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品加工用辅料及添加剂

合集下载

肉制品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量gb2760-资料讲解

肉制品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量gb2760-资料讲解

肉质品食品添加剂功能及最大使用量1,氨基乙酸( 又名甘氨酸) 功能增味剂预制肉制品最大使用量 3.0g/kg 熟肉制品最大使用量 3.0g/kg2,茶多酚( 又名维多酚) 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 (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 0.4g/kg 以油脂中儿茶素计酱卤肉制品类 0.3g/kg 以油脂中儿茶素计熏、烧、烤肉类0.3g/kg 以油脂中儿茶素计油炸肉类0.3g/kg 以油脂中儿茶素计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3g/kg 以油脂中儿茶素计肉灌肠类0.3g/kg 以油脂中儿茶素计发酵肉制品类0.3g/kg 以油脂中儿茶素计预制水产品( 半成品) 0.3g/kg 以油脂中儿茶素计熟制水产品( 可直接食用) 0.3g/kg 以油脂中儿茶素计水产品罐头0.3g/kg 以油脂中儿茶素计3,赤藓红及其铝色淀功能着色剂肉灌肠类0.015g/kg 以赤藓红计肉罐头类0.015g/kg 以赤藓红计4,刺云实胶功能增稠剂预制肉制品 10.0g/kg 熟肉制品10.0g/kg5,单辛酸甘油酯功能防腐剂肉灌肠类 0.5 g/kg6,丁基羟基茴香醚( B H A) 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 (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g/kg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7,二丁基羟基甲苯( B H T )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 (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 0.2g/kg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8,富马酸一钠功能酸度调节剂肉及肉制品 ( 0 8 . 0 1 生、鲜肉类除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水产及其制品( 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及其加工制品等) ( 0 9 . 0 1鲜水产除外)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9,甘草抗氧化物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 (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g/kg以甘草酸计酱卤肉制品类0.2g/kg以甘草酸计熏、烧、烤肉类0.2g/kg 以甘草酸计油炸肉类0.2g/kg 以甘草酸计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0.2g/kg以甘草酸计肉灌肠类0.2g/kg 以甘草酸计发酵肉制品类0.2g/kg以甘草酸计腌制水产品0.2g/kg 以甘草酸计10,红曲米, 红曲红功能着色剂腌腊肉制品类 (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熟肉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1,β - 胡萝卜素功能着色剂熟肉制品0.02g/kg肉制品的可食用动物肠衣类5.0 g/kg冷冻鱼糜制品( 包括鱼丸等) 1.0 g/kg预制水产品( 半成品) 1.0 g/kg熟制水产品( 可直接食用) 1.0 g/kg水产品罐头 0.5 g/kg12,ε - 聚赖氨酸功能防腐剂熟肉制品 0.25g/kg13,ε - 聚赖氨酸盐酸盐功能防腐剂肉及肉制品 0.30 g/kg14,聚葡萄糖功能增稠剂、膨松剂、水分保持剂、稳定剂肉灌肠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决明胶功能增稠剂肉灌肠类 1.5g/kg16,辣椒橙功能着色剂熟肉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冷冻鱼糜制品( 包括鱼丸等)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辣椒红功能着色剂调理肉制品( 生肉添加调理料) 0 .1g/kg腌腊肉制品类 (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熟肉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冷冻鱼糜制品( 包括鱼丸等)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8,磷酸, 焦磷酸二氢二钠, 焦磷酸钠, 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铵, 磷酸氢二钾, 磷酸氢钙, 磷酸三钙, 磷酸三钾, 磷酸三钠, 六偏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 磷酸二氢钠, 磷酸氢二钠, 焦磷酸四钾, 焦磷酸一氢三钠, 聚偏磷酸钾, 酸式焦磷酸功能水分保持剂、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凝固剂、抗结剂预制肉制品5.0g/kg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熟肉制品 v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冷冻水产品5.0g/kg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冷冻鱼糜制品( 包括鱼丸等) 5.0g/kg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预制水产品( 半成品) 1.0g/kg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水产品罐头1.0g/kg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计19,硫酸钙( 又名石膏)功能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腌腊肉制品 (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 ( 仅限腊肠)5.0g/kg肉灌肠类3.0g/kg20,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功能甜味剂、稳定剂、水分保持剂、乳化剂、膨松剂、增稠剂冷冻鱼糜制品( 包括鱼丸等) 0 .5g/kg21,没食子酸丙酯( P G )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 (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1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0.1g/kg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22,迷迭香提取物功能抗氧化剂预制肉制品 0.3g/kg酱卤肉制品类0.3g/kg熏、烧、烤肉类0.3g/kg油炸肉类0.3g/kg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0.3g/kg肉灌肠类0.3g/kg发酵肉制品类0.3g/kg23,纳他霉素功能防腐剂酱卤肉制品类0.3g/kg表面使用, 混悬液喷雾或浸泡, 残留量< 1 0m g / k g熏、烧、烤肉类0.3g/kg表面使用, 混悬液喷雾或浸泡, 残留量< 1 0m g / k g油炸肉类0.3g/kg表面使用, 混悬液喷雾或浸泡, 残留量< 1 0m g / k g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0.3g/kg表面使用, 混悬液喷雾或浸泡, 残留量< 1 0m g / k g肉灌肠类0.3g/kg表面使用, 混悬液喷雾或浸泡, 残留量< 1 0m g / k g发酵肉制品类0.3g/kg表面使用, 混悬液喷雾或浸泡, 残留量< 1 0m g / k g24,乳酸链球菌素功能防腐剂预制肉制品 0.5g/kg熟肉制品0.5g/kg熟制水产品( 可直接食用) 0.5g/kg蛋制品( 改变其物理性状) 0.25g/kg25,沙蒿胶功能增稠剂预制肉制品0.5g/kg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0.5g/kg肉灌肠类0.5g/kg冷冻鱼糜制品( 包括鱼丸等) 0.5g/kg26,山梨酸及其钾盐功能防腐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熟肉制品0.075g/kg 以山梨酸计肉灌肠类 1.5g/kg以山梨酸计预制水产品( 半成品) 0.075g/kg 以山梨酸计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 1.0g/kg 以山梨酸计熟制水产品( 可直接食用) 1.0g/kg 以山梨酸计其他水产品及其制品1.0g/kg 以山梨酸计蛋制品( 改变其物理性状) 1.5g/kg以山梨酸计27,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功能甜味剂、膨松剂、乳化剂、水分保持剂、稳定剂、增稠剂冷冻鱼糜制品( 包括鱼丸等) 0.5g/kg28,双乙酸钠( 又名二醋酸钠)功能防腐剂预制肉制品3.0g/kg熟肉制品3.0g/kg熟制水产品( 可直接食用) 1.0g/kg29,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功能乳化剂、增稠剂预制肉制品 10.0g/kg熟肉制品10.0g/kg水产及其制品( 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及其加工制品等 ) ( 不包括 0 9 . 0 1 鲜水产) 10.0g/kg其他再制蛋 5.0g/kg30,特丁基对苯二酚( T B H Q )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31,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 又名阿斯巴甜) 功能甜味剂冷冻鱼糜制品( 包括鱼丸等)0.3g/kg预制水产品( 半成品) 0.3g/kg熟制水产品( 可直接食用) 0.3g/kg水产品罐头0.3g/kg 其他蛋制品1.0g/kg32,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又名脱氢醋酸及其钠盐)功能防腐剂预制肉制品0.5g/kg以脱氢乙酸计熟肉制品0.5g/kg以脱氢乙酸计33,脱乙酰甲壳素( 又名壳聚糖)功能增稠剂、被膜剂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6.0g/kg肉灌肠类6.0g/kg34,稳定态二氧化氯功能防腐剂水产品及其制品( 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 ( 仅限鱼类加工) 0.05g/kg35,硝酸钠, 硝酸钾功能护色剂、防腐剂腌腊肉制品类(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5g/kg以亚硝酸钠( 钾) 计, 残留量≤3 0m g / k g酱卤肉制品类0.5g/kg以亚硝酸钠( 钾) 计, 残留量≤3 0m g / k g熏、烧、烤肉类0.5g/kg以亚硝酸钠( 钾) 计, 残留量≤3 0m g / k g油炸肉类0.5g/kg以亚硝酸钠( 钾) 计, 残留量≤3 0m g / k g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0.5g/kg以亚硝酸钠( 钾) 计, 残留量≤3 0m g / k g肉灌肠类0.5g/kg以亚硝酸钠( 钾) 计, 残留量≤3 0m g / k g发酵肉制品类0.5g/kg以亚硝酸钠( 钾) 计, 残留量≤3 0m g / k g36,亚麻籽胶( 又名富兰克胶)功能增稠剂熟肉制品 5.0g/kg37,亚硝酸钠, 亚硝酸钾功能护色剂、防腐剂腌腊肉制品类(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15g/kg以亚硝酸钠计, 残留量≤ 3 0m g / k g酱卤肉制品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 残留量≤ 3 0m g / k g熏、烧、烤肉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 残留量≤ 3 0m g / k g油炸肉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 残留量≤ 3 0m g / k g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 残留量≤7 0m g / k g肉灌肠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 残留量≤ 3 0m g / k g发酵肉制品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 残留量≤ 3 0m g / k g肉罐头类0.15g/kg以亚硝酸钠计, 残留量≤ 5 0m g / k g38,胭脂虫红功能着色剂熟肉制品0.5g/kg 以胭脂红酸计39,胭脂树橙( 又名红木素, 降红木素) 功能着色剂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0.025g/kg肉灌肠类0.025g/kg40,硬脂酰乳酸钠, 硬脂酰乳酸钙功能乳化剂、稳定剂肉灌肠类 2.0g/kg41,诱惑红及其铝色淀功能着色剂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0.025g/kg以诱惑红计肉灌肠类 0.015g/kg 以诱惑红计肉制品的可食用动物肠衣类 0.05g/kg 以诱惑红计42,蔗糖脂肪酸酯功能乳化剂肉及肉制品 1.5g/kg43,植酸( 又名肌醇六磷酸) , 植酸钠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g/kg 酱卤肉制品类0.2g/kg熏、烧、烤肉类0.2g/kg油炸肉类0.2g/kg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0.2g/kg肉灌肠类0.2g/kg发酵肉制品类0.2g/kg44,竹叶抗氧化物功能抗氧化剂腌腊肉制品类( 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5g/kg 酱卤肉制品类0.5g/kg熏、烧、烤肉类0.5g/kg油炸肉类0.5g/kg西式火腿 ( 熏烤、烟熏、蒸煮火腿) 类0.5g/kg肉灌肠类0.5g/kg发酵肉制品类0.5g/kg水产品及其制品 ( 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 0.5g/kg肉制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5 ' - 呈味核苷酸二钠( 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D - 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醋酸酯淀粉,单, 双甘油脂肪酸酯 ( 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高粱红,谷氨酸钠,瓜尔胶,果胶,海藻酸钠( 又名褐藻酸钠),黄原胶( 又名汉生胶),甲基纤维素,卡拉胶,抗坏血酸钠,磷酸酯双淀粉,氯化钾,明胶,木糖醇,葡萄糖酸 - δ - 内酯,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乳酸,乳酸钠,碳酸氢铵,氧化羟丙基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柠檬酸,柠檬酸钠等。

肉制品加工工艺

肉制品加工工艺

二、斩拌前操作
1、基本操作:先加瘦肉并全面铺开,然后加入2/3冰、调味料 高速斩拌;肉温达4~6度时,加入脂肪、蛋白、1/3的冰等继续 高速斩拌;肉温达7~8度时加入香辛料等斩拌均匀出机。一般鸡 肉产品出机温度控制在10度以内,猪肉类产品控制在12度以内。 2、影响斩拌效果的因素 2.1刀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斩拌刀速越快、斩拌效果(乳化性、 粘性、弹力)越好、肉的保水性越好、肉的分析液越少。
腌制
一、腌制的作用和机理
1、腌制的作用
A、防腐保鲜;
B 、稳定肉色
C、提高肉的保水性 D、改善肉的风味
2、肉的腌制机理
主要是通过腌制液的渗透和扩散作用产生的。
二、腌制方法
传统的肉的腌制方法就是湿腌法和干腌法,环境温度控
制在3~5度,现在已将湿腌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滚揉或注
射使肉快速腌制,不仅省时,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调在15~20千克力/C㎡ 开始操作,均质后料液立即速冷, 控制在2~6度。
3、注射操作:将原料、注射液准备好后开始操作,首先根据产品的注射率要求, 调整合适的操作压力:一般注射猪肉类产品压力调至2.5左右即可、高压注射机 调至2.0即可,注射牛肉类产品压力调至3.0左右、高压注射机调至2.5即可;压力 调整好后开始操作,温度控制在8度以内。 4、注射机清洗:注射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洗注射机。为保证油污、蛋白、胶质、 淀粉类能够容易清洗干净,一般采用40~45度温水清洗,清洗时注意传送带、储 液灌、机身下部输液管道、注射针及针桥等的清洗。
3、绞肉机的清洗:检查结束后,进入清洗操作,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同时使用 前要注意冷却。
4、原料准备:绞肉前尽可能将原料肉和脂肪切碎,同时将肉和脂肪冷却到5度以 下。

肉品加工用辅料及添加剂

肉品加工用辅料及添加剂
酱油的作用
3、老抽和生抽
“生抽”和“老抽”是沿用广东地区的习惯性称呼而来,“抽”就是提取的意思,生抽和老抽都是酿造酱油。它们的差别在于生抽是以优质的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而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色,经特别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适合肉类增色之用。
02
豆豉作为调味品,在肉制品加工中主要起提鲜味、增香味的作用。豆豉除作调味和食用外,医疗功用也很多。
调味料是指为了调节、改善食品的风味,能赋于食品特殊味感(咸、甜、酸、苦、鲜、麻、 辣等),使食品鲜美可口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 调味料主要有咸味料、甜味料、酸味料、鲜味料等。
1
咸征 食盐素有“百味之王”的美称,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纯净的食盐,色泽洁白,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晶粒一致,表面光滑而坚硬,晶粒间缝隙较少;具有正常的咸味,无苦味、涩味,无异臭。
02
5.肉桂
水仙花不开——
大蒜属百合科葱属植物的鳞、茎,又称葫蒜,从鳞茎上分为多瓣蒜和独头蒜。从皮色上看,有紫皮和白皮的不同。紫皮蒜花瓣外皮呈紫红色,瓣肥大,瓣数少,辣味浓厚,品质佳;白皮蒜花瓣外皮呈白色,瓣形稍小,辣味淡;独头蒜辣味特别强烈,品质极佳。以独头和紫皮者为好。 大蒜在肉制品加工中作配料和调味,具有突出的去腥解腻、提味增香的作用。大蒜所含的蒜素、丙酮酸和氨等,可把产生腥膻异味的三甲胺加以溶解,并随加热而挥发掉。大蒜所含硫醚类化合物,经过加热,虽其辛辣味消逝,但在150~160℃的加热中,经过一系列反应,能够形成特殊的滋味和香气。肉制品中常将大蒜捣成蒜泥后加入,以提高制品风味。
一、天然单一香辛料
胡椒为胡椒科常绿攀缘藤本植物胡椒的果实,又名古月、大川、百川等。胡椒成分因加工不同而分白胡椒、黑胡椒。胡椒气味芳香,有刺激性及强烈的辛辣味,黑胡椒气味比白胡椒浓。胡椒在肉制品中有去腥、提味、增香、增鲜、和味及除异味等作用。胡椒还有防腐、防霉的作用,其原因是胡椒含有挥发性香油,辛辣成分的胡椒碱、水芹烯、丁香烯等芳香成分,能抑制细菌生长,在短时间内可防止食物腐烂变质。

7肉制品加工辅料(一)

7肉制品加工辅料(一)
来源于动物蛋白(包括用生物工程培育的活性酵母,经自身酶解自溶,将酵母体内蛋白质、核糖核酸等降解成游离氨基酸、核苷酸、肽类等)中肉源甜味系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等)的特殊呈味。:如肉抽提物、(风味化)酵母精、HAP(水解动物蛋白)等。
⑶“浓厚感”和“渗延感”(醇厚、扩展度和后味、回味悠长感)
来源于动物蛋白多肽呈味(包括酵母精的多肽呈味)。如:肉的抽提物、(风味化)酵母精、HVP、HAP等。
五、料酒
成分:乙醇为主要成分,糖、有机酸、氨基酸、酯类等,有黄酒和白酒二类
作用:去除腥膻和异味
杀菌、固色
第二节香辛料
定义:是具有辛辣味和芳香风味成分的植物的果实、花、皮、蕾、叶、茎、根等
作用:赋予风味
抑制或矫正不良气味
特殊的生理药理作用
1、天然香辛料

洋葱
能除生肉的腥、膻味,使肉制品香辣味美
大葱
提鲜增香,压膻除腥
发汗解、通阳健胃、祛痰利尿
大蒜
压腥去膻、增强风味、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防癌、抗癌作用

调味增香、去腥解腻、杀菌防腐
辣椒
香辣椒
红辣椒
调味、杀菌、开胃
抗氧化、着色
2、复合香辛料
咖喱粉:黄色,味辛辣,常用芜荽籽粉、胡椒粉、姜黄粉、茴香粉等
混合配制
五香粉:以花椒、八角、小茴香、桂皮、丁香等香辛料为主要原料配
制而成
甜味爽快,甜度低,一般不只作为甜味剂使用,饮料
中使用较多
作用:调味
使制品纹理细腻、肉质细嫩
增加抚持水性、提高出口率
4、饴糖
为麦芽糖、葡萄糖和糊精的混合物,具有吸湿性和黏性
常作为烧、烤、酱卤制品的增色剂和甜味剂
5、蜂蜜

肉制品中常用辅料和添加剂的性质及作用ppt课件

肉制品中常用辅料和添加剂的性质及作用ppt课件
香辛料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即矿物质和挥发油, 还具有散寒、温中、行气的药理功效。
香辛料所含的呈味物质可以刺激味蕾或嗅球,使 人产生香、辛、麻辣、苦、甜等滋味。
15
香辛料的分类
16
香辛料的使用方式
整体物:即原形保持完好的香辛料,不经任何加 工,如月桂叶、芝麻籽,使用时一般通过在水中与食 物一起煮制,使气味和滋味溶于水中,让食物吸收, 达到调味的目的,这是最传统、最原始的使用方式。
37
食品添加剂
定义: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 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 然物质。
分类: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天然的和化学合 成的两大类。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
剂。
38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适用于食品 添加剂的信息处理和情报交换工作,它将食品添加剂 分为21类,不包括香料。其分类如下:(1)酸度调 节剂;(2)抗结剂;(3)消泡剂;(4)抗氧剂; (5)漂白剂;(6)膨松剂;(7)胶姆糖基础剂; (8)着色剂;(9)护色剂;(10)乳化剂;(11) 酶制剂;(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 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 (17)防腐剂;(18)稳定和凝固剂;(19)甜味剂; (20)增稠剂;(21)其他。
4
酱油
肉制品加工中宜采用酿造酱油,主要含有食盐、 蛋白质、氨基酸等。
主要作用:增鲜增色,改良风味。 酱油按生产方法可分为天然发酵、人工发酵和 化学酱油三大类。肉制品常用的酱油有黑白两种, 黑色为淡褐色至黑褐色,白酱油是黑酱油脱色而成, 都具有咸味、香味和鲜味的作用。
5
酱油中所含食盐能起调味与防腐作用, 所含的多种氨基酸能增加肉制品的鲜味,所 含的多种酯类,醇类能增加肉制品香味,其 自然生成的色素对肉制品有良好的着色作用。 使制品呈美观的酱红色,在香肠等制品中还 促进成熟发酵的良好作用。

第二节肉制品加工的辅料

第二节肉制品加工的辅料

第二节肉制品加工的辅料在肉制品加工中除以肉为主要原料外,还使用各种辅料。

辅料的添加使得肉制品的品种形形色色、多种多样。

不同的辅料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如赋予产品独特的色、香、味,改善质构,提高营养价值等。

常见的辅料有调味料、香辛料、发色剂、品质改良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

一、调味料和香辛料在肉制品加工中,凡能突出肉制品口味,赋予肉制品独特香味和口感的物质统称为调味料。

有些调味料也有一定的改善肉制品色泽的作用。

调味料的种类多、范围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调味料专指具有芳香气和辛辣味道的物质,称为香辛料,如大料、胡椒、丁香、桂皮等;广义调味料包括咸、甜、酸、鲜等赋味物质,如食盐、酒、醋、酱油、味精等。

调味料在肉制品加工中虽然用量不多,但应用广泛,变化较大。

其原因之一是每种调味料都含有区别于其他调味料的特殊成分,这一点是调味料中应注意的重要因素。

在肉制品加热过程中,通过这些特殊成分的理化反应,起到改善肉制品滋味、质感和色泽等作用,从而导致肉制品形成众多的特殊风味,有助于提高食欲,增加营养,有的还起到杀菌和防腐的作用。

肉制品中使用调味料的目的,在于产生特定的风味。

所用的调味料的种类及分量,应视制品及生产目的的不同而异。

由于调味料对风味的影响很大,因此,添加量应以达到所期望的目的为准,切不可认为使用量大就味道好。

就中式肉制品来说,几乎所有的产品都离不开调味料,使其产品偏重于浓醇鲜美,料味突出,但使用不得当,不仅造成调味料浪费,而且成本提高,香气过浓,反而使产品出现烦腻冲鼻的恶味和中草药味。

所以在使用量上应保持恰到好处,从而使制品达到口感鲜美、香味浓郁的目的。

每种调味料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呈味成分,这与其化学成分的性质有极密切联系;不同的化学成分,可以引起不同的味觉。

以下就常见的调味料主要呈现成、甜、酸、鲜味以及香辛料做简单介绍。

1.咸味调料咸味在肉制品加工中是能独立存在的味道,主要存在于食盐中。

与食盐类似,具有表达咸味作用的物质有苹果酸钠、谷氨酸钾、葡萄糖碳酸钠和氯化钾等,它们与氯化钠的作用不同,味道也不一样,其他还有腐乳、豆鼓等。

37-肉及肉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剂

37-肉及肉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剂

甘油、乳酸钠:水分保持剂 双乙酸钠:防腐剂 乙基麦芽酚:食用香料 红曲红:着色剂
D-异抗坏血酸钠:抗氧化剂
卡拉胶:天然增稠剂,安全性很高
卡拉胶可有效解决脂肪在高温杀菌过程中从 午餐肉制品中渗析出来的问题
增味剂 防腐剂
着色剂 抗氧化剂
增稠剂 亚硝酸钠
水分保持剂 D-异抗坏血酸钠
SOOCHOW UNIVERSITY
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水分保持剂 D-异抗坏血酸钠:护色助剂 乙基麦芽酚:食用香料 呈味核苷酸二钠:增味剂 亚硝酸钠:护色剂、防腐剂
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
在肉制品中添加乳化剂,不仅能使配料充分混匀,防止其中的脂肪离 析,而且还能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和嫩度,改善肉制品的组织状态, 增加弹性,减少粘连,方便人们进行脱模和切片。
肉及肉制品
生、鲜肉
预动物肠衣类
一、预制肉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剂
预制肉制品










(一)调理肉制品
由生肉添加调理料加工而得
碳酸氢钠:增加持水性,提高肉制品的嫩度
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增味剂,使肉串的味道鲜美 二氧化硅:抗结剂,可用在鱼和禽肉的托面糊中 维生素E:抗氧化剂,防止油脂氧化腐败 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水分保持剂 碳酸氢钠:增加持水性 柠檬酸:酸度调节剂 辣椒红:着色剂,使肉串的颜色更好看
D-异抗坏血酸钠: 1 提高亚硝酸盐的护色能力 2 降低亚硝酸盐的使用量 3 抑制亚硝胺的形成
红曲红的使用范围广泛
谷氨酸钠:增味剂 D-异抗坏血酸钠:护色助剂 特丁基对苯二酚:抗氧化剂 红曲红:着色剂
亚硝酸钠:护色剂、防腐剂

肉制品加工工艺[1]

肉制品加工工艺[1]
肉制品加工工艺[1]
二、斩拌前操作 1、基本操作:先加瘦肉并全面铺开,然后加入2/3冰、调味料高 速斩拌;肉温达4~6度时,加入脂肪、蛋白、1/3的冰等继续高 速斩拌;肉温达7~8度时加入香辛料等斩拌均匀出机。一般鸡肉 产品出机温度控制在10度以内,猪肉类产品控制在12度以内。 2、影响斩拌效果的因素 2.1刀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斩拌刀速越快、斩拌效果(乳化性、 粘性、弹力)越好、肉的保水性越好、肉的分析液越少。 2.2时间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斩拌时间越长越好,肉的乳化效 果和黏度是增加的;但时间过长,肉的温度升高越快,影响产 品的乳化效果,同时降低了产品的黏度,破坏了细胞结构。 2.3刀速和时间的综合影响:一般情况下,经验数据刀速控制在 2880~4700rad/min时斩拌的效果及温度是较合理的。 3、脂肪的添加:一般情况下,脂肪分离(出油)在很大程度上 是由于脂肪的分散状态、质量和斩拌温度过高引起的。
解冻后的原料肉中心温度为0℃ 解冻注意事项:
◆码放的肉不能过多 ◆防止交叉污染 ◆环境温度不能过高
◆要注意用具的卫生,每日使用完毕要彻底洗刷消毒 ◆解冻完 的肉要立即加工,不得来回重复冻结与解冻。
肉制品加工品工艺管[1] 部内部培训
分割
目的:去筋、腱、肥膘、软骨、淋巴。
筋、腱:无定型基质及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构成,属于硬性 非全价蛋白,具有坚硬、难溶和不易消化、保水性差等特点 ,使蛋白质不能被提取出来,表面不能形成胶凝物质,蒸煮 时形成不了粘结力,切片自然会发散,
肉制品加工工艺[1]
3、滚揉后原料腌制状况判定:腌制料液是否完全吸收;肉腌 制是否透彻;肉组织是否柔软;肉色是否鲜艳;肉表面是否; 有光泽;肉的温度是否在8度以内等。 4、滚揉机的清洗:首先是添加一些辅助物使机器自动粗洗; 然后停机并关闭电源人为刷洗,除净叶片、边角等处残留物; 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主要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说明

主要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说明

主要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说明
食品原辅料是指用于加工食品的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其中,主要食品原材料包括谷物、肉类、蔬菜、水果、鱼类等;辅助材料包括食用油、香料、淀粉、糖等。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目的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物质。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防腐剂、增稠剂、甜味剂、色素等。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主要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 主要食品原辅料:
- 谷物:用于生产各种面粉、面条、米饭等主食类食品。

- 肉类:包括猪肉、牛肉、鸡肉等,用于生产肉制品、罐头肉、肉干、肉松等。

- 蔬菜和水果:用于生产蔬菜罐头、果酱、果冻等。

- 鱼类:用于生产鱼干、鱼罐头等海产品。

2. 食品添加剂:
- 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变质。

常见的
防腐剂有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等。

- 增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黏稠度,改善口感。

常见的增稠
剂有明胶、卡拉胶等。

- 甜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替代糖的使用或增强甜味。

常见的甜味剂有糖精、麦芽糖醇等。

- 色素:用于增加食品的颜色,改善食品的外观。

常见的色
素有红曲色素、胡萝卜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使用限量,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了解食品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以便做出健康的食品选择。

肉制品食品加工中的卫生要求

肉制品食品加工中的卫生要求

肉制品食品加工中的卫生要求1、原料肉和辅料、添加物卫生要求原料肉:首先要求原料肉没有受到污染,即细菌、农药、化学品等的污染,这个要求靠感官很难判断,需要兽医卫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其次,原料肉为鲜肉时,卫检合格低温排酸后即可使用,使用冻肉时则对化冻的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化冻有自然循环空气化冻、循环水化冻等几种方式。

第三对原料肉进行修整加工时要求环境、器具、人员的卫生良好,环境的温度要求低温,修整后的肉卫生要求达到加工的要求。

辅料添加物:首先要求辅料及添加物的品质要稳定、安全卫生,这些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来执行。

第二添加物和辅料最好选择大的、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来供给,这样质量会有保证。

第三辅料和添加物在保管和使用时要求注意卫生,每次使用完毕后要求及时清扫整理。

2、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腌制:腌制是肉制品加工的基本工序,目的是提高肉制品的保存性、发色及增强风味和保水性。

对腌制的卫生管理要求主要是防止有害细菌侵入肉中,这就需要对原料肉、腌制剂、操作机械和腌制间的卫生有严格的要求,另外对环境的温度也要求控制在符合加工要求的范围内。

斩拌、搅拌、滚揉、充填:这几个工序是加工的关键工序,对卫生的要求主要有,一是加工间的温度要求低温,一般要求为4-10℃间;二是操作机械和操作间的卫生要求清洁;三是添加的辅料要求符合加工的卫生要求。

干燥、烟熏、蒸煮、冷却:这里的卫生情况与设备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使用将干燥、烟熏、蒸煮、冷却于一体的全自动烟熏炉则卫生情况相对好掌握,只要按操作按钮便可进行调整控制,另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如果设备是分开的,则需要对加工设备的卫生、加工的温度、各工序的连续性操作等要有严格的要求。

包装:二次包装的产品要求将污染度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并进行二次灭菌处理,产品包装室的温度也要求符合规定。

3、储存和流通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储存保管过程中,首先要求生熟分开,不同的熟肉制品要按不同的储存环境放置。

其次,储存库的卫生、温度要求符合要求。

肉制品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大全

肉制品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大全

肉制品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大全为了增加或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延长保存时间,满意食品加工工艺过程的需要或某种特别养分需要,常在食品中加入自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这种添加的有机或无机物统称为添加剂。

添加这些物质有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食品色、香、味、形,保持食品的新奇度,增加养分价值等。

肉制品加工中常常使用的添加剂包括发色剂、发色助剂、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品质改良剂等。

肉制品加工中常常使用的添加剂包括以下几种。

一、发色剂发色剂本身一般为无色的,但与食品中的色素相结合能固定食品中的色素,或促进食品发色。

在肉制品中常用的发色剂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一)硝酸钠(NaNO3)及硝酸钾硝酸盐发色剂包括硝酸钠(NaNO3)及硝酸钾(KNO3),为无色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稍有咸味,易溶于水。

将硝酸盐添加到肉中后,被肉中的细菌或还原物质还原生成亚硝酸,最终生成NO,NO与肌红蛋白结合生成稳定的亚硝基肌红蛋白络合物,使肉呈鲜红色。

(二)亚硝酸盐常用亚硝酸钠(NaNO2),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吸湿性强,长期保存在密封容器中。

亚硝酸盐的作用比硝酸盐强10倍,欲使猪肉发红,在盐水中含有0.06%的亚硝酸钠就已足够,为使牛肉、羊肉发色,盐水中需含有0.1%的亚硝酸钠。

但是仅用亚硝酸盐的肉制品,在贮藏期间褪色快,对生产过程长或需要长期存放的制品。

亚硝酸盐对细菌有抑制效果,其中对肉毒梭状杆菌的抑制效果受到重视。

在肉制品加工中添加亚硝酸盐,还可增加制品的弹性和抗氧化性,但过量使用会产生肯定的毒副作用。

二、发色助剂肉制品中最常用的发色助剂是抗坏血酸及其钠盐、烟酰胺、葡萄糖、葡萄糖醛内脂等,其助色机理与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发色过程紧密相连。

发色助剂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其助色作用通过促进NO生成,防止NO及亚铁离子的氧化,目前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但对热和重金属极不稳定,因此一般使用稳定性较高的钠盐。

肉制品加工常用调味料

肉制品加工常用调味料

肉制品加工常用调味料调味料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风味,能赋予食品特殊味感(咸、甜、酸、苦、鲜、麻、辣等),使食品鲜美可口、增进食欲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

一、咸味料(一)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为白色结晶体,无可见的外来杂质,无苦味、涩味及其他异味,具有吸湿性。

通过食盐腌制,可以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和黏结性,并可以提高产品的风味,抑制细菌繁殖。

食盐的使用量应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和肉制品品种要求适当掌握,通常生制品食盐用量为4%左右,熟制品的食盐用量为2%~3%。

1.色泽纯度高的食盐,色泽洁白,呈透明或半透明状。

如果色泽晦暗,呈黄褐色,证明含硫酸钙、碳化氢等水溶性杂质和泥沙较多,品质低劣。

2.晶粒品质纯净的食盐,晶粒很齐,表面光滑而坚硬,晶粒间缝隙较少(复制盐应洁白干燥,呈细粉末状)。

如果食盐晶粒疏松、乱杂,粒间缝隙较多,会促进卤水过多地藏于缝隙,带入较多的水溶性杂质,造成品质不好。

3.咸味纯净的食盐应具有正常的咸味,如果咸味中带有苦涩味,或者牙碜的感觉,即说明食盐中钙、镁等水溶性杂质和泥沙含量过大,品质不良,不宜直接食用,可用于腌制食品。

4.水分质量好的食盐,颗粒坚硬,干燥,但在雨天或湿度过大时,容易发生“返卤”现象。

食盐含有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钾等水溶性杂质,水溶性杂质越多,越容易吸潮。

(二)酱油酱油分为有色酱油和无色酱油。

酱油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等。

品质高的酱油具有正常的色泽、气味和滋味,不混浊,无沉淀,无霉花、浮膜,浓度不应低于22°Bé,食盐含量不超过18%。

肉品加工中宜选用酿造酱油,浓度不应低于22°Bé,食盐含量不超过18%。

酱油的作用主要是增鲜增色,使制品呈美观的酱红色,是酱卤制品的主要调味料;在香肠制品加工中,酱油有促进成熟发酵的良好作用;在中式肉制品中使用,具有增鲜增色,改良风味的作用。

(三)酱按酱的原料可将其分为黄酱、甜面酱和虾酱等,其中黄酱又根据水分及磨碎程度分为干黄酱、稀黄酱、豆瓣酱。

肉制品加工之常用添加剂

肉制品加工之常用添加剂

肉制品加工之常用添加剂一、发色剂在蔬菜、水、土壤甚至空气中都可以发现有硝酸钠的存在。

硝酸盐最初是从未提纯的食盐中发现的,在腌肉中少量使用硝酸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亚硝酸钠是由硝酸钠生成,也用于腌肉生产。

亚硝酸钠是食品添加剂中急性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

摄取多量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二价铁)变成正铁血红蛋白(即三价铁的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功能,导致组织缺氧,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心悸、全身皮肤发紫,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抽搐,如不及时抢救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由于其外观、口味均与食盐相似,所以必须防止误用而引起中毒。

1.硝酸盐硝酸盐是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

将硝酸盐添加到肉制品中,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生成NO,后者与肌红蛋白生成稳定的亚硝基肌红蛋白络合物,使肉制品呈现鲜红色,因此把硝酸盐称为发色剂。

最大使用量:硝酸钠0.5g/kg,最大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0.05g/kg;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kg。

2.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是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亚硝酸钠除了防止肉品腐败,提高保存性之外,还具有改善风味、稳定肉色的特殊功效,此功效比硝酸盐还要强,所以在腌制时与硝酸钾混合使用,能缩短腌制时间。

亚硝酸盐用量要严格控制。

2007年我国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对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使用量规定使用范围是,肉类罐头,肉制品,最大使用量:亚硝酸钠0.15g/kg;最大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0.05g/kg;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kg。

二、发色助剂发色助剂主要是抗坏血酸钠、异抗坏血酸钠。

在肉的腌制中使用抗坏血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抗坏血酸盐和异抗坏血酸盐可以将高铁肌红蛋白还原为亚铁肌红蛋白,因而加速了腌制的速度。

(2)抗坏血酸盐和异抗坏血酸盐可以同亚硝酸发生化学反应,增加一氧化氮的形成,因此可加速一氧化氮肌红蛋白的形成。

肉脆磷的使用方法

肉脆磷的使用方法

肉脆磷的使用方法肉脆磷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也被称为亚磷酸钠,主要用于肉制品的加工过程中,可以提高食品的质感和口感,同时也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肉脆磷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如下:1. 材料准备:首先,准备所需的肉类原料,如猪肉、牛肉或鸡肉等。

此外,还需准备亚磷酸钠(肉脆磷)和其他腌制原料,如盐、糖、酱油等。

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还可以添加辅料,如姜、蒜、香料等。

2. 腌制处理:将肉类原料洗净,切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以便于腌制和烹调。

然后,将肉类放入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腌制原料,包括盐、糖、酱油等。

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在腌制液中添加一些香料或调味料,以增加风味。

3. 添加肉脆磷:在腌制液中添加适量的肉脆磷。

一般来说,根据肉类原料的重量比例,把肉脆磷加入腌制液中,通常为1000克肉类原料中添加3-6克的肉脆磷。

注意,肉脆磷的使用剂量应在安全范围内,不可过量使用。

4. 充分搅拌均匀:将肉脆磷加入腌制液中后,用手或工具充分搅拌均匀,使肉类原料能够充分吸收肉脆磷和其他腌制原料。

搅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多的外部污染物进入腌制液中,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5. 腌制时间:将搅拌均匀的肉类原料放置在容器中,盖上盖子。

根据所使用的肉类原料和个人口味的不同,腌制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通常情况下,鸡肉和猪肉的腌制时间为2-4小时,而牛肉的腌制时间则可能较长,为4-8小时。

对于更大块的肉类原料,腌制时间可能需要更长。

6. 烹调方法:腌制时间结束后,将肉类原料取出,可以按照个人喜好选择烹调方法,如油炸、炒、烤等。

注意,烹调时间和温度要适宜,以确保肉类原料熟透、口感酥脆,同时还要注意安全卫生,避免食品中毒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肉脆磷的过程中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1. 使用剂量:肉脆磷的使用剂量应该在安全范围内,不可过量使用。

一般建议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建议使用剂量,或者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来调整剂量。

2. 遵循使用说明:在使用肉脆磷之前,应仔细阅读产品的使用说明和储存条件,了解产品的性质和适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肉桂
肉桂别名安桂、玉桂、牡桂、菌桂、树桂。它是
樟科樟属肉桂的树皮。肉桂皮红棕色、芳香而味甜
辛。好的肉桂是采自30~40年老树树皮加工而成,
肉桂以不破碎、外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 大、香气浓厚、味甜辣者为上品。 肉桂含有1﹪~2﹪的桂皮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桂 皮醛、水芹烯、丁香酚等。在肉制品加工中,肉桂 是一种主要的调味香料,加入烧鸡、烤肉及酱肉制 品中,能增加特殊的香气和风味。
(二)肌苷酸钠

肌苷酸钠是白色或无色的结晶性粉末。肌苷酸
钠鲜味是谷氨酸钠的10~20倍,一起使用,效
果更佳。在肉中加0.01﹪~0.02﹪的肌苷酸钠,
与之对应就要加1/20左右的谷氨酸钠。使用时,
由于遇酶容易分解,所以添加酶活力强的物质 时,应充分考虑之后再使用。
(三)鱼露
鱼露又称鱼酱油,它是以海产小鱼为原料, 用盐或盐水腌渍,经长期自然发酵,取其汁液滤 清后而制成的一种咸鲜味调料。鱼露以颜色橙黄 和棕色,透明澄清,有香味、带有鱼腥味、无异 味为上乘质量。
2.辣椒
辣椒俗称番椒、大椒、辣子。一般来说,圆形的灯 笼椒是甜椒;长圆锥形的羊角椒是半辛辣椒;圆锥形的 小蓬羊角椒是辛辣椒。 辣椒中含有大量的辣椒碱,其辣味的主要来源是辣 椒碱中的辣椒素。辣椒在调味时宜破碎,以便与油脂有 充分的接触面积,并采用低温加热,保证辣椒碱的充分 溶解。同时,食盐有利于辣椒和油脂的溶解,并对辣味 有和味的作用。
辣椒在调味时香味倍增。原因在于辣椒中还含有部 分维生素和胡萝卜素,以及乳酸、柠檬酸、酒石酸等有 机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加热会使胡萝卜素、有机 酸和部分矿物质等也溶解于油脂,增强了制品的鲜红色 泽和芳香味。
3.花椒
花椒又名秦椒、风椒、野花椒、大红袍、川 椒、红椒、蜀椒、竹叶椒。花椒味芳香,辛温 麻辣。花椒以皮色大红或淡红、黑色、黄白、 睁眼、麻味足,香味大,身干无硬梗,无腐败 者为佳。 花椒的香气主要来自于花椒果实中的挥发油, 油中含有异茴香醚,具有特殊的强烈芳香气, 且味辛麻而持久。生花椒麻且辣,炒熟后香味 才溢出。肉制品加工中应用它的香气可达到除 腥去异味、增香和味、防哈变的目的。
(一)蔗糖
蔗糖是常用的天然甜味剂,其甜度仅次于 果糖。果糖、蔗糖、葡萄糖的甜度比为4:3: 2。肉制品中添加少量蔗糖可以改善产品的滋 味,并能促进胶原蛋白的膨胀和疏松,使肉 质松软、色调良好。蔗糖添加量在0.5﹪~ 1.5﹪左右为宜。
(二)饴糖

饴糖又称“糖稀”,主要是麦芽糖(50﹪)、 葡萄糖(20﹪)和糊精(30﹪)混和而成。饴 糖味甜柔爽口,有吸湿性和粘性。肉制品 加工中常用作烧烤、酱卤和油炸制品的增 色剂和甜味剂。饴糖以颜色鲜明、汁稠味 浓、洁净不酸为上品。宜用缸盛装,注意 存放在阴凉处,防止酸化。
水仙花不开 —— 装蒜! 6.大蒜
大蒜属百合科葱属植物的鳞、茎,又称葫蒜,从鳞茎 上分为多瓣蒜和独头蒜。从皮色上看,有紫皮和白皮的不 同。紫皮蒜花瓣外皮呈紫红色,瓣肥大,瓣数少,辣味浓 厚,品质佳;白皮蒜花瓣外皮呈白色,瓣形稍小,辣味淡; 独头蒜辣味特别强烈,品质极佳。以独头和紫皮者为好。
剂。
第一节 调味料
调味料是指为了调节、改善食品的风味, 能赋于食品特殊味感(咸、甜、酸、苦、鲜、 麻、 辣等),使食品鲜美可口而添加到食品 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 调味料主要有咸味料、甜味料、酸味料、 鲜味料等。
一、咸味料
(一)食盐
1.食盐的品质特征

食盐素有“百味之王”的美称,其主要成分
(一)辛辣性香辛料
1.胡椒
胡椒为胡椒科常绿攀缘藤本植物胡椒的果实, 又名古月、大川、百川等。胡椒成分因加工不同 而分白胡椒、黑胡椒。胡椒气味芳香,有刺激性 及强烈的辛辣味,黑胡椒气味比白胡椒浓。胡椒 在肉制品中有去腥、提味、增香、增鲜、和味及 除异味等作用。胡椒还有防腐、防霉的作用,其 原因是胡椒含有挥发性香油,辛辣成分的胡椒碱、 水芹烯、丁香烯等芳香成分,能抑制细菌生长, 在短时间内可防止食物腐烂变质。
三、酸味料
(一)食醋
食醋是以谷类及麸皮等经过发酵酿造而成。食 醋中的主要成分为醋酸,含醋酸3.5﹪以上。在制 作某些肉制品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与其中的黄酒 或白酒发生酯化反应产生特殊的风味物质。 食醋可以去除腥气味,其去腥提香作用在于, 某些肉中含有三甲胺等胺类物质,这些物质是腥 味的主要成分,属于碱性,醋为酸性,可与其反 应将其消除。 食醋还能在烹制过程中使原料中的维生素少受 或不受损失。另外,醋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
为氯化钠。纯净的食盐,色泽洁白,呈透明或
半透明状;晶粒一致,表面光滑而坚硬,晶粒
间缝隙较少;具有正常的咸味,无苦味、涩味,
无异臭。
2.食盐的用量
美国肉制品的食盐用量 烤牛肉或烤火鸡1﹪~ 2﹪,热狗或肉糜火腿2﹪~3﹪,乡村风味火腿或 干腌制火腿4﹪~5﹪。 中国肉制品的食盐用量 腌腊制品6﹪~10﹪, 酱卤制品3﹪~5﹪,灌肠制品2.5﹪~3.5﹪,油炸 及干制品2﹪~3.5﹪,粉肚制品3﹪~4﹪。 同时根据季节不同,夏季用盐量比春、秋、冬 季要适量增加0.5﹪~1.0﹪左右,以防肉制品变质, 延长保存期。
(二)柠檬酸
柠檬酸又称枸橼酸,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 无臭,有强烈酸味。柠檬酸通常作为调味剂、防 腐剂、酸度调节剂及抗氧化剂的增效剂。 用柠檬酸处理的腊肉、香肠和火腿具有较强的抗 氧化能力。柠檬酸在肉制品中的作用还有降低肉 制品的pH值。在pH值较低的情况下,亚硝酸盐的 分解愈快愈彻底。当然,对香肠的变红就愈有良 好的辅助作用。但pH值的下降,对于肉制品的持 水性是不利的。因此,国外已开始在某些混合添 加剂中使用糖衣柠檬酸。加热时糖衣溶解,释放 出有效的柠檬酸,而不影响肉制品的质构。
鱼露由于是鱼类作为生产原料,所以营养十 分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其呈味成分主要是呈鲜 物质肌苷酸钠、鸟苷酸钠、谷氨酸钠、琥珀酸钠 等;咸味是以食盐为主;
鱼露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起增味、增 香及提高风味的作用。
(四)鸟苷酸钠、胞苷酸钠和尿苷酸钠
这三种物质与肌苷酸钠一样是核酸关联物质,
鸟苷酸钠是将酵母的核糖核酸进行酶分解。
黄酒的酯香、醇香同菜肴的香气十分和谐, 黄酒中还含有多种多糖类呈味物质,而且氨基 酸含量很高。肉制品经酒煮制后,有助于成分 的溶出和调味成分向肉制品中扩散;料酒可以 去除肉制品的腥臊味,使味道鲜美;料酒能增 加其肉制品香气;料酒可起到杀菌、消毒、防 腐的作用。
六、调味肉类香精
调味肉类香精包括猪、牛、鸡、羊肉、 火腿等各种肉味香精,系采用纯天然的肉类 为原料,经过蛋白酶适当降解成小肽和氨基源自食盐的功用

除了可调味外,食盐还具有防腐和增加制品的 粘合作用。 防腐主要是在食盐脱水作用下的二次效应和氯 离子对微生物的直接作用;粘合作用是由于食 盐可提取肉中盐溶性蛋白质促进其对水和脂肪 的结合能力,减少肉在加热处理过程中游离水 的流失。 食盐对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调节血液渗透 压和保持体内酸碱平衡都有重要的作用,是人 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三)蜂蜜
蜂蜜是花蜜中的蔗糖在蚁酸的作用下转化为
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之比基本近似于 1:1。蜂蜜是一种淡黄色或红黄色的黏性半透明 糖浆,温度较低时有部分结晶而显浑浊,黏稠 度也较大。蜂蜜可以溶于水和酒精中,略带酸 性。
蜂蜜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起提高风味、 增香、增色、增加光亮度及增加营养的作用。
四、鲜味料
(一)味精
味精学名是谷氨酸钠。味精为粉状结晶或 粒状结晶。味精易溶于水,无吸湿性,对光 稳定,其水溶液加温也相当稳定。
味精在肉制品加工中普遍使用,有增强鲜 味和增加营养的作用。味精一般添加量为 0.2~1.5g/kg。
味精吃多了会掉头发吗?


吃完味精不会引起头发掉,得癌等,因为味精 的成份是谷氨酸钠,食用味精是以糖蜜、淀粉 水解糖等为原料经谷氨酸棒杆菌发酵产生谷氨 酸,然后经过成盐、结晶得到的,不存在其他 化学成份。 关于食用味精安全性问题,国际第14届食品添 加物专门委员会曾作过如下结论:“味精作为 食品添加物是极其安全的,除婴儿外,普通人 一日容许摄取量为120mg/kg体重,也即体重 50kg的人每日食用6g,都不会出问题。”
(四)葡萄糖
葡萄糖甜度约为蔗糖的65﹪~75﹪,其甜 味有凉爽之感,适合食用。葡萄糖加热后逐 渐变为褐色,温度在170℃以上,则生成焦糖。
葡萄糖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使用量一般为
0.3﹪~0.5﹪。葡萄糖若应用于发酵香肠制品, 其用量为0.5﹪~1.0﹪,因为它提供发酵细菌 转化为乳酸所需要的碳源。在腌制肉中葡萄 糖还有助发色和保色作用。
•另外,在香肠等制品中酱油还有促进成熟发酵的良 好作用。
3、老抽和生抽

“生抽”和“老抽”是沿用广东地区的习惯性 称呼而来,“抽”就是提取的意思,生抽和老 抽都是酿造酱油。它们的差别在于生抽是以优 质的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 成;而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色,经特别工 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适合肉类增色之用。
4.生姜
姜还是老的辣!
生姜为姜科姜属植物。姜的根状茎,肥 厚扁平,表面淡黄,里呈黄色,有芳香和 辛辣味,隔年的老姜辛辣味更重。 生姜可鲜用,也可干制后供调味用。在 肉制品加工中常用于红烧酱制,也可以将 其榨成姜汁或制成姜末加入香肠中以增加 制品风味,并有相当强的抗氧化能力和阻 断亚硝胺合成的特性。
食盐的替代品

Na+摄入过量导致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发展趋势是降低钠的含量或寻找其替代品。
简单:用KCl、CaCl2取代部分NaCl,食品 味道不佳; 国外:食盐替代品Zyest较成功,但价格昂 贵。

(二)酱油
酱油是富有营养价值、独特风味和色
泽的调味品。含有十几种复杂的化合物,
其成分为盐、多种氨基酸、有机酸、醇类、
酯类、自然生成的色泽及水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