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物”“我”之间完美融合的写作特点。

2、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体会作者赞美北方秋景的深刻内涵。

3、通过本文与老舍《想北平》的比较,初步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之秋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文人颂秋、悲秋的诗词名句→学生对“秋”的感受?→郁达夫《故都的秋》二、课文研读1、本文描写了“故都的秋”的几个画面?久违故都品秋花槐树落蕊知秋至秋蝉处处低吟唱秋雨过后人叹凉枣儿微黄是清秋2、作家描绘上述景致,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既不按时间顺序、也不按空间顺序,是无序的,各种景致的排列顺序并不必然。

体现了散文特点:形散神聚。

→“神”何在?3、作家写北国的秋天,为何不写湖光山色的颐和园,不写负有盛名的香山红叶,而独独选用冷色调,描绘最最平常的景致呢?插入:作家生平及创作背景——郁达夫3岁丧父,早年留学日本,10年的海外生涯又使他饱受屈辱,这就形成了他抑郁、善感的气质,在他的一些作品,如处女作《沉沦》,既有反帝爱国的热情,也有孤独、颓废的情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战争相继发生,国难当头,此时,他的老母亲又惨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郁先生陷入了深深的国恨家愁之中。

本文写于1934年,是作家因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政治迫害(反动派杀害“左联”柔石等五为青年之后,又向郁达夫发出了警告)而由上海移居杭州的第二年,这次移居,成了他自己所说的“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的转折点,他心中有深深的悲凉、寂寞之感,企图从山水自然中寻求一丝解脱,去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寂寞,他认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然而实际上却只能是求而不得。

注意: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了解现代散文充分体现作者个性的特点。

二、从语言入手,赏析散文融情于景、缘情造景的艺术技巧。

三、认识平常生活平常景物所蕴含的美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

【重点难点】品味散文景物的特点,从而深入探究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及审美情趣,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作品的行文线索、景物特征,并搜集古代诗文中赏析秋的名篇名段名句,结合课文进行赏析。

2.每位同学就阅读中的疑惑提出1-2个问题。

3.教师将学生的提问分类整理归纳。

4.根据学生的提问设置教学过程,做好ppt课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学生举例。

【课件展示】教师展示有关秋的名句名篇。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课件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初步感知1.交流初读感受。

从体裁上来说,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你读全文的感受。

找找看,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课件展示】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枣。

2.体会写景抒情散文的辞美、景美、情美。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课件展示】教师展示五个句子。

师生共同品味辞美、景美、情美。

完成练习二:仿写三、细读品味(一)品味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本文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2第一单元2故都的秋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2第一单元2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

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二、课文诵读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课文分析(一)明确思考题: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

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二)分析课文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1)故都的秋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

“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

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 含答案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 含答案

《故都的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要字词。

2、了解郁达夫及其时代。

3、诵读,积累语言素材。

过程与方法: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请大家回忆我们所学的关于“秋”的诗歌,并思考该诗歌表达的对于秋的情感是怎样的。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背诵全诗喜爱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喜爱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赞美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1悲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悲秋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

现代作家郁达夫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3、首先我们来解题:“故都的秋”,中心词是哪个?为何用“故都”而不用“北平”做秋的限制词?“秋”是描写对象,是一种自然景观,而“故都”是一种人文景观,相对于“北平”,一个“故”字给人以文化的厚重感,使得这秋天更有文化底蕴了;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人教版2020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2020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1、诵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高中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老师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

课前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一、导入课文中国的古诗文里,有很多颂赞秋的文字。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指名背诵有关秋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

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

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二、介绍作者三、研习课文(一)解读课题,明确主题(二)感知课文,明确如何写景及“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1.思考:文中,作者选用了北平特有的哪些秋景来写?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2.初步感知课文,分工朗读。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内心的忧思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2.品味语言,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

2.学习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散文教学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移情法。

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2.诵读法。

“书读千遍,其意自见”,朗读在散文的教学中则尤为突出。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

3.设疑讨论法。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由填字游戏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诗句,学生口头回答)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些都是关于秋的诗句。

秋天以有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他们笔下的秋天,呈现出万种风情,多姿多彩。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秋的现代散文《故都的秋》,一起品味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看看它又显现出何种情思呢?二、探讨文本,理清结构(一)检查预习1.字音辨识潭柘寺(zhè) 廿四桥(niàn) 驯鸽(xùn) 落蕊(ruǐ) 细腻(nì)平仄(zè) 歧韵(qí) 椭圆(tuǒ) 颓废(tuí)2.词语辨析(1)十足·实足二者都是形容词。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故都的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故都的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也许主张语言简洁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2.为什么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闲人”?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3.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课题
《故都的秋》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过程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要注意课文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并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最好能熟读成诵。朗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
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 ——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2、解题
“故都”指明描写的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秋天的特点,为课文的讲解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
五、具体探究:思考探讨
1、读第1、2自然段,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以及感觉。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对比烘托,进一步突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展示北国秋的图片(课件)
2、具体探究:秋院静观
秋院静观 一椽破屋
一碗浓茶 衰败景象,极具京韵的悠闲
碧绿的天色 清阔
②、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清、静、悲凉
②、辛弃疾话秋凉

高中语文 1.2《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1.2《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

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教育学习】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教育学习】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2.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3.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写到“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都有一种悲秋情结,毛泽东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杜甫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柳永在长亭送别,他看到的是“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

”面对秋景,不同的人眼中的秋景不同。

这是因为他们感情有别。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郁达夫《故都的秋》看看他眼中的秋景又是怎样的。

二、文本解读(一)整体把握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用具体的词语概况。

明确:文章的前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合作探究研习描绘故都秋的五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1、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明确:具体写了“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胜景”等五幅画面。

2、这些景物怎么体现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1)重点研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思考: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明确:绘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绘形(疏落的尖草、漏下的日光)绘色(牵牛花的蓝朵、碧绿的天色)(2)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材解读:本课是人教版散文单元的重点篇目,郁达夫写《故都的秋》,充满了“秋士”情怀,心内既有对故都秋天的伤感,也有对人生无奈的唏嘘。

作者的高妙之处,就是讲这些复杂的情感不露声色地潜隐在他的字里行间中。

学习本课,重在研习、感知作家所写景观背后深沉的情感。

学生解读:这节课是在具有深厚秋意的重庆,上给具有同样文化底蕴的重庆学生的,参与这节课“文化教学”大赛课的,是重庆重点中学的学生,他们能够快速地扑捉文章写景的特点,对景物的把握,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课堂定位:本课是参与“文化教学”大赛的课,自然在处理教材时,本人就着眼于“文化教学”,课文中彰显出的“秋士”情怀以及古今中外的悲秋诗词,自然也成了本节课关注的重心。

希望从文化的角度,对本课进行全新的演绎。

教学重点:立足文章的第11段,解读悲秋文化,了解秋士情怀。

教学难点:结合“秋士情怀”,细读课文,品评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以富有地方特色的简短朗读,活跃课堂气氛,进入文章内容。

二、解读“悲秋”文化:步骤(一):结合课文第11段:感受悲秋的古诗文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引出:(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2)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4)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王士禛《江上》)(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6)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7)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8)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秋风吹白波,秋雨呜白荷。

(11)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步骤(二):结合上述试问,感受“秋士迟暮”情怀。

人教语文高中必修2第一单元故都的秋教案(2)

人教语文高中必修2第一单元故都的秋教案(2)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一、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

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词曲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诗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词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文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

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追随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走进独领20世纪30年代咏秋散文风骚的《故都的秋》。

二、题解:“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

“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

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一、教学目标:(1)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2)培养在美读中感悟、品味语言的能力。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品味语言。

(2)赏析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3)鉴赏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三、书目推荐:当代作家罗兰的散文《秋颂》写得很美。

诗化的语言与句式,浓情的点染和描绘,是其外在的美;而态度的旷达与淡然,思绪的透澈与洒脱,则是其内在的美。

作者把秋天人格化、个性化了。

这种人格和个性的风度,就是秋天深层美的极致与底蕴。

四、文本教学1.导入教学:在生活节奏快速的时下,我们要唤醒皮肤对四季的感觉——感受春天的妩媚和生机,夏天的热辣和妖娆,冬天的庄重和素朴,更要感受秋天的高远和丰腴,感受秋天的千姿百态和万种风情。

今天,我们大家也来个不远千里,从吉安赶上南昌,更要从南昌赶上北平,跟郁达夫先生一起去品味他眼中独特的北方的秋味。

2.由学生简介作者,教师稍作补充。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1896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1911年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9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小说《沉沦》为他的代表作。

还有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作品。

曾经发起和参加过创造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过太阳社。

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

3.配乐配图美读课文。

(1)教师范读一二三段。

(2)指明若干名学生朗读后面九个段落。

4.学生作字词整理,教师稍作补充: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来得润(rùn)潭柘寺(zhè)拓片(tà)一椽破屋(chuán)不容置喙(huì)落蕊(ruǐ)譬如(pì)廿四桥(niàn )五卅运动(sà)潜意识(qián)平平仄仄(zè)5.文意概括:(1)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称“故都的秋”?明确:“故都”二字指明描写的地点,既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快速阅读,从文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感的句子,说说作者对“故都的秋”怀着怎样的感情?教师点拨,学生自由回答: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北平,可见爱秋之切)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他对故都的秋爱得深,爱得真)感情:神往赞美眷恋(3)文章主体部分描绘了故都的哪几幅秋景图?这些秋景有什么特点?采用的是什么艺术手法?庭院静观清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槐树落蕊秋草(枯黄)灰沉沉的天(灰色)以以秋蝉残鸣静清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情景闲话秋凉秋声:鸽声蝉声风雨声人声驭显清秋胜果悲凉情感:神往眷恋孤独景情6.语言品析:写景贵在精当,以一当十。

说说本文哪些景物描写精彩细腻?第二段“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几句运用了排比,句子结构相同,具有诗歌的声韵和节奏,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有一种音乐美)第三段“... ...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出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第七段“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这里写景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

云的景象、雨的气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学生选例不必拘泥于上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五、课堂探究1、文章写故都的秋,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思路点拨】此问题涉及到文学作品的内容结构安排,探究时首先应明确作者采用了对比手法,以彰显北国之秋的特色:其次应明确对照的角度为“色”与“味”。

【明确】作者运用对照、比衬手法来抑南扬北,突出北国秋色的“清”与“静”。

如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又如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2、作者是如何表现北国之秋的“悲凉”的。

【思路点拨】文章写到的北国之秋的“悲凉”,不仅富有自然特色,而且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探究时,同学们可先从作品主体形象即北国之秋“清”“静”的特色切入,然后借助对比手法,用中外诗人的感触突显其文化色调,再从表现技巧角度,通过含蓄表达与直抒胸臆相结合来突显“秋”的基调,用“都市闲人”等来渲染“悲凉”的味道等。

【明确】(1)以北国之秋的“清”“静”直接表现其“悲凉”。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以及用作陪衬的“秋草”,还有“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把秋天独有的形、色、声、情,一应俱全地描写出来了。

同时又写了北方的槐树,满地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以及“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还有北国特产的蝉声,秋雨,以及地道的民俗小景和奇景之一的果树……这些使北国秋的“清”与“静”由对照、比衬到具体再现,表达得十分透彻。

(2)作者从中外文人对秋的“歌颂与悲啼”的比照中,抒发感慨。

他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并得出“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的结论,充溢着浓重的文化意味。

(3)巧用比喻于对比之中,以虚映实,强化了对故都之秋的赞美:“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一组比喻,以南国之最比北国之最,而北国秋的甘醇、实在、丰美、博大与旷远等尽在其中了。

同时,作者直抒胸臆,“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又直接表达了对北国秋的爱之深。

(4)用“都市闲人”与古今中外写秋的诗文来突显“故都”的文化色调。

文中用“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不仅表现其形象,更折射出作者的平民情怀。

诗文的引用,渲染了某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

六、课堂总结:(略)七、教后反思1.朗读时,要把握本文悲凉感伤的基调,读出“原味”。

2.可以将本文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进行比较阅读。

【知识链接】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

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

”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

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

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

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