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134
《外国文学研究》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175-280页)的起点》,见《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⑫何晓夏:《教会女子大学与中国女子教育的近代版社,1994年,第132147页)化》,见《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4-74页)责任编辑肖海燕⑲董黎:《教会大学建筑一一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复兴Extracting the Essence through Chinese-Western Interaction ---------The Enlightenment of Christian Collegesand Its Educational Endeavors in ChinaMa Min(Institut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430079)Abstract:Christian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were an important patt of the modern Chineseeducation and played a signficant role in propagating the Western scientific culture andpromoting the Sino-West cultural exchanges and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in China.Inlight of Christian college research,it is desiderated to break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modern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to extract the essence of Christian colleges!practice in hopeofenlighteningthecontemporary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ndsubstantia l yspeedingup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and talent cultivating.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the mentioned enlightenments of Christiancolleges in China are:(1)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 and high-quality education;(2)uphold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Sino-West integration;(3)emphasizing the faculty teambuilding and3alen3cul iva ing;(4)paying a3en ion3o3he ins i u ionaliza ion and crea ingopen and harmony campuses.Key words: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education modernization;historic experience期刊动态《外国文学研究》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20年12月16日,中国知网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制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与九种语言文学类学术期刊一起,被评为年度“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一章概述外国语言文学是研究外国语言和文学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外国语言及其文学作品的形式、内容、结构和风格等方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章研究方法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多样,其主要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等。
其中,文献研究是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比较研究则是将多个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社会心理学研究则是以社会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探究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研究内容外国语言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学。
外国语言的研究主要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旨在研究语言的特点及其在文学中的运用。
外国文学的研究则涵盖了多个方面,如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
其中,文学史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和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
文学理论的研究则是研究文学作品的种类、类型和风格,分析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与表现形式。
文学批评则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旨在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及其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研究意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外国文学,通过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风俗和社会历史。
其次,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有助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
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研究外国语言和文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外语,并为国际文化交流建立平台。
最后,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有助于推动自身学科的发展。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通过研究和交流,不仅可以拓展学科的研究领域,还可以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 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国 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收录。
办刊历史
1978年,《外国文学研究》创刊,为季刊。 2001年,《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联合部分重点院校成立了杂志理事会。 2003年,《外国文学研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2012年,《外国文学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学术期刊资助。 2014年11月,《外国文学研究》成为原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据2018年9月《外国文学研究》官网显示,《外国文学研究》编委会拥有26位编委、编辑部拥有1位主编助 理。
《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主编助理:黄晖
2018年6月8日下午,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联合文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小组、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心和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外国文学期刊发展历程与国际化 战略”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此次会议对《对外国文学研究》期刊未来发展和国际化战略提出了期望和建议。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国际学术期刊
01 办刊历史
03 办刊成果
目录
02 办刊条件 04 文化传统
《外国文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国际学术期刊。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
刊名:外国文学研究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周期:双月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中文;开本: 16开ISSN:1003-7519CN:42-1060/I邮发代号:38-11复合影响因子:0.548综合影响因子:0.21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外国文学研究创刊时间:1978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期刊简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国内统一刊号:CN42-1060/I,国际刊号:ISSN1003-7519。
本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反映外国文学理论、思潮和创作的新动向为办刊宗旨,主要刊载我国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开拓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扩展我国文艺界的视野并提供借鉴。
本刊为保证杂志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用稿公正性,全面实施匿名专家审稿制度,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现不仅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国内权威检索机构所收录,而且是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 & HCI ( 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_外国文学研究_与莎士比亚情结_兼及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与莎士比亚情结———兼及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王忠祥 杜 娟Ξ内容提要:《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自1978年9月创刊迄今,一直努力促进国际莎学持续走向中国和中华莎学迅速走向世界,在介绍域外莎评的同时,经常组织、选发富有中国学者文化意识特性与东方视角的莎评,参与中西古今的“莎评对话”,由此提供了莎学研究的一个中外交流平台。
追溯中国学者研究莎士比亚的足迹,主要目的是为了牢固地把握与时俱进的莎学的求实创新的现在,更好地开拓中华莎学繁荣昌盛的未来。
在这里,历时性的解说与共时性的评析相互交织,彼此关照。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 莎士比亚情结 中华莎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屹立在世界文化的高峰之上,聚集文艺之真、善、美于一体。
如曹禺所指出,他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①。
他的丰富的艺术精品,可以说是一部翔实而生动的“巨人传”,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巨人时代”的文化风貌与锐意求新的特征,而且在其超前意识的主导下为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提供了饶有审美价值和趣味的多重代码。
他的诗剧使16-17世纪的英国诗剧更加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以及诗歌,在世界文艺交响乐中有其特殊的音色,拥有强大而永恒的魅力。
莎士比亚的文艺创作教人懂得大写的“人”的尊严、崇高、价值和力量。
他讴歌以大写“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凭借新的伦理道德观,高举社会批判大旗,为张扬纯洁的人性而抨击愚人的“神性”,并且毫不掩饰地披露随着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而出现的扭曲人性的阴影。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从莎士比亚及其诗剧和诗歌中发现无限的生命力。
戏剧诗人确实不愧为本・琼生所称赞的“时代的灵魂”,“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莎士比亚的文艺作品在漫长的文化交流中被译成了世界各种文字,而且版本日益多元化,其数量之多仅次于《圣经》。
外国文学研究
• 元曲:如关汉卿、白朴等曲家的作品,展现了元代社会的风俗风情
现代文学
• 鲁迅: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 巴金:如**《家》、《寒夜》**等作品,反映了家庭伦理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 莫言:如**《红高粱家族》、《蛙》**等作品,展现了农村生活和民间文化的魅力
机遇
• 全球化背景:全球化为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交流平台,如国际学术研讨会、
国际合作项目等
• 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和电子资源的普及为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便利,如在线数据库、电
子书籍等
• 跨学科研究:外国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如文学与哲学、
文学与心理学等
03
欧美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作者分析
放和自然之美
实的黑暗面
心情感
• 德国浪漫主义:如舒勒谷、霍尔
• 法国现实主义:如巴尔扎克、福
• 表现主义:如卡夫卡、贝尔塔·奥
德林等诗人的作品,强调情感和想
楼拜等作家的作品,深刻描绘法国
多德嘉斯·布洛赫等作家的作品,强
象力的发挥
社会的风俗风情
调内心世界的表现
• 法国浪漫主义:如雨果、缪塞等
• 美国现实主义:如马克·吐温、
瑰宝,如《吠陀》等
• 古希腊戏剧:悲剧、喜剧、讽刺
• 罗马散文:如西塞罗、塞内加等
• 摩诃婆罗多:印度古代史诗,展
剧的源头,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
哲学家的散文作品
现了古印度社会的风貌
勒斯等戏剧家的作品
• 罗马诗歌:如**奥维德的《变形
• 罗摩衍那:印度古代史诗,讲述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表达,促进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这个时代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外国文学的历史渊源外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中世纪欧洲文学等,都是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外国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外国文学包含多种不同流派,如古典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代表作品层出不穷。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雨果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都是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
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外国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吸收了古希腊、古罗马等外国文学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貌;近现代中国文学受到西方文学启发,开创了新的文学风格。
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也促进了中国读者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
当代外国文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当代外国文学呈现出多样化、跨文化融合的趋势。
不同国家的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探讨共同的人类命题,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同时,当代外国文学也受到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反映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挑战。
结语外国文学研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学术工作,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我们有必要保持开放心态,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促进文学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外国文学研的究》总目录
《外国文学研究》1978-2008年总目录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第1期1 吸收外国文艺精华总和为《外国文学研究》集刊创刊号而作徐迟 5-62 批洋为帮用揭批四人帮利用苏联文学搞篡党夺权的罪恶阴谋 7-123 夏目漱石的生平时代及其讽刺作品《我是猫》胡雪 13-224 世界上最长的史诗钟 225 论《威尼斯商人》朱维之 23-256 谈彭斯一首被删改歪曲了的诗薛诚之 26-277 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世 278 论狄更斯的《双城记》王忠祥 28-359 《一千零一夜》书名的由来文 3510 《草叶集》浅论阮珅 36-4211 惠特曼谈诗论文举隅张禹九 43-4912 一幅反映时代趋势的现实主义图画论巴尔扎克的《农民》彭端智 50-5813 笔端走惊雷读《维尔特诗选》周乐群 59-6314 无产阶级的文艺宣言读恩格斯致哈克奈斯的信郑思之 64-6715 关于三一律问题李健吾 68-6916 试谈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典型问题札记李衍拄70-7717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张怀瑾78-8318 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问题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札记一则夏放 84-8719 爱茉莉婚姻悲剧的社会意义读巴尔扎克的《苏城舞会》靳丰郁源邹贤敏 88-9020 《变色龙》的情节人物和对话宋寅展 91-9321 要历史地评价《基度山恩仇记》金嗣峯 94-10022 假装博学的伏罗希洛夫梁异华 10123 会用散文说话的哲学教师奠自佳 10224 学术活动简报 103-10625 编后 107-108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第2期1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典型的五封信朱光潜 4-102 关于文艺的倾向性和真实性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学习札记彭立勋11- 193 正确看待民主主义作家及其作品的光辉典范从马克思恩格期怎样对待海涅说起郑公盾 20-264 试论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的学说刘建国27-355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批判四人帮歪曲资产阶级古典文学的谬论曹让庭36-436 大仲马受勋始末 437 浅淡《故乡》的历史意义彭端智 44-468 资产阶级的自我批评评太戈尔的长篇小说《沉船》王雅升 47-519 《伊利亚特》浅论李忠星 52-5710 埃斯库罗斯的倾向浅析陈洪文 58-6211 《威尼斯商人》简论阮珅 63-6812 慈悲调剂着公道略谈《威尼斯商人》鲍卫 69-7013 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金嗣峯 71-8014 《欧也妮·葛朗台》浅谈王忠祥 81-8615 狄更斯的记忆戏 8616 略谈斯丹达尔在《红与黑》中对资产阶级的批判陈伯通 87-9217 《父与子》的中心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雷成德 93-10118 人性说教与战争宣传的奇妙结合评苏修战争小说《这儿的黎明静悄悄》薛君智 102-10619 《格萨尔王传》比《摩诃婆罗多》还长凌霄 10620 现实主义短篇艺术的光辉学习莫泊桑《项链》札记彭启华 107-11121 我对《基度山恩仇记》的看法与金嗣峰同志商榷奠自佳 112-11822 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成立 11823 关于高尔基的《母亲》的点滴资料谭得伶 119-12324 朝鲜文学的宝贵财富介绍朝鲜抗日革命文学林辉 124-12825 七十年代的美国黑人戏剧谢榕津 129-13226 吠陀经自然力量人格化的反映乐君 133-13427 切勿偷盗劳旺 13528 读者·编者 136-13829 关于高尔基的二三事曾 138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1 昨日的人道主义与今日的封建法西斯主义沈国经 4-52 人道主义断想周乐群 5-73 从读莎氏喜剧的一点感受谈起李鸑 8-104 葛朗台的家产刘尾尾 105 人道主义的历史进步意义无容否定秦德儒 11-126 托尔斯泰创作经验谈 127 致读者作者 138 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柳鸣九 14-319 布封及其名句风格即人刘文立 3110 西方现代派文学和梦魇陈焜 32-3911 阴影中的《凯旋门》曾卓 40-4312 紫式部和她的《源氏物语》陶德臻 44-4713 索马里民族英雄哈桑和他的反帝战歌陈挺 48-5114 关于农民起义的两部法国文学作品罗大冈 52-6415 略论福楼拜的小说创作郑克鲁 65-7216 启蒙的号角莱辛寓言介绍李淑 73-7617 威廉·莎士比亚杨周翰 77-8718 埃斯库罗斯传世之作是哪七部李心锋 8719 淬砺奋发指点时间读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元升 88-9020 巴尔扎克与他的人物叶继宗 9021 外国文学之于我徐迟 91-9322 论外国短篇小说对鲁迅的影响李万钧 94-9923 关于爱情描写的一点质疑与冯春同志商榷栾振国高崖 100-10224 聂赫留朵夫的形象不真实和被美化了吗易漱泉 103-10725 苏联出版托尔斯泰著作的小资料 10726 全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规划会议在广州召开 108-11027 马列文艺论著学术讨论会在武汉举行周伟民 111-11828 怎样翻译更好许国经 11829 《济金根》是不是在正路上扎记外一则王先沛 119-12130 梅林文艺思想述评范大灿 122-13431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是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吗和张怀瑾同志讨论包忠文 135-14232 永远高唱人民的心声读《瓦普察洛夫诗选》陈九瑛 143-14433 深刻的主题独特的构思读普鲁斯的短篇小说《一件背心》沈志冲徐振辉 145-14634 《羊脂球》艺术琐谈尹均生 147-15035 休斯的两首诗杨江柱 151-15436 编后 15437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文学故事二则王忠祥奠自佳 155-15638 国外研究动态 157-160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2期1 读普鲁斯的《傀儡》张振辉 4-82 易卜生及其戏剧在五四前后王忠祥 9-133 高尔基和伊林公盾 14-154 喜读马雅可夫斯基反官僚主义的作品陈守成 16-205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读克雷洛夫寓言散记黄弗同 21-246 关于罗亭之死高文风 25-347 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是资产阶级文艺家吗倪蕊琴 35-388 《俄罗斯女人》简介章其 39-42479 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舞会以后》的艺术特色徐稚芳 43-4710 试谈契诃夫小三部曲中三个故事讲述者的形象李蟠 48-5011 小人物痛彻肺腑的悲剧漫话果戈理短篇小说《外套》彭启华 51-5312 从《破戒》想起的略论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与挫折刘振瀛 54-6413 东方文艺复兴的曙光关于亚非现代民族革命文学的几个问题彭端智65- 7114 鲁迅论托尔斯泰陈元恺 71-7715 西方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续篇柳鸣九 78-8816 海涅的《论浪漫派》孙凤城张玉书 89-9817 得来全得费工夫阿宏 9818 比较文学简说周伟民 99-10319 对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认识刘世钰 103-11120 同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又一次较量学习列宁的一个批注李光中张少廉112 -11921 论《唐璜》孙席珍 120-12422 略谈莎士比亚的人道主义阮珅 125-13023 谈谈莎士比亚喜剧的思想内容夏定冠 130-13424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文学故事二则劳旺梁异华 135-13625 有关《我是猫》的几点材料王新潮 137-13826 国外研究动态 139-146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1 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楔子剖析金克木 4-8127-1372 论朝鲜新倾向派文学许虎一 9-143 《一千零一夜》评介卢永茂 14-204 涅克拉索夫与马雅可夫斯基魏荒弩 21-285 划时代的巨著读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宋寅展 29-356 《毁灭》人物谈赵德泉 35-397 评美国小说《飘》李惠铨 40-458 鲁迅论普列汉诺夫边济 459 《熙德》的艺术得失陆军 46-4910 试论《红与黑》中所描写的阶级关系金嗣峰 50-5611 确定自己的真实 5612 歌德与东方文学赵乾龙 57-6013 略论莫里兹及其创作冯植生 61-6914 闻一多和外国诗歌薛诚之 70-7515 五四新文学运动和外国文学姚春树吴锦濂 76-8216 安娜是爱情至上主义者吗兼谈外国文学教学和评论中一种不良倾向李明滨 82-8617 爱情至上辩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评价问题赖干坚 87-8918 也谈拿来借鉴周汉林 90-9219 关于莎士比亚作品真伪的对话录元升 93-9411920 《为什么波兰起义时期的故事》和托尔斯泰晚年的思想冯玉律 95-10021 经济细节的现实主义力量读《欧也妮·葛朗台》李中一 101-10322 一代青春的献辞介绍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安国良 104-10523 一本面对人民的好书读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许可权 105-10724 谈席勒式朱维之 108-11325 普列汉诺夫论无产阶级文艺吴元迈 114-11926 金苹果的故事钟世文 120-12127 红豆汤与长子权劳旺 12128 艾萨克·辛格谈文学黄育馥 122-12329 美国加肖罗夫斯卡谈苏联小说中男女关系问题关山 123-12430 苏联里特曼谈东方文学的现代主义和传统主义于韦 12431 布莱希特《论文学》一书在苏联出版安迪 12532 巴西出版一部魔术现实主义小说冬 125-12633 哥伦比亚纪念《唐娜巴巴拉》发表五十周年景冬 12634 苏联出版研究列甫·托尔斯泰论著由之 126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4期1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赵毅衡 4-112 存在主义与美国当代小说王齐迠 12-153 读蒙田的《随感录》郭宏安 16-234 莎士比亚与哈姆莱特札记戚叔含亦含 24-295 推陈出新的能工巧匠试论《哈姆莱特》的结构徐克勤刘念兹 30-336 试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纪念作家诞生八十周年刁绍华 34-38427 但丁和他同时代的抒情诗流派雷石榆 39-428 不朽的艺苑之葩读莫里哀的《伪君子》靳丰江伙生 43-499 焦点和焦点的转移《套中人》的艺术结构及其它汪靖洋 50-5710 试论高尔基戏剧的艺术特色王远泽 58-6311 论《沙恭达罗》的主题思想及其意义何乃英 64-6712 苏联文学是禁区吗刘景行 68-7013 关于埃斯库罗斯七部传世之作黄尔昌 7014 不应该有禁区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建议张金元 71-7215 苏联文学禁区漫议黄力之 72-7416 也谈巴扎洛夫和其他人物与雷成德同志商榷胡斌 75-7811717 对市侩艺术的抗议介绍巴尔扎克的一篇小说方平 79-8218 追求于无望的希望之中读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林之非 83-8519 谈人物的感情描写读显克微支的两篇短篇小说黄世瑜 85-8720 漫谈泼留希金形象的表现手法读书札记之一许国经 88-918221 波德莱尔的相应说刘自强 92-9722 试论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读《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卢善庆98-10210623 情趣盎然的儿童诗谈马尔夏克的《给小朋友的诗》陈道林 103-10624 童话之林的珍品浅谈格林童话的特点梅沙 107-11025 马克·吐温刻划儿童心理的技巧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李肇星111- 11311026 巴西的短篇小说创作朱景冬 114-11727 缅甸的实验文学运动李谋 118-12228 关于普罗米修斯的故事钟世文 123-12429 犹大的接吻劳旺 12412230 读者·作者·编者 125-12931 朝鲜党刊论述文学艺术和情感教育问题仪琳 13032 朝鲜韩得镇谈文艺作品描写领袖问题仪琳 13133 美国诗歌的新倾向黄育馥 13134 苏联举行格里鲍耶多夫学术会议安迪 13235 苏联理论家谈文艺作品的风格问题安迪 132-13336 美国出版《注释的莎士比亚》一书黄育馥 13337 苏联出版《舍甫琴科词典》安迪 13438 理查德·耶茨获一九七八年美国全国杂志奖黄育馥 13439 西班牙颁发一九七八年国家文学奖金冬 134-13540 苏格兰艺术委员会颁发文学奖金王邑 13541 《外国文学研究集刊》出版童 135-13642 《世界文学名著选评》出版钟毅 136-13743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即将出版万奉祥 13744 《外国文学研究》7879年总目录 138-145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1期1 美国现代文学述评19141945 董衡巽 3-122 心理现实主义与感伤人道主义的结合评《在冰山里》及其他王平 13-183 读再见我的弟弟苏萌 19-204 左拉得罪了莫泊桑作家轶事王峙军 205 推销员为什么死刘荣新 21-236 《红字》浅论熊玉鹏 24-287 略谈英国民歌袁可嘉 29-338 构思新颖针砭入微谈《探长的查访》的戏剧结构徐盛桓 34-379 简讯 3710 关于我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无书有序卞之琳 38-5011 法兰西现代文学的痛苦高行健 51-5712 《苏联文学》季刊今年创刊程 5713 论波德莱尔程抱一 58-6314 《项链》三题董星南 64-6915 马雅可夫斯基诗的梯式分行陈守成 70-7616 访巴尔扎克故居王德华 7617 契诃夫小说的艺术特色叶乃芳陈云路 77-806318 谈谈井上靖的小说莫邦富 81-8719 一些外国名作家的写作习惯王干梅 8720 读山上忆良的《贫穷问答歌》赵乐甡 88-9121 日本明治时期的文学浅谈古月 92-9722 金羊毛的追逐者《威尼斯商人》人物小议方平 98-10023 寓严肃于荒诞之中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紫葳 101-10424 《过关》与意识流彭启华 105-10725 投向沙皇专制的利剑读《致西伯利亚的囚徒》黎皓智 108-10926 要历史地全面地看问题关于安娜的爱情至上主义局限和外国文学评论中的不良倾向杜宗义 110-11227 关于萨特的文艺思想基础与柳鸣九同志商榷欧力同王克千 113-117 10428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外国短篇讽刺小说管见张宏梁 118-1209729 南斯拉夫各族民间故事一瞥王志冲 121-12430 剧坛拾零关于当代英国戏剧简况的通信宗白 125-12713731 《静静的顿河》的风波孙美玲 128-13732 评《西方美学史》凌继尧 138-14033 关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故事劳旺 14134 迈达斯的耳朵易间伴 14235 国外研究动态 143-148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2期1 冰岛萨迦浅说成时 3-132 霍尔堡和他的喜剧周柏冬杨衍松 14-233 诗人哈代初识徐宗英 24-29374 试说济慈三首十四行诗赵瑞蕻 30-375 放开眼界摆脱束缚书简王季思 386 谈雨果程抱一 39-477 会朗诵的诗集赵毅衡 478 歌德的《浮士德》一个解释张月超 48-569 新月的幻想和破灭介绍泰戈尔的《新月集》林之非 57-5910 《梵语文学史》前言金克木 60-6511 日本当代三作家李德纯 66-7312 忧愁·悲伤·怨恨水上勉和推理小说《耳朵》柯森耀 74-7813 评日本工人文学的奠基作《矿工》平献明 79-8214614 一切将在花朵间重生谈《昂什丽娜》的艺术品格黄月华 83-879415 生之凯歌读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彭启华 88-9116 关于埃达两件插图的说明汤麟 9117 新颖精当的情节结构契诃夫短篇小说阅读扎记刘乐群 92-9418 歌颂勇士的奋不顾身精神分析《鹰之歌》娄力 95-9719 狄更斯创作的艺术特色潘耀瑔 98-10220 说简·爱王化学 102-10521 简讯二则 10522 希伯来文学简介向《旧约全书》文学探险朱维之 106-11823 《裴彖飞诗论》是不是鲁迅的译著陈福康 118-11924 民间童话之谜一组民间童话的比较研究之二刘守华 120-12725 《马列文论一百题》选登孙子威 128-13013226 郭沫若与《艾凡赫》姜铮 131-13227 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三部曲正文 13228 《最后一个乌兑格人》琐谈赵德泉 133-13629 印度古代的伟大戏剧家跋娑韩廷杰 137-13930 巨人安泰与大力士参孙劳旺 140-14331 特洛依木马的故事易间伴 14132 奥地利文学与德语文学关山 142-14333 缅甸举行长篇小说报告会谋 14334 日本的青春电影童斌 14435 唐十郎及其作品全集童斌 14536 巴西的两部最佳剧本景 14537 墨西哥戏剧家鲁道夫·乌西戈利逝世景 14638 奥季塞斯·埃利蒂斯获得一九七九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黄育馥 146 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3期1 《哈姆莱特》剧中两个问题的商榷陈嘉 3-82 夏洛特·勃朗蒂和她的创作李霁野 9-2283 他的内心燃烧着一团火试谈《墨西哥人》的主人公李辰民 23-254 金兔及其它唐正秋 255 也谈马克·吐温李淑言 26-286 浅谈《幻灭》邓世还 29-347 试论布莱希特诗歌的间离效果陈柏健 35-398 评《黑夜与白昼》张振辉 40-45349 战斗的诗篇李淑廉翁怡兰 46-493910 旗帜良药炸弹杨平 50-5211 我们的时代需要马雅可夫斯基李德复 53-5512 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中的人道主义陈守成 56-6113 论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喜剧王远泽张铁夫 62-6714 独特的诗人翟厚隆 68-7115 外国文学之于我徐迟 72-7716 鲁迅《域外小说集》的启蒙意义时萌 78-8217 人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评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鲁萌墨哲兰 83-8718 卡夫卡初探黎奇 88-9419 托尔斯泰和他最小的女儿金沙 9420 爱的颂歌漫谈《两姑娘》许国经 95-9610321 对精神文明的辛辣讽刺郑传寅 97-9922 独到的构思读《苏联护照》罗刚英 99-10023 是谁摧残了骨肉之情读远藤周作的短篇小明《妈妈》叶继宗 101-10324 大仲马的香菌姚歧山 10325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科学讨论会在杭州举行戴安康 104-10626 拉法格的美学思想王子野莫姆疆 107-12127 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的理论何国瑞 121-12728 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叶永义 12729 凡尔纳和他的《海底两万里》鲁江堤 128-13330 安徒生的联想王峙军 13331 印度人和犹太人莎士比亚作品考偶拾阮珅 134-13532 托尔斯泰的大胡子欣泉 13533 魔术现实主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朱景冬孔令森 136-13834 辩证法的杰作《拉摩的侄子》木上丝 139-14035 诺兹德烈夫式的人物梁异华 14036 科学幻想小说的危机关山 141-14237 日本科学幻想文学的近况童斌 142-14338 日本的新作家与新作品童斌 143-14439 美国出版《哈佛美国当代作品指南》黄育馥 14340 苏联出版俄译本《金瓶梅》于韦 14441 苏联《文学评论》讨论七十年代散文的特点易林 144-14542 国际文艺学家大会草右 145-14643 墨西哥著名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获文学奖一新 146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1 花神提香 22 二十世纪莎评杨周翰 5-133 不谢的爱情花朵永久的艺术魅力在上海人艺《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组的发言方平 14-264 析《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构思彭克巽 27-355 永恒的宗教真理与静止不动的东方金留春诸燮清 36-42266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王振铎 43-517 《神曲》的近代性华宇清 52-578 从《九三年》看雨果的人道主义和理想冯汉津 57-619 李箕永早期创作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甘章贞 62-6610 科学技术进步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彭启华 67-715111 鲁迅与美国作家及其作品邓啸林 72-751312 科学的入口处与地狱的入口处劳旺 76-7713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郭辉辉 7714 马丁·伊登的悲剧献给参加人生意义讨论的同志李定坤 78-8015 把生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谈保尔·柯察金卢明生 81-8316 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章其 84-8717 索尔·胡安娜的头发与知识珞桂 8718 爱米丽·迪金森作品的现代派诗人特征赵毅衡 88-9219 首要目标是独创爱伦·坡故事风格管窥王齐建 93-9620 《战争风云》不是现实主义的吗读何满子同志评《战争风云》一文有感安大峰 97-9821 法兰西王冠上最美的明珠弗·莫利亚克初探周国强 99-1023522 阿波里耐尔与立体诗罗国祥 103-10523 学习与思索华纹秋芙 106-10824 忌识流是泥石流吗潘大安 109-11410825 用什么眼光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戈异 115-11826 对西方现代派文学应取的态度文木 118-12227 弗莱的批评理论张隆溪 122-13128 人应当怎样生存下去美国当代反英雄形象浅析沈建翌 132-13529 屠格涅夫笔下的两类女性朱宪生 135-13830 俄罗斯文学中的一朵奇卉异葩克雷洛夫寓言黎倩 139-14231 小天鹅在我心中飞旋读新译儿童故事集的随感何伙 142-14332 北大编译《俄罗斯苏维埃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明滨 14333 真实凝炼《万卡》艺术特色浅谈林佑 144-14534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供稿Д·马尔科夫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立早 14635 近年来苏联美国英国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参考书出版情况简介黄育馥 146-14736 匈牙利七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及现实肖俊明 147-14837 西方对无产阶级文学的研究关山 148-14938 日本的大众文学童斌 14939 我刊举行七省一市作者读者座谈会吴任 15040 歌德时间是我的财产野兰 15041 但丁伍燕凌 153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1期1 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开展外国文学工作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届年会上的报告冯至 5-122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务工作报告叶水夫 13-183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届年会主席团秘书长名单 184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届年会闭幕词吴富恒 19-205 取天火给人类朱剑根 216 切实调整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黄源 22-247 日丹诺夫研究 25-298 助人为乐的左拉王锡 299 我的几点意见李文健 30-3210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西方现代派王佐良 33-3511 高尔基在受到赞誉的时候筱耳 3512 外国文学出版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孙绳武 36-3713 讨论现代派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陈焜 37-4414 对外国文学工作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姚见 45-5015 古城盛会读新章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届年会散记 51-5316 戈宝权同志答本刊记者问戈宝权木上丝 54-5617 季羡林同志答本刊记者问季羡林强弓 57-5818 罗大冈同志答本刊记者问谈谈《论罗曼·罗兰》一书的问题罗大冈安康 58-6319 草婴同志答本刊记者问草婴朱剑 6320 杨周翰同志答本刊记者问杨周翰钧杨 64-6721 湖北举办罗马尼亚现代喜剧《公正舆论》学术演出活动吴山 6722 卢卡契谈文艺创作问题读书札记程代熙 68-7623 斯坦培克的立场黄新根 7624 《外国文学作品欣赏丛书》总序叶君健 77-7925 罗马尼亚伟大民族诗人爱明内斯库和他的诗歌创作戈宝权 80-8826 从大自然中流出的爱的旋律叶赛宁和他的诗漫笔刘湛秋 89-9627 《国外文学》杂志创刊闻笛 9628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简介涂舒 9629 苏联七十年代的暴露文学严永兴 97-10130 惠特曼与林肯荒芜 102-10731 马克·吐温的新高度读《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刘荣新 108-11212632 瞿秋白与外国文学翁义钦 113-11633 还是印度人好与《印度人和犹太人》作者商榷方平 11734 玛尼洛夫精神宋垠夫 11835 荷马的史诗安理 11936 未来决不属于现代派李正 12037 它们也代表了文学的未来张柔桑 121-12212838 不能因噎废食许红宪 12339 意识流与国情彭建德 12340 难懂就需要研究董玉星 12441 认真研究很有必要王志平 125-1264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杨展森 127-12843 意识流小议李栋 129-13044 关于小林多喜二的生卒年李希有 13145 埃及的妇女文学沙龙文学李云侠 13246 托尔斯泰学术讨论会在沪举行郭振宗 133-13447 全国托尔斯泰学术讨论会评述朱春荣 134-13648 1979年逝世的各国文学家黄育馥 13749 苏联科学院普希金之家成立五十周年草右 13850 苏联的科学幻想小说常言 139-14051 关于狄更斯的《艾德温·杜鲁德之谜》的一些情况黄育馥 14052 法国纪念福楼拜逝世一百周年江小平 140-14153 Y·纳瓦尔获一九八○年度龚古尔文学奖江小平 14154 非洲文学现状关山 141-14255 森村诚一及其侦探小说童斌 142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2期1 欧美作家论托尔斯泰在上海纪念伟大作家逝世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陈燊 5-272 日本文坛的新动向莫邦富 28-373 一本值得称道的书《世界文学名著选评》文知 374 河上肇博士的汉诗李世清 38-425 叶山嘉树和他的生活在海洋上的人们王凌 43-471206 吾将上下而求索志贺的长篇《暗夜行路》简介胡肇书 48-507 亨利希·曼的《亨利四世》两部曲关惠文 50-558 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举行年会 559 试论《审判》周建生 56-6110 略谈契诃夫小说的艺术特色杨小岩 62-6411 在有梦的地方做梦《珍妮的肖像》鉴赏王忠祥 65-7112 献给爱情和人生的歌介绍泰戈尔的《园丁集》林之非 72-7413 一首深沉的叙事抒情诗涅克拉索夫的《大门阶前的沉思》马家骏 75-7914 梅林的美学思想格·弗里德连德王子野 80-9115 大仲马的勤奋蒋渝 9116 《印度文学和世界文学》译文题记略谈比较文学金克木 92-9317 拉伯雷的滑稽王锡 9318 印度文学和世界文学温德尼兹金克木 94-1037919 奥吉亚斯的牛圈筱耳 10420 唐吉诃德和他的洛西南特林佑 10521 克利斯朵夫真诚地追求真善美的人许金生 106-11222 辽宁首创《外国小说报》桂洛 11223 介绍兰波程抱一 113-12024 《哈姆莱特》剧中两问题的再商榷张崇鼎 121-1256425 关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王泰来 126-13226 福斯塔夫和欧尔卡苏莎士比亚人物考偶拾阮珅 133-13527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在沪举行第一届年会 13528 一分为二的西方现代派文学陈正直 136-14029 意识流能否流到中国来徐南 141-14330 《俄苏文学》杂志公开发行武杜 14331 19281940年间的南斯拉夫无产阶级文学关山 14432 英美文学研究著作出版情况黄育馥 14533 重新评价列夫·托尔斯泰的《三死》林一理 145-14634 个性问题学术讨论会立早 146-14735 今日美国的西班牙戏剧一瞥戚铁沅 148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3期1 译诗漫笔马雅可夫斯基诗的音韵和意境飞白 5-112 题材·人物·风格谈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作品黎皓智 11-173 用科学武装起来的文学余士雄 18-224 写关于自己的战争的新作家陈敬咏 23-275 揭示人物心灵的辩证法徐慧萍 28-326 时代的印记张鸿榛 32-347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罗念生 35-388 真实典型与镜子读左拉《小酒店》札记金嗣峰 39-459 存在主义的代表作《严禁旁听》江伙生 46-4710 基希报告文学的大师孙坤荣赵登荣 48-5211 鲁迅怎样评论他所译的长篇小说李万钧 53-5912 一套引人入胜的外国文学辅导读物李冰 5913 鲁迅与存在主义徐岱潘禾 60-6314 《上尉的女儿》中的人情味与人性美李东辉 64-6815 真诚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孙宗白 69-7216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王坚良徐振远 73-7617 惊人的相似张文彦 77-8010218 梅林的美学思想续格·弗里德连德王子野 81-907219 夏洛克与一磅肉王林 9120 鲁滨逊和星期五梁异华 9221 《安娜·卡列尼娜》与俄国革命的镜子学习列宁论托尔斯泰札记傅腾霄 93-99。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以外国文学研究方法为题,本文将介绍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
外国文学研究是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的过程,通过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解读和解析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外国文学研究方法。
首先是文本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研究作品的结构、风格、语言运用等方面,来揭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文本分析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对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等进行解读,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其次是历史与文化背景研究方法。
外国文学作品往往受到其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研究这些背景对于深入理解作品非常重要。
通过对作品所处的时代、地理环境、社会制度等进行研究,可以揭示作品中隐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第三是比较研究方法。
通过将不同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揭示出不同文学作品背后的普遍性和个性。
比较研究方法可以跨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对比,以达到更深入的理解和评价。
第四是理论研究方法。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理论研究方法是指运用不同的文学理论来解读和分析文学作品。
不同的理论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解读方法,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
通过运用适当的理论,可以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第五是文化翻译方法。
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因此研究文学翻译方法对于外国文学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文化翻译方法可以揭示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和挑战,对于理解作品的原始意图和特点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是接受研究方法。
外国文学研究也可以从读者的接受角度进行研究,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方式。
接受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手段来收集读者的反馈和意见,以了解作品在不同读者群体中的影响和接受程度。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历史与文化背景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文化翻译和接受研究等。
《外国文学研究》与莎士比亚情结兼及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与莎士比亚情结兼及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外国文学研究》与莎士比亚情结的内在联系,并兼及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文章首先将对《外国文学研究》这一学术刊物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推动外国文学研究,特别是莎士比亚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后,将深入探讨莎士比亚情结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全球文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分析这种情结如何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得到体现和深化。
本文还将重点关注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历程与特点,分析中国学者在莎士比亚研究领域的贡献和创新,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的异同,旨在揭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独特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综合性的研究,为深化《外国文学研究》与莎士比亚情结的理解,以及推动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外国文学研究》与莎士比亚情结《外国文学研究》作为中国重要的外国文学学术期刊,一直致力于推动外国文学的研究与传播,其中莎士比亚研究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创刊以来,该杂志不断发表有关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文章,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这位世界文学巨匠的魅力与影响。
对于莎士比亚的研究,不仅仅是文学技巧的剖析或人物性格的解读,更是对其深层文化内涵和人性探索的反思。
在《外国文学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多维度解读,包括对悲剧、喜剧、历史剧等不同体裁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其中的女性形象、权力主题、人性冲突的探讨。
《外国文学研究》还积极关注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探讨了中国学者对莎士比亚的独特理解与创新研究。
这种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不仅丰富了莎士比亚研究的内涵,也为中国文学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可以说,《外国文学研究》与莎士比亚情结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中国学者研究外国文学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莎士比亚研究在中国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这一杂志,我们得以一窥莎士比亚的文学世界,感受其深邃的思想与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外国文学研究》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作者: 无[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0-12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外国文学研究》
摘要:2020年12月16日,中国知网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制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与九种语言文学类学术期刊一起,被评为年度"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其中,《外国文学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唯一一份入选的文学类学术期刊,他引总被引频次、他引影响因子和影响力指数等期刊评价指标均名列前茅.。
《外国文学研究》为我们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园地
作者: 方平
作者机构: 上海译文出版社 编审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140-140页
主题词: 外国文学研究;威尼斯商人;李尔王;文学评论;哈姆雷特;社科院;科研成果;译文;出版社;看钱奴
摘要: <正> 解放后,在50年代和60年代,我们始终没有一份提供外国文学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相互切磋的专门性刊物。
拿热门的莎学来说吧,卞之琳先生的关于《哈姆雷特》、《李尔王》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的《文学研究集刊》(1956,1964)上。
孙大雨先生谈《李尔王》发表在《文艺报》(1954)上。
已故学者吴兴华的论文《<威尼斯商人>的冲突与解决》发表于1963年的《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1991·2《<威尼斯商人>与<看钱奴>》。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理事会成立暨第一届理事会在汉召开
作者: 舒卉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165-166页
主题词: 外国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者;黑龙江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学院
摘要:2002年1月26至27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理事会成立暨第一届理事会议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苏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湘潭师范学院及华中师范大学等理事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研究》模拟试卷(D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注:答案全都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古希腊神话中的工匠神是()
A 波塞冬
B 哈得斯
C 赫淮斯托斯
D 得墨忒耳
2. 在《伊利亚特》中,因为女俘被夺而退出战斗的英雄是()
A 阿伽门农
B 赫克托耳 C阿基琉斯 D奥德修
3.《列那狐传奇》在中世纪文学中属于()
A 城市文学
B 英雄史诗
C 教会文学 D骑士文学
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家阿里奥斯托的代表作是()
A 《疯狂的罗兰》 B《痴儿西木传》
C 《十日谈》 D《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5.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旦是一个()
A 风流才俊
B 封建暴君
C 蛊惑人心的阴谋家 D资产阶级革命者
6.“三一律”是()戏剧的创作规则。
A 古罗马
B 巴洛克 C古典主义 D启蒙主义
7.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是()
A歌德 B莱辛 C赫尔德 D 席勒
8.卢梭宣传其教育思想的哲理小说是()
A《新爱洛绮丝》 B《爱弥尔》
C《忏悔录》 D《孤独者的漫步》
9.席勒《阴谋与爱情》中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是()
A瓦尔特 B米勒 C路易丝 D斐迪南
10.“废奴文学”是美国()文学的萌芽。
A批判现实主义 B 表现主义 C自然主义 D 黑色幽默
11.拜伦创作的最突出的个性特征是()
A 天才的预言
B 辛辣的社会讽刺
C 深沉的爱国主义
D 热烈的爱情颂歌
12.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浪漫派诗人是()
A 拜伦 B济慈 C 彭斯 D雪莱
13.在《高老头》中给拉斯蒂涅上了“人生三课”的人物是()
A 纽沁根、高老头、鲍赛昂夫人
B伏脱冷、纽沁根、高老头
C 鲍赛昂夫人、伏脱冷、纽沁根
D高老头、鲍赛昂夫人、伏脱冷
14.契诃夫《樱桃园》中满怀理想的大学生是()
A特罗菲莫夫 B 陆伯兴 C叶彼霍多夫 D 菲尔斯
15.在19世纪俄国作家中创立“复调小说”的作家是()
A 果戈理 B陀思妥耶夫斯基 C 托尔斯泰 D 契诃夫
16.在萨特的《厌恶》中,主人公时时涌起的厌恶感的根源是()
A贫穷 B 疾病 C 孤独 D失恋
17.以提出“间离效果”艺术方法著称的德国作家是()
A布莱希特 B 伦茨 C 格拉斯 D 伯尔
18.古印度著名的文学形象神猴哈奴曼是()中重要人物。
A 《摩珂婆罗多》
B 《罗摩衍那》
C 《五卷书》
D 《阿闼婆吠陀》
19.《源氏物语》中,源氏的正妻()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典型的贤妻形象。
A 空蝉
B 藤壶
C 紫上 D胧月夜
20.阿拉伯作家迈哈福兹的代表作是()三部曲。
A《苦难的历程》 B《福尔赛世家》
C《宫间街》 D“欲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
1.古希腊、古罗马的主要诗人有()
A 伊索
B 萨福
C 赫拉克利特
D 阿那克瑞翁
E 维吉尔
2.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人桑丘在()等方面形成了对照。
A 外形 B品德 C理想 D 思维 E 生活方式
3.哈姆莱特迟迟未去复仇的主要原因有()
A宗教迷信思想的影响 B顾虑到母亲的感受
C未找到有力的支持者 D寻找克劳狄斯的确凿罪证
E把个人复仇和社会改革联系在一起
4.俄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莱蒙托夫的代表性作品有()
A《柳德米拉》 B 《当代英雄》
C《童僧》 D 《俄罗斯妇女》 E 《恶魔》
5.在《双城记》中代表作家人道主义思想的人物有()
A梅尼特医生 B 代尔那
C 卡尔登
D 侯爵兄弟
E 得伐石太太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荷马史诗
2.文艺复兴
3.狂飙突进运动
4.湖畔派诗人
5.“多余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神曲》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2.达尔杜弗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3.浮士德走过了哪些悲剧历程?
五.论述题(本题20分)
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