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青华园学校王书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了解一些物候知识。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写作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情景导入-预习检查-朗读感知-阅读探究-课后反思。

2.朗读感知、知识讲授、自读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常常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可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认为——大自然也有语言。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呢?请同学们先欣赏几幅图片,我想大家可能对大自然的语言就会有自己的理解了。(板书文题和作者)

二、检查预习

1.作家简介。

2.正音正字。

3.词语释义。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感知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 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

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2.归纳筛选信息的方法。

(1)找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

(2)找提问式语句:提问式语句有的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

(3)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划出来,就能比较清晰掌握文章的内容了。

3.依据文章内容,怎样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4.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1) 从文章整体看是什么顺序?

(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是按逻辑顺序来写的,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

(2)文章的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整体,而且也表现在局部。精读课文6~10段,请大家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老师点拨明确。

(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

5.师总结: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6.拓展:出示几则农谚,说说其中包含的道理。

①“清明前,开秧田”②“柳毛开花,点豆种瓜”③“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④“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⑤“馒头云,天气晴”

四、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再搜集几则农谚,说说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五、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逻辑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