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孟子的小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史小论文(精选五篇)

中国哲学史小论文(精选五篇)

中国哲学史小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国哲学史小论文浅读孟子哲学思想混合1102仇昂1100000219作为儒家孔子之后的另一位闻名于世的思想大家,孟子的哲学方面的思想造诣至今仍然很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本文将从孟子的哲学思想介绍及其对当世人们的可借鉴之处进行阐述。

个人认为孟子的观点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义的成分。

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

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

他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面,否认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我认为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我们在中学时期就学习过这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

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我们可以发现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

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宁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上)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

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

孔子教育方法中“因材施教”。

但是,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

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作文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作文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作文Confucius and Mencius were two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inkers in ancient China. Their thoughts and ideas have left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for centuries.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们的思想和理念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了数百年。

Confucius, also known as Kong Zi, was a philosopher and educator who lived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His teaching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values, social harmon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ethical leadership. Confucius believed that individuals could improve themselves through self-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and that this personal improvement would ultimately lead to a more harmonious and prosperous society.孔子,也被称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教导强调道德价值观、社会和谐以及培养高尚的领导力。

孔子相信个人可以通过自我修养和教育改善自己,并且这种个人的进步最终会导致一个更加和谐繁荣的社会。

Mencius, also known as Meng Zi, was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and a prominent philosopher in his own right. He further developed Confucius' ideas and is known for his belief in the inherent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Mencius argued that all people are born with a sense of moral virtue, and it is society's influence that shapes their character and behavior. He believed in the importance of empathy, compassion, and the pursuit of righteousness as the key to achieving social order and harmony.孟子,也被称为孟子,是孔子的门徒,也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主张上的不同800字作文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主张上的不同800字作文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主张上的不同800字作文Confucius, Mencius, and Zhuangzi are thre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inkers in Chinese philosophy. While they all liv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their philosophies and thoughts differed greatly on various aspects.孔子的思想主张强调道德修养和仁爱之道。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德行和正直,以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孝道和仁爱,即礼义廉耻,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

Mencius, on the other hand, focused more on the innate goodnessof human nature. He believed that 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with a natural inclination toward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and propriety. Menciu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this innate goodness through education and self-reflection to become a virtuous person.庄子的思想与孔子和孟子不同,他主张自然无为,追求自由和放任自流。

庄子认为世俗的规范和价值观限制了人的自由和快乐,他倡导随遇而安,不受外界的约束和干扰,活在当下的方式。

In terms of government and society, Confucius believed in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hierarchy and the role of the ruler in setting a virtuous example for the people. He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a strong moral leader to govern with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孟子则认为,君臣之间应当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君主应当尽其责任来保障人民的利益。

孔子孟子观点议论作文

孔子孟子观点议论作文

孔子孟子观点议论作文
《孔子孟子那些事儿》
嘿,同学们!今天咱来聊聊孔子和孟子呀!你们知道孔子吧,那可是超级厉害的人物呢!他就像我们学校里最受尊敬的老师一样。

孔子说呀,要“仁”,这个“仁”到底是啥呢?我觉得呀,就好像是对别人友善、关心,就像我对我的好朋友,有好吃的会分给他,他遇到困难我会去帮忙,这是不是就是一种“仁”呢?孔子还教导我们要懂礼貌,见到长辈要问好,这多重要呀!
再来说说孟子。

孟子也很了不起呀!他就像是给我们讲道理的智慧爷爷。

孟子强调“义”,这“义”呢,我感觉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不能做坏事儿。

比如说不能撒谎,不能欺负弱小,这就是“义”的表现呀!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玩,有个小同学摔倒了,大家都在旁边看着,我就想起了孔子说的要“仁”呀,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问他有没有受伤。

他笑着对我说谢谢,那一刻我觉得好开心呀!这不就是孔子和孟子教导我们的道理在生活中的体现吗?
咱再想想,要是每个人都能像孔子和孟子说的那样去做,那这个世界得变得多美好呀!大家都互相友爱、互相帮助,没有争吵,没有打架,哇,那简直太棒了!
孔子和孟子的观点就像是明亮的星星,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

我们要好好记住他们的话,把这些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自己成为一个善良、有道德的人。

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应该这样呀?反正我是觉得一定要这样做的啦!。

孔子庄子孟子的辩论的作文

孔子庄子孟子的辩论的作文

孔子庄子孟子的辩论的作文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聚集了三位思想界的大咖——孔子、庄子和孟子。

他们决定来一场激烈的辩论,以探讨人生、道德和社会的真谛。

这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孔子身着整齐的长袍,庄重而严肃;庄子则一身宽松的白衣,潇洒自在;孟子则显得英姿勃勃,充满了正义感。

孔子首先发言:“吾以为,人生在世,当以礼为本,遵循纲常伦理,方能使社会和谐有序。

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乃人之常道。

” 孔子捋了捋胡须,目光坚定。

庄子听了,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说:“孔夫子啊,您这一套太过拘泥于世俗之礼。

人生何必如此束缚?依我看,应当顺应自然,随心所欲,不为外物所累。

就像那飞鸟游鱼,自在逍遥,岂不快哉?” 庄子双手背后,仰头望着天空。

孟子按捺不住了,大声说道:“庄先生此言差矣!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我们应当发扬人性中的善,积极入世,推行仁政,拯救天下苍生。

” 孟子神情激昂,挥舞着手臂。

孔子皱了皱眉头,说道:“孟夫子,仁政固然重要,但若无礼的规范,社会岂不乱套?”庄子笑着插话道:“哈哈,孔夫子,您总是担心这乱了那乱了,可这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秩序。

不如放下这些执念,享受生命的自由。

”孟子反驳庄子道:“庄先生,您这自由太过虚无缥缈。

若人人都像您说的那般随心所欲,那谁来担当社会责任?”就这样,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辩论得热火朝天。

孔子说:“吾倡导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努力,恢复周礼的辉煌。

只有人人都遵循礼仪规范,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庄子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克己复礼?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人生苦短,何必苦苦压抑自己的天性?不如像我一样,逍遥于天地之间,不为功名利禄所动。

” 说着,庄子还转了个圈,展示自己的洒脱。

孟子则激动地向前一步:“孔夫子的礼并非压抑,而是一种引导;庄先生的逍遥,也未免太过自私。

我们应当以天下为己任,为百姓谋福祉。

叙述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作文

叙述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作文

叙述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作文说起孔子、孟子和庄子,这三位可是中国古代思想界的大咖呀!他们的思想就像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华夏文明的漫长道路。

先来说说孔子吧。

孔子那可是个强调“礼”和“仁”的大家。

他觉得啊,这个社会得有规矩,有秩序,就像我们家里要有家规一样。

“礼”就是那一套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

比如说,见了长辈要恭敬,朋友之间要守信,这都是“礼”的体现。

而“仁”呢,就是要有爱心,要关心别人,不能自私自利。

孔子还特别注重教育,他主张“有教无类”,啥意思?就是不管你是富贵人家的孩子,还是穷得叮当响的平民子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我想起有一次在公园里,看到一群小朋友在玩耍。

其中有个小朋友特别霸道,把玩具都抢过来自己玩,不让别人碰。

这时候,旁边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就站出来说:“我们要分享,不能这么自私,老师说过的。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孔子的“仁”,小小的孩子都知道不能自私,要懂得分享,这不就是孔子思想在生活中的小小体现嘛。

再讲讲孟子。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觉得呀,人生下来本性就是善良的。

而且他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就是老百姓才是最重要的,国家其次,君王排在最后。

这在当时可是相当大胆和先进的想法。

记得有一回,我所在的小区要进行改造,关于怎么改,大家意见不一。

有人说要多建几个停车位,有人说要多弄些绿化。

后来社区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充分听取了居民们的意见,最终制定了一个让大多数人都满意的方案。

这让我感觉到,这不就是在尊重“民为贵”吗?大家的想法和需求得到了重视,共同为了小区变得更好而努力。

最后聊聊庄子。

庄子的思想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他倡导要顺应自然,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功名利禄。

他的“逍遥游”,让人感觉仿佛能挣脱一切束缚,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遨游。

有一次我去爬山,那山可高可陡了。

我一开始拼命想快点爬到山顶,累得气喘吁吁。

后来我突然想到庄子的思想,干嘛这么着急呢?于是我放慢了脚步,欣赏起沿途的风景,听听鸟儿的叫声,看看山间的小溪。

孔子孟子庄子话题作文

孔子孟子庄子话题作文

孔子孟子庄子话题作文《孔子》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孔子吗?孔子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哟!孔子很爱学习,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还是努力读书。

他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告诉我们学了知识要常常复习,那是很快乐的事情。

孔子还很懂礼貌,尊重长辈。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长辈,马上停下来行礼问好。

孔子有很多学生,他教学生们要善良、诚实、勤劳。

他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关心着大家的成长。

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做一个爱学习、懂礼貌的好孩子!作文二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孔子。

孔子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大思想家。

他的话都很有道理。

比如说,孔子觉得我们要和朋友友好相处,要互相帮助。

就像在学校里,你帮助了同学,同学也会帮助你,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

孔子还说,做人要讲信用。

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要是做不到,就不要随便答应。

孔子真的很棒,我们要记住他的话,做个好孩子!《孟子》作文一小朋友们,今天来认识一下孟子。

孟子的妈妈为了让他好好学习,搬了好几次家呢。

搬到了学校旁边,孟子就变得爱学习啦。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要尊敬自己家的老人,也要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小孩,也要爱护别人家的小孩。

我们在公交车上给爷爷奶奶让座,就是像孟子说的那样做哟。

大家都要向孟子学习,做个善良有爱心的小朋友。

作文二小朋友们,孟子可是个很厉害的人哟!有一次,孟子看到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了,大家都很着急。

孟子就说,这不是因为大家和这个小孩认识,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善良的心。

孟子还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

就像爬山一样,虽然累,但是坚持爬上去就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让我们像孟子一样,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庄子》作文一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庄子。

庄子呀,他有很多有趣的想法。

比如说,庄子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呀飞,可开心啦。

醒来后,他都不知道是自己梦到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到变成了自己。

庄子还告诉我们,不要太在意一些东西。

谈谈对孔子孟子庄子思想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谈谈对孔子孟子庄子思想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谈谈对孔子孟子庄子思想的看法写一篇作文今天,老师讲了孔子、孟子、庄子三位大人物的想法,我总感觉很有意思,他们的话语竟像一颗颗糖果,五彩缤纷,甜丝丝,让我对他们充满疑惑。

孔子老师说要“仁义礼智信”,要像大人一样有礼貌,说话要算数,对朋友要讲义气。

我心道,这些我都会啊,平时爸爸妈妈也一直教我这些道理呢。

但我突然间发现自己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我总是禁不住跟弟弟抢玩具,明明答应了妈妈不看电视节目,但我还是悄悄打开了。

孟子老师说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爸爸说,要像一块石头,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改变自己的本心。

我很努力地想象着,像石头一样坚韧,一定很酷!
庄子老师则说要“逍遥游”,什么都不要管,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可以无忧无虑地翱翔。

我立马想到,放学以后我可以不去操场狂奔,也可以去公园玩滑梯,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嬉戏玩耍,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我发现,虽然这三位大人物的想法不一样,但他们都希望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他们期望我们快乐成长,拥有幸福的未来。

我确定,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做一个像他们一样有智慧、有爱心、懂得怎样生活的人。

谈谈对孔子孟子庄子思想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谈谈对孔子孟子庄子思想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英文回答:Confucius, Mengko and Dojo are representatives of our ancient Confucius and Taoists, whose ideas have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our ancient and modern society。

Confucius emphas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introduces such important concepts as kindness, kindness,courtesy, wisdom, faith, etc。

In his view,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self—care and the governance of the family and society。

Mengko built on Confucius's ideas, emphasizing the human nature,advocating good governance andpassion and good service。

For its part, Hakoto challenged traditional ideas, advocating for freedom to be pursued without merit, for truth and for peace and freedom of mind。

These three thinkers, each with its own idea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our culture and remain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is day。

关于认识孔子庄子孟子思想的作文

关于认识孔子庄子孟子思想的作文

关于认识孔子庄子孟子思想的作文提起孔子、庄子、孟子,这几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那可真是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他们的思想,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还能让咱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先来说说孔子吧。

孔子那可是主张“仁”的哟!啥是“仁”?就是要对人友善、关爱他人。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孔子自己就以身作则。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故事,说是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到底啥是“仁”。

孔子回答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啥意思呢?就是说出门办事就像去接待贵宾一样,役使百姓就像去举行重大的祭祀一样,要严肃认真。

自己不愿意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诸侯国做事不招致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里做事也不招致怨恨。

您瞧瞧,这多实在!孔子还特别强调“礼”。

他觉得社会得有秩序,大家都得守规矩。

就像咱上学的时候,得遵守学校的纪律;上班了,得遵守公司的规定。

有一回,孔子看到鲁国的季氏在家里用了只有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气得不行,直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在孔子眼里,这就是破坏了规矩,乱了套啦。

再讲讲庄子。

庄子这家伙,那可是逍遥自在得很呐!他主张“顺其自然”,啥都别强求。

有个特别有名的故事,叫“庄周梦蝶”。

说庄子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可快活啦。

等他醒了,就犯迷糊了,到底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自己?您听听,这想法多有意思!庄子就是想告诉咱,世间万物的界限其实没那么清楚,别太较真,顺着自然的规律走,才能活得轻松愉快。

有一次,我去公园散步,看到一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那一瞬间,我就想到了庄子的思想。

小鸟它可不管啥功名利禄,也不在乎有没有大房子、好车子,它就顺应着自己的天性,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咱人有时候是不是活得太累了,总是追求一些外在的东西,反而忘记了内心的真正需求?最后说说孟子。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觉得人生下来本性就是善良的。

而且他还特别强调“民贵君轻”,老百姓那是最重要的。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作文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作文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作文咱先来说说孔子这老爷子哈。

孔子他主张的是“仁”,啥是“仁”呢?简单说就是要对人友善、有爱心。

他觉得每个人都得遵守礼法,就像咱们在学校得遵守校规,在单位得遵守规章制度一样。

我想起有一次我坐公交车,车上人特别多,挤得要命。

这时候上来一位老奶奶,晃晃悠悠地站都站不稳。

我就想起孔子说的“仁”,赶紧站起来给老奶奶让座。

老奶奶一个劲儿地谢我,那眼神里满是感激。

我当时心里就特别美,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符合“仁”的事儿。

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习,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觉得这句话太对了!就像我学骑自行车,一开始摔得那叫一个惨,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可我没放弃,天天练,终于学会了。

现在我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溜达,那感觉,爽!这不就是不断学习、不断练习的结果嘛。

再来说说孟子。

孟子主张“仁政”,他觉得当领导的就得对老百姓好,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有一回我们小区要改造,本来大家都挺高兴的,想着环境能变好。

可施工的时候,弄得尘土飞扬,噪音也大,大家都挺烦的。

这时候有人就去找物业反映,物业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调整了施工时间,还采取了一些降尘措施。

这不就像孟子说的“仁政”嘛,听取老百姓的声音,为老百姓着想。

孟子还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不能光贪图享受,得有忧患意识。

我有个同学,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可一到考试就掉链子。

为啥呢?就是因为他太放松了,觉得自己没问题,结果好多知识点都没掌握扎实。

我可不能像他那样,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偷懒,要努力。

最后聊聊庄子。

庄子讲究的是逍遥自在,顺其自然。

有一次我去爬山,那山可高了,爬得我气喘吁吁。

我心里就想着快点到山顶,越着急越累。

后来我干脆不想了,就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听听小鸟的叫声。

嘿,这么一来,心情放松了,脚步也轻快了,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

这让我体会到了庄子说的顺其自然的妙处。

孔子的“仁”,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孟子的“仁政”和忧患意识,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和自身的发展;庄子的逍遥自在,让我们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孔子孟子论文

孔子孟子论文

孔子孟子论文孔子孟子论文导语:孔子在集夏商周三代文化大成的基础上,创建以仁为核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确立了中华民族人本主义的精神方向。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战国时期即已著名于世。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孔子和孟子的议论文作文。

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孔子和孟子作文《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

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

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

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

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

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

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

”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

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论文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论文

孟子与孔子教学思想之比较内容摘要:孟子的教学思想是对孔子的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教育目的培养君子与大丈夫的比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与自得深造、学思结合与独立思考等教学方法原则之比较,不仅是阐明了教学是围绕教育目的展开的,而且也展现了孟子在前人孔子的基础上的革新与创造。

两人的教学思想不仅对于当今的教学工作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也给予我们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孔子教学思想教育目的革新创造孔子与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教育家。

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与孟子的不教之教、深造自得、独立思考的教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即使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当今教育仍能从他们的思想中获得教益。

孟子不仅在思想上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也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展示了其独立人格和鲜明的个性。

虽然孟子与孔子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思想上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两者在教学思想上还是有区别的,而从中也给予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思考与启示。

一教育目的:君子、治世贤才与大丈夫、明人伦教学往往是有教育目的而出发,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的。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当今社会教育工作者更注重的是从学校教育出发,偏重于社会对人的制约性。

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孟子虽然是主观地表达了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设想与规定,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要求,礼崩乐坏的乱世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哪?孔子与孟子都讲到要培养君子,但他们两人的教育目的还是较主观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思想观点。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治世的贤才。

在孔子看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是君子,“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是君子,既能治千乘之国,也能长百乘之家的也是君子。

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是君子进行自我修养,而修身则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孟子论文(范文大全)

孟子论文(范文大全)

孟子论文(范文大全)第一篇:孟子论文孟子之性本善----我学国学经典《韩非子·显学》里说:“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这“儒分为八”,究竟是说儒学分裂为八个学派,还是说呈现出八大“掌门人”,抑或说这个“八”,只是虚指,其实是极言其多,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结论。

这且不去管它。

孟子确实是孔子所创立儒学的重要的接力人,是当时力排众议的儒林巨擘。

在孟子的思想里,“仁政”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的“仁政”,一是“尊贤使能”,尊重人才,选贤与能;一是“制民之产”,使老百姓躬耕有其田,商贾有其市,天下皆得其利。

尊贤使能,这不用多说。

天下皆得其利,这个思想非常好。

孟子在《梁惠王上》里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从之也轻。

”一句话,统治者必须考虑人民疾苦,关心民生,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让老百姓成为“有产者”,而不能只管自己寻欢作乐,更不能“陷溺其民”。

政在得民,民贵君轻,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上轨道。

孟子说这话,不是无的放矢,他身处战国中期,七雄争霸,长时期的大厮杀,人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所以孟子作为思想家,才有这样的针锋相对的话。

孟子关于其“仁政”的具体方案,诸如经济方面的实行“井田制”等等,世易时移,已不必再拘泥,也不必多说。

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确是历千载而葆其光芒。

我们固然可以批评孟子的仁政思想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维护君权,是为了统治者的长治久安;但是在客观上,“制民之产”、“政在得民”、“民贵君轻”,总要比严刑峻法、巧取豪夺、与民争利、不管人民死活的暴政、苛政更好吧!人民只有经常感到自己处于国家的强有力的保护之下,只有感到在这个国家里工作和生活是有保障的,才能对这个国家产生认同感和亲和感。

孔子孟子主要思想论文总结

孔子孟子主要思想论文总结

孔子孟子主要思想论文总结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重要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的主要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贡献。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个人自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个人的自觉努力,才能达到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他提出了“仁”的概念,主张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把仁爱之心扩展到国家和世界。

孔子还强调了礼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遵守仪式和礼仪,人们可以建立起和谐有序的社会。

他认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是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角色,并遵守约定俗成的礼节。

他提倡的道德品质包括忠诚、孝顺、正直和诚实等。

此外,孔子还注重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改变人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提升人的品德和理解力。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自主地思考和决策。

与孔子相比,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更加注重社会问题和政治原则。

他认为天赋人权是所有人的共同财富,政府应该保护人民的权利和福祉。

他主张君主应该推行仁政,使人民得到公平待遇和保护,同时君主自己也要过正直和美德的生活。

孟子还提出了扩大仁爱的概念。

他认为仁爱包括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同时也包括对社会和世界的关注。

他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此外,孟子还强调了人性的本善。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具有善良的本能,只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才会变得堕落。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人们可以恢复和发展他们的善良本性。

总的来说,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都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

然而,孔子更加强调个人的努力和自觉,而孟子更注重社会和政治的改革。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作文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作文

孔子,孟子,庄子思想作文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大家,一生奔波流离,但矢志不改,最终其学说成为贯穿中国几千年的主要文化。

孟子师承孔子,是继孔子之后最出名的儒家学派,历史上称为“孔孟”。

孔子和孟子主要倡导的是身在社会、如何做人的学问。

庄子和孔孟不一样,庄子继承的是道家学派老子的学问,是继老子之后最著名的道家学派。

庄子的学问主要是闲云野鹤般的身在世中、心在方外的文化。

所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正好是相对的,构成了我国历史上璀璨的传统文化。

关于孔子孟子思想的作文

关于孔子孟子思想的作文

关于孔子孟子思想的作文
《孔子孟子思想之我见》
嘿呀,咱今天来聊聊孔子和孟子的思想。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聚会。

聚会上大家都在高谈阔论,有个家伙特别能说,一直在那夸夸其谈,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的。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孔子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说要少说话多做事嘛。

你看这个人光在那说,实际行动却没多少,可不就违背了孔子的教导嘛。

再说说孟子的思想,孟子不是强调“民为贵”嘛。

我就想起我们小区那次选业委会的时候,大家都特别积极地参与,就是为了能选出真正为大家着想的人来管理小区,这其实就是大家在争取自己的权益,这不就是孟子思想的一种体现嘛。

哎呀,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那可真是博大精深呀,虽然这些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真要做到可不容易呢。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得时刻提醒自己,按照这些先贤的教导去为人处世。

咱也不说什么大话,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点地去践行这些伟大的思想。

总之呢,孔子孟子的思想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变得更好呀!嘿嘿。

你看,这就是我对孔子孟子思想的一点小感悟,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是不是感觉这些思想离我们也不那么遥远啦。

【推荐下载】孔子和孟子作文-优秀word范文 (3页)

【推荐下载】孔子和孟子作文-优秀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孔子和孟子作文篇一:孔子和孟子作文《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

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

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

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

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

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

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

”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

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他还是老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谅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不断的从中受到伤害,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要发誓“报仇”!哎,仔细想想,何必呢?让自己整天活在过去的种种痛苦和仇恨中,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哀!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首先,宽容需要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孟子的小论文
导语: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

下面是由的关于孔子与孟子的小论文。

欢迎阅读!
从两人的人格来看。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

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

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

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

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
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

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

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

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

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
以此来教化百姓。

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网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总的说来,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他们的不同主要是时代使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