼界较为开阔,思维也比较活跃,对于社会生活中的语言文化现象比较敏感,近期诸如“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这是什么节奏”、“……的说”等表达范式蔚为流行,但未必都能带来积极的交际效果,如:例10.A:你也去听听这个报告,顺便分析一下报告中的语病呗。
B:算了吧,我可不想被查水表。
A:查水表?什么意思?B:这你都不懂?……,反正就是不想让别人发现。
不可否认,有些流行语有着较为独特的语言表现力,但是因为流行范围和使用条件不明晰,很多时候表意也不够明确和具体。
例10中,B 也无法准确说出“查水表”的涵义,对于该语码的认知是较为浅层和不固定的,直接用于交际并不利于交际目的的达成。
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不断提高高校学生语言的表现力以及规范语言的运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流行语有其存在和扩散的客观环境和主观需要,但是也需要在满足交际需要的前提下进行。
(三)对外语以及对强势方言的推崇使用普通话交际,既是国家的基本政策也是扩大交际功能的一种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以英语为代表的外语和以粤语为代表的某些强势方言的影响,英语及方言语码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这既是语言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党政机关、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领域,同时商业、旅游、邮政、电信、铁路、民航、金融、卫生等行业也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高校学生应明确语码运用的场合,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因此,高校“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的工作也需要常抓不懈。
结语语码凝结着使用者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
作为一种特定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现象大量地存在于言语交际当中,对语码转换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