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ta h to o vsuo a ygop 尸 O0 ) h r a i ic n ieec ew e o vsuo a ygo p a d svr h ta fnn aclp t ru r < .5. eew ss f a tdf rneb ten n nac lp t ru n e ee n h T n g i f h vsuo a ygo pi h ee o eu p p ti( [pa] < .5. eut f hperges na a s eeldta aclp t u telvl fsrm l o r e a L ()尸 O0 ) R sl o il e si l i rvae h t h r n i o n ) ( mu r o n ys
c u s fh p re so ,DL C a d Ap B. o reo y e tn inL - o n
【 yw r s T e2da ee;ii t oi a n r li ; co ac lr ie e Ke o d 】 y i ts pdmea lm b oma t Marv sua sa p b L b s y d s
P S A 20 U — U 7 0全 自动 生化 分 析仪 测 定 。 A c采 用 高效 液 相 Hb l 色谱 分析法 测定 。
1 . 计 学 方 法 3统
运 用 S s 70统 计 软件 进 行统 计 分 析 . P S1. 符合 正 态分 布 资 料 的计量 资料 且方 差齐 者 以均数 ± 准差 (由 ) 示 , 方 标 表 用
a ec us f h p re so ,DL—C a d Ap B wee he sg i c n rs fcos o co a c lr ds ae g ,o re o y etn inL n o r t in f a t ik a tr f ma rv sua ie s .Co lso i ncu in: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Rea o s i e we n S r m p r e st i - a tv o en a d M a r v s n a sa e n T p a e c Pa l t n h p b t e e u Hy e s n i v t C- i i y Re c e Pr t i n i c o a c l r Die s s i y e 2 Di b t - i ・
【 全科临床研究】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 C 反应蛋 白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陶少平 , 周蓓 , 宇 , 学峰 杭 陈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 病患者血清高敏 c反应蛋 白( s—P 与大血 管病 变的 关 系。方法 选择 2 糖尿病 hCR ) 型
患者 6 8例 , 中 2型糖尿病 并发 大血 管病 变组( 其 A组 )6例 , 大血管病变组( 3 无 B组 )2例 , 3 并选择 3 0例健 康者为对照组
( c组) 。分别测定 3组患者血清 hCR s — P水平。结果 A组和 B组 血清 hC R s —P水平均 高 于 c组 , A组 明显 高 于 B组 。 结论 血 清 hCR s — P水 平的检 测对预 测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的发 生发展有 重要 的临床 意义。
【 关键词】 糖尿病 , 型 ; 反 应蛋 白; 管病 变 2 C 大血 【 中图分类号】 R 8. R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57 1 5 35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7 — 6 (07 0- 7 - 621 4 20 )8 62 2 7 0 0
C l g , n u 4 0 0, h n ol e A h i2 1 0 C i a e
【 bt c】 be i T p r t li s pbten ye esit Cr cv p tn(s—P n i ec ar A s at O j t e oe le h r ao h e e pr nivy — ate r e hCR )add bt c — r cv x o e e tn i w h s ti e i o i a im o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与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间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与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间的关系

糖尿病 ( M) D 的慢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 、 致残 的最 死 、 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史 或多普 勒检查发 现颈 动脉 和/ 下肢大 或 主要原 因。而细胞表面 的黏 附分 子在糖 尿病慢 性血管病 变 的发 动脉 粥样斑块形成狭窄者 。合 并感染 、 肿瘤 、 结缔组 织疾病及 心
【 摘要】 目的 研 究 2型糖 尿病 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一1 和血 管细胞黏 附分子 一1水平 的变化 及其与血 管
病变的关系。方法 7 3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管病 变的情况分为无血 管病 变组 (n=2 ) 微血 管病变组 ( = 5 、 2、 n 2 ) 糖尿 病各组 血清 可溶性细胞
糖尿病 患者 7 例 , 3 均符合 19 9 9年 世界卫 生组织 ( O) WH 公布 的 集抑制法 , 体质指数 ( MI B )=体重 ( g / k ) 身高 2 I ) ( 。血浆假 性 n 诊 断标准 , 其中男性 4 0例 , 女性 3 , 3例 年龄 6 . 6 7岁 。按 照 血友病因子( WF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 13± . v )
重量呈正相 关。 。L H是心 血管 疾病 的一种独 立危 险 因素 , V 因 参考文献
1 eeexR Ao s R, ua E e a c oado a hc ses s 1 g 此降压的同时 , 缓或 逆转 L H是 E 延 V H治 疗 的重要 课题 。本 研 [ ] D vru B, lnoD L t M , t .E hcri rp i ass・
血 管病变 的情况分为三组 : ①无血 管病变组 ; ②微血管病变组 , 经 13 s A . l M一1和 s C M一1的测定 C VA
采用酶链 免疫吸 附双抗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者 C D 6 2 P 、 C D 6 3 、 v WF水 平分 别 为 ( 1 1 . 3 + 6 . 4 ) %、 ( 1 3 . 5 ± 7 . 2 ) %、 ( 1 6 6 . 9  ̄ 1 8 . 7 ) %, 显著高于 2 T D M组与对照组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义( P<0 . 0 5 ) , 而v WF — c p活性 [ ( 5 8 . 7 + _ 1 7 . 5 ) %1 显著低于 2 T D M组与对照组 ( P<0 . 0 5 ) ; 2 T D M 组患者 C D 6 2 P 、 C D 6 3 、 v WF水 平 分 别 为 ( 7 . 3  ̄ 3 . 5 ) %、 ( 8 - 3 ± 4 . 2 ) %、 ( 1 4 2 . 3  ̄ 2 0 . 8 ) %, 显 著高于对照组 ( P <0 . 0 5 ) , 而v wF — c p活 性【 ( 6 5 . 4 + _ 1 8 . 1 ) %】 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 0 5 ) , 直 线 相 关 分 析 表 明冠 脉 病 变积 分 与 v WF水 平 呈 正相 关 ( r :0 . 7 3 2 , P<0 . 0 5 ) 。 结 论 血 浆 v WF水 平 与 2型 糖 尿 病 发 生 、 发展 、 内皮 损 伤 有 关 , 且 与 2型 糖 尿 病 冠 心 病 的 发 生 存 在 一 定 关 联 , 加 强血浆 v WF检 测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a n d s t u d y t h e c h a n g e o f v o n Wi l l e b r a n d f a c t o r ( v WF ) l e v e l s t o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t y p e 2 d i a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余晓慧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组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IGF-1水平、颈动脉中层厚度。

结果 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组IGF-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IGF-1较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对照组、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组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GF-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显著相关性,是敏感的预警指标。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The relationship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with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type 2 Diabetic patient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 with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The serum IGF-1 and CIMT was detected in 20 of healthy controls,20 of type 2 diabetes without complications and 20 of type 2 diabetic macroangiopathy patients.Results The serum IGF-1 in type 2 diabete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s(P< 0.05); The serum IGF-1in type 2 diabetic macroangiopathy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ype 2 diabetes without complications (P< 0.05); The CIMT in type 2 diabetic macroangiopathy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s and type 2 diabetes without complications(P< 0.05);Conclusions IGF-1 and CIMT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ype 2 Diabetic Macroangiopathy,. key words: Diabetes; Macroangiopathy;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gJMe , 02,4 (3) 12 —8 3 l d 20 3 7 2 :85 13 .
[ 3 Z kv P O a s a b I n , t . ni es o 1 ] a o , m t — ne n D uK M,s o e a A g t i I p- o T 1 on n I
a e i ae[ ] I C r o 2 0 ,2 2 :3 ・ 6 r r d es J . n J a i , 0 0 7 ( ) 13 1 . ty s t d l 3
[ 7]K ne a nl WB, b o D, aaeD e a.C mnr erdsae A btR Svg D,t t 1 o ayhat i s e a dar b l t n he Fa iga td J .A H atJ n ta f rl i :t rmnh m Su y[ ] m er , i i i ao l
这些 具有代 谢综 合征 表现 的疾 病发展 过 程 中发 挥重
i cd n e o t a b lai n at ra u e my c r i n a c in i a n i e c f ar lf r l t fe c t o a d a i f r t n p — i ii o l o
t s —eedn ad - dpn et pt a [ ] C ri a e i dpn etn i eedn a w y J . a o s nn n h s dv c
( 收稿 日期 :0 11 -7 2 1-1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型糖 尿病 患者 血 清抵 抗 素水 平 与 高 血 压相 关 性 研 究
付 景 云 宋滇 平 李 。 , 红 吴 晓艳 , ( 1昆 明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昆明 6 0 3 ; 南绥 江县人 民 医院 ) 5 0 2 2云

血清ECE、ICAM-1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水平变化及意义

血清ECE、ICAM-1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水平变化及意义

中文摘要血清ECE、ICAM-1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水平变化及意义摘要目的: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步上升及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一般的动脉粥样硬化(As)在组织病理学上并无差异,对AS的发病机理,目前曾有多种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主要有脂肪浸润学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以及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

但2型糖尿病(Diabetes、DM)大血管病变其发生早,进展快,预后差,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90年代后期逐渐发现内皮素转换酶(endothelin.converting.Enzyme,ECE)和细胞问粘附分子(interceudaradbensimmolecude,ICAM.1)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目前对ICAM.1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已有很深入的进展,但尚不清楚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ECE、ICAM.1的水平及其两者之间关系。

为此我们检测了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ECE水平、活性与ICAM.1水平。

同时检测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ct),一氧化氮(NO)等一系列指标。

旨在探讨他们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它们之间关系,并为其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中文摘要方法:采用成组对照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52、13±7.53)岁,系2003年2月至2003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内分秘科门诊和住院病人。

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1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

所有受检者之间无血缘关系。

排除1型糖尿病,无糖尿病酮症,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肿瘤及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正常,凡具有下例情况之一者确定为大血管病变组:①有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史:②体检发现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③ECG提示缺血型ST ̄T改变;下肢多普勒示:下肢动脉狭窄。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UA、Cys C、尿RBP水平及其与mAlb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UA、Cys C、尿RBP水平及其与mAlb的相关性
ly higher than corresponding (63.25±11.45) µmol/L, (5.31±1.03) µmol/L, (301.11±55.88) µmol/L, (0.73±0.12) mg/L, (0.78±0.21) mg/L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0.05); the levels of RBP, NAG, mAlb, β2-MG and UAC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8.13±1.42) mg/L, (16.46±5.34) U/L, (36.48±5.19) mg/L, (0.28±0.06) mg/L, (62.59±3.89) mg/g, which
通讯作者:范修敬,E-mail:fanjxui11@
·1645·
海南医学 2021 年 7 月第 32 卷第 13 期
Hainan Med J, Jul. 2020, Vol. 31, No. 13
测能够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进而指导患者及时接受 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尿微 量白蛋白(mAlb)会在肾功能代谢异常时穿过肾小球 进入尿液,可作为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受损的 敏感蛋白[3]。本研究主要观察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 早期血清及尿液各项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 尿 mAlb 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 如下: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肾病;视黄醇结合蛋白;尿酸;胱抑素;肾功能常规指标;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350(2021)13—1645—03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A, Cys C, urinary RBP and mAlb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FAN Xiu-jing, GU Jie-chao, CHEN Xin-hao.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Jiangmen People's Hospital, Jiangmen 529000, Guangdong, CHINA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

三、老年2型糖尿病的筛查与三级预防
(二)、老年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2. 二级预防: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保护脏器功能。全国糖尿病调查中 30%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约半数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以前处于未知状态, 首次因并发症就诊的现象很普遍。约2/3进入老年后罹患糖尿病者均有机 会早起步优化血糖管理,减少并发症危害。积极促进三级医疗机构共同 筛查和管理糖尿病患者,完善互联网信息获取、机构+医保联合监管,提 高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和自我管理水平,有效减少糖尿病并 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维护心脑肾脏器功能。
四、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策略的优化
(三)、老年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控制目标的制定
(1)HbA1c ≤7.0%:相应FPG 4.4~7.0 mmol/L和2hPG<10.0 mmol/L,目 的是良好控制血糖以争取长期获益。适用于新诊断、短病程、自我管理 能力强、医疗条件较好的患者,或是应用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治疗、 能规避低血糖风险的老年患者。对于早发现血糖异常、早开始自我管理 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条件可以控制血糖至正常人水平,减少糖尿 病并发症风险。
三、老年2型糖尿病的筛查与三级预防
(二)、老年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即预防发病(治未病)。对于处于IGR(糖尿病前期)的老 年人,要进行常态化的防治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疾病的科普宣教,提倡健 康生活方式,推动落实全体老年人群定期糖尿病筛查的医保政策,力争 早发现异常、早开始管理,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大庆研究30年报告显示, TLC成功延缓了糖尿病发病也有益于改善脏器损害。
四、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策略的优化
(三)、老年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控制目标的制定
(2)HbA1c 7.0%~<8.0%:对应的FPG<7.5 mmol/L和2hPG<11.1 mmol/L, 作为最优控制和可接受控制标准的中间调整阶段,适用于自我管理能力 欠佳或低血糖风险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CRP水平测定及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CRP水平测定及分析

测 血清 A A和 c P水平 对评估 1 D c R 2 M及其血 管病 变风险具
有 重要意义 。
注 : 对照 纽 比软 , J . 1与 无血 管并 发 症 者 比较 , ,<Oo 与 p<O0 ; J .5 ( 稿 日期 :0 9o — 收 2 0 .11 7)
讨论 :c A A是一 种 以血 小板 和 内皮细 胞膜 上带 负 电荷
山东医药 20 09年第 4 9卷第 l 期 1
血管疾病 的发 病率 方 面 有重 要 影 响, 究 显示 , c每降 低 研 T 1 %可 减少 冠状 动脉事件 2 , ≥5 a的研究 中 ,c每 降低 % 在 T l %临床事件发生率 降低 3 ;G与冠状 动脉疾病 危险性 的 % T
况较为常见 , 中高血压病者 并高 T T 其 G、 c发生率高 。总之 , 对老年患者应坚持定期体检 , 对检出有危险 因素人群应进 行 早期强化干预 , 如对高血压病 患者积极行降脂治疗等 。
( 收稿 日期 :o 9o .5 2 o 一11 )
2型糖 尿 病患 者 血 清 抗 心磷脂 抗 体 、 R C P水 平 测定 及分 析
的心磷脂 作 为靶抗 原 的 自身 抗体 , IG、吕 、g 三 种类 有 g IA IM 型, 其产生可能是某种病理机制使细胞膜磷脂暴 露后 引起 的

种 自身 免疫反应。研究证实 , c A A与血 栓形成 有关 , 是缺
临床 资料 : 同期 收治 的 12例 1 D 患 者 ( M组 ) 男 3 2M D , 6 3例 , 6 女 9例 ; 年龄 4 — O岁 。均 符合 19 17 99年 wH 0诊 断 标准 , 病程 5个月 一1 ; 血管 并发症 6 2a有 5例 , 中冠心 病 其 2 例 ( 高血 压 6例 , 1 并 脑梗 死 6例 ) 单 纯高血 压 4例 、 纯 、 单 脑梗死 6例 、 尿病 肾病 1 ( 高血压 3例 , 尿病视 网 糖 7例 并 糖

炎症因子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干预治疗的效果

炎症因子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干预治疗的效果

2 1 各 组 问 炎 症 因子 水 平 及 HO — H M — . MA B、 O A I R
比较 见表 1 。
22 炎症 因子 的相关性 分析 .
2 2 1 hC P与 各项 指 标 的 相关 性 以 hC P为 . . s R sR 应变量 , 以年龄 、 MIWH S P D P、 B H A B 、 R、 B 、 B F G、 b
hC P水平升高 ; sR 普伐他汀治疗 可降低血清 hC P 其抗 炎作用 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sR ,
[ 关键词 ] 糖 尿病 ; 大血管病变 ; 炎症因子 ; 干预治疗
[ 中图分类 号] R 8 . 571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 10 -6 X(0 8 2 - 8 -2 022 6 2 0 )80 20 0
计 算胰 岛 p细胞 功 能 指 数 ( O — ) 胰 岛素 抵抗 H MA p 、
指 数 ( MA I 。hC P测 定 采 用 微 粒 子 增 强 透 HO — R) s R
射 免 疫 分 析 法 , 剂 购 自芬 兰 Oi i nsc 试 rnDa ot a公 o g i 司 ; 糖 、 脂 、 清 hC P 均 使 用 日本 Oy ps 血 血 血 sR lm u
2型糖 尿病 ( 2 M) T D 大血 管并 发症 患病率 高 , 累 及部位 广 , 残致 死 率 高 。本 研 究通 过 检 测正 常人 致 群与 T D 及 其 大血 管病 变 患 者 的血清 高 敏 c反 2M 应 蛋 白( sR ) 脂 联素水 平 , hC P 、 并对 部分 T D 大 血 2M 管病变 患者应 用普 伐他 汀 干预治疗 , 讨 hC P 脂 探 sR 、 联 素与 T D 及其 大血 管并发 症 的相关性及 他 汀类 2M

血清抵抗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血清抵抗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试者 空腹血清抵 抗素、游 离脂肪酸 ( F F A)及超敏 c反应蛋 白 ( s C P 水平;并测 定各 组的空腹 血糖 ( P 、空 h— R) F G)
腹胰 岛素 ( I S FN )和血脂水平 ;用胰 岛素抵抗指数 ( O A— R)评价胰岛素抵 抗程度 ,分析各指 标 间的相 关性及其 HM I 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 关性 。结果 大血管病 变组及无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抵抗素 、F A及 h —C P水平均显著高 于 F s R
【 btat A s c】 O jci T vsgt ter a osi e ensrm rs t ,t e i e s e i s t m coa— r bet e oi et a ltnhpbt e e ii y d bt lt ,i arv v n i eh e i w u e s n p 2 a e m lu s s
lv l e e as ee td i a h go p HOMA —I w s u e o a s s n u i e itn e lv la d t e r lt n hp b t e a h e e sw r lo d tce n e c ru . R a s d t se s i s l r ssa c e e n h ea i s i ewe n e c n o i d x a dt e r o rl t n wi co a c l r i a e w r n l z d Re u t T el v l fs n m e i i F A n s—C n e n h i c reai t ma r v s u a s s e ea ay e . s l o h d e s h e e so e l r s t s n, F a d h RP i n

UKPDS 研究结果全解读

UKPDS 研究结果全解读

郭艺芳教授深度剖析:您完全了解UKPDS 研究吗?2016-03-05 07:35来源:丁香园作者:郭艺芳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是人类抗争糖尿病征程中的一座丰碑,为我们认识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大量重要信息。

就其科学意义而言,过去没有、将来也很难有其他研究与之抗衡。

然而近20 余年来,很少有人关注该研究的全貌,许多医生认为UKPDS 研究只是证实降糖获益的一项随机化临床试验而已。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UKPDS 系列研究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全面了解UKPDS 研究内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降糖治疗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合并症发病风险的影响。

本文简单归纳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研究内容,供参阅。

1. UKPDS 7(1990 年)以3044 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为对象,论证了控制热量摄入与减轻体重对于降低空腹血糖的重要性。

2. UKPDS 9(1993 年)以672 例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探讨了N- 乙酰葡糖胺酶、尿蛋白排泄率与空腹血糖之间的关系。

3. UKPDS 10(1993 年)以585 例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探讨了饮食干预对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及其与高血压、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

4. UKPDS 11(1994 年)以507 例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研究了受试者生化危险因素(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 胆固醇、LDL- 胆固醇、尿蛋白、N- 乙酰葡糖胺酶、C 肽等)的分布特点。

5. UKPDS 13(1995 年)采取多中心随机化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2520 例新诊断2 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单纯饮食控制以及在控制饮食基础上分别加用氯磺丙脲、格列本脲、胰岛素或二甲双胍(肥胖患者)对空腹血糖的影响。

结果显示各种药物的降糖效果相似。

6. UKPDS 14(1995 年)研究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缺失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炎症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炎症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炎症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张黎明(综述);高凌(审校)【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6(045)008【总页数】4页(P1113-1116)【关键词】糖尿病 ,2型;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作者】张黎明(综述);高凌(审校)【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441021;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44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近来的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自然免疫及炎症性疾病,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认为炎症、免疫与T2DM的发病存在关联[1]。

在炎症因子中,除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C反应蛋白(CRP)等作为炎症过程的调节因子外,近年来关于树突状细胞等细胞因子的研究,在T2DM特别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拟对相关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T2DM的特征是胰岛素抵抗(IR)和进行性β细胞凋亡,二者可能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2],慢性炎症可能与T2DM的IR及β细胞损伤有关。

有观点认为[3],T2DM是一种自然免疫和炎症性疾病。

炎症因子包括: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如白细胞,与急性炎症有关;急性期反应蛋白,如CRP;炎症因子,如TNF、IL、脂联素及抵抗素等;以及凝血因子、血脂成分及其他如唾液酸、淀粉样物质等。

炎症细胞因子作为炎症过程的调节因子,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的研究显示[8],肥胖患者及T2DM患者的脂肪组织内TNF-α蛋白高表达,TNF-α水平及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常人。

此外,TNF-α还可抑制磷酯酰肌醇-3激酶活性,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活性[9]。

TNF-α同时还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IR,在饮食诱导加遗传性肥胖的患者中,其机体存在有TNF-α信号遗传缺陷,能显著改善IR信号转导能力,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VD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VD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VD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CHEN Ling;ZHOU Xianghai;JI Linong【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VD]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未接受维生素D补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4例,按照尿白蛋白定量/肌酐比值(uACR)不同分为临床蛋白尿者59例(A组,uACR≥300 mg/g)、非临床蛋白尿者1 185例(B组,uACR< 300 mg/g),根据免散瞳眼底照相和(或)眼底镜检查结果不同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者262例(C组)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982例(D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VD等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血清25(OH)VD水平与DN、DR的关系.结果与B组比较,A组血清25(OH)VD水平降低,维生素D缺乏比例增加(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VD水平与DN风险呈负相关.与D组比较,C组血清25(OH)VD水平降低,维生素D缺乏比例增加(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 (OH) VD水平与DR风险呈负相关.结论血清25(OH)VD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患病风险呈负相关.【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8(058)039【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25-羟胆骨化醇;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者】CHEN Ling;ZHOU Xianghai;JI Lino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微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微血管并发症是现阶段糖尿病治疗的重要任务。

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糖基化终末产物、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均可影响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张亚琦;黄丽;王春【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24(64)3【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血管病(DPV)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因子[血清骨桥蛋白(OPN)、骨保护素(OPG)、骨钙素(OC)、维生素D(VD)]水平变化,并评估其对T2DM并发DPV的预测效能,为T2DM并发DPV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纳入111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并发DPV(DPV)分为单纯T2DM组49例,DPV组62例。

采用EILSA法检测血清骨桥蛋白(OPN)、骨保护素(OPG),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骨钙素(OC),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VD)。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并发DPV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OPN、OPG、OC水平与T2DM并发DPV患者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OPN、OPG、OC、VD水平对T2DM并发DPV的预测效能。

结果与单纯T2DM组对比,DPV组血清OPN、OPG水平高(P<0.05),血清OC、VD 水平低(P<0.05)。

血清OPN、OPG、OC、VD是T2DM并发DPV的影响因素(P 均<0.05),血清OPN、OC是T2DM并发DPV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OPN水平与T2DM并发DPV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及收缩压呈正相关,与TG呈负相关;血清OPG水平与糖尿病病程、HbA1c、TC、HDL-C及LDL-C呈正相关;血清OC水平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P均<0.05)。

血清OPN、OPG、OC及VD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DPV的AUC为0.756,敏感度61.3%,特异度89.8%。

结论 T2DM并发DPV患者血清OPN、OPG水平升高,OC、VD水平降低,血清OPN、OC为T2DM患者发生DPV的独立影响因素,四者联合对于T2DM患者并发DPV有一定预测效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数目及与血清C-肽、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数目及与血清C-肽、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数目及与血清C-肽、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袁付平【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23(21)7【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数目及与血清C-肽(C-P)、胰岛素(Ins)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疾病防治提供更多指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高邮市中医医院诊治的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接受体检的5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

检测并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肠道主要菌群数目、血清C-P、Ins水平,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肠道菌群数目与血清C-P、Ins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拟杆菌、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P水平低于对照组,In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双歧杆菌、乳杆菌数目与血清C-P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Ins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拟杆菌、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数目与血清C-P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Ins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有益菌数目明显下降,条件致病菌数目明显上升,且肠道菌群数目与血清C-P、Ins水平有相关性。

【总页数】4页(P73-76)【作者】袁付平【作者单位】高邮市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相关文献】1.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血清胰岛素、C-肽动态释放水平分析2.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3.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4.利拉鲁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的影响5.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水平与IL-6、TNF-α、H O M A-I R水平的相关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沈寒蕾;赖战峰;谭晓丹;邓宏明;黄媛;张峥嵘;肖常青【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22)7【摘要】目的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门诊健康体检和住院病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各50例,单纯性肥胖者45例,健康体检人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各组研究对象WC、BMI和WRT(腰臀比)等情况及FPG、PBG2h、FINS和HbA1c等生化指标,研究探讨各组血浆visfatin与部分炎症因子(hs-CRP、IL-6和TNF-α)的关系,并分析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将其与炎症介质作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血浆中Visfatin的浓度变化随着患者WC、WRT、FPG、PBG2h、FINS、HbA1c及hs-CRP、IL-6、TNF-α等炎症介质相关的各项指标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变化.结论血浆中内脂素与hs-CRP、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与糖尿病的发生之间有密切关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总页数】4页(P44-47)【作者】沈寒蕾;赖战峰;谭晓丹;邓宏明;黄媛;张峥嵘;肖常青【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代谢糖尿病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实验中心,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代谢糖尿病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代谢糖尿病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代谢糖尿病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代谢糖尿病中心,广西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J], 潘建2.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J], 孙明谨;李雪锋;胡清;郑虎;黄成虎;蔡俊伟3.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内脂素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王慧慧;闫晓光;马佳妮;张海军;孙哲4.血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J], 孙霞 ;汪大望;汤贞彦;卢乐;徐爱花;毛皓愉5.2型糖尿病患者的腹腔内脂肪面积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血清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的相关性 [J], 程莉;程纤;易志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症反应有关[ 3 1 。 1资料与方法
并 心脑血管病变者为 8 . %, 3 5 无心脑血管病变者为 7 . %, 异无 0 95 差 5 统计学 意义( O 5。 . ) 年龄 ≥6 岁的患者中有 、 O 5 无心脑血管病 变的高 血压 患病率 分别 为 8 . %与 8 . %, 51 9 5 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 5。 7 .) O 2 血清 炎症 因子 的变化 所有研究对象血清 hC R 、N — 和 I一 . 2 s— PT Fa L 6 平均有不 同程度 的升高 ( 水 均值高于参考值上 限) 。年龄 ≥6 5岁者 血清 hC R 、N — 、 一 s — P T F aI 6水 平 均较 年 龄 < 5岁者 明 显升 高 (< L 6 P 00 ) .1。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清 hC R s — P水平较无心脑 血管病变者 升 高(< . )血清 T F a I一 浓 度略高 于无心脑 血管病 变者 (> P 0 5; 0 N_、 6 L P OO ) 年龄 ≥6 . 。 5 5岁者进一步按有 、 无心脑血管病变分为两个 亚组 , 其 中合并心脑血管 病变者血清 hG P s R 水平 较无心 脑血管病 变者升高 (< .5;两亚 组间血 清 T — L 6浓 度 比较无显 著性差 异 (> P O0) NF dI 一 P
与年龄< 6 7 5岁组相 比口 v< 5y asP OO ; s 6 er,< .1与无心脑血管病变 组相 比 v tot C D# < .5 与年龄 ≥6 s hu V P 00 ; Wi C 5岁且无心脑血管病变
医学信息 2 1 8月第 2 卷第 3期 Meia I ̄r ai . u. 0 2 V 12 . o 3 0 2年 5 deln m t n A g 2 1 . o. 5 N . o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炎症因子水平 及其 与 大血 管病 变 的相 关性
曾 晓 , 碧池 , 雯 雯 任 刘
( 北 省 荆 州 市 三 医院 内分 泌科 , 北 荆 州 44 0 ) 湖 湖 3 00
摘要 :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患者血 清炎症 因子水平的变化 , 探讨 炎症 因子对 2型糖尿病尤其老年 患者合 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 方法 1 3 0 例2 型糖尿病 患者按年龄及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病 变分别分组。测定所有患者血清高敏 C反应蛋 白( C Rp 、B H Ac T 、 G、D — h — )F G、 b , C T L L C水 s 、 平, E I 用 LS A方法测定血清 白介素 6I一 ) 肿瘤坏死 因子 a N — ) ( 6 L 和 ( F Q 水平 。 结果 ①2 T 型糖尿病 患者年龄 ≥6 5岁者 , 血清 h — l T F a s RP N — 、 C 、 I一 L 6水平均高于年龄 < 5岁者(< .1。 合并心脑血管病 变者 , 6 P 00 )② 血清 hG sRP水平较高于无心脑血管病 变者(< .5。 P 0O )年龄 ≥6 5岁中合并心脑 血 管病 变者 , 血清 h KP水平 高于无 心脑血 管病 变者(< . ) 血清 h — s C— P 0 5。⑧ 0 s RP水平与年龄和 血清 T C G水平 呈正相关( O 5 , < . ; r . 7 P O 1r = 2 O = 02 0 P OO ) 影响 hC- .2 , < .i。 s RP的因素主要 为年龄 , 回归方程 为 yhC RP= .0 + .0 (s — ) 24 7 010年龄 。 ④2型糖尿病 中≥6 5岁者合并心脑血管病 变的发 生率 高于< 5岁者 ( 0 1。 6 P . )结论 l — P与 大血管病 变相 关, I一 和 T — < 0 1 R s C 但 L6 NF n与大血 管病 变无明显相关性 ; 年龄增长是血清 hC R s — P水平
疾病 、 各种急性 、 应激疾病 、 严重 肝肾功 能不全及应 用抗炎 药物 、 免
疫抑制剂者 。上述 入选患者分别按年龄 、 是否合并心脑 血管并发症 分组 。按年龄 分为两 组 : 年龄 ≥6 5岁者共 7 5例 , 平均 年龄 (o2  ̄ 8. 4 69 ) , 中男 5 .2岁 其 9例 , 1 女 6例 ; 龄 < 5岁者共 2 年 6 8例 , 平均 年龄 ( .  ̄ . ) , 中男 2 例 , 5 58 80 其 26 2岁 3 女 例。进一步按是否 合并心脑血管 病变将年龄 ≥6 5岁者分为两个亚组 : 无心脑血管病变者 2 例 , ① 1 平 均年 龄( .  ̄ . ) , 中男 1 , 8 ; 72 65 其 79 1岁 3例 女 例 合并 心脑血 管病变者 0O Fra bibliotek . 。 5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 ~ 0 7 . 1 0 6 2 0 年我 院 T D 2 M住 院患者 1 3 , 0 例 平均 年龄( .  ̄ 4 3岁 , 7 8 1 . ) 其中男 8 例 , 2 例 。 20 2 2 女 1 均按照 WH 糖 尿病诊 O 断和分类标准( 9 年) 为 T D 1 9 确诊 9 2 M。除外感染性疾 病 、 免疫类 风湿
升 高 的主 要 影 响 因素 。
关键词 : 糖尿病 , ; 2型 心脑血管病 变; 高敏 C反 应蛋白 ; 肿瘤坏死 因子 a 白介 素 6 ;
2 型糖尿病合 并心脑血 管病 变是 %D M患者致 残和死亡 的重要 原 因之一 。 2M是 一种 自然免疫 和低度 炎症性疾病 。 T D 血清 c反应蛋 白(- P是预测心脑血管疾 病的标志 物 , CR 1 是致动脉 粥样硬化 的一个 危险 因子 , 而脂肪细胞分泌 的肿 瘤坏死 因子  ̄ m F 、 ( N — ) 白介 素 6 ( _) I 6是刺激肝脏合成 c RP的主要细胞因子 , L — 与慢性高糖所致 血管 内皮细胞功能 障碍密切相关 。因此 ,z M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可能与 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