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政治论文

合集下载

对高中政治新课改革论文

对高中政治新课改革论文

对高中政治新课改革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高中政治教师正面临许多的困惑。

为了全面的推行素质教育,笔者就高中政治课改下的教学转变谈了自己的认识,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改在新课改背景下,全新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将替代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对时政性、逻辑型很强的高中政治做了大幅度的修改。

对于高中政治教师来说,如何既贯穿与遵循新理念,又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于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者就要对新课改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把握课改的精神。

一、正确的对待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质就是师生的交往。

通过课堂学习,学习习得知识,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

这就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密切相关联。

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题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造者,是广大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盲目地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认为只有“讨论”才叫课改,只有“合作”才叫转变观念,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

例如,一些课堂问题讨论的难度过大,一些课堂问题讨论的难度过小;一些课堂问题讨论的时间过长,一些课堂问题讨论的时间过短。

这些问题都使得使课堂难以驾驭,教学任务难完成,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是否用得恰当,是否有效,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如果只是哗众取宠,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难以养成。

“死记硬背”,“分数高就是素质高”等这些过时的观念应该被丢掉。

有些观念如“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经过千百年实践仍有较强的使命力,但只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仍可继续发挥作用。

“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模式,政治教学更是如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改革,教学方法必然更丰富新颖。

浅谈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精选3篇)

浅谈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精选3篇)

浅谈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精选3篇)浅谈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篇1自从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正在苦苦的探索着,努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尝试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

事实上,只有深刻改变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的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因而,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们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亦是如此。

第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从课堂教学构成要素看: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和学两类活动组成的,在过去,教师的教决定了学生的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受动的,学生是围着教师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主宰。

同时,在评价课堂教学中,也都是看教师教的怎么样,包括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评优课,教学基本功竞赛仍基本如此。

在新课程改革中,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一种新型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教师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和“资源人”转变。

从课堂教学评价来看,课堂教学也逐渐由注意对教师教的评价转变到关注学生学的状况。

我认为倡导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彻底转变教师的角色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那么,从教师这个角度在课堂中如何才能建立这种关系?1、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人格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他们的缺乏和错误要以理解、宽容,很难想像一群互不尊重对方的人能将很好地互相合作的。

同时需要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包括课内课外),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周围,努力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亲近学生,学生才能亲近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我们有的教师一走进课堂就有“三分怒气,七分杀气,没有一点和气”,特别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找其谈话简直就是杀气腾腾,可想而知这样的师生关系无合作、互助可言。

新课改初中政治论文3篇

新课改初中政治论文3篇

新课改初中政治论文3篇第一篇1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1.1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首先具备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想,才有可能更好地去践行。

对于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师来说,首先要充分意识到政治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政治已经不再仅仅是靠学生的“死记硬背”就能取得优异成绩的。

相反,学生一定要具备独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就要求教师尽快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即从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支配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真正的授业者、解惑者。

1.2新课改下创造轻松、和谐、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轻松、愉悦的环境有助于降低人们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出自身应有的水平。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们采用的往往都是借助板书或者多媒体实行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抑感和恐惧感,从而使其无法真正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为此,我们能够经常采用一些如分组讨论、辩论以及案例讨论等方式。

例如,在实行人民版九年级第课第一框《长大成人的标志》的课堂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从身边做起,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对于培养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同时协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做事负责任的习惯,我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

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但需要和谐的氛围,更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机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课占用了绝大多数的时间,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间。

为此,我们应该尽力改善这种状况,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例如,在实行九年级第九课《人大代表的责任》第一框《人大代表人民选》的教学时,我首先为学生们拟定了简单的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去预习,十五分钟后,让学生们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见解。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的政治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的政治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的政治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的政治教学论文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努力,从而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教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多数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成绩,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解。

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一字不漏地给学生灌输,并要求学生把所有的知识全部背诵。

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是辛苦的,对学生来说是痛苦的。

学生识记的这些内容都是死记硬背的,各种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因此,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探究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做好自己的引导工作,把学生引领到正确学习轨道上来,在此基础上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获取相关内容。

这样,即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学习效果得到提高,也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做到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关注和肯定学生点滴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使学生积极参加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自主获取知识。

二、正确引导,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政治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很多教师在课前会设计很多问题,在课堂上一一提问,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马上就给学生以答案。

让学生不断回答问题,教师自认为就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际上,整堂课都是由问题构成,不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这无形中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思考也在教师的问题范围内。

另外,政治有效学习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悟和体味,这样才能获得提高。

如果学生不能提高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他们的政治素养就不可能得到提升。

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高中政治论文:七年之间——我对新课改的反思全国通用

高中政治论文:七年之间——我对新课改的反思全国通用

七年之间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七、八年了,2008年1月,山东省决定以高中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素质教育。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说过,“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从2002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至今,经历着“新教材、新课改、新课标”,我的感觉是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中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我们都应积极应对。

每位教师在工作之初都像一张白纸,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因素、自身因素等。

对照自身,结合七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两大因素尤为关键:一、你思想上受到了什么人的影响,认可并接受了他们的哪些教育理念和行为。

——听课篇二、你是如何贯彻落实这些教育理念的,对此有没有完善和创新,并再加以实践?——讲课篇我的任教经历:2002-2005,高一-高三;2005-2006,高三;2006-2008,高一、高二;2008-2009,高一。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下面就每个时期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价值的东西进行一下总结。

听课篇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孔子一.2002年9月,高一。

稀里糊涂地上完了自己工作生涯的第一堂课,感觉教学效果不理想,很郁闷,我主动要求去听一节老教师的课。

庄老师刚送完毕业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人很幽默。

那堂课让我收获了三点:1.我的第一堂课之所以最后走向了照本宣科,原因出在“问题设置”上,要么直问直答,要么设问游离于教材之外。

2.幽默是教师必备的亲和力。

3.要从讲台上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

二.2002年10月,高一。

我有幸去听了当年在东营广饶举行的山东省优质课比赛,真是大开眼界。

作为刚工作了一个多月的年轻教师,一切没定型,还没弄清应怎样来上课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接触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去感受站在改革前沿的授课模式,它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两堂课,一节是淄博博山的一名女教师讲的“分配制度”,借用李阳的“Crazy English”疯狂英语,把政治课堂变成了“Crazy Politics”疯狂政治,由衷地钦佩她的睿智和勇气;另一节是济南的杜书念老师讲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一位知性美女,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感慨于政治课堂原来也可以上的如此优雅。

新课改下高中的政治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的政治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的政治教学研究论文第一篇一、高中的政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虽然高中的政治学科知识内容多以文字叙述为主,但是知识内容比其他阶段的政治学习要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新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政治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一来使得政治教学课堂得以延伸,学生们的学习意识有所增强,有利于其知识的理解记忆;二来政治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摸索对新课程改革的执行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有利于课改目标的实现。

虽然教师们的课改热情高涨,但是课外拓展的教学表现并不理想,许多教师费尽心机去找寻与知识内容有关的生活实际案例,然后无止境地进行教学应用,课堂活动过于频繁,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

二、高中的政治教学新课程改革执行的建议1.知识内容是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高中的政治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政治教师往往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笔者认为知识引导的重点分析是能够决定教学方法选择的一个判断依据。

如小组在讨论交流时,笔者会选择一些与当下时事相关的政治知识来进行课堂组织,学生们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政治时事来进行课堂讨论,小组划分按照学习能力的强弱来进行平均分配,可以平均小组成员的“战斗实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以熏陶。

笔者在讲解价格变动的社会影响时,结合了当下中国对石油矿产需求增大的时政要闻。

近些年,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万众瞩目,石油消耗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中国自2006年至今,石油需求量始终保持增长状态,为了避免受到国际油价变动的影响,中国出台了石油储备制度,并在今后的能源储备活动中加以实施。

而一些西方媒体则认为这一制度会危机世界石油价格的稳定,导致石油价格的整体上升。

笔者为了突出价格变动影响的内容,先让学生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课堂讨论,分析中国油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样的教学组织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执行效果,有利于高中的政治课程效率的提高。

高中政治教师如何面对新课改论文

高中政治教师如何面对新课改论文

高中政治教师如何面对新课改新的课程改革对现行的高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对高中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理念、行为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面对、适应和迎接新的课程改革。

一、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彻底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一)树立新型的教师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进程化加快,以科学和教育为支撑的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

特别是由于知识与技术、人才与科技相互促进,互为需求,承载着知识与技术为主体的人才,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发展和技术竞争中的争夺对象。

作为人才培养者的教师,责任尤为重大。

1、教师是学生潜质的开发者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另外,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

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其能力。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现代教师不再是传统上的文化的继承者,给予者,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

所以,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情景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

要做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克服求同思维模式,培养其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成个性发展,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境;让学生学习有关青春期知识,以及在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论文

关于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的探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与课改同行,改革教学方法,在实施新课程中实现自身发展。

在新课标下,我们政治课教学要注意些什么,教师应如何面对教材的处理问题、教法的安排问题以及学生学法的指导问题,这是我们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去探索及总结的。

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

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新特点。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强烈,这样的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动力。

强化教师素质,塑造人格魅力。

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该先做这种人。

”教师的言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课标下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学得更活新教材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只是导演、配角,学生才是演员、主角。

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围绕论题进行有效讨论,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开启政治学科殿堂之门的金钥匙。

如何使学生对政治课从厌学变乐学,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和有效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值得研究的课题。

高中政治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

高中政治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

高中政治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在新课改的大力推动下,高中政治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通过对政治教学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解决策略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果。

但是面对新形势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在投身于新课改的工作进程的同时,也应对新课改的实施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及时的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力求更加准确的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1. 政治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课程改革己经开始实施了,但有些老师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课改的进程。

新课改对高中政治在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和精确的阐述,呈现出注重素质教育、学生发展、时代特征和行动实践等特点,为政治教学的实践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可以说新课改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和不足。

但是,在新旧教学模式更替的过程中,身为实施主体的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方式是影响教育改革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1.1 教学内容刻板,不能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高中政治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改革时,很难快速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当前,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转变,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仍然过度依赖课本知识,缺乏创造性。

而且,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是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按部就班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虽然也有一些教师大胆尝试教学改革,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有所创新,但是却由于自身相应的专业素质、能力和技巧的缺乏而使得课堂秩序更加混乱,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

1.2 过于注重感性分析而忽视理论的深化。

新课程下政治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程下政治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程下的政治教学改革摘要:新课程的提出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强调教学就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老观念,把教学过程的实质变为如何体现人的生命价值,把课堂教学的活动拓展为讨论、合作,体现了个人与集体及社会的不可分割性。

超越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的认识。

关键词:中学政治新课程新课程的提出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强调教学就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老观念,把教学过程的实质变为如何体现人的生命价值,把课堂教学的活动拓展为讨论、合作,体现了个人与集体及社会的不可分割性。

超越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的认识。

首先,新的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教学是掌握政治学科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不是单纯的认识,更是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是展现人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体验对生命内涵的过程。

其次,教学过程的表现形式是师生沟通互动,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就是学生和教师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学生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互助合作的目的就是让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生的人格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好的相遇,以达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

最后,这种互助合作式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平等的师生对话。

平等的对话,不单是教学的活动方式,也是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的表现形式。

对学生来说,互助合作就意味着心灵的敞开,个性的张扬;对教师来说,互助合作就意味着上课不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待,不单单是关注事物现象,更是要关注现象的实质,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人类与社会与世界能否和谐共同发展。

一、发挥教学在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

首先要对课本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

任何一种课本,特别是国家同意审定的课本,其一般性、普遍性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学生发展,往往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学情、教情,进行本土化、校本化的改造,该舍的舍去,该加的加上,不能照本宣科。

其次要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

高中政治课改论文

高中政治课改论文

⾼中政治课改论⽂ 新的课程理念正深刻地影响着各学科和各教学环节的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中政治课改论⽂,⼀起来看看吧。

⾼中政治课改论⽂篇⼀ ⼀、拓展探索空间,⿎励学⽣思考与创造 政治知识学习主要强调知识与能⼒并重,结论与过程并重,有效的政治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实践、⾃主探索、交流反思应成为学⽣学习政治的重要⽅式。

因此,政治课教学不应是⽼师⼀味灌输,学⽣死记硬背概念、原理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让学⽣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如在讲“我国的⼈民代表⼤会制”时,我设计了两种⽅式: 第⼀种⽅式:①⽼师课前要求学⽣预习“我国的⼈民代表⼤会制”这⼀内容;②⽼师按教材和⼤纲的要求,⽤⼀节课的时间讲授该内容;③课后⽼师布置作业:背书、写作业。

第⼆种⽅式:①⽼师也布置课前任务,但不是让学⽣预习课本内容,⽽是上⽹查询有关⼈民代表⼤会制度的相关知识;②上课时⽼师请学⽣报告⾃⼰所查找到的有关⼈民代表⼤会制的资料,然后讲授课本知识,讲授时⽤学⽣查找到的材料进⾏分析,组织学⽣进⾏课堂讨论;③课后作业为分组采访⼈⼤代表,写采访报告。

这两种教学⽅式,都可以让学⽣获得知识,但两者为学⽣提供的学习探索空间却有着明显的差别。

第⼀种⽅式,主要是⽼师在教室讲课本内容,⽼师教,学⽣记。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没有体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能⼒的培养,⽋缺对问题的探究。

第⼆种⽅式,更关注学⽣主动探索与创造的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记住概念、原理。

“上⽹找资料、想办法采访⼈⼤代表”,学⽣在这个要求的导引下必须通过积极合作,解决找不到采访对象或采访对象不配合怎么办等等问题。

这样,整个活动充满着挑战,学⽣在活动中,⼤脑细胞得以激活,也诱发了他们探索与创造的欲望,有利于学⽣在⾃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学会运⽤政治知识的⽅法。

⽽在这⼀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经验⼜有助于他们进⼀步的学习。

政治课堂论文新课程改革论文

政治课堂论文新课程改革论文

政治课堂论文新课程改革论文追寻有效的政治课堂高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更加强调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

本文就有效的教师、有效的教学途径、进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来探讨追求有效政治课堂的策略。

一、用心教育,培养自己成为有效的教师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线教师,教师都会对他们所教的学生学习、生活产生一些影响,而有的教师会持续地产生更大和更积极的影响,他们似乎与学生相处更融洽,在教授知识方面更成功。

这种教师我们称之为“有效的”教师。

有效的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我们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的思想要更新,方法要探讨,修养要锤炼。

要成为有效教师,要有高涨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的激情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正如陶行知所说:“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师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

掌握专业知识,教师讲课才能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教材,才对“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才能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自己比较清楚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回到正道上,才可能较自然地拓展教学资源。

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做一个学生所喜欢、家长所期望、自己所满意的人民教师。

要有积极的职业心态,教育是人的教育,教师是社会的人,教师工作是崇高的,也是艰辛的。

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从小事、从细微做起,从源头和本质上有效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对我们的教学,学生,学习都要抱有激情,做到有效教学,快乐教学,享受教学。

二、追寻有效的政治课堂教学途径1.追寻有效政治课堂首先在于“导”。

中学政治教学重在“导”,体现以教师为主导,重视教学提纲的编写,并对学生的作答和评价进行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提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和学生大胆评价问题,重视知识的延伸和研究性学习。

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教学中的弊端,具体地说,就是授课前教师编写导学提纲,提供一定的自学思路,创造自学条件;教学中可面向全体同学示范本课的教学提纲,并且示范评点,举其一让学生反其三,让学生各展其才,同一问题因人作答,循循善诱等。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论文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在教学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学习感受,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一味跟着教师的思路前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是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探究。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以学生的需求为第一考虑,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的观念。

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主动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应充分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适时给予帮助,发挥教师应有的指导作用。

如,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与探究,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加以点拨,促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新课改对当前的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传统的政治教学偏重于学生的升学率,看重学生的书面理论能力,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高,这也造成了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

新课改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改进,要求学校与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政治由于其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关注社会的发展、将政治理论与相关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初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多是为了迎接中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时政的关注。

教师要看到初中生在此方面的不足,培养其关注时政的良好习惯。

如,可以组织学生订阅时事报刊或者杂志,并定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将学到的政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心系天下的情怀。

三、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寻求新型的、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

浅谈新课改后政治课如何联系生活浅谈对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认识论文

浅谈新课改后政治课如何联系生活浅谈对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认识论文

《浅谈新课改后政治课如何联系生活:浅谈对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认识论文》摘要:(一)结合学生的学业生活学生的学业生活是学生正在经历着、体验着的现实生活,因为学生有直接的经历和经验,能够使新知识与之建立联系,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发挥审美教育在教学中运用,结合审美生活,提升政治课教学的品位与价值,提高政治吸引力和实效性,(一)让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经验相联系后,书本的知识就鲜活起来高中政治新课改后必修模块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都围绕“生活”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教师更要注意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超越现实生活和提升生活品质。

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什么生活,如何结合生活呢?一、结合什么生活(一)结合学生的学业生活学生的学业生活是学生正在经历着、体验着的现实生活,因为学生有直接的经历和经验,能够使新知识与之建立联系,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讲规律“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和讲“注意”、“性格”等心理知识来增加对规律的认识。

我们讲“树立科学消费观”就可结合学生穿名牌现象,学生浪费粮食等现象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体验生活。

(二)结合成人的职业生活教学既要始于现实生活,又要超越现实生活,为构建未来的生活服务,因此我们结合成人的职业生活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在讲就业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给自己进行职业规划。

并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如徐本禹支教,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如何创业等增强对就业的意义的认识。

例如我们讲职业道德时,就可以结合具体的人物在岗位上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体验感受它的作用。

(三)结合丰富的物质生活现实中人们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

我们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物质生活和适应物质生活。

例如我们讲货币时,我们强调货币的作用职能,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

我们讲投资与理财时,就教会学生树立理财意识,如何来权衡风险与收益关系,如何去投资,这就是适应物质生活。

新课改时事政治论文(2)

新课改时事政治论文(2)

新课改时事政治论文(2)新课改时事政治论文篇二新课改新思路【摘要】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在英语课堂中灌输以上教学方法,是中学英语改革的方向,也是中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自身需求。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思路自主合作创新意识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更加多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对外交流更趋于平常化,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等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中国公民的英语素质要求也日益提高。

加大英语教学改革力度,提高高中学生英语教育能力和水平,让高中学生在步入大学,走进社会后,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生活更好,学习更好,工作更好,成为当今教学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教育要求的提高,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也就顺势而行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并全面实施,推动了高中英语教材的大幅度改革,教材更加符合生活实际,更加强调语言的文化意识,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知识和方法的连续,呈现出改革的新面貌。

1.教材内容更接地气,紧扣生活实际。

现行新教材比起旧教材来说,更多地选用了生活中的实际,更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取材于生活,取材于实际,并用于生活,用于实际,更接地气,给人一种自然的味道,给人一种现代气息。

如高中英语教材中的NSEFC Module 2,Unit 2,Computers;NSEFC Module 3,Unit 2,Healthy Eating;NSEFC Module 5,Unit 3,Life in the Future 等教学内容就具备这样的特点。

2.注重学科联系,强化学科间知识和方法上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政治论文
探究新课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
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
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
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
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
种生命的呼唤。

2.“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
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
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
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
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
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
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
“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
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
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
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
毁灭掉主体。

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
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
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
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

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
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
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

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

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
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
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

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
出以曲为美的“病梅”。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

教师应该允
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


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
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
死刑”。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
真正的教育家的。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新课改政治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