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研究新境域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新文化运动前期(1898年-1915年)是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起始阶段。

这个阶段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包括启蒙思想、民主主义和科学理性思维等。

这个阶段的文学作品主要表现了对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质疑和颠覆,探索个体主义和现代精神,标志着中国文学观念的变革。

主要特点包括:1.近代主义倾向:这个阶段的作家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进行批判,追求新的艺术形式,强调艺术与现实的关联。

2.塑造新人形象:作家试图塑造现代新人形象,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体验的真实性,探索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年-1927年)是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高潮阶段。

这个阶段的文学作品更加激进和激昂,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进行更彻底的批判和颠覆。

主要特点包括:1.激进思潮:作家对传统文化进行激进批判,倡导革命,追求个体和社会的进步。

2.私人经验的呈现:作家开始关注私人生活的细节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度和复杂性。

3.启蒙与大众教育:作家关注大众教育和普及知识的重要性,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文学作品。

抗日战争时期到1949年前夕是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

这个阶段的文学作品受到政治和历史背景的制约,作家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命运。

主要特点包括:1.抗战题材的兴起:由于中国卷入了抗日战争,作家开始关注抗战的题材,表现出对共同抗敌和团结的追求。

2.现实主义的兴起:受苏联文学的影响,作家开始追求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力图真实地描绘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

3.社会政治批判:作家开始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进行批判,探讨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未来。

这三个阶段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展示了文学与社会环境、时代特点的互动关系。

作家们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下,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艺术的突破,也将中国近代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度。

中国近代文学背景简析

中国近代文学背景简析

中国近代文学背景简析近代文学是指中国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文学作品,这个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迅速、思想观念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思想背景三个方面对中国近代文学的背景进行简析。

一、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文学的兴起与社会变革密不可分。

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社会陷入动荡不安的状态。

这种社会背景下,文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局限性,积极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内容。

同时,社会的变革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素材,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二、文化背景中国近代文学的兴起与文化背景的变迁密切相关。

19世纪末,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开始被质疑和颠覆。

这种文化背景下,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学表达方式,他们试图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三、思想背景中国近代文学的兴起与思想背景的变革密不可分。

19世纪末,中国正面临着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

传统的儒家思想逐渐失去了对人们思维方式的主导地位,西方的科学、民主、自由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

这种思想背景下,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的命运和未来,他们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结起来,中国近代文学的兴起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思想背景的变革密不可分。

社会的变革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文化的变迁使得文学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的变革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中国近代文学的背景对于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然而,中国近代文学的背景分析仅仅是对这一时期文学的一个简要解读,要全面理解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还需要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创新。

郭沫若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郭沫若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郭沫若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国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见证者。

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文学家涌现出来,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人生和文化的思考。

而郭沫若则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文学家和学者,他对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沫若是中国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作家,还是一位卓越的学者。

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对文学的热爱,为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郭沫若的文学研究涵盖了从明清小说到现代诗歌的广泛领域,他对于文学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让人钦佩不已。

郭沫若对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他年轻时期。

在他的诗集《古韵集》中,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古体诗,还对古代文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借鉴。

他对于古代文学的熟悉和理解,为他后来对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对明清小说的评论和解读,对古代戏剧的研究以及对现代诗歌的分析等。

在郭沫若的研究中,他对明清小说的研究尤为重要。

他认为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宝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通过对明清小说的精读和解读,揭示了其中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他对《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品的研究,使人们对这些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除了对明清小说的研究,郭沫若还对古代戏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古代戏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他对元曲的研究尤为深入,通过对元曲的解读和分析,他揭示了其中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他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戏剧创作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郭沫若对现代诗歌的研究也是他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现代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的创作和批评方面。

他通过对现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和对其他诗人作品的评论,提出了自己对诗歌的审美观点和创作理念。

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郭沫若的学术研究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摘要】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在学术界一直备受重视。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概况,包括各自的发展历程和研究重点。

然后详细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

接着,分析了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最后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研究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结论部分阐述了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和现状,以及其在文学界和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方法, 发展, 成果, 现状, 问题, 新思路, 比较, 意义, 展望, 未来1. 引言1.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概况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代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研究内容。

古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思想和艺术精华,被广泛传承和发扬。

古代文学研究以其开创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途径。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要包括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与评介、文学理论研究等内容,其中文学史研究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部分。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整理、分类和分析,可以揭示出古代文学的演变脉络和特点,为我们理解古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和学术交流。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在国际学术界得到了认可和赞誉。

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古代文学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古代文学的内涵和价值,为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1.2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概况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代文学研究综述(一)

近代文学研究综述(一)

近代文学研究综述(一)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综观2001年的研究状况,成果相当丰富,约有10种近代文学研究方面的专着、专书和一百余篇论文问世。

研究者普遍关注研究对象在文学转型时期的“新”和“变”的特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打破单一的审美规范和价值标准,将探索引向深入;发掘出不少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出现了新的研究热点,弥补了过去研究中的一些空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一、对小说传播问题的探讨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小说研究往往等同于作家作品的研究,但小说的生成,实际上是由无数个创作-传播-创作环节构成的。

传播沟通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后者又是推动小说发展的重要力量。

传播方式的变革,对于近代小说的影响尤为巨大,是近代小说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宋莉华的《近代石印术的普及与通俗小说的传播》⑴一文是其中重要论着之一。

本文考察了近代印刷技术与通俗小说之间的关系,认为小说界革命和清末留日高潮直接促成了石印术的普及与石印小说的流传,并由此推动晚清小说创作的繁荣:“自1832年底,广州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开办的石印铺后,经营石印者渐多,终成席卷全国之势。

光绪年间,仅上海一地,石印所即有56家,较铅印业多一倍有余。

……石印术的普及为近代通俗小说的传播提供了切实的技术保障。

”“一种小说往往在数家报刊连载,或先经报刊连载,复以单行本行世,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大,不能不说是得益于石印技术的普及。

”随之而来的是石印书局开始与报馆密切合作,取代了传统书坊,成为近代小说流通的主要渠道。

报刊与书局多方合作,共同刊行小说,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使各自的经营管理更具现代意识。

这种现代意识首先体现在由报馆正式确立的稿酬制度,它使明末清初出现的小说的商品化倾向得到强化;其次,近代报馆和书局都表现出来更强的广告意识:“报刊已将刊登广告作为其赢利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有报馆、期刊社和书局所印书籍的广告,还包括各种内容驳杂的‘告白’。

中国近代文学概述

中国近代文学概述

中国近代文学概述中国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起始于19世纪中叶,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期间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等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学特点深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文学开始逐渐摆脱传统束缚,向现代化转型。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小说为主,特别是长篇小说成为主流。

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此外,晚清文学还出现了大量的翻译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这些作品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

进入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加多样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都有所涉及。

同时,中国文学也开始与世界文学接轨,许多外国文学名著被翻译成中文,如《哈姆雷特》、《傲慢与偏见》等。

此外,鲁迅、茅盾、巴金等一批杰出的文学家也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在风格和主题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作家开始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

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学还受到了苏联文学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学作品,如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等。

此外,这个时期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如郭沫若、艾青、贺敬之等,他们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文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近代文学近代文学作品特点近代文学作品影响近代文学作品研究方法

近代文学近代文学作品特点近代文学作品影响近代文学作品研究方法

近代文学近代文学作品特点近代文学作品影响近代文学作品研究方法近代文学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在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呈现出了许多独特的特点。

本文旨在探讨近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影响以及研究方法。

一、近代文学作品的特点1.个体意识的崛起:近代文学作品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表达个人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这一特点与传统文学作品强调集体意识和社会角色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2.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近代文学作品充分利用了各种艺术手段和形式,例如象征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内涵。

3.现实问题的关注:近代文学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问题,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个人的痛苦。

与此同时,它们也探索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追求真理的道路。

二、近代文学作品的影响1.思想启蒙与社会变革:近代文学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生活的渴望,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些作品开启了社会变革的先声,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文学艺术的创新:近代文学作品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上的创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的文学作品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可以追溯到近代文学的创新实践。

3.人类价值观念的变革:近代文学作品对人类的价值观念进行了革新和颠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它们推动了人们思考和反思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并提倡尊重个体和追求自由、平等与人权的观念。

三、近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1.文学史研究:通过对近代文学作品的整体考察和总结,进行文学史研究,揭示文学作品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规律。

通过对作者、作品、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还可以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社会意义。

2.文本分析: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和解读,揭示作品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元素,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倾向。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透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3.比较研究:将近代文学作品与其他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寻找共同之处和差异。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历程之回顾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历程之回顾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历程之回顾【摘要】近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丰富多元的发展历程。

本文从中西文学交流与影响、文学思潮与学派的兴起、文学批评与研究方法的演变、作家群体与作品产出的变迁以及文学理论与话语权的争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诸多成就,其中包括对中西文学传统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对文学思潮和学派的深入研究、对文学批评方法的不断创新、对作家群体和作品产出的全面关注以及对文学理论话语权的争夺。

展望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将面临更加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和跨领域研究,以推动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西文学交流、文学思潮、学派、文学批评、研究方法、作家群体、作品产出、文学理论、话语权、成就、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背景近代中国文学研究自二十世纪初开始逐渐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动荡,不仅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文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近代中国文学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还可以探讨文学作品在这一背景下所呈现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背景中,一些重要事件和影响因素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如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加速进行;抗战时期文学的蓬勃发展,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学的崛起和发展,体现了文学对社会主义现实的认同与批判。

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学现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丰富内容和复杂背景。

通过对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同时也为我们后续探讨文学的思潮、作家、批评方法等方面打下基础。

新文学的历史时间境域

新文学的历史时间境域

新文学的历史时间境域新文学指的是现代文学,也称作“新时期文学”,其历史时间境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对新文学的历史时间境域的详细阐述:早期现代文学: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影响逐渐融合,这也标志着新文学的开始。

胡适、鲁迅、郁达夫、茅盾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新文学。

民国时期:20世纪20年代起,新文学开始进入黄金时期。

在这期间,中国社会开放了许多领域,并出现了许多政治和社会思潮。

新文学逐渐成为表达这些思潮的一种方式。

在同时期,鲁迅、朱自清、张爱玲、沈从文、丁玲等作家的作品备受推崇。

文艺复兴时期: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新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期间,新文学注重汉字文学的复兴,并把注意力转向了私人经历、日常生活和现代主义的思想。

典型的作家有茅盾、徐志摩、严武、唐冠华等。

文学重建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文艺复兴被放缓,新文学找到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路线,在小说、诗歌、散文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优秀的作家有梅兰芳、巩献田、曹禺等。

毛泽东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国家对文化政策的推动,新文学面临困境。

在这一时期,新文学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化”和“集体化”的倾向,但作品的质量有所下降。

在此期间,一些文艺家被定为右派、走资派等。

改革开放时期:新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新的生机。

在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和开放政策后,人民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新文学也重新关注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代表作家有王安忆、莫言、刘心武等。

21世纪: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文学仍在不断演变。

从21世纪初期开始,一些新的文学流派出现,例如网络文学和阿拉伯文学。

作家们也更加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代表作家有余华、韩寒、林清玄等。

简而言之,新文学的历史时间境域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至今。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新文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和时期,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学体系,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发展历程。

近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报告

近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报告

近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报告近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近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近现代文学承载着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变革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次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近现代文学的特点、主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1. 分析近现代文学的创作背景和特点,了解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 研究近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探讨其对社会人文思潮的影响。

3. 探究近现代文学在文化传承、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作用。

4. 阐述近现代文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近现代文学的研究现状、学术观点等。

2. 专家访谈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就近现代文学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获取专业观点和见解。

3.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比较,验证研究论点,得出结论。

四、研究内容1. 近现代文学的创作背景和特点:描述近现代文学的创作背景,分析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特点,如现实主义、反传统、人性探索等。

2. 近现代文学的主题内容:分析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如社会现实、人性的矛盾、道德观念的变革等,探讨其中蕴含的人文思潮和社会关怀。

3. 近现代文学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塑造:研究近现代文学作品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塑造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探讨其在构建社会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上的作用。

4. 近现代文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启示:分析近现代文学对后续文学创作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创作启示,为当代文学创作者提供借鉴和启迪。

五、研究意义近现代文学作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本研究对于加深对近现代文学的认识、促进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研究结果可为传承和发扬优秀近现代文学作品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研究计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与资料收集(1个月)第二阶段:专家访谈与数据分析(2个月)第三阶段:案例分析与结论撰写(1个月)第四阶段:论文撰写与修改(1个月)七、参考文献1. 冯唐,《流年诗话:20世纪文学评论选》2. 余华,《活着》3. 郁达夫,《沉沦》4. 莫言,《红高粱家族》5. 韩寒,《三重门》八、预期结果通过对近现代文学的研究和分析,得出近现代文学的创作特点、主题内容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结论,并为当代文学创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进展。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摘要】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不同流派的兴起和热点问题的探讨,同时也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论。

本文通过梳理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主要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分析了热点问题如现代性、后殖民主义等的讨论,探讨了研究方法的演变和对比,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结指出,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跨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思想解放的推进,期待未来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探索更多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发展历程、主要流派、热点问题、方法论、成果、展望、总结1. 引言1.1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概述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是中国文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在这一时期,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涌现了许多学者和专家,他们不断地钻研文学作品,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并对文学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概念逐渐清晰,研究方法和理论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

近代文学研究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更是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反映和批判。

近代文学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历史的脉络,揭示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在不断融合西方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

通过对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概述和回顾,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深化研究成果的传播,推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走向更加广阔的领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学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战后,中国的文学界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

1920年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鲁迅等作家的出现开启了现代文学的先河,对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超越文本:新时期近代报刊的研究动向

超越文本:新时期近代报刊的研究动向

超越文本:新时期近代报刊的研究动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在21世纪初,近代报刊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时期的近代报刊研究不再是单纯地研究报刊本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而是更加注重从报刊中反映出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新时期近代报刊研究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叉和整合,超越了传统文本研究的范畴。

一方面,新时期近代报刊研究更加注重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反映。

传统的近代报刊研究通常聚焦在文字上,探讨报刊文字的发展过程和内容特点,而新时期近代报刊研究则扩展了研究范围,更加注重从报刊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在对于上海《申报》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申报》中反映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报的历史地位,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近代上海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新时期近代报刊研究更注重跨学科的交叉和整合。

在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了近代报刊的研究中,并通过互相交流、研究和整合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例如,在对于《申报》的研究中,学者们除了从文学、历史、政治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外,也与语文教育学、传媒学等领域的学者展开合作,从而得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结论。

此外,新时期近代报刊研究还注重数字化、网络化的手段。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代报刊的数字化处理和网络传播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的手段,研究者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获取报刊资源,并进行深入的文本研究和数据分析。

例如,在对于《申报》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数字化处理和文本数据挖掘的手段,对于该报的文本风格和语言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总之,在新时期的近代报刊研究中,超越文本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化。

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近代报刊研究向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入的问题发展的方向,也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近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助力。

近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总结

近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总结

近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总结近代文学是指从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文学作品及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内容。

近代文学在世界范围内都表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近代文学历经了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不同的文学流派和思潮,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思想内涵。

近代文学的知识点包括文学史的发展轨迹、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主要文学流派和思潮、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和思想内涵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近代文学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总结,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近代文学知识体系。

一、文学史的发展轨迹近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

这些阶段的文学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密切相关,反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变革。

1. 启蒙运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启蒙运动是近代文学的开端,主张理性、人文主义和进步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教条。

启蒙运动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伏尔泰、卢梭、英国的伯克、德国的歌德等。

他们的作品脱离了传统的宗教和神话意义,注重对社会和人性的现实关注,推动了近代文学的发展。

2. 浪漫主义(19世纪初期至中期)浪漫主义提倡个性、感情、幻想,追求真善美、理想国家和人性的纯净。

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德国的歌德、席勒、法国的雨果等。

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理想主义的审美追求,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3. 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至末期)现实主义强调对社会和人生的真实再现,关注生活的底层和现实的问题,反对虚构和理想化的情节。

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屠格涅夫、英国的狄更斯、美国的马克·吐温等。

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色彩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风格特点。

4. 自然主义(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发展阶段,强调对生理和心理的客观描绘,探讨人类的本能和环境的影响。

文学领域(近现代部分)

文学领域(近现代部分)

文学领域(近现代部分)文学领域(近现代部分)近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本文将就近现代文学领域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探讨,包括文学思潮、主题与意义的转变以及作家的贡献等。

近现代文学的思潮蒸蒸日上,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里程碑之一,它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强调个体自由和人权,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重新审视。

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运动,通过言辞激烈的小说、散文和杂文,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丑陋和不公,并提出了重要的思想和改革主张。

这些运动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近现代文学中,主题与意义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文学注重表达文人的情感、品味和境界,而近现代文学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

背负历史和社会的沉重负担,近现代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表达人们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鼎夫的小说《家》,通过对一个家庭多代人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结构的演变和传统观念的冲突;而丰子恺的散文《中国文化走向何方?》,则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变革趋势。

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不仅离不开作家们的努力和贡献,还得益于艺术手法和文学形式的创新。

陈独秀的《新青年》杂志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提倡现代文学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深化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丰子恺的散文和鲁迅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社会批判性,为近现代文学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作家们运用写实主义手法和意识流技巧,使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人们的内心世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传达力。

近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承载着当时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的重要信息。

它记录和书写了近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梦想,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近代文学研究

近代文学研究

近代文学研究近代文学是指20世纪初到现代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近代文学研究涉及到作家的创作风格、主题思想、文学流派等方面的内容。

近代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

自19世纪末中国推陈出新,开始引入西方文化与思想后,中国的文学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蔡松年、李煜、雍正时期经历了一段空白期,心理状况远比作品的形式及文学作品上具有焦作性。

到了20世纪初,鲁迅、茅盾等作家纷纷出现,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批以经济问题和政治革命为主要题材的文学作品,同时大量引进了欧洲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主张。

近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作家创作风格的研究。

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风格,例如鲁迅的作品风格犀利刺痛,被誉为“文学革命提倡者”,茅盾的作品则流露出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以真实而鲜明的笔触揭露社会的黑暗面。

同时,在近代文学研究中,研究者还关注作家的主题思想。

在中国近代文学中,主题多与社会现实有关,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呼吁人们反思和改进。

例如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阿明君说》等,通过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革命的热情,同时还提出了自己对新文化运动和社会变革的思考。

文学流派也是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代中国文学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如“新文学运动”、“现实主义文学”等。

这些流派的出现不仅与作家个人的创作倾向有关,也受到了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近代文学流派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作品的背景和特点,还有助于对整个文学发展的把握和分析。

总体来说,近代文学研究是对20世纪初到现代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过程,它涉及到作家的创作风格、主题思想、文学流派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近代文学,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创作意图,还可以深入了解作家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变迁。

近代古文学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

近代古文学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

近代古文学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引言近代古文学研究是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探究和理解的学科。

传统的古文学研究注重于作品本身的形式、结构和内涵,而随着时代变迁和学术进步,研究者们开始采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古代文学作品。

本文将探讨近代古文学研究中出现的新视角与方法,并分析其对研究成果的影响。

新视角: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分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古代文学作品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

通过考察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因素对作家创作思想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解读其作品。

这一新视角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古代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问题,丰富了我们对这些作品的认知。

新方法:比较研究与跨学科交叉除了新的视角,近代古文学研究中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其中之一是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或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并从中获得更深入的洞察。

此外,跨学科交叉也成为近代古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结合,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可以提供更多角度来解读和探讨这些作品。

新视角与方法的影响近代古文学研究中采用新视角与方法所取得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们有效地拓宽了我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知范围,并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解读这些作品。

其次,这些新视角与方法促使了传统观念和观点的反思与更新。

通过挑战既有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我们能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理解,并推动整个领域向前发展。

结论近代古文学研究中出现的新视角与方法使得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加丰富多样,为我们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以社会历史背景为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和跨学科交叉探讨,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揭示作品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相信这些新视角与方法将不断推动近代古文学研究领域的进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术和人类文化的发展。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五光十色,斑烂绚丽。

近百年间政治文化的日益革新,社会制度的频繁更迭,意识形态的纷纭多变,使得20世纪的数代学者在运用不同的历史观、文学观及文学史观,对1840—1919年间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予以观照、阐释、评价时,显示出极为明显的认识差异。

这些认识差异的存在,使得20世纪中国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

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时期:20世纪前20年。

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第一时期。

此20年间,中国文学的发展正经历着由古典向现代的艰难蜕变。

对鸦片战争以来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孰短孰长的文学批评,对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文学革新见仁见智的评论,便形成了最为初期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初期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与近代文学的发展同步进行,在成果形式上,以传统的序跋、评点、诗话、词话等文学批评方式为主。

关于龚自珍、宋诗派、桐城派、维新文学改良和五四文学革命等问题的讨论,构成了世纪初前20年文学研究的热点。

龚自珍学宗公羊,好杂家言,诗文chù@①诡连@②,危言警世,为维新派思想家、南社诗人所喜爱。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

“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

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

”维新派推尚龚氏,多从思想启蒙处立论;南氏诗人推尚龚氏,则主要追寻其歌哭无端的诗风。

柳亚子称龚诗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注:《柳亚子诗词选·定庵有三别好诗……》。

)南社流行学龚诗、集龚句的习尚。

与维新派、南社的推誉相反,贬抑龚氏的也大有人在。

张之洞认为二十年来,“都下经学讲《公羊》,文章讲龚定庵”,是社会纷乱的学术根源,(注:《太炎文录·说林下》。

)章太炎认为:“自自珍之文贵,则文学涂地垂尽”。

(注:《张文襄公诗集·学术》。

)褒扬贬抑,相去可谓悬殊。

宋诗派与桐城派,是鸦片战争之后仍十分活跃并得到一定发展的传统诗文流派。

茅盾研究新境之开拓

茅盾研究新境之开拓

茅盾研究新境之开拓茅盾,中国近现代著名文学家、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其文学创作成就卓著,不仅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茅盾的文学研究一直备受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关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更新,茅盾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境界。

本文将围绕“茅盾研究新境之开拓”这一主题,探讨茅盾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茅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其文学作品涵盖小说、文学评论、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其代表作品《子夜》《两地书》《边疆》等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茅盾的研究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传统的茅盾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作品内容和风格的分析,对其写作背景和文学思想的探讨比较匮乏。

对茅盾的生平和成就的全面评价和审视也有待加强。

在茅盾研究领域,亟需打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开拓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深化对茅盾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茅盾研究可以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拓展。

通过与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更清晰地展现茅盾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心理因素。

这样不仅可以为茅盾研究赋予更多的内涵,也可以丰富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

可以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茅盾进行研究。

通过与国外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比较,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茅盾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这有助于深入了解茅盾作品在世界文学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

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茅盾作品进行更全面的整理和展现。

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茅盾的文学作品、文集、信札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数字化处理,建立茅盾作品数据库,以便更好地为茅盾研究者提供研究资源和信息支持。

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茅盾作品的展示和推广,让更多的读者和学者了解和关注茅盾。

茅盾研究正处于一个开放的时代,需要研究者们不断地开拓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茅盾及其作品,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文学研究新境域作者:朱丽霞谢安松来源:《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05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桐城派研究悄然兴起。

然而大多数研究还是着力于“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个案研究,至于全面系统研究桐城文派,特别是近代桐城文派成果甚少。

近现代学术史上已有关注桐城派之文,如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勾勒了桐城派的发展脉络;陈柱《中国散文史》第五编“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论明清散文,其第四节“清代桐城派”之散文,虽篇幅不多,桐城派之梗概已具。

诸家持论多以为桐城派与清代相始终。

姜书阁《桐城文派述评》勾勒出桐城文派的发展概貌,而梁堃《桐城文派论》则探讨了桐城文派之缘起及兴衰,及其与阳湖派、汉学、宋学之关系。

至于当代,批评家论桐城派时有疏略,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谈桐城派的中兴与复归,主要论曾国藩及其弟子;郭预衡《中国散文史长编》论近代桐城派谓为“桐城末流之文”,只列曾国藩、林纾;杨联芬主编《中国散文通史》(近代卷)论桐城派的中兴,亦仅及曾门弟子及湖湘作家。

近年来桐城派研究的论著中,王镇远《桐城派》、周中明《桐城派研究》皆有所发现,然论及近代,戛然而止;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论近代作家语焉不详。

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承继前人之成果,推陈出新,对近代桐城文派的嬗变作了深入的论析。

该著以全面系统的论述、多层面综合的视角、迥异于常人的观点、灵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了近代桐城文派的风貌,在桐城派研究史上无疑具有重要地位。

一、全景高清式文学地图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凡二十七万六千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近代桐城文派的兴起、发展与衰微,认为近代桐城文派承前启后:上承晚明小品,下启现代散文。

该著为我们展现了桐城文派的源流,并阐释了近代桐城之文与现代散文的关系。

全景式展现近代桐城文派风貌,无疑是其最显著的特色。

从整体架构而言,全书结构严谨。

以桐城派诗学在各个地域的传播与嬗变为线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全景式的桐城文派文学地图。

主要论述了近代桐城古文之新范式、近代桐城文派之兴起、桐城文章之中兴、北宗桐城文派、桐城文派之衰微,将桐城文派的发展概括为新变期、中兴期、延续期及衰微期。

以上元派、岭西派、湘乡派、新城派、莲池派、武夷派、后桐城派等相串联,展现出近代桐城文派之全貌。

诚如江西诗派“诗江西也,而人非皆江西也”,“桐城文派”也是“文桐城也,而人非皆桐城也”①。

以地域为综但又打破了桐城文派的地域限制。

如罗时进先生在《近代桐城文派研究》序言中指出的,“以江南作为论述其文体特征的基础,继而从江南文化视域探讨桐城派的发展历程,并依次论述了京师、岭西、闽赣、湖湘、河北等地桐城派古文的文风”②。

该著既呈现了近代桐城文派整体的架构,又指出了各支派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以桐城为论述的中心,又兼论辐射所及的区域。

不仅如此,论析各支派在近代的演进之前,都会追溯其文化渊源。

因此,此书对于全面系统了解近代桐城文派之发展演变及其作家分布地域,无疑具有全景式文学地图的意义。

从作家研究的角度而言,著作关注大家不弃小家,这是《近代桐城文派研究》区别于以往桐城派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不论是陈柱的《中国散文史》,还是郭预衡的《中国散文史长编》,抑或是杨联芬的《中国散文通史》(近代卷),熊礼汇《明清散文流派论》;不论是姜书阁《桐城文派述评》、梁堃《桐城文派论》,还是王镇远《桐城派》、周中明《桐城派研究》、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都是以“桐城三祖”、曾国藩及其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等主要人物为代表,这使得读者往往难以窥见当时文学的全貌。

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一书与此前相关文献只重著名作家的研究不同,其既重名家又重小家,并以师承、地域、亲缘、交游等相勾勒,展示出一個立体的文学场域,对于了解当时文坛整体风貌极为重要。

该著以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为基础,考察了大批桐城文派文人,不限于桐城、湖湘,还拓展到了全国,视野之开阔实为其他著述难以企及。

比如关于湘乡派,其中论述道:“咸丰、同治年间,曾国藩继梅曾亮之后提倡桐城派古文,在幕府内外,古文作者一时彬彬称盛,‘湘乡派’由此形成。

古文作家中,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四人号称‘曾门四弟子’。

”③论湘乡派散文并不仅仅着眼于曾国藩及其四大弟子,而是提出了曾氏幕府中的“三圣七贤”等凡25人。

不仅仅着眼于湘乡之内的湖湘派作家,还注意到湘乡之外的湘乡派作家,如淮上李鸿章兄弟六人、李鸿章女婿张佩纶等。

同时还注意到湘乡派在两湖、江西的传播,列出了湖南武陵之杨彝珍、善化孙鼎臣、湘阴郭嵩焘、淑浦舒焘、巴陵吴敏树等;湖北则有王柏心、刘传莹、王定安、杨毓秀等;江西则有陈溥、吴嘉宾、陈三立等。

不仅谈创派之人,更梳理出其传播概况,尤为难能可贵。

其以大家、名家、小家相结合,融合文学传播与接受,故而视野极为开阔,兼有宏观的叙述与微观的剖析。

对于初次关注桐城文学的读者来说,《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无疑是一幅全景高清式文学地图。

二、文化研究的多重语境传统的古代文学研究多结合社会历史批评,讲求知人论世。

这对于文学的研究自然是极为重要的。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但如果限于讨论世情,仍然是不够的,也是不全面的。

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综合了时代背景、学术背景、家族传统、师承关系、地域文化、文学传播等多重语境,对近代桐城文派进行研究,使得论述更为深入、更具有立体感。

《近代桐城文派研究》对时代背景所论颇多,然这并非作者旨趣所在。

他更侧重从学术背景、家族、地域、师承等影响文学嬗变的文化根基来谈文学。

如第一章“近代桐城文派之兴起”中:第一节谈近代桐城古文之渊源,便列出了“江南文化与桐城之文”、“汉宋之争与桐城古文”;第二节谈近代桐城古文之传承又重于从书院文会及选本传播谈传承,列出了“书院文会与桐城文章体式”、“道咸以来桐城古文之选本”;第三节谈近代桐城古文之嬗变再次谈到学术、诗歌对于古文的影响,列出了“宋学义理与经世古文”、“考证求是与逻辑政论”、“以诗为文与古文小品”。

由此可见,该著文化研究的多层次综合视角,与此后几章着重论述家族、师承、地域对于近代桐城文派发展相呼应,自成特色。

近年来地域文化研究日渐风行,该著称得上深入运用地域文化特殊视角研究近代桐城文派之佳作。

书中地域研究并非自然地理分布的研究,而是探究各个地域人文精神的传承。

作者此前所著《湖湘诗派研究》以楚文化之悲剧精神为研究湖湘诗派之途径,得出“湖湘诗派是近代略带感伤色彩的诗派”这一别有意味的结论,而《近代桐城文派研究》则以江南文化为基础来剖析近代桐城文学。

江南文化中诗性精神、河北士风的劲健慷慨、两湖文章的灵性与淳朴,都与作家的文风文笔结合起来考察了,对地域文化精神差异的准确把握成为该著的闪光点之一。

文中涉及家族与师承研究时,同样提高到了文化的高度来予以剖析。

论述梅曾亮古文之源流堪称这一研究模式的成功范例。

作者论梅氏之文首先从家族入手。

谓其曾祖梅谷成世籍宣城,祖文鼎为天文学家亦善诗文,伯祖工于古文,父冲为嘉庆五年举人,母侯芝通经史,能诗文。

其母侯芝还是《再生缘》的改编作者。

其家族文化深深影响了梅曾亮的诗文创作。

其次是地域文化。

梅氏为宣城望族,宣城自清初施闰章所创“宣城体”风行一时,其祖梅文鼎“虽以算学名家,然其诗文自有宣城体之风范”。

梅曾亮虽居上元却深受宣城文化的影响,故而其文集名便以梅氏宗族发源地柏枧山命名。

同时其居上元又受到阳湖文风的熏陶,故而深受骈俪之风影响。

其母侯芝改编《再生缘》对于梅曾亮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

家学的传承与江南地域文化的熏陶造就了梅曾亮的诗性之文。

该著之论述十分透彻且颇有说服力。

当然,该著在论古文演进时也涉及了近代诗歌、戏曲及小说弹词等文学样式。

既有文体学上互相参照意味,又有在文化意义上进行比较的内涵。

这与地域、家族、师承研究形成多重语境,并融为一体,赋予了桐城文学研究更为深刻丰富的内涵。

三、桐城古文的诗性阐释《近代桐城文派研究》列举桐城古文家文论时常标举诗意,以意境论文,如方东树有“灵境”之论,梅曾亮有“天机”之论,林纾有“意境”之论。

故而所论往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第一,拈出桐城“以诗为文”,揭示了桐城文章对诗性的关注。

萧著以诗为文论近代桐城文派颇有特色。

作者在第一章第三节“近代桐城古文之嬗变”中已经列出了“以诗为文与古文小品”。

罗时进先生在书序中也说:“他以桐城‘义法’的演进为线索,来探讨近代桐城文古文‘以诗为文’的总体特征,颇富新意。

”④作者对桐城古文的诗性特征有深刻的认识:“尽管桐城古文以‘义法’相标榜,然桐城派古文时以诗为文,魅力恰在‘义法’之外。

”⑤至于近代,“道光、咸丰以来,桐城古文以诗入文渐成风习。

”⑥著作提及了如吕璜图序之文,龙启瑞、彭昱尧、王拯、朱琦游记之文,吴敏树隐逸之文,曾国藩雄奇瑰玮之文,姚濬昌父子纪事小品,梅曾亮与姚氏父子诗性之文等。

故而其言:“可见近代桐城古文,上承晚明小品,下启现代美文,自有其美赡之处。

”⑦其中“以诗为文”论述最为透彻的便是梅曾亮之文。

第二,以“学综汉宋”论以曾国藩为首的湘乡派之文,包含着对其文章诗意的认同。

曾国藩向来被视为桐城中兴之主,私淑姚鼐,并将桐城派扩而大之。

该著以“学综汉宋”之说囊括此派之文:“就湘乡派与桐城派的关系而言……当今学者多持此论(指湘乡派自成一派),然而从文学自身发展过程看,将湘乡派与桐城派视为一个整体似较为恰当。

”认为曾国藩将经济加入桐城“义法”,提倡义理、考证、经济、辞章并举以补桐城空疏之弊,显然是切中肯綮。

曾氏师友及其幕僚多是一群政治家,故而是政治家经世之文。

作者认为曾国藩标举的“经济”与日常行止相联系,细微处与诗意不悖;不废六朝绮丽之文,同样体现出对文章情韵的体察。

第三,以“西化倾向”论张裕钊、吴汝纶之文,体察到北方桐城文章之新变。

“随着张裕钊、吴汝纶主讲书院,风气为之一变。

吴汝纶以西学课士,在北方实学中引入洋务,学风变迁引领文风之新变。

”⑧西学的传入、洋务的兴办自然对桐城古文风气影响巨大。

该著选取张裕钊、吴汝纶言其西化倾向可谓独具慧眼。

吴汝纶对于西学十分热衷,积极介绍西方之技艺,付诸于文便产生了“西化之文”。

关于莲池古文的欧化倾向,该著列出了:古文中的洋务内容;古文中的名学与逻辑;西文的句式与词汇。

既有形式层面又有内容层面,更考虑到名学与逻辑,可见出其对当时社会的了解。

作者论北方桐城派称赏其逻辑性,也论及其情韵,并对北方桐城古文乖远诗性的特征提出了质疑。

第四,以“世俗化”论马其昶为首的后期桐城派世俗之文。

桐城古文力求雅洁,马其昶作为桐城派的殿军人物,其文已经走向了世俗化,此后桐城派慢慢走向衰微。

之所以以“世俗化”概括后期桐城派,主要是因以马其昶为首的后期桐城派由于多沉下僚故而其文多写世俗人情,与经世之用与雅洁之旨渐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