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亲人是最亲的人第一课: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的定义和作用;- 感受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认识家庭成员的关系;- 提高学生对家庭的尊重和关爱。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看图片和讲故事引出家庭是温暖的港湾的主题;2. 展示:展示模型家庭的图片和成员介绍,让学生了解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家庭的重要性和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系;4. 实例分析: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作用;5. 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关系的游戏,加深对内容的理解;6. 总结: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学生对家庭的尊重和关爱;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作文。

第二课:亲人间的爱教学目标:- 了解亲人间的爱的含义;- 感受亲人间的温情和相互关爱;- 研究尊重和关爱他人。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看家庭影片,引发学生对亲人间的爱的思考;2. 讨论:让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的表达方式;3. 观察练:通过观察真实场景图片,让学生从中找出亲人间的爱的表现;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亲人间的爱和关心;5. 总结:总结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的亲人间的爱;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亲人间的爱的小故事。

第三课:珍惜亲人教学目标:- 认识珍惜亲人的重要性;- 学会关心和照顾他人;- 提高学生的珍惜和感恩之心。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情景模拟引出珍惜亲人的主题;2. 讲解:介绍珍惜亲人的概念和重要性;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关心和照顾亲人的场景;4. 探究讨论: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珍惜亲人的方式和方法;5. 总结:总结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得出的结论;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珍惜亲人的短文。

第二单元:研究要有规律...(以下省略)*注:以上教案仅为示范,实际教案请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编写。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主题一:这点困难算什么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从挫折和失利中吸取教训,协助自己不断进步。

3、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践行积极主动悲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并使学生明白困难为什么不可怕。

教学过程:活动一:困难是什么活动目标:1、知道困难是什么。

2、晓得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没战胜困难的勇气。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有人说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

困难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

二、指导看看图,小组讨论。

1、图一:困难就是个小懒虫。

图二:困难就是个五官端正纸盒。

图三:困难就是只拦路虎。

2、自学小组讨论:为什么这样说道?3、汇报探讨的结果。

三、集体交流讨论:在你的眼里困难还是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谈对困难的认识。

四、讲故事,明白道理。

1、教师讲故事:困难和勇士2、交流:从这个故事中你想起了什么?3、记录:顺利完成p3的“我看看困难”4、小结: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微笑着面对,你就是勇士。

五、活动打听一件你可以搞又最怕搞的事,尝试一下,然后记录下你的观后感。

活动二:我也失利过一、自读“名人档案”★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

★英国首相丘吉尔小学六年级曾留过级。

二、交流:教师:念了名人档案,你想要说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三、小结过度他们都曾经经历过挫折与失败,为什么还能获得成功呢?四、自学“小雪”的故事1、自己看图读文。

2、用自己的话与自学伙伴谈谈小雪的故事。

3、说道说道自己从小雪的故事中获得的救赎。

4、故事接龙:小雪可以顺利吗?五、集体探讨:有人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失败了无所谓,根本不要放在心上。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六、用名人名言共同引导自己1、谈关于爱迪生的故事。

2、读爱迪生的话,老师与大家共勉:失败也是很重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我们的家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2.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

2. 学会与同伴分享和合作,共同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第二章: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学校,培养学生的学校荣誉感。

教学内容:1. 学校的概况、历史发展和校园文化。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了解学校的概况、历史发展和校园文化。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学校的认识和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学校中的良好行为表现。

第三章:我们的家庭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庭,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家庭和谐。

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家庭的关系和功能。

2. 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家庭和谐。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沟通的情景。

第四章:我们的朋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尊重朋友,培养学生的友谊观。

2.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朋友的角色和意义,友谊的特质和价值。

2. 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了解朋友的角色和意义。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友谊的认识和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增强团队精神。

第五章:我们的身体1. 让学生了解和关爱自己的身体,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第一章:家庭和学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学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的热爱和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家庭的意义和功能:家庭的定义、家庭的角色、家庭的功能学校的作用和环境:学校的定义、学校的作用、学校的环境1.3 教学活动: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和学校的看法,引导他们认识到家庭和学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二、第二章:友谊与尊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2.2 教学内容:友谊的意义和价值:朋友的定义、朋友的作用、友谊的价值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的定义、尊重他人的意义、尊重他人的表现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友谊和尊重的场景,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友谊和尊重的重要性,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三、第三章:健康与生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2 教学内容: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健康的定义、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睡眠、个人卫生3.3 教学活动:健康讲座:邀请专业的健康讲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第四章:环境与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力。

4.2 教学内容: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环境的定义、环境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4.3 教学活动: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了解环境现状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五、第五章:社会与公民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和运行,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1. 教学目标了解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社区的基本概念、社区环境、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3. 教学活动(1)观看社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社区环境。

(2)小组讨论:我们在社区中的日常生活。

(3)分享个人经历:我在社区中的趣事。

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社区的基本概念,了解社区环境,关心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二、第二章:我们的家庭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家庭的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教育。

3. 教学活动(1)讨论:我们的家庭成员有哪些关系?(2)分享:我的家庭成员趣事。

(3)小组活动:绘制家庭结构图。

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家庭的关系、家庭结构,热爱家庭,关心家人。

三、第三章: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同学的情感。

2. 教学内容学校的基本概念、学校环境、学校设施。

3. 教学活动(1)观察学校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学校的各个部分。

(2)小组讨论:我们在学校中的日常生活。

(3)分享个人经历:我在学校中的趣事。

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学校的基本概念,了解学校环境、设施,热爱学校,关心同学。

四、第四章:我们的朋友1. 教学目标了解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心他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朋友的意义、友谊的培养、关心他人。

3. 教学活动(1)讨论:朋友对我们的重要性。

(2)分享:我与朋友的故事。

(3)小组活动:制作友谊卡片。

4. 教学评价学生能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珍惜友谊,关心他人。

五、第五章:我们的节日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情感。

2. 教学内容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节日习俗、节日意义。

3. 教学活动(1)讨论:我们了解的传统文化节日有哪些?(2)分享:我过节的趣事。

(3)小组活动:制作节日手抄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第一课美丽的生命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

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

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

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 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

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

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

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五、小结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

教科书分析参见第46~47页。

教学准备1.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

2.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了,既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那么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当然也就必然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2.阅读与讨论。

欣赏教科书第20页古埃及的历史图画古希腊的陶器和第21页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照片,并讨论“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讨论知道:古埃及人民在4000多年前犁田种植农作物的生动景象,造就了尼罗河流域发达的农业,享有古代世界谷仓的美誉。

壁画中反映了古埃及发达的农耕种植情景。

古希腊陶器上的图画反映着古希腊很发达的耕作种植农业,由于古希腊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地带,所以古希腊的农业文明对欧洲和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地处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又名“五色土”,取华夏大地上五种颜色的土壤供奉在社稷坛上,表明我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

旧北京还设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和蚕坛专门进行供奉和祭祀,说明由于农业提供着人类的衣食之源,对农事的崇拜足以证明我国的古代文明源于农业,而正是这种高度发展的华夏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的发展曾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3.全班探究。

阅读教科书第20页老师的话第二段课文和豆博士的话,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各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为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创制了历法。

种植农作物必须了解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此历法的创立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农业文明的成果。

”古埃及的历法是太阳历,是现在公历的前身;古巴比伦历法的特点是月和星期的划分;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把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2. 了解公德、劳动纪律和家庭责任等基本品德的内涵和意义;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勤于思考、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4. 通过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概念,认识公德、劳动纪律和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品德习惯。

三、教学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学具和其他教学资源:1. 大黑板、彩色粉笔;2. 人物图片、道德故事图片等;3. 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教师利用大黑板或多媒体设备展示形象的人物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人吗?他们是怎样的人呢?学生可以根据图片中的人物特征和活动等作出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形容这些人,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人物身上的好品德,如正直、诚实、乐于助人等。

Step 2 教学新知(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概念。

通过阅读、示范或其他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公德、劳动纪律和家庭责任等基本品德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可以结合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勤于思考、团结互助等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Step 3 活动探究(30分钟)1.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并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品德要求,如诚实、守时等。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2.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身边发生的日常事例中,体验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实践。

比如,在家中遇到争吵时应如何处理,如何尊重老师和同学等。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品德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品德习惯。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如何应对危机时刻?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如何应对危机时刻?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如何应对危机时刻?一、教学目标1.了解危机概念和常见的危机类型。

2.掌握在危机时刻正确应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危机知识概述(1) 什么是危机?危机是指意外事件或突发事件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情况。

(2) 常见的危机类型包括: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意外伤害、校园安全事故等。

2.危机应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冷静应对。

在面对危机时刻,保持冷静、沉着,有助于正确判断危机,采取正确的行动。

(2) 快速逃生。

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要迅速撤离,避免拥挤和踩踏。

(3) 拨打紧急电话。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拨打警方、消防、救护等紧急电话,寻求帮助。

(4) 保护自己和他人。

当遇到危机时,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如将弱势群体和儿童送到安全地带。

(5) 合理利用物资。

在危机时刻,需要合理利用身边的物资,保证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3.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的培养(1) 培养危机意识。

通过向学生介绍危机知识和常见的危机类型,引导学生重视危机,提高危机意识。

(2) 模拟危机情境。

通过模拟火灾、地震等危机情境,让学生了解危机场景,掌握应对方法和技巧。

(3) 演练应对方法。

在模拟危机情境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应对方法和技巧的作用,增强应对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危机知识和应对方法,让学生了解危机知识和掌握应对方法和技巧。

2.实践教学法通过模拟危机情境,让学生体验危机情景,加强应对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可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危机事件的概念和常见类型,引导学生重视危机。

2.讲授危机应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师可通过图片、图表等方式讲授危机应对方法和技巧,并在讲解过程中加强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模拟危机情境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火灾、地震等危机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学习应对方法和技巧。

4.演练应对方法在模拟危机情境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演练应对方法,加强应对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家乡人的自觉意识和归属感,同时使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2、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学会运用地图,了解家乡初步形成地理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3、了解和探究家乡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了解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唤起学生对家乡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学会运用地图,了解家乡初步形成地理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三、单元知识结构及课时: 1、我的家乡在哪里 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3、浓浓的家乡情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一、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家乡探寻”和“在地图上看家乡”两部分组成。

这一部分是想让学生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山西省及省会城市太原的位置;了解与山西省相邻的省份及它们的方位,最终达到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地图。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还没有构建起一个较为全面或具体的家乡乃至祖国的意识,对于家乡的概念是简单而又模糊的。

他们对地图也了解不多,仅仅是在三年级时,认识了实景图、平面图和上学线路图,基本了解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而已。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过程与方法: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思念家乡、热爱家乡思想感情。

四、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五、教学方法:查阅法、讨论交流法六、教学手段: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七、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山西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八、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1、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第二课时一、上节回顾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67,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

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五、小结板书设计:我的家乡在哪里中国地图山西地图我们的家乡在:中国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娘子神乡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材分析:《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学习内容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家乡的名人,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材中安排了二个主题活动:1、家乡的风光美2、家乡的光荣榜。

教材的编排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

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

编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

课前或节假日、双休日老师可带领学生遍游家乡土楼景点,做好充分地调查工作,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扩充课文内容。

上课时尝试结合家乡土楼的景色、名人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家乡的美,学习合作与分享,充分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通过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教学手段:调查了解、交流。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我的家乡》的图片。

2.说说从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4.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小结第二课时一.上节回顾。

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新授 1.启发谈话: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评议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4.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作业: 1、我是小导游。

2、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名人: -----------------第三课:浓浓乡土情教材分析:本科教材是让小学生在调查和学习中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居民和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让学生在感受家乡文化的同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现阶段小学生自信、想象力丰富、敢于冒险,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家乡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但还不能从文化的深面上去理解家乡和思考家乡文化和所处地域关系。

教师要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广泛地去搜集资料,并做到学科的融洽,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从历史、地理的视角去了解家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

过程与方法: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手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图片,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学生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

(文字、图片、)第一课时:一、调查活动: 1.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家乡文化中的不同方面。

2.通过观察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现象(文化艺术),提出思考的问题。

3.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二、课堂学习(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

教师用不同的方言向大家问好。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师:同学们,我们同是家乡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师:那你们知道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个别学生介绍,教师询问他是怎样了解到的,对于他的学习态度、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家乡文化的渊源。

(图片:家乡文化史)师:从刚才的这些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师:勤劳智慧的家乡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了活动小组,分别对我们家乡的音乐语言、舞蹈、戏曲及手工艺品等艺术进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乡文化艺术》宣传册,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我宣布,家乡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