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问题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的问题【摘要】环境监测贯穿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中,其担任着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角色,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对环境监测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并提出了预防措施来解决环境监测中的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监测问题;预防措施1.环境监测的含义环境监测指就是以环境作为监测对象,通过综合运用生物办法、物理办法及其他办法,对环境存在的需要对检测各类物质及物质结构进行定量、定性的科学分析,实现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利用其和环境有关规律进行分析确定环境污染和质量程度的变化趋势,提供跟多数据来支持环境保护工作,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多服务。
环境监测主要是对环境生物进行取样,对生物样品中含有危害环境的物质含量进行实验鉴定,并对在特定的时间内或在特定的空间内的环境结构或环境质量等进行研究操作。
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是以对自然环境监测和人为造成废弃物的环境监测为主的。
2.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
环境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必须委托环境监测部门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在环境本底值未超标的情况下再对具体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制定监测计划;项目建成后并投入正常试运行3个月后,再对项目进行验收监测,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定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到位;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
总之,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都需要环境监测数据作为基础支持。
环境监测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2.1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节。
在项目进行建设之前,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支持作用,先进行调查建设项目拟建地点的环境状况,并进行环境监测,取得反应环境真实状况的数据,才能确保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准确性,进一步决定该地点是否合适项目的建设。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指在进行重大建设项目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评价结果与实际环境变化不一致在某些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环境变化并不一致,即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超出了评价的范围或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解决方法:1.定期对评价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变化与评价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2.改进评价方法,增加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准确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3.加强对评价结果的监管和审核,确保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问题二:评价内容单一,无法全面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往往仅关注项目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对社会经济、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和客观。
解决方法:1.拓宽评价的内容范围,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遗产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纳入评价考虑的范围。
2.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的评价研究,结合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全面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问题三:参与度低,公众参与度不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专业评估机构和项目建设方,而公众的参与度较低,缺乏民众的监督和参与。
解决方法:1.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如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公众参与度。
2.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向公众公布评价报告和评价结果,增强公众对评价工作的了解和信任。
3.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鼓励公众提供自己的环境观察和意见,参与评价过程,实现民众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监督和参与。
问题四:评价结果应用不足,环境保护措施效果不明显在一些情况下,评价结果虽然得出了一些环境保护措施,但在实际实施中,措施的效果不明显,无法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果。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提高建议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提高建议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项目前进行,是保护自然环境、预防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监测数据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监测数据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数据质量的建议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1. 数据质量不高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数据中,有很多情况下数据的质量并不高,甚至存在着数据造假等情况。
原因之一是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不足,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无法得到保障。
一些监测单位为了迎合业主或者政府的利益,可能会故意进行数据造假,使得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2. 数据采集方式不合理在监测数据的采集过程中,有时候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并不合理,导致监测数据的结果并不准确。
一些监测单位可能会随意选择监测点位、监测时间和监测方法,甚至可以隐瞒部分关键数据,从而扭曲监测结果,达到掩盖一些环境问题的目的。
3. 监测数据共享性不足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数据缺乏共享机制,导致了监测数据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一些监测单位只把监测数据呈报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业主单位,而不愿意把数据公之于众。
这种情况下,监测数据的目的性和透明度都受到了影响。
二、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的建议1. 加强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建设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监测单位加强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建设。
这样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从而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依据。
2. 建立监测数据公开共享制度政府应当着力建立监测数据的公开共享制度,鼓励监测单位把监测数据公开共享给社会公众。
这种做法有利于监督监测单位的操作,同时也提高了监测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3. 加强监测数据的审核和评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监测数据审核和评估机制,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
对于发现数据造假等行为的监测单位,应当给予严厉的处罚,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环境工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
环境工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领域,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在环境工程的实践中,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与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围绕环境工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展开论述,探讨其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与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和实施环境工程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是预测、评估和减轻环境工程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保护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环境: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预测项目在环境方面可能带来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影响,保护环境质量。
2. 提供决策依据:环境影响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和科学的评估结果,帮助他们做出合理决策,平衡项目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可探索合理的项目规划和管理方式,将环境保护融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流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概况、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计划等。
其流程主要包括项目审查、环境调查与评价、评价报告及公众参与、决策与批准、环境监测与管理等环节。
1. 项目审查:对环境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初步审查,了解项目的目标、范围和特点。
2. 环境调查与评价:进行环境基线调查,收集环境背景资料,预测和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项目的环境风险。
3. 评价报告及公众参与:根据评价的结果编写评价报告,报告中包括项目概况、影响评价、环境风险分析等内容,并组织公众参与以提高透明度和公平性。
4. 决策与批准:评价报告提交给决策机构进行审批和决策,确认项目的可行性,并制定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提高建议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提高建议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新建项目或改造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监测数据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监测数据可以了解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时调整措施,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建设项目层出不穷,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监测数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监测数据缺乏准确性、缺乏实时性、缺乏全面性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也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为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数据的质量,有必要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背景介绍】正是为了引出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内容展开铺垫。
1.2 问题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监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监测数据存在着诸多问题。
监测数据缺乏准确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监测数据可能受到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监测数据缺乏实时性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许多监测项目的数据采集周期较长,无法满足对环境变化进行及时监测的需求。
监测数据缺乏全面性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有时候监测项目的范围和内容不够完备,无法全面反映环境影响的全貌。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对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2. 正文2.1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监测数据缺乏准确性、监测数据缺乏实时性和监测数据缺乏全面性。
谈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问题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的环境背景与问题分析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的环境背景与问题分析简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是指在进行建设项目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以及提供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建议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就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的环境背景与问题分析进行详细论述。
一、环境背景分析环境背景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项目区域的环境状况和特征进行综合评述。
环境背景分析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项目区域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环境要素。
这些要素对于评估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区域的人文环境:涉及人口分布、用地利用、文化遗产等人文环境要素。
人文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项目的环境影响产生深远的影响。
3.环境质量状况:对项目区域的大气、水体、土壤和噪音等环境质量进行评估。
了解环境质量的现状,有助于准确预测和评估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
二、问题分析问题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估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识别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风险,以及评估其潜在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问题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环境敏感因素分析:针对项目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确定对环境敏感的因素,如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等。
对环境敏感因素的准确把握,能够更好地预测和防范环境风险。
2.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通常指项目在建设、运营和拆除过程中对环境要素的直接改变,间接影响则是指项目对环境要素造成的非直接改变,如社会经济发展等。
3.环境风险评估:对环境影响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环境风险评估包括环境预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环节,旨在保护环境安全。
4.可持续性分析:评估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
可持续性分析有助于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在项目建设、开展前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确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方案。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技术水平不高。
有些评价机构和从业人员在技术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导致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不高。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技术水平和资质的真实性。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信息公开不透明。
有些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者结果未及时公开,或者信息内容不全面,使得公众对项目的环境影响不了解,无法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核和公开,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还需要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促使公众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来。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缺乏社会参与。
由于评价的过程通常由政府和评价机构来完成,公众很难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无法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明确公众的参与权利和义务。
政府和评价机构应主动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与公众保持沟通和互动,确保公众的参与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和尊重。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四是监督和执法薄弱。
有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但监督和执法部门却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使得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得到落实。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执法机制。
对于违法违规的行为,要严格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还需要加大公众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执法意识和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技术水平不高、信息公开不透明、缺乏社会参与和监督和执法薄弱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评价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核和公开;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确保公众的参与权利和义务;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问题论文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问题研究【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基于一定的环境监测数据,因此环境监测是科学环境评价的前提。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出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环境评价的科学性。
本文介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监测采样;科学检测环境监测与环将影响评价是环境工作的不可分割的相互衔接的两个重要环节,其中,作为环保工作的基础数据,来源于环境监测,这是一个环境评价的基础,是环保数据的起源。
在设定一个环境项目评价时,首先必须对该项目所涉及的环境数据进行科学检测,无论在立项过程、建设过程或者最后验收过程,环境监测数据都是一切评价的依据。
科学检测的目的,是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所设置的环保设施能够落实。
从而实现科学环保的目的。
1、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支持作用任何一个项目的启动,要求环保先行。
建设之前,环保监测必须首先介入,对建设地点环境状况进行数据检测和环境评价,只有以此为依据,才能确定项目建设的环境科学性,这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环节。
环境监测是一个依据检测设备获取数据的过程,通过一定的工作流程,对项目建设的已存污染进行分析,其内容包含有污染源、污染性质、污染范围、分布以及污染因素、变化走势等,并以上信息数据为基础作出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
同时,参照评价,并结合当地空气、水文等因素,提出合理的基于环保要求的检测调整方案,科学设定监测点布局为制定监测计划提供依据。
环保监测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获取一手数据资料,从而为科学环境评价提供依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支持,因此,必须加强源头建设,在数据源的获取上科学设置、科学分布。
2、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内容环境保护工作的两个基本内容就是环保调查和环保措施的落实。
其中,环境检测就是环境调查的基础性工作,从工作环节来区分,环境监测可以分为调查阶段的环境监测和验收阶段的环境监测:调查阶段的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问题研究
1环境影响评价 中环境监测工作 的主要 内容 1 . 1 调查阶段的主要 内容 在建设 项 目 环境影 响评价 的调查 阶段 ,主要是针对该项 目 的环境评价等级 、环境条件等指标进行调查分 析 ,通过选择 恰 当 的监测 目 标, 结合其对 建设 项 目环境的影响 因子 , 运用科学 、 合理 、成熟 的环 境监测手段或工具 ,形成一套较 为科学 、可行 的建设项 目环境监测 实施方案 。然而 ,所制定 的建设项 目环境 监测实施方案并 非人 为随机制定 出来 的,它 的制定遵循 以下 基 本原则 :所制定 的建设 项 目环境监测实施方案必须体 现出经济 的原则 ,并能够 真实 地反映出建设项 目周 围环境 的实际情况 ; 对 于建设项 目周边 出现的威胁性较为严重 的污染 因素必须进 行 优先监 测 。 1 . 2验收 阶段 的主要内容 在建设项 目验收阶段 ,环境监测工作 的主要 内容是 针对 环 境 保护指标进行检测 ,运用 专门的环保设备并对其效果进行 测 试 ,之后对设计方案 中的 目 标 污染因素进行监测 ,并对建设 项 目内部较为敏感 的环境地 点实施调查 。总之 ,在建设项 目竣 工 验 收阶段 ,必须确保整个 工程 项 目的环境指标达到相关 要求 , 满 足其 良好运行具备较为稳定 的环境状态 , 在这一稳定状态下 , 对 污染 因素做 出准确检测 ,并作 出最终 的环境影 响评 价。 2环境影响评价 中环 境监 测工作的重要作用 环境影 响评价 以建设 项 目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为基础 ,只 有 运用有效 的环境监测手段 ,根据建设 项 目拟建地具体 的环境 情况做 出合 理的调查和分析 , 才有 可能获得第一手真实 的建设 项目 周 围环境质量情况基础数据 , 才 能够 对其 做出较为正确 的、 客 观的环境质量评价 。 环境监测工作 的开展 , 是 对建设项 目中污染 因素 的基本特 点、 浓 度 、污染等级 、分布概况 等做出监测和分析 ,进一步评 估 和预计这些污染 因素 的变化趋 势 ,最终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 数据 和依 据。有 了建设项 目周 围环境 因素的监测数据 ,再根据 项 目自身气 象和水文等资料 ,构建 、验证并完善环境影 响评价 和 预测 模型 ,形成建设项 目环境影 响评价报告 ,为建设项 目的 布局和环境监测计 划提供重要依据 。 环境监测分析数据最终体 现在建设 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中,成为该项 目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的主要参考依据 ,同时也是地 方环境管理 部门核查建设项 目 是否符合环境保 护要求的重要依 据。 通过制定合理 的环境监测计划 , 并将其在建设项 目中得到执 行 ,就可以实现对环境污染事故的有效预防 ,进一步改善环境保 护措施 ,成为环境质量控制和保护的有效预警手段 。 在建设项 目的竣工验 收阶段 实施 环境监测 ,可 以确定建设 项目 周 围环 境质 量是否达到 了地方环境 管理部门要求的标准 。 同时 ,也是对建设 项 目环境影 响评价报告 中的质 量指标作出进 步验证 ,可以体现出环境评价单位的技术水平 。 3环境影响评价 中环境监测工作存 在的主要问题 在建设 项 目 环境监测 中 ,由于 自 然 原因或人为因素 的干扰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在规划、建设和改造项目之前进行的,旨在评价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践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该依据科学的环境保护原理和方法进行,但有时评价结果可能被政府或企业操控,导致评价结果不客观。
有些评价可能只是形式上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2. 信息不透明。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相当数量的环境和社会数据,但有时这些数据很难获取。
政府和企业往往习惯于保守信息,对于公众来说,很难获得全面和真实的信息,从而难以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3. 参与度不足。
环境影响评价应该是一项公众参与的工作,但实际上,公众参与的机会和权力非常有限。
公众往往只能在评价报告公示阶段提出意见,而在项目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很低,导致公众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低。
4. 专业人员水平不一。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水平和专业知识,但现实情况是,有些评价机构的技术实力较弱,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这导致了评价报告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
5. 检测与监管不到位。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仅是一次性的工作,还需要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进行监测和管理。
监管部门往往缺乏足够的人力、经费和技术支持,导致项目的环境管理不到位,对环境造成了潜在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设,明确评价标准和程序,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适当增加对评价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监管力度,提高工作的质量和可信度。
2. 加强信息公开。
政府和企业应主动公开环境和社会信息,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设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发布评价报告和相关数据,为公众参与提供便利条件。
3. 提高公众参与度。
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和途径,将公众参与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指在规划、建设和改造项目过程中,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便在项目实施之前预测、评估和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评价标准不一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制定的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不强。
信息收集困难,项目涉及的信息庞杂且分散,难以全面收集和分析。
专业人才短缺,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而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决策机制不完善和技术手段有限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加强标准统一和规范,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决策机制,推动技术创新,以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 问题概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评价标准的不一致是一个主要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于评价标准的制定存在着差异,导致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受到影响,也给决策者提供了不确定性。
信息收集困难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环评过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然而一些相关数据难以获取,或者存在着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导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专业人才短缺也是一个制约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因素。
环评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而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不足导致行业内专业人才的匮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寻找解决方案。
【接下来是讲述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正文2.1 评价标准不一致评价标准不一致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提高建议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提高建议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数据在评价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提高建议。
一、问题分析1. 数据来源不明确在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数据的采集过程中,数据的来源经常不明确。
有些数据可能来自于不规范的监测站点,或者是没有认证的实验室。
这样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 监测手段不完善由于监测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有些环境参数无法准确监测。
对于某些微小颗粒物的监测可能就存在一定难度,无法达到对环境影响的精准评估。
3. 数据处理不规范在数据采集后的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
数据的记录不准确或者处理程序出现问题,导致数据的准确度受到影响。
4. 监测周期不合理有些监测项目可能未能按时进行监测,或者监测周期不合理。
这样会导致监测数据的不完整,无法全面反映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
二、质量提高建议1. 建立规范的数据采集体系应建立起相对成熟的数据采集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来源可靠。
监测站点和实验室需要通过相关的资质认证,以保证数据的可信度。
2. 引入先进监测技术应加强对监测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和更新,以提高监测参数的准确性。
可以引入先进的遥感监测技术等手段,以增强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与评估。
3.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在数据处理环节,需要建立起相对成熟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
要加强对数据的规范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
应建立起完善的监测周期规范,确保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全面有效。
监测周期应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和环境变化的需要,进行合理设置。
要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数据的质量,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数据处理机制。
只有经过规范的数据采集、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严格的数据质量管理,才能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成为企业开展新项目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新项目建设或改建扩建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的工作成果,是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了评价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
1. 数据来源不准确或不全面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过程中,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存在数据来源不准确或不全面的问题,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和客观。
2. 评价方法不科学或不合理环境影响评价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支持,但一些评价报告存在评价方法不科学或不合理的问题,导致评价结果丧失客观性和可信度。
3. 环境监测数据不真实或不准确环境监测数据是评价报告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一些环境监测数据存在不真实或不准确的情况,导致评价结果失真。
4. 评价结论不够客观和中立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评价结论存在主观偏见,不够客观和中立,严重影响了评价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解决对策1. 确保数据来源准确和全面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应选择权威的数据来源,并对数据进行严格筛选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和中立性与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息息相关,应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评价结论的客观和中立。
5. 强化质量管理和审核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审核制度,对评价报告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审核把关,确保评价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6. 增加公众参与和听证环节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应增加公众参与和听证环节,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评价报告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对新项目或政策进行影响评估的工作,其目的是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环境保护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数据来源不可靠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某些项目可能由于地理位置、政策限制等原因,数据来源不可靠。
有些地区的环境质量监测不足,数据收集不完整,或者收集到的数据存在造假等情况。
这样的数据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构成了威胁。
2.专家意见偏差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专家的意见往往会对评价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专家可能会因为利益关系、特定立场等因素而带有偏见,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公正。
有时候,专家可能缺乏对某些新技术或新政策的理解,使得其评价结果出现失误。
3.评价范围狭窄某些环境影响评价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委托方的控制,导致评价过程中对环境的实际影响范围没有充分考虑。
评价范围狭窄可能会导致对某些环境影响的忽视,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4.社会参与不足在一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可能存在着社会参与不足的情况。
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和热情是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是在某些项目中,公众的参与程度不够高,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
二、解决措施1.加强数据质量监管为了避免数据来源不可靠带来的影响,应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管。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平台,对各类环境数据进行抽样监测,对数据来源进行溯源调查等手段,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建立专家评审制度在专家评审方面,应建立起一套专家评审制度,确保专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招标环节应当公开透明,专家评审团队应涵盖多个领域的专家,避免出现片面、偏颇的专家意见。
3.拓展评价范围评价范围的拓展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它的目的是评估特定项目或政策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实践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甚至对环境保护工作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数据不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环境监测数据、地质数据、生态数据等。
在一些地区或项目中,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或者工作人员不足,很难获得足够的数据支持。
这就导致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无法全面反映出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2. 专家不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支持,包括环境科学、地质学、生态学、社会学等。
在一些地区或项目中,缺乏相关专家,或者相关专家不愿参与评价工作。
这就导致评价结果可能缺乏科学性和可信度。
3. 参与主体不足二、解决方法针对数据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共享机制。
政府部门可以主导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建立环境数据共享平台,将相关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以确保评价工作有充分的数据支持。
针对专家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提升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
政府部门可以组织相关培训课程,邀请国内外专家授课,提升评价人员的专业能力。
还可以建立专家库,吸引更多的专家参与到环境评价工作中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3. 加强公众参与针对参与主体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公众参与,提升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活动,鼓励公众就评价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评价结果符合公众利益。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不足、专家不足和参与主体不足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数据共享、专家培训和加强公众参与等解决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提高建议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提高建议分析导语: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或政策实施对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数据是评价结果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本文将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提高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数据准确性问题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过程中,往往面临数据准确性问题。
监测设备的精度、采样方法的不当、数据处理的不规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2. 数据完整性问题数据完整性问题主要体现在监测内容的不全面和监测时间的不全面。
由于监测范围的局限性或者监测设备的不足,可能导致监测内容不全面;而监测时间的不全面则可能导致评价结果偏颇。
3. 数据可比性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数据之间存在着可比性问题。
不同地区的监测条件、监测标准存在差异,而且监测数据的单位、采样频率等也可能存在不同,这就导致不同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4. 数据公开透明度问题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数据往往受到保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的公开透明度不足。
这就使得各方无法对评价数据进行有效监督和验证,从而影响了数据的可信度。
二、质量提高建议1. 强化监测设备和方法的标准化为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首先需要强化监测设备和方法的标准化。
各级监测站点应当配备符合标准的监测设备,并按照规范的方法进行监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完善监测内容和监测时间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完整性,需要对监测内容和监测时间进行完善。
监测内容应当覆盖全面,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各个方面的环境因素,并且需要保证监测时间的长期性,以消除季节性和周期性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3. 统一监测标准和数据格式为了提高数据的可比性,需要统一监测标准和数据格式。
各地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统一单位和数据格式,以便于数据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对于各类建设项目的实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完善,评价标准不够明确,评价方法不够科学,评价范围不够全面。
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评价工作仅限于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简单预测和分析,缺乏对环境影响的全面考虑和综合评价,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二)评价过程存在不透明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评价报告和决策的过程不够透明,导致决策结果缺乏公信力。
这种不透明性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失去了其原有的约束力和规范性,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三)评价结果缺乏实效在实施项目之后,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跟踪,导致评价结果的实效性不足。
许多评价报告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监督,导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没有达到。
二、建议(一)完善评价体系要解决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制定更加科学和严谨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使得评价工作更加规范和有效。
(二)加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涉及公共利益的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建议在评价过程中增强公众的参与程度,举办公众听证会和座谈会,征求公众意见,使得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更加公开、公正和民主,增强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约束力。
(三)强化监督和跟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监督和跟踪,确保评价结果得到有效的执行。
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加强对项目环境影响的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保障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得到落实。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提高建议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提高建议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关注日益增加。
环境影响评价是衡量一个项目、政策或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过程,并且在很多国家都有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规范。
而环境影响评价的数据来源主要是通过现状监测数据来进行获取,因此监测数据的质量问题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提高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监测数据采集手段不够科学和规范,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受到影响。
其二是监测数据分析处理不够严谨,存在着一些技术性的漏洞和问题,从而使得监测数据的解读和应用产生了偏差和失真。
其三是监测数据共享和透明度较低,使得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了质疑。
其四是监测数据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不足,由于监测周期的不足,难以准确地把握环境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为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的质量,有必要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是加强监测数据采集手段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健全的监测数据采集网络和系统,推广使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二是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处理的严谨性,建立健全的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标准和方法,加强监测数据的质控和质量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其三是加强监测数据的共享和透明度,建立健全的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和平台,推动监测数据的公开透明,增强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其四是加强监测数据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加大对监测数据的投入和支持,延长监测周期,建立长效的监测数据体系,为环境变化的研究和评价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撑。
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要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不懈地努力,才能够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为评价环境影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报告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也严重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效果。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常见质量问题1. 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依据可靠的数据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然而在实际编制过程中,一些报告存在着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问题。
这些数据可能是在调查过程中随意捏造或者是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严重失误导致的。
在一份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报告中涉及到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导致了对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估不够准确。
2. 评价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依据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估,然而一些报告中存在着评价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
比如在对水资源的评价过程中,没有用到先进的水资源量化评价技术,导致了对项目对水资源消耗的评价不够准确。
3. 环境影响预测不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然而一些报告中存在着环境影响预测不足的问题。
比如在一个城市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对项目可能产生的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环境影响进行的不够充分,导致了对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估不够准确。
二、解决对策1. 完善调查与数据采集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加强对项目涉及环境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核,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调查和监测体系。
比如在进行调查和数据采集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同时对现场数据进行核查和验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问题
摘要: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
文章针对环
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
abstrac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roughout the entir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other issues, the articl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环境监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相关组份进行
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
的一门学科,它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
的整个过程。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环境因素是否满足环境建设项目要求,则必须由环境质量结果来表明,
环境评价体系中环境要素是否可以满足建设项目必须由环境监测
结果来支撑,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
一、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1.调查阶段所进行的环境监测该阶段的监测主要是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经济条件以及对环境产
生的主要影响,选择适合的监测对象和环境因子,确定适合的监测范围,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并制定一个较优的监测方案。
在制定监测方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经济、实用的原则。
在制定监测方案、设计技术路线、配置技术装备时,应做费用效益分析,尽量做到既符合实际要求,又节约费用。
②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的原则。
优先污染物包括:毒性大、危害严重、影响广的污染物;污染呈明显增加趋势,对环境具有危险的污染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污染物质等。
③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在制定监测方案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监测技术路线进行监测,以获得最多的环境信息。
同时,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照环境评价单位提供的监测方案进行监测,在监测过程中最好有环境评价单位参与该项目监测方案制定的人员进行协助监测。
当监测方案执行有困难时,应及时与环境评价单位进行联系。
监测采样时应注重对外界环境的观测,严禁在监测采样技术导则所禁止的条件下进行工作;采样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在监测报告中予以说明。
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以正确反映环境质量及其时空变化。
2.竣工验收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查该阶段监测与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环境保护管理检查、环境保护设备运行效果测试、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生态调查。
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一般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监测污染因子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初步设计环境保护篇中确定的污染因
子,监测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现状环境影响评价。
对环境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必须委托监测部门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在环境本底值未超标的情况下再对具体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制定监测计划。
待项目已经建设后稳定运行一段时间,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已经形成稳定系统,根据各类污染物监测结果来评价该建设项目建设后对该地域环境是否产生影响,是否是环境可接受范围内。
2、环境预测与评价。
根据地区发展规划对拟建立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该项目建设后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外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做出评价。
3.跟踪评价。
主要是指大型建设项目和环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或者建设后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跟踪评价,当项目出现了与预定的结果差异较大时必须改进的一种评价制度,跟踪评价是现阶段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的影响与分析 1环境监测是环境评价的基础环境评价是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当每一个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该项目建设地环境要素分析,项目拟建地是否具有环境容量主要指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生态等要素的环境容量);当项目建设后是否带来新的环境影响和变化;项目拟建设地是否具有环境可载力。
为了说明这一系列问题必须有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来表明,该地域的环境质量具有可行性,
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小于区域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噪声现状达到功能区要求。
只有具有准确的环境监测基础数据,才能表明该地域具有环境容量,方可建设。
2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能对环境评价体系有多种方法对环境评价进行监督,但环境监测是一种最基本的监督方法之一。
项目建设后,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是否具有环境可行性,是否可以满足区域环境区划要求,
就必须有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可靠的科学数据来源于环境监测数据,项目建成后大气环境是改善还是恶化、水环境是好转还是逆转、噪声环境是否改变区域环境、生态环境是否产生时问和空间变更,这都要由环境监测数据来表达、证明。
3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中项目方委托环境评价后,评价单位必须先委托对项目拟
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对本底监测数据评价,在环境本底可行的
情况下进行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同时叠加环境本底后具有环境可行性。
在项目建成后并试运行3个月后对项目进行验收,也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最主要的环境要素预测评价和监督,建成后对环境影响是否超越了预测结果,必须进行环境监测。
通过对废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厂区下风向污染物监测、环境大气敏感区监测,说明大气环境未改变环境现状;产生的废水达标排放,不改变原有水
环境功能;噪声环境达标等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持。
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时还需要监测数据来说明建设项目建成后未改变环境现状,具有环境可行性。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均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撑结果,因此,
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之中。
四、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在环境监测中,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限制,致使监测频率低、监测点位不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获得的监测数据不具代表性,某些监测数据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
同时,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原因,环境评价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一些监测工作进行压缩或省略,为了赶进度,监测单位对于某些监测项目的分析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固体废物或土壤的监测分析本应在磨碎后自然状况下进行风干,但为了省时间而采用烘干。
此外,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由于方法、技术及数据表述形式等方面的不足,造成该工作目前处于空白状态或无实际运用价值,大多数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只是走形式。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监测数据准确性不高,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从而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
五、几点建议
1、加强环境评价单位和监测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监测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认识环境监测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尤其是加强对环境本底值的监测,为拟建项目的环保审批提供数据,确保对拟建项目在环保审批上的严格把关。
2、完善环境评价报告书评审责任规范制度。
在环境评价报告书和环境评价大纲审查时,要求环境监测技术专家参加,评审监测内容。
3、建立并落实环境评价时间、难度和经费的制约机制。
项目环
境评价等级应与其评价时间、工作量及经费相关,评价时间进度应作为一个评审条件,杜绝速战速决、急功近利的不良行为。
根据环境监测方案计划时间和预算相应的经费,确保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4、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积极应用es、rs、gis等新技术,准确测定监测点位,精确采集监测数据,绘制生态片图,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心芳.切实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监测的现代化水平[j].中国环境监测,2000.
[2]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环境科学文摘.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