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doc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提纲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a)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细胞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分裂、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 物质的内部结构
a) 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
b)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c) 常见物质的化学特性及用途
3. 光的反射和折射
a) 光的传播方向
b)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c) 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4. 机械运动与力学基础
a)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
b) 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c) 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的产生原因及作用
5. 声的传播与感知
a) 声波的特性
b) 声音的产生和传导
c) 声音的感知和处理
6. 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a)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互动
b) 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c) 动植物的分类和生境
7. 地球与宇宙
a) 地球的基本结构和构造
b) 日、月、地球等的运动及其影响
c) 星座、行星等的基本特征
8. 化学热与能量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b) 热力学定律及应用
c) 能源类型及其开发利用
9. 电的基本理论
a)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与关系
b) 能量转换与电功率
c) 电路设计及其应用
10. 计量学与实验方法
a) 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b) 实验步骤的规划和实施
c) 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应用。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提纲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球体,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上,地球看起来是很圆的,这主要是因为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仅相差0.33%)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人处在赤道)3.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那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答:(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先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实例)。

(2)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从上往下出现)。

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4)登高望远,站得越高看到的地平圈范围越大,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6)天涯海角走不到边(7)探究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对照实验(方法)5.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古至今的排列顺序②①④③①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②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③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④地球是个球体6.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过了2个世纪,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7.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400千米处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造完整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造完整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
造完整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造的完
整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地壳是
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部分,地核是地
球的内部部分。

2. 地壳的特点:地壳是地球最薄的地球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3. 地壳的构造特征:地壳由岩石构成,岩石主要分为火成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火成岩是从地下深处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堆积形成,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4. 地壳运动:地壳会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等现象,
地震是地壳断裂与移动引起的,火山喷发是地壳中的岩浆喷发到地表,地壳运动是指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5. 地球的表面特征:地球表面有山脉、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地貌,山脉是由地壳板块碰撞抬升形成,平原是由沉积物平整积累形成,高原是由剥蚀作用和抬升作用形成,盆地是由地壳下沉形成。

总结以上内容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地球的地壳构造知识,对于研究地球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知识要点

第三章:探索宇宙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1、 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现象是:远处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月球的缺损面是圆弧形。

2、 通过观察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我们知道:黄色的区域是陆地,白色的区域是白云,蓝色的区域是海洋。

3、 通过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短21千米左右,为6357千米,仅差0.33%,因此赤道看上去是很圆的。

它的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所有的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

地图1、 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现在纸上的图形。

2、 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基本“语言”)为: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3、 比例尺:表示的是实际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4、 地图方向的表示法有三种: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5、 图例:地图上用不同的图示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一、太阳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太阳的有关数据:直径:140万千米(地球赤道直径:12742千米)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表面温度:6000,中心温度达1500万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2、太阳表面的结构:从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太阳黑子(光球层)3、太阳的活动:太阳表面的各种变化-------------------------- 耀斑(色球层)日珥(色球层)4、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的许多黑色的斑点,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它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其周期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太阳活动谷年。

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5、耀斑: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耀斑,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巨大能量。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

度数变化规律
从景1:一艘油轮在印度洋海 域遭遇风暴袭击,船舱进水,船长 发出了求救信号,并告知了船只所 在的位置是纬度0度、东经60度, 我国一艘行驶在附近海域的轮船收 到了求救信号,决定前往营救,请 你帮他们在地球仪上找到遇险船只 的位置。
活动情景2: 北京刚刚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受 到了世界的瞩目,北京位于东经116 度、北纬40度,请找出该位置。
位于南半球有 C.D 。 ②处在东半球有A.B.D , 处在西半球的有 C 。 ③纬度最高的是 D , 位于低纬度是 A.C 。 ④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 是A 。
你敢挑战吗:
7、标出各点经纬度、半球
A
B
C
D
E
5、根据下表提供的A、B、C、D四地的经纬 度,将各字母填入符合条件的空格中。 属于南半球的是 A D 。 属于东半球的是 B D ;
地点 A 34°S; 165°W B 76°N; 16°E C 32°N; 170°E D 18°S; 18°W
经纬度
E东经
S南纬
W西经
N北纬
6.读图,回答问题:
①位于北半球的有 A.B ,
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
观 察
描 述 地 球 仪 的 结 构
北极 赤道 南极
地轴
球体
固定架
底座
想一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与地球仪有哪些主要区别?
地球与地球仪的主要区别: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个地轴?
3.地球仪上有一些实际并不
存在的各类线。
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地轴 两极
经线(子午线) 赤道 纬线
纬度高低划分的标准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月相知识点分析 试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月相知识点分析  试题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月相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姓名: 【重点知识复习】月相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

〔2〕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远动。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球——太阳〔新月农历初一朔〕月球——地球——太阳〔满月十五十六望〕〔2〕三者成垂直时:月球地球——太阳〔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地球——太阳月球4、①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月相的形成变化图〔重点,必须会画〕〔P105页图〕: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

②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弦月出如今上半个月的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西边半个亮,下弦月出如今下半个月的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东边半个亮。

③月相变化的周期新月→满月→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朔望月④农历节日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农历四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除夕:农历腊月三十⑤古诗中的月相A、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循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新月)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峨眉月)E、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上弦月)F、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满月)G、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下弦月)H、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钢。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残月)5、潮起潮落是由于月球与地球的互相作用,大潮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农历十五日食和月食1、日食:太阳外表全部或者局部被遮掩的现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全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全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全册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科学是一种探究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观察、实验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其中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许多发明都是从观察开始的,比如XXX发现了万有引力,XXX发明了蒸气机。

二、实验和观察借助仪器和工具,我们可以扩大观察的范围并进行数据的测量。

例如,在烧杯里放入生鸡蛋和清水,鸡蛋会下沉;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生鸡蛋会上浮并最终漂浮;再往烧杯里添加清水,鸡蛋会慢慢下沉。

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食盐的溶解。

实验仪器包括试管、烧杯、表面皿、药匙、玻璃棒、停表、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和酒精灯等。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国际制单位是米,符号是m。

其他单位包括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和纳米。

使用刻度尺时,要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和量程。

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使用刻度尺时,要确保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并垂直于被测物体。

如果零刻度线磨损了,可以找一条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

眼睛的视线也要与尺面垂直。

正确读取长度的方法是先读取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记录的数值应为准确值加上估计值再加上单位。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包括积累取平均值法、滚轮法、化曲为直法和组合法等。

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和立方毫米,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和毫升。

1立方米等于10立方分米、10立方厘米和10立方毫米,1升等于1立方分米、1000毫升和1000立方厘米。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需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并确保读数正确,视线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可以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但需要注意量杯的刻度不均匀。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篇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②构造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①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②构造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①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②构造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③繁殖: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④作用: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构造:种子的外表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①菜豆种子(P81图3-10):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②玉米种子(P81图3-10):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2、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x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x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x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x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4、记住常见的x植物和被子植物(P.84-P.85)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好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展检测。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地球第2节_地球仪和地图讲解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地球第2节_地球仪和地图讲解

东经160度



西


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西经20 和东经160 为分界线。
为什么要这样来分?
2、东西半球划分的依据:
以20°W、160°E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 半球和西半球。20°W、160°E经线圈,纵贯大 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和南极洲大陆,最大限度地 避免了将某一大陆、某一地区或国家人为地划分在 两个半球上。在此划分方案中,亚、欧、非三大洲 及大洋洲的主体部分在东半球,南北美洲则在西半 球。事实上,地球上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是大圆,都 可以均分地球,同时,地球又是不停地自转着的, 因而,东西也是相对的。所以,东西半球界线的选 择,东西半球的称谓,是在自然地理特征的基础上, 较充分地考虑到了地球上不同地域人们的社会、历 史、文化传统等人文因素。
高纬区 中纬区
4-1、高中低纬
北半球
低纬区
中纬区 南半球
高纬区
纬线是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赤道半径最大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判断
A
B
自南往北,纬度数升高的为北纬 自西往东,经度数升高的为东经
3、经纬网
在地球 仪上, 经线和 纬线相 互交织 ,构成 了经纬 网。
意义:
可以准 确表示 地球表 面上任 何一个 地点的 位置。
中国政区图:小比例尺 湖州市区图:中比例尺 平面示意图:大比例尺
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一般定向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北
东北 一
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公转轨 道。
一、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地轴 两极 经线 赤道 纬线
1、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固
定轴线,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轴线。

7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总结

7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总结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地球的形状(1)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中国人:a.盖天说: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和“天如斗笠,地似覆盘”);b.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②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首先提出大地是球形的设想;③观察月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这是对地球认识的第一次飞跃;④1519年至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初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⑤现在,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证明地球是椭球体,蓝色是,白色是。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①远去的帆船总是先消失,后消失;②驶来的帆船总是先出现,后出现;③ (填“走得到”或“走不到”)到天涯海角;④站的高,看的远-----古诗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⑤月食时被蚀部分总是成;⑥;(最早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⑦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注意:太阳东升西落(填“能”或“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只能说明地球绕太阳自转。

(3)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方法------探索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对比实验结论:①铅笔在木板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长度(有或没有)变化。

②铅笔在篮球表面从最高点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填“笔尖”或“笔尾”)先消失,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填“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这说明地球的形状是的。

2.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是一个 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①地球半径:赤道半径 km ,两极半径 km ,仅差 %②地球赤道周长: 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③地球表面积: 平方千米3.地球内部的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2)从外到内(地表到地心)把地球分为 (蛋壳)、 (蛋白)和 (蛋黄)三个圈层。

①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

海拔越高,地壳越 ;海拔越低,地壳越 。

②地幔:在地壳以下到2900千米深处,分为 和 。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 颗粒理论
- 纯净物和混合物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 非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 常见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水的溶解性
- 溶解的条件
- 溶液的浓度与稀释
空气与氧气的利用
- 空气的成分与性质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氧气的应用
酸、碱与盐
- 酸碱的性质与检验
- 酸碱中和反应
- 盐的制取与应用
电与磁
- 静电的现象与性质
- 电流的概念与电路符号- 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 磁铁的性质与用途
声与声音
- 声的产生
- 声的传播
- 声音的高低、强弱
光与光的反射
- 光的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规律
- 镜子的使用与原理
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 动物的特征与分类
- 动物的生存方式与性
- 动物的生活环境
植物及其生活方式
- 植物的基本结构
- 植物的养分吸收
- 植物的繁殖方式
种子的萌发及生长
- 种子的结构
- 种子的萌发条件
- 种子的生长过程
动植物的关系及对环境的影响- 动植物的相互依赖关系
- 动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
- 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
- 生物的进化与适应
以上为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的主要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_地球与宇宙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_地球与宇宙复习提纲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地球1、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中发现在木板上移动原铅笔的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不会发生变化,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会发生变化,以此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月食、天涯海角走不到边、远去帆船船身比桅杆先(先、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等都能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很圆的原因是它的两极半径仅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3、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0°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且各条经线长度相等,呈半圆形。

4、地球仪上,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

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它以北的称为北纬,它以南的称为南纬。

两边各有90°。

北极和南极的纬度分别是90°N 和90°S。

各条纬线的形状为圆形,它们长度的变化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按度数的高低可分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和高纬度(60°~90°)。

5、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它可以准确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赤道,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

7、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8、要看懂地图,先要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三个地图基本“语言”。

其中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如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含义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生物的组织:细胞和组织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作用和特点b.各种细胞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2.组织的构成和功能a.器官和组织的关系和作用b.不同类型的组织的特点和功能二、生物的营养与消化1.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消化道的组成及其作用b.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和吸收2.食物的分类和营养成分a.主要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b.均衡饮食和营养不良的防治三、生物的呼吸与循环1.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呼吸器官及其作用b.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2.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分类b.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四、生物的运动与感觉1.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骨骼和关节的作用和分类b.骨骼对身体的支撑和保护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a.神经系统的构成和作用b.感觉器官和感觉的传导途径五、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男女生殖器官的作用和特点b.生殖方式的区别和特点2.成长与发育a.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b.青春期的特点和生理变化六、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概念a.基因的概念和特点b.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2.进化的基本观点和证据a.进化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b.地质记录和化石的证据七、生物的环境与保护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a.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b.生态平衡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性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b.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以上提纲列举了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习。

注意理解并记忆重点概念和知识点,掌握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充分做好习题练习和实验课的巩固。

祝你考试顺利!。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3章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学生版)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3章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学生版)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划分和高、中、低纬度划分,了解经线和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

2.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三个地图的基本“语言”,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学会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解读1: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解读2: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等,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知识点01 地球仪如果你想知道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或自已处在地球上的位置,地球仪可以直观清楚地告诉你。

(一)地球仪的概念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

(二)经线和纬线(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 两极的 弧线叫做经线,也称 。

(2)本初子午线: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决定,通过英国伦敦 天文台的那目标导航知识精讲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3)赤道与纬线: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4)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项目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相互关系经线半圆相等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纬线圆圈(两极为点)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东西方向所有纬线都平行(三)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别地球仪上的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它们标注了度数,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称经度,在纬线上标注的度数称纬度。

项目划分界线字母表示度数范围度数变化规律东西经、南北纬判断特殊点经度本初子午线(0°经线)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0°-180°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东经180°和西经180°在同条经线上,180°后面不带“E”或“W”纬度赤道(0°纬线)南纬用“S”表示,北纬月“N”表示0°-90°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北纬90°是北极,南纬90°是南极(四)经纬网(1)含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

七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要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要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要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可燃性、导电性等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形状、颜色、状态的改变,无法产生新的物质
- 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
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 实验的重复性和可比性
- 实验的安全措施:穿戴实验服、戴安全眼镜、保持实验台整洁等
动物的生存与繁殖
- 动物的生存环境:栖息地、食物和水源
-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 有性生殖:雌性和雄性通过交配产生后代
- 无性生殖:个体自身产生后代,不需要交配
-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持生物平衡、保护生态平衡
-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栖息地
- 生态保护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捕捞和砍伐等行为-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自然界中的种间相互作用: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等。

人教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人教七年级科学上册是初中学习的起点,该册子分为六个模块,内容涵盖了生命和健康、物质与能量、天体运动、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科技与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点。

那么本文将全面介绍七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

一、生命和健康1. 细胞: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种类:人体的组成、内分泌、生殖等知识点。

3. 生物圈:生态环境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

二、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分类: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各种物质的特性和用途。

2. 物理量和单位: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物理量的定义、计量单位和测量仪器等知识点。

3. 能源与能量转换: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能源类型和其转化关系,了解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三、天体运动1. 星座和恒星:学生需要掌握星座和恒星的概念,能够辨别各种星座和恒星。

2. 行星与卫星:学生需要了解行星和卫星的概念,了解行星和卫星的相互关系。

四、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学生需要掌握地球的结构、构造和地球运动规律等概念和知识。

2. 地图的绘制和使用:学生需要了解地图的图例、比例尺、方位角等基本知识,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图。

五、自然地理1. 大气现象:学生需要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运动规律、天气预报等知识。

2. 水循环:学生需要了解水资源的意义、水循环过程和水资源的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六、科技与生活1. 信息技术: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互联网的使用、信息安全等知识点。

2. 生活中的化学:学生需要了解家庭中常见化学物质的用途和危害,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

总的来说,人教七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非常广泛,覆盖了生命和健康、物质与能量、天体运动、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科技与生活等方面。

学生需要根据教材的要求,仔细准确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用碘液,作用是便于观察)。
2021/10/10
5
1、取镜安放 将显微镜平稳的放置在桌面上。 2、对光 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
步骤
3、放置临时装片 将洋葱表皮装片移到通光孔中心。
4、观察
侧面注视物镜,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 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 。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利共生(如:海葵和蟹、白蚁
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草、
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
2021/10/10
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蘑菇与霉菌) 。 2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 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 自身。
2021/10/10
3
第二章 探索生命
1、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
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
林奈――“分类学之父” 。 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源。 哈维(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血液循环。 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9
8、细胞分裂
①细胞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首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膜内 陷,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细胞。 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首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中间形成 新的细胞膜、新的细胞壁,从而形成两个新细胞。
②在细胞分裂前,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细胞 分裂时,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新细胞 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1章科学入门读数材料1科学并不神奇1.1 科学是一门探讨自然现象的学问。

2视察及试验2.1学习科学的根本方法是:视察、试验和思索。

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①刻度尺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

②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展分段测量。

测量长度时:①刻度尺的刻度应平贴着被测物体。

②刻度尺不要歪斜。

③读数时视线要及尺面垂直。

〔一贴二正三垂直〕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纳特别测量方法,如化曲为直、化薄为厚等。

立方米〔m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1米3=1000分米3=1000000厘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体积的测量:〔1〕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长度法〕,体积=长×宽×高。

〔2〕液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容器法〕。

〔3〕不规那么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排水法〕3.7量筒的运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程度桌面上。

读数时,视线要及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3.8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①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1;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参与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③V2—V1即为石块的体积。

4温度的测量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摄氏度,用“℃〞表示。

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4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温度计的运用:〔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及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及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方向: 与赤道平行的线,指示—方
4、经线半圆形,长相等,纬线
形,长度不等
;任何物体可以用
经纬网来确定它
的位置。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5一度,极圈北纬)66. 5 一度;中、低、高纬
):东西经分界线,通过英国伦敦天文
②0°纬线(又称):南北纬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③.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目的为了防止把一个国家、
8、从地表到地心分为三层岩石圈是的顶部(以上部
第三章复习提纲
1、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事例:(1)远去的帆船总是先消失,后消失;(2)走
不到天涯海角;(3)站的高,看的远;(4)食时被蚀部分总是成弧形;(5)环球航行。

(6)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2、地球是一个两极—、赤道—的球体。

赤道半径千米,两极半径千米
(差千米),仅差0.33%。

所以看上去像个圆形。

赤道周长约千米。

囱;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度的分界0° -30。

,, o北纬90°就是—极,站在北极四面八方都是
南纬90°就是极,站在南极四面八方都是
5、讲述意义:①0°经线(又称台原址的
那条经线为0°经线。

一个地区、一个大洲分到两个半球,
6、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血纸上的图形。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球上的缩小程度。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含义,如L 10000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千米。

大比例尺:大于等于1: 100000;小比例尺:小于等于1: 1000000
7、大比例尺表示范围更,内容更;各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地图上1厘米
表示实地距离?千米)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

(经纬网定向法、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
3.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分)的岩石的总称;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导致地壳变动和
火山地震现象的重要原因。

9、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成岩浆岩、岩和岩三种类型。

岩浆岩是由岩浆喷
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

岩往往有明显的和气孔,
或柱状结构。

岩有明显结构特征或化石,有些沉积岩内组成的碎屑物比较
大,可以看到有明显的或砾石。

岩是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就是由石灰岩(沉积岩的一种)“变质”而来的。

大理岩:变质岩花岗岩: 玄武岩:砂理:石灰岩:
10、地壳变动的证明: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典型火山一般由火山曰、火山锥、三部分组成。

分布并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带。

世界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
动现象。

1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
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特别是)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
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

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积雪融化引发的泥石流也经常发生。

12、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
坏力巨大。

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FH,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13、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30岁那年,意外地发现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地相对
应。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一学说;地磁学研究的成果发展,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和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提出了学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
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前两者学说的基
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
造理论——学说。

全球由大板块组
成。

这些板块“漂浮”在上,相互不断地发生
碰撞和张裂。

这些板块是被和巨大的山
脉分割而成的。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
要原因。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板块的张裂形成
了,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14、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请在右图上填上地形名称
15、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

它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 使地表趋于平坦。

冲刷
黄土高原变得沟刷纵横,
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

在高寒地区,在
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练习1.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图3-76所示A、B、C、D
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

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
识,选择一个最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表示小河及流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