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什么是周长
辨一辨: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
(1)
(2)
(3)
(4)
(5)
(6)
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上面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1号狗与2号狗同时跑一圈, 谁跑得多?
2号 1号
3号狗与4号狗在另外两个场地 比赛,一圈跑下来谁跑得多?请你帮助评 一评。
3号
4号
1号
2号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什么是周长
尖山镇中心小学
叶健
周: (1)环绕,绕一圈。 长: (2)长度。
周长:
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 这个图形的周长。
周长:
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 这个图形的周长。
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
测量对象 测量工具 树叶的周长
数学书封面的 周长
测量结果
1.不规则图形或物体的测量方法:绳测法 2.规则图形的测量方法:(1)绳测法(2)直尺测量法
3号
4号
闯关成功!
图形游戏
图形游戏
规则:每个图形,只有在没有其它图形 压在它上面时,才能被拿走。
我知道了:
绕图形 的
我感受到了:
பைடு நூலகம்
年 月 日 姓名:
,就叫做这个图形的 。
我的心情: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五周长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什么是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这一单元,主要是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有关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测量和计算具体事物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主备教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什么是周长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之前学生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周长的概念就不会陌88生。
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学习也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ppt课件
20×3= 60(棵)
1
1捆 20
2×3=6
2
0 20 40 60
20+20+20=60
2捆
40 2个十×3=6个十
3
3捆 60
20×3=60
500×3= 1500(棵)
0
500 1000 1500
1
5×3=15
5个百×3=15个百
2
500+500+500=1500
500×3=1500
8×4= 32 80×4= 320 800×4= 3200
4.想一想,填一填。
14×7
13×6
× 10 4
7 70 28
× 10 3
6 60 18
70 + 28 = 98 60 + 18 = 78
12×8 × 10 2 8 80 16
80 + 16 = 96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乘与除
60÷2= 30(根)
30×2=60 60÷2=30
5.
⑴ (100-64)÷6=6(袋) ⑵ 19-4×4=3(元)
6.笑笑买了一种糖,付了20元,找回2元。她买的 可能是哪种糖?买了几袋?
√ (20-2)÷2=9(袋)
√
√
(20-2()2÷06-=23)÷(9袋=)2(袋)
()
()
()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笑笑 妙想 淘气
20元
3×4=12(元)
20-3×4
20-12=8(元)
=20-12 =8(元)
答:买3包饼干应找回8元。
买5个面包和1包饼 干应付多少元?
有20元,买2包花 买3袋糖果和1包饼 生应找回多少元? 干应付多少元?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周长第1课时 什么是周长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周长第1课时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周长是什么2.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周长计算解决问题二、学习重点1.理解周长的概念2.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三、学习难点1.理解周长与长度之间的关系2.将周长的计算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四、学习内容1. 什么是周长周长是指一个平面图形的边界线长度。
我们可以把周长理解成一条线,这条线贴在图形的边上,形成图形的边界线。
例如下图中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就是4个边长的和:┏━━━━━━━┓┃ ┃┃ ┃┃ ┃┗━━━━━━━┛周长的单位通常使用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
2. 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4 × 边长•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2 × (长 + 宽)•三角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 边长1 + 边长2 + 边长3•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周长= 2 × π × 半径注:这里的π取3.14。
3. 应用周长计算解决问题例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3厘米,求它的周长。
解: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可得:周长 = 4 × 边长= 4 × 3 = 12 (厘米)。
例2:一个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求它的周长。
解: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可得:周长= 2 × (长 + 宽) = 2 × (5 + 3) = 16 (厘米)。
例3: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长度都是4厘米,求它的周长。
解:根据三角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可得:周长 = 边长1 + 边长2 + 边长3 = 4 + 4 + 4√2 = 4(1 + √2) (厘米)。
例4: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是多少?解: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可得:周长 = 2 × π × 半径= 2 × 3.14 ×2 = 12.56 (厘米)。
五、学习反思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周长计算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本册知识点二、单元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乘除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乘除法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
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第三节参加科技馆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到90%以上。
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说课课件
(二)思考交流、探究新知。
3.量一量,算一算,理解周长的意义。 小蚂蚁们跑了一周,究竟有多长,怎样测量呢?(此 处一定组织学生先讨论,再操作。以免操作过程中出现方 法错误,步骤繁琐,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1.有哪些测量方法? 2.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小组内如 何分工合作?
教 学 程 序
操作时,同桌两人合作,先用铅笔在树叶上标注起点, 一人负责固定树叶,保证树叶不动,另一个人拿细线绕树 叶一周,记住所用细线的起点和终点,两个人再用直尺量 出所用细线的长度,即为树叶的周长,记录数据。
2、主要采用观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和实 践操作法。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法为主,发挥 同学间互帮互助的作用,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让全体同学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 程。
教 学 手 段
利用PPT课件设计蚂蚁赛跑的动画情境,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探究交流。
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准备学具树叶和细线,利于学生 实际操作测量,直观感悟方法。
教 学 程 序
2.摸一摸,亲自体验周长。 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摸一摸自己桌面的边线。 同桌交流: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什么是桌面的周长。由 学生总结得出周长概念,教师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 的周长。(这样学生通过观察、亲身体验,最后总结出周长的 概念,始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有效促进知识内化。)
我把教材中蚂蚁爬树叶的图画稍作改动:设计两 只蚂蚁在树叶上赛跑的趣味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兴趣 又由此引出“边线”、“一周的长度”等贴近周长的 词语。
接下来开展活动让学生用眼看、动脑想、亲手做, 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 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 什么叫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什么叫周长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了解周长的概念和基本概念;2.能够用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3.通过练习巩固了解和掌握周长的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1.掌握周长的概念和基本概念;2.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3.巩固和加深对周长的认知。
第三部分: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公式计算周长;2.怎样将周长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1. 自主探究活动1:教师先拿出一根棒子,然后问学生:这根棒子的长度是多少?学生回答后,再问学生:如果我们把这根棒子交还给你,如何才能知道这根棒子的周长?活动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然后问学生:这条线段有几个边?这条线段的周长是多少?如果将这条线段变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让学生计算。
2. 提高学习1. 教师讲解周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可以用板书进行概念讲解。
2.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的引导与指导,让学生对周长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周长计算方法和公式,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3. 根据教材内容,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周长计算训练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周长计算方法,能够简单应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3. 巩固练习1.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周长计算练习,教师在练习过程中进行巡视,对于练习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指导和帮助。
2. 课堂测试: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简单应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周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教师通过自主探究和提高学习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巩固练习。
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相关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2020年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
2020-2021学年度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一)教学目标:1 、自我介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了解本册数学书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 、明确数学课和数学作业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 、通过讲故事,悟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 、明确自己本学期应有的学习态度,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2 、悟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自我介绍1 、同学们知道这节是什么课吗 ? 你怎么知道的 ?( 板书:数学 )2 、大家认识我吗 ? 怎样欢迎 ? “魏”有几笔,你怎么数出来的 ?3 、你了解魏老师什么 ?( 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的互动 )4 、知道怎么联系我吗 ? 背一背: ( 谁能说一说怎么快速的记住老师的电话 )二、认识本学期学习任务1 、如果现在请你看一看数学课本的目录,再来向大家介绍本书的内容,你能行吗 ? 试一试吧。
三、介绍本学科的相关要求问题 1 :上课前要做哪些准备 ? 怎样爱护书本 ?( 一 ) 学习用品1 、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放在左上角。
( 安排检查组长 )2 、书本要包皮,不乱涂、乱划、乱写。
3 、作业用同一种颜色的钢笔。
问题 2 :课堂上注意哪些纪律 ? 在教师办公室注意哪些纪律 ?( 二 ) 学习纪律1 、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 ( 慎言慎行 )2 、积极发言,声音响亮,表达完整。
3 、老师讲话时看老师,老师写字时看黑板。
4 、预备铃响后马上回座位静候老师到来。
5 、上课迟到或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6 、在教师办公室不得随意讲话,排队三人以上时,第四人应在办公室外等候,出一人后再进。
7 、做作业独立完成。
讨论、请教同学等同抄写,在家不会写可以问家长,家长也不会的注明原因可不写,在校可以问老师。
8 、课间不得写作业 ( 订正除外 )问题 3 :做作业应注意些什么 ?( 三 ) 家庭作业要求1 、注明时间、作业内容 ; 按时、按质、按要求完成作业。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什么是周长
需要多长的彩带?
工具:绳子、直尺 1.绳子绕照片一周 2.测量绳子的长度
照片一周的长度:29 cm
认识周长
照片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40cm
29cm
认识周长
封闭图照形片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40cm
29cm
认识周长
根据封闭图形不同的特点,
方法总结:如何选测择合量适图的形方的法周测长量周长。
什么是周长
描出照片的边线。
一周
需要多长的彩带?
测量照片 的长度
一周
测量照片的四条边,再加起来,就是照片一周的长度。
需要多长的彩带?
测量照片 一周 的长度
12 cm
12 cm
需要多长的彩带?
测量照片 一周 的长度
12 cm
+
= 40 cm
照片一周的长度:40 cm
12 cm +
8 cmBiblioteka +8 cm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测量周长:
化曲为直 再测量
分段测量 再相加
数一数
课堂
小结
周长:
下课啦!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测量周长:
同学们再见!
化曲为直 再测量
分段测量 再相加
数一数
测量 工具:
周长是图形 一周的长度。
它们有周长吗? 请你描一描。
数一数
你可以得到 图形的周长吗?
数一数,下列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可以借助网格 一段一段地数。
数一数,下列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18cm
可以借助网格 一段一段地数。
18cm
20cm
生活中的周长
什么是周长教案修改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瓜州县锁阳城镇农丰小学:蒲龙荣【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什么是周长》【教材分析】1.《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课,周长这一概念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部分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教材在编排上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一些实物,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摸一摸、找一找实物与图形的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在建立周长概念的基础上再来探究测量各种规则、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方法,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2.教材编写特点本课教材有以下编写特点:首先通过描树叶的边线,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又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意义;最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生活中会用“边线、一周”等词进行表达和交流。
三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有趣的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本班学生实际,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找到周长的生活原形,利用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在观察、描一描摸一摸等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周长;2.结合具体情境,小组同学通过观察、度量、计算等活动,探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参与活动过程,学会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图形图片、树叶图片、细绳、直尺、卷尺、水彩笔、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时数】本课计划一课时进行教学【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记得秋天吗?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
优品课件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式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式第五单元教学目标
题目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备课人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游园
一条小路环绕着一个公园,小公园的周长是多少米?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
也可以这样算:
190+410=600(米)
560+240=800(米)
200+200=400(米)
600+800+400=1800(米)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准备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花边有多长
(3)(34+12)×2=92(分米)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地砖的周长
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
60+60+60+60=240(厘米)60×4=240(厘米)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备课人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优品课件
板书设计
交通与数学
修改及补充内容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1 前后 教案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1课时前后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认识前后。
教材第62页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理解前、后的方位,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能联系生活实际情境,用序数数学模型解释或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3.初步养成空间方位感。
三、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并能准确地辨别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难点:体会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师:小朋友们,老师跟大家一起做个游戏,下面请5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排成一列。
指名五个小朋友上台站好师: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XXX在谁的前面吗?XXX在谁的后面吗?学生互相讨论后指名汇报师:你能再说一说谁站在最前面,谁站在最后面吗?指名学生回答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前后这个知识点。
板书课题:前后二、学习新课1.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1师:森林王国召开森林运动会,许多运动员纷纷报名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主题图的上半部分——森林运动会2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有5只小动物在赛跑。
3师:跑在最前面的是谁?它的后面有哪些小动物?学生看图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小鹿跑在最前面,它的后面有松鼠、兔子、乌龟和蜗牛。
教师板书4师:你能说一说它们分别排第几吗?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5师:下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同桌之间自由说一说教师提示: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师:小松鼠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分小组讨论,指名代表汇报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并回答2.从三个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1师:跑步比赛的时候,动物赛车比赛也开始了。
让我们看看它们比赛进行得怎么样?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主题图的下半部分——动物赛车2师:谁能向老师介绍一下比赛的情况?全班集体交流,指名代表汇报师: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有没有同学愿意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说一说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集体订正①1号车排第________。
20xx年秋新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
第五单元周长第一课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新课标第一网2、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初步体验周长的意义。
教学准备:树叶,毛线,直尺, A4 纸,彩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以做衣服测量腰围为话题导入;2、做花冠如果都做成一样的行不行小讨论;二、探究新知。
1、出示树叶,课本的外形;2、观察树叶、课本外形,摸一摸边;3、在 A4 纸上描出树叶边线,并展示;4、在 A4 纸上描出课本边线,并展示;5、观看蚂蚁描边线,引出如何测量树叶边线,并得出周长概念;6、将课本归属规则图形,得出周长概念。
7、强调一周,并练习题目;8、观察图形,引出平移法;三、巩固练习。
1、课本 45 页数一数;2、课本 46 页练一练 1、2 题。
四、总结:关于周长这个概念你在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五、课后反思: X|k | B| 1 . c|O |m第二课长方形周长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策略的多样化;3、在测量、计算、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直尺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1、观察课本长方形,思考测量方法?2、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3、汇报计算方法。
4、引导学生体验简便方法的好处。
5、计算周长,总结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w W w .x K b 1.c o M二、探究新知(正方形的周长)1、想一想你怎样求出正方形的周长?2、请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22范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22范文备课程大纲,使其明确掌握本调和的教学目的、每个章节的具体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等)、本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核心技能课,还是为实现核心技能课目标打基础的或起辅助作用的课)。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21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21范文1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第7~1.1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0—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一、复习千米、吨1.第做109页的第7题.教师提问,学生口答:(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2)1千米是多少米?1吨是多少千克?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 1吨=1000千克2.做第109页的第8题.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1.做第109页的第9题.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21范文2教案示例小猫吃鱼教学目标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创造情境(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生日图3).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出示图片:吹泡泡)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一)小朋友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朋友们上楼吃饭.(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四、本课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你们一样高兴,因为通过给小明过生日,我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21范文3教案示例搭积木教学目标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实物投影,小捧等.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5=15 16-2=14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二)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一)动手操作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10+1=1111-1=1011-10=110+6=1616-10=610+7=1717-7=1017-10=7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二)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三、活动三:整理归类.(一)找规律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2.小组合作交流.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二)教师小结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三)教师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21范文4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正确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同学进行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一课《什么是周长》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一课《什么是周长》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2.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空间观念和运算能力。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学习难点】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学习流程】一、导入1.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什么是周长?2.指一指数学书表面的周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理解周长的含义,为探究多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铺垫。
二、学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计算小公园的周长。
1.自主尝试(1)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
(2)想一想小公园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描一描。
(3)尝试求出周长。
2.全班展学:介绍自己计算的方法和过程。
预设答案:方法一:240+410+200+190+560=1600(米)方法二:190+410=600(米)560+240=800(米)600+800+200=1600(米)教师对能根据数据特点、用简便计算方法求周长的学生及时表扬。
设计意图:尝试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周长,从多角度理解周长的意义,能应用周长的意义与数的运算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解决身边简单的周长问题。
在数的运算中,体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思想。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计算图形的周长1.自主尝试计算三个图形的周长。
2.展示交流:分别说一说三个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预设答案:图一:方法一:120+120+120=360(米)方法二:120×3=360(米)图二:方法一:110+124+90+86=410(米)方法二:110+90=200(米)124+86=210(米)200+210=410(米)图三:方法一:100+75+75+75+75=400(米)方法二:75×4=300(米)300+100=400(米)3.结合计算图形周长的过程,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看、爬、摸、说、找、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看一看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课件演示蚂蚁爬树叶一周——路线闪烁)2.说一说师:谁来说一说小蚂蚁爬过的路线?学生回答(感知“边线”)3.爬一爬师:伸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跟着小蚂蚁一起来爬一爬吧。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板书:周长)二、动手操作,揭示概念1.摸一摸(1)摸树叶的周长先摸一摸它的周长,再同桌互相说一说这片树叶的周长。
教师指导(强调:边线)(2)摸桌面的周长师:同学们能摸出树叶的周长,那你能摸出桌面的周长吗?2.找一找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3揭示概念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周长?(总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二、联系生活,加深认识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
(课件相继播放国旗、相框、钟面、画、五角星。
最后画面停留在花坛,闪烁的线条不到一周)学生看到花坛的画面质疑:闪烁的线条表示出的不是花坛的周长。
师:为什么说这根闪烁的线条不是这个画坛的周长?那怎样表示这个花坛的周长呢?三、练习巩固,逐层提高1.描一描(课本第45页练一练的第1题)师在黑板上贴出下面图形的放大图,指名描一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划一划看大屏幕,用手比划看到的图形的周长(课件逐一播放1个小正方形、2个、6个、9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的图形)3、比一比(1)师:(课件出示图1和图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