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要点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要点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要点1.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株增长、开花、结果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2.土壤与环境要素:了解土壤的性质、组成和营养元素的特点,以及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和水分等环境要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种子与繁殖: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特点,掌握种子的贮藏、处理、发芽和萌发的要点,熟悉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方法。

4.施肥与营养管理:了解不同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熟悉常用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掌握施肥的原则和技巧,了解土壤肥力的评价和调控方法。

5.水分管理:了解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和反应,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灌溉和排水方法,掌握准确的浇水量和频率,合理利用水资源。

6.病虫害防治:了解植物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和危害,掌握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和方法,了解常用的农药和生物防治措施。

7.剪辑与修剪技术: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枝条分化规律,熟悉植物的修剪要点和技术,掌握不同植物品种的修剪时间和方式。

8.环境调控与管理:了解温室、大棚和室内环境的特点和管理要点,掌握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要素的调控技术,提高植物在特殊环境下的生长效果。

9.精细化管理与控制: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遥感和自动化技术在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应用,掌握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0.种植管理与市场营销:掌握不同植物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了解植物产量和品质控制的方法,了解园林植物和蔬菜花卉的市场需求和营销策略。

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要点,还需要通过实践和实验来加强对园艺植物栽培学的理解和掌握。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实践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园林植物栽培学复习资料汇总

园林植物栽培学复习资料汇总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学复习古树: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或社会意义的木本植物。

大树:一般指胸径在15-20厘米以上,树高在4-6米以上或树龄在20年以上的树木。

冻害:即受0℃以下低温侵袭,树体组织发生冰冻而造成的伤害。

寒伤:即受0℃左右低温影响,树体组织虽未结冻成冰,但已早熟低温伤害。

叶幕:多年生果树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

花芽分化: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

整形:是指通过一定的修剪措施形成栽培所需要的树体结构形态,表达树体自然生长所难以完成的不同栽培功能。

修剪:是服从整形的要求,去除树体的部分枝、叶器官,达到调节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

培土: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生长地添加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

假植:将树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临时性埋植。

定植:根据设计要求对树木进行定位栽植的行为。

顶端优势:树木同一枝条上顶芽或位置高的芽比其下部芽饱满、充实,萌发力、成枝力强,抽生出的新枝生长力旺盛的现象。

树木的生命周期:指从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

压条繁殖:将母树上的枝条埋入土中或用其他湿润材料包裹,促使枝条的被压部分生根,以后再与母株割离,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分株繁殖:把根蘖和茎蘖从母树上分割下来而得到新植株的方法。

物候:由于长期适应周期性变化的环境,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上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变化,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

适地适树:使栽植树种(或品种)的生态学特性与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即选择合适的树种以适应场地自然条件的种植。

芽的异质性:芽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处在同一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可能在大小、质地和饱满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

一、填空、简答、问答:1、裸根苗与带土球苗的栽植技术。

植物栽培学复习内容

植物栽培学复习内容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植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植物栽培学的性质:植物栽培学研究的是在大田条件下或有控制条件下的植物生产,植物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第一性生产,是种植业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植物栽培学任务:研究所种植植物的合理布局、科学经营、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植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解决获得实现高产、优质、稳产和低成本的措施和理论依据。

第二节植物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一、作物生产概况我国作物总产的增加的主要原因:1.作物品种的改良2.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技术应用3.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和改善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总结农民劳模的栽培经验(2)单项高产栽培技术(3)作物规范化、指标化进行综合栽培技术(4)作物持续增产和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以及作物生产管理的计算机决策系统4.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的进步农艺防治为主(包括轮作换茬、耕作和人工防治等)化学药物防治为主生物防治技术迅速发展,单项防治与综合防治并重时期除草剂的大面积推广,杂草为害程度显著减轻5.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平均递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年均递增堤防、水库和配套机井建立了商品粮基地、棉基地,极大地改善了基地的生产条件。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荒地开垦及防沙、治沙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二、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一)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1.生产率目标——作物生产的中心任务仍是提高耕地的生产力2.可持续性目标3.营养安全目标——从单纯注重饮食能量安全转向能量安全和营养安全的结合。

4.经济高效目标(二)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1.建设高产农田2.改革种植制度3.普及优良品种4.发展先进适用技术(1)作物信息技术(2)优质高产高效技术(3)可持续生产技术第三节植物(作物)的分类一、植物学分类二、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一)按植物感温特性分类:喜温植物、耐寒植物(二)按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1、长日照植物2、短日照植物3、中日照植物4、定日照植物(三)按植物对CO2同化途径分类1、C3植物2、C4植物3、CAM(景天酸代谢)植物三、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一)粮食作物: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根茎类作物)(二)工业原料作物(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类作物(三)饲料及绿肥作物(四)药用作物四、按作物播种季节分类:春播作物春播作物秋播作物秋播作物五、按收获季节分类:夏熟作物、秋熟作物第四节作物的分布和我国种植业分区(二)我国的作物的分布作物种植面积依序为: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油菜、花生、棉花、烟草、甘蔗、甜菜和麻类水稻分布:南方主要为籼稻,北方主要为粳稻。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复习内容(全)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复习内容(全)

名词解释:1.植物的年周期:是指植物在一年之中随着环境,特别是气候(如水、热状况等)的季节性变化,在形态和生理上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

年周期是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

2.萌芽力和成枝力, 芽的异质性,芽的早熟性和晚熟性3.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等现象4.花芽分化:植物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

5.座果:经授粉受精之后子房发育为果实的过程。

6.落花落果:从花蕾出现到果实成熟全过程钟,发生的花果陆续脱落的现象。

7.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即温度的三基点。

8.昼夜温度有节奏的变化称为温周期。

9.有些植物在发芽后不久,需经受较低温度后,才能形成花芽,这种现象称为春化作用。

10.一天中昼夜长短的变化称为光周期。

11.客土:在栽植园林树木时,对栽植地实行局部换土。

12.培土就是在园林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树木生长地添加入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

13.需水临界期:在生长过程中,许多树木都有一个对水分需求特别敏感的时期,即需水临界期14.由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其养分形态为无机盐或化合物,化学肥料又被称为化肥、矿质肥料、无机肥料。

15.有机肥料是指含有丰富有机质,既能提供植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农家就地取材,自行积制的。

16.园林植物病害: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种苗,球根、鲜切花和成株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组织和器官遭到破坏,导致叶、花、果等器官变色、畸形和腐烂,甚至全株死亡,从而降低产量及质量,造成经济损失,影响观赏价值和园林景色,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17.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18.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传(侵)染性病害,19.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非传(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

作栽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栽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生态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作物是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良并用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

3.生育期:作物从播种材料出苗到收获产品成熟所持续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4.生育时期:作物一生可根据外部形态出现的显著变化,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这几个相对分列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就为生育时期。

5.群体:指某种大田作物的许多个体的聚集体。

6.春化阶段:小麦种子萌动后,需要一定时期持续低温条件(0~10℃),然后才能够继续发育开花结果,这一段时间的发育称春化阶段。

7.光照阶段:是小麦一生对日照长短反应最敏感的时期。

8.分蘖:小麦茎基部分蘖节上发出的分枝。

9.分蘖节:由麦苗基部不生长的节、节尖、腋芽等紧缩在一起构成的节群。

10.同伸关系:稻麦的叶蘖伸长关系相似,故可用N-3的公式来表达。

N为主茎当时发出的叶数;3为相差三个节位之意。

11.生物产量:作物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质的总量(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2.经济产量:是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量。

13.作物的产量: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产品的重量。

14.经济系数:作物的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15.玉米棒三叶:植株中上部叶片、果穗位上下各一片叶。

16.水稻最佳抽穗结实期:指一个地区温光条件最有利于提高抽穗至成熟期光合积累量的时间段。

17.向性运动:向日葵是喜光作物,幼苗、叶片和花盘都有强烈的向日性,头部向着太阳转18.原料根:甜菜属二年生作物,第一年完成营养生长,生产块根(称原料根)可供榨糖用;19.母根:第二年为生殖生长,用甜菜母根作采种株,以生产甜菜种子。

20.双低油菜:芥酸含量应小于1%,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应低于30μmol/g。

二、填空1.群体结构内容:群体的组成、群体的大小、群体的长相、群体的长势、群体的空间分布2.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3.根据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弱冬性品种三种类型。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要点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要点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要点第一章一.果树的园艺学分类(1) 按叶生长期特性分类:①落叶果树:生长期和休眠期界限分明。

苹果、梨、桃、李、杏、柿、枣、核桃、葡萄、山楂、板栗、樱桃等,多在北方栽培。

②常绿果树:无明显的休眠期。

柑橘类、荔枝、龙眼、杧果、椰子、榴莲、菠萝、槟榔等,多在南方栽培。

(2) 按适宜气候条件分类①寒带果树②温带果树③亚热带果树④热带果树(3) 按植株形态特征分类:①木本果树A乔木果树B灌木果树C 藤本(蔓生)果树②多年生草本果树(4) 果树栽培学的分类①落叶果树A.仁果类果树B.核果类果树C.坚果类果树D.浆果类E.柿枣类(注:若按果实结构分只包括ABCD四大类)②常绿果树A.柑果类果树B.浆果类果树C.荔枝类果树D.核果类果树E.坚果类果树F.荚果类果树G. 聚复果类果树H.草本类I.藤本(蔓生)类二.蔬菜的园艺学分类(1) 按产品器官分类(食用部位)①根菜类 A.肉质根类菜B.块根类菜②茎菜类 A.地下茎类B.地上茎类③叶菜类 A.普通叶菜类B. 结球叶菜类C. 辛香叶菜类D.鳞茎菜类④花菜类⑤果菜类 A.茄果类B.荚果类C.瓠果类⑵按对温度要求分①耐寒多年生宿根蔬菜②耐寒蔬菜③半耐寒蔬菜④喜温蔬菜⑤耐热蔬菜三.花卉的园艺学分类1.按对环境要求分类(1)根据水分要求分:水生花卉、湿生花卉、中生花卉、旱生花卉(2)根据温度要求分:耐寒、喜凉、中温、喜温、耐热花卉(3)根据对光照强度要求分:喜光、耐阴、喜阴花卉(4)根据光周期分:短日性、中日性、长日性花卉2.按主要观赏部位分类(1)观花类(2)观果类(3)观叶类(4)观茎类(5)芳香类3.按主要用途分类(1)切花类(2)盆花类(3)地栽类第二章一.园艺植物的根系⑴根系类型①实生根系: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来的根,称为实生根系②茎源根系: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采用枝条扦插或压条繁殖,使茎上产生不定根,发育成的根系称为茎源根系③根蘖根系:一些果树如枣、山楂等和部分宿根花卉的根系通过产生不定芽可以形成苗木,其根系称根蘖根系④须根系:主要根群为须根的根系⑵根系的构成①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而形成的根称为主根(main root),又叫初生根②侧根:当主根继续发育,到达一定长度后,从根内部维管柱周围的中柱鞘和内皮层细胞分化产生与主根有一定角度,沿地表方向生长的分支称侧根③须根:侧根上形成的细小根称为须根⑶根系的功能固定功能、吸收功能、生物合成功能、运输功能、贮藏营养功能、繁殖功能⑷变态根的特性与功能①肥大直根:萝卜、胡萝卜、甜菜等的肉质根,均是由主根肥大发育而成。

园艺植物栽培学考研复习资料

园艺植物栽培学考研复习资料

层积处理:将种子与潮湿的介质(常为湿沙)一起贮放在低温条件下(0~5℃),以保证其顺利通过后熟作用叫层积,也称沙藏处理。

连作障碍:统一田地上连续栽培同一种作物而导致作物机体生理机能失调,出现许多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异常现象,即连作障碍。

无土栽培: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和其他附属设备栽培植物的方法。

芽的异质性:枝条或茎不同部位生长的芽由于形成时期、环境因子及营养状况等不同,造成芽的生长势及其他特性上存在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

土壤管理:之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杂草防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改善和调控园艺植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茎源根系: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采用枝条扦插或压条繁殖,使茎上产生不定根,发育成的根系称为茎源根系。

嫁接繁殖:即人们有目的的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根际:是指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或岩屑质粒的实际表面,与生长根紧密相接,其内含有根系溢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的根细胞,以毫米计的微域环境。

促成栽培:是设施栽培中的一种高级方式,即在冬季或早春严寒时节利用有加温设备的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蔬菜、花卉或果树,产品逼露地常规生产早上市。

营养诊断:是植株分析、土壤分析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以及植株的外观形态观察等途径对植物营养状况进行客观的判断,从而指导科学施肥、改进管理措施的一项技术。

花芽分化: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是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转折点。

黄化栽培:又称黄化处理或软化处理。

是将某一生长阶段的园艺植物(主要是蔬菜)栽培子黑暗和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使其长出具有独特风味、柔软嫩脆或黄化产品的栽培方式。

土壤耕作制度:又称土壤耕作方法,是指根据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和土壤的特性,采用机械或非机械方法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和理化性状,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消灭病虫杂草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耕作措施。

园林植物栽培复习.doc

园林植物栽培复习.doc

《林木栽培技术》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生长:2、发育:2、物候:3、芽序:4、成枝力:5、芽的异质性:6、光补偿点:7、温度三基点:8、耐旱树种:9、基调树种:10、骨干树种:11、庭荫树:12、行道树:13、花灌木:14、植树工程:15、苗木栽植:16、移植:17、假植:18、定植:19、开(围)堰:20、树木养护:21、根外追肥:22、修剪:23、整形:24、轻短截:25、中短截:26、重短截:27、极重短截:28、回缩:29.疏枝:30、伤:31、变:32、短截:33、围根缩坨:34、徒长枝:35、干性二、简答题1、简述树木幼年期的生长特点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2、对园林树木的观测有何作用?3、简述树木年周期中,生长盛期的特点及管理技术措施。

4、简述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5、树木的分枝方式有哪些?各分枝方式有何特点?6、花芽的分化可以分为哪些类型?7、简述提高授粉受精的措施。

8、园林树木产生“落花落果”的原因是什么?9、简述促进果实发育的栽培措施。

10、简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11、简述光照强度与树木营养生长的关系。

12、简述温度的三基点,对树木生长起限制作用的温度有哪些指标?13、简述极端温度对树木的伤害。

14、简述同林树木对温度的影响。

16、简述树木对水的影响。

17、简述园林树种规划的原则。

18、简述适地适树的标准。

19、简述适地适树的途径。

20、镇江地区选择行道树应考虑哪些条件?21、按绿篱的特点和岛矮可分为哪些类型?22、简述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

23、简述秋季植树的特点。

24、简述非适宜季节植树的技术要点。

25、简述园林绿化工程对苗木的要求。

26、简述成片绿地的定点、放样方法有哪儿种。

27、讲述带土球起苗方法及质量要求。

28、简述在栽植前为什么要对树木进行修剪。

29、简述裸根苗的栽植技术要点。

30、树木灌水与排水的原则有哪些?31、简述合理施肥的原则。

32、树木修剪整形的目的和作用有哪些?33、树木修剪与整形的原则是什么?34、什么是疏剪?疏剪有什么作用?疏剪的对象是什么?怎样进行疏剪?35、树木修剪的安全措施有哪些?36、树木整形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7、新栽大树,维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裹干:可用草绳、蒲包片、苔藓等材料严密包扎树干和较粗的分枝,通过包扎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散失;二可贮存一定水分,使枝干保持湿润;三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

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点

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点

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点1.植物生长条件:不同植物对光照、温度、湿度、土壤和气候等生长环境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

了解植物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2.土壤和营养素:土壤的结构与营养物质含量对植物生长非常重要。

了解不同土壤类型的特性,以及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和吸收方式,能够提高植物栽培效果。

3.植物繁殖方式:植物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通过种子进行,而无性繁殖则是通过植株的分蘖、扦插、嫁接、离体培养等方式进行。

不同植物有着不同的繁殖方式。

4.植物的生长周期: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合理安排各项栽培活动,如种植、修剪、施肥等。

5.种植技术和管理:包括播种、定植、移栽、修剪、排水和留水、施肥和喷洒、除草和翻松等。

正确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够提高植物生长质量和产量。

6.病虫害防治:了解植物的病虫害特征和传播方式,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如合理使用农药、生物防治、掌握剪枝、集束、清除病虫源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7.水分管理:了解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和吸收方式,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对于提高植物生长和产量非常重要。

水分管理包括定时定量的灌溉和排水等措施。

8.園艺技术:如修剪技术、嫁接技术、花卉插秧技术、果树修剪技术、育苗技术等。

掌握园艺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植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9.植物生理学: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等,可以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10.植物的适应性:不同植物对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有所不同。

了解植物的适应性能够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栽培,提高植物的生长状况。

总之,园艺植物栽培学是种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学习和掌握上述知识点,能够有效地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为园艺植物的种植和培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植物栽培学复习重点

植物栽培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1.大树移植:所谓大树是指:胸径在15-20CM以上,或树高在4-6米以上,具有一定生长年龄的壮年树木,因此大树移植就是壮年或成年树木的栽植工程。

2.断根缩坨:在大树移植前,采取一定范围内切逐步切除根系的方法使得树木主要的吸收根系回缩至主干根基附近,保证移栽的成活的技术措施。

3.假植:将树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临时性地埋植以缓冲栽植时间,保证栽植成活。

4.定植:根据设计要求对树木进行定位栽植的行为,定植后的树木一般在较长时间内不再被移植。

5.园林植物的配置:在栽植地上对不同树木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种植,包括植物的搭配、排列的方式以及间距的选择。

6.适地适树:适树适栽、适时适栽和适法适栽的体现,即遵循树体生长发育的规律,选择适宜的栽植树种,掌握适宜的栽植时期采取适宜的栽植方法提供相应的栽植条件的管护措施。

★7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从形成新的生命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或结实,出现衰老、更新,直到树体死亡的整个时期。

★8.园林树木的年生长周期:树木每年随着环境(气候因素,水、热等)的周期性变化,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

9.整形:通过一定的造型、修剪措施来形成栽培所需要的树体结构和形态,表达树体自然生长难以完成的不同的栽培功能。

10.修剪:服从整形的要求,去除树体的部分枝叶器官,达到调节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

11.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的差异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12.特殊立地环境:具有大面积铺装表面的立地、盐碱地、干旱地、无土岩石、环境污染地及容器栽植地等。

13.古树名木: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种类的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

按年龄,可分为不同等级。

★14.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在栽植地上对不同植物种类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的种植,包括中间搭配、排列方式以及间距的选择。

填空1.市垂直绿化的主要类型有墙面式(壁面式)、棚架式、篱垣式2.落叶树的物候期分为萌芽期、生长期、落叶期、休眠期四个时期★3.铺装地面绿化栽植的常用方法有树池式(绿化栽植)、嵌草式(绿化栽植)、组合花坛式(绿化栽植)、斜面式(绿化栽植)4.特殊立地环境包括大面积铺装表面的立地、盐碱地、干旱地、无土岩石、环境污染地及容器栽植地等5.园林树木花芽分化的类型一般分为夏秋分化型(迎春连翘)、冬春分化型(龙眼荔枝)、当年分化型(槐树紫薇)、多次分化型(月季四季橘)四个类型6. 实生树的生命周期分为胚胎期、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5个时期7.园林树木花芽分化时期分为花芽生理分化时期、花芽形态分化期、性细胞形成期3个时期,其中花芽生理分化时期是控制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8.、园林树木的施肥方法主要有土壤施肥和根外施肥,土壤施肥方法有全面施肥、沟状施肥、穴状施肥、(爆破施肥)。

《植物栽培学》复习题之3

《植物栽培学》复习题之3

《植物栽培学》复习题之3(玉米、甘蔗、花生栽培)一、名词解释1、玉米气生根着生在地上茎节上根叫气生根(支持根),着生在地下茎节的根叫地下结根(次生根)结根又叫次生根或永久根,着生在茎的节间居间分生组织基部。

地上结根在玉米拔节后开始发生,曝露在空气中,根系粗壮坚硬,含色素,具有固定植株的作用2、见展叶差指可见叶和展开叶的差数。

3、鲜食型玉米以鲜食为主要目的的品种,如甜玉米,糯玉米。

4、糯玉米糯玉米又称黏玉米和蜡质玉米,其籽粒不透明、无光泽,胚乳全为角质支链淀粉。

5、爆裂玉米爆裂玉米又称爆花玉米或爆炸玉米,膨爆系数可达25-40,是一种专门供做爆玉米花食用的特用玉米。

6、甘蔗的工艺成熟期工艺成熟期是指蔗糖中糖分积累并达到最高峰,蔗汁纯度达最适宜工厂压榨制糖的这段时期。

7、花生的果针开花受精后,花生子房基部的细胞迅速分裂,约经3~5天,就形成肉眼可见的绿色子房柄,子房柄连同其尖端的子房合称果针。

8、甘蔗蔗糖分蔗汁中蔗糖的含量9、玉米大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棒三叶展开呈喇叭口状,雄穗主轴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60%(叶龄指数60左右)10、花生蹲苗也称为饿苗、蹲苗。

即在幼苗期控制水份,促进幼苗根系深扎,培育良好根系。

4片真叶时开始,6片真叶时结束。

炼苗的目的是形成矮壮苗。

(水肥条件好的田块才炼苗)二、选择题1、子粒的饲用价值玉米一般是水稻的(B )倍。

A 1.0B 1.5C 2.0D 2.52、2 0 叶的玉米品种, 植株的(C )叶其光合产物对子粒产量的贡献最大。

A 1-6B 7 -12C 13 -16D 17 - 203、1 9 叶的玉米品种, 其植株雌穗小穗分化期的倒数叶龄是(B )。

A 9B 8C 7D 64、玉米播种出苗时, 土壤持水量宜在(B )% 。

A 40 – 50B 60 – 70C 80 - 905、紧凑型良种的高产群体其最大适宜LAI 范围是(C )。

A 3.5 – 4B 4.5 – 5C 5 –5.5D 6 - 76、玉米开花的最适温度为(B )℃。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12345678910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12345678910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资料一.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名词术语。

园艺学: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栽培、育种、贮藏、加工、病虫以及造园等的科学。

园艺:是指种植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的生产技艺。

园艺植物:包括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

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以及原理,是园艺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

在植物的茎、叶或芽中存在着发生部位不确定的根,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生长出根,这类根由于其发生部位不固定,称为不定根。

植物在一年内随着气候变化呈现出有一定规律性的生命活动过程称为年生长周期,也称为季节周期性。

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各部分器官表现出显著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时期。

顶端优势: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顶芽或顶端的腋芽)抑制下部侧芽的发育。

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而形成的根称为主根。

未经过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叫做单性结实。

植物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开花期。

花芽分化:从叶芽的生理与组织形态转变为花芽的生理和组织形态的过程。

授粉:是指成熟的花粉从花药开裂散出花粉传到柱头上的过程,是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一个必要过程。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一种发育完全的性器官,如黄瓜、核桃、板栗。

春化作用:低温对植物开花的诱导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有效积温:在一年中能保证园艺植物生物学有效温度的持续时期为生长期(或生长季),生长期中生物学有效温度的累积值即为(生物学)有效积温。

适宜温度:植物体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一定的温度范围。

土壤化学性状:是指通过进行化学反应才会显示的土壤性质,以及对植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能力,如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酸碱度等。

间作:指在一块土地上有次序地种植两种或几种作物,其中以一种作物为主,其它为间作物。

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即一年中种植园整个面积上各种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次数。

轮作:即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时间轮流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轮作是克服连作弊端的最好方法。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根:“串皮根”;浅根系,栽培上要选择透气性良好的壤十•或砂壤土。

根系木栓化程度高,再生能力差,伤根后不易恢复,适宜直播,育苗移栽时必须采取护根措施,宜早、宜小定植。

茎:茎蔓生,中空,含水量高,易折断(裂),但输导性能良好。

6〜7片叶后,不能直立生长类型,需搭架或吊蔓栽培。

绝人多数黄瓜品种的茎为无限生长,品种的叶腋间有分生侧蔓的能力,具顶端优势。

一般植株坐瓜前,体内养分蓄积充足,易于形成侧枝,故生产上应注意整枝打杈,打顶破坏主蔓的顶端优势茎基部近地面处有形成不定根的能力,不定根有助于黄瓜吸收肥水。

“点水诱根”叶:子叶对生,长椭圆形。

真叶呈掌状全缘五角形,互生,叶两面被有刺毛和气孔。

叶面积大,蒸腾能力强,加上根系吸收吸水能力差,需水量大花:生产上最常见的为雌雄同株异花的株型。

植株上第一着花节位及雌花节比例是评价黄瓜品种的重要指标。

第一雌花着生节位越低、雌花节位比例越高,对于黄瓜早熟、丰产有利。

黄瓜花的性型是可塑的,最初分化出花的原始体,具有雌蕊和雄蕊两性原基。

当环境条件适于雌蕊原基发育时,雄蕊原基退化,雌蕊原基发育,形成雌花;环境条件适于雄蕊原基发育时,雌蕊原基退化,雄蕊原基发育就形成雄花。

影响黄瓜性型分化的因素:1.植株基因型:黄瓜性型分化受三个主效基因F、m和a的决定:F基因控制雌性表达;m基因与雄性有关;隐性基因a增强雄性2.植株营养状况:若光合作用旺盛,呼吸速率降低,C/N值大,有利于雌花分化;蹲苗可促进雌性化发育,增加雌花数。

3 •环境因素:①温度:适当的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夜间低温,可促进雌花分化。

②光照:弱光有利于雌花形成,而强光有利于雄花形成,但8h的短H照对雌花的分化最为有利。

黄瓜对光照度、日长、温度的反应在黄瓜幼苗期即子叶展开后10-30d最为敏感,因此育苗期温度及日照长短管理,对黄瓜早熟及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③水分:较高的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有利于雌花分化。

所以育苗时水分耍充足,要求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

栽培学复习资料

栽培学复习资料

园艺植物栽培学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定根:园艺植物的侧根除从幼根轴上产生以外,还可从茎、叶、胚轴上产生。

根际: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或岩屑质粒的实际表面,与生长根紧密相接,其内含有根系溢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的根细胞,以毫米计的微域环境。

土壤中有些微生物还能进入到根的组织中,与根共生,这种共生现象,又有两种类型:菌根和根瘤。

菌根:同真菌共生的根。

根瘤:由于细菌侵入根部组织所致,这种细菌称为根瘤菌。

菌根的意义:扩大了园艺植物根系的吸收范围,增强了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地上部光合产物的提高和生理生化代谢的进行,这在土壤贫瘠和干旱地区,保持植物正常的水分代谢和养分吸收,提高园艺植物的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根瘤的意义:一方面根瘤菌从植物体内获得能量进行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根瘤菌所固定的氮素又为植物所利用。

根的再生力:断根后长出新根的能力。

再生力首先与园艺植物种类有关,宜小苗定植或采取保护根系措施育苗;其次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同种园艺植物,春季发生新根数目多,秋季新根生长能力强,根系生长量大,所以宜春秋季出圃和定植。

芽的异质性:由于生长时期、环境因子及营养状况不同,枝条或茎上不同部位生长的芽生长势及其他特性上存在差异。

(一般枝条中上部多形成饱满芽)潜伏力:指潜伏芽的寿命长短和潜伏芽的萌芽力与成枝力强弱。

茎的功能:①支撑作用;②运输功能;③合成及转化;④贮藏功能;⑤繁殖功能。

直立茎根据枝条担负的功能不同分为营养枝和结果枝。

叶分为单叶和复叶。

马铃薯最先出土的初生叶为单叶,以后长出的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最顶端的叶又为单叶。

叶的形态特征:叶片的形状、叶尖、叶基和叶缘形态,叶脉分布、叶序等。

异形叶性:指植株先后发生的叶有不同形态或因生态条件变化造成的现象。

叶的形态发生:园艺植物茎顶端的分生组织,按叶序在一定的部位上,形成叶原基。

叶原基:芽和顶端分生组织外围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叶的生长:叶的生长首先是纵向生长,其次是横向扩展。

植物栽培学(总论)复习资料

植物栽培学(总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农业起源的标志是:由采集野生植物到人工栽培植物、由狩猎到饲养家畜家禽。

2.种植业的开始标志着农业的形成。

3.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西亚(小麦、大麦)、中南美洲(玉米、马铃薯)、东亚(主要是中国,粟黍、水稻)。

4.中国的农业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

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起源于北方,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起源于南方。

5.中国原始农业形成的种植制度是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为主。

6.我国传统种植制度的特点是:多熟种植和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相结合。

7.改善农业环境的措施有:不违农时、改良土地、因地制宜。

8.提高农业生物生产力的措施是选育良种、精耕细作。

9.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

10.作物栽培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使作物的遗传潜力得以最大表达。

11.现代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①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如温度,降水量、光照、土壤酸碱度和营养及与植物本身需求的关系等。

②植物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种植密度对单株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等。

③植物个体本身器官之间的关系。

如调节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的关系等。

第二章植物的分类1.亚种——是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殖上发生隔离初期所形成的群体,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区。

2.变种——是种的变异类型,这个类型在形态构造上也有显著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3.品种——是指由人工培育而成,具有人类需要的某种经济性状,基本遗传性状稳定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群体。

4.种子植物最常用两个自然分类系统是: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

5.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两种。

6.禾本科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等。

7.茄科的蔬菜主要有:蕃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等。

8.十字花科作物主要有:油菜、萝卜等。

9.旋花科作物主要有:甘薯、蕹菜等。

10.葫芦科作物主要有:西瓜、南瓜、黄瓜等。

植物栽培养护复习资料

植物栽培养护复习资料

植物栽培养护复习资料植物栽培养护复习资料植物栽培养护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园艺爱好者们的常见活动。

无论是种植农作物还是培育观赏植物,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护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植物栽培养护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一、土壤与施肥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对于植物的栽培养护十分重要。

了解土壤的类型、成分和性质对于合理施肥和调整土壤环境至关重要。

常见的土壤类型有沙壤土、壤土和粘土,其中沙壤土透水性较好,粘土保水性较强。

土壤的成分主要包括有机质、矿质和水分,其中有机质对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十分重要。

施肥是植物栽培养护中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肥等方式来满足植物的养分需求。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肥料,以及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二、浇水与排水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因此浇水和排水是植物栽培养护中的重要内容。

浇水的原则是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湿度来决定浇水的频率和量。

一般来说,植物在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水分,而在休眠期则需要较少的水分。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和积水,以免导致植物根部腐烂。

排水是指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土壤,避免土壤过湿。

为了保证良好的排水效果,可以在种植容器或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砂子或蛭石。

三、修剪与疏果修剪是指对植物进行剪除、整形和修整的操作,目的是调整植物的形态和促进新梢的生长。

修剪可以使植物更加美观,也有利于光照和通风。

常见的修剪方式包括顶端修剪、侧枝修剪和病虫害修剪等。

疏果是指在果树生长过程中,适当减少果实的数量,以保证果实的质量和树势的平衡。

通过疏果可以避免果实之间的竞争,促进果实的均匀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植物栽培养护中常见的问题,对于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关键是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定期清除病虫害源和使用生物农药等。

(完整版)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点

(完整版)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点

(完整版)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点一、几种种植方式及其优缺点(1)连作------是指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优点:充分利用同一地块自然资源管理上简单。

缺点:病虫害严重土壤理化性状与肥力均劣变连作障碍(作物机体生理机能失调、出现许多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异常现象)(2)轮作:是指同一田地里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

优点:有利于防治病虫害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是开发土壤资源的生物学措施。

(3)间作:指同一田地按一定次序同时种植两种或几种作物,一种为主,另外一种或几种为间作物的种植制度。

优点:充分利用空间互相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主栽与间作作物的生长发育缺点:管理上复杂、用工多,应用机械作业困难(4)套作(relay intercropping):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优点: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

混作(mixed intercropping):是指两种或多种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植于同一田地上的种植方式。

优点: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2、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七个大方面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园区的土地规划树种、品种选择和授粉树配置园区防护林设计园区排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道路系统规划建筑物及其它规划一、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的重点山地-----修筑拦水坝、梯田平原或滩涂地------营造防风林山地的水土工程应实施“小流域治”的原则提倡生态效益好又省工、省力的植被坡营造梯田是山地实施种植的主要途径工程措施:修筑梯田拦蓄降水、减少冲刷,便于耕作、易于排灌提高地力、促进增产,改善环境、减轻灾害生物措施:植被覆盖二、园地的土地规划主作面积防护林道路绿肥基地其他附属设施80-85% 5-10% 4% 3% 4%种植园小区规划设计要求:小区是种植作业的基本单位小区内气候和土壤条件、管理基本一致利于水土保持、防止风害、运输和机械化作业面积:条件一致的园区:8-12hm2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土壤条件差异大:1-2hm2形状:长方形,长短边的比例为2:1-5:1现代化的规模经营、专业化程度高的种植园,基本上一个小区种植较单一的园艺作物三、作物种类、品种的选择与配置选择树种和品种应注意:1、优良品种、有独特的经济性状优良品种生长强健、抗逆性强、丰产、优质独特的经济性状美观的花形、果形,颜色熟期的早晚种子有无或多少风味或肉质的特色适于鲜食、加工,2、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质丰产3、适应市场需要,经济效益高大、中城市为市场周年供应鲜产品为主要目标距离城市较远或运输条件较差的地区耐运输、贮藏的树种和品种外向型商品种植园与国外市场的消费习惯和水平接轨生产加工原料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择适宜酿酒的红色葡萄品种产品不同成熟期、不同用途的种类、品种配置:大面积种植,早、中、晚熟品种各占一定比例方便上市,也方便管理授粉树的配置:自花不实的现象必须配置授粉品种杨梅、猕猴桃、银杏、香榧等类雌雄异株果树柚子、桃等果树,异花授粉,显著提高产量授粉品种具备的条件与主栽品种同时开花,产生发芽率高的花粉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结果期,年年开花,寿命相近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力强,能产生价值高的果实能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果实成熟期相近蜜蜂传粉的品种与主栽品种间最佳距离以不超过50-60m为宜杨梅、银杏、香榧等雌雄异株的果树,雄株花粉量大,风媒传粉,且雄株不产生果实,雄株作为果园边界树少量配置,或作为防风林树种配置一定比例。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复习资料

0703《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复习资料1.土壤质地按国际土壤质地分类,可分为:①沙粒②粉粒③黏粒2.土壤肥力包括:①土壤水分②土壤空气③土壤热量④土壤养分3.肥料的种类有:①化学肥料②传统有机肥料③微生物肥料4.化学肥料重要有:①氮肥②磷肥③钾肥④复合肥⑤微肥5.施肥的方式主要有:①基肥②种肥③追肥6.追肥的方法主要有:①撒施②条施③穴施④浇灌⑤根外追肥7.园林树木按生长习性分类,主要分为:①乔木类②灌木类③藤木类④竹类8.园林树木按观赏特性分类,主要分为:①形木类②花木类③果木类④叶木类⑤干支类9.园林树木按生态特性分类,主要分为:①气候生态型②环境生态型10.枝条的特性主要有:①加长生长②加粗生长③顶端优势④垂直优势11.常见影响枝、芽生长的因子有:①树种的品种②木③激素④营养12.灌溉的方式有:①树盆灌溉②喷灌③沟灌④漫灌13.排水常用的方法有:①地表径流发②明沟排水法③暗沟排水法14.土壤施肥常用的方法有:①环状施肥②放射沟施③穴施④全面施肥⑤淋施15.除草的原则是:①除早②除小③除了16.园林植物常见的修剪整形方式是:①自然式修剪整形②规则式修剪整形17.修剪的基本方法有:①截②疏③变④放18.修剪的程序主要是:①一知②二看③三剪④四检查⑤五处理19.保温设施大致可分为:①塑料大棚②温室20.无土栽培的类型主要有:①无基质栽培②基质栽培21.合理施肥的原则是什么?答:①明确施肥规律②根据土壤条件施肥③根据植物的特性施肥④根据气候条件施肥⑤根据肥料特性施肥⑥和其他措施配合22.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有何基本技术措施?答:①灌溉与排水②施肥③除草与松土④修剪与整形⑤病虫害防治23.园林植物如何进行越夏管理?答:①强灌溉淋水②设遮阳网③涂白或喷白④卷干⑤修剪枝叶⑥喷蒸腾抑制剂24.如何进行容器栽培植物?答:①上盆:将植物移栽到容器中②排盆:喜光植物应摆放阳光充足处,中性。

阴性植物放在半阴和荫蔽初③基质管理:要加强施肥和淋水、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④植物体管理:要对植物进行摘心、摘芽、剪枝和支撑,保证按需要进行生长⑤转盆与倒盆:当植物长到一定的时候,需要更换泥土等。

植物栽培学重点!!!

植物栽培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园艺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

2、茎源根系: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采用技条扦插或压条繁殖,使茎上产生不定根,发育成的根系称为茎源根系。

3、叶面积指数:是指园艺植物叶面积总和与其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

4、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是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长生的转折点。

它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生理分化;二是形态分化。

5、天然单性结实:无需授粉和任何其他刺激,子房能自然发育成果实的为天然单性结实6、真果:真果是完全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7、长光性植物:在较长的光照条件下(一般为12~14h以上)促进开花,而在较短的日照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

8、土壤肥力:土壤肥力则通常将土壤中有机质及矿质营养元素的高低作为表示土壤肥力的主要内容。

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物方式。

9、嫁接:嫁接即人们有目的地将1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到另1株植物的枝、干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1个新的植株。

10、短截:短截,亦称短剪,即剪去1年生枝的一部分,剪得多称重短截(如剪去1/2~2/3),剪去的少称轻短截(如剪去1/3或更少些)。

11束叶:把叶片包扎起来促使十字花科大白菜和花椰菜叶球或花球软化,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改善,有利于防寒,使菜花干净、鲜嫩二、填空(每小题0.5分,共40分)3、主要根的变态有以下3类:①肥大直根;②块根;③气生根。

4、叶序是指叶在茎上的着生次序。

如2/5叶序表示1个完整的螺旋周排列中,含有5片叶,也就是在茎上经历两圈,共有5叶。

而单子叶蔬菜其叶序多为1/2,双子叶蔬菜2/5是最普遍的叶序。

5、对于含多朵小花的花芽,花在花轴上呈一定方式和顺序排列,即花序不同。

无限无序花从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或从边缘向中央依次开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持续农业——指既能保证食物安全,又能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加速走向市场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

3.引种——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4.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5.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质的变化。

6.S形生长进程——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线呈S形。

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

7.作物的物候期——即人为制定的用于判断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作物形态特征,或者说~就是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一个人为标准。

8.种子寿命——指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

9.休眠——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停止萌发的现象。

10.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11.自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的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等)。

12.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白菜型油菜、向日葵)。

13.常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但异交率在5%以上(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等)。

14.作物的感光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5.作物的感温性——是指一些二年生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冬黑麦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6.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大豆、烟草、晚稻等。

17.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小麦、油菜等。

18.中性作物——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四季开花的作物,如荞麦。

19.定日性作物——只在一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的作物,如甘蔗12.75h。

20.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21.生物学起点温度——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

22.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

23.生殖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24.叶龄余数——即总叶数减去已抽出的叶数。

25.叶龄指数——即已抽出的叶片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比。

26.经济系数——即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27.相对生长率——单位重量的植株在单位时间增加的重量。

28.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干物质。

29.比叶面积——也叫比叶重,即叶面积与叶干重的比值,用于衡量叶片相对厚度。

30.作物生长率——即群体生长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31.源——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通常是指叶片,也包括绿色的角果皮、颖壳、叶鞘和茎。

32.库——接纳光合产物的器官,如穗、角果、块根、块茎等。

33.流——指输导组织,主要指微管系统,最重要的是韧皮部。

34.潜在生产力——在充分理想条件下,作物所能形成的产量,或者说作物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时所能达到的产量。

35.自然环境——是指作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所营造的环境。

36.主导因素——环境因素的作用不是等同的,总有一二个起主要作用,能够左右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的因素即主导因素。

37.光补偿点——即表观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照强度。

38.光饱和点——在光强较弱时,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强而增大,但当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受光强的影响而趋于稳定,此时的光强叫光饱和点。

39.温度三基点——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

40.活动积温——即某一生育阶段内或全生育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

41.有效积温——即某一生育阶段内或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42.冻害——指植物体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或死亡。

43.冷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44.水分平衡——一般把作物吸水、用水、失水三者的动态关系。

45.湿害——当土壤含水量超过了田间最大持水量(即过饱和),根系完全生长在沼泽化的泥浆中,此时作物受到的是湿害。

46.涝害——当田间积水,作物局部或全部被淹没,此时才是涝害。

47.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量上往往不多,但需要程度很迫切,如果缺少这种养分则会对生长发育造成明显影响,并且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补救,这一时期叫作物营养临界期。

4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生长过程中,有一个时期需要养分在吸收速度上和绝对数量上都最大,此时施肥效果最明显,这一时期叫作~。

49.蒸腾系数——是指作物每形成1 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的克数。

50.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适宜的肥水条件下,经过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时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及植株体所含水量的总和。

51.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需水临界期。

52.节水灌溉——即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和灌溉水,最大限度减少水分损失,优化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作物最需要的时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产量和产值。

53.调亏灌溉——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亏水锻炼,达到节水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

54.杂草——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55.植物生长调节剂——泛指那些从外部施加给作物,引起作物生长发育发生变化的化合物。

56.种子寿命——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

57.耕作制度——是为了实现农作物全面持续增产所采取的一整套用地与养地紧密结合的农业技术体系,即种植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农田管理制度。

58.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及其时空配置的技术体系。

59.用地——种植作物,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被消耗,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障碍因素增加。

60.养地——将养分归还给土壤,重塑土壤结构,消除土壤障碍因素。

61.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或规划,即种什么,种多少,种在哪里。

62.复种——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种收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

63.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耕地面积。

64.间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田块上同时或同一季节成行间隔种植。

65.套作——在前作物生育后期于其株行间播栽后作物。

油菜/棉花。

间套作的差别在于共生期长短不同。

66.轮作——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

67.连作——在同一田块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复种方式。

68.少耕——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间隔耕作减少耕作面积。

69.免耕——又叫零耕,作物播栽前不进行土壤耕作,直接在茬地上播栽,在作物生育期间也不进行土壤耕作。

70.土壤耕性——在土壤耕作过程中,土壤物理机械特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的综合反映。

71.宜耕期——即宜耕范围,指适宜于耕作状态的土壤含水量范围。

72.中耕——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于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

73.施肥制——是一个生产单位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肥料来源和种植制度的要求而采取的肥料结构、统筹分配和相应的施肥技术体系。

二、填空题1. 按收获季节分,可将作物分为夏收作物、秋收作物。

2. 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光”包含3个方面的含义: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谱成分。

3. 不同作物的收获方法不同,通常禾谷类作物禾牧草的收获采用刈割法,而薯类作物的收获采用掘取法。

4. 临界日长是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日照。

5. 我国耕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降低。

6. 通常所指的“双低油菜”是指低芥酸和低硫甙葡萄糖苷。

7. 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热量、水分、肥料、劳畜力和机械化。

8. 对大多数作物而言,可以通过降低储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来延长种子寿命。

9. 茄科作物、豆科作物是不耐连作作物。

10. 1935年,前苏联的瓦维诺夫,确定了世界8个独立起源地,认为中国是“第一个最大的独立的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地”。

11. 根据原产地的不同,一般将植物的春化特性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类型。

12. 根据源、库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可将作物划分为3种类型,即:增源增产型、增库增产型、源库互作型。

13. 作物生产是作物、环境与人工措施3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14.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养分储藏场所是胚乳,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养分储藏场所是子叶。

15. 按照国内外现有的观点,作物栽培的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

16. 作物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可根据实际用途来分类。

如:大豆可归入粮食作物,也可归入油料作物。

17. 禾谷类作物、棉花(甘蔗)是耐连作的作物。

18. 有关施肥制的理论有有机农业、无机农业、有机无机结合农业。

19. 养地的途径有物理途径、化学途径、生物途径、工程途径。

20. 植物生长抑制剂的作用区域为顶端分生组织区,而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区域为亚顶端区域。

21. 作物抗涝性强弱取决于对氧的适应能力的强弱。

22. 冬小麦生物学最低温度为3.0℃,如某天温度为8.5℃,则改天的活动温度为8.5℃,有效温度为 5.5℃。

23. 自然条件下,N2可以通过共生固氮和雷电途径转化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铵态氮。

24. 根瘤菌固定的氮最多可占豆类作物需氮总量的1/2 。

25. CO2、CH4和N2O 是三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26. 播种用的种子要求纯度达96% 以上,净度达95%以上,发芽率达90% 以上。

27. 作物栽培方式有育苗移栽和直播栽培两种。

28. 育苗方式很多,按照利用能源的不同,可分为露地育苗、保温育苗和增温育苗。

29. 根据肥效方式,可将肥料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

30. 根据来源,可将肥料分为农家肥料与商品肥料。

31. 根据化学组成,可将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32. 根据化学反应,可将肥料分为酸性肥料、中性肥料和碱性肥料。

33. 根据肥效快慢,可将肥料分为速效性肥料和迟效性肥料。

34. 常见的3种土壤基本耕作方式是:耕翻、深松耕、旋耕。

三、判断题1.农作物所需的各种生活因素是同等重要的。

(√)2.同一作物的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叶数少。

(×)3.农田管理制度是耕作制度的核心。

(×)4.冷害是指植物体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或死亡。

(×)5.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经济系数较油菜的经济系数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