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地区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从2010年4月我国发生了一种可引起鸭产蛋量下降、采食量减少的新发疾病,后来确定该病由鸭坦布苏病毒(DTMUV)引起。该病传播速度快,大范围爆发。
浙江首先发病,之后蔓延至养鸭比较密集的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江西、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和北京。该病主要感染鸭,鹅也有感染报道。
此病在山东省传播速度极快,据记载我们实验室接诊的病例最早来自德州的禹城、平原等地,随后济宁、泰安、菏泽、滨州等地的各类鸭群都有发病送诊,目前,该病仍在广泛流行,给我省及全国的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学者和生产者对该病持续关注。因此,了解山东地区DTMUV的流行动态及病毒基因的变异情况,掌握该病的发病规律,观察病鸭的临
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对该病的诊断防制及DTMUV的变异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未免DTMUV疫苗的不同品种鸭群中共采集血样3865份,用阻断ELISA的方法进行DTMUV抗体检测发现,2016年9月份以来,不同地区的商品肉鸭、后备种鸭和商品蛋鸭群绝大数存在DTMUV感染。感染率最高的是蛋鸭群,阳性率为55.5%,其次是肉鸭群阳性率为19.5%,阳性率最低的是后备种鸭群,阳性率为15.5%。
用实验室建立的DTMUV RT-PCR快速检测方法对山东各地送诊的临床疑似病例的病料270份进行RT-PCR检测,36份样品DTMUV检测阳性,阳性率为13.3%。当前临床病例的剖检病变特征为心内、外膜出血,脾脏肿大、有白色斑点坏死,卵泡液化、破裂,卵泡膜充血、出血,回肠中部淋巴组织集中处黏膜发生灰白色卵圆形肿胀。
病理组织学病变特征为:病毒性脑炎病变,心内膜下出血及淋巴细胞浸润,脾
脏淋巴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肝细胞普遍表现变性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本实验检测毒株与当前流行的DTMUV毒株遗传距离均小于3.5%,与Sitiawan virus、Denguevirus-AB214882.1遗传距离较远,处于另外一个进化分支,各检测毒株之间无明显的地域性、时间性和宿主性差异。
阳性样品间E基因的同源相似性很高,与其他已经发布的DTMUV同源相似性也高达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