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发展的加剧,城市河道水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城市河道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城市河道的水质逐渐受到垃圾、废水及化工生产物的污染,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加强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显得尤为紧迫。
目前,关于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正在逐步深入。
通过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城市河道水环境的问题和主要污染源,进而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对于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保护水生态系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1.2 研究目的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有效地改善和保护城市河道的水环境,促进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城市河道水环境现状,全面了解城市河道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病灶;探讨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的方法和策略,寻求有效的治理方案;评估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的效果,验证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治理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和影响。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实现,将有助于提升城市河道水环境的质量和生态功能,推动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发展,为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3 研究意义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的研究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重要水系,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可以改善城市水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态综合治理可以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化不断发展,很多河道水域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水质污染、河道改道、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并保护生态环境,各地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积极探索和推广河道生态治理技术。
本文将围绕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展开探讨。
一、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概念河道生态治理技术是指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可持续的措施来修复和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
生态治理的目的是通过改进河道水质、修复生态环境和重塑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包括生物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水土保持技术、水资源管理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二、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1.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常用的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之一,它通过植物修复、人工湿地建设等手段恢复和建立自然的河道生态系统,从而实现河道水质改善和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在很多地区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长江流域一些河段进行了湿地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引种湿地植物和采用湿地过滤技术,有效改善了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2. 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湿地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长期受到开发和污染的影响,很多湿地已经面临破坏和消失的局面。
为了维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已经成为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
目前,一些地区正在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通过湿地保护区划、湿地恢复和植被建设等手段,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增强。
3. 河道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水环境污染控制是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建设水污染治理设施、实施废水处理工程、整治污染源等手段,旨在净化河道水质、减少污染物负荷,改善水环境质量。
在中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了对河道水环境污染的控制力度。
4. 生态移民与生态补偿技术生态移民和生态补偿是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诸多河道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人们开始关注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本文将对当前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现状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一、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性植物种类,可以提高水质和河道的生态环境。
常见的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湿地植物修复、生态浮床修复等。
湿地植物修复主要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将水中污染物质吸附在植物体内,并通过植物的代谢作用而得到净化。
生态浮床修复利用植物根系在水体中蓬勃生长,形成一种网状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水质。
二、生态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具体应用包括水生植被恢复、人工湿地建设等。
水生植被恢复是指通过引种水生植物,使其生长繁茂,形成水生植被带,从而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人工湿地建设是指修建人工湿地,通过湿地植物的生长和湿地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实现水体的净化和修复。
三、养殖及繁衍技术养殖及繁衍技术是一种利用水生生物进行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通过养殖和繁衍水生生物如鱼类、藻类等,可以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
养殖和繁衍的水生生物可以起到调节水体营养物质含量、补充生态链的作用,从而改善水质和河道环境。
四、沉积物处理技术沉积物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处理河道中的沉积物,实现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常见的沉积物处理技术包括人工去泥、泥渣处理等。
人工去泥是指通过人工清理沉积在河道中的淤泥,恢复河道的水流通畅性。
泥渣处理是指对沉积物进行分离、过滤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以达到修复河道生态的目的。
未来的展望: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将逐渐得到更多关注和应用。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并提高修复效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生态修复技术与智能科技相结合,提高修复效率和效果。
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
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工程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成为了解决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手段。
该技术综合运用了生态学、水文学、土壤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重建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系统,达到提高水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目的。
本文将对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一、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综合治理河道的生态系统,实现水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其原理是通过恢复和建立适宜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增加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保护功能,从而达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标。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的生态功能和作用,恢复和建立河道的生态系统。
物理修复技术是通过物理手段改善和修复河道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水流和地貌的调整。
化学修复技术是利用化学物质对水体进行处理和修复,去除有害物质和改善水质。
1.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生物修复技术是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修复技术:利用具有抗污染和净化水质作用的植物,建立湿地和水生植被,提高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研究表明,适宜的湿地植物能够吸附和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净化水质,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氮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改善水环境质量。
(2)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具有降解和分解有机物质能力的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和修复。
研究表明,适宜的微生物能够分解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减少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改善水质。
(3)生物群落修复技术:通过引入适宜的生物种群,修复和建立河道的生态系统。
研究表明,建立具有复杂生态结构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河道生态系统,能够增加河道的生态服务功能,提高水环境质量。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综合性: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能够综合利用不同的修复手段和方法,提高修复效果。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如今,我国河道污染严重,各项行业的发展对河道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治理。
本文论述了我国河流治理现状、水生态修复技术的类型及其在河流治理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治理1.水生态修复技术概述通过对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原生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水体进行有效的净化,达到了净化水质的目的。
水生态治理技术在治理水污染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该技术不仅成本低,而且在实践中效果显著。
在此基础上,从源头上进行污染控制,将水生态修复技术与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对水体生态的有效恢复。
2.河道治理中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2.1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转化,以达到净化水体、恢复水体生态的作用。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可以通过单一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多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对水体的修复。
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因素对河川生态修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均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水体中有机物、无机污染物进行吸收、降解、过滤等处理,从而实现水体的净化;动物再生技术主要是利用动物群体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吸收和降解,以改善水质。
技术人员可以向受污染的水体中投放极具抗性的鱼类和昆虫,利用它们的食物链,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或通过降解来提高水质;微生物处理技术是指通过与植物和植物的共生微生物,来净化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技术人员可以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在河道内饲养水兽,提供适宜的微生物繁殖条件,并利用微生物吸收水中的氨、氮、磷,使水体得到净化。
2.2生态岸坡技术为了恢复水体的状况,采取了多种措施,使被破坏、被污染的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
目前,我国水利事业由传统的防洪工程向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方向发展,在管理理念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采用生态岸坡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河床的环境,例如:用降缓坡岸代替垂直坡岸,在缓坡岸上种植树木,选择具有高根系的植物,并加固堤岸结构,避免河道被河流冲刷,从而保证堤岸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繁殖。
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河流生态修复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梳理和探讨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的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首先将对河流生态修复的定义、目标和重要性进行概述,然后介绍当前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实践案例,最后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河流生态修复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共同推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河流生态修复,作为一种旨在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完整性的策略,其基本理论主要基于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原理。
在生态学的框架内,河流被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了水、土壤、生物群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恢复生态学则强调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逆转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整体性原理: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水、土壤、生物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因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避免片面地关注某一单一要素。
自我恢复原理: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即当受到干扰时,系统内部会进行自我调节和恢复。
在修复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自我恢复能力,通过适当的干预,促进系统的自然恢复。
适应性管理原理:由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预期之外的情况。
因此,需要采取适应性管理的策略,即在修复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复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流域综合管理原理: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流域尺度的系统,其健康状况受到流域内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从流域整体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实施综合管理的策略。
基于以上基本理论,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自我恢复能力、适应性管理以及流域综合管理等多个方面。
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拥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资源。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生态资源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尤其是水生态系统。
水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解决方法。
一、现状分析1、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长江流域内的化工生产、生活污水、垃圾积存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许多水生物种和植被消失。
作为生态系统的核心,长江水生态系统失衡将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并对整个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2、技术问题当前,许多长江流域内的水生态系统修复策略都依靠基础植物和生物研究。
然而,尽管这些方法有着一定的成效,却并不能解决长江水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和修复问题。
同时,制约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修复还有一些关键技术缺乏。
二、技术解决方案1、植被修复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修复首先需要基础的植被研究。
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如人工释放植物和对原生植被进行修复,恢复水生态环境的鲜明特色。
同时,加强植物原生通道的保护,可以更好地促进长江流域内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改进清洁技术长江流域需要更加普及高效的污水净化设备。
通过增强污水净化设施的综合性能,可以解决长江流域治理的瓶颈问题。
一些改进清洁技术,如微生物处理、超声波理化处理、活性炭吸附等,可以进一步解决当前技术问题。
3、科学管理与保护科学管理和保护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用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技术、增加绿化覆盖率、加强对长江流域污染源的管理、加强污水处理和控制等方法,加强长江流域内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三、结论综上所述,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的研究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除了需要加强植被修复和污水清洗技术等基础研究,我们同样需要采用全面性的科学管理方式,来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修复技术的最新进展有哪些
生态修复技术的最新进展有哪些生态修复是指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使其重新具备自我维持和发展的能力。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生态修复技术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
一、植物修复技术的新突破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的吸收、转化和固定作用来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在过去,常见的植物修复主要集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上。
如今,这一技术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更深层次的发展。
1、超积累植物的选育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和杂交育种等手段,培育出了具有更强污染物吸收能力的超积累植物品种。
这些新品种能够更高效地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大大提高了植物修复的效率。
2、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某些植物根系周围的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转化。
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可以显著增强植物修复的效果。
例如,一些根瘤菌能够帮助植物固定氮元素,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从而更好地进行污染物的吸收和代谢。
3、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生态修复方面,水生植物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
一些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如睡莲、狐尾藻等,不仅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还能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改善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创新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也不断推陈出新。
1、基因编辑微生物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一些具有降解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使其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分解特定的污染物。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使某些细菌能够高效降解石油等有机污染物。
2、微生物群落的优化配置不再仅仅依赖单一的微生物种类进行修复,而是注重构建多样化、功能互补的微生物群落。
这样的群落能够适应复杂的污染环境,共同完成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
3、微生物与植物联合修复将微生物修复与植物修复相结合,形成协同作用。
微生物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吸收养分和应对污染物胁迫,植物则为微生物提供生存场所和营养物质,提高了整体的修复效果。
《2024年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范文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河道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
城市河道不仅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生态治理,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必要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水质: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恶化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
通过生态治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
2. 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河道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生态治理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3.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河道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态治理,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
4. 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治理可以吸引投资,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三、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在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
许多城市开始重视河道整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清淤疏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植被恢复等。
然而,仍存在以下问题:1. 治理资金不足:由于资金投入有限,部分地区河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
2. 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3. 监管不到位:部分地区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污染问题屡禁不止。
四、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措施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提出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首先,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明确各级政府在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中的责任,制定合理的投入机制和优惠政策,保障治理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其次,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引进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如生物净化技术、人工湿地等,提高治理效果。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治理工作的专业水平。
《2024年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范文
《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河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就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污染河流的现状及影响污染河流主要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排放等多种污染源的影响,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破坏。
这些污染不仅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对污染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三、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1. 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内外学者针对污染河流生态修复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修复技术、修复效果评估、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模拟、现场试验、案例分析等。
2. 主要研究领域(1)物理修复技术:如疏浚、引水冲刷等,通过清除底泥、改善水流条件等手段,降低河流中的污染物浓度。
(2)化学修复技术:如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等,利用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降低其毒性。
(3)生物修复技术:如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利用生物的作用降低河流中的污染物浓度,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四、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的进展1. 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技术在污染河流生态修复中得到应用,如纳米技术、电化学修复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二次污染等方面具有优势。
2. 综合治理理念的推广综合治理理念在污染河流生态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理念强调多部门合作、多措施并举,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同时进行生态修复。
这种综合治理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3. 生态修复效果的评估与监测生态修复效果的评估与监测是生态修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监测体系,定期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同时,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现对修复过程的实时监测。
五、未来展望与建议1. 进一步开发新技术虽然现有的修复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开发新技术,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二次污染。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内容
河流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人类的 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河流生态系统受到 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为了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大 量的研究工作。本次演示将概括性地介绍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相关研究进 展,以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
五、结论
本次演示从国内外研究进展、生物学问题、技术学问题和管理学问题等方面综 述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到,国内外在河流生态修复方面已经取 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挑战。生物学问题方面,需要保护和恢复河流 中的生物多样性,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技术学问题方面,需要结合国内外先进 技术和经验,制定适合当地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案;管理学问题方面,需要加强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
2、新技术在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应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环境化学、 环境材料学、生态工程学等领域的新技术应用。通过研发新的化学药剂、环境 材料和生物手段等,改善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状况。
3、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践应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具体的修复实践和 效果评估。通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程度的河流进行修复实践和效果监测, 为今后的修复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指导。
河流生态系统是指由河流中的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在 地球上,河流生态系统是极为复杂且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的影 响,许多河流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为了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 系统,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讨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和 措施。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践应用方面。国内外研究者们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程度的河流进行了大量的修复实践。例如,在河流污 染治理方面,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治理某地区的污染河流,并对其治理 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河道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河道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许多河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了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目前河道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河道生态修复的可行性及具体的修复措施,为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搜集、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和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研究,对目前河道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四、现状分析1.污染情况:我国许多河道受到了重金属、化学物质和生活污水等多种污染源的污染,水质严重恶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2.生态系统破坏:河道生态系统因水质恶化、水生动植物丰富度下降、生态链条破坏等原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态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
3.生态修复需求:由于河道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进行生态修复以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五、生态修复措施1.水质净化: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管理,实施一次性排污许可制度,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排,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2.河道生态复原:建立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开展水生植物种植、河床整治、水质监测等工作,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修复监测:建立定期监测河道生态系统的工作机制,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及时掌握河道生态修复的效果。
六、可行性分析1.生态修复成本:生态修复需要一定的投入成本,包括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等,但通过维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环境治理费用和相关环节的支出。
2.生态效益:生态修复后,河道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水质提高,水生动植物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功能有望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社会效益:生态修复不仅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
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摘要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流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水环境治理技术及其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 引言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工业污染、生活废水排放等原因,城市河流水环境遭受严重污染。
针对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旨在改善城市河流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2. 常用的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2.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吸附和转化,以提高水质的方法。
例如,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适应城市环境的水生植物来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此外,人工湿地技术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去除。
2.2 物理净化技术物理净化技术主要包括沉淀池、过滤器、曝气池等,通过过滤、沉淀、曝气等过程,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有机物等。
其中,曝气池通过通入氧气,促进水中溶解氧的增加,利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繁殖。
这些物理净化技术在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2.3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絮凝、氧化、还原等方法。
混凝-絮凝技术通过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使水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成较大的絮团,便于沉淀和过滤。
氧化技术通过使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物质。
还原技术则是将氧化还原反应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以降低水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3. 技术应用案例3.1 北京市毛家湾河水环境治理项目北京市毛家湾河位于城区内,水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了毛家湾河水环境治理项目,采用了生物修复技术和物理净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与建筑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00①作者简介:钱伟(1988—),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检测、勘察、施工管理及安全鉴定等工作。
DOI:10.16660/ki.1674-098X.2012-5640-1215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研究①钱伟1 王丽俊2(1.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2;2.常州市金坛区水利局薛埠水利管理服务站江苏常州 213235)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河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水体质量的改善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目前的河道整治办法中,水体生态恢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技术的施工效率高,施工过程较安全,能够有效节省施工开支,维护河道的生态平衡。
本文主要围绕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相关概述、目前我国河道整治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应用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措施,从而为河道整治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体 污染 生态修复技术 河道整治工程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2(c)-0100-03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Technology in River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QIAN Wei 1 WANG Lijun 2(1.JiangSu Province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225002 China; 2. Changzhou xue bu district's water port water management service station,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213235 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population, river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and maintain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current river regulation methods, the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The technology has high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relatively saf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an effectively save construction expenses and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river.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overview of wat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current river course remediation project,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applying wat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in the river course remediation project, so as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iver course remedi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ersonnel.Key Words: Water; Pollu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River channel improvement works1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相关概述1.1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相关概念水体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水中的生物及其生存发展的空间。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现状1. 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技术。
通过植物的吸收、降解、沉淀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营养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目前,在城市、工矿企业和农村等地广泛应用了人工湿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2.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水生植物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并提供生态位和栖息地。
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的技术,通过构建植物修复带或水生植物人工湿地,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含量,改善水质环境。
目前,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已在城市河道、湖泊、水库和养殖水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3. 鱼类修复技术鱼类对水体环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通过摄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排泄废物等方式,改善水体的生态平衡。
目前,一些水域的水生态修复工程中,已引入了适宜的鱼类进行水质修复和生态恢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1. 技术深化和创新随着对水环境修复需求的增加,水生态修复技术将不断深化和创新。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改良水生植物,提高其吸收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利用先进的材料和工程技术构建高效的人工湿地系统;开发新型的生态修复材料和技术手段等,将为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2. 生态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未来,水生态修复技术将更加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建设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城市等项目中,将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对农田、城市水体进行修复和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3.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将与环境治理工作协同推进,形成全面的水环境治理体系。
水生态修复技术将与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等工作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综合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4. 国际合作与交流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需要国际合作与交流。
城市河道生态补水技术研究
1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河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因此,研究城市河道生态补水技术,对于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维护河道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王健等[1]人针对生态河道水资源质量差的问题,通过多级好氧强化除磷的化学净化技术来达到改善补水质量的目的,为城市河道的补水净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外,李晓琳等[2]人为了提高永定河河流水量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水文循环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生态补水技术。
结果表明,该技术对现状条件下河道径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次研究以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模型为出发点,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来指导一种新型生态补水技术,针对性地为保护和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健康,改善河道水质状况提出解决方案。
2城市河道生态补水技术现状及难点分析现有的生态补水技术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修复技术来提高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净化。
例如,采用植物人工湿地技术、构建植物污泥体系等生态修复手段来改善河道水环境[3]。
这些生态补水技术能够改善河道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但是对水量的补充效果较弱。
城市河道生态补水是指通过补充水源,改善城市河道的水质和水量,提升河道的生态环境。
然而,实施城市河道生【作者简介】李媛(1984~),女,陕西商洛人,助理工程师,从事丹江河道市管段的河道巡查管理研究。
城市河道生态补水技术研究Study on Ecological Water Supplement Technology of Urban Rivers李媛(商洛市城区河道与灌区管理站,陕西商洛726000)LI Yuan(Shangluo Urban Area Riverway and Irrigation Area Management Office,Shangluo 726000,China)【摘要】针对城市化进程下的河道生态环境功能衰退、水质下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论文分析了城市河道生态补水技术的现状和难点,引入了SWAT 水文模型用于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提出了结合SWAT 模型的生态补水技术。
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在环保领域,生态恢复技术成为了应对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通过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元素进行修复,重建和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系统达到自然平衡,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修复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生态系统修复概念生态系统修复是通过人为干预,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以达到生态系统重建,生态功能恢复的过程。
生态系统的修复目的是还原或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格局;恢复或提高生态系统对人类福利的贡献;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稀有物种;减轻环境污染,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等。
二、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1. 水土保持技术:水土保持技术是生态系统修复中一个最基本的技术。
它通过减少土地开垦、梯田建设、植物造林、草本植被恢复、堆景塘水保工程等措施来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
2.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修复中。
它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建立适应不同生境定植的生态绿色复合带,促进土壤固化和水土保持,提高空气质量和降低区内温度。
3. 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是生态系统修复的一项关键技术。
它通过治理土壤沙化、酸碱化、盐渍化等问题,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发生还原性。
4. 湿地恢复技术:湿地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起到净化水质、提供生态服务、种植水生植物、防治洪涝灾害等多种作用。
湿地的恢复主要是通过复建湿地、清理河道底泥、在湿地区引入水禽、恢复湿地植被等方式快速实现湿地生态的恢复。
三、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问题目前,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当前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是围绕着植物修复、水土保持、土壤修复、湿地恢复等方面展开的,对于其他生态系统修复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在实际的生态恢复工程中,尚存在资源投入不够、生态系统修复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同时,也缺乏长期跟踪监测机制,导致修复效果的难以评估。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综述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综述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展,河流污染较为严重,城市河流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重点对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目的是促进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
标签: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城市河流污染是目前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各市、县都开始结合城市的扩容、拆迁、改造,对本地的水生态开始修复。
这既是一项生态水利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设计理念、施工质量和治理效果,不仅关系到河道的行洪安全,也关系到一座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
1、城市河湖资源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过去人们为了加快发展,只顾眼前利益,以牺牲破坏环境为代价,对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开采和粗放的经营生产,造成了区域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出现。
1.1 城市河流整治前存在的共性问题1.1.1 防洪能力下降。
城镇化发展导致城市地面硬质铺装不透水面积增加,地面产流系数增大,使城市洪水危害有增大的趋势。
1.1.2 河道基流、徑流减少。
河道断面硬质化衬砌,糙率系数减小,导致水流下泄速度加快,保水、滞水能力降低。
1.1.3 河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河流水量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的环境被破坏,许多河流生态系统逐渐退化。
1.1.4 水质污染严重。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使很多河道成为排污通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1.1.5 堤防功能单一。
在堤防建设中,常常只从防洪安全的角度考虑,型式单一,样式呆板,既不美观、又无生机,更不方便人们接近河流。
1.2 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湖治理工程中,河道全断面硬质护坡、护底结构隔绝了生物和微生物与大地的接触,阻断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导致河道天然自净能力下降,致使河流生态系统趋向恶化。
1.2.2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河流护岸工程为了满足一定的防洪标准,一般是修筑高大的堤防,大堤内坡一般是浆砌石或混凝土的硬质护坡,因此阻断了河流与两岸水土连接过渡带的联系,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城市也因之失去了灵气和精神。
河道岸线环境修复方案研究
河道岸线环境修复方案研究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岸线环境逐渐恶化,污染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河道岸线环境修复的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城市河道岸线环境质量。
二、调研分析1. 河道岸线环境现状通过对城市河道岸线环境的调研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水污染、垃圾堆积、绿化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河道岸线的美观度,也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 河道岸线环境修复方法针对城市河道岸线环境修复的需求,经过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种修复方法:(1)水污染治理:通过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河道中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
(2)垃圾清理:加强对河道岸线周围垃圾的清理工作,建立定期清理机制,维护河道周围的环境整洁。
(3)绿化建设:沿岸种植适宜的绿化植物,提高岸线的绿化率,不仅可以增加美观度,还有助于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4)岸边设施完善:增设娱乐、休闲设施,提供多样化的功能服务,方便市民利用,提升河道岸线的吸引力。
三、案例研究为了验证提出的河道岸线环境修复方案的可行性,我们选取了某城市的一个河道进行案例研究,并实施以下措施:1. 河道清理工作: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清理,确保岸线的整洁。
2. 水污染治理:在河道出口处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排入河道中的废水进行处理,提高水质。
3. 绿化建设:河道两侧种植多样化的绿化植物,增加景观效果,提升环境质量。
4. 设施建设:在河道两侧新增休闲广场、儿童游乐设施等娱乐设施,方便市民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通过以上的实施措施,我们对修复后的河道岸线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市民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结论通过对河道岸线环境修复方案的研究,发现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河道岸线环境质量。
水污染治理、垃圾清理、绿化建设以及设施建设等措施的共同实施,不仅提升了河道岸线的美观度,还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综述。
关键词:水;河道;水污染;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R123.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Advanc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ique for Urban Stream in China LI Ming,CAI Ye,LIU De-qi,et al. Suzhou Health College,Suzhou,Jiangsu 215009,China
·838·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年 9 月第 26 卷第 9 期 J Environ Health, September 2009, Vol.26, No.9
了水体中的致黑臭物质,有效改善或缓解黑臭现象。王文林等[10] 在张家港市重污染河道花园浜河中引入了太阳能曝气治理技 术,结果表明,上、下游 30 m 范围内水体的 DO 浓度比对照区显 著升高,特别是底层水体 DO 浓度升高了 5~8 倍;运行一段时间 后,水体的透明度得到明显改善,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COD)、 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浓度则显著降低,对其最大 去除率分别达到 37.2%,16.9%,45.6%和 33.5%。
[37] 陈威, 郭新彪, 邓芙蓉, 等. 大气细颗粒物对 a549 细胞炎性因子分 泌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9): 1080-1081.
[38]Gonzalez-Flecha B. Oxidant mechanisms in response to ambient air particles〔J〕. Mol Aspects Med, 2004, 25: 169-182.
2 河道曝气技术 河道曝气技术是充分利用天然河道和河道已有建筑就地处
理污水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综合了曝气氧化塘和氧化渠的原理, 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同 时,也有利于液体混合和污泥絮凝[8]。
周杰等[9]通过河道曝气技术使溶解氧(DO)浓度提高,消除
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25(7): 565-568. [34]Meng Z, Zhang Q. Effects of dust storm fine particles instillation on
1975 年,Shapiro 提出生物操纵子技术,也称食物网操纵。在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方面运用生物操纵措施即增加凶猛性鱼类数 量以控制浮游生物食性鱼的数量,从而减少浮游生物食性鱼类
Abstract: As the rapid 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types and intensity of water pollution in urban river stream are increasing,which on one hand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economic and environment,on the other hand,damage people health. Since having safety, economy, practicality,systematic and other merits, ecological remedy technology has been the main means for controlling river contamination. In this paper,the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ique for the urban stream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
[40]Wang SG, Wang JY, Zhou ZJ.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kinds of dust storm events in China〔J〕. Atmosp Environ, 2005, 39: 509-520. (收稿日期:2009-05-21 修回日期:2009-06-29) (本文编辑:高申)
原位修复技术分为两种[5],一种是补充污染物高效降解微生物 (如光和细菌、硝化细菌等);另一种是补充促生液中含有的促进微 生物生长、解毒及污染物降解的有机酸、营养物质、缓冲剂的组分, 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增强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
徐亚同等[6]在上奥塘水体生物修复试验中利用微生物进行水 体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卫明等[7]应用微生物技术对长宁区新渔 浦临空经济园区黑臭河段进行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证明,应用微生 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物修复,在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河流的水污染从污染类型到污染强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一方
面制约了城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态修复技术由于具有安全、经济、
实用、系统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河流污染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城市河道水体污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作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年 9 月第 26 卷第 9 期 J Environ Health, September 2009, Vol.26, No.9 文章编号:1001-5914(2009)09-0837-03
· 837 ·
【综述】
国内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黎明 1,蔡晔 2,刘德启 3,王霞静 1,朱淼琳 1 ,王永晶 1,赵茜 1
2.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 苏州 215004);3.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 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作者简介:黎明1 微生物或微生物促生液技术 生物修复中可利用的生物包括微生物(细菌、真菌)、原生动
物和高等动(植)物等多种生物,其中,微生物对水体中污染物的 降解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可针对受污染水体的特点和治理技术工 程实施的可行性,采用原位修复技术则更具经济和技术合理性[4]。
oxidative damage in hearts, livers, lungs of rats 〔J〕. 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 2006, 22: 277-282. [35]Gurgueira SA, Lawrence J, Coull B, et al. Rapid increases in the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lungs and heart after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inhalation 〔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2, 110: 749-755. [36]van Eeden SF, Tan WC, Suwa T, et al. Cytokines involved in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by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ants PM10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 164: 826-830.
[39]Lokken RP, Wellenius GA, Coull BA, et al. Air pollution and risk of stroke: underestimation of effect due to misclassification of time of event onse〔t J〕. Epidemiology, 2009, 20: 137-142.
Key words: Water;River channel;Water pollution;Ecological remedy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被 排入河流,已远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世界各地区每年排入水体 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 5 000 亿 t 以上,许多河流成了排污专 道及污水的长期滞留地[1]。我国河流污染也日趋严重,2006 年全 国七大水系的 408 个监测断面中,因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 灌溉(即劣 V 类)的断面比例约占 26%,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即 水质为 IV、V 类)的断面比例约占 28%[2]。尤其是城市河流,由于 受城市发展的影响较大,其水污染从污染类型到污染强度都发 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制约城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 展,另一方面,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因此,城市污染水体的治理刻 不容缓。 鉴于城市河道的自身特点,近些年来,对污染河道治 理与修复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河道水体修复方法 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与生态修复法[3],其中,生态修复技术由 于具有安全、经济、实用、系统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河流污染治理 的主要技术手段。笔者就对近年来国内城市河道水体污染生态 修复研究做一综述。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252) 作者单位:1.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检验药学系(江苏 苏州 215009);
3 水生植物控制技术 大型水生植物对水体外源营养物质具有吸收净化作用,对
内源营养物质具有净化及克藻效应。在发生逆向演替的水生生 态系统中,施加一定的人为影响,有目的地引种优良水草品种或 使原有已被破坏的植物重新恢复起来,促进退化水体生态系统 中水生植被的恢复,实现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5]。
王寿兵等[11]研究了黑美人等 21 种观赏性植物在城市河道 污水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黑美人、绿罗、豆瓣绿等 10 种植 物不适合在城市河道污水中种植;裂叶喜林芋、佛手蔓绿绒、马 蹄莲等 11 种植物可在城市河道污水中生长;综合考虑温度、光 照条件和耐污、吸污能力认为,裂叶喜林芋和佛手蔓绿绒两种植 物最适合在城市河道污水中种植。朱伟等[12]针对沉水植物在污 染水体中的生存阈值问题,在满足光补偿点的条件下,研究不同 劣 V 类水质中菹草(Potamageton cdspus)、伊乐藻(Elodea nattalii) 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如果能够保证水体光补偿点条件,在苏 州市 3 种劣 V 类水质中,菹草、伊乐藻均能保证基本存活;在实 验过程中,菹草及伊乐藻的叶绿素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说明 在污染环境中植物生长状况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