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高职院校文科生的艰难处境
高职教育中人文学科的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
职院 校 。人 文学 科 在 高 职 院校 的发 展 受 到 巨 大 挑 战 , 革 改
和创 新 势 在 必行 。
学科在 高职 院校 的发 展 面 临前 所 未有 的 困境 。要 想 提 高人 文 学科 地 位 , 须 从 合 理 定 位 人 文 学 科 发 展 的 价 值 取 必 向 、 立 人 文 学科 的 “ 学结 合” 系等 方 面 , 高职 院 校人 文 学科 进 行 适 当改 革 , 而提 高人 文 学 科 在 高职 教 育体 建 工 体 对 从
式 毫无 关 系 , 于 其 他 学 科 的 成 功 发 展 , 文 学 科 只 能 望 对 人
之兴叹 。 ( ) 具 理 性 得 不 到 实 现 三 工
第 l O卷 第 1 期
21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年 2月
淮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I OF HUAI BEI PROFE S ONAL AND TE SI CH NI CAL COIIE GE
Vo1 O No. .1 1 Fe .2 1 b 01
然逐 渐 受 到 冷 遇 , 展 空 间 被 自然 科 学 和 社 会 科 学 学 科 所 发
挤 占。
( ) 法适 应 高职 人 才 培 养模 式 二 无 “ 9 9 l 月 , 一 次 全 国 高 职 高 专 教 学 工 作 会 议 总 19 年 1 第
结 了高 职 高 专 教育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六 条 基 本 特 征 : 是 以 一 培 养 适 应 生 产 、 设 、 理 、 务 第 一 线 需 要 的高 等 技 术 应 建 管 服
高职文科专业发展的困境解析
高职文科专业发展的困境解析摘要在对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2012年的招生专业规模、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情况的数据分析基础上,梳理出高职文科专业目前存在职业吸引力小、专业群建设乏力、专业诊断力不强、课改进展缓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等5个普遍困境,需要高职文科教育工作者打破知识教学惯性,大胆探索项目化教改,同时政府从政策、制度、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文科;示范性;专业发展;困境解析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分类和各高职院校系部的实际专业配置情况,高职文科一般是指文化教育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和法律实务类的若干专业。
自2011年起,高职文科专业的招生出现转折性下滑。
为了对高职文科专业的发展困境作基础性数据分析,选择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2010—2012年的三年招生专业人数、专业和课程建设情况作为统计样本。
一、100所高职国家示范院校文科专业发展情况统计(一)系部设立及招生情况系部及专业总体情况。
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设有独立文科系部的院校有53所,占53%(其中2012年招生专业超过三个,招生人数过120人的有42所,占77.8%,占百所院校的比例为42%);没有独立系部但又有文科专业的院校15所,占15%;既没有文科系部又没有文科专业的有32所,占32%。
招生计划增加情况。
53所有独立文科系部的高职院校中三年招生数据可查的院校有25所。
其中三年计划逐年增加的有4所,占16%;比较稳定的有8所,占32%,减少的有13所,占52%。
计划增加的4所院校中招生专业有增加的为3所,分别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增加应用韩语专业;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增加公共关系和行政管理、应用泰语专业;四川建筑职业学院增加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则是每个文科专业招生人数的小幅增加。
院校总体招生的占比情况。
就2012年招生人数占该校总招生规模比例的数据看,68所有文科独立系部和文科专业的院校中有数据可查的是65所。
谈高职院校文学教育困境与发展出路
谈高职院校文学教育困境与发展出路一、文学教育的独特价值作用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文学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呢?这主要是因为文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独特价值。
(一)文学教育是语文学科能力培养的深化。
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基础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这些只是浅层次的语言现象和运用,真正的语文学科能力是要建立在语文学科思维和内在人文素养的提升上的。
通过文学教育,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学生能够从中欣赏到语言的美感和思想性,获得深刻的阅读审美体验,是更高层次的语文学科能力。
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理解、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语文素养,善于表达理解的人。
(二)文学教育是学生培养正确思想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世界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最重要的共性便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感情价值。
通过冰心的作品,我们可以品味母爱的伟大;通过鲁迅的作品,我们能够理解历史;通过对战争的描写,我们能够珍惜和平、敬畏英雄……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分明了善与恶,辨别了美与丑,理解了爱与恨。
这些文学理解也是我们对生活乃至整个世界的理解。
高职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于急速建构、发展、成熟的阶段,在走向就业和社会生活之后,他们将面临更多鱼龙混杂的人和真假难辨的事。
因此,在此阶段为他们培养正确的三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尤为重要。
通过文学教育的特殊功能,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人格和思想世界的塑造,这将让学生们终生受益。
二、高职院校文学教育的现状和困境目前高职院校中文学教育始终没有得到高度重视,教学实行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功利化就业观下的学科偏见和忽视。
由于社会就业中汉语言专业的需求小,就业对于外语能力的重视远大于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就业中急剧下降。
对于院校和学生来说,就业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他们更加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只要求基本语言能力,文学教育几乎完全忽视。
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的困境及出路
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的困境及出路摘要: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的现状是:学习文化深层结构没有形成对表层结构的有力支持,学习文化的历史积累较弱,功利学习观侵蚀着学生的思想。
高职院校学习文化陷入文化错位和多重矛盾的包围之中,面对挑战,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的创新之路是在文化交融中寻找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文化;技术文化一、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现状:表层结构不断完善、深层结构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学习文化内涵丰富,是高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惯常的学习行为模式、学习观念形态和学习价值目标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
从宏观维度看,高职院校学习是在一个文化生态环境中发展的,深受到我国传统学习文化和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理念的影响。
从微观维度看,它与高职院校特定学习范式相对应,是高职院校学习的观念系统、规则系统和物质系统的总和。
其中表层的物质系统为学习的组织过程提供环境、资源、设施保障;中层的规则系统制定学习的目标、策略、评价及考核;里层的观念系统主要包括学习精神、学习动机、学习理念、学习价值观等部分,构成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的核心层。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出了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提出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的方向。
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在制度的引导下,逐步建立起了新的教学模式。
诸如学习的组织形式、学习环境的创建等实体性因素,在教育改革中得到重视,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然而,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形成的先进教学模式没有能够转化成被学生深刻理解和接受的观念形态,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能够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实践行为。
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现状令人担忧:功利主义的学习文化盛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在价值的认可;被动接受型学习文化对主体生成的束缚,制约着学生主动对学习的规划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个体型学习文化影响了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的展开,新的学习方式难于推进。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有教育课程体系还没有跳出学科体系的圈子以及办学模式普教化倾向没有根本改变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学习文化的意向性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面临的困境及策略选择
人 大一次会议闭幕后 的答记 者问时所说 :有人可 能会 问解放 “ 停止, 一直 到中国现代化 的成功 , 到那 时也还需要 解放 思想 。 ”
总理 的这番话是 对王充“ 鸿儒 ” 最好 的现代版注脚 . 只有 当各行 各业 涌现出千千 万万 的“ 鸿儒 ”才是我 们事业兴 旺发达到来 的 , 时期 。 ( 作者单位 : 南科技 大学教 育学院) 湖
把顶 岗实习的学生 当勤杂工 、万金油式的实习严重挫伤 了学生
的积极性 , 也违背 了顶岗实 习的初衷 。
2实 习单位 不稳 定 . . 游击 队 式 的顶 岗实 习
程 , 以后正式工作做准备 。 为 各类高职学 院在安排高职生离校走
人生产一线. 进行劳动锻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了有益 的 、 做 带有
教学偏 重 , 联系实 习单位 的时间少 而又少 , 很多 学校 的做法是
1 . 岗位不对 口. 万金油式的顶 岗实习
调查发现, 大学生实习岗位排在前 五位 的分别是推销员 、 市 场推广 、 行政文秘 、 营业 员和技术维 护等。 极大部分学生 实习 的
方式仅限于观摩和学习 ,谈不上教育性实习 .至多就是打打粗 工, 实习经历和所学专业 的相关度仅 有 7 而一些专业 性较强 %。 的工作 岗位 , 习单位唯恐躲避不 及 。 实 如会计 专业 , 很少有 企业 卫生和端茶递水 。形象好一点 的,到 门厅当迎 宾小姐 的大有人
颇为肯定而且公允 的。
时至今 日. 我们对教育及人才观 的认识无疑 已远 远站在 了
王充之上 ,由仅仅重 视道德和文史 知识的修养 ,跃进到 了德 、
此而 固步 自封 。 从最本质 意义上说 . 王充所说真正人才要有 “ 胸 中之造 ” 是永远 也不会过 时 的。 诚如温 家宝法是达不到 预期效果的。 突出地表现在 : 习单位 的 实 选择没有提前找好 。 有了实习任务临时与实习单位联系 . 更有甚
高职院校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作者:曾霞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4期摘要: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虽然整体就业率较以往略有上升,但高职院校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乐观,这种压力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以及市场需求观念失调、就业质量不高、就业推荐以“零售”形式为主及学生就业观念陈旧等方面,笔者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对有相同困惑的学校、院系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科毕业生就业有资料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高专院校类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虽然整体就业率比以往略有上升,但据麦可思调查显示,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50大高职高专专业和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50个高职高专专业中并没有看到本文所指的文科类专业。
本文所指的文科类专业主要以文秘、公关策划、电子政务、播音主持等专业为主,而播音主持专业是2014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较低的15个专业之一。
一、高职院校文科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就目前形势来看,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为例,高职院校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呈现如下困境:1、市场需求以及市场需求观念失调。
表现在:第一,市场需求供大于求。
社会对于文科类特别是高职文科类专业毕业生需求基本趋于饱和。
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被喻为“世界工厂”,在这个超级大工厂中,需要的是技术人才和一线工人,而文科类学生专业特征性不强,与理工科类和技术类毕业生相比,就业自然不具备优势;第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歧视观念,一方面是学历歧视,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是专科学历,另一方面是性别歧视,相当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女性在生理和能力方面,逊色于男性,女性多数以家庭为重,不利于专心工作和事业的开拓,用人不能尽其才能。
在招聘女性时,用人单位又附带身高、形象佳等额外条件,而高职院校文科类学生中以女生居多,且不能保证多数女生“形象气质佳”。
浅议社会学视角下高职生就业困难问题
331典型说话2020年第8期高职生就业实际上是高职生在就业后获得社会地位、获取社会岗位的过程,而影响高职生就业率的关键因素就是社会的用人要求、高职生对社会岗位的适应能力等等。
为了解决高职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我们应该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对高职生实际的就业困难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合适的应对之策。
1 社会学视角下高职生就业困难的具体问题就业始终是民生的根本所在,我国近些年来对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给予了极高的关注。
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是两个非常鲜明的就业发展主题,也是我国致力于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主要方向。
只是目前的高职生就业困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一是高职生在寻找就业机会时,面临着学历和专业引起的就业差别问题,导致他们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二是有的高职生在社会的就业环境中会遇到一些歧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率;三是高职生的就业渠道比较狭窄,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这样的就业困难问题亟待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应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层面出发,立足于提高高职生就业率这一目标,采取一些具有可行的措施,解决高职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2 社会学视角下高职生就业困难的解决对策高职生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存与发展,不管是从高职生个体发展来看,还是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应关注高职生就业困难的解决之策。
2.1 加强高职院校对社会资本的开发以及利用社会资本实际上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符合社会学特征的重要概念与分析工具,它会对高职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我们还可将“社会资本”视为社会中实际存在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一资源集合体现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独特关系网络,人们可通过这一关系网络来传递各种资源,如信息、情感、物质等等。
在当今社会,高职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社会资本匮乏,高职院校应加大对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力度,旨在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率。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文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供学生以丰富的文化素质,而且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过于一般化,一些学校可能仅提供古典文学、历史、哲学等传统课程,缺乏现代文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实践课程。
因此,学生无法尝试新事物,也难以培养思想和创新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缺乏实践性,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
学生可能会发现要求一直坚持学习人文教育课程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可能认为其内容不直接关乎他们的专业方向或就业方向,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此外,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不足。
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关于学科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很难体会到理论知识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对策,以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应完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增加新颖的现代文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课程。
这将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其次,学校应加强紧密结合实践的人文教育课程,例如增加实
验课程或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还要改善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校应邀请有经验的讲师,以及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实战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文教育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通过改善人文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加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可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和提升文化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思想深度的社会人才。
高职大学语文面临困境原因探索
高职大学语文面临困境原因探索【摘要】高职大学语文面临困境,主要原因包括政策导向不清、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以及社会认知偏差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热情低下。
为解决这些困境,相关部门需制定明确政策,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则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现状。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面临困境、政策导向、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动力、社会认知、重视、政策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引言1.1 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语文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能力。
只有重视语文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高职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高职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政策导向不清,缺乏统一标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语文学习热情低下,以及社会对高职大学语文认知偏差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逐渐显现,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政策导向不清导致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师资力量不足也是一个严重问题,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使得学生难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实际收益。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语文学习热情低下进一步加剧了高职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
社会对高职大学语文的认知偏差也给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带来了挑战。
高职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就业困境研究
高职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就业困境研究1引言文科大学生的就业难度高于理工科学生,这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
如何进行文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就成了综合类高等院校就业部门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本文以内蒙古几所高职院校2011年文科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为样本,试图分析高职院校文科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希望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招生就业工作提出一点新思路。
2 调查问卷结果2.1 欠缺的素质临近毕业,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参加人才招聘会或者收集网络招聘信息进行就业的准备。
他们在推荐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查,总结自身的不足。
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认为自己最欠缺的就业素质有哪些?”,结果表明:22.56%的学生选择了“沟通协调能力不足”;57.1% 的学生选择了“缺乏工作或实习经验”,4.51%的学生选择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4.5% 的学生选择了“职业资格认证取得不足”,一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和“承受压力、客服困难的能力不足”。
这种现象说明企业在用工时考虑更多的是员工培训成本的降低。
企业更希望员工一参加工作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而不是先熟悉、再适应、后创造的新手。
而在校学生,尤其是文科大学生,往往欠缺的就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验,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和组织社会实践的锻炼。
2.2关于就业地域的选择调查显示,45.86%的学生选择了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17.3%的学生选择了去北京抑或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就业,30.83% 的学生选择了留在大学就读地,只有少数的学生选择去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农村工作生活。
这说明我国的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现状依旧存在,教育媒体的引导作用不凸显,没有将需要的人才引入到人才需要的地区,一些大学生只是想着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和舒适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意识到蜗居的现实和竞争的残酷。
相反,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会有更多地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使自我价值可以更好地体现。
关于高职院校文科生就业心态的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文科生就业心态的探讨【摘要】高职院校文科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就业现状不佳和就业压力较大。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文科生就业心态的现状、影响因素、调整方式、建议和未来发展。
文科生在就业中往往面临着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差距,需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建议高职院校文科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增强自信和自我推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最终提出高职院校文科生就业心态的重要性,改善途径和关键因素。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文科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院校、文科生、就业心态、现状、影响因素、调整方式、建议、未来发展、重要性、改善途径、关键因素1. 引言1.1 高职院校文科生就业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文科生就业现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文科类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许多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较强人文素养的文科生,而非仅仅看重技术能力。
这为高职院校文科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许多传统行业都发生了变革,让更多文科生有了更广阔的就业领域。
与此也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文科生还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文科专业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一些文科生在就业时遭遇就业歧视,造成了就业困难。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高职院校文科生的就业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提高文科生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2 高职院校文科生就业压力高职院校文科生就业压力是指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文科生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由于文科专业相对较为广泛,学生选择职业方向时面临的选择空间更大,但也更容易出现迷茫和不确定性。
文科生的就业前景相对理工类专业而言较为模糊,有些岗位需求量不大,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随着社会对文科类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文科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从而增加了就业的竞争力。
大学文科学习中的常见困惑与解决方法
大学文科学习中的常见困惑与解决方法在大学文科学习中,学生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困惑和挑战。
这些困惑有时会让他们感到茫然和无助,但实际上每一个困惑背后都隐藏着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困惑之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
学生们经常抱怨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时,理解每门课程的核心概念并将其与实际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尤为重要。
就像是学习一门外语一样,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应用,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
另一个常见的困惑是学术写作的挑战。
许多学生在起初可能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尤其是在面对论文和研究报告时。
然而,写作就像是与一个新朋友交流一样,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培养。
通过学习写作的基本规则,如清晰的结构和逻辑思维,同时利用资源如写作中心的指导,学生们可以逐步提升他们的写作技能。
此外,还有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或未来职业方向时感到迷茫。
这时,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长期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与导师和职业顾问进行交流,并积极参与实习和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最后,人际关系和心理压力也是大学生们常面临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建立健康的社交圈子和寻找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参加校园活动、加入学术团体或是运动俱乐部,都是结交新朋友和减轻压力的好方法。
同时,学会有效管理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
总结来说,大学文科学习中的困惑虽然多种多样,但每一个困惑背后都蕴含着克服它们的方法。
通过积极的学习态度、寻求帮助与支持,以及不断的实践与尝试,学生们可以逐渐克服困难,踏上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文科大学生活中的挑战与突破
文科大学生活中的挑战与突破文科大学生活中的挑战与突破文科大学生,如同一艘穿行在知识海洋中的小船,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他们的旅程充满了探索与发现,以及对知识深度的追求。
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每一步都伴随着独特的挑战,需要勇气和智慧来应对。
首先,面对的挑战之一是学科的广度与深度。
文科涵盖了广泛而复杂的学科领域,从语言学到社会学,从历史到文学,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大学生们需要学会在这些学科中航行,不仅要理解基础知识,还要探索其背后的思想和意义。
这需要他们不断地阅读、思考和分析,才能够渐渐领会学科的内涵。
其次,挑战还体现在学术要求的提升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上。
文科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运用逻辑推理和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撰写论文和参与讨论时,他们常常面对思想碰撞和观念冲突,需要通过深入的阅读和思考,逐步打破认知的界限。
此外,文科大学生还要应对社会实践中的挑战。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常常超出课堂所能涵盖的范围,他们需要将学术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理解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多样性。
这种实践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探索,更是对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通过参与实地调研、社区服务或实习经历,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应用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促使文科大学生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术进步。
通过与教授和同学的交流互动,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学会了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
通过参与学术研究项目或学术会议,他们不仅拓展了自己的学术视野,还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
最终,文科大学生在挑战与突破中找到了平衡与成就。
他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认知边界,不断地探索知识的深处。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思想的创新者和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他们的旅程虽然充满曲折与挑战,但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浅析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困境突围
浅析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困境突围1. 引言1.1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困境的现状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当前社会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导致招生情况不容乐观。
学生在选择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时普遍存在误解,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不明朗,这也影响了学生的报考意愿。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方面存在不足,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亟待提高,教学设备和教学用具还需进一步完善。
部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面临着现实困境,需要寻找突破口,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1.2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增强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汉语言文学教育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在当今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多元的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这个变化迅速的社会环境,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一环。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正文2.1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难点分析1.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高职学校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学校往往将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非主干专业,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
2. 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3. 实践环节不足: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环节的设置,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高校文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2016.04对即将毕业的学子而言,面临即将走向社会,开始人生新的启程。
然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困扰着很多的毕业生,文科生更不例外。
如何让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每位学生都该思考的问题。
一、国内毕业生就业现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
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创历史新高,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
二、文科生就业难原因浅析1、文科生日益增多,社会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近年,全国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文科专业,致文科专业迅速扩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但带来了就业难的困扰。
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远低于扩招的增幅,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调查,有80.66%的大学生认为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比较合适,选择企业的占14.92%,想创业的占4.42%。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该有个稳定、待遇好的工作。
可见,部分大学毕业生受传统择业观念影响严重,致使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2、文科生专业性较弱,可替代性强我国各高校文科专业设置往往理论性较强,大多数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过于笼统,导致文科生在学习中只能学到较为浅显的知识,很难在现实中去实践,从而造成找工作时面临着就业难的局面。
另外,很多专业技术岗位文科生干不了,但文科生能干的岗位诸如文秘、行政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也能做。
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很多教学成本较低的文科专业招生增幅较大,从而加剧了文科类学生就业岗位的竞争。
3、文科专业学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在全国范围内,文科类专业院校及综合类大学中的文科专业女生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多,在毕业找工作时,往往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有用人单位表示:女毕业生由于日后会面临结婚生子,很长时间不能工作,岗位空缺会给企业工作造成很多不便。
浅析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困境突围
浅析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困境突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就业压力大、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本文将就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突围之策。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面临的困境之一是就业压力大。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学生们对就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由于传统文学类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地位逐渐下降,学生们面临着就业压力大的困境。
许多学生和家长对文学类专业缺乏信心,选择就读其他热门专业,导致文学类专业的学生招生人数不断减少,专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理论化倾向。
传统的文学类专业更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忽视了对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这种过于理论化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时缺乏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学资源也相对匮乏。
许多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
一些学校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教学设备陈旧,影响了教学效果。
针对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面临的困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围。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当加强与社会的对接,积极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适应社会的需求。
学校应该与企业合作,开设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还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当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实践教学。
除了传统的文学鉴赏和解读,还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引入实践教学和课外实习,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还需要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提升教学条件。
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高职探析GAOZHITANXI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贺佐成[摘要]高职文科类课程与应用型本科、中职和培训课程相比,没有自己的特色以及应有的独立性。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应有的特点,高职文科类课程改革从未停止过,然而受困于改革模式缺乏、改革关注不够、改革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高职课程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于此,在文科类高职改革中,我们应当更新理念、探究规律、建设师资、激励先试和健全制度来促使改革越快越好地开展。
[关键词]高职;文科类;课程改革[作者简介]贺佐成(1978-),男,博士,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网络治理(电子政务)。
(广东广州510640)[课题来源]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珠三角高职管理类专业课程开发模式建构研究”(2011TJK117)。
自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高等职业院校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工科专业课程改革与开发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然而,由于文科类专业受文化、体制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相比工科专业更大,再加上与工科专业相比可供借鉴的国外直接经验成果较少,因此在课程改革的推进方面,步伐相对慢一些,成效也弱一些。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职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慢”的局面,使得文科类高职专业课程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走出当前文科类高职课程改革困境的紧迫性愈来愈凸显。
一、高职文科类专业课程现状高职文科类专业课程要放在教育体系中去比较思考,才能发现其不足。
(一)与工科类专业相比学科化倾向严重与工程类课程强调技能培养相比,文科类高职专业偏向于知识的传授,因此其课程设计更易于学科化。
这主要表现在知识的积累方面,过于强调为职业转移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储备,而不是强调第一职业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的需求供应。
科研课题论文:高职大学语文面临困境原因探索
95380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大学语文面临困境原因探索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我国高职语文课程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滞后发展,运作乏力,以致长期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困境状态。
当然,对于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很容易被人们忽略。
从这种现象看,一些高职院校索性取消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过大学语文的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在高中毕业后便和语文教育无缘;再从原因分析看,这不仅有教学的内部因素,而且存在社会实际的外部因素。
我国对语文能力不仅缺乏硬性要求,在体制上也没有保证,缺乏切实的措施,甚至在现实利益与人文教育面前,人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如今,人们渐渐意识到,作为承载人文素养和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大学语文有厚积薄发的底气,但在现阶段,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仍然处于困境之中,其中的原因探索成为解决根本问题的重要基础。
1.外部原因1.1教育部门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重视程度不够1.1.1教育部门关于高职语文课程相关体制不健全经过实践和考察,我国不断提倡和深入探索素质教育,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扩大教育范围,为高职大学语文教育营造有利的环境。
尤其是相关政策和纲要的出台,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由于相关体制没有明确的教育体制做硬台,目前某些大学仍把它当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教学内容随意且目的不明确,母语教育成为空话。
1.1.2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对语文课程的限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一再指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以能力为核心培养人才。
”“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要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和高科技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这种与职业或职业岗位需求严格对应的教育办学模式显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能力,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导致部分高校降低对语文学科的认知,学生知识和素质倾向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城市职业学院人文科学系传媒策划与管理2班朱璐11305045
高职院校文科生的艰难处境
摘要: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教育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
而社会上涌现一批高学历人才,高职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科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就业领域
我们从南京市的高职毕业生进行小范围的调查,选取周边的几个学校如南京特殊教育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卫校的高职文科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首先我们从网络上对于南京市各个学校的文科毕业生情况分析,呈现五大特点:一是理工类毕业生就业好于文科类、艺体类和医学类,特别是技术性比较强的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
二是高校特色优势专业就业率较高。
高校中师资力量较强的传统专业就业质量好,而高校新开设的部分专业、理工类院校开设的文科专业就业相对较弱。
三是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研究生。
南京市委教科工委统计表明,2011年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低于专科生;专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
部分高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尤其是理工科的高职院校就业率相当惊人。
文科生仅有几个专业的基业前景较为好些,如金融、会计、语言类、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传媒类,这几年也成了大家趋之若鹜的专业,虽然文科的专业领域相当多,但是文科生的数量也很多,这样毕业之后的就业前景同样令人堪忧,很多高职文科毕业生只能在家待业,一家一家的用人单位推荐自己。
而有些专业颇为冷门,比如考古这种累人也没有太多大的成就未来一片渺茫的专业出来之后的就业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文科相对较为简单,学术性并不是很强,选择的人多,岗位却不多,这样僧多粥少的局面造成了现在的尴尬,中国缺乏的是理工类人才,它们可以在航天化学物理等多方面全面开花,中国的理工类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大量人才,这样更无高职文科毕业生的立足之地。
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其实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分为以下几个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产生基础性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对就业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和收入差距对毕业生就业去向产生直接影响。
(2)政府因素:大学生就业受到政府就业政策的直接影响;政府对大学生就业产生调节作用;政府管理体制与服务体系也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3)用人单位因素: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对毕业生;要求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提高就业门槛;隐性或显性的存在对性别、户籍、健康、院校甚至身高相貌歧视,形成不公平的就业环境。
(4)就业服务不到位:就业政策的落实和宣传力度不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和沟通。
(5)家庭因素父母与子女观念不一致,会与子女发生分歧,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子女多数最后还是会屈服,听从父母的影响,导致专业的选择出现一定的趋向化。
(6)毕业生就业观念、心态存在偏差:毕业生就业观念会对其择业行为产生影响;置身市场经济环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不够理性和成熟;毕业生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自我认识。
(7)就业期望过高:毕业生普遍存在一种追求“大城市、高薪水、舒适岗位”的心态,他们最向往的工作单位恰恰是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用人也比较少的一些单位,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度。
(8)缺乏社会实践:由于多年生活在封闭单一的学校环境中,对社会缺乏基本的了解,面临就业时心性焦躁又手忙脚乱,在学校忙于学习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缺乏实践经验。
我个人觉得,同样作为高职文科生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所学专业学精,学踏实了,不能只求表面的东西,而是从里到外的去钻研这样才能和别人有区别。
真金不怕火炼,什么都学好了再难也不怕找不到工作。
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时难免的,我们应该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
做到知己知彼,知彼就是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
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
兴趣、特长,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了解职业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扬长避短,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要知道自身存在的某些缺点并不可怕,可以先就业然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克服缺点,发展和完善自己。
[1]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这为高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当然,高职学生要想自主创业并不容易,必须要有远见卓识、渊博的知识及承担风险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要学会观察市场、了解现状,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搜取各种相关信息,熟悉所要进入的行业。
只有掌握了该行业的相关知识,才能总结规律,找到成功的钥匙。
同时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1]王永成.高职毕业生就业心态和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10(3):
[2]王茂.高职毕业生择业观:问题、归因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