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一个人和一幅画|冀教版(3)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一个人和一幅画|冀教版(3)
课题
一个人和一幅画
授课日期
2017年月日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读读记记“粗犷、闲适、流溢、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兴趣盎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植树老人美好的心灵。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老人的一言一行中体会老人的勤劳、善良、纯朴、执着,以及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植树老人美好的心灵。
教学方法
教具课件
A.“他挖好坑,把一棵小树苗放在坑里,细细地端详着,然后一锹一锹地拥上土,蹲在旁边用两手执著地拍击着。最后,他坐在小树苗旁独自乐着。”
从这些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个“端详”,一个“执着”,可以看出老人对待种树这件事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仔细。“独自乐着”看出了他对此事真是乐在其中哪,像在欣赏着一件艺术品一样欣赏着他种的树,心里一定喜滋滋的。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呀?(等到它们快快长大,都长成参天大树,这里就是一片森林啦,多美呀!)为什么他看着自己种的小树心里这么美呀?(因为他爱种树,爱美丽的大自然)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出示一幅画(画中有山,山上的树很多,郁郁葱葱、无边无际地绿着,绿色的山和蓝色的天在遥远处衔接成一条线。一个老人在山上种树。)
师: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5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24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5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24

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读读记记“粗犷、闲适、流溢、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兴趣盎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文中刻画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揣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并学习作者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老人的一言一行中体会老人的勤劳、善良、纯朴、执着,以及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看课文题目,想:一个人是谁,一幅画又是怎样的,人和画有什么关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1、题目中的一个人指的是谁?2、一幅画,指的是什么画,这是一幅怎样的画,说说你的想法。

3、生字学写,理解“粗犷闲适端详流溢豪放”三、走进人物,体会情感1、想一想,在“我”与老人认识过程中都写了哪些内容?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预设:①种树②初次谈话③吃东西④老人的手⑤谈种树⑥老人居住条件⑦一幅涂鸦画3、学生读种树部分认识老人,并谈谈自己的理由,先小组交流。

“端详”,“执着”,可以看出老人对待种树这件事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仔细。

“独自乐着”看出了他对此事真是乐在其中哪,像在欣赏着一件艺术品一样欣赏着他种的树,心里一定喜滋滋的。

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呀?(等到它们快快长大,都长成参天大树,这里就是一片森林啦,多美呀!)4、自由读初次谈话,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谈感受,并在此读课文,加深对老人的印象从“笑呵呵地看我”,和“他只用一个啊字回答,笑着”,“他依然用一个啊字回答我,依然笑着”看出老人的憨厚与朴实,言语不多,却对我笑着,让人感到亲切与踏实,简简单单的言语和表情中折射出了山里人特有的特点。

一个不善言谈、憨厚而朴实的老人,一谈起种树,话就多了起来,为什么呀?(因为他喜欢种树,他热爱种树,他把他的大半辈子都放在这儿了。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5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23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5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23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文中刻画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揣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并学习作者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从老人的一言一行中体会老人的勤劳、善良、纯朴、执着,以及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文中刻画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揣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并学习作者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植树老人美好的心灵。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一个人和一幅画”。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文章大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讲了一位独自在荒山克服生活条件的艰辛和精神上的孤苦,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植树老人的故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人,一起欣赏这幅画。

二、新授课文。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24自然段,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老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植树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内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二)集体交流1.你认为这位老人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你从哪儿读出来的?画出相应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按照外貌、动作、语言出示)预设(1):老人是一个勤劳、不怕吃苦的老人。

“那张黑油油的脸上,皱纹密集而又粗犷地排列着。

”师:这张脸有什么特点?这是一张写尽沧桑的脸啊,被文中的“我”感动了,相信也被我们每一个感动了。

“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哇!粗啦啦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

他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留着干了的血痕……”师:同学们,你想像一下在怎样的劳动中才会铸就了这样的一双手吗?(肯定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伤还没好就又接着种树;被太阳晒得,风吹得都没有了皮肤原来的样子;……)师:这张脸,这双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不怕吃苦的老人。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1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1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闲适.猎奇.流溢.兴趣盎然.莫名其妙”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品读中,结合老人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老人那种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和美好情怀;2.理解这一幅画的的内涵;3.体会侧面描写对人物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设计:建议本课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由题质疑板书课题“一幅画和一个人”,提问: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有这些疑问——1.我想知道是一幅怎样的画和一个怎样的人?2.我想知道这幅画和这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3.我想知道这个人和这幅画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通过质疑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便于确定教学方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把字音读正确。

2.出示重点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粗犷闲适端详猎奇景致挽留山坳流溢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兴趣盎然莫名其妙3.出示一个()的人和一幅()的画,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并说出自己填写的理由。

一个(勤劳.执著)的人和一幅(令人难忘)的画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和一幅(美好)的画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读书,采用互读互检等方式,练习正确流利读书。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熟悉课文,尝试说出选择的理由。

(设计意图: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和感悟能力。

)第二课时一、出示中心话题,形成探究主题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个人和这幅画,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找一找,画一画,并说说理由。

自己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完成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2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2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5 一个人和一幅画以文带文课型【教学内容】1.学习课文《一个人和一幅画》。

2.课外《真正的愤怒》。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材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一个人和一幅画》时间:40分钟读一读说一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这是一个()的人和一幅()的画。

一、板书课题,由题质疑。

板书课题“一个人和一幅画”,生齐读课题,请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重点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粗犷闲适端详猎奇景致挽留山坳流溢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兴趣盎然莫名其妙3.在小组内采用互读互检等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教师检查朗读情况。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再联系课文说说自己这样填写的理由。

一个()的人一幅()的画第二课时一、教材教学环节“教材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一个人和一幅画》时间:30分钟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结合老人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理解一幅画的的内涵;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1.品味感悟(1)找出课文中描写植树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用“——”画起来,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2)展示交流。

预设外貌描写:(1)老人的双手粗拉拉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

他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留着干了的血痕。

(2)那张黑油油的脸上,皱纹密集而粗犷地排列着。

(由体会出老人的勤劳、不怕苦。

)语言描写:(1)记不清了。

(2)谁派我干啥?我愿意的。

(3)哎呀,冷啊!风呼呼的,盖三条被子,用石头压住被窝角儿,还是冷。

夏天也难熬,那石头缝里有蝎子,睡着睡着就爬到俺身上,俺一动就蜇俺,把俺蜇得浑身疼。

浑身都肿了,蛰得俺苦哇,没有办法就呜呜地哭。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6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6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

3.理解“粗犷、闲适、流溢、兴趣盎然”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

2. 通过学生预习,并借助文章语言环境,让学生自主理解“粗犷、闲适、流溢、兴趣盎然”等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劳、善良、纯朴、执著以及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

重难点分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和美好情怀。

理解“一个人”和“一幅画”的内涵。

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从题目入手,质疑导入。

(一)教师板书课题“一个人和一幅画”。

请学生说一说: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惑或问题。

(二)学生交流。

由题目入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预设:之一: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之二:这个人和这幅画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之三:为何以此为题?有何用意?二、初读课文,解开心中疑惑。

(一)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正确。

边读边思考自己心中的疑惑。

(二)教师出示重点词,同桌相互检查预习和读文情况。

课件出示粗犷闲适端详猎奇景致挽留山坳流溢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兴趣盎然莫名其妙三、研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文中介绍了一个()的人、一幅()的画。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填写的理由。

出示默读提示(二)反馈交流。

预设一:一个生活艰苦的人;预设二:一个坚强执著的人;预设三:一个善良淳朴的人;预设四:一个精神孤独的人;预设五:一个勤劳乐观的人;预设六:一个爱树如子的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定要刨根问底,联系课文相关语段说出根据。

(三)伴随音乐集体展示朗读前面交流的语段。

课件出示音乐第二课时一、品词析句,感受人物情怀。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7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_7

《一个人和一幅画》读写联动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勤劳、善良、纯朴、执著以及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

3.学生通过对老人可贵品质的理解与体会,能将为老人写一段颁奖词。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有这样一坐山,山上的树非常多,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地绿着,绿色的山和蓝色的天在遥远处衔接成一条线。

而这样美丽的风景却离不开一个人,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人和一幅画》,齐读课题。

(板书)二、研读文本,整体感知1.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介绍了一个()的人、一幅()的画。

(ppt)2.反馈交流(浏览)师:咱们先来看这是一个()样的人?预设一:一个不畏艰苦的人;预设二:一个坚强执著的人;预设三:一个善良淳朴的人;预设四:一个精神孤独的人;预设五:一个勤劳乐观的人;预设六:一个爱树如子的人。

师:写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全面,老人就是这样一个(师指,生读)师: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哪些话能让你感受到老人生活的艰苦的?(提示:可以从老人的外貌、动作、语言来说)可以这样回答:我从感受到。

(板书)预设1:那张黑油油的脸上,皱纹密集而粗犷地排列着。

预设1:在他的手和我的手接触的那一瞬间,我开始注意老人的那双手。

“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哇!粗拉拉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

他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留着干了的血痕……”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为什么老人的手会变成这样?预设生1:一直植树生2:肯定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伤还没好就又接着种树;被太阳晒得,风吹得都没有了皮肤原来的样子师:好,同学们,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在山上,一位长满皱纹的老人在那植树,他的手执着地拍着土,那是一双经过风吹日晒的手,那是一双不知道被磨破了多少皮次的手,那是一双没有了原本样子的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位独自在荒山,克服生活条件的艰辛、精神上的孤苦,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栽树老人的故事。

文章层次井然,脉络清晰。

课文由景导入,先写山上的树很多“郁郁葱葱、漫无边际”,景很美“绿色的山和蓝色的天在遥远处衔接成一条线”,这些景物描写看似随意,实则是为后来体现老人为这青山美景所付出的艰辛打下了伏笔;接着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一个快乐的栽树老人;紧接着却笔锋一转,通过我和老人的对话以及老人外貌、语言描写来讲述这位植树老人的艰辛:生活上艰苦、精神上孤独。

老人生活上的艰苦,作者从两方面进行了描述:一方面是通过我和老人的对话,直接让我们知道老人吃的是又黑又硬的窝头,住的是一间石头砌成冬天寒冷夏天蝎蜇的房子;另一方面是通过对老人外貌和手的细致描写间接地告诉我们老人的艰苦劳作。

精神上的孤苦,作者则是通过老人的语言和画在石屋外墙上的那幅粉笔画儿传达给我们。

老人的语言很简单,在和我的多次对话中都是回答简单的一个字——“啊”,竟有六次之多;那幅“两个小人儿,都握着铁锹,在种树”的粉笔画中的那“两个小人儿”更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老人是多么孤独,表达出老人希望有人陪他、和他一起植树造林的强烈愿望。

最后作者用豪放的山歌、老人的身影、流溢的晚霞营造了意味深长的情境,让人掩卷而思——这情这景又何尝不是“一幅画”呢!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特别是对植树老人外貌、动作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作者情感的表达更是自然、真挚,由他一开始初见老人时的“我首先被这张脸感动了,心里有一点儿发热。

”到随着听到老人的生活的艰苦“我的心里有点儿酸。

”再感到老人的孤独时的“我好像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忧郁牵扯着、牵扯着……”皆是真实的情感流露,而结尾处情感的升华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教学建议:
一、从题入手,谈话导入。

板书“一幅画”,提问:一幅()的画让你觉得最美?生自由回答。

再板书“一个人”,提问:一个()的人让你最钦佩?生同样自由回答。

中间填写“和”字,齐读课题,质疑,这是一个()的人?又是一幅()的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2、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

粗犷闲适端详猎奇景致挽留山坳流溢
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兴趣盎然莫名其妙
3、出示一个()的人,一幅()的画,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并说出自己填写的理由。

三、品析词语,感受人物。

品读课文中有关植树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里要通过四个方面的品析来体会老人的品质与老人的情怀:
1、品读有关老人的外貌描写的句子。

通过“那张黑油油的脸上,皱纹密集而粗犷地排列着”、“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哇!粗拉拉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

他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留着干了的血痕……”两句,抓住“黑油油”、“密集”“像两块石头”“血痕”等词语来体会植树老人艰苦的生活辛勤的劳作。

2、品读有关老人的动作描写的句子。

通过“他挖好坑,把一棵小树苗放在坑里,细细地端详着,然后一锹一锹地壅上土,蹲在旁边用两只手执著地拍击着。

最后,他坐在小树苗旁独自乐着。

”两句,抓住“端详”“壅”“拍击”等词语来“揣摩此时此刻老人的心意,体会老人对树苗的爱惜犹如对待自己的孩子。

3、品读老人的语言。

“哎呀,冷啊,风呼呼的,盖三条被子,用石头压住被窝角儿,还是冷。

夏天也难熬,那石头缝里有蝎子,睡着睡着就爬到俺身上,俺一动就蜇俺,把俺蜇得浑身疼。

浑身都肿了,蜇得俺苦哇,没有办法就呜呜地哭”来体会老人生活上的艰苦,结合全文来体会老人的执着与坚强。

4、品读老人的那幅画。

“两个小人儿,都握着铁锹,在种树。

”引导学生通过体会“两个”来感受老人内心的孤独。

通过创设不同情景:如寒冷的冬夜、挨蜇疼得痛苦的时刻、野兽来袭……来深刻体会到老人在忍受身体痛苦的时候,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从而更深地感受到老人那美好的心灵。

四、有感情朗读最后的情景描写,体会老人情怀。

1、谈谈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想想“歌声”“身影”“晚霞”有着怎样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朗读之中。

五、回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拓展练笔。

假设老人当选了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你打算怎么给他写颁奖词?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