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内教研室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研宣传课件ppt

教研宣传课件ppt
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研室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吸 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
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教 研室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国际合作拓 展发展空间。
挑战
面对教育改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教 研室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提高自身 的适应能力。
对外宣传与推广策略
制作宣传材料
制作宣传册、海报、视频等材料,展示教研室的特色和优势。
科研项目与专利申请
科研项目
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有 力支持。
专利申请
针对创新研究成果申请了多项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
社会服务与影响力
社会服务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专业咨询 和服务,助力社会发展。
影响力
教研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为学科声誉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教研室需关注 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
教研室发展规划与目标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 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教研室
发展的关键。
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
容,提高课程质量。
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结构优化
课程评价改革
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调整课程 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 结果评价相结合。
课程资源开发
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和教材。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体系

六腑PPT课件

六腑PPT课件

制作: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2016年4月23日11时25分
中医基础理论
一、六腑之三焦
1、含义: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即脏腑之 间和内部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 2、功能: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制作: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2016年4月23日11时25分
中医基础理论
二、为奇恒之腑
1、胆既为六腑之一 :
为空腔器官,与肝相表里故为之腑之一。 2、也属奇恒之腑之一:
内藏精汁,不直接受纳水谷故为奇恒之府 之一。“中精之府”、“清净之府”、“中清 之府”
制作: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2016年4月23日11时25分
2016年4月23日11时25分
中医基础理论
(二)泌别清浊
1、生理功能:所谓"清",即指各种精微物质; 所谓"浊",即指饮食物经消化后剩余的残渣部 分。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 三个方面: 将水谷精微吸收,经脾转输全身。
分别清浊 各走其道
将食物残渣下推大肠。
吸收大量水分,参与水液代谢, 故称“小肠主液”。
制作: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2016年4月23日11时25分
中医基础理论
胃两门三脘
上部—上脘(包括贲门)。 中部—中脘,即胃体。 下部—下脘(包括幽门)。
制作: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2016年4月23日11时25分
中医基础理论
一、胃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受纳水谷 (二)主腐熟水谷
制作:
民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2016年4月23日11时25分
中医基础理论
概述
位置:位于小腹正中,居肾之下,大 肠之前,膀胱 与肾相表里。 形态:囊性器官,充盈时为卵园形, 排空似椎形。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课件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课件

中医内科与西医内科的区别:介绍中 医内科和西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上的 区别,以及两者之间的互补作用。
中医内科基本概念
中医内科的定义和分类 中医内科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中医内科的常见疾病和证候 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医内科常见疾病
咳嗽
肺炎
慢性胃炎
肝硬化
肾炎
感冒
哮喘
肺结核
消化性溃疡
胆囊炎
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望诊: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态、面色、 舌苔等来判断病情
问诊: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 等来获取诊断信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闻诊: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嗅气味 等方式来辅助诊断
切诊: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肌肤 等来感知病情变化
辨证论治原则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整体观念与个体化治疗相 结合
中医内科学现代研 究展望:探讨中医 内科学在现代研究 的未来发展方向和 趋势,包括中西医 结合、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等技术的应
用。
中医内科学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 用
精准医疗与中医内科学的结合
互联网+中医内科学的创新发 展
中医内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融合
中医内科学前沿技术应用前景
添加标题
教研室特色
教研室概况:介绍 教研室的规模、师 资力量、研究方向 等基本情况
教研室特色:介绍教研 室在中医内科领域的特 色和优势,如临床经验 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等
教研室成果:介绍教 研室在中医内科领域 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 践成果,如发表的论 文、获得的专利等
教研室展望:介绍教研 室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目 标,如加强人才培养、 推进科研创新等

幼教教研工作会议 PPT课件

幼教教研工作会议 PPT课件

2020/3/30
41
六、提供平台,提升教师素质。
1.制定教师个人目标规划,形成良好的专业 3月份,各幼儿园自行组织本幼儿园教师进行
目标规划展示交流活动。 2. 举行学科基本功系列活动——教学具制作评比。
2020/3/30
42
新郑市幼儿园教师玩教具制作评比活动的通知
(一)时间:3月 30 日(周三) (二)地点:人民路幼儿园 (三)评比要求: ①参加人员:具备3年以上教龄的幼儿园任课教师。 ②报送时间:3月29日前将玩教具送到人民路幼儿园。 ③评比内容:本次教学具制作可以是五大领域有关内容 ④注意事项:玩教具的制作要原创,严禁抄袭,否则取消评比资格。 (四)评奖要求: 根据评比情况,设置相关奖项。
2020/3/30
45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新郑市幼教教研工作行事历
时间
3月11日
3月29日 3月30日
3月份 3月—5月份
4月上旬 4月19日
4月27日 4月29日 5月24日 6月10日
2020/3/30
33
一、完善教研共同体(协作组),实现幼儿园共同发展。
2020/3/30
北区
实验幼儿园 弘远路幼 办事处11个幼儿园
东北区
以市示范园为主 薛店镇 龙湖镇 郭店镇
孟庄镇
以全市9个省
市示范幼儿园
西南区
辛店镇 观音寺镇 梨河镇 城关乡
为引领
南区
市直幼儿园 新村镇 和庄镇 人民路幼 办事处9个幼儿园
2020/3/30
35
三、常态化教研,多种形式发现和推荐优质课。
常态化的教研制度
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 实践中的主人公意识,提 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中医内科学总论》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总论》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总论
陕西中医学院 中内教研室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 及范围、演变
1.定义
内科学:以内服药物为主进行治疗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 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 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 的一门临床学科 。
科学的疾病分类,有助于归纳 总结疾病的本质。内科疾病的病 种多、范围广,加之祖国医学发 展的背景,故在疾病的命名上有 不严谨的一方面。历代医家从不 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内科 疾病的分类作了尝试,主要是以 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 主症、体征为依据。
如咳嗽、胃痛以症状命名; 郁症、痹证以病机命名, 胸痹心痛是以病机结合病位命名的。 而且病名太少,所讲内容不能含盖 及满足内科临床需要。近年来,疾病 分类日益受到重视,并加强了疾病病 名规范化的研究,中医内科研究的范 围也是不断扩大的,中医内科学也不 断面临新课题。
2.学术理论的创新: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主寒凉; 张从正倡导攻邪而善用汗、吐、下三法; 李东垣重脾胃; 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四)形成(明清时代) 明代
(1)薛己的《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 (2)王纶《名医杂著》指出:
外感法仲景 热病用完素 内伤法东垣 杂病用丹溪
(3) 王肯堂《证治准绳》; (4) 张介宾《景岳全书》; (5) 秦景明《症因脉治》; (6) 李宗梓《医宗必读》; (7)《景岳全书》的阴阳互补 ; (8)《医宗必读》的治泻九法至今仍
此时期还对伤寒、温病、疟疾、肺痨等传染 病作了描述。
心痛、虚劳、脚气、水肿在辨证上有了较大 提高。
(3)治疗学
《肘后备急方》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 治疗瘿病。

最新中国医学史-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课件

最新中国医学史-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课件
最早在中国翻译西医书籍的是英教士 医生合信(Benjamin Hobson) 先后编译《全体新论》《西医略论》《内科 新书》《妇婴新说》等。
新合 论信 》编
译 的 全《 体
合信翻译《西医略论》
1859年,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建立“美华书馆”,出版许多译成中 文的医书。 从19世纪5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约有100余种外国人译著的西医 书籍在我国流传。 1806年嘉约翰编印《广州新报》(1884年改名为《西医新报》) 是最早用汉文介绍西医学的刊物; 1887年汉口圣教会主办《益文月刊》;1888年创办《博医会报》 等。
(一)建立诊所和教会医院 (二)创办医学校和吸引留学生
第一所教会医学校是1866年 美国医药传道会在广州建立的 博济医学校,孙中山先生曾在 此就读(中山医学院—苏州医 院医学校—苏州医学院)。
•以学堂为鼓吹之地 •借医术为入世之媒
黄宽是我国第一个留学英国的 医学生;
1848年考取爱丁堡大学医科学 习7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传教医生在中国仅仅追 求的是医学慈善活动 ?
1838年2月21日,在广州成立中国医学传教会时,由 郭雷枢、伯驾和裨治文联名签署的宣言所宣称的那样,是 要“鼓励在中国人当中行医,并将我们的科学、病例研究 和科学发明等有用的知识,拿出一部分与他们分享。…… 希望我们的努力将有助于消除偏见和长期以来民族情绪所 导致的隔阂,以此教育中国人。被他们歧视的人们,是有 能力和愿意成为他们的恩人的……
我们称我们是一个传教会,因为我们确信它一定会促 进传教事业。……利用这样的代理机构,可以铺平通往更 高处的道路,赢得中国人的信任和尊重,这有助于把我们 同中国的贸易和一切往来,达到所期望的更高地位,还可 以为输入科学和宗教打开通道。
我们可以表明的第一个利益是,将医学科学移植中 国,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第二个利益是,以此收 集情报,对传教士和商人均有较高的价值。……因为只有 这样的场合,可与中国人民交往,可以听到大部分真实情 况,回答我们许多问题。……因为一个病人在医生面前, 往往是坦城相见的。”

内科学教研室PPT课件

内科学教研室PPT课件

三、贫血和血象变化
• 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 早期HGB可无变化 一般须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 24-72小时稀释最大限度。 急性出血可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慢性出血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3
网织红细胞24小时内增高, 出血停止后降至正常。
24
四、发热
• 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3~5 天降至正常。引起发热原因尚不清楚, 可能与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 枢的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重庆医科大学北碚附属医院 内科学教研室课件
上消化道出血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UGIH
重庆医科大学北碚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沈洲立
2
定义
•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the ligament of Traitz) 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
3
• 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血便等,并伴有贫血 及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病情严重者,可危 及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
病史
多有溃疡病史,肝病史 多有下腹痛、包块及大
,或有呕血史
便异常史,或便血史
出血先兆
上腹胀闷、疼痛或绞痛 发作、恶心、反胃
中下腹不适或坠胀 欲排便
出血方式 呕血,伴柏油便
便血,无呕血
便血特点
柏油样便,稠或成形, 无血块
暗红或鲜红、稀,多不 成形,大量出血时可有 血块
31
二、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 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隆起型胃癌(Borrmann Type I).
11
胃体溃疡型癌(Borrmann Type II)
12
良性胃溃疡
13
Diffuse subepithelial hemorrhages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二章1.不寐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二章1.不寐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远志味苦性温,安神益智,祛痰开窍,交 通心肾而安神。


心肾不交失眠、惊悸; 健忘、精力不集中、耳目不清; 痰阻心窍神昏、惊痫等与郁金、菖蒲、胆 星同用。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茯神为茯苓抱松根而生者。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归脾汤与八珍汤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加减: 血虚甚者:加熟地,芍药,阿胶; 失眠较重者:加五味子、夜交藤、合欢 皮、柏子仁; 脘闷、纳呆、苔腻者:加半夏、陈皮、 茯苓、厚朴。
【辨证论治】心胆气虚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 人参:益心胆之气。 龙齿、茯神:镇惊宁神。 茯苓、石菖蒲、远志:化痰、宁心。
【辨证论治】心胆气虚
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 知母:清胆宁神 茯苓:化痰宁心 川芎:调血疏肝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 虚烦不得眠者,酸枣仁汤主之”
【概说】源流之病因病机

朱慧勤. 平衡阴阳跷脉针刺治疗顽固 性不寐. 中医文献杂志2002;(2):55-56 刘家生. 艾灸照海穴治疗不寐124例. 时珍国医国药. 2003;14(12):756

【概说】源流之病因病机
《医效秘传· 不得眠》
“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 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扰而不眠 也……。”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2.辨虚实 虚证: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实证:痰热内扰,火盛扰心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辅以安神定志


虚证者,补其不足 实证者,泻其有余 虚实夹杂,标本先后,或补泻兼顾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化源不足,心神失养 阴虚火旺,阴不敛阳 心虚胆怯,心神不安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ppt课件
可编辑ppt


31.03.2021
1
可编辑ppt
内容提要
本病的学习分为教学十二部分: 1. 概述 2. 病象 3. 病位 4. 病类 5. 病性 6. 病程
31.03.2021
2
可编辑ppt
7.病因病机 8.诊断与鉴别诊断 9.辩证论治 10.转归与预后 11.预防与调护 12.小结
31.03.2021
31.03.2021
22
可编辑ppt
• [鉴别诊断]
• 1.郁病 郁病是以情志抑郁,情绪不宁, 悲伤欲哭,或胸胁胀痛、易怒、烦躁或咽中如
有异物不适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因情志不舒、 气机郁滞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也可见于 老年人,尤其是中风过后常并发郁病。郁病无 智能变化,而痴呆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特征的 疾病,常伴有生活能力下降或人格障碍。症状 典型者不难鉴别。但部分郁病患者常因不愿与 外界沟通而被误认为痴呆,取得病人信赖并与 之沟通后,两者亦能鉴别。
31.03.2021
17
可编辑ppt
• 2.气血亏虚 心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 因年迈久病,损伤于中,或情志不遂, 木郁克土,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皆可致脾胃运化 失司,不能健运水谷,气血生化乏源; 或心气虚衰,或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 脑,神明失养则神情涣散,呆滞善忘。
31.03.2021

31.03.2021
14
可编辑ppt
31.03.2021
15
可编辑ppt
七.病因病机
关键:髓减脑消,神机失用。
31.03.2021
16
可编辑ppt
1.脑髓空虚 脑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 一身之主。肾主骨生髓而通于脑,年老体衰, 肾精日亏,脑髓失养而消减,脑髓空虚则心 无所虑,精明失聪,神无所依而使理智活动、 记性减退,而出现迷惑愚钝,动作笨拙,反 应迟钝,发为痴呆。此类痴呆发病较晚,进 展缓慢。

【高中教学】教研组建设经验ppt课件

【高中教学】教研组建设经验ppt课件
3
❖ (一)、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教研组建设显得 愈加重要。
❖ 1、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行为需要教研组 ----五官端正
人才观:多元智能,专才(厨师、技师)偏才(丁 韩姚)----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材观:教教材-用教材,打破观念的樊篱(网络) 学生观:容器---火把,新原则:民主、鼓励、个性 教师观:主宰—主导,给时间、空间、机会与学生
❖ 目标制定细化、量化的客观
28
❖ 3、以“活动”优化 --有朝气 ❖ 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学术性 ❖ 克服有量无质、有形式无内容的现象。 ❖ * 学期初要有活动计划,避免盲目性 ❖ * 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主题与目标 ❖ * 每次活动要做好准备-事先通知组员 ❖ * 每次活动要保证出席与参与质量 ❖ * 特色活动可邀请领导和同行参加 ❖ * 可组织必要的展示和研讨活动
12
❖ 1、教学研究成为教研组的本质特征 *研究的基本模式:形成“学习--实践--研究”的良
性循环 *研究的中心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中的实践问题 *教研组的组织目标:成为桥梁、纽带,形成研究团队 *教研组中的教师:
成为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 形成“理论+实践研究+反思”的循环发展的闭合回路 教师是理论学习者、反思实践者、问题研究的集成者
性的业余活动,如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备课组 间的球赛、参观工厂、到老家在农村的同事 家游玩,给乔迁新房的同事有物理组特色的 道贺。--成绩优异
32
❖ 例2、常山一中物理教研组长带领全体组员 ❖ 1、密切保持和县、市、省教研室联系 ❖ 2、聘请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来校听课 ❖ 3、对青年教师的个人问题热情帮助解决 ❖ 4、对中老年教师身体情况问寒问暖 ❖ 5、经常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聚一堂,谈理想,

初中教研室开学培训课件

初中教研室开学培训课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 会,促进教师在专业领域的成长 和进步。
80%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培训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 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 平的整体提升。
预期效果与目标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经过培训,教师在备课、授课、评价等方面的能 力得到明显提高。
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01
02
03
04
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
设立学生意见箱、定期召开学 生座谈会等,为学生提供多种 反馈渠道,确保学生的意见和 建议能够及时传达。
及时处理和回应反馈
对于学生的反馈,要及时进行 处理和回应,让学生感受到被 重视和尊重。
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反馈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反馈过 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和主人翁意识。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1
语文教材
注重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难点在于深度阅读 和写作技巧的掌握。
02
数学教材
强调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难点在于抽象 概念和复杂问题的理解。
03
英语教材
注重听说读写全面训练,难点在于语法和词汇的积累 以及口语和听力的提高。
04
科学教材
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难点在于实验操 作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
深入学科内涵,提升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 法。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学生心理,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
收获感悟分享交流
更新了教育理念
提高了教学技能
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教育目标。
掌握了更多教学技巧,提升了教学效果。
增强了科研意识
关注了学生心理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49页PPT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49页PPT

19.09.2019
11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三.病位
病位在肺,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
19.09四.病类
喘证分虚喘、实喘两类。
19.09.2019
13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五.病性
有虚,有实,也有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之证。
有邪为实,邪壅于肺; 无邪为虚,肾失摄纳为主。
19.09.2019
14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六.病程
一般较长,短则几个月,长则可达数年、 数十年
19.09.2019
15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19.09.2019
16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七.病因病机
关键:肺气壅塞
19.09.2019
17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风热
伤肺
邪热壅肺
关 肺失 键
外邪入侵 化
相关疾病:
西医学的喘息型支气管炎、各型肺炎、慢 性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哮喘、重症肺 结核、肺不张、矽肺、成人呼吸窘迫综 合征、睡眠期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癔症 等疾病出现以喘症为主的临床表现时, 可参考喘证进行辨证论治。
19.09.2019
10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二.病象:
逐步加重的四组症状: 呼吸困难,气急,有痰或无痰;或 鼻翼煽动,张口抬肩; 甚则呼多吸少,气不接续,不能平卧, 严重者可致喘脱。
鉴别:
1.气短 喘证与气短同为呼吸异常,但气 短即少气,呼吸微弱而喘促,或短气不 足以息,似喘而无声,尚可平卧。如 《证治汇补·喘病》云:“若夫少气不足 以息,呼吸不相接续,出多入少,名曰 气短,气短者,气微力弱,非若喘症之 气粗奔迫也。”
19.09.2019

《中医学内科教研室》课件

《中医学内科教研室》课件

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0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和评估,提高教
学质量和效果。
科研工作与学术交流合作
01
02
03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开展原创性、创 新性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和创新能力。
推进学术交流合作
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与合作,引进先进的学术 思想和研究成果,提高学 术水平和影响力。
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
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临床实习基地等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和条件。
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教学法
01
通过引入真实的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 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模拟教学法
03
利用模拟设备或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接近真实 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其实践技能和应
实践操作
通过模拟病例、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 体验临床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加深对内 科疾病的认识。
课程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 问题、参与讨论等,作为平时成绩的 依据。
期末考试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给 予反馈和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 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与测验
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检验学生对课 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反馈与改进
通过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整个课程的 掌握情况。
03
中医学内科教研室研究成果
研究领域与方向
心血管疾病
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 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以及预防措施。

《中内教研室》课件

《中内教研室》课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内教研室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 段,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中内教研室的主要职责
开展教学研究
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 律,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 经验。
制定教学标准
培训教师
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 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 业发展。
中西医结合教学
总结词:融合创新
详细描述:中西医结合教学是中内教研室的一个特色教学内容,主要探讨中医和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的结合点和创新点,旨在 帮助学生理解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中药与方剂教学
总结词:专业性强
详细描述:中药与方剂教学是中内教研室的又一重要教学内 容,主要包括中药学、方剂学、中药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药和方剂的基本理论和运用方法,培养 专业的中药学人才。
03
中内教研室的科研成 果
中药新药研发
中药新药研发是中内教研室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 ,旨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以满 足临床需求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中内教研室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 要成果,成功开发出多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 药,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内教研室的中药新药研发涉及多个领域,包括 中药复方、中药单体、中药有效部位等,通过深 入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机制,探索中药治疗疾 病的优势和特色。
中内教研室在中药药理研究 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深入揭示了多种中药的作 用机制和药效学特点,为中 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 持。
中内教研室将继续加强中药 药理研究,推动中药的科学 化和规范化发展,提高中药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表现者,可以诊断为胁痛。胁痛的 性质可以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隐 痛,钝痛等不同特点。
(一)诊断依据
• 2.兼症: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 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 恶心等症。
• 3.发病特点: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 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 与悬饮鉴别:
• 虚证:滋阴、养血,柔肝。
(三)证治分类
• 1、肝郁气滞证 • 主症: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
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 • 兼证: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
稍舒,纳少口苦; • 舌脉:舌苔薄白,脉弦。
(三)证治分类
• 1、肝郁气滞证 • 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
• 湿热之邪外袭→郁结少阳,枢机不利,肝胆
失于疏泄耗伤,劳欲过度→精血亏虚,肝 阴不足→血不养肝,脉络失养,拘急 而痛。
• (二)病机 (pathogenesis)
• 胁痛的基本病机:肝络失和,其病理 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 则痛”两类。
病因病机示意图
• 胎甲球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作为初 步筛查肝内肿瘤。
(一)辨证要点
• 1.辨在气在血
• 气郁:以胀痛为主,游走不定,痛无定
处,时轻时重,每随情绪变化而增减。
• 血瘀:以刺痛为主,痛处固定不移,疼
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
(一)辨证要点
2.辨虚实
• 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
来势急,症见疼痛较重而拒按,脉实有力。
情志不遂—肝郁气滞
跌仆损伤—瘀血停留
肝胆络脉失疏
饮食所伤—积湿生热
(实证)

外感湿热—邪郁少阳

劳欲久病—阴血不足 肝胆络脉失养
(虚证)
• (三)病位 • 胁痛的病变脏腑主要在于肝胆,又与
脾胃及肾有关。
• (三)病位
• 因肝居胁下,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 其脉亦循于胁,故胁痛之病,当主要责之 肝胆;
• 脾胃居于中焦,主受纳水谷,运化水湿, 若因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湿热内生,郁 遏肝胆,疏泄不畅,亦可发为胁痛;
• (三)病位
• 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若因肝,肾阴 虚,精亏血少,肝脉失于濡养,则胁 肋隐隐作痛。
• (四)病理性质
• 胁痛病证有虚有实,而以实证多见。
• 实证中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三 者又以气滞为先。
• 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
隐隐,绵绵不休,且病程长,来势缓,并伴 见全身阴血亏耗之证。
胁痛虚实辨
表现
起病痛 势 病程 按压 形体 脉象

起病急 痛剧 病程短 拒按 体壮 脉实

起病慢 隐痛 病程长 喜按 体虚 脉虚
(二)治疗原则
• 基本原则:疏肝和络止痛
• 实证 :理气、活血,清利湿热 ;
2、后世医家对本病认识的进一步发展
• 《诸病源候论•腹痛诸候•胸胁痛候》云: “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 为寒所乘故也。……”指出胁痛的发病脏 腑主要与肝、胆、肾相关;
• 严用和《济生方•胁痛评治》篇中认为胁 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所致;
• 2、后世医家对本病认识的进一步发展
• 《景岳全书》中进一步指出,胁痛的病因 主要与情志、饮食、房劳等关系最为紧切, 并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的两大类;
中内教研室ppt课件
目的要求
掌握胁痛的诊查要点及辨证论治。 熟悉胁痛的概念、范围及病因病机。 了解胁痛的预防调护。
• (二)沿革(expound of impotence in ancient TCM
books)
•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肝病者,两 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素问·缪刺 论》言:“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 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 血泛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胸闷纳呆等,患者反而不喜向病侧睡卧,一般无明显肺
部体征。
(三)相关检查
• 肝功能指标及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的病毒指标,有助于肝炎的诊断和分型。
• B型超声检查及CT、MRI可以作为肝硬化, 肝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 的诊断依据。
(三)相关检查
• 血生化中的血脂,血浆蛋白等指标亦可作为 诊断脂肪肝,肝硬化的辅助诊断指标。
• 1、情志不遂
• 肝性喜条达,主调畅气机。
• 情志所伤(暴怒伤肝、或抑郁忧思)→肝
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肝郁胁痛。
• 2、跌仆损伤
• 跌仆外伤,或因强力负重→胁络受伤,瘀
血停留,阻塞胁络→胁痛。
• 3、饮食所伤
•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湿热内生,
郁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胁痛。
• 4、外感湿热
• 《证治汇补•胁痛》篇对胁痛的病因和治 疗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描述。
• (三)范畴
• 胁痛是临床的常见病证,可见于西医
学的多种疾病之中,如急慢性肝炎、胆 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 痛等,凡上述疾病中以胁痛为主要表现 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沦。
(一)病因 (etiology)
• 1、情志不遂 • 2、跌仆损伤 • 3、饮食所伤 • 4、外感湿热 • 5、劳欲久病
• 胁痛初病在气,由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而 致胁痛。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气滞 日久,血行不畅,其病变由气滞转为血瘀, 或气滞血瘀并见。气滞日久,易于化火伤 阴;因饮食所伤,肝胆湿热,所致之胁痛, 日久亦可耗伤阴津,皆可致肝阴耗伤,脉 络失养,而转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一)诊断依据
• 1.主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
• (四)病理性质
• 虚证多属阴血亏损,肝失所养。
•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临床常见虚 实夹杂之证。
• (五)病理因素
• 气滞,血瘀、湿热三者。
• 因肝郁气滞,瘀血停着,湿热蕴结所导致的 胁痛多属实证,是为“不通则痛”。
• 因阴血不足,肝络失养所导致的胁痛则为虚 证,属“不荣则痛”。
• (六)病理演变
• 共同点: 胁肋疼痛
• 不同点:
• 悬饮 主症:胸胁胀痛,持续不已,疼痛随咳嗽、呼吸
时加重;

伴随症:伴随症咳嗽、咳痰,患者喜向病侧睡卧,
体征可见肋间隙饱满,肺部叩诊呈浊音。
(二)病证鉴别
• 与悬饮鉴别:
• 胁痛 主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随情志不遂、劳
累等而加重;

伴随症:可伴见急躁易怒、厌食恶心、嗳气腹胀、
和。 • 治法:疏肝理气。 •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 陈皮 枳壳 芍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