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

合集下载

天津市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汇编(共53条)

天津市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汇编(共53条)

天津市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汇编(共53条)一、《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部分内容摘要)(一)放开民营企业经营领域在认真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有关放宽经营领域各项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未禁止的即可准入原则,实施市场公平准入政策,进一步放开民营经济的经营领域。

任何部门和区县不得设立准入限制。

支持民营企业以独资、参股、控股、合作和联营等方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

有关部门可将投资权、建设权和经营权一并授予符合特许经营资格的民营企业。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参股兴办影视制作发行放映、演艺、娱乐、体育经营等文化体育企业,与国有文化体育企业同等待遇。

符合国家税收规定的,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民营企业和个人使用国有荒山、荒地进行造林、种果等生态建设。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划拨供地目录》(国土资发[2001]9号)的,可采取行政划拨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兴办除法律法规限制以外的各级各类学校。

各区县政府可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民办学校发展,表彰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探索建立非公有制的教育基金会,充分发挥基金会的作用。

支持民营企业兴办民营医疗机构,多渠道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二)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条件放宽新型企业组织注册登记。

对申请人申请设立公司制、契约制、虚拟制、相互制、合伙制、合作制等企业组织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办理注册登记。

放宽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企业组织注册登记。

对申请人申请开办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专业企业市场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市场实体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办理注册登记。

放宽准入限制。

放宽股东出资条件、企业名称、经营范围限制和企业集团注册等注册登记条件。

(三)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民营企业到境外投资,建立企业、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开展生产经营,发展国际贸易,对外承包工程,提供劳务服务,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_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_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王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载体,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保障我国经济自主和政治安全作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从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试点开始,探索实行了放权让利、承包制、利改税、股份制等一系列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入推进分类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民营经济是非公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壮大。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党的十四大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论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决策

论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决策

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决策浅析摘要: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加入WTO 后主动迎接挑战的战略措施,但是浙江民营企业如何开展走向际化的道路呢。

所以本文结合浙江民营企业的实际出发,介绍浙江民营走向企业国际化的形式、动因以及开展国际化的必要性,最后具体介绍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切入点以及国际化拓展的战略选择,对进一步拓展有关浙江民营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化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言浙江省是典型的民营经济大省,是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

随着市场竞争全球化,民营经济所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浙江民营企业从传统的贸易代表处、专业市场的形式发展到如今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海外并购、海外上市等形成的国际化。

然而,对浙江的民营企业而言,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民营企业学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国际分工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定位,还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总体上,浙江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需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战略选择。

一、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形式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有外向型和内向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外向型的国际化经营,即一个原来土生土长的国内企业,逐渐走向世界的发展演变过程。

从最初我们常说的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入国外市场的过程;然后是在国外市场的渗透过程,即国外落在生根,发展壮大,逐渐在世界各国占领当地市场的过程;最后是全球化组合,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在第二步成功的基础上,以求增强企业全球体系的整体战略优势。

还有一种是国际战略联盟进入模式,即规模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常常借助这种模式作为其国际化起点,它偏重于“战略”,是与企业长期计划相一致的活动。

如表1:浙江省民营企业主要出口商品分类所示,今后浙江民营企业主要商品出口比例不均,水海产品只占民营企业出口比重的2.3%,而服装及衣着附件就占了17.7%,不合适现象严重,所以今后浙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还要加大机电类商品的出口以及水海产品的出口,减少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加科技含量。

中小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几种模式

中小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几种模式
有 可 能 超 过 “ 出 ” 应 , 一 问 题 应 该 溢 效 这
络 。 中介服务方面 , 国市场化的 中介 在 我
组 织 发 育 明 显 滞 后 。 各 地 尚 未 形 成 鼓励
中 小企 业 发展 的全 面 的社 会化 服 务体 系 ,缺乏类 似穸 贸代理企业的 相应 的 中 k

和 内资企业这 几个相关 组织中 ,究竟 存
在哪 些 体 制 、 机制 和能 力方 面的 问 题 。在 此基 础 上 ,可 以 明确 如何 营 造 相 关 的 政
般 贸 易 的 形 式 发 展 外 向 型 经 济 引 人 注 目。这 几 个 区 域 中小 企 业 的 不 同 发 展 模
程等; 市场 环境 : 括政府 、 包 企业和 中介 组织的经营理念 , 人才 、 资本市场 的发育 等; 产业环境 : 包括 决定中小企业发展的
政 策环境 : 包括 区域开放政 策 , 鼓励
私营 个 体 企 业 发 展 的 改 策 等 ; 织 环 境 : 组 包 括政 府 、 业 之 间 的关 系 , 业 演变 过 企 企
相同, 但具 有相当的产业高度 。第三 , 近
年 来 ,浙 江 等 地 在 私 营 企 业带 动 下 采 用
维普资讯
片 面 追求 地 方 利 益 的 积 极 性 被 大 大 调 动
业 发展为 重点 , 咋出相应 的战略 谓整 , 将 有助于以上各项 目标的实现 c 从组 织上 看 ,在管理和 服务职能 方 面 ,我 国内资中小企 业发展台资台作 与
提 供 配 套 问 题 没 有 政 府相 应 的 职 能 部 门 垒面负责 , 中小 企业 分 属 地 方 经 贸 委 、 外
介 组 织 ,无 法 行 使 促 进 中 小 企 业 与跨 国 企业 建 立 联 系 的功 能 从操 作 屡 面 来 看 ,贸 易 便 利 化 建 设

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津市長宫经济发展瘵5的fi靈5对策□天津刘依雯席枫缪宛辰2018年10月20日,习近平在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的回信中提到:“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国营企业代表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并起到支柱作用,但民营企业占比大,能够增强全国市场经济的活力,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多种 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天津市民营经济随着经济发展步伐也在稳步前进。

下面从两个方面论述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1.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态势。

增长速度稳中求进,2017年天津全市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22.67万户,增长36.7%,占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的98.7%。

民间投资保持活跃状态。

对外贸易型民营企业出口数量有所下降,民营企业外贸出口738.88亿元,下降1.4%。

近年来,天津市经济增速趋于平缓,经济发展较慢,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大包大揽的同时忽略了市场机制的培育,因而,应对经济逐年下行的压力,提高天津社会经济发展活力,让民营经济主体焕发生机活力是当务之急。

天津经济增速下滑的内在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整体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外在原因是整个经济形态正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变革。

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增长才是不竭动力,民营经济由于机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在发展服务经济、消费经济、信息经济中具有天然优势。

因而,激发天津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就要发挥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作用,依靠民营经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社交软件、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盘活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活力,从而带动其他成分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整体发展。

2.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

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难以供应企业内部人才以及技术发展创新的需要;其次,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未完善,市场竞争环境还未实现完全公平,亟待政企合力解决市场环境问题;再其次,民营企业准入门槛较高,新型企业难以进入市场环境,导致市场活力不够,从而制约民营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造成恶性循环。

外向型经济转型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外向型经济转型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距 加 大 , 反 映 在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生 活 水 平 上 , 是 区 这 就
域 收入 分 配水平 产生 越来 越大 的差距 。
( ) 贸依 存 度 过 高 导 致 经 济 波 动 风 险 加 大 二 外

外 向型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的 缺 陷
( ) 民 收 入 远 落 后 于 GDP增 长 速 度 , 入 差 一 居 收
距 扩 大
改 革开 放 以来 , 国 的外 贸 依 存 度 ( 贸进 出 口 我 外
总 额 占 CDP 的 比 重 ) 年 大 幅 上 升 , 1 7 年 的 逐 由 98
近 年来 , 国经 济 ( D ) 速 增 长 , 作 为 居 民 我 G P 快 而 收入 主要 渠道 的工 资 收入 , 在生产 要 素 中的分 配 比例 偏低 , 占企业 运 营成 本 的不 到 1 % , 低 于发 达 国 仅 0 远
8 2
谢 启标 : 向 型 经 济 转 型 与 民 营 经 济 发 展 研究 外
21 0 1年 第 5期
高 速 增 长 的 中 国 经 济 遭 遇 猝 不 及 防 的 阻 击 , 项 经 济 各
济 转 型 过 程 中肩 负 起 重 要 的 历 史 使命 。
关 键 词 : 济 发 展 方 式 ; 向 型经 济转 型 ; 营经 济 发 展 经 外 民
中图 分 类 号 : 10 3 F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59 2 1 )5— 0 1 0 10 0 1 ( 0 1 0 0 8 — 5
国 家 的 外 贸 依 存 度 , 出 口更 是 成 了拉 动 经 济 增 长 的 净

架 主要 马 车 。这种 以 国 际市 场 为 重要 支 撑 点 的经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8.22•【字号】鲁政发[2001]85号•【施行日期】2001.08.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个体工商户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鲁政发〔2001〕8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使之成为我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对促进全省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满足社会需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但也应当看到,与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规模小、比重低,地区间的发展也不够平衡,与先进省市的差距较大。

主要是有些地方和部门认识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力,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民营业者的整体素质偏低。

要认真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要转变思想观念。

要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敢于冲破种种束缚和干扰,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不争论,鼓励大胆地干、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坚持不限制,不限领域、比例、速度和规模,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加快发展;坚持不干预,对民营业户正当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服务、不干预,充分尊重其经营自主权;坚持公平竞争,对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项目立项、贷款、用人、用地、能源供应、税费征收、证照办理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巩固提高第二产业,扶持拓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特色经济。

三十年完成工业化进程——东莞坚持外向型战略铸就发展辉煌

三十年完成工业化进程——东莞坚持外向型战略铸就发展辉煌
三十年完成工业进程
东莞坚持外向型战略铸就发展辉煌
■丰亚辉 丘文 敏
东 莞 是 我 国利 用外 资 发 展加工 贸易最早 的地市 之一 。 改革开放 以来, 在广东 省 、东 莞市两地 党委政府 的正确 领导 下,特 别是在广 东省外 经 贸厅 的积极指 导下 ,东莞积极 实施
经济 的发展 。在加 工贸易发展 的带 动下 ,东莞 的民营企业从 无 到有,迅 猛发展 ,特 别是 通 过消化 、吸 收和产 品的产业配
东 莞 人意 识 到 ,要 继 续 东莞 外 经
在GP 速增长 的过 程 中,东莞 出 D快
东莞外经贸的发展也带动 了民营 贸的辉煌之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走
6 20.F R INB SN S 2 09 E U IE S大经贸 2O G
创新发展 之路 。三十年 前,东 莞从 国家 资 源 难 以支 撑 , 环 境 的容 量 也 能 以承 心产生 了非 常正面的作 用,接下来1 改革开放 之始就开始 发展加工 贸易,引 受 ,长此下去 经济社会 的发展将难 以为 会 继续采取各种 措施,包 括东莞市 继 。进 入新世 纪以来, 东莞深刻把握 科 划拨两个1,, 0 的资金,其 中1亿用 I f z O
东莞外经贸的成功要素
回顾东莞三十年发展外经贸的历
程,东莞外经 贸能够取得高速 持续的发
07 去三 十年 通 过 发展 加 工 贸易 ,扩 大 出 布 的格局 。特别值得一提 的是,20年
q : J3" 美元, f , 口,带 动 了东 莞G P D 的发 展,2 0年 东 东莞的机 电产品出I达 ̄46Z 07
套 , 东 莞 在 服 装 、纺 织 、 家 具 、五 金 模 具 等 方 面 陆 续 崛 起 ,并形成 了虎 门的服装 、厚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

青岛模式青岛模式的特点是,一个地方的经济主要靠几个大企业支撑。

2004年,青岛十大集团本地实现工业总产值、利税分别是1097.4 亿元和97.8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分别为32.9%和46.4%。

2005 年,五十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79.89亿元,占全市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的93%。

正因为大企业立市,青岛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创牌快,知名品牌多。

20多年间,青岛涌现出“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中国名牌”44 个。

2005年,青岛被评为“中国品牌之都”,青岛市名牌企业的经济总量,占到全市工业的60%以上。

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凭借自身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不断发展成大企业集群。

这种经济模式的缺陷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创业者少,老板少;打工者多,工资劳动者多,是一种只有较少人操心的经济。

其结果是,富人少,老百姓的整体收入水平不高。

不像温州,一个地方有几十万人当老板,几十万人操心,结果,家家户户都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东莞模式东莞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在上世纪80 年代成为港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其成功源于资源整合:东莞提供土地、厂房;四川、湖南等诸多省份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

东莞模式因为通过承接港、台以及后来日、韩乃至欧美的产业转移而发展,其优点是发展速度比较快。

东莞1978 年还是个农业县,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了2182 亿元。

东莞模式的缺陷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产业利润主要由外资赚走,打工者只赚取少得可怜的工资; 第二,这种模式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一是土地供应接近枯竭;二是自然环境承受较大压力;三是低工资优势正在丧失。

昆山模式昆山模式与东莞模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作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地,其产业都是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

昆山在产业引进中有三个特点:其一,引进的产业相对集中。

主要是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民生用品等。

关于发展江西外向型民营经济的思考

关于发展江西外向型民营经济的思考

亿美元 ,从业人员达 2 0 2 万。但与周边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 的 苏、浙 、闽 、粤等省份相 比,江西民营企业尤其是外 向型民
营企业还处于 发展 的初级阶段, 规模小, 济总量小,外向 经
程度 低,总体水平不高 。
所得利润再投资也要经过外汇管理部 门批准, 些框框限制 这
和影响了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 2 14对 外投 资信 息服务 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 且没有形
以浙江为例, 至20 年 7 浙江境外投资项 目12 截 03 月, 29
个, 其中民营资本投资项目45 0 个,占全部境外投资项目的
3 .% 民营资本投资额达8 7万美元, 29 39 占全部 中方投资额
329 7 1 万美元的 2 .%。 2 5 浙江在发展外 向型 民营经济方面走
成一套完善的境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 缺乏风险监管 、 评估
江西汇仁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十几亿元, 仅上饶市, 0 1 到20 年
纳税 过百万元 的民营企业有近 2家 。20 年江西民营经济 o 02 得 到了前所未有 的快速发展, 当年全省 民营经济实现总产值
达 3 34 9 . 亿元 ,占全省 G P D 比重的 1 .%,出E创汇 19 . 56 l 508
1 江西省外向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的宏观指导和扶持等政策的引导作用不明显 。 212缺乏境外投资整体战略和行业规划 , .. 没有明确的 产业方 向。 由于没有统一 的协调 、 向, 导 民营企业境外投资 在一定程度上 出现盲 目、 , 无序 不利于境外投资企业 的发展 。
近几 年, 江西省把大力发展民营 经济作为江西实现在 中 部地 区堀起 的重要突破 E l 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使

民营经济改革四阶段

民营经济改革四阶段

民营经济改革四阶段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民营经济占用社会资源的比重仅有三分之一,但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占到三分之二。

从民营改革3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采取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改革措施大多带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从民营经济总体来看,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解放前存而不论,改革开放前一直处于压制状态,也不做考虑):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7年,起步阶段,民营经济开始茁壮成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978年,当时的计划经济已经难以为继,主要原因是存在两大难题:日常必需品(含粮食)短缺和严重的劳动力过剩(知青返城使这一问题更加恶化)。

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国家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开始允许个体经济(个体工商户)发展,雇工超过7人的则称为私营企业。

这一时期民营经济的发展活跃了市场,增加了供给,扩大了就业。

第二阶段,1988年至1991年,徘徊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相当一部分纯私营企业被迫变身为“股份合作制”,来保护自己,部分地方政府也在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向这个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1992年至2001年,快速发展阶段。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发表之后,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增长速度极快,在此阶段,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受到政策的强有力支持。

但在此阶段后期,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同期,国有经济民营化有较大发展。

这一阶段,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政府认识到依靠国家力量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韩日模式实际上有较高的经济风险,转而学习美国模式发展中小企业。

同时,由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较快,机制灵活,直接对国有经济形成了冲击,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特别是纺织、食品、家电等行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亏损严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不堪重负,财政风险日益高企,甚至影响到银行(对于部分亏损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指示银行继续贷款以维持其生存),于是国有企业民营化在国有中小型企业中开始大规模展开,即改制浪潮(也被称作“国退民进”)。

第四阶段,2002年以后,全面发展阶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1.02•【字号】•【施行日期】2001.0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个体工商户正文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2001年1月2日)各盟市、旗县委,盟行政公署,市、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部、委、办、厅、局和各人民团体:1998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鼓励、扶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通知》(内党发〔1998〕9号),对于促进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形势的变化,为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对内党发〔1998〕9号文件进行修订,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1、充分认识党的十五大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战略决策的深远意义。

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符合我区现实生产力水平的客观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体制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思想上破除所有制实现形式上“唯成份论”的束缚,真正确立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实现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思路、新政策和新措施;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通过积极引导、大力扶持,确保个体私营经济在总量规模、质量效益和持续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幅度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3、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都要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服从和服务于全区经济发展大局,摆脱部门利益的影响,清除各种限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和条条框框,满腔热情地帮助个体私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于发展江西外向型民营经济的对策措施

关于发展江西外向型民营经济的对策措施
管理科 学 罐
关于发展江 西外 向型 民营经济 的对 策措摘要: 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江西经济 6 支持 民营企业多种途径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一般由于规 、 发展的滞后在于江西民营经济不发达,而江谫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在于怎样 模小 、 机制活 , 开拓 国际市场 的手段可 以灵活多样。一是资助民营企 调 整好步伐 , 加快“ 走出去” 战略的实施 , 快江西在中部崛起 的进程 。发展 业参加 国内外 各类商 品交 易会。二是发展 电子商务。网络可弥补民 加 外向型 民营经济成为 目前江西省经济 崛起 的重中之重。文章着重从 目前江 营企 业 的信 息 劣 势 , 握 市 场 需 求 , 活 组 织 生 产 。 因 此 , 抓 紧完 把 灵 应 西省外 向型民营经济 的发展现状入手 ,探询推动 江西民营企业走 出去 的对 善江西 民营企业政府级 网站 , 引导鼓励 民营企业利用 网络宣传企业 策措施 , 希望能为江西经济 的发展 提供微 薄之力。 形象和产品 , 寻求潜在客户 , 挖掘贸易信息。三是鼓励 有条件 的中小 关键词 : 江西 外向型民营经济 发展 现状 对 策措施 企业到海外设立直销点。海外经营可减 少贸易环节 , 推动 出口增长。 中图 分 类 号 F 7 2 65 四是 以代 理 制 为纽 带 , 形成 民 营 企 业 和 外 贸公 司 之 间 分 工 合 理 、 优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国 民 营 经 济 高 速 成 长 , 拉 动 经 济 快 速 增 长 我 在 势互补的工贸合作关系。 方面 发 挥 了 很 大 的作 用 。 从 2 O世纪 9 O年代 开 始 , 国 民 营 企业 不 中
展, 当年 全 省 民 营经 济 实现 总产 值 达 3 34亿 元 , 9. 占全 省 G P 比重 D

民营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民营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民营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所谓民营经济就是利用民间的资金,民间的力量,民间的人才,民间的资源,民间的办法兴办的经济.它是我国国民经济韵重要组成部分.从1979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市场化,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国有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经济一统天下,但从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的拉大,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崩溃这一方面来看,就不能说这一时期是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在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历史的,现实的,,体制的原因,效益状况还在不断恶化,主要经济指标大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工业中反映资产运用效率的各项指标上,更是明显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另外,就不同类型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而言,以人均GDP增长率为例,在整U个"八五"期间我国年均GDP处于11.7%刘左右的增长率中,.国有企业的贡献率不到黎30%,其余均靠非国有经济带动.虽然国有辉经济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承担了非国有经济无法承担的社会经济职能,但上述数字也向我们表明: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还与市场机制有着明显的不适应,需要非国有经济甚至非公有制经济从外部加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有经济发展中所采取的诸如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进行股份制改造等,都是这种外部压力和外部推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营经济及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有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2.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基本问题.过去,农村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收入的源泉也主要是农业活动,人均劳动收入非常低.要改变农村的经济状况就必须走非农产业化道路,民营经济中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在乡村的发展使我国的非农产业不断扩展,在1978年,乡镇和私营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低于1/4, 而在1986年,所占比重已超过50%.据农业部的统计,1992年全国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0204.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7133.6亿元,第二,三产业分别为10308.5亿元和2762.2亿元.三个产业总收入的份额分别为35.5%,51%和13.7%,第二,三产业占总收入的份额已达到64.7%,成为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从农村个人所得纯收入上看,在1990年的5468.8亿元中,乡镇企业提供的为1129.6亿元,约占20%.也就是说,仅乡镇企业的收入就占农村居民收入的1/5,这一比例在沿海某些__艟挤2002.9国民经济地区高达50%以上.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在乡村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增加了人均收入,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它们既直接生产农机具,化肥,农药等急需的生产资料,而且又为农业生产积累了大量资金,使农民的扩大再生产在物价连续上升的情况下得以维持.此外,还推动了农村经济向外向型发展.在1978年以前,乡镇和私营企业仅出口极少量的畜产品和农副产品,而现在已向国外大量出口纺织品,服装,工艺品和一些机电产品.到1990年,乡镇企业中乡,村两级企业占出口总额的23.7%,比1985年的39亿元增长了11 倍.3.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导产业.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工业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民营工业在我国整个工业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据统计,"八五"时期(1990--1995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22%,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分别增长48.6%和62.7%.到1998年个体工业和私营工业占工业总值的比重达到38.8%,远远超过了国有经济的28.5%.在1999年工业增加值中,非国有工业已占2/3.我国民营经济不仅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大,而且生产了大量市场需要的产品,满足了社会对产品多样化的要求.此外,民营经济为国营大企业提供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同时, 还为其打破大而全的生产方式和实现专业化提供了条件,使许多国营大企业在与民营企业的分工协作过程中走上集团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4.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落后的技术和设备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经济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严重不足,而且促进了我国产业升级和管理现代化.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比较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科学.二十年来,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消化,吸收, 创新,无疑会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目前,我国规模较大和效益较好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合资企业或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同时,外商投资企业也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通过外商投资企业的示范作用,可以促进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实践证明,民营科技企业是民营经济企业管理水平最高,技术创新能力最强和国际市场竞争实力最雄厚的企业群体之一,据统计,2000年民营科技企业全年总收入达到14639.46 亿元,比1999年增长40.00%,人均收入达到26.19万元.全年总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54183个,占企业总数的62.93%; 100~1000万元的企业20177家,占企业总数的23.43%;10O0万元~1亿元的企业9526家,占11.06%;1亿元以上的企业2214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87 家,超过20亿元的企业76家.200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005.74亿元,上缴国家税金779.94亿元,比1999年增长39.45%.5.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据国家税务部门不完全统计,1981—1988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共向国家纳税309.5亿元,1989年全年纳税超过110亿元.1993年,全国工商税收(包括国税和地税,下同)3970亿元,其中私营经济为10.5 亿元,个体经济为314.7亿元,分别占全国工商税收的0.26%和7.93%,二者之和占8.19%.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为5411亿元,其中私营经济为60亿元,个体经济为397.8亿元,分别占全国工商税收的1.11%和7.35%,二者之和占8.46%.在1993—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个体经济增长26.4%.在1990—1996年间,私营经济工商税收年增长率均在30%以上,平均增长率为73.2%, 同期全国工商税收的平均增长率是17.9%,私营企业上缴税收1999年达到830.77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量的9.35%. 2000年达到1177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量的9.3%.在大多数县(市)的财政收入中,个体,私营企业税收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1/3,在少数市县超过80%.6.民营经济的发展缓解了我国的就业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劳动就业问题显得愈来愈突出.目前, 我国存在大量需要就业的劳动者,包括:城镇失业人员500万人,城镇隐性失业人员(企业富余人员)3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0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2000万人以上.这些劳动力完全由国有经济来吸收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劳动力大量闲置则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根据测算,国家每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约需投入1万元人民币,这在目前的财力状况下是不可能的.民营经济由于主要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发展,因而就能够吸收这些劳动力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为我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有关资料显示,到1998年民营经济共吸纳劳动力5524万人,超过近十年国企新增职工的总人数.1998年同上年相比,国有企业减少职工123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减少职工169万人,而民营企业却增加职工1000多万人.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2001年全国从业人员73025万人(含农村劳动力),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为23940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253万人, 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4760万人,两者合计, 占全国从业人员的9.6%,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创造非农业岗位2.5亿多个,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就吸纳了8000多万人.民营经济在分担国家劳动就业压力的同时,还使富余人员增加了劳动收入,改善了生活.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7.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民营经济在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约50%以上出境交货值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例如,从促进产品出口情况看,外国厂商具有广泛的国际贸易渠道和较高的交易信誉度,籍此淘汰使东道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阻碍大为减少;同时,外商所拥有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将进一步提高东道国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出1:2"会比给东道国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1988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是24.6亿元,到1998年,外资企业出口达809.62美元,这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从进口方面看,外商投资企业对进口的贡献更大,1999年进1:1 858.8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51.80%;到2000年10月进口951.8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52.29%.这充分说明民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省社科院)(责任编辑曾激波)2002.9■南经济一。

民营外贸企业在对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出路

民营外贸企业在对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出路

民营外 贸企业作 为具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的经济 实体 , 在大庆 市经济转 型过 程 中崛 起 , 并显示 日益 突
竞争能力 与 比较优 势 , 经历过 了市 场化 的初期洗 礼 , 正步入 “ 二次创业 ” 三次创业” 与“ 的过程 ; 另一方 面则得益于 国家经 济体制改革及“ 大放小” 抓 等方针政策 , 使其完成 了从“ 划” 计 到“ 市场” 的转型 , 企业 自主意识与竞争实力不 断增 强 4现代 管理 与家族模 式并存。家族式的粗放型 : . 理在 民
半壁江山之势。
家及地方政府在促进 民营企业发展 中出台 了大量促进 、 障 保 的惠利政 策 , 但在实 际资金运 作 中 , 业的 资金需求 满足率 企
在 4 %左右 。在项 目启动与企业规模 生产阶段 , 0 繁琐 的贷款 审批手续 与考核 指标 , 使企业 融资 之路举 步维艰 , 业资金 企 出现缺 口, 起步速度缓慢 。而银行也在 防范风险 的驱动下 , 对

营企业 中占比居高 是民营经济 固有 的特点 , 民营外 贸企业 而 因其特殊 的经 营模 式 ,对管理人 才的需 求不 同于内贸企业 ,
专业外 贸人才是企 业成功对外 贸易 、 免经营风险 的重 要保 避 障。 因此 , 民营外贸企业的管理模式 要优 于普营 外 贸企 业的起 步成 长 之路
出的经济地位 和作用 , 民营 外贸企业成 为拉 动外 向型经济 发 展的新动力 , 是政府在进行经济 转型与发展“ 两非 ” 经济 E 油 经济 、 非公有制经济) 聚点。 的新 在新 的经济环境下 , 民营外贸
企业正处于从无到有 、 从弱到强 的成长期 。与此同时 , 民营外 贸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 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

浙江经济发展作文

浙江经济发展作文

浙江经济发展作文
浙江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经济实力雄厚。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浙江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了经济腾飞。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

浙江民营企业活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如阿里巴巴、浙江中华等,为浙江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同时,浙江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数额均名列前茅。

浙江不仅工业发达,农业也很有特色。

浙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兴乡的新路子。

而浙江特色农产品声名远播,浙江龙井、西湖龙井等更是驰名中外。

近年来,浙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物流、信息等产业蓬勃发展。

省会杭州更是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浙江经济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

未来,浙江将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创新驱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民营企业外向型发展战略理论研究

民营企业外向型发展战略理论研究


外 向型经 济所 需 要 的外 部 环 境 和 内部 条 件 , 刚 开 刚 始准 备或 处 于建 设 的起 步 阶段 , 总 体 或 主要 部分 从 上看 , 没 有形 成 完 整 的 体 系 , 没 有 形 成 分 支 体 既 也 系 。发展 型是 指 在起 始 型 的基 础 上 , 过 一 段 较 长 经 时期 的发 展 , 面实 行或 主 要 部 门 已实 行 了 以国 际 全 市场 为 导 向的战 略方 针 , 济运 行 机 制 与 此 基本 适 经 应 , 口部 门为领 先 部 门 , 汇 收 支 基 本 平衡 , 个 出 外 整 外 向型经 济框 架 已经 构 成 , 但是 从 总 体 和 主要 部 分 看 还 不完 善 , 至有 较 大 的 缺 陷 。完 成 型 是 指在 发 甚 展 型 的基础 上 , 经过 更 长时期 的发 展 , 向型经 济所 外 需 要 的外 部环 境 和 内部 条 件 已完 全具 备 ; 个经 济 整 已完全 确 立在 以 国际 市 场 需 求 为 导 向 的 方 向上 , 进 而实行 发 展资 金 密集 和技 术 密 集 产业 的 战 略方 针 ; 有 了较 强 的经 济实 力 和 较 高 的经 营 管理 水 平 , 为 作 外 向型 经 济牢 固 的基 础 ; 理 的产 业 结 构 和 主导 产 合 业 的 优先 发展 , 已为外 向型 经济发 展解 决 了关键 ; 利 用 外资 、 进技 术 以及资 金 和技术 的输 出 , 引 为外 向型 经 济深 人发 展 找到 了必 要手段 。 ( ) 施外 向 型发展 战 略 的意 义 二 实 1 能够 从总 体上 提高 我 国企 业 的素 质 。企业 实 、 施外 向型发 展 战略后 的经济 活动 领域 从 国 内扩 展到 国外 , 们 的竞 争 对 手 是各 国 的企 业 。在众 多 的外 他 国企 业 面 前 , 想 打 胜 仗 , 必 须 在 技 术 、 要 就 管理 、 产 品、 价格 等方 面具 备 优越 的条 件 , 这就 会迫 使企 业做 好 各项 工作 , 增强 竞争 力 , 提高 整 体素质 。企业 素质 的提 高 能够 促使 国 内 其 他 企业 素 质 的提 高 , 将 对 这 改变 我 国企业 的落后 面貌 起到 极 大 的作 用 。 2、 为 国家 创 收 大量 外 汇 , 决 我 国 建设 资 金 能 解 的不 足 , 带动 全 国各项 经 济建 设事 业 的发展 。

2255 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挑战

2255 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挑战

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挑战摘要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挑战。

笔者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增加了就业机会民营企业是中国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推动就业增长的主力军。

在新经济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更是带动了大量的新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市场的活跃和经济的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数量占到全部就业机会的70%以上。

2. 促进了经济增长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其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促进了中国经济的不断升级和转型,进一步推动了新经济、新消费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

同时,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不断融资,也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发展。

3. 促进了国际贸易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民营企业更是活跃在全球贸易舞台上,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

民营企业的出口增长促进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外汇储备增加,有助于中国加强与其他国家经贸合作的联系和经济发展。

二、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成本高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和优质的融资服务,这就导致了资金成本高。

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是往往效果不及预期。

同时,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估机制,这就进一步阻碍了其融资渠道的开拓。

2. 市场竞争压力大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让民营企业承受了沉重的市场竞争压力。

虽然民营企业对市场变化反应速度很快,但是面对资金、技术、团队等方面资源少的不足之处,他们很难胜出。

3. 创新能力有限虽然民营企业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都已经提高了不少,但是和那些拥有成熟科技研发机制的大型企业相比,他们的创新能力依然有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转发)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

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

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十五期间,是北方地区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带动了民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十五”后两年,民营外向型经济异军突起。

从平度市来看,2001年之前,民营出口型企业只有7家,2004年之后,每年以成倍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累计达到250家,当年新增出口额5000余万美元,形成了全市新的出口增长点。

2005年的出口增长达到了39%,占全市出口比重由“十五”初的4%上升到了36.4%,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了46.1%,占比重达到了22.2%。

民营企业出口的产品已扩大到矿产品、农产品、食品、纺织服装、铸造机械、橡胶制品、工艺品、畜产品、蔬菜、家具、羽绒制品、化工产品、鞋类、旅行用品及箱包等二十余个大类,这些商品的生产企业,特别是传统商品的生产企业,有着外资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民营企业有着灵活的机制优势中国民营企业90%以上是家族企业,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而且有自我约束机制。

特别是已度过资本积累阶段的规模以上企业,有着“唯我争雄”的潜力,这种生命力是永恒的。

全市从2004年至2005年底,已获准在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俄罗斯、德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家代表机构和3家贸易公司,并带动出口400余万美元。

而这些境外投资项目的主体,全都是民营外向型企业。

2006年又有谋略创业者在谈判境外开采项目和带料加工项目,把目光投向了国外的资源和政策市场。

近两年开拓的拉美、非洲、中东、东欧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民营外向型企业占了95%的份额。

民营企业有着推动国企改制的优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产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之外,绝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公司。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

对已经完成资本积累的民营企业来讲,这是一种千载难逢的机遇,既能将积累的资本有效投入,又能参与经济大循环,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

民营企业有着承载科研成果的优势除了国防、军事、新科学领域和关系国计民生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必须由国家掌握并由国家独资经济的企业实施外,那些为了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国民富裕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的技术、科研成果,最好的载体就是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星罗棋布,民营企业行行皆入,民营企业不仅能使科研成果转为生产力,又能推进科研成果的再发展。

民营经济有着贴近政府的欲望民营企业的成长是在风浪中度过的,呕心沥血,尝尽了酸甜苦辣,没有政策和服务环境的支持,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

在今后的历程中,更离不开政府的呵护。

政府创造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及人文环境等,促进占半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茁壮成长。

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必然将会成为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

民营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角度分析。

就政府而言,政策上的偏差和不均衡,制约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一是金融政策。

目前国家政策性银行,如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对规模以上外向型企业都给予了适度支持,特别是对国有大中型、重点企业、名牌企业支持力度更大。

但对多数商业性银行而言,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就显得不足。

资本金多的是,但为了降低坏帐率,宁可不放贷,也不愿意担风险,把主要精力用于拉存款、搞政策,不想“放水养鱼”,使众多的中小企业得不到输血救助。

二是税收政策。

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享受免二减三的优惠待遇,并且从企业获利年度起计算免二减三时间,其中的“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在享受完免二减三待遇后,从第五年到第十年依然享受减半纳税的待遇。

而且,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生产自用的机器设备又享受税收返还的政策,而内资的民营企业就没有这种政策,外商投资企业凭借税收上的政策,高进低出、支付转移等手段,一直在延长受惠时间,这就使得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同一国度但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同等的竞争力。

三是利益政策。

有些地方政府鉴于目前的税收政策决定的地方利益,对原本是纳税大户的民企与外资嫁接和成为完全出口型企业采取不限制不鼓励政策,任其自由发展,因为嫁接型和外向型都会导致地方财政减收,对政绩利益和支配利益都有损失。

因而将发展缓慢归咎在企业行为上,坐观其成。

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依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政府既然是市场经济的组织者、领导者、指挥者,就要营造创新环境,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如政策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及人文环境等,这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政府要具备时代性导向技能,即前瞻性引导、创造性决策、脚踏实地的作风、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监督服务水平,在有作为中有所作为,把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

从企业微观角度分析。

就企业自身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粗放扩张。

民营出口产品大多是初级的、劳动密集的、高能耗的、生产污染的及本土资源的,对发达国家而言,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

在这种基础条件的作用下,民营外向型企业异军突起,冲向国际市场。

但由于狭隘经济的影响,其发展理念局限在量的扩张上,导致了各自为战的让利竞争、残杀竞争和劣质(失信)竞争,最终受到了反倾销和贸易壁垒的限制,步履维艰。

二是管理落后。

民营企业产生于一家一族,一人一伙,其管理层主要是家族直系成员和社会旁系人群,特权纠结,难以突破世袭观念,更难以达到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管理水平。

最终导致人际混乱、争权夺利、侵吞瓜分、不欢而散。

由于这种致命的弊端,导致了研发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不愿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延续了人才匮乏,这是一种可怕的未来现象,但民营企业已在一个转变过程中。

三是创新意识淡薄。

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以后,靠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和拼搏,营销市场逐步发展壮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竞争日趋激烈,顽强生存的企业,大多数靠拼价格、粗放扩张维持经营,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远景目标,多数认为接单干活最省心,研发创新费时费力,表现出不思进取的惰性,富了口袋,贫了脑袋。

四是品牌思想淡薄。

据专家介绍,中国是世界第三贸易国,但中国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只有3‰,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10%左右,可想而知,民营企业是什么状况。

其中外贸委托加工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长此下去,我们的企业只能是个“打工者”,只能是技术制造者,而不是技术创造者。

加大引导和扶持的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并强调了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这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民营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而挑战又决定机遇,如何使众多的民营企业迅速抓住机遇,成为新一轮经济崛起的生力军,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主要课题。

完善鼓励企业开拓创新的政策体系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规划纲要》的60条配套政策。

利率、股权等经济手段激励民族产业自主创新。

改革现行税制,实现内外企税负公平,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加快财政出口退税速度,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放宽民营企业研发扶持资金的范围,简化手续和审批成本,特别是财政、金融要有细化的扶持政策,要大幅度提高财政科研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通过输血扶持,增强造血功能,激励民营外向型企业意识创新、科研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

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导向力度读不懂民营企业就读不懂民族产业的发展。

专家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处在一个转变的过程中,一是产权的形态以原来私人为主,一部分转成民营资本,产权形态发生变化。

二是治理结构发生变化,由原来纯粹的家族式治理,开始转向逐步的委托代理人治理。

三是经营的领域开始由劳动密集型进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四是开始为剩余资本找出路。

这为民营企业向外向型转变奠定了基础。

但是向什么目标发展、怎么发展、怎样发展、哪个点可切、哪个点是度,要为企业当好参谋和“保姆”,这关系到民营企业到底能否成为中国脊梁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个农业大国,民营企业崛起的时间太短,且平均综合素质不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更处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多数“民企家”实为“探险者”,这是我们的现状,也是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受欺辱的根本原因。

要推动民营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不在“管”,而在“导”。

要给民营企业政策上的指导、方向上的引导、决策上的谋导。

“小政策,大服务”的内涵就在这里。

要研究涉外关联部门的联动机制问题,密切关贸、税贸、检贸、银贸、财贸、汇贸、险贸合作,建立商务、税收、海关、检验、银行、外管、财政、保险等专业化管理部门的信息平台。

实现政策互融、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推动企业上台阶、上水平的目的。

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潜力。

健全重点出口商品行业商会(协会)中国南方一些省份的成功经验表明,民间的合法组织,如商会、协会等机构,在呵护和促进民营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大潮中,发挥出政府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以国家现有的行业商会为主线,至省、县(市)两级,层层设立分支机构,把行业统领优势辐射中小企业,形成政府服务经济的强力助手,掌握基层企业的发展动态,宣传贯彻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国际经贸趋势,推动行业间的协调、互助、自律,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保障正当权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互利共赢专家介绍,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每万美元GDP的综合能耗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8倍。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要适应全球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得到更多益处,就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同行规划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在境外建立加工基地,营销服务网络和研发机构。

国内企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需要有技术和相关要素的大量跨境流动,因为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任何企业都难以独立掌握全部与其相关的前沿技术。

“引进来”和“走出去”都是必要的。

大多事实说明,科技资源在全球的流动与重组,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过程,有日益加速的趋势。

不少发展中国家利用全球资源转移重组的机遇,促进本土产业优化升级。

即使对那些技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来说,由于技术开发投资昂贵而且折旧快也更多地转向利用内部、外部两种技术资源。

目前,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购买方式对外投资获得核心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