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第二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课堂类别:理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的组成;明确零件的概括分类及零件与机器的关系。
2、明确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注意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关系和相应的学习方法。
3、深刻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4、深刻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器的主体及其基本组成要素和机械零件的分类,机械零件(局部)和机器(总体)的关系;
难点: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步骤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课件演示、视频课件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章绪论
(一)内容
1、机器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3、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
机械设计是以一般通用零部件的设计为核心的设计性课程,而且是论述它们的基本设计理论与方法,用以培养学生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在于培养学生:
1、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及设计理论与设计计算方法。
2、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部件及简单机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表和查阅有关资料的能力。
4、学会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
(一)内容
1、机器的组成:原动机、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系统及辅助系统等。
2、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计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技术文件编制阶段
3、对机器的主要要求:使用功能要求、经济性要求、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寿命和可靠性要求、其他要求。
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5、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避免在预定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
2)结构工艺性要求 3)经济性要求 4)质量小的要求 5)可靠性要求
6、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
设计方法:理论设计、经验设计、模型试验设计
7、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8、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
9、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
(二)基本要求
1、明确机器的组成,了解机器的要求及其设计程序。
2、深刻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3、深刻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4、了解机械零件的一般设计方法,重视结构设计及标准化工作。
5、了解一般机械零件的材料及选用原则。
(三)重点、难点及学习注意事项
本章特点在于从机器设计的总要求出发,引出与机械零件设计有关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这些问题,例如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机械零件失效形式、零件的设计要求、设计准则、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及材料选择等,始终贯穿在本书以后的各章中。
本章的学习首先要从总体上建立起机器设计,尤其是机械零件设计的总括性的概念,即从机器的总体要求出发,引出对机械零件的要求,根据零件的失效形式,拟定出设计准则,在选择出适用的材料后,按一定的步骤,用理论设计或经验设计的方法,设汁出机械零件来。
这个过程的系统性是很严密的。
它对以后各章的学习都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其次,还要掌握对机器和机械零件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本质上讲有两条:1)提高机器总体效益;2)避免失效。
第一条要求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总体效益的要求总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条要求却是最基本的,即在达到设计寿命前的任何时候,对机器和零件总是有避免失效的要求的。
要求学生在以后各章节的学习中,不断地结合各章的具体分析来逐步加深理解。
4.教学小结及作业
1)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