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游乐场》教学设计[1] 2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第2课时《儿童乐园》(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2课时《儿童乐园》(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第2课时《儿童乐园》(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1-50内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够准确地比较大小。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准确地解答题目。

3.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1-50,掌握数字大小关系。

2.运用大小比较符号比较数字大小。

3.能够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运用数字大小比较符号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

2.在游戏中体验数字大小比较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1. 游戏环节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一个儿童乐园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1.随机从数字1-50中抽取一个数字。

2.学生按顺序猜测这个数字是多少。

3.每次猜测后,教师会告诉学生该数字是大于还是小于他们的猜测,直到猜测到正确答案为止。

4.学生的成绩将根据猜测的次数得出,猜测次数越少分数越高。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数学兴趣,提高数字的敏感度,同时也能够锻炼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认识数字大小关系在游戏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以幼儿园的方式,通过数字与图像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50的大小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50个球,球的大小不同,球的数量也不同,让学生根据球的大小和数量,来认识数字1-50的大小关系。

3. 学习数字大小比较符号在学习数字大小比较符号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数字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哪一个数字更大或更小。

之后,再引入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这三个符号,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符号比较数字大小。

4. 练习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数字,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比较数字大小。

如:请比较24和35的大小。

5. 温故知新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温习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问道:请问大于号(>)和小于号(<)有什么区别?五、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并且掌握了数字大小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游乐场-北师大版秋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游乐场-北师大版秋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游乐场北师大版秋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游乐场》。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人民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排列与组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人民币图片、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游乐场中的商品价格,引出人民币的概念。

2. 认识人民币: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3.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以游乐场中的游乐项目票价为例,让学生计算不同游乐项目的票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4. 简单的排列与组合:让学生根据游乐场中的商品价格,进行购买组合,找出最合适的支付方式。

5. 例题讲解:以游乐场中的棉花糖为例,讲解如何用人民币购买棉花糖,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人民币的认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的换算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排列与组合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一张____元,两张____元可以兑换一张____元。

(2)计算题:一瓶饮料3元5角,买两瓶需要多少元?(3)应用题:小明有5元,他想买一个2元和一个1元的玩具,他需要找回多少元?2. 答案:(1)10,5,2(答案不唯一)(2)7元(3)3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还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学生对排列与组合的掌握较好,可以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人民币换算问题,如:100元可以兑换多少个20元?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排列与组合问题,如:在游乐场中,有A、B、C三个游乐项目,票价分别为30元、25元和40元,如果你有100元,你应该如何选择?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人民币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人民币的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2《儿童乐园》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2《儿童乐园》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2《儿童乐园》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儿童乐园》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对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有一定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实物、图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或者一个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方式,呈现一些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儿童乐园(2)-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儿童乐园(2)-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儿童乐园(2)-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过路口,从起点走到终点,并在对应颜色的底板上停下。

2.能够将指定的图形拼成一个完整的图案。

3.能够发现物体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教学重点1.学生通过指令走过小城镇,掌握左右转向的技巧。

2.学生能够将图形拼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并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学生通过指令走过小城镇,需要掌握左右转向的技巧。

2.学生需要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能够将它们合理地排列组合。

教学方法1.讲解-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1.课件、互动课堂软件。

2.棋盘、棋子。

3.几何图形拼成图案的练习册子。

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引入课堂主题,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难点,同时策划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昨天我们学习了扮马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呢?2.学生自主探究引入数字颜色表格,提供自由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了解颜色、数字、表格之间的联系。

问题:请问绿色数字 3 和白色数字 5 有什么不同?3.教师示范操作教师通过互动课件,展示指导学生正确掌握走迷宫的技巧,展示几何图形拼成图案的方法。

4.小组合作小组内,学生们互相合作,通过转弯、划线的方式,探寻走迷宫的技巧。

同时,他们还需要在棋盘上,构建一个完整的图案。

5.交流反馈学生针对走迷宫、拼图的过程,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今天的课程,提出下一节的前瞻性问题。

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相互协作,积极探究新知识,同时锻炼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课件等工具的作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二则】[名师]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二则】[名师]

《儿童乐园》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二则】《儿童乐园》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之一〖教学目标〗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3.结合具体情境,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是在上一节“数一数”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不仅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教材已经取消了被乘数与乘数的区分。

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或者会用相应的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都是学生是否理解乘法运算意义的标志。

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关键是确定两个乘数各是多少:一个乘数就是相同的加数,不会出错;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它隐含在连加算式中,要加以强调。

这也是教材设计的一个亮点。

强调这一点,有助于加深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昌吉市第一小学地处郊区,与农村相邻。

由于地处城乡结合处,学生生源多属于农村及外地打工子女,学生虽有吃苦耐劳精神,但由于生活环境、经济状况都较差,学生接受外界信息资源条件较差。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师:同学们,我们数学的王国里有一个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想去看一看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有乘飞机的,划船的,还有坐火车的。

生:我发现了每架飞机上的人数同样多,每节车厢的人数同样多。

师:能根据这幅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合作提问题,并列式计算。

《游乐场》教学设计

《游乐场》教学设计

《游乐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6-P87教学目标:1、结合“游乐场”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轻松运用关于6、7、8、9的乘除法综合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看图收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到游乐场玩过吗?在游乐场里都玩过些什么呢? 今天,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到游乐场去转一转,看一看那里有什么有趣的游戏活动。

(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模型,探究新知:师:现在老师先来带大家玩这个项目.(出式课件碰碰车,小火车。

) 小朋友们,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师:小朋友们,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1、每节小火车有4人,3节小火车共有多少人?2、如果4个买票的人都要坐碰碰车,那么需要几辆碰碰车?3、小火车上的人数是买票人数的几倍?师:小朋友们,淘气和笑笑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答:淘气:小朋友们你们可要认真听,一张碰碰车票5元,我的问题是,买5张碰碰车票需要多少钱?笑笑:一节火车车厢可以坐4人,小朋友们,我提的问题是,24人能坐满几节火车车厢?师:小朋友们,你能帮助淘气和笑笑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帮助了淘气和笑笑解决了问题,他们非常的高兴。

不过,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朋友提出的问题。

你们想知道这些小朋友都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吗?我们来看一下。

(1)每辆碰碰车坐2人,4辆碰碰车一共坐了多少人?(2)如果9节小火车都坐满,一共多少人?(3)一张小火车的票需3元,买8张小火车的票需要多少钱?(4)每节小火车有4个轮子,9节小火车共有多少个轮子?(5)4个买票的人都坐碰碰车,一共要用多少钱?(6)有18个人要坐碰碰车,需要几辆?(7)假如你有10元钱,想怎么玩?(8)买3张碰碰车车票的钱能买几张小火车车票?师:小朋友们,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我们来一一解决。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练习一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练习一
19是总数,除数5表示的是每5张装1袋,商3,3成5等于15,19减15余4张。,所以可以装3袋,还剩4张。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准确,看来用除法竖式大家把握的已经很牢固了,那接着看第2题,请按下暂停键,小朋友们拿出纸和笔动手算一算吧。
生:老师,这是我计算的结果,因为每盒8块,那24除以8,可以装3盒了,32块除以8等于4,可以装4盒,那40除以8等于5盒,48除以8等于6盒,56除以8等于7盒。
第2问,我是用50除以8等于6盒余2块。答可以装6盒,还剩2块。
师:这位小朋友,回答的非常正确。第2题顺利通过,那来看看第3题,用竖式计算吧。
请按下暂停键,拿出纸和笔做一做吧。
生:老师,我做完了,我来答吧,52除以8等于6余4,46除以9等于5余1,40除以7等于5余5,24除以6等于4。
师:计算全部正确,小朋友们,大家做对了吗?请认真订正一下。
北师二下第一单元《除法》
练习一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复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点是结合平均分物和操作活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有 余数除法”是指“有剩余的除法”,即余数不是0的除法,认识余数并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这一单元重视计算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强调在进一步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除法竖式。其中“分草莓”、“租船” 这类实际问题常常要运用有余数除法学问来解决。
缺点:
1.练习时,对于学生的乐观性调动的不太充分;
2.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3.练习课有些枯燥。
改进措施: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则进行课堂组织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发觉乐趣;享受学习,使得练习课不再枯燥乏味。

第三单元第2课时《儿童乐园》示范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第2课时《儿童乐园》示范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2课时儿童乐园教材分析:与加法和减法教学一样,乘法教学也是从自然和非正式经验开始,这些经验能帮助学生熟悉量以及量之间的关系。

相同加数的个数较多时,用加法算式表示会比较烦琐,这时就有了能否更为简便的记录这一过程的需要,那就是乘法。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有多少块糖”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时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科书中提出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由收集信息到列加法算式,再引出乘法算式,然后解释乘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具体意义,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1.经历把相同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结合情境,知道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能运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1/ 8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师: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2.情境导入2/ 8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一起去过游乐场吧,下面一起来欣赏。

儿童乐园笑声喧,小朋友们玩的欢。

你坐火车他划船,旋转飞机嗨翻天。

游玩别忘勤观察,乘法问题在里边。

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继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师:通过动画,你从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师: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每类游艺活动参加的人数是有特点的如每条船都有3人,每架飞机都做2人,每节车厢3/ 8一.课堂活动课件出示:讨论1:有多少人坐小飞机?讨论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师: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1.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教师引导师:用直接数的方法,同学们思考一下。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思考、交流。

生:用代替坐小飞机的人。

生:直接列式的方法。

求做小飞机的人数就是求4个2是多少,用加法4/ 85/ 8(1)一共有多少只鸟?(2)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6/ 82.看图列出乘法算式。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例【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例【三篇】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学习兴趣。

优秀的⽼师往往都有⾃⼰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种魅⼒。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 ⼀、说教材 《平移与旋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会辨认锐⾓、钝⾓,建⽴了有关⼏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教学的,为今后的⼏何学习打下基础。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的⽣活中并不陌⽣,⽽作为新课程中的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第⼀次接触。

因此教材从⽣活实例⼊⼿,在⼤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操作进⼀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标:1、使学⽣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会在⽅格纸上画出⼀个简单图形沿⽔平⽅向、竖直⽅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能积极参与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活的密切联系,对⾝边与旋转和平移有关的某些事物产⽣好奇⼼。

过程与⽅法⽬标:初步渗透了变换的数学思想⽅法 教学重点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在⽅格纸上平移图形 教学难点是在⽅格纸上平移图形 ⼆、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实践操作法 ⼆年级的学⽣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建构主义学也认为,⼩学⽣学习数学是⼀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是⼀个亲⾃参与的充满丰富⽽⽣动的思维活动。

因此,本节课设计了让学⽣看⼀看、说⼀说、剪⼀剪等⼀系列的操作活动,运⽤多感官参与学习,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思维多依赖直观这样⼀个⽭盾,促进学⽣思维的不断发展。

2、游戏教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在⽣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本教学设计注重创设图⽚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强烈的求知*,巩固所学新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2 儿童乐园(1)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2  儿童乐园(1)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2 儿童乐园(1)——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3. 学习乐园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儿童乐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10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儿童乐园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合作交流、问题解决等。

3.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本节课以儿童乐园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100以内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1. 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2《儿童乐园 》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2《儿童乐园 》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2《儿童乐园》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儿童乐园》这一节内容主要围绕二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结合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儿童乐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还在具体的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对于具体的场景和实例较为感兴趣,因此需要通过儿童乐园的实际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加减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儿童乐园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同时,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儿童乐园的场景图片和相关道具。

2.准备一些实际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儿童乐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儿童乐园的场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例如,游乐场里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运算,每组解决一些实际的加减法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加减法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18~19页“儿童乐园”。

课前思考“儿童乐园”是在上一节“有多少块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科书以“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乘法的初步认识属于一节概念课,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并不陌生,甚至好多人已经会背诵乘法口诀,但对于乘法的意义并不了解,更不清楚乘法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学了加法还要再学乘法等。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用他们熟知的素材,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沟通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课堂写真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吗?上个周末,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就去了儿童乐园的游乐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儿童乐园”)师:你喜欢哪项活动?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算一算有多少人参加了这项活动,并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问题和算式。

)师:请大家在交流的时候先说出你的问题,然后再说出你是怎么计算的。

可以补充,但是对于别人说过的问题请不要再重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生1:我喜欢坐小飞机,我想求出坐小飞机的有多少人。

图上有4架飞机,每架飞机坐了2人。

2+2+2+2=8(人),乘坐飞机的一共有8人。

生2:我算的是乘坐小火车的人数。

小火车共有6节车厢,每节车厢坐了4人。

4+4+4+4+4+4=24(人),一共有24人乘坐小火车。

师:谁和这位同学算的是同一个问题,你们和他算得一样吗?这么长的算式都能算对,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儿童乐园 (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儿童乐园 (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乐园的概念,通过场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乐园各项设施的概念和特点;2.学生应能够在儿童乐园中行走,认识方向概念,理解东南西北;3.能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和描述儿童乐园的位置、形状、大小等;4.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乐园设施、制作漂亮的乐园地图;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儿童乐园的定义1.可以通过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来引起学生对儿童乐园的兴趣;2.玩一些简单的园艺游戏,例如泡泡堡、铁管滑梯、蹦床、沙盘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儿童乐园的设施和特点。

第二步:让学生行走进入儿童乐园1.利用图片、视频等模拟儿童乐园中的场景;2.引导学生进入儿童乐园,介绍乐园中的各项设施;3.通过演示、实践,让学生了解儿童乐园中的行走方向,理解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

第三步:使用数学语言描述乐园中的设施1.带领学生回顾数学中的位置概念;2.运用乐园设施的具体案例,进行位置概念的讲解;3.引导学生描述乐园中不同设施的大小、形状、位置等信息,让学生练习使用数学语言表达和描述空间概念。

第四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乐园地图1.引导学生整合所学知识,从乐园中选择几个设施,描述设施的位置、形状、大小、特点等,制作一个漂亮的乐园地图。

2.让学生彼此交换地图,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评估1.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2.学生制作的乐园地图的质量;3.学生对于乐园设施相关信息的描述和表达的准确度;4.学生对于西南东北方向概念的把握。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儿童乐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关于位置概念、空间概念和方向概念等相关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漂亮的地图。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游乐场——初步认识乘法意义(教学设计)

游乐场——初步认识乘法意义(教学设计)

初步认识乘法意义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二课时“儿童乐园”,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属于概念性知识。

根据小学数学课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教材中呈现了“儿童乐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以及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能够运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第一次学习乘法,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并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但是对乘法的读法掌握的并不准确,不了解乘法的意义,不知道乘法是如何产生的。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本节微课将采取创设“儿童乐园”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通过看、听、说、读、写等方式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主动、高效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并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几个部分的名称。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和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和游戏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引发对数学的热爱。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亲爱的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游乐场,想不想去?想去的话,赶紧和同学们一起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出发吧!师:游乐场的小朋友真多啊,他们都在玩什么呢?说的时候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这样能说得很全面,也能让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二年级数学:《游乐场》教学实录与反思(示范文本)

二年级数学:《游乐场》教学实录与反思(示范文本)

( 数学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二年级数学:《游乐场》教学实录与反思(示范文本)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二年级数学:《游乐场》教学实录与反思(示范文本)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82-83页的内容,题目是“游乐场”。

二、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对除法含义有了初步的体会,学会了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观察图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学会用6-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密切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游乐场”的问题情境,初步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体验学习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

四、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五、教学实录(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喜欢到游乐场玩吗?游乐场里有哪些有趣的游玩项目呢?生:有小火车、太空船、碰碰车……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到游乐场看看。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三数一数与乘法第2课时儿童乐园说课稿北师大版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三数一数与乘法第2课时儿童乐园说课稿北师大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乘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乘法应用场景、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3.实验器材:
-准备计数小棒、方块模型等实物教具,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乘法的意义。
-确保每组学生都有足够的实验器材,以便进行分组活动和讨论。
4.教室布置:
-将教室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区,每组配有一张桌子和椅子,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室前方设置一个演示区,用于教师展示教学内容和多媒体辅助材料。
举例:小华和她的朋友们去游乐园,他们一共玩了4次旋转木马,每次有6个小朋友一起玩。请问他们一共玩了多少次旋转木马?
答案:4 × 6 = 24次
3.应用乘法计算长方形面积,给出长和宽的数值,计算面积。
举例: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请计算它的面积。
答案:8 × 5 = 40平方厘米
4.使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家里一周的水果消耗量。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5.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以便于在课堂上随时翻阅和参考。
举例:家里每天吃4个苹果,一周有7天,请计算一周内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
答案:4 × 7 = 28个苹果

2021年《游乐场》教学反思

2021年《游乐场》教学反思

2021年《游乐场》教学反思2021年《游乐场》教学反思1游乐场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也是小学生最想去的地方。

小学生对游乐场充满了向往。

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点,今天上了《游乐场》这节课。

我将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能把自己看到的、喜欢的游乐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尝试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绘画内容。

大部分小学生都去过游乐场,对游乐场中有哪些事物、设备非常了解,有一定的经验。

整个活动较顺利。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也能结合自己的游玩经验进行绘画,内容较丰富。

活动第二环节,是让学生说一说我看见的、心目中的游乐场。

我认为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幼儿在这一环节中非常积极,争先恐后地回答自己的见闻。

有的说到像大转盘一样的摩天轮,有的说到旋转木马,有的说到好玩的滑滑梯,有的说到刺激的过山车,有的说到荡秋千,有的说到马戏团。

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回忆了自己的经历,同时也丰富了其他学生对游乐场的认识,为下面的绘画活动打下基础。

孩子的想法是无穷无尽的。

教师让学生自由讲述,丰富了学生的经验。

虽然也为学生提供了范画,但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绘画自己喜欢的游乐园,非常棒!当然,在活动中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

我发现个别学生在涂色方面还不够好,教师需加强个别学生的涂色训练。

在活动中也要注意个别差异,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

2021年《游乐场》教学反思2这一课是进位乘法的练习课,这一课除了进一步巩固乘法的进位加法以外,还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三题中学生做错的主要问题是对题目所提问题的不理解或者说是看题不认真。

题目的问题是“一套衣服需多少钱?”但是很多学生都只算出上衣的价钱就认为做完了。

在这里,就要提出“一套”是什么意思?再来解题,说一说错的同学错在哪里。

然后还要指出“一套桌椅”又是指什么。

第4题中,学生通常会忽略掉教师这一个因素,只算学生一共花了多少钱,而没有加上老师买门票的钱。

在这里如果先引导学生看图,让他们先说一说他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那么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加上老师的门票钱来算的,但是一旦不让学生先说,而是先做,就会出错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游乐场》案例点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游乐场》案例点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游乐场》案例点评1.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逛游乐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但是这种活动的步骤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同时本节课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例如: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选择了利用6~9的乘法口诀解决的乘、除法的综合练习,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答案,既完成了知识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但是学生讨论的氛围不够激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有待于培养。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只有这样发现,理解才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本节课中教师在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之下,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利用小组合作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教师在个别问题的设计上过于笼统,以至于学生不太理解问题的含义,浪费了较多时间。

例如:第一个活动中,教师提问:从这幅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的重点成为看图中有哪些游戏活动,这幅图的真正内容观察不到位。

这节课练习的处理形式较多,如:抢答、游戏、活动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

数学二年级上册《游乐场》教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游乐场》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游乐场》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乘除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通过叙述题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游乐场。

小组内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你问我答
同桌合作,一人提出问题,另一人写算式解答,然后交换角色。

集体交流
在你问我答的活动中,你提了什么问题,你的同桌是怎么回答的?
二、快餐店。

小熊开了一家快餐店,小动物们都来了,瞧,兔小弟、狼大哥、牛伯伯都想了一个问题考大家了,同学们能全部解答吗?
1. 学生独立解决。

2. 小组交流:叙述题意,写算式,说说怎么想的.。

三、倒牛奶。

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独立思考。

小组内讨论,一壶倒六小杯、三大杯,一杯能倒几小杯?
用纸条验证:两条一样的纸条当水壶,把其中一条剪成六等份,另一条剪成三等份;然后再把两次剪下的纸条进行对比。

四、比比谁写得多。

看练一练的第一题,在三分钟内试试能完成几题,要求又对又快。

五、作业。

思考:练一练中的投镖,想一想,每人每。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游乐场》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游乐场》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游乐场》说课设计教材分析: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规律排序,小孩们在生活中会有意无意的发觉这些规律美,如:路边的彩旗、窗帘上的图案等等,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物体模式排序的教学。

排序教学不仅能够引导幼儿发觉物品的规律美,而且还能够促进幼儿观看、比较、摸索、制造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进展。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探究了解序列的规律。

2、能力目标:在了解规律的基础上能依照物体的某一种特点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爱好,使之情愿并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发觉规律并能延长序列,学会依照物体的某一种特点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教学难点:按规律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实现自由排序。

活动预备:游乐园课件、积木和小鱼卡片若干。

教法学法:1.情形引入法:在教学中,我以去参观游乐园玩为引题,为幼儿提供了他们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提高幼儿学习爱好,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观看法:在教学中,我多出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发觉图中所隐藏的排序规律。

3、游戏法: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游戏化教学也必不可少,他是幼儿生活中最有活力和充满欢乐的活动,是学习中专门有效的方法。

在那个活动中,运用了去游乐园参观那个游戏情境,幼儿从一开始乘汽车去游乐园,紧接着参观游乐园到最后收到礼物,幼儿一直处在享受欢乐、体验成功的高涨情绪中。

表达了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4、操作法是数学活动中的差不多方法,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点进行排序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过程:一、情形导入教师:今天,游乐园的园长邀请迎迎班小朋友去参观游乐园,你们快乐吗?然而去之前,我们得先回答出游乐园园长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先看看那个问题是什么吧!二、新课出现1、乘车去游乐园,引导幼儿发觉汽车是按红黄红黄的规律排序的。

游乐园园长说,这幅图片里藏着一个隐秘,我们只有找到了那个隐秘,才能乘坐汽车去游乐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乐场》教学设计
田家河小学丁学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6-P87
教学目标:
1.结合“游乐场”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轻松运用关于6、7、8、9的乘除法综合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看图收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口算习题。

2、对口令。

(对部分表现好的同学应提出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同学应予以鼓励。


二、出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三、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游乐场去转一转,看一看那里有什么好玩儿的好不好。

四、建立模型,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把书打到第86页,先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一边说看到了什么,教师一边板书条件。


有4辆碰碰车,每辆碰碰车做2人。

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做4人。

小火车:每人3元
碰碰车:每人5元
同学们,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方案一、学生能较好的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方案二、学生提问题比较困难,教师可先应用课本上的问题进行教学。

然后再让
学生题几个相似的问题在解答。

问题一、买5碰碰车的票需要多少元?
问题二、24人能坐满几节火车车厢?
问题库:以下问题可做备份,操作时宜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为主
(1)每辆碰碰车坐2人,4辆碰碰车一共坐了多少人?
(2)如果9节小火车都坐满,一共多少人?
(3)4个买票的人都坐碰碰车,一共要用多少钱?
(4)每节小火车有4个轮子,9节小火车共有多少个轮子?
(5)有18个人要坐碰碰车,需要几辆?
(6)买3张碰碰车车票的钱能买几张小火车车票?
(7)假如你有10元钱,想怎么玩?
同学们在游乐场玩得很开心,数学问题解决的又那么好,老师为了奖励你们,请你们去熊师傅快餐店吃盒饭好不好?不过熊师傅的快餐店比较远,需要乘车,每道算式就是一张车票,小心,算错了可就上不了车了哦。

(出示口算)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剪票上车
9÷3= 48÷8= 27÷9= 49÷7=
16÷2= 42÷7= 54÷9= 81÷9=
18÷3=54÷6= 63÷7= 4÷4=
6×7= 36÷4= 12÷6= 7×9=
2.快餐店中的数学
经过了我们细心的口算,我们坐上了去往熊师傅快餐店的公交车,不一会我们就到了熊师傅快餐店的门口,熊师傅快餐店的门口可真热闹,你们看小白兔刚从快餐店门口走出来,它说什么来着?”
小朋友们,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吗?小朋友们,你们看谁又来了,原来是一只大灰狼,大灰狼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它说我用了24元钱,我花的钱是小白兔的几倍?你们会算吗?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这样列式吗?大灰狼刚走,奶牛壮壮也来买快餐了,你们看它拿了一张面值20元的人民币,它在思考着,20元能买几盒盒饭呢?小朋友们,你们快来帮助奶牛壮壮算一算。

你们说一说20元能买几盒盒饭呢?我们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小朋友们,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3.倒水中的数学问题
好了,吃完了饭,老师要带大家去喝点水, 你们看,淘气在倒水的时候也在思考着数学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淘气又有遇到了什么问题?
一壶水正好倒满6小杯,这壶水也正好倒满3大杯,一只大杯能倒满()只小杯呢?小朋友们,你能帮助淘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动动脑子想一想。

4.飞镖游戏
吃过盒饭,喝过水后,淘气他们去了游乐场的另一端玩投飞镖的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淘气投镖得了27分,浩浩得了24分,亮亮得了26分,除此之外,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对了,智慧老人还告诉我们,他们每人都投了3次。

那你们能猜猜,他们每次各投几分吗?(出示表格)
淘气每次投9分,因为9×3=27(分)(或者说,27÷3=9)。

浩浩每次投8分,因为8×3=24(分)。

那亮亮呢?
有的小朋友想到了,亮亮如果三次都投9环,得分一定是27分,如果三次都投了8环,得分一定是24分。

亮亮得了26分,说明三次当中有投9环的,也有投8环的,亮亮有两次投了9环,一次投了8环,那么9×2+8=26(分)。

如果亮亮两次投了8环,一次投了9环,那么是多少分呢?我们可以列出算式8×2+9=25(分),所以不可能是两次投8环,一次投9环。

大家想一想还有其它的可能吗?例如亮亮可能一次投了10环,两次投了8环。

10+8×2=26(分)对了,没有其它的可能性,因为这里没有10环。

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如果每人投3次,他们最好成绩有可能得28分吗?对了,不可能,就算3次都投中9环的话,得分最高也只能是27分,所以得28分是不可能的。

四、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在游乐场里你们学得高兴吗?都收获到了什么呢?在我们的生活中象这样的数学问题其实很多,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小朋友们,让我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吧。

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五、作业:
1.填一填。

( )( )三十二 ( )八二十四()()五十六
六 ( ) 四十八二八( ) 四八()
2.连一连
6 63 9 8 2 3 16
9÷3 54÷9 16÷2 9×7 4×4 27÷3 18÷9
3. 把4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4. 除数是9,被除数是54,商是多少?
5. 学校有72人参加游泳训练,9人编一队,可以编几队?
6. 果园里有45棵苹果树,每行9棵,共有几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