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解析版】长江中学2014-2015年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1.下列是某同学在一次作业中的计算摘录:①3a+2b=5ab,②4m3n﹣5mn3=﹣m3n,③4x3•(﹣2x2)=﹣6x5,④4a3b÷(﹣2a2b)=﹣2a,⑤(a3)2=a5,⑥(﹣a)3÷(﹣a)=﹣a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在、、、、中分式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3.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A.﹣3 B.3 C.0 D.14.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A.不变 B.缩小2倍 C.扩大2倍 D.扩大4倍5.甲志愿者计划用若干个工作日完成社区的某项工作,从第三个工作日起,乙志愿者加盟此项工作,且甲、乙两人工效相同,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则甲志愿者计划完成此项工作的天数是()A.8 B.7 C.6 D.56.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x的正确结果为()A.B.C.﹣D.﹣7.若2<a<3,则等于()A.5﹣2a B.1﹣2a C.2a﹣1 D.2a﹣58.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矩形如图,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A.(a﹣b)(a+2b)=a2﹣2b2+ab B.(a+b)2=a2+2ab+b2C.(a﹣b)2=a2﹣2ab+b2D.(a﹣b)(a+b)=a2﹣b29.把(﹣2)2014+(﹣2)2015分解因式的结果是()A.22015B.﹣22015C.﹣22014D.2201410.若方程有增根,则增根可能为()A.0 B.2 C.0或2 D.1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计算:(1)(﹣2m2n﹣2)2•(3m﹣1n﹣3)﹣3= ;(2)(ab2)2•(﹣a3b)3÷(﹣5ab)= .12.若4x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实数m的值是.13.若和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则m= ,n= .14.已知a+=3,则a2+的值是.15.分解因式x2﹣a2﹣2x﹣2a= .16.若|a﹣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05= .17.1纳米=0.000000001米,则2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18.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为.19.甲、乙两个同学分解因式x2+ax+b时,甲看错了b,分解结果为(x+2)(x+4);乙看错了a,分解结果为(x+1)(x+9),则a+b= .20.计算:+++…+= (n为正整数).三、解答题:(21题18分,22、23题6分,24-26题每题4分,27、28题每题6分,共54分)21.计算:(1)+÷;(2)÷(﹣x﹣2);(3)(x+2y﹣3)(x﹣2y+3);(4)[(x+y)2﹣(x﹣y)2]÷(2xy);(5)÷×;(6)•(﹣)÷3.22.因式分解:(1)(m2+n2)2﹣4m2n2;(2)(x﹣1)(x+4)﹣36.23.解方程:(1)+1=(2)=﹣2.24.若2x+5y﹣3=0,求4x•32y的值.25.已知关于x的方程﹣2=解为正数,求m的取值范围.26.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2+b2+c2=ab+bc+ac,试判断△ABC的形状.27.在争创全国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我市“青年突击队”决定义务清运一堆重达100吨的垃圾,后因附近居民主动参与到义务劳动中,使任务提前完成.下面是城晚记者与青年突击队员的一段对话:通过这段对话,请你求出青年突击队原来每小时清运了多少吨垃圾?28.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x2﹣4x+2)(x2﹣4x+6)+4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解:设x2﹣4x=y原式=(y+2)(y+6)+4(第一步)=y2+8y+16(第二步)=(y+4)2(第三步)=(x2﹣4x+4)2(第四步)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A、提取公因式B.平方差公式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D.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2)该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彻底.(填“彻底”或“不彻底”)若不彻底,请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3)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x2﹣2x)(x2﹣2x+2)+1进行因式分解.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是某同学在一次作业中的计算摘录:①3a+2b=5ab,②4m3n﹣5mn3=﹣m3n,③4x3•(﹣2x2)=﹣6x5,④4a3b÷(﹣2a2b)=﹣2a,⑤(a3)2=a5,⑥(﹣a)3÷(﹣a)=﹣a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单项式的乘法、除法以及积的乘方、幂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①3a+2b=5ab,不能合并,故①错误;②4m3n﹣5mn3=﹣m3n,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②错误;③4x3•(﹣2x2)=﹣8x5,故③错误;④4a3b÷(﹣2a2b)=﹣2a,④正确;⑤(a3)2=a6,故⑤错误;⑥(﹣a)3÷(﹣a)=a2,故⑥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用到的知识点有:合并同类项、单项式的乘法、除法以及积的乘方、幂的乘方.2.在、、、、中分式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分式的定义.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解答:解:分式有在、a+共2个.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不是分式,是整式.3.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A.﹣3 B.3 C.0 D.1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分析:先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展开求它们的积,并且把m看作常数合并关于x 的同类项,令x的系数为0,得出关于m的方程,求出m的值.解答:解:∵(x+m)(x+3)=x2+3x+mx+3m=x2+(3+m)x+3m,又∵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3+m=0,解得m=﹣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根据乘积中不含哪一项,则哪一项的系数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4.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A.不变 B.缩小2倍 C.扩大2倍 D.扩大4倍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依题意,分别用2x和2y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和y,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分别用2x和2y去代换原分式中的x和y,得==,可见新分式与原分式相等.故选A.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分子、分母变化的倍数.规律总结:解此类题首先把字母变化后的值代入式子中,然后约分,再与原式比较,最终得出结论.5.甲志愿者计划用若干个工作日完成社区的某项工作,从第三个工作日起,乙志愿者加盟此项工作,且甲、乙两人工效相同,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则甲志愿者计划完成此项工作的天数是()A.8 B.7 C.6 D.5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专题:工程问题.分析:工效常用的等量关系是:工效×时间=工作总量,本题的等量关系为:甲工作量+乙工作量=1,根据从第三个工作日起,乙志愿者加盟此项工作,本题需注意甲比乙多做2天.解答:解:设甲志愿者计划完成此项工作需x天,故甲、乙的工效都为:,甲前两个工作日完成了,剩余的工作日完成了,,则+=1,解得x=8,经检验,x=8是原方程的解.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还考查了工效×时间=工作总量这个等量关系.6.已知xy>0,化简二次根式x的正确结果为()A.B.C.﹣D.﹣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y<0,结合已知条件得y<0,化简即可得出最简形式.解答:解:根据题意,xy>0,得x和y同号,又x中,≥0,得y<0,故x<0,y<0,所以原式====﹣.故答案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注意开平方的结果为非负数.7.若2<a<3,则等于()A.5﹣2a B.1﹣2a C.2a﹣1 D.2a﹣5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2<a<3给二次根式开方,得到a﹣2﹣(3﹣a),再计算结果就容易了.解答:解:∵2<a<3,∴=a﹣2﹣(3﹣a)=a﹣2﹣3+a=2a﹣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①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②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被开方数中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都开出来;③化简后的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8.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矩形如图,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A.(a﹣b)(a+2b)=a2﹣2b2+ab B.(a+b)2=a2+2ab+b2C.(a﹣b)2=a2﹣2ab+b2D.(a﹣b)(a+b)=a2﹣b2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专题:计算题.分析: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2﹣b2,右图中矩形面积=(a+b)(a﹣b),根据二者相等,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可得:(a﹣b)(a+b)=a2﹣b2.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平方差公式.9.把(﹣2)2014+(﹣2)2015分解因式的结果是()A.22015B.﹣22015C.﹣22014D.22014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直接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求出即可.解答:解:(﹣2)2014+(﹣2)2015=(﹣2)2014×(1﹣2)=﹣2201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关键.10.若方程有增根,则增根可能为()A.0 B.2 C.0或2 D.1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本题的最简公分母是x(x﹣2),方程有增根,那么最简公分母为0,进而舍去不合题意的解即可.解答:解:∵最简公分母是x(x﹣2),方程有增根,则x(x﹣2)=0,∴x=0或x=2.去分母得:3x=a(x﹣2)+4当x=0时,﹣2a=4,a=﹣2;当x=2时,3x=4,此时x=≠2,∴增根只能为x=0,故选A.点评:增根是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所以判断增根只需让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0;注意应舍去不合题意的解.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计算:(1)(﹣2m2n﹣2)2•(3m﹣1n﹣3)﹣3= m7n5;(2)(ab2)2•(﹣a3b)3÷(﹣5ab)= a10b6.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分析:(1)先算乘方,再算乘法,即可得出答案;(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4m4n﹣4•(m3n9)=m7n5,故答案为:m7n5;(2)原式=a2b4•(﹣a9b3)÷(﹣5ab)=a10b6,故答案为:a10b6.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注意运算顺序.12.若4x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实数m的值是±12 .考点:完全平方式.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k的值.解答:解:∵4x2+mx+9=(2x)2+mx+32,∴mx=±2×2x×3,解得m=±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13.若和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则m= 1 ,n= 2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由于两二次根式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因此被开方数的幂指数均为1,由此可得出关于m、n的方程组,可求出m、n的值.解答:解:由题意,知:,解得:;因此m的值为1,n的值为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的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当已知一个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时,那么被开方数(或因式)的幂指数必为1.14.已知a+=3,则a2+的值是7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把已知条件两边平方,然后整理即可求解.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解答:解:∵a+=3,∴a2+2+=9,∴a2+=9﹣2=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利用公式把已知条件两边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5.分解因式x2﹣a2﹣2x﹣2a= (x+a)(x﹣a﹣2).考点: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多项式前两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后两项提取﹣2分解,再提取公因式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x+a)(x﹣a)﹣2(x+a)=(x+a)(x﹣a﹣2).故答案为:(x+a)(x﹣a﹣2).点评:此题考查了分解因式﹣分组分解法,选择正确的分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若|a﹣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05= ﹣1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列出等式,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所求式子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1|+=0,∴,解得:,则(a﹣b)2005=(﹣1)2005=﹣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7.1纳米=0.000000001米,则2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09米.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2纳米=0.000000002米=2×109米,故答案为2×109.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8.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为±.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3=0,所以增根是x=3,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3,得x﹣2(x﹣3)=m2,∵原方程增根为x=3,∴把x=3代入整式方程,得m=±.点评:解决增根问题的步骤:①确定增根的值;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19.甲、乙两个同学分解因式x2+ax+b时,甲看错了b,分解结果为(x+2)(x+4);乙看错了a,分解结果为(x+1)(x+9),则a+b= 15 .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由题意分析a,b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的,在因式分解中,b决定因式的常数项,a决定因式含x的一次项系数;利用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即可求出ab的值.解答:解:分解因式x2+ax+b,甲看错了b,但a是正确的,他分解结果为(x+2)(x+4)=x2+6x+8,∴a=6,同理:乙看错了a,分解结果为(x+1)(x+9)=x2+10x+9,∴b=9,因此a+b=15.故应填15.点评:此题考查因式分解与多项式相乘是互逆运算,利用对应项系数相等是求解的关键.20.计算:+++…+= (n为正整数).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规律型.分析:原式利用拆项法变形后,抵消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1﹣+﹣+…+﹣)=2(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运用拆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题18分,22、23题6分,24-26题每题4分,27、28题每题6分,共54分)21.计算:(1)+÷;(2)÷(﹣x﹣2);(3)(x+2y﹣3)(x﹣2y+3);(4)[(x+y)2﹣(x﹣y)2]÷(2xy);(5)÷×;(6)•(﹣)÷3.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整式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第二项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3)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即可得到结果;(4)原式中括号中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去括号合并后相除即可得到结果;(5)原式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6)原式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2)原式=÷=•=﹣;(3)原式=x2﹣(2y﹣3)2=x2﹣4y2+12y﹣9;(4)原式=(x2+2xy+y2﹣x2+2xy﹣y2)÷2xy=4xy÷2xy=2;(5)原式==1;(6)原式=2b•(﹣|a|)÷=﹣a2b.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因式分解:(1)(m2+n2)2﹣4m2n2;(2)(x﹣1)(x+4)﹣36.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整理后,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m2+n2+2mn)(m2+n2﹣2mn)=(m+n)2(m﹣n)2;(2)原式=x2+3x﹣40=(x﹣5)(x+8).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与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3.解方程:(1)+1=(2)=﹣2.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分母得:4x+2x+6=7,移项合并得:6x=1,解得:x=,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2)去分母得:1﹣x=﹣1﹣2(x﹣2),去括号得:1﹣x=﹣1﹣2x+4,移项合并得:x=2,经检验x=2是增根,故原方程无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24.(4分)(2013春•苏州期末)若2x+5y﹣3=0,求4x•32y的值.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由方程可得2x+5y=3,再把所求的代数式化为同为2的底数的代数式,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计算,最后运用整体代入法求解即可.解答:解:4x•32y=22x•25y=22x+5y∵2x+5y﹣3=0,即2x+5y=3,∴原式=23=8.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25.已知关于x的方程﹣2=解为正数,求m的取值范围.考点:分式方程的解.分析:先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正数”建立不等式求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去分母,得x﹣2(x﹣3)=m,解得:x=6﹣m,∵x>0,∴6﹣m>0,∴m<6,且x≠3,∴m≠3.∴m<6且m≠3.点评:解答本题时,易漏掉m≠3,这是因为忽略了x﹣3≠0这个隐含的条件而造成的,这应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26.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2+b2+c2=ab+bc+ac,试判断△ABC的形状.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将已知等式利用配方法进行变形,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0,b﹣c=0,c﹣a=0,即可判断出△ABC的形状.解答:解:∵a2+b2+c2=ab+bc+ac,∴a2+b2+c2﹣ab﹣bc﹣ac=0,∴2a2+2b2+2c2﹣2ab﹣2bc﹣2ac=0,a2+b2﹣2ab+b2+c2﹣2bc+a2+c2﹣2ac=0,∴(a﹣b)2+(b﹣c)2+(c﹣a)2=0,∴a﹣b=0,b﹣c=0,c﹣a=0,∴a=b=c,∴△ABC为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断.关键是将已知等式利用配方法变形,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b,c之间的关系.27.在争创全国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我市“青年突击队”决定义务清运一堆重达100吨的垃圾,后因附近居民主动参与到义务劳动中,使任务提前完成.下面是城晚记者与青年突击队员的一段对话:通过这段对话,请你求出青年突击队原来每小时清运了多少吨垃圾?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首先设青年突击队原来每小时清运了x吨垃圾,居民加入后每小时清运2x吨垃圾,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青年突击队清运25吨垃圾的时间+后来清运75吨垃圾的时间=5小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设青年突击队原来每小时清运了x吨垃圾,由题意得:+=5,解得:x=12.5,经检验:x=12.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青年突击队原来每小时清运了12.5吨垃圾.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根据时间关系列出方程.28.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x2﹣4x+2)(x2﹣4x+6)+4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解:设x2﹣4x=y原式=(y+2)(y+6)+4(第一步)=y2+8y+16(第二步)=(y+4)2(第三步)=(x2﹣4x+4)2(第四步)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 C .A、提取公因式B.平方差公式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D.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2)该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彻底不彻底.(填“彻底”或“不彻底”)若不彻底,请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x﹣2)4.(3)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x2﹣2x)(x2﹣2x+2)+1进行因式分解.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专题:阅读型.分析:(1)完全平方式是两数的平方和与这两个数积的两倍的和或差;(2)x2﹣4x+4还可以分解,所以是不彻底.(3)按照例题的分解方法进行分解即可.解答:解:(1)运用了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2)x2﹣4x+4还可以分解,分解不彻底;(3)设x2﹣2x=y.(x2﹣2x)(x2﹣2x+2)+1,=y(y+2)+1,=y2+2y+1,=(y+1)2,=(x2﹣2x+1)2,=(x﹣1)4.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和学生的模仿理解能力,按照提供的方法和样式解答即可,难度中等.。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如果AD是△ABC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CB; ②AB=AC; ③S△ABD=S△ACD.其中一定成立的有() ①BD=12A. 3个B. 2个C. 1个D. 0个2.若一个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则这个正n边形的所有对角线的条数是()A. 7B. 10C. 35D. 703.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长,化简|a+b−c|−|c−a−b|的结果为()A. 2a+2b−2cB. 2a+2bC. 2cD. 04.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开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A. 都是直角三角形B. 都是钝角三角形C. 都是锐角三角形D.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5.把一个多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截下一个三角形后,变成一个十八边形,则原多边形纸片的边数不可能是()A. 16B. 17C. 18D. 196.在△ABC中,,则此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7.画△ABC中AB边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A. B.C. D.8.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A. 6<L<15B. 6<L<16C. 11<L<13D. 10<L<169.如图,在△ABC中,∠BAC=90°,BD平分∠ABC,CD//AB交BD于点D,已知∠ACB=34°,则∠D的度数为()A. 30°B. 28°C. 26°D. 34°10.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A=2∠B=3∠CB. ∠B+∠A=∠CC. 两个内角互余D. ∠A:∠B:∠C=2:3:511.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A=65°,∠B=75°,将∠C沿DE对折,使点C落在△ABC外的点C′处,若∠1=20°,则∠2的度数为()A. 80°B. 90°C. 100°D. 110°12.如图,有一条等宽纸带,按图折叠时(图中标注的角度为40°),那么图中∠ABC的度数等于()A. 70°B. 60°C. 50°D. 4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3.如图,△ABC中,∠A=55°,将△ABC沿DE翻折后,点A落在BC边上的点A′处.如果∠A′EC=70°,那么∠A′DB的度数为______.14.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是BC、AD、CE的中点,且S△ABC=4,则S△BEF=.15.如图,小林从P点向西直走8米后,向左转,转动的角度为α,再走8米,如此重复,小林共走了72米回到点P,则α为______.16.已知AH为△ABC的高,若∠B=40°,∠ACH=65°,则∠BAC的度数为______°.17.如图,木工师傅做完门框后,为了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图中的AB、CD),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鄂城区汀祖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差,则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2.若△ABC的三个内角满足3∠A>5∠B,3∠C<2∠B,则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D上,且OE⊥BC于点E,∠BAC=60°,∠C=80°,则∠EOD的度数为()A.20° B.30° C.10° D.15°4.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A.45° B.60° C.75° D.85°5.如图,已知BD是△ABC的中线,AB=5,BC=3,△ABD和△BCD的周长的差是()A.2 B.3 C.6 D.不能确定6.把一X形状是多边形的纸片剪去其中某一个角,剩下的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则这X纸片原来的形状不可能是()A.六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D.三角形7.(北师大版)将五边形纸片ABCDE按如图方式折叠,折痕为AF,点E、D分别落在E′、D′,已知∠AFC=76°,则∠CFD′等于()A.31° B.28° C.24° D.22°8.将长为15cm的木棒截成长度为整数的三段,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则不同的截法有()A.5种B.6种C.7种D.8种9.有一边长为4m的正六边形客厅,用边长为50cm的正三角形瓷砖铺满,而需要这种瓷砖()块.A.216 B.288 C.384 D.51210.如图,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8米后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8米又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米.A.48米B.160米C.80米D.96米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ABC中,高BD,CE相交于点H,若∠A=60°,则∠BHC=度.12.不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的高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边上的高的长也是整数,则这个整数的最大值是.13.如图,在△ABC中,∠ABC=∠ACB,∠A=40°,P是△ABC内一点,且∠1=∠2,则∠BPC=.14.一个凸n边形,除去一个内角外其余的内角和是2570°,求这个多边形对角线条数为.15.设△ABC三边为a、b、c,其中a、b满足|a+b﹣6|+(a﹣b+4)2=0,则第三边c的取值X围.16.如图,小李制作了一X△ABC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现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使点A落在点A′位置.若∠A=75°,则∠1+∠2=.17.如图,在△ABC中,∠A=α.∠ABC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与∠A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得∠A2;…;∠A2011BC与∠A201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012,得∠A2012,则∠A2012=.18.如图,求图中∠A+∠B+∠C+∠D+∠E+∠F+∠G+∠H+∠I度数的和为.三.解答题19.如图,P为△ABC内任意一点,求证:AB+AC>PB+PC.20.如图,BP平分∠ABC交CD于点F,DP平分∠ADC交AB于点E,AB于CD相交于点O,若∠A=40°,∠C=36°,求∠P的度数.21.如图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AD∥BC,AE⊥B C于E,AF⊥CD于F,求证:∠BAD+∠EAF=180°.22.如图,已知DC∥AB,∠BAE=∠BCD,AE⊥DE,∠D=130°,求∠B的度数.23.如图,已知∠MON=α,点A、B分别在射线ON、OM上移动(不与点O重合),AC平分∠OAB,BD平分∠ABM,直线AC、BD交于点C.试问:随着A、B点的移动变化,∠ABM,直线AC、BD交于点C.试问:随着A、B点的移动变化,∠ACB的大小是否也随之变化?若改变,说明理由;若不改变,求出其值.2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CB=180°,两组对边延长后,分别交于P、Q两点,∠APD、∠AQB的平分线交于M,求证:PM⊥QM.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鄂城区汀祖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差,则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已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解答】解:设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1,∠2,∠3(其中∠3最大),根据题意得∠1=∠3﹣∠2,∴∠1+∠2=∠3,又∵∠1+∠2+∠3=180°,∴2∠3=180°,∴∠3=90°.故选B.2.若△ABC的三个内角满足3∠A>5∠B,3∠C<2∠B,则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三角形分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三种.判断种类只需看最大角即可.【解答】解:∵3∠A>5∠B,3∠C≤2∠B,得∠B<∠A,∠C≤∠B,∴∠C<∠A,∴∠B+∠C<∠A.∵∠A+∠B+∠C=180°,∴2(∠B+∠C)<180°,∴∠B+∠C<90°,∴﹣(∠B+∠C)>﹣90°,∴180°﹣(∠B+∠C)>180°﹣90°=90°,即∠A>90°.∴△ABC是钝角三角形,故选A.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D上,且OE⊥BC于点E,∠BAC=60°,∠C=80°,则∠EOD的度数为()A.20° B.30° C.10° D.15°【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垂线;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得∠ADC,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解.【解答】解:∵∠BAC=60°,∠C=80°,∴∠B=40°.又∵AD是∠BAC的角平分线,∴∠BAD=∠BAC=30°,∴∠ADE=70°,又∵OE⊥BC,∴∠EOD=20°.故选A.4.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A.45° B.60° C.75° D.8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求解.【解答】解:如图.∵∠2=60°,∠3=45°,∴∠1=180°﹣∠2﹣∠3=75°.故选:C.5.如图,已知BD是△ABC的中线,AB=5,BC=3,△ABD和△BCD的周长的差是()A.2 B.3 C.6 D.不能确定【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得出AD=CD,根据三角形的周长求出即可.【解答】解:∵BD是△ABC的中线,∴AD=CD,∴△ABD和△BCD的周长的差是:(AB+BD+AD)﹣(BC+BD+CD)=AB﹣BC=5﹣3=2.故选A.6.把一X形状是多边形的纸片剪去其中某一个角,剩下的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则这X纸片原来的形状不可能是()A.六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D.三角形【考点】多边形.【分析】一个n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形状可能是n边形或(n+1)边形或(n﹣1)边形.【解答】解:当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则这X纸片原来的形状可能是四边形或三角形或五边形,不可能是六边形.故选:A.7.(北师大版)将五边形纸片ABCDE按如图方式折叠,折痕为AF,点E、D分别落在E′、D′,已知∠AFC=76°,则∠CFD′等于()A.31° B.28° C.24° D.2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折叠前后部分是全等的,可知角的关系,再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CFD′的度数.【解答】解:∵折叠前后部分是全等的又∵∠AFC+∠AFD=180°∴∠AFD′=∠AFD=180°﹣∠AFC=180°﹣76°=104°∴∠CFD′=∠AFD′﹣∠AFC=104°﹣76°=28°故选B.8.将长为15cm的木棒截成长度为整数的三段,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则不同的截法有()A.5种B.6种C.7种D.8种【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已知三角形的周长,分别假设三角形的最长边,从而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验证即可求得不同的截法.【解答】解:∵长棒的长度为15cm,即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①当三角形的最长边为7时,有4种截法,分别是:7,7,1;7,6,2;7,5,3;7,4,4;②当三角形的最长边为6时,有2种截法,分别是:6,6,3;6,5,4;③当三角形的最长边为5时,有1种截法,是:5,5,5;④当三角形的最长边为4时,有1种截法,是4,3,8,因为4+3<8,所以此截法不可行;∴不同的截法有:4+2+1=7种.故选C.9.有一边长为4m的正六边形客厅,用边长为50cm的正三角形瓷砖铺满,而需要这种瓷砖()块.A.216 B.288 C.384 D.512【考点】平面镶嵌(密铺).【分析】根据正六边形的面积除以一个正三角形的面积,可得答案.【解答】解:正六边形的面积为×4×2×6=24m2,一个正三角形的面积××=m2,需要这种瓷砖24÷=384(块).故选:C.10.如图,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8米后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8米又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米.A.48米B.160米C.80米D.96米【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题意,小明走过的路程是正多边形,先用360°除以30°求出边数,然后再乘以8米即可.【解答】解:∵小明每次都是沿直线前进8米后向左转30度,∴他走过的图形是正多边形,∴边数n=360°÷30°=12,∴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12×8=96(米).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ABC中,高BD,CE相交于点H,若∠A=60°,则∠BHC=120 度.【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高的性质以及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的相关知识解答.【解答】解:已知∠A=60°,高BD,CE相交于点H,∴∠EHD=360°﹣∠A﹣∠AEC﹣∠ADH=120°,又∵∠EHD=∠BHC,∴∠BHC=120°.12.不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的高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边上的高的长也是整数,则这个整数的最大值是 5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分析】设角形三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分别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出a、b、c,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得a﹣b<c<a+b,列出不等式后解不等式可得.【解答】解: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则a=,b=,c=,∵a﹣b<c<a+b,∴,解得:3<h<6,故h=4或5,又∵三角形是不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5.13.如图,在△ABC中,∠ABC=∠ACB,∠A=40°,P是△ABC内一点,且∠1=∠2,则∠BPC= 11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CB,再求出∠2+∠3,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ACB,∠A=40°,∴∠ACB==70°,∵∠1=∠2,∴∠2+∠3=∠1+∠3=∠ACB=70°,在△BPC中,∠BPC=180°﹣(∠2+∠3)=180°﹣70°=110°.故答案为:110°.14.一个凸n边形,除去一个内角外其余的内角和是2570°,求这个多边形对角线条数为119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设出相应的边数和未知的那个内角度数,利用内角和公式列出相应等式,根据边数为整数求出边数,然后根据对角线的条数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内角度数为x,边数为n,则(n﹣2)×180°﹣x=2570°,180°•n=2930°+x,∵n为正整数,∴n=17,∴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n×17×(17﹣3)=119.故答案为:119.15.设△ABC三边为a、b、c,其中a、b满足|a+b﹣6|+(a﹣b+4)2=0,则第三边c的取值X围4<c<6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首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计算出a、b的值,再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可得c的取值X围.【解答】解:由题意得:,解得,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得5﹣1<c<5+1,即4<c<6.故答案为:4<c<6.16.如图,小李制作了一X△ABC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现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使点A落在点A′位置.若∠A=75°,则∠1+∠2=15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先根据图形翻折变化的性质得出△ADE≌△A′DE,∠AED=∠A′ED,∠ADE=∠A′DE,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D+∠ADE及∠A′ED+∠A′DE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DE是△ABC翻折变换而成,∴∠AED=∠A′ED,∠ADE=∠A′DE,∠A=∠A′=75°,∴∠AED+∠ADE=∠A′ED+∠A′DE=180°﹣75°=105°,∴∠1+∠2=360°﹣2×105°=150°.故答案为:150°.17.如图,在△ABC中,∠A=α.∠ABC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与∠A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得∠A2;…;∠A2011BC与∠A201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012,得∠A2012,则∠A2012=.【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1BC=∠ABC,∠A1CD=∠AC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ABC=∠ACD,∠A1+∠A1BC=∠A1CD,然后整理即可得到∠A1与∠A的关系,同理得到∠A2与∠A1的关系并依次找出变化规律,从而得解.【解答】解:∵∠ABC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A1BC=∠ABC,∠A1CD=∠AC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ABC=∠ACD,∠A1+∠A1BC=∠A1CD,∴∠A1+∠A1BC=∠A1+∠ABC=(∠A+∠A BC),整理得,∠A1=∠A=,同理可得,∠A2=∠A1=×=,…,∠A2012=.故答案为:.18.如图,求图中∠A+∠B+∠C+∠D+∠E+∠F+∠G+∠H+∠I度数的和为54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如图所示,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A+∠B+∠C=∠IKD,∠E+∠F+∠G=∠HND,然后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知:∠A+∠B=∠AJC,∠AJC+∠C=∠IKD,∴∠A+∠B+∠C=∠IKD.同理:∠E+∠F+∠G=∠HND.∴∠A+∠B+∠C+∠D+∠E+∠F+∠G+∠I+∠H=∠IKD+∠D+∠HND+∠I+∠H=(5﹣2)×180°=3×180°=540°,故答案为:540°.三.解答题19.如图,P为△ABC内任意一点,求证:AB+AC>PB+PC.【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首先延长BP交AC于点D,再在△ABD中可得PB+PD<AB+AD,在△PCD中,PC<PD+CD 然后把两个不等式相加整理后可得结论.【解答】证明:延长BP交AC于点D,在△ABD中,PB+PD<AB+AD①在△PCD中,PC<PD+CD②①+②得PB+PD+PC<AB+AD+PD+CD,即PB+PC<AB+AC,即:AB+AC>PB+PC.20.如图,BP平分∠ABC交CD于点F,DP平分∠ADC交AB于点E,AB于CD相交于点O,若∠A=40°,∠C=36°,求∠P的度数.【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DP=∠PDF,∠CBP=∠PBA,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等式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BP平分∠ABC,DP平分∠ADC,∴∠ADP=∠PDF,∠CBP=∠PBA,∵∠A+∠ADP=∠P+∠ABP,∠C+∠CBP=∠P+∠PDF,∴∠A+∠C=2∠P,∵∠A=40°,∠C=36°,∴∠P=(40°+36°)=38°.21.如图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AD∥BC,AE⊥BC于E,AF⊥CD于F,求证:∠BAD+∠EAF=1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出对角相等∠BAD=∠C,再由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和已知条件求出∠C+∠EAF=18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C,∵AE⊥BC于E,AF⊥CD于F,∴∠AEC=∠AFC=90°,∴∠C+∠EAF=360°﹣90°﹣90°=180°,∴∠BAD+∠EAF=180°.22.如图,已知DC∥AB,∠BAE=∠BCD,AE⊥DE,∠D=130°,求∠B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可连接AC,得出AE∥BC,进而利用同旁内角互补求解∠B的大小.【解答】解:如图,连接AC,∵AB∥CD,∴∠DCA=∠BAC,又∠BAE=∠BCD,∴∠EAC=∠ACB,∴AE∥BC,在四边形ACDE中,∠D=130°,∠E=90°,∴∠EAC+∠ACD=140°,即∠EAB=140°,又∵∠B+∠EAB=180°,∴∠B=40°.23.如图,已知∠MON=α,点A、B分别在射线ON、OM上移动(不与点O重合),AC平分∠OAB,BD平分∠ABM,直线AC、BD交于点C.试问:随着A、B点的移动变化,∠ABM,直线AC、BD交于点C.试问:随着A、B点的移动变化,∠ACB的大小是否也随之变化?若改变,说明理由;若不改变,求出其值.【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MON+∠OAB=∠ABM,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CB=为一定值.理由:∵∠ABM是△AOB的外角,∴∠MNO+∠OAB=∠ABM,∠MON=α,∴∠ABM﹣∠OAB=∠MON=α.∵AC平分∠OAB,BD平分∠ABM,∴∠BA C=∠OAB,∠ABD=∠ABM=(∠MNO+∠OAB),∵∠ABD是△ABC的外角,∴∠ABD=∠C+∠BAC,即∠C=∠ABD﹣∠BAC=(∠ABM﹣∠OAB)=.2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CB=180°,两组对边延长后,分别交于P、Q两点,∠APD、∠AQB的平分线交于M,求证:PM⊥QM.【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连接PQ,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QCP=180°﹣∠1﹣∠2,∠A=180°﹣∠AQP ﹣∠APQ=180°﹣∠1﹣∠2﹣∠AQB﹣∠APD,再根据∠APD、∠AQB的平分线交于点M可知∠AQB=2∠3,∠APD=2∠4,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出∠QMP=(∠BCD+∠A),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证明:连接PQ,∵∠QCP=180°﹣∠1﹣∠2,∠A=180°﹣∠AQP﹣∠APQ=180°﹣∠1﹣∠2﹣∠AQB﹣∠APD,又∵∠APD、∠AQB的平分线交于点M,∴∠AQB=2∠3,∠APD=2∠4,∴∠QCP+∠A=+=360°﹣2∠1﹣2∠2﹣2∠3﹣2∠4,∴(∠QCP+∠A)=180°﹣∠1﹣∠2﹣∠3﹣∠4,又∵∠BCD=∠QCP,∴(∠BCD+∠A)=180°﹣∠1﹣∠2﹣∠3﹣∠4,又∵∠QMP=180°﹣∠MQP﹣∠MPQ=180°﹣∠1﹣∠3﹣∠2﹣∠4,∴∠QMP=(∠BCD+∠A)=×180°=90°,即PM⊥QM.。
2014-2015年八年级数学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2014、9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学习用具中,其形状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各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1,2,4 B.4,5,9 C.4,6,8 D.5,5,113.在△ABC中,∠B=40°,∠C=80°,则∠A的度数为()A.30°B.40°C.50°D.60°4.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画边AC上的高时,有一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你判断一下,正确的是()A B C D5.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A.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对顶角相等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6.如图所示,△ABC≌△AEF,AB=AE,∠B=∠E,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EAB=∠FAC;B.BC=EF;C.∠BAC=∠CAF;D.∠AFE=∠ACB7.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BCA=∠F B.∠B=∠E C.BC∥EF D.∠A=∠EDF8.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4和9,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13 B.17 C.22 D.17或229.如图,在△ABC中,已知∠B和∠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过点D作EF∥BC 交AB、AC于点E、F,若△AEF的周长为9,BC=6,则△ABC的周长为()A.18 B.17 C.16 D.1510.小明用19根火柴首尾顺次相接,恰好摆成一个三角形,若要求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不同的摆法有()A.1种B.4种C.5种D.9种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11.如图,在△ABC中,∠A=45°,∠B=60°,则外角∠ACD=________度.12.已知△ABC中,AB=AC=2,∠A=60度,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13.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已知AC=DB,再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_,使△ABC≌△DCB.(只需填写满足要求的一个条件即可).15.如图,已知AE∥BD,∠1=130°,∠2=30°,则∠C=________度.16.如图,AD⊥BC于点D,D为BC的中点,连接AB,∠ABC的平分线交AD 于点O,连结OC,若∠AOC=125°,则∠ABC=_________.17.如图,AD∥BC,∠ABC的角平分线BP与∠BAD的角平分线AP相交于点P,作PE⊥AB于点E.若PE=2,则两平行线AD与BC间的距离为_______.18.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6B6A7的边长为_________.第11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1、___________12、__________13、__________14、___________15、___________16、__________17、__________18、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8分)在3×3的正方形格点图中,有格点△ABC和△DEF,且△ABC和△DEF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请在下面给出的图中画出4个这样的△DEF。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 B.6 C.11 D.162.适合条件∠A=∠B=∠C的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3.如果CD平分含30°三角板的∠ACB,则∠1等于()A.110°B.105°C.100°D.95°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少于60°B.三角形的中线不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C.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部分D.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5.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ASA6.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7.如图,∠BAC=40°,AD平分∠BAC,BD∥AC,则∠D的度数为()A.20°B.30°C.40°D.50°8.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A.180°B.220°C.240°D.300°9.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35°,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5 B.6 C.8 D.1010.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A.72°B.60°C.58°D.50°11.在△ABC和△FED中,已知∠C=∠D,∠B=∠E,要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条件()A.AB=ED B.AB=FD C.AC=FD D.∠A=∠F12.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A.15°B.25°C.30°D.10°1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A.15°B.20°C.25°D.30°14.△ABC是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线的交点),则在图中能够作出△ABC全等且有一条公共边的格点三角形(不含△ABC)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5.如图,△ABC中,∠B=∠C,BD=CF,BE=CD,∠EDF=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a+∠A=180°B.a+∠A=90°C.2a+∠A=90°D.a+∠A=18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为5:2,则它的边数是.17.如图,在△ABC中,AD⊥BC,AE平分∠BAC,若∠B=26°,∠DAE=24°,则∠C=.18.如图B点在A处的南偏西45°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北偏东80°方向,则∠ACB=.19.如图,在Rt△ABC中,∠ACB=90°,AC=5cm,BC=12cm,则其斜边上的高CD为cm.20.如图,△ABD,△ACE都是正三角形,BE和CD交于O点,则∠BOC=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 B.6 C.11 D.16【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设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值即可.【解答】解:设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则10﹣4<x<10+4,即6<x<14,四个选项中只有11符合条件.故选:C.2.适合条件∠A=∠B=∠C的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和∠A=∠B=∠C,可得∠A+∠B+∠C=2∠C=180°,得∠C=90°,故该三角形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解答】解:∵角形内角和为180°.∴∠A+∠B+∠C=180°.又∵∠A=∠B=∠C的.∴2∠C=180°.解得∠C=90°.故适合条件∠A=∠B=∠C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3.如果CD平分含30°三角板的∠ACB,则∠1等于()A.110°B.105°C.100°D.9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ACD=45°,然后在△ACD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1的度数.【解答】解:∵CD平分∠ACB,∴∠ACD=×90°=45°,在△ACD中,∵∠1+∠A+∠ACD=180°,∴∠1=180°﹣30°﹣45°=105°.故选B.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少于60°B.三角形的中线不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C.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部分D.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分析】分别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少于60°,故本选项正确;B、三角形的中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故本选项正确;C、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故本选项正确;D、直角三角形有三条高,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5.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ASA【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图象,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根据“角边角”画出.【解答】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D.6.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考点】全等图形.【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可得答案.【解答】解: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说法正确;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说法正确;③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说法正确;故选:D.7.如图,∠BAC=40°,AD平分∠BAC,BD∥AC,则∠D的度数为()A.20°B.30°C.40°D.5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BAC=40°,AD平分∠BAC可得∠BAD=∠CAD=20°,由BD∥AC可知∠D=∠CAD,从而求得∠D的度数.【解答】解:∵∠BAC=40°,AD平分∠BAC,∴∠BAD=∠CAD=20°.又∵BD∥AC,∴∠D=∠CAD.∴∠D=20°.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选项C错误,选项D错误.故选A.8.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A.180°B.220°C.240°D.300°【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本题可先根据等边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求出两底角的度数和,然后在四边形中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求出∠α+∠β的度数.【解答】解:∵等边三角形的顶角为60°,∴两底角和=180°﹣60°=120°;∴∠α+∠β=360°﹣120°=240°;故选C.9.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35°,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5 B.6 C.8 D.1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已知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35°,就可以知道每个外角是45度,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就可以求出多边形的边数.【解答】解:多边形的边数是:n==8,即该多边形是八边形.故选:C.10.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A.72°B.60°C.58°D.50°【考点】全等图形.【分析】要根据已知的对应边去找对应角,并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得答案.【解答】解:∵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与a,c与c分别是对应边,那么它们的夹角就是对应角∴∠α=50°故选:D.11.在△ABC和△FED中,已知∠C=∠D,∠B=∠E,要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条件()A.AB=ED B.AB=FD C.AC=FD D.∠A=∠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AAS,SSS,SAS,ASA四种.根据题目给出的两个已知条件,要证明△ABC≌△FED,需要已知一对对应边相等即可.【解答】解:∵∠C=∠D,∠B=∠E,说明:点C与D,B与E,A与F是对应顶点,AC的对应边应是FD,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当AC=FD时,有△ABC≌△FED.故选C.12.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A.15°B.25°C.30°D.10°【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先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DF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Rt△CDE中,∠C=90°,∠E=30°,∴∠BDF=∠C+∠E=90°+30°=120°,∵△BDF中,∠B=45°,∠BDF=120°,∴∠BFD=180°﹣45°﹣120°=15°.故选A.1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A.15°B.20°C.25°D.3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BED=∠CED,∠ABD=∠EBD=∠C,根据∠BED+∠CED=180°,可以得到∠A=∠BED=∠CED=9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ADB≌△EDB≌△EDC∴∠A=∠BED=∠CED,∠ABD=∠EBD=∠C∵∠BED+∠CED=180°∴∠A=∠BED=∠CED=90°在△ABC中,∠C+2∠C+90°=180°∴∠C=30°故选D.14.△ABC是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线的交点),则在图中能够作出△ABC全等且有一条公共边的格点三角形(不含△ABC)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和△ABC全等,那么必然有一边等于3,有一边等于,又一角等于45°.据此找点即可,注意还需要有一条公共边.【解答】解:分三种情况找点,①公共边是AC,符合条件的是△ACE;②公共边是BC,符合条件的是△BCF、△CBG、△CBH;③公共边是AB,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有,但是顶点不在网格上.故选D.15.如图,△ABC中,∠B=∠C,BD=CF,BE=CD,∠EDF=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a+∠A=180°B.a+∠A=90°C.2a+∠A=90°D.a+∠A=18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证明△BDE≌△CFD,则∠BED=∠CDF,由∠A+∠B+∠C=180°,得∠B=,因为∠BDE+∠EDF+∠CDF=180°,所以得出a与∠A的关系.【解答】解:在△BDE和△CFD中,,∴△BDE≌△CFD,∴∠BED=∠CDF,∵∠A+∠B+∠C=180°,∴∠B=,∵∠BDE+∠EDF+∠CDF=180°,∴180°﹣∠B﹣∠BED+a+∠CDF=180°,∴∠B=a,即=a,整理得2a+∠A=180°.故选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为5:2,则它的边数是7.【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设内角的度数是5x°,则外角是2x°,根据内角与相邻的外角互补,即可求得外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外角和是360度,即可求得边数.【解答】解:设内角的度数是5x°,则外角是2x°,根据题意得:5x+2x=180,解得:x=,则2x=,故多边形的边数是:=7.故答案为7.17.如图,在△ABC中,AD⊥BC,AE平分∠BAC,若∠B=26°,∠DAE=24°,则∠C=74°.【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D,再求出∠BAE,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C,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D⊥BC,∴∠BAD=90°﹣∠B=90°﹣26°=64°,∵∠DAE=24°,∴∠BAE=∠BAD﹣∠DAE=64°﹣24°=40°,∵AE平分∠BAC,∴∠BAC=2∠BAE=2×40°=80°,在△ABC中,∠C=180°﹣∠BAC﹣∠B=180°﹣80°﹣26°=74°.故答案为:74°.18.如图B点在A处的南偏西45°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北偏东80°方向,则∠ACB=85°.【考点】方向角.【分析】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即可求得∠DBA,∠DBC,∠EAC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AE,DB是正南正北方向,∴BD∥AE,∵∠DBA=45°,∴∠BAE=∠DBA=45°,∵∠EAC=15°,∴∠BAC=∠BAE+∠EAC=45°+15°=60°,又∵∠DBC=80°,∴∠ABC=80°﹣45°=35°,∴∠ACB=180°﹣∠ABC﹣∠BAC=180°﹣60°﹣35°=85°.故答案是:85°.19.如图,在Rt△ABC中,∠ACB=90°,AC=5cm,BC=12cm,则其斜边上的高CD为cm.【考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出CD长即可.【解答】解:∵AC=5cm,BC=12cm,∴AB==13(cm),=AC•CB=AB•CD,∴S△ACB∴5×12=13×CD,解得:CD=,故答案为:.20.如图,△ABD,△ACE都是正三角形,BE和CD交于O点,则∠BOC=120度.【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判定△DAC≌△BAE,得出对应角相等,再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得出∠BOC=120°.【解答】解:∵△ABD,△ACE都是正三角形∴AD=AB,∠DAB=∠EAC=60°,AC=AE,∴∠DAC=∠EAB∴△DAC≌△BAE(SAS)∴DC=BE,∠ADC=∠ABE,∠AEB=∠ACD,∴∠BOC=∠CDB+∠DBE=∠CDB+∠DBA+∠ABE=∠ADC+∠CDB+∠DBA=120°.故填120.。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四中文慧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C.所有的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D.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1,﹣2)B.(1,2)C.(2,﹣1)D.(﹣2,1)4.如图,△ABC≌△BAD,如果AB=6cm,BD=4cm,AD=5cm,那么BC的长是()A.4cm B.5cm C.6cm D.无法确定5.如图,已知:在△ABC和△DEF中,如果AB=DE,BC=EF.在下列条件中不能保证△ABC≌△DEF的是()A.∠B=∠DEF B.AC=DF C.AB∥DE D.∠A=∠D6.娜娜有一个问题请教你,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两条的是()A.B.C.D.7.下列图形中成轴对称的是()A.B.C.D.8.如图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B.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有改变C.形状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D.形状有改变,大小有改变9.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A′O′B′=∠AOB的依据是()A.(S.S.S.)B.(S.A.S.)C.(A.S.A.)D.(A.A.S.)10.如图,AB=CD,AD=CB,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 B.AB=AD C.AD∥BC D.AB∥CD11.如图是一个风筝的图案,它是以直线AF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ABD≌△ACD B.AF垂直平分EG C.∠B=∠C D.DE=EG12.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写出一个成轴对称图形的大写英文字母:.14.如图,把两根钢条AC、BD的中点O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若测得CD=5cm,则该内槽的宽AB为.15.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已知∠A=50°,∠C′=30°,则∠B= .16.已知点A(a,4)关于y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2,b),则a+b= .17.如图,∠1=∠2,BC=EF,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才能使△ABC≌△DEF,你添加的条件是(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18.如图,在△ABC中,AB=AC,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对.19.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个.20.如图所示,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若∠EFC′=125°,那么∠ABE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8个小题,共60分)21.如图,AB=AE,∠1=∠2,∠C=∠D.求证:△ABC≌△AED.22.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23.请在下列三个2×2的方格中,各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所画三角形是图中三角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得到的图形,且所画的三角形顶点与方格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并将所画三角形涂上阴影.(注:所画的三个图形不能重复)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B1C1.25.已知△ABC,利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与△ABC全等的△A′B′C′(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6.在学习“轴对称现象”内容时,王老师让同学们寻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小明有一副三角尺和一个量角器(如图所示).(1)小明的这三件文具中,可以看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填字母代号);(2)请用这三个图形中的两个拼成一个轴对称图案,并画出草图(只须画出一种)27.如图,已知AB⊥AC,AB=AC,DE过点A,且CD⊥DE,BE⊥DE,垂足分别为点D,E.(1)∠DCA与∠EAB相等吗?说明理由;(2)△ADC与△BEA全等吗?说明理由.28.如图,AB=AC,OB=OC.求证:∠ADC=∠ADB.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四中文慧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结合选项所给的特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掌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C.所有的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D.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考点:全等图形.分析:根据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AS、AAS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说法错误;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说法正确;C、所有的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说法错误;D、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形状和大小都相等.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1,﹣2)B.(1,2)C.(2,﹣1)D.(﹣2,1)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点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4.如图,△ABC≌△BAD,如果AB=6cm,BD=4cm,AD=5cm,那么BC的长是()A.4cm B.5cm C.6cm D.无法确定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AD,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BC≌△BAD,AD=5cm,∴BC=AD=5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5.如图,已知:在△ABC和△DEF中,如果AB=DE,BC=EF.在下列条件中不能保证△ABC≌△DEF的是()A.∠B=∠DEF B.AC=DF C.AB∥DE D.∠A=∠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已知AB=DE,BC=EF,只需再找一个夹角或者一条边相等,即可判定△ABC≌△DEF.解答:解:A、可根据SAS判定△ABC≌△DEF,故本选项错误;B、可根据SSS判定△ABC≌△DEF,故本选项错误;C、根据AB∥DE,可得∠B=∠DEF,可根据SAS判定△ABC≌△DEF,故本选项错误;D、不能根据SSA判定△ABC≌△DEF,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6.娜娜有一个问题请教你,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两条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别判断出四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即可.解答:解:A、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故本选项错误;B、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故本选项错误;C、矩形有2条对称轴,故本选项正确;D、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正确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属于基础题.7.下列图形中成轴对称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B.故选:B.点评: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掌握好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8.如图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B.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有改变C.形状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D.形状有改变,大小有改变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根据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解答.解答:解:∵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与原图形相比,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故选:A.点评:本题考虑轴对称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是解题的关键.9.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A′O′B′=∠AOB的依据是()A.(S.S.S.)B.(S.A.S.)C.(A.S.A.)D.(A.A.S.)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作图题.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其作图的步骤来进行分析,作图时满足了三条边对应相等,于是我们可以判定是运用SSS,答案可得.解答:解:作图的步骤:①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②任意作一点O′,作射线O′A′,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③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④过点D′作射线O′B′.所以∠A′O′B′就是与∠AOB相等的角;作图完毕.在△OCD与△O′C′D′,,∴△OCD≌△O′C′D′(SSS),∴∠A′O′B′=∠AOB,显然运用的判定方法是SS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如图,AB=CD,AD=CB,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 B.AB=AD C.AD∥BC D.AB∥C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条件可以证明△ABD≌△CDB,可以求得A、C、D选项正确.解答:解:∵在△ABD和△CDB中,,∴△ABD≌△CDB,∴∠ADB=∠CBD,∠ABD=∠CDB,∠A=∠C∴AD∥BC,AB∥CD,∴A、C、D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BD≌△CDB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是一个风筝的图案,它是以直线AF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ABD≌△ACD B.AF垂直平分EG C.∠B=∠C D.DE=EG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认真观察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选项A、B、C都是正确的,没有理由能够证明△DEG 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解:A、因为此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正确;B、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连线,正确;C、由三角形全等可知,∠B=∠C,正确;D、题目中没有60°条件,不能判断是等边三角形,故不能得到DE=EG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解决此题要注意,不要受图形误导,要找准各选项正误的具体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根据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图甲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图甲和△ABC不全等;图乙符合SAS定理,即图乙和△ABC全等;图丙符合AAS定理,即图丙和△ABC全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写出一个成轴对称图形的大写英文字母:A、B、D、E中的任一个均可.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析得出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解答:解:大写字母是轴对称的有:A、B、D、E等.故答案可为:A、B、D、E中的任一个均可.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难度一般.14.如图,把两根钢条AC、BD的中点O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若测得CD=5cm,则该内槽的宽AB为5cm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本题让我们了解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只要符合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之一SAS,得出CD=AB 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连接AB,CD,如图,∵点O分别是AC、BD的中点,∴OA=OC,OB=OD.在△AOB和△COD中,∵∴△AOB≌△COD(SAS).∴CD=AB=5cm.故答案为:5cm.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难以实地测量的线段,常常通过两个全等三角形,转化需要测量的线段到易测量的边上或者已知边上来,从而求解.15.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已知∠A=50°,∠C′=30°,则∠B= 100°.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C=∠C′=30°,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求答案.解答:解:∵△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A=∠A′=50°,∠C=∠C′=30°;∴∠B=180°﹣80°=100°.故答案为:100°.点评: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条件,得到∠C=∠C′=35°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已知点A(a,4)关于y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2,b),则a+b= 6 .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a与b的值.解答:解:∵点A(a,4)关于y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2,b),∴a=2,b=4,∴a+b=2+4=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17.如图,∠1=∠2,BC=EF,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才能使△ABC≌△DEF,你添加的条件是AC=FD (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添加条件:AC=FD,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C≌△DEF.解答:解:添加条件:AC=FD,在△ABC和△DEF中,,∴△ABC≌△DEF(SAS),故答案为:AC=F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8.如图,在△ABC中,AB=AC,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3 对.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首先证明△ACE≌△ABD可得AD=AE,EC=BD,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AB﹣AE=AC﹣AD,即EB=DC;再证明△EBC≌△DCB,△EOB≌△DOC即可.解答:解:△ACE≌△ABD,△EBC≌△DCB,△EOB≌△DOC,∵BD、CE为高,∴∠ADB=∠AEC=,90°,在△AEC和△ADB中,,∴△ACE≌△ABD(ASA);∴AD=AE,EC=BD,∴AB﹣AE=AC﹣AD,即EB=DC,在△EBC和△DCB中,,∴△EBC≌△DCB(SSS),在△EOB和△DOC中,,∴△EOB≌△DOC(AAS).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9.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4 个.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分析:能画4个,分别是:以D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以E为圆心,AC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两点(DE上下各一个),分别于D,E连接后,可得到两个三角形.以D为圆心,AC为半径画圆;以E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两点(DE上下各一个),分别于D,E连接后,可得到两个三角形.因此最多能画出4个解答:解:如图,可以作出这样的三角形4个.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基本作图来做三角形的能力.20.如图所示,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若∠EFC′=125°,那么∠ABE的度数为2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平行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EBC′、∠BC′F都是直角,∠BEF=∠DEF,因此BE∥C′F,那么∠EFC ′和∠BEF互补,这样可得出∠BEF的度数,进而可求得∠AEB的度数,则∠ABE可在Rt△ABE中求得.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BEF=∠DEF,∠EBC′=∠D=90°,∠BC′F=∠C=90°,∴BE∥C′F,∴∠EFC′+∠BEF=180°,又∵∠EFC′=125°,∴∠BEF=∠DEF=55°,在Rt△ABE中,可求得∠ABE=90°﹣∠AEB=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三、解答题(共8个小题,共60分)21.如图,AB=AE,∠1=∠2,∠C=∠D.求证:△ABC≌△AE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首先根据∠1=∠2可得∠BAC=∠EAD,再加上条件AB=AE,∠C=∠D可证明△ABC≌△AED.解答:证明:∵∠1=∠2,∴∠1+∠EAC=∠2+∠EAC,即∠BAC=∠EAD,∵在△ABC和△AED中,,∴△ABC≌△AED(AAS).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2.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可通过证△ABF≌△DCE,来得出∠A=∠D的结论.解答:证明:∵BE=FC,∴BE+EF=CF+EF,即BF=CE;又∵AB=DC,∠B=∠C,∴△ABF≌△DCE;(SAS)∴∠A=∠D.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角相等,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3.请在下列三个2×2的方格中,各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所画三角形是图中三角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得到的图形,且所画的三角形顶点与方格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并将所画三角形涂上阴影.(注:所画的三个图形不能重复)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专题:作图题.分析:可分别选择不同的直线当对称轴,得到相关图形即可.解答:解:点评:考查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选择不同的直线当对称轴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1,2)B1(﹣3,1)C1(2,﹣1).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点的坐标.专题:作图题.分析:(1)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A1、B1、C1,顺次连接A1B1、B1C1、C1A1,即得到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根据点关于y轴对称的性质,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出A1、B1、C1各点的坐标.解答:解:(1)所作图形如下所示:(2)A1,B1,C1的坐标分别为:(﹣1,2),(﹣3,1),(2,﹣1).故答案为:(﹣1,2),(﹣3,1),(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作图,难度不大,注意作轴对称后的图形的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是: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称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称点.25.已知△ABC,利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与△ABC全等的△A′B′C′(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利用圆规作B′C′=BC,A′B′=AB,A′C′=AC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关键是掌握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在学习“轴对称现象”内容时,王老师让同学们寻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小明有一副三角尺和一个量角器(如图所示).(1)小明的这三件文具中,可以看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BC (填字母代号);(2)请用这三个图形中的两个拼成一个轴对称图案,并画出草图(只须画出一种)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专题:常规题型.分析:(1)找到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的图形即可;(2)由(1)得到的两个轴对称图形让对称轴重合组合即可.解答:解:(1)B,C.(2)所设计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组成轴对称图形,对称轴需重合.27.如图,已知AB⊥AC,AB=AC,DE过点A,且CD⊥DE,BE⊥DE,垂足分别为点D,E.(1)∠DCA与∠EAB相等吗?说明理由;(2)△ADC与△BEA全等吗?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常规题型.分析:(1)根据AB⊥AC和CD⊥DE可以求得∠DCA=∠EAB;(2)根据(1)中的∠DCA=∠EAB和AB=AC可以求证△ADC≌△BEA.解答:解:(1)∵AB⊥AC CD⊥DE∴∠BAE+∠CAD=90°,∠CAD+∠DCA=90°,∴∠DCA=∠EAB;(2)∵CD⊥DE,BE⊥DE,∴在△ADC和△BEA中,,∴△ADC≌△BEA.(AAS)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运用AAS方法求证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8.如图,AB=AC,OB=OC.求证:∠ADC=∠AD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易证△OAC≌△OAB,可得∠OAC=∠OAB,可证明△ACD≌△ABD,可得∠ADC=∠ADB.解答:解:∵在△ACD和△ABD中,,∴△OAC≌△OAB,(SSS)∴∠OAC=∠OAB,∵在△ACD和△ABD中,,∴△ACD≌△ABD(SAS),∴∠ADC=∠AD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CD≌△ABD是解题的关键.初中数学试卷金戈铁骑制作。
【解析版】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2015-2016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四个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a、b、c分别表示△ABC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A.B.C.D.3.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三角形有稳定性4.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些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A.第1块B.第2块C.第3块D.第4块5.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6.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7.如图,∠MON内有一点P,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GH分别交OM、ON于A、B点.若GH的长为15cm,则△PAB的周长为()A.5cm B.10cm C.20cm D.15cm8.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中(1)、(2)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A.B.C.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9.已知:△ABC≌△FED,若∠B=45°,∠C=40°,则∠F=度.10.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2+∠3=度.11.如图,∠C=90°,∠1=∠2,若BC=9,BD=5,则D到AB的距离为.12.如图,已知△ABC≌△ADE,D是∠BAC的平分线上一点,且∠BAC=70°,则∠CAE=度.13.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若AB=6,CD=2,则△ABD的面积是.14.如图,方格纸中△ABC的3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顶点(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图中与△ABC全等的格点三角形共有个(不含△ABC).15.如图所示,△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13:3:2,则∠α的度数为度.16.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8,AC=4,射线BM⊥AB,垂足为点B,一动点E 从A点出发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运动秒时,△DEB与△BCA全等.三、解答题(共64分)17.在下列的图形上补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18.如图:某通信公司要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到两城镇P、Q的距离相等,同时到两条高速公路l1、l2的距离也相等.在图上画出发射塔的位置.19.如图,已知AB∥DC,AD∥BC,求证:AB=CD.20.如图,BC=20cm,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交于点E,AC=12cm,求△ACE 的周长.21.已知:如图,AC,BD相交,且AC=DB,AB=DC.求证:∠ABD=∠DCA.22.已知:如图,AC平分∠BAD,CE⊥AB于E CF⊥AD于F,且BC=DC.求证:BE=DF.23.(10分)(2012秋•淮南期末)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CD,其中AB∥CD,在E、M、F处各有一个小石凳,且BE=CF,M为BC的中点,请问三个小石凳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出你推断的理由.24.(12分)(2014秋•红塔区期末)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不写证明过程);(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不写证明过程).2015-201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四个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第一个、第二个、第四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2.如图,a、b、c分别表示△ABC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A.B.C.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逐个验证,做题时要找准对应边,对应角.解答:解:A、与三角形ABC有两边相等,而夹角不一定相等,二者不一定全等;B、选项B与三角形ABC有两边及其夹边相等,二者全等;C、与三角形ABC有两边相等,但角不是夹角,二者不全等;D、与三角形ABC有两角相等,但边不对应相等,二者不全等.故选B.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ASA、SAS、SSS,直角三角形可用HL定理,但AAA、SSA,无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3.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三角形有稳定性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解答.解答:解: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的根据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基础题.4.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些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该带()A.第1块B.第2块C.第3块D.第4块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本题应先假定选择哪块,再对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进行验证.解答:解:1、3、4块玻璃不同时具备包括一完整边在内的三个证明全等的要素,所以不能带它们去,只有第2块有完整的两角及夹边,符合ASA,满足题目要求的条件,是符合题意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看这4块玻璃中哪个包含的条件符合某个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5.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熟记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6.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作图过程,O′C′=OC,O′B′=OB,C′D′=CD,所以运用的是三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作为依据.解答: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O′C′=OC,O′B′=OB,C′D′=CD,∴△OCD≌△O′C′D′(SSS).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相关知识,其理论依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定理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从作法中找已知,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判定方法.7.如图,∠MON内有一点P,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GH分别交OM、ON于A、B点.若GH的长为15cm,则△PAB的周长为()A.5cm B.10cm C.20cm D.15cm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PA=AG,PB=BH,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PA=AG,PB=BH,∴△PAB的周长=AP+PB+AB=AG+AB+BH=GH=15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熟知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中(1)、(2)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A.B.C.D.考点:剪纸问题.专题:压轴题.分析: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只要亲自动手操作,答案就会很直观地呈现.解答:解:严格按照图中的顺序向右对折,向上对折,从正方形的上面那个边剪去一个长方形,左下角剪去一个正方形,展开后实际是从大的正方形的中心处剪去一个较小的正方形,从相对的两条边上各剪去两个小正方形得到结论.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9.已知:△ABC≌△FED,若∠B=45°,∠C=40°,则∠F=95度.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A,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A=95°,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BC≌△FED,∴∠F=∠A,∵∠B=45°,∠C=40°,∴∠A=95°,∴∠F=95°,故答案为:9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0.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2+∠3=135度.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对称性可得∠1+∠3=90°,∠2=45°.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1所在的三角形与角3所在的三角形全等,∴∠1+∠3=90°,又∠2=45°,∴∠1+∠2+∠3=135°.点评: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充分利用正方形的特殊性质来找到全等的条件从而判定全等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11.如图,∠C=90°,∠1=∠2,若BC=9,BD=5,则D到AB的距离为4.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D到AB 的距离=点D到AC的距离=C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过D作DE⊥AB于E,∵∠C=90°,∠1=∠2,∴DC=DE,∵BC=9,BD=5,∴CD=4,∴DE=4,即D到AB的距离为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由已知能够注意到D到AB的距离即为CD长是解决的关键.12.如图,已知△ABC≌△ADE,D是∠BAC的平分线上一点,且∠BAC=70°,则∠CAE= 35度.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AD=∠BAC=7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D=∠DAC=35°,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D是∠BAC的平分线上一点,且∠BAC=70°,∴∠BAD=∠DAC=35°,∵△ABC≌△ADE,∴∠EAD=∠BAC=70°,∴∠CAE=70°﹣35°=35°.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3.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若AB=6,CD=2,则△ABD的面积是6.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过点D作DE⊥AB,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E=CD=2,再根据S△ABD=AB•DE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D作DE⊥AB,∵AD平分∠BAC,∠C=90°,AB=6,CD=2,∴DE=CD=2,∴S△ABD=AB•DE=×6×2=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如图,方格纸中△ABC的3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顶点(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图中与△ABC全等的格点三角形共有7个(不含△A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网格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用SSS判定两三角形全等.认真观察图形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每个大正方形上都可作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所以共有八个全等三角形,除去△ABC外有七个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SSS判定三角形全等,注意观察图形,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又一关键.15.如图所示,△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13:3:2,则∠α的度数为100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若∠1:∠2:∠3=13:3:2,则∠1=130°,∠3=20°,根据折叠的性质,翻折变换的特点即可求解.解答:解:∵∠1:∠2:∠3=13:3:2,∴∠1=130°,∠3=20°∴∠DCA=20°,∠EAB=130°∵∠PAC=360°﹣2∠1=100°∴∠EPD=∠APC=180°﹣∠PAC﹣∠DCA=60°.由翻折的性质可知∠E=∠3=20°.∴∠α=180°﹣60°﹣20°=100°.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应结合题意,最好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易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16.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8,AC=4,射线BM⊥AB,垂足为点B,一动点E 从A点出发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运动0,2,6,8秒时,△DEB与△BCA全等.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专题:动点型.分析:此题要分两种情况:①当E在线段AB上时,②当E在BN上,再分别分成两种情况AC=BE,AC=BE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①当E在线段AB上,AC=BE时,△ACB≌△BED,∵AC=4,∴BE=4,∴AE=8﹣4=4,∴点E的运动时间为4÷2=2(秒);②当E在BN上,AC=BE时,∵AC=4,∴BE=4,∴AE=8+4=12,∴点E的运动时间为12÷2=6(秒);③当E在线段AB上,AB=EB时,△ACB≌△BDE,这时E在A点未动,因此时间为0秒;④当E在BN上,AB=EB时,△ACB≌△BDE,AE=8+8=16,点E的运动时间为16÷2=8(秒),故答案为:0,2,6,8.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三、解答题(共64分)17.在下列的图形上补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如图:某通信公司要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到两城镇P、Q的距离相等,同时到两条高速公路l1、l2的距离也相等.在图上画出发射塔的位置.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分析:由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的相等,中垂线的性质: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知,把工厂建在∠AOB的平分线与PQ的中垂线的交点上就能满足本题的要求.解答:解:如图.它在∠AOB的平分线与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如图中的E、E′两个点).要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它在该角的平分线上.因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要到P,Q的距离相等,它应在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因为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它在∠AOB的平分线与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如图,满足条件的点有两个,即E、E′.点评:本题利用了角的平分线和中垂线的性质求解.19.如图,已知AB∥DC,AD∥BC,求证:AB=C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C=∠DCA,∠DAC=∠BCA,根据ASA推出△BAC≌△DC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证明:∵AB∥DC,AD∥BC,∴∠BAC=∠DCA,∠DAC=∠BCA,在△BAC和△DCA中∴△BAC≌△DCA,∴AB=C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HL,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0.如图,BC=20cm,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交于点E,AC=12cm,求△ACE 的周长.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E=AE,∴△ACE的周长=AE+EC+AC=BE+CE+AC=BC+AC=12+20=32(cm).解答: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BE=AE.∴△ACE的周长=AE+EC+AC=BE+CE+AC=BC+AC=12+20=32(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1.已知:如图,AC,BD相交,且AC=DB,AB=DC.求证:∠ABD=∠DCA.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连接BC,直接证明△ABC≌△DCB就可以得出∠ABC=∠DCB,∠ACB=∠DBC 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证明:连接BC,在△ABC和△DCB中,∴△ABC≌△DCB(SSS),∴∠ABC=∠DCB,∠ACB=∠DBC,∴∠ABC﹣∠DBC=∠DCB﹣∠ACB即∠ABD=∠DC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而运用,等式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2.已知:如图,AC平分∠BAD,CE⊥AB于E CF⊥AD于F,且BC=DC.求证:BE=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得出CE=CF,再由HL证明△CEB≌△CFD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证明:∵AC平分∠BAD,CE⊥AB于E CF⊥AD于F,∴∠F=∠CEB=90°,CE=CF.在Rt△CEB和Rt△CFD中,∴△CEB≌△CFD(HL),∴BE=DF.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CEB≌△CFD是关键.23.(10分)(2012秋•淮南期末)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CD,其中AB∥CD,在E、M、F处各有一个小石凳,且BE=CF,M为BC的中点,请问三个小石凳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出你推断的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首先连接EM、MF,再证明△BEM≌△CFM可得∠BME=∠FMC,再根据∠BME+∠EMC=180°,可得∠FMC+∠EMC=180,进而得到三个小石凳在一条直线上.解答:解:连接EM、MF,∵AB∥CD,∴∠B=∠C,又∵M为BC中点,∴BM=MC.∴在△BEM和△CFM中,∴△BEM≌△CFM(SAS),∴∠BME=∠FMC,∵∠BME+∠EMC=180°,∴∠FMC+∠EMC=180°,∴三个小石凳在一条直线上.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证明△BEM≌△CFM,证明出∠FMC+∠EMC=18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12分)(2014秋•红塔区期末)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不写证明过程);(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不写证明过程).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利用垂直的定义得∠ADC=∠CEB=90°,则根据互余得∠DAC+∠ACD=90°,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DAC=∠BCE,然后根据“AAS”可判断△ADC≌△CEB,所以CD=BE,AD=CE,再利用等量代换得到DE=AD+BE;(2)与(1)一样可证明△ADC≌△CEB,则CD=BE,AD=CE,于是有DE=CE﹣CD=AD ﹣BE;(3)与(1)一样可证明△ADC≌△CEB,则CD=BE,AD=CE,于是有DE=CD﹣CE=BE ﹣AD.解答:(1)证明:∵AD⊥MN,BE⊥MN,∴∠ADC=∠CEB=90°,∴∠DAC+∠ACD=90°,∵∠ACB=90°,∴∠BCE+∠ACD=90°,∴∠DAC=∠BCE,在△ADC和△CEB中,,∴△ADC≌△CEB(AAS),∴CD=BE,AD=CE,∴DE=CE+CD=AD+BE;(2)证明:与(1)一样可证明△ADC≌△CEB,∴CD=BE,AD=CE,∴DE=CE﹣CD=AD﹣BE;(3)解:DE=BE﹣A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找准全等的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6)2的平方根是﹣6 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a6B.(a2b)3=a6b3C.a8÷a2=a4D.a+a=a23.在实数,0,,﹣3.14,π,,0.2020020002…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2 B.3 C.4 D.54.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1B.1.4 C.D.5.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则a=()A.1 B.3 C.﹣3 D.﹣16.如果(x﹣2)(x+3)=x2+px+q,那么p、q的值为()A.p=5,q=6 B.p=1,q=﹣6 C.p=1,q=6 D.p=5,q=﹣67.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代数恒等式,知道可以用一些硬纸片拼成的图形面积来解释一些代数恒等式.例如图甲可以用来解释(a+b)2﹣(a﹣b)2=4ab.那么通过图乙面积的计算,验证了一个恒等式,此等式是()A.a2﹣b2=(a+b)(a﹣b) B.(a﹣b)(a+2b)=a2+ab﹣b2C.(a﹣b)2=a2﹣2ab+b2D.(a+b)2=a2+2ab+b2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8.①36的算术平方根是;②的立方根是.9.计算:①(﹣a)2•(﹣a)3= ;②(﹣3x2)3= .10.①比较大小:32;②化简|﹣3|= .11.计算:﹣3x•(2x2﹣x+4)= ;82015×(﹣)2015= .12.如果x、y为实数,且,则x+y= .13.若a m=3,a n=2,则a m﹣2n的值为.14.如果x+y=﹣4,x﹣y=8,那么代数式x2﹣y2的值是.15.如果x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16.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2,点B表示,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是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17.定义运算a⊗b=a(1﹣b),下列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几个结论:①2⊗(﹣2)=6;②a⊗b=b⊗a;③若a+b=0,则(a⊗a)+(b⊗b)=2ab;④若a⊗b=0,则a=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把在横线上填上你认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三、解答题18.计算(1)++(2)(n2)3•(n4)2(3)2a2(3ab2﹣5ab3).(4)a•(﹣a)3÷(﹣a)4(5)(﹣x+4y)(﹣x﹣4y)(6)(x+2y)(x2﹣2xy+4y2)19.已知2a=5,2b=3,求2a+b+3的值.20.(1)解方程:3x2﹣27=0(2)已知22x+1+4x=48,求x的值.21.先化简,后求值:已知:[(x﹣2y)2﹣2y(2y﹣x)]÷2,其中x=1,y=2.22.已知x+y=4,xy=﹣12,求(1)x2+y2的值;(2)求(x﹣y)2的值.23.如图,某市有一块长为(3a+b)米,宽为(2a+b)米的长方形地块,规划部门计划将阴影部分进行绿化,中间将修建一座雕像,则绿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并求出当a=3,b=2时的绿化面积.24.用四块长为acm、宽为bcm的矩形材料(如图1)拼成一个大矩形(如图2)或大正方形(如图3),中间分别空出一个小矩形A和一个小正方形B.(1)求(如图1)矩形材料的面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通过计算说明A、B的面积哪一个比较大;(3)根据(如图4),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6)2的平方根是﹣6 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考点:立方根;平方根;无理数.分析:根据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结合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6)2=36,36的平方根是±6,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错误;B、带根号的数不一定都是无理数,例如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C、27的立方根是3,故本选项错误;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说法正确,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平方根及无理数的知识,注意熟练掌握各知识点.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2=a6B.(a2b)3=a6b3C.a8÷a2=a4D.a+a=a2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分别进行各选项的判断即可.解答:解:A、a3•a2=a5,故本选项错误;B、(a2b)3=a6b3,故本选项正确;C、a8÷a2=a6,故本选项错误;D、a+a=2a,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属于基础题,掌握各部分的运算法则是关键.3.在实数,0,,﹣3.14,π,,0.2020020002…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2 B.3 C.4 D.5考点: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求解.解答:解:无理数有:,π,0.2020020002…,共3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4.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1B.1.4 C.D.考点: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分析:本题利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及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答.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知,∵OA=,∴点A表示的数是.故A,B,C错误,应选D.点评:本题很简单,关键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出该数,在数轴上表示.5.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则a=()A.1 B.3 C.﹣3 D.﹣1考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得到2a+1+(﹣a+2)=0,然后解关于a的方程即可.解答: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2a+1+(﹣a+2)=0,∴a=﹣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a的平方根,记作±(a≥0);零的平方根为零.6.如果(x﹣2)(x+3)=x2+px+q,那么p、q的值为()A.p=5,q=6 B.p=1,q=﹣6 C.p=1,q=6 D.p=5,q=﹣6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等式左边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出p与q 的值即可.解答:解:∵(x﹣2)(x+3)=x2+x﹣6=x2+px+q,∴p=1,q=﹣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7.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代数恒等式,知道可以用一些硬纸片拼成的图形面积来解释一些代数恒等式.例如图甲可以用来解释(a+b)2﹣(a﹣b)2=4ab.那么通过图乙面积的计算,验证了一个恒等式,此等式是()A.a2﹣b2=(a+b)(a﹣b) B.(a﹣b)(a+2b)=a2+ab﹣b2C.(a﹣b)2=a2﹣2ab+b2D.(a+b)2=a2+2ab+b2考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分析:根据空白部分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加上右上角小正方形的面积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空白部分的面积:(a﹣b)2,还可以表示为:a2﹣2ab+b2,所以,此等式是(a﹣b)2=a2﹣2ab+b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利用两种方法表示出空白部分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8.①36的算术平方根是 6 ;②的立方根是 2 .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依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①∵62=36,∴36的算术平方根是6.②∵82=64,∴=8.∵23=8,∴8的立方根是2.∴的立方根是2.故答案为:①6;②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先求得=8是解题的关键.9.计算:①(﹣a)2•(﹣a)3= ﹣a5;②(﹣3x2)3= ﹣27x6.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运算法则求解.解答:解:①原式=﹣a5;②原式=﹣27x6.故答案为:﹣a5;﹣27x6.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①比较大小:3>2;②化简|﹣3|=3﹣.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实数的性质.分析:①先把根号外的移到根号内,再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即可得出答案;②根据绝对值的性质直接去掉绝对值即可.解答:解:①∵3=,2=,∴>,∴3>2;②|﹣3|=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注意两个无理数的比较方法:统一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根号外的移到根号内,只需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11.计算:﹣3x•(2x2﹣x+4)= ﹣6x3+3x2﹣12x ;82015×(﹣)2015= ﹣1 .考点:单项式乘多项式;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分别进行计算即可;把要求的式子进行整理得出82015×(﹣)2015=[8×(﹣)]2015,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3x•(2x2﹣x+4)=﹣6x3+3x2﹣12x;82015×(﹣)2015=[8×(﹣)]2015=﹣1.故答案为:﹣6x3+3x2﹣12x,﹣1.点评:此题考查了单项式乘多项式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数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第二个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2.如果x、y为实数,且,则x+y= 0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y﹣2=0,解得x=﹣2,y=2,所以,x+y=﹣2+2=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数非负数,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13.若a m=3,a n=2,则a m﹣2n的值为.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求解.解答:解:a m﹣2n=3÷4=.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和幂的乘方的知识,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果x+y=﹣4,x﹣y=8,那么代数式x2﹣y2的值是﹣32 .考点:平方差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目可发现x2﹣y2=(x+y)(x﹣y),然后用整体代入法进行求解.解答:解:∵x+y=﹣4,x﹣y=8,∴x2﹣y2=(x+y)(x﹣y)=(﹣4)×8=﹣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由题设中代数式x+y,x﹣y的值,将代数式适当变形,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15.如果x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6 .考点:完全平方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M的值.解答:解:∵x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M=±6,解得:M=±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6.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2,点B表示,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是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4﹣.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设点C表示的数为x,∵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是点C,∴=2,解得x=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主要利用了中心对称点的坐标特征.17.定义运算a⊗b=a(1﹣b),下列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几个结论:①2⊗(﹣2)=6;②a⊗b=b⊗a;③若a+b=0,则(a⊗a)+(b⊗b)=2ab;④若a⊗b=0,则a=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③.(把在横线上填上你认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代数式求值.专题:压轴题;新定义.分析:本题需先根据a⊗b=a(1﹣b)的运算法则,分别对每一项进行计算得出正确结果,最后判断出所选的结论.解答:解:∵a⊗b=a(1﹣b),①2⊗(﹣2)=6=2×[1﹣(﹣2)]=2×3=6故本选项正确;②a⊗ b=a×(1﹣b)=a﹣abb⊗a=b(1﹣a)=b﹣ab,故本选项错误;③∵(a⊗a)+(b⊗b)=[a(1﹣a)]+[b(1﹣b}]=a﹣a2+b﹣b2,∵a+b=0,∴原式=(a+b)﹣(a2+b2)=0﹣[(a+b)2﹣2ab]=2ab,故本选项正确;④∵a⊗ b=a(1﹣b)=0,∴a=0错误.故答案为:①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在解题时要根据所提供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8.计算(1)++(2)(n2)3•(n4)2(3)2a2(3ab2﹣5ab3).(4)a•(﹣a)3÷(﹣a)4(5)(﹣x+4y)(﹣x﹣4y)(6)(x+2y)(x2﹣2xy+4y2)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实数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利用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再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3)原式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4)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再利用单项式乘除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5)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6)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3﹣3+=;(2)原式=n6•n8=n14;(3)原式=6a3b2﹣10a3b3;(4)原式=﹣a4÷a4=﹣1;(5)原式=x2﹣16y2;(6)原式=x3﹣2x2y+4xy2+2x2y﹣4xy2+8y3=x3+8y3.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已知2a=5,2b=3,求2a+b+3的值.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即可.解答:解:2a+b+3=2a•2b•23=5×3×8=1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0.(1)解方程:3x2﹣27=0(2)已知22x+1+4x=48,求x的值.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平方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1)先移项,然后系数化为1,求出平方根;(2)根据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求解.解答:解:(1)移项得:3x2=27,系数化为1得:x2=9,开平方得:x=±3;(2)∵22x+1+4x=2×22x+22x=3×22x=48,∴22x=16,∴2x=4,解得:x=2.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和平方根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以及平方根的求法.21.先化简,后求值:已知:[(x﹣2y)2﹣2y(2y﹣x)]÷2,其中x=1,y=2.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先算括号内的乘法,合并同类项,算除法,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x﹣2y)2﹣2y(2y﹣x)]÷2=[x2﹣4xy+4y2﹣4y2+2xy]÷2=(x2﹣2xy)÷2=x2﹣xy,当x=1,y=2时,原式=×12﹣1×2=﹣.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和化简能力.22.已知x+y=4,xy=﹣12,求(1)x2+y2的值;(2)求(x﹣y)2的值.考点:完全平方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1)所求式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将x+y与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2)所求式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x+y=4,xy=﹣12,∴(1)x2+y2=(x+y)2﹣2xy=16+24=40;(2)(x﹣y)2=(x+y)2﹣4xy=16+48=64.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3.如图,某市有一块长为(3a+b)米,宽为(2a+b)米的长方形地块,规划部门计划将阴影部分进行绿化,中间将修建一座雕像,则绿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并求出当a=3,b=2时的绿化面积.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专题:应用题.分析:长方形的面积等于:(3a+b)•(2a+b),中间部分面积等于:(a+b)•(a+b),阴影部分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中间部分面积,化简出结果后,把a、b的值代入计算.解答:解:S阴影=(3a+b)(2a+b)﹣(a+b)2,=6a2+3ab+2ab+b2﹣a2﹣2ab﹣b2,=5a2+3ab(平方米)当a=3,b=2时,5a2+3ab=5×9+3×3×2=45+18=63(平方米).点评:本题考查了阴影部分面积的表示和多项式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准确列出阴影部分面积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24.用四块长为acm、宽为bcm的矩形材料(如图1)拼成一个大矩形(如图2)或大正方形(如图3),中间分别空出一个小矩形A和一个小正方形B.(1)求(如图1)矩形材料的面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通过计算说明A、B的面积哪一个比较大;(3)根据(如图4),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答案.(2)分别求出矩形的长和宽,求出正方形的边长,从而计算出面积即可作出比较.(3)求出新形成的矩形的长和宽,根据面积相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S=长×宽=ab;(2)根据图形可得:矩形的长=(2b+a),宽=a;正方形的边长=a+b,矩形的面积=2ab+a2,正方形的面积=a2+2ab+b2,正方形面积﹣矩形的面积=b2,∴矩形的面积大;(3)根据图形可得:a2﹣b2=(a﹣b)(a+b).点评: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的背景,难度不大,运用几何直观理解、解决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几何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平方差公式做出几何解释.。
八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八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和解释)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每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八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和解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计算(a2)6的结果正确的是()A.a7B.a8C.a10D.a12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3.计算(﹣2a2)2÷2a的结果是()A.﹣2a2B.2a2C.2a3D.﹣2a3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3a+2a=5a2B.2a2?a3=2a6C.(2a+b)(2a﹣b)=2a2﹣b2D.(2ab)2=4a2b25.如图,在△ABC中,AB=AC,∠BAC=50°,点D在AC上,作直线BD,过C作CE∥BD,若∠BCE=40°,则∠ABD的度数是()A.10°B.15°C.25°D.65°6.如图①,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四个边长均为b的小正方形,小华将阴影部分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如图②),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A.a2﹣4b2B.(a+b)(a﹣b)C.(a+2b)(a﹣b)D.(a+b)(a﹣2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五边形的内角和为.8.计算:(x+2)( x﹣3)=.9.计算:(2a+b)2=.10.若点P(a,﹣3)与点P′(2,b)关于x轴对称,则a2+b2=.11.因式分解:2a2﹣2=.12.若2×4m=211,则m的值是.13.如图,△ABC≌△ADE,BC的延长线交DA于F,交DE于G,∠D=25°,∠E=105°,∠DAC=16°,则∠DGB=.14.如图,在△ABC中,AB=AC,∠BAC=48°,点D在AC上,将△ABC沿BD折叠,若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C′处,则∠AC′D的度数是.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0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面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点P与点Q关于直线m成轴对称,则PQ与m的位置关系( )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不确定3.下列图形:①两个点;②线段;③角;④长方形;⑤两条相交直线;⑥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5个B.3个C.4个D.6个4.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两边一角分别相等B.两角一边分别相等C.直角边和一锐角分别相等D.三边分别相等5.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A.∠BCA=∠F B.∠B=∠E C.BC∥EF D.∠A=∠EDF6.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AD B.AC平分∠BCD C.AB=BD D.△BEC≌△DEC7.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BD=CD,若BC=5,AD=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19.作图题:画出△ABC关于直线AC对称的△A′B′C′.20.如图,两条公路OA和OB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有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货站P 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且到两工厂C、D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出货站P的位置.(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21.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FD,求证:AC=DF.22.如图,AD是△ABC一边上的高,AD=BD,BE=AC,∠C=75°,求∠ABE的度数.为圆心,以大于DE,则∠ 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面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进而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第1,2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故轴对称图形一共有2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2.点P与点Q关于直线m成轴对称,则PQ与m的位置关系( )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不确定【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点P与点Q关于直线m成轴对称,即线段PQ关于直线m成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有直线m垂直平分PQ.【解答】解:点P和点Q关于直线m成轴对称,则直线m和线段QP的位置关系是:直线m垂直平分PQ.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称轴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3.下列图形:①两个点;②线段;③角;④长方形;⑤两条相交直线;⑥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5个B.3个C.4个D.6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①两个点;②线段;③角;④长方形;⑤两条相交直线一定是轴对称图形;⑥三角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要求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4.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两边一角分别相等B.两角一边分别相等C.直角边和一锐角分别相等D.三边分别相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分别进行分析.【解答】解:A、两边一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两角一边分别相等可用AAS、ASA定理判定全等,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两角一边对应相等,可用SAS或AAS定理判定全等,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三边分别相等可用SSS定理判定全等,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5.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A.∠BCA=∠F B.∠B=∠E C.BC∥EF D.∠A=∠E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是指有两边对应相等,且这两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已知AB=DE,BC=EF,其两边的夹角是∠B和∠E,只要求出∠B=∠E即可.【解答】解:A、根据AB=DE,BC=EF和∠BCA=∠F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错误;B、∵在△ABC和△DEF中,∴△ABC≌△DEF(SAS),故本选项正确;C、∵BC∥EF,∴∠F=∠BCA,根据AB=DE,BC=EF和∠F=∠BCA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AB=DE,BC=EF和∠A=∠EDF不能推出△ABC≌△DEF,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有两边对应相等,且这两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才全等,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6.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AD B.AC平分∠BCD C.AB=BD D.△BEC≌△DEC【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B=AD,BC=C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C平分∠BCD,EB=DE,进而可证明△BEC≌△DEC.【解答】解:∵AC垂直平分BD,∴AB=AD,BC=CD,∴AC平分∠BCD,EB=DE,∴∠BCE=∠DCE,在Rt△BCE和Rt△DCE中,,∴Rt△BCE≌Rt△DCE(HL),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7.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BD=CD,若BC=5,AD=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5B.10C.15D.20【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观察可得:△ABC关于AD轴对称,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面积的一半,先求出△ABC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可以得到.【解答】解:根据题意,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三角形面积的一半,∵S=×BC•AD=×4×5=10,△ABC∴阴影部分面积=×10=5.故选A.【点评】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根据轴对称得到阴影部分面积是解题的关键.8.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中(1)、(2)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 )A.B.C.D.【考点】剪纸问题.【专题】压轴题.【分析】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只要亲自动手操作,答案就会很直观地呈现.【解答】解:严格按照图中的顺序向右对折,向上对折,从正方形的上面那个边剪去一个长方形,左下角剪去一个正方形,展开后实际是从大的正方形的中心处剪去一个较小的正方形,从相对的两条边上各剪去两个小正方形得到结论.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已知△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A=40°,∠B′=50°,则∠C= 90°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根据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求得未知角即可.【解答】解:∵△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ABC≌△A′B′C′,∴∠B=∠B′=50°,∵∠A=40°,∴∠C=180°﹣∠B﹣∠A=180°﹣50°﹣40°=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注意掌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2,若AB=5,EF=4,AC= 3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C=EF,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DEF,∴BC=EF=4,∵△ABC的周长为12,AB=5,∴AC=12﹣5﹣4=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中,,∵,,故答案为:5或1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注意: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ASA,A AS,SAS,SSS,HL.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19.作图题:画出△ABC关于直线AC对称的△A′B′C′.【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过点B作BD⊥AC于点D,延长BD至点B′,使DB′=DB,连接AB′,CB′即可.【解答】解:如图,△A′B′C′即为所求.【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如图,两条公路OA和OB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有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货站P 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且到两工厂C、D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出货站P的位置.(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分析】根据点P到∠AOB两边距离相等,到点C、D的距离也相等,点P既在∠AOB的角平分线上,又在CD垂直平分线上,即∠AOB的角平分线和CD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即为点P.【解答】解:如图所示:作CD的垂直平分线,∠AO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P即为所求,此时货站P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P和P都是所求的点.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作法.这些基本作图要熟练掌握,注意保留作图痕迹.21.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FD,求证:AC=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求出BC=EF,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B=∠E,∠ACB=∠DFE,根据ASA推出△ABC≌△DEF即可.【解答】证明:∵FB=CE,∴FB+FC=CE+FC,∴BC=EF,∵AB∥ED,AC∥FD,∴∠B=∠E,∠ACB=∠DFE,∵在△ABC和△DEF中,,∴△ABC≌△DEF(ASA),∴AC=D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22.如图,AD是△ABC一边上的高,AD=BD,BE=AC,∠C=75°,求∠ABE的度数.【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HL推出Rt△BDE≌Rt△ADC,推出∠C=∠BED=7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BD=∠BAD=45°,∠EBD=15°,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D是△ABC一边上的高,∴∠BDE=∠ADC=90°,在Rt△BDE和Rt△ADC中,,∴Rt△BDE≌Rt△ADC(HL),∴∠C=∠BED=75°,∵∠BDE=90°,AD=BD,∴∠ABD=∠BAD=45°,∠EBD=15°,∴∠ABE=∠ABD﹣∠EBD=45°﹣15°=3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BDE≌△ADC,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3.已知:AB=AD,BC=DE,AC=AE,(1)试说明:∠EAC=∠BAD.(2)若∠BAD=42°,求∠EDC的度数.【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利用“边边边”求出△ABC和△AD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AC=∠D AE,然后都减去∠CAD即可得证;(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ADE,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求出∠EDC=∠BAD,从而得解.【解答】(1)证明:在△ABC和△ADE中,,∴△ABC≌△ADE(SSS),∴∠BAC=∠DAE,∴∠DAE﹣∠CAD=∠BAC﹣∠CAD,即:∠EAC=∠BAD;(2)解:∵△ABC≌△ADE,∴∠B=∠ADE,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DE+∠EDC=∠BAD+∠B,∴∠EDC=∠BAD,∵∠BAD=42°,∴∠EDC=42°.【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4.数学课上,探讨角平分线的作法时,李老师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如图1),方法如下:为圆心,以大于DE ,∴∠MOP=∠NOP,∴OP平分∠AOB.【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刻度尺作角平分线的方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度不大.25.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形ACB(∠ACB=90°)绕着顶点B顺时针旋转60°,使得点C旋转到AB边上的一点D,点A旋转到点E的位置.F,G分别是BD,BE上的点,BF=BG,延长CF与DG交于点H.(1)求证:CF=DG;(2)求出∠FHG的度数.【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在△CBF和△DBG中,利用SAS即可证得两个三角形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证得∠DHF=∠CBF=60°,从而求解.【解答】(1)证明:∵在△CBF和△DBG中,,∴△CBF≌△DBG(SAS),∴CF=DG;(2)解:∵△CBF≌△DBG,∴∠BCF=∠BDG,又∵∠CFB=∠DFH,又∵△BCF中,∠CBF=180°﹣∠BCF﹣∠CFB,△DHF中,∠DHF=180°﹣∠BDG﹣∠DFH,∴∠DHF=∠CBF=60°,∴∠FHG=180°﹣∠DHF=180°﹣60°=12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6.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接AD、AG.(1)求证:AD=AG;(2)AD与AG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BE垂直于AC,CF垂直于AB,利用垂直的定义得∠HFB=∠HEC,由得对顶角相等得∠BHF=∠CHE,所以∠ABD=∠ACG.再由AB=CG,BD=AC,利用SAS可得出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G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出AD=AG,(2)利用全等得出∠ADB=∠GAC,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得到∠ADB=∠AED+∠DAE,又∠GAC=∠GAD+∠DAE,利用等量代换可得出∠AED=∠GAD=90°,即AG与AD垂直.【解答】(1)证明:∵BE⊥AC,CF⊥AB,∴∠HFB=∠HEC=90°,又∵∠BHF=∠CHE,∴∠ABD=∠ACG,在△ABD和△GCA中,,则∠ 中,,中,,【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①根据正方形边长为10cm和点P在线段BC上的速度为4cm/秒即可求出CP的长;②分△BPE≌△CPQ和△BPE≌△CQP两种情况进行解答;(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①PC=BC﹣BP=10﹣4t;②当△BPE≌△CPQ时,BP=PC,BE=CQ,即4t=10﹣4t,at=6,解得a=4.8;当△BPE≌△CQP时,BP=CQ,BE=PC,即4t=at,10﹣4t=6,解得a=4;(2)当a=4.8时,由题意得,4.8t﹣4t=30,解得t=37.5,∴点P共运动了37.5×4=150cm,∴点P与点Q在点A相遇,当a=4时,点P与点Q的速度相等,∴点P与点Q不会相遇.∴经过37.5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点A相遇.【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3分)要组成一个三角形,三条线段的长度可取()A.1,2,3 B.2,3,5 C.3,4,5 D.3,5,102.(3分)如图,共有多少个三角形?()A.3个 B.4个 C.5个 D.6个3.(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中线、角平分线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的外部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D.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4.(3分)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C.三角形的三条高线D.以上都不对5.(3分)多边形的内角和不可能是()A.810°B.360°C.720° D.2160°6.(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7.(3分)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图形是全等图形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8.(3分)已知△ABC≌△DEF,且△ABC中最大角的度数为100度,则△DEF中最大角的度数是()A.100度B.90度C.120度D.150度9.(3分)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AD是△ABC的高的是()A.(1)B.(2)C.(3)D.(4)10.(3分)在△ABC中,∠A=55°,∠B比∠C大25°,则∠B等于()A.50°B.75°C.100° D.125°11.(3分)如图,△ABC中,AD为△ABC的角平分线,BE为△ABC的高,∠C=70°,∠ABC=48°,那么∠3是()A.59°B.60°C.56°D.22°12.(3分)如图,已知CD⊥AB于D,现有四个条件:①AD=ED;②∠A=∠BED;③∠C=∠B;④AC=EB,那么不能得出△ADC≌△EDB的条件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3.(3分)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院子的门板上钉了一个加固板,从数学的角度看,这样做的道理是.14.(3分)一个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内角为.每个外角为.15.(3分)如图①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②AE是△ABC的中线,则==,③AF是△ABC的高线,则∠=∠=90°.16.(3分)一个正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36°.则它共有条对角线.17.(3分)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的三条的交点.18.(3分)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点,E、F分别为DB、DC 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对.19.(3分)如图,已知AB∥CD,O为∠CAB、∠ACD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E⊥AC于E,且OE=2,则两平行线间AB、CD的距离等于.20.(3分)如图,把△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则∠AB′D=°.三、解答题21.(12分)求下列图形中x的值.22.(4分)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34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23.(8分)如图:△ABC中,BO、CO平分∠ABC和∠ACB,若∠A=50°,求∠BOC 的度数.24.(8分)已知:如图,AB=CD,AD=BC,求证:∠A=∠C.25.(8分)已知:如图,A、E、F、B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C⊥CE,BD⊥DF,AE=BF,AC=BD.求证:CF=DE.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要组成一个三角形,三条线段的长度可取()A.1,2,3 B.2,3,5 C.3,4,5 D.3,5,10【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就可以判断.【解答】解:A、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C、3+4>5,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D、3+5<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2.(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如图,共有多少个三角形?()A.3个 B.4个 C.5个 D.6个【分析】分别找出单个的三角形即可.【解答】解:三角形有△ABE,△DEC,△BEC,△ABC,△BD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找出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3.(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中线、角平分线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的外部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D.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分析】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定义,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正误,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中线、角平分线,正确;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的外部,正确;C、∵直角三角形有三条高线,∴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错误;D、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题的关键是牢牢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定义.4.(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C.三角形的三条高线D.以上都不对【分析】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高线有两条是三角形的直角边,钝角三角形的高线有两条在三角形的外部,所以,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多边形的内角和不可能是()A.810°B.360°C.720° D.21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n﹣2)×180°,所以多边形的内角和能被180°整除.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并且灵活应用.6.(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有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正确;B、有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说法正确;C、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法错误;D、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7.(3分)(2015春•龙海市期末)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图形是全等图形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分析】根据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结合各项说法作出判断即可.【解答】解:A、两个形状相同的图形大小不一定相等,故本项错误;根据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故本项错误;C、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正确,故本项错误;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形的概念和三角形全等的性质: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做题时要细心体会.8.(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已知△ABC≌△DEF,且△ABC中最大角的度数为100度,则△DEF中最大角的度数是()A.100度B.90度C.120度D.150度【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C中最大角和△DEF中最大角相等都是100°.【解答】解:∵△ABC≌△DEF,∴△ABC中最大角和△DEF中最大角相等,∴△DEF中最大角的度数是10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9.(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AD是△ABC的高的是()A.(1)B.(2)C.(3)D.(4)【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高线的定义,(1)AD不是△ABC的高,(2)AD不是△ABC的高;(3)AD不是△ABC的高;(4)AD是△ABC的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高是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是解题的关键.10.(3分)(2016秋•老河口市期中)在△ABC中,∠A=55°,∠B比∠C大25°,则∠B等于()A.50°B.75°C.100° D.125°【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解答】解:设∠C=x°,则∠B=x°+2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x+x+25=180﹣55,x=50.则x+25=75.故选B.【点评】能够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其中的未知角,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方程求解.11.(3分)(2014秋•隆化县校级期中)如图,△ABC中,AD为△ABC的角平分线,BE为△ABC的高,∠C=70°,∠ABC=48°,那么∠3是()A.59°B.60°C.56°D.22°【分析】根据高线的定义可得∠AEC=90°,然后根据∠C=70°,∠ABC=48°求出∠CAB,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1,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BE为△ABC的高,∴∠AEB=90°∵∠C=70°,∠ABC=48°,∴∠CAB=62°,∵AF是角平分线,∴∠1=∠CAB=31°,在△AEF中,∠EFA=180°﹣31°﹣90°=59°.∴∠3=∠EFA=5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高线的定义,熟记概念与定理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2.(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如图,已知CD⊥AB于D,现有四个条件:①AD=ED;②∠A=∠BED;③∠C=∠B;④AC=EB,那么不能得出△ADC≌△EDB的条件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分析】推出∠ADC=∠BDE=90°,根据AA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判断A、B;根据HL即可判断C;根据AAA不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解答】解:A、∵CD⊥AB,∴∠ADC=∠BDE=90°,在△ADC和△EDB中,∵,∴△ADC≌△EDB(A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CD⊥AB,∴∠ADC=∠BDE=90°,在△ADC和△EDB中,∵,∴△ADC≌△EDB(A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CD⊥AB,∴∠ADC=∠BDE=90°,在Rt△ADC和Rt△EDB中,∵,∴Rt△ADC≌Rt△EDB(HL),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三个角对应相等,不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错误,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在直角三角形中,还有HL定理,如果具备条件SSA和AAA 都不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3.(3分)(2010春•个旧市期末)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院子的门板上钉了一个加固板,从数学的角度看,这样做的道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在院子的门板上钉了一个加固板,形成了两个三角形,这种做法根据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解答】解:这样做形成了两个三角形,做的道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点评】用数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学有用的数学.14.(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一个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50°.每个外角为30°.【分析】先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出十二边形的内角和,然后除以12即可得到正十二边形的每内角度数,再利用360°除以12得到每个外角的度数.【解答】解:正十二边形的内角和为(12﹣2)×180°=1800°,所以正十二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150°,每个外角的度数==30°.故答案为150°,30°.【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2)•180 (n ≥3)且n为整数);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15.(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如图①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BAD=∠DAC=∠BAC,②AE是△ABC的中线,则BE=EC=BC,③AF是△ABC的高线,则∠AFB=∠AFC=9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即可完成填空;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即可完成填空;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即可完成填空.【解答】解:①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BAD=∠DAC=∠BAC,②AE是△ABC的中线,则BE=EC=BC,③AF是△ABC的高线,则∠AFB=∠AFC=90°,故答案为:BAD;DAC;BAC;BE;EC;BC;AFB;AFC【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问题,能够根据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得到线段、角之间的关系.16.(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一个正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36°.则它共有35条对角线.【分析】先利用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确定正多边形的边数,然后根据n 边形有n(n﹣3)条对角线进行计算.【解答】解:正多边形的边数==10,正十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10×(10﹣3)=35.故答案为35.【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2)•180 (n ≥3)且n为整数);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引出(n﹣3)条对角线,共有n(n﹣3)条对角线.17.(3分)(2013春•博白县期末)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重心的定义解答.【解答】解: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故答案为:中线.【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重心,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8.(3分)(2015秋•岳池县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点,E、F分别为DB、DC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4对.【分析】本题重点是根据已知条件“AB=AC,AD⊥BC交D点,E、F分别是DB、DC的中点”,得出△ABD≌△ACD,然后再由结论推出AB=AC,BE=DE,CF=DF,从而根据“SSS”或“SAS”找到更多的全等三角形,要由易到难,不重不漏.【解答】解:∵AD⊥BC,AB=AC∴D是BC中点∴BD=DC,∵AD=AD,∴△ABD≌△ACD(SSS);E、F分别是DB、DC的中点∴BE=ED=DF=FC∵AD⊥BC,AD=AD,ED=DF∴△ADF≌△ADE(HL);∵∠B=∠C,BE=FC,AB=AC∴△ABE≌△ACF(SAS)∵EC=BF,AB=AC,AE=AF∴△ABF≌△ACE(SSS).∴全等三角形共4对,分别是:△ABD≌△ACD(HL),△ABE≌△ACF(SAS),△ADF≌△ADE(SSS),△ABF≌△ACE(SAS).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题目是一道考试常见题,易错点是漏掉△ABE≌△ACD,此类题可以先根据直观判断得出可能全等的所有三角形,然后从已知条件入手,分析推理,对结论一个个进行论证.其中△ABE≌△ACD常被忽略.19.(3分)(2016秋•临河区期中)如图,已知AB∥CD,O为∠CAB、∠ACD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E⊥AC于E,且OE=2,则两平行线间AB、CD的距离等于4.【分析】过点O作MN,MN⊥AB于M,求出MN⊥CD,则MN的长度是AB和CD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分别求出OM、ON的长度是多少,再把它们求和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O作MN,MN⊥AB于M,交CD于N,∵AB∥CD,∴MN⊥CD,∵AO是∠BAC的平分线,OM⊥AB,OE⊥AC,OE=2,∴OM=OE=2,∵CO是∠ACD的平分线,OE⊥AC,ON⊥CD,∴ON=OE=2,∴MN=OM+ON=4,即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从一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20.(3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如图,把△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则∠AB′D=35°.【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知∠ACA′=35°,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三角形△ABC绕着点C时针旋转35°,得到△AB′C′∴∠ACA′=∠BCB′=35°,BC=B′C,∴∠B=∠BCB′=,∵∠A′B′C=∠B=,∴∠AB′D=180°﹣∠BB′C﹣∠A′B′C=35°,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考查了旋转地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对应角.三、解答题21.(12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求下列图形中x的值.【分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图1:四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360°,°∴2x°+140°+90°=360°,∴x°=65°图2:五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540°,∴3x°+120°+150°+90°=540°,∴x°=60°图3: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x°的邻补角为:360°﹣75°﹣120°﹣80°=85°,∴x°=180°﹣85°=95°,图4:∵AB∥CD,∴∠B=180°﹣∠C=180°﹣60°=120°,∵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40°,∴x°=540°﹣135°﹣120°﹣60°﹣150°=75°【点评】本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涉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属于基础题型.22.(4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34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作答.【解答】解:设此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2)•180°=2340,解得n=15.故此多边形的边数为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关键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23.(8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如图:△ABC中,BO、CO平分∠ABC和∠ACB,若∠A=50°,求∠BOC的度数.【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OBC=∠ABC,∠OCB=∠AC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OC=180°﹣(∠OBC+∠OCB),∠ABC+∠ACB=180°﹣∠A,则∠BOC=180°﹣(180°﹣∠A)=90°+∠A,然后把∠A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OBC=∠ABC,∠OCB=∠ACB,∵∠BOC=180°﹣(∠OBC+∠OCB),∴∠BOC=180°﹣(∠ABC+∠ACB),∵∠ABC+∠ACB=180°﹣∠A,∴∠BOC=180°﹣(180°﹣∠A)=90°+∠A,而∠A=40°,∴∠BOC=90°+20°=1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8分)(2016秋•独山县校级月考)已知:如图,AB=CD,AD=BC,求证:∠A=∠C.【分析】连接BD利用“边边边”证明△ABD和△CDB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角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连接BD,在△ABD和△CDB中,,∴△ABD≌△CDB(SSS),∴∠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基础题,熟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5.(8分)(2009春•青羊区校级期中)已知:如图,A、E、F、B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C⊥CE,BD⊥DF,AE=BF,AC=BD.求证:CF=DE.【分析】根据HL证△ACE与△BDF全等,推出CE=DF,证出CE∥DF,得出平行四边形ECF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出即可.【解答】证明:∵AE=BF,∴AE+EF=BF+EF,即AF=BE.∵AC⊥CE,BD⊥DF,∴∠ACE=∠BDF=90°,在Rt△ACE和Rt△BDF中,∴Rt△ACE≌Rt△BDF,∴CE=DF,∠AEC=∠BFD,∴∠CEF=∠DFE,∴CE∥DF,∴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CF=DE.【点评】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判定,难度中等.证明线段相等,通常证明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指导学生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为依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有利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度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大丰市三圩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2.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3.如图,∠MON内有一点P,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GH分别交OM、ON于A、B点,若∠MON=35°,则∠GOH=()A.60° B.70° C.80° D.90°4.如图,已知AC=DB,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A.∠A=∠D B.∠ABD=∠DCA C.∠ACB=∠DBC D.∠ABC=∠DCB5.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ASA6.如图是一个风筝设计图,其主体部分(四边形ABCD)关于BD所在的直线对称,AC与BD相交于点O,且AB≠AD,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ABD≌△CBD B.△ABC≌△ADC C.△AOB≌△COB D.△AOD≌△COD7.如图,在Rt△ABC中,∠C=90°,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BC于点E,且AE平分∠BAC,下列关系式不成立的是()A.AC=2EC B.∠B=∠CAE C.∠DEA=2∠B D.BC=3EC8.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中(1)、(2)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A.B.C.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9.△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2,若AB=3,EF=5,则AC=.10.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11.已知△ABC和△DEF关于直线l对称,若△ABC的周长为40cm,则△DEF的周长为.12.从地面小水洼观察到一辆小汽车的车牌号为,它的实际号是.1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14.已知,如图,AD=AC,BD=BC,O为AB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对全等三角形.15.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ABC的面积是36cm2,AB=BC=18cm,则DE=cm.16.如图,在△ABC中,AB=AC,DE是AB的中垂线,△BCE的周长为14,BC=6,则AB的长为.17.如图,Rt△AFC和Rt△AEB关于虚线成轴对称,现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ANC≌△AMB;③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18.如图的2×4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在网格中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一共有个.二.解答题:(共9题,共96分)19.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A=∠D=90°;求证:AB∥DE.20.如图,AC与BD交于点E,且AC=DB,AB=DC.求证:∠A=∠D.21.如图,已知OB、OC为△ABC的角平分线,EF∥BC交AB、AC于E、F,△AEF的周长为15,BC长为7,求△ABC的周长.22.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DE,AC=CE,∠ACD=∠B.求证:△ABC≌△CDE.23.如图所示,已知BE⊥AC于E,CF⊥AB于F,BE、CF相交于点D,若BF=CE.求证:AD平分∠BAC.24.如图所示,已知∠AOB和两点M、N,画一点P,使得点P到∠AOB的两边距离相等,且PM=P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5.如图,已知△ABC中,AB=AC=20cm,∠ABC=∠ACB,BC=16cm,点D是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 上以6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且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6.已知: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AOB=∠COD=50°,求证:①AC=BD;②∠APB=50°.27.CD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且∠BEC=∠CFA=∠α.(1)若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①如图1,若∠BCA=90°,∠α=90°,则BECF;EF|BE﹣AF|(填“>”,“<”或“=”);②如图2,若0°<∠BCA<180°,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关系的条件,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2)如图3,若直线CD经过∠BCA的外部,∠α=∠BCA,请提出EF,BE,AF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某某省某某市大丰市三圩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1)是轴对称图形;(2)是轴对称图形;(3)是轴对称图形;(4)不是轴对称图形;(5)不是轴对称图形;故轴对称图形有3个.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定义,难度不大,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根据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图甲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图甲和△ABC不全等;图乙符合SAS定理,即图乙和△ABC全等;图丙符合AAS定理,即图丙和△ABC全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3.如图,∠MON内有一点P,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GH分别交OM、ON于A、B点,若∠MON=35°,则∠GOH=()A.60° B.70° C.80° D.90°【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连接OP,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GOM=∠MOP,∠PON=∠NOH,然后求出∠GOH=2∠MON,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连接OP,∵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GOM=∠MOP,∠PON=∠NOH,∴∠GOH=∠GOM+∠MOP+∠PON+∠NOH=2∠MON,∵∠MON=35°,∴∠GOH=2×35°=7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熟记性质并确定出相等的角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已知AC=DB,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A.∠A=∠D B.∠ABD=∠DCA C.∠ACB=∠DBC D.∠ABC=∠DC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已知AC=DB,且BC=CB,故可增加一组边相等,即AB=DC,可增加∠ACB=∠DBC,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已知AC=DB,且AC=CA,故可增加一组边相等,即AB=DC,也可增加一组角相等,但这组角必须是AC和BC、DB和CB的夹角,即∠ACB=∠DBC,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SSS、SAS、ASA、AAS和HL这几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 D.ASA【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图象,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根据“角边角”画出.【解答】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实际运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是一个风筝设计图,其主体部分(四边形ABCD)关于BD所在的直线对称,AC与BD相交于点O,且AB≠AD,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ABD≌△CBD B.△ABC≌△ADC C.△AOB≌△COB D.△AOD≌△CO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结合图形找出全等的三角形,然后即可得解.【解答】解:∵四边形ABCD关于BD所在的直线对称,∴△ABD≌△CBD,△AOB≌△COB,△AOD≌△COD,故A、C、D判断正确;∵AB≠AD,∴△ABC和△ADC不全等,故B判断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找出全等的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在Rt△ABC中,∠C=90°,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BC于点E,且AE平分∠BAC,下列关系式不成立的是()A.AC=2EC B.∠B=∠CAE C.∠DEA=2∠B D.BC=3EC【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BE,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AE=∠B,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求出∠CAE=∠BAE=∠B=30°,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E=2CE,BE=2D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DE=EC,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BAE=∠B,∵AE平分∠BAC,∴∠CAE=∠BAE,∵∠C=90°,∴∠CAE=∠BAE=∠B=30°,A、在Rt△ACE中,AE=2CE,故本选项正确;B、∠B=∠CAE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DEA=90°﹣30°=60°,2∠B=2×30°=60°,∴∠DEA=2∠B,故本选项错误;D、在Rt△BDE中,BE=2DE,∵AE平分∠BAC,∠C=90°,DE⊥AB,∴DE=EC,∴BC=EC+BE=EC+2EC=3E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中(1)、(2)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A.B.C.D.【考点】剪纸问题.【专题】压轴题.【分析】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只要亲自动手操作,答案就会很直观地呈现.【解答】解:严格按照图中的顺序向右对折,向上对折,从正方形的上面那个边剪去一个长方形,左下角剪去一个正方形,展开后实际是从大的正方形的中心处剪去一个较小的正方形,从相对的两条边上各剪去两个小正方形得到结论.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9.△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2,若AB=3,EF=5,则AC= 4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求出BC的长度,然后利用△ABC的周长即可求出AC的长.【解答】解:∵△ABC≌△DEF,EF=5,∴BC=EF=5,∵△ABC的周长为12,AB=3,∴AC=12﹣5﹣3=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求出BC的长是解题的关键.10.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2 条对称轴.【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根据对称轴的定义,结合长方形的性质;可得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即一组邻边的垂直平分线.【解答】解: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点评】本题考查对称轴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11.已知△ABC和△DEF关于直线l对称,若△ABC的周长为40cm,则△DEF的周长为40cm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根据关于直线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解答.【解答】解:∵△ABC和△DEF关于直线l对称,∴△ABC≌△DEF,∵△ABC的周长为40cm,∴△DEF的周长为40cm.故答案为:40cm.【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熟记关于直线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2.从地面小水洼观察到一辆小汽车的车牌号为,它的实际号是GFT2567 .【考点】镜面对称.【分析】关于倒影,相应的数字应看成是关于倒影下边某条水平的线对称.【解答】解:实际车牌号是:GFT2567.故答案为:GFT2567.【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对称轴,进而得到相应数字.1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 11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清对应边,结合全的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中都有2∴长度为2的是对应边,x应是另一个三角形中的边6.同理可得y=5∴x+y=11.故填11.【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对应边的找法;根据两个三角形中都有2找对对应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已知,如图,AD=AC,BD=BC,O为AB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3 对全等三角形.【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已知条件,结合图形可得△ADB≌△ACB,△ACO≌△ADO,△CBO≌△DBO共3对.找寻时要由易到难,逐个验证.【解答】解:∵AD=AC,BD=BC,AB=AB,∴△ADB≌△ACB;∴∠CAO=∠DAO,∠CBO=∠DBO,∵AD=AC,BD=BC,OA=OA,OB=OB∴△ACO≌△ADO,△CBO≌△DBO.∴图中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5.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ABC的面积是36cm2,AB=BC=18cm,则DE= 2 cm.【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过D作DF⊥BC于F,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E=DF,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关于DE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过D作DF⊥BC于F,∵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DE,∵△ABC的面积是36cm2,AB=BC=18cm,∴×BC×DF+×AB×DE=36,∴×18×DE+×18×DE=36,∴DE=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16.如图,在△ABC中,AB=AC,DE是AB的中垂线,△BCE的周长为14,BC=6,则AB的长为8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由已知条件,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已给的周长的值即可求出.【解答】解:∵DE是AB的中垂线∴AE=BE,∵△BCE的周长为14∴BC+CE+BE=BC+CE+AE=BC+AC=14∵BC=6∴AC=8∴AB=AC=8.故填8.【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到相应线段相等并进行等量代换.17.如图,Rt△AFC和Rt△AEB关于虚线成轴对称,现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ANC≌△AMB;③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②.(填序号)【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首先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分别判断正误即可.【解答】解:①∵Rt△AFC和Rt△AEB关于虚线成轴对称,∴∠MAD=∠NAD,∠EAD=∠FAD,∴∠EAD﹣∠MAD=∠FAD﹣∠NAD,即:∠1=∠2,故正确;②∵Rt△AFC和Rt△AEB关于虚线成轴对称,∴∠B=∠C,AC=AB,在△ANC与△AMB中,,∴△ANC≌△AMB,故正确;③易得:CD=BD,但在三角形DNB中,DN不一定等于BD,故错误.故答案为:①②.【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的2×4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在网格中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一共有 3 个.【考点】轴对称的性质.【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找出对称轴及相应的三角形即可.【解答】解:如图:共3个,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9题,共96分)19.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A=∠D=90°;求证:AB∥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欲证明AB∥DE,只需证得∠B=∠FED.由Rt△ABC≌Rt△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知该结论即可.【解答】证明:如图,∵FB=CE,∴FB+FC=CE+FC,即BC=EF.又∵∠A=∠D=90°,在Rt△ABC与Rt△DEF中,,∴Rt△ABC≌Rt△DEF(HL),∴∠B=∠FED,∴AB∥D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熟练应用,要证明AB∥DE,就得先找出判定的条件,如∠B=∠FED.20.如图,AC与BD交于点E,且AC=DB,AB=DC.求证:∠A=∠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首先连接BC,由AC=DB,AB=DC,利用SSS,即可证得△ABC≌△DCB,继而可证得:∠A=∠D.【解答】证明:连接BC,在△ABC和△DCB中,,∴△ABC≌△DCB(SSS),∴∠A=∠D.【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1.如图,已知OB、OC为△ABC的角平分线,EF∥BC交AB、AC于E、F,△AEF的周长为15,BC长为7,求△ABC的周长.【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O=∠CBO,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BO=∠EBO,从而得到∠ABO=∠EOB,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BE=OE,同理可证CF=OF,然后求出△AEF的周长=AB+AC,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解答.【解答】解:∵OB平分∠ABC,∴∠ABO=∠CBO,∵EF∥BC,∴∠CBO=∠EBO,∴∠ABO=∠EOB,∴BE=OE,同理可得,CF=OF,∵△AEF的周长为15,∴AE+OE+OF+AF=AE+BE+CF+AF=AB+AC=15,∵BC=7,∴△ABC的周长=15+7=22.【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并求出△AEF的周长=AB+AC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22.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DE,AC=CE,∠ACD=∠B.求证:△ABC≌△C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首先根据AC∥DE,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B=∠E,∠ACD=∠D,再根据∠ACD=∠B证出∠D=∠B,再由∠ACB=∠E,AC=CE可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AS证出△ABC≌△CDE.【解答】证明:∵AC∥DE,∴∠ACB=∠E,∠ACD=∠D,∵∠ACD=∠B,∴∠D=∠B,在△ABC和△EDC中,∴△ABC≌△CDE(AAS).【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熟练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SS、SAS、ASA、AAS,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23.如图所示,已知BE⊥AC于E,CF⊥AB于F,BE、CF相交于点D,若BF=CE.求证:AD平分∠BA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垂直定义求出∠BFD=∠CED=90°,根据AAS推出△BFD≌△CE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出DF=D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即可.【解答】证明:∵BE⊥AC,CF⊥AB,∴∠BFD=∠CED=90°,在△BFD和△CED中∴△BFD≌△CED(AAS),∴DF=DE,∵BE⊥AC,CF⊥AB,∴AD平分∠B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能推出DF=DE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4.如图所示,已知∠AOB和两点M、N,画一点P,使得点P到∠AOB的两边距离相等,且PM=P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考点】作图—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得出,点P是∠AOB的平分线与线段MN的中垂线的交点,进而得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画法如下:(1)作∠AOB的角平线OC;(2)连结MN,画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与OC交于点P,则点P为符合题意的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作法.这些基本作图要熟练掌握,注意保留作图痕迹.25.如图,已知△ABC中,AB=AC=20cm,∠ABC=∠ACB,BC=16cm,点D是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 上以6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且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动点型.【分析】求出BP=CQ,BD=CP,根据SA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解答】解:经过1秒后,△BPD与△CQP全等,理由是:∵点D是AB的中点,AB=AC=20cm,∴BD=10cm,根据题意得:BP=CQ=6cm,CP=16cm﹣6cm=10cm=BD,在△BPD和△CQP中,,∴△BPD≌△CQP(SAS).【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26.已知: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AOB=∠COD=50°,求证:①AC=BD;②∠APB=5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①根据已知先证明∠AOC=∠BOD,再由SAS证明△AOC≌△BOD,所以AC=BD.②由△AOC≌△BOD,可得∠OAC=∠OBD,再结合图形,利用角的和差,可得∠APB=50°.【解答】证明:①∵∠AOB=∠COD=50°,∴∠AOB+∠BOC=∠COD+∠BOC,∴∠AOC=∠BOD.在△AOC和△BOD中,,∴△AOC≌△BOD(SAS),∴AC=BD;②∵△AOC≌△BOD,∴∠OAC=∠OBD,∴∠OAC+∠AOB=∠OBD+∠APB,∴∠OAC+60°=∠OBD+∠APB,∴∠APB=5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7.CD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且∠BEC=∠CFA=∠α.(1)若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①如图1,若∠BCA=90°,∠α=90°,则BE = CF;EF = |BE﹣AF|(填“>”,“<”或“=”);②如图2,若0°<∠BCA<180°,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关系的条件∠α+∠BCA=180°,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2)如图3,若直线CD经过∠BCA的外部,∠α=∠BCA,请提出EF,BE,AF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由题意推出∠CBE=∠ACF,再由AAS定理证△BCE≌△CAF,继而得答案.【解答】解:(1)①∵∠BCA=90°,∠α=90°,∴∠BCE+∠CBE=90°,∠BCE+∠ACF=90°,∴∠CBE=∠ACF,∵CA=CB,∠BEC=∠CFA;∴△BCE≌△CAF,∴BE=CF;EF=|CF﹣CE|=|BE﹣AF|.②所填的条件是:∠α+∠BCA=180°.证明:在△BCE中,∠CBE+∠BCE=180°﹣∠BEC=180°﹣∠α.∵∠BCA=180°﹣∠α,∴∠CBE+∠BCE=∠BCA.又∵∠ACF+∠BCE=∠BCA,∴∠CBE=∠ACF,又∵BC=CA,∠BEC=∠CFA,∴△BCE≌△CAF(AAS)∴BE=CF,CE=AF,又∵EF=CF﹣CE,∴EF=|BE﹣AF|.(2)猜想:EF=BE+AF.证明过程:∵∠BEC=∠CFA=∠α,∠α=∠BCA,∠BCA+∠BCE+∠ACF=180°,∠CFA+∠CAF+∠ACF=180°,∴∠BCE=∠CAF,又∵BC=CA,∴△BCE≌△CAF(AAS).∴BE=CF,EC=FA,∴EF=EC+CF=BE+AF.【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全等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注意对三角形全等,相似的综合应用.。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度,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2,6 B.2,2,4 C.1,2,3 D.2,3,4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1、2、x,则x的取值范围是()A.1≤x≤3 B.1<x≤3 C.1≤x<3 D.1<x<33.如图,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25cm,AB比AC长6cm,则△ACD的周长为()A.19cm B.22cm C.25cm D.31cm4.若AD是△ABC的中线,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平分∠BAC B.BD=DC C.AD平分BC D.BC=2DC5.如图,直线a∥b,则∠A的度数是()A.28°B.31°C.39°D.42°6.已知△ABC中,∠A:∠B:∠C=2:3:4,则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7.如图,l1∥l2,∠1=120°,∠2=100°,则∠3=()A.20°B.40°C.50°D.60°8.如下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A.AB=AC B.∠BAE=∠CAD C.BE=DC D.AD=DE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9.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厘米和9厘米,若第三边的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厘米.10.在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三种三角形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的是三角形.11.如图,AB∥CD,∠1=50°,∠2=110°,则∠3= 度.12.如图,直线MA∥NB,∠A=70°,∠B=40°,则∠P= 度.13.如图,若△OAD≌△OBC,且∠O=65°,∠C=20°,则∠OAD= 度.14.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添加一个条件即可).三.解答题(满分25分)15.已知,如图,AE是∠BAC的平分线,∠1=∠D.求证:∠1=∠2.16.如图,△ABC中,按要求画图:(1)画出△ABC中BC边上的中线AD;(2)画出△ABC中AB边上的高CH.17.如图,在△ABC中,∠A=70°,∠B=50°,CD平分∠ACB,求∠ACD的度数.18.如图,AB∥CD,∠A=60°,∠C=∠E,求∠C.19.如图,AB∥CD,证明:∠A=∠C+∠P.四、解答题(共18分)20.一个多边形,它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4倍多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及内角和度数.21.如图,已知AC平分∠BAD,AB=AD.求证:△ABC≌△ADC.22.如图,AB=AC,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FB≌△AEC.五、解答题(共15分)23.如图,在△ABC中,∠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24.已知,如图在△ABC中,AC=BC,AC⊥BC,直线EF交AC于F,交AB于E,交BC的延长线于D,且CF=CD,连接AD、BF,则AD与BF之间有何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度,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A.1,2,6 B.2,2,4 C.1,2,3 D.2,3,4【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计算两个较小的边的和,看看是否大于第三边即可.【解答】解:A、1+2<6,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2+2=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C、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2+3>4,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1、2、x,则x的取值范围是()A.1≤x≤3 B.1<x≤3 C.1≤x<3 D.1<x<3【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已知两边,则第三边的长度应是大于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这样就可求出第三边长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1<x<2+1,即1<x<3.故选D.【点评】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本题需要理解的是如何根据已知的两条边求第三边的范围.3.如图,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25cm,AB比AC长6cm,则△ACD的周长为()A.19cm B.22cm C.25cm D.31cm【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再表示出△ABD和△ACD的周长的差就是AB、AC的差,然后计算即可.【解答】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ABD和△ACD周长的差=(AB+BD+AD)﹣(AC+AD+CD)=AB﹣AC,∵△ABD的周长为25cm,AB比AC长6cm,∴△ACD周长为:25﹣6=19cm.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把三角形的周长的差转化为已知两边AB、AC的长度的差是解题的关键.4.若AD是△ABC的中线,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平分∠BAC B.BD=DC C.AD平分BC D.BC=2DC【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连接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解答】解:A、AD平分∠BAC,则AD是△ABC的角平分线,故本选项错误;AD是△ABC的中线,则有BD=DC,AD平分BC,BC=2DC,故B、C、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几何式子表示是解本题的关键.5.如图,直线a∥b,则∠A的度数是()A.28°B.31°C.39°D.42°【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进行做题.【解答】解:∵a∥b,∴∠DBC=∠BCb=70°(内错角相等),∴∠ABD=180°﹣70°=110°(补角定义),∴∠A=180°﹣31°﹣110°=39°(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及平行线的性质.6.已知△ABC中,∠A:∠B:∠C=2:3:4,则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比例,设三个内角为2k、3k、4k,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最大角的度数.【解答】解:根据题意,设∠A、∠B、∠C分别为2k、3k、4k,则∠A+∠B+∠C=2k+3k+4k=180°,解得k=20°,∴4k=4×20°=80°<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设“k”法的运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7.如图,l1∥l2,∠1=120°,∠2=100°,则∠3=()A.20°B.40°C.50°D.60°【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延长∠1和∠2的公共边交l1于一点,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4的度数,再利用外角性质求解.【解答】解:如图,延长∠1和∠2的公共边交l1于一点,∵l1∥l2,∠1=120°,∴∠4=180°﹣∠1=180°﹣120°=60°,∴∠3=∠2﹣∠4=100°﹣60°=4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然后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外角性质求解.8.如下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A.AB=AC B.∠BAE=∠CAD C.BE=DC D.AD=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ABE≌△ACD,∠1=∠2,∠B=∠C,∴AB=AC,∠BAE=∠CAD,BE=DC,AD=AE,故A、B、C正确;AD的对应边是AE而非DE,所以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的对应角正确确定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9.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厘米和9厘米,若第三边的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9 厘米.【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大于7而小于11.又第三边的长是奇数,故第三边的长是9厘米.【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还要注意第三边是奇数这一条件.10.在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三种三角形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的是钝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通过具体作高.发现: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即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一条在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一条在内部.【解答】解: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的是钝角三角形.【点评】注意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高的位置.11.如图,AB∥CD,∠1=50°,∠2=110°,则∠3= 60 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如图所示,可根据邻补角、内错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求出∠3的度数.【解答】解:∵∠2=110°,∴∠4=70°,∵AB∥CD,∴∠5=∠1=50°,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就可以求出∠3=180°﹣∠4﹣∠5=6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2.如图,直线MA∥NB,∠A=70°,∠B=40°,则∠P= 30 度.【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要求∠P的度数,只需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其所在的三角形的外角,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进行求解.【解答】解: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的同位角是70°.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P=70°﹣40°=30°.故答案为:30°.【点评】特别注意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能够发现并证明此题中的结论:∠P=∠A﹣∠B.13.如图,若△OAD≌△OBC,且∠O=65°,∠C=20°,则∠OAD= 95 度.【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运用全等求出∠D=∠C,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解答】解:∵△OAD≌△OBC,∴∠OAD=∠OBC;在△OBC中,∠O=65°,∠C=20°,∴∠OBC=180°﹣(65°+20°)=180°﹣85°=95°;∴∠OAD=∠OBC=95°.故答案为:95.【点评】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及推理能力,本题比较简单.14.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B=∠C或AE=AD (添加一个条件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要使△ABE≌△ACD,已知AB=AC,∠A=∠A,则可以添加一个边从而利用SAS来判定其全等,或添加一个角从而利用AAS来判定其全等.【解答】解:添加∠B=∠C或AE=AD后可分别根据ASA、SAS判定△ABE≌△ACD.故答案为:∠B=∠C或AE=A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满分25分)15.已知,如图,AE是∠BAC的平分线,∠1=∠D.求证:∠1=∠2.【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专题】证明题.【分析】由∠1=∠D,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AE∥DC,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证∠EAC=∠2,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证明:∵∠1=∠D,∴AE∥D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AC=∠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是∠BAC的平分线,∴∠1=∠EAC,∴∠1=∠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16.如图,△ABC中,按要求画图:(1)画出△ABC中BC边上的中线AD;(2)画出△ABC中AB边上的高CH.【考点】作图—复杂作图;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1)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连接AD即可;(2)以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BA的延长线于两点,再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间的长度的为半径画弧,相交于一点,然后作出高即可.【解答】解:(1)如图,AD即为所求作的BC边上的中线;(2)如图,CH即为所求作的AB边上的高.【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杂作图,主要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都是基本作图,需熟练掌握.17.如图,在△ABC中,∠A=70°,∠B=50°,CD平分∠ACB,求∠ACD的度数.【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的度数后易求解.【解答】解:∵∠A=70°,∠B=50°,∴∠ACB=180°﹣70°﹣50°=60°(三角形内角和定义).∵CD平分∠ACB,∴∠ACD=∠ACB=×60°=30°.【点评】此类题解答的关键为求出∠ACB后求解即可.18.如图,AB∥CD,∠A=60°,∠C=∠E,求∠C.【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DFE,由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C.【解答】解:∵AB∥CD,∠A=60°,∴∠DFE=∠A=60°,∵∠DFE=∠C+∠E,∠C=∠E,∴∠C=3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9.如图,AB∥CD,证明:∠A=∠C+∠P.【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因为∠PED为△PCE的外角,所以∠P+∠C=∠PE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A=∠PED,即∠A=∠C+∠P.【解答】证明:∵AB∥CD,∴∠A=∠P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PED为△PCE的外角,∴∠P+∠C=∠PED,∴∠P+∠C=∠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沟通外角和内角的关系.四、解答题(共18分)20.一个多边形,它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4倍多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及内角和度数.【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4倍多180°,而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则内角和是1620度.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就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解答】解:根据题意,得(n﹣2)•180=1620,解得:n=11.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1,内角和度数是1620度.【点评】此题比较简单,只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即可求解.21.如图,已知AC平分∠BAD,AB=AD.求证:△ABC≌△AD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C=∠DAC,再利用SAS定理便可证明其全等.【解答】证明:∵AC平分∠BAD,∴∠BAC=∠DAC,在△ABC和△ADC中,,∴△ABC≌△AD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找准能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2.如图,AB=AC,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FB≌△AE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可知AE=AB,AF=AC,可知AE=AF,根据SAS即可证明△AFB≌△AEC.【解答】证明:∵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AE=AB,AF=AC,∵AB=AC,∴AE=AF,在△AFB和△AEC中,AB=AC,∠A=∠A,AE=AF,∴△AFB≌△AE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五、解答题(共15分)23.如图,在△ABC中,∠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求∠A=60°.又因为BE是AC边上的高,所以∠AEB=90°,所以∠ABE=30°.同理,∠ACF=30度,又因为∠BHC是△CEH的一个外角,所以∠BHC=120°.【解答】解:∵∠ABC=66°,∠ACB=54°,∴∠A=180°﹣∠ABC﹣∠ACB=180°﹣66°﹣54°=60°.又∵BE是AC边上的高,所以∠AEB=90°,∴∠ABE=180°﹣∠BAC﹣∠AEB=180°﹣90°﹣60°=30°.同理,∠ACF=30°,∴∠BHC=∠BEC+∠ACF=90°+30°=1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三角形的外角通常情况下是转化为内角来解决.24.已知,如图在△ABC中,AC=BC,AC⊥BC,直线EF交AC于F,交AB于E,交BC的延长线于D,且CF=CD,连接AD、BF,则AD与BF之间有何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得△BCF≌△ACD,则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推知AD=BF.【解答】解:AD=BF,理由如下:如图,∵AC⊥BC,∴∠BCF=∠ACD=90°,∴在△BCF与△ACD中,,∴△BCF≌△ACD(SAS),∴AD=B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考试中答题策略和几个答题窍门对于中学生来说,最终都要参加升学考试,而考试的遗憾莫过于实有的水平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致使十几年的辛劳毁于两小时的“经验”不足。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3B. 4C. 5D. 62. 如果 a = 3,b = 5,那么 a + b 等于多少?A. 6B. 8C. 9D. 10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2B. 13C. 15D. 184.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和4,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A. 1B. 2C. 5D. 65. 下列哪个数是负数?A. -3B. 0C. 3D. 6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的平方等于4。
()2. 0是最小的自然数。
()3. 1是最大的质数。
()4.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5. 任何两个奇数相加的和都是偶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数的平方是9,这个数是______。
2.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是35,这两个质数是______和______。
3.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8,腰长是1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
4. 下列各数中,最大的合数是______。
5.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负整数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2的所有因数。
2. 请写出3的所有倍数,不超过20。
3. 请写出5的所有质因数。
4. 请解释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5. 请解释什么是因数分解。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宽是5,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请计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3.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16,请计算这个数的立方。
4. 请计算下列各数的和:2 + 3 + 4 + 5 + 6。
5. 请计算下列各数的差:10 3 2 1。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下列各数中,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1, 2, 3, 4, 5, 6, 7, 8, 9, 10。
2. 请分析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 3, 4, 5, 6, 7, 8, 9, 10, 1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把多项式x 2+ax+b 分解因式,得(x+1)(x-3),则a 、b 的值分别是( )A .a=2,b=3B .a=-2,b=-3C .a=-2,b=3D .a=2,b=-32.若点1(),6A x -,2(),2B x -,32(),C x 在反比例函数12y x =的图像上,则1x ,2x ,3x 的大小关系是( )A .123x x x <<B .213x x x <<C .231x x x <<D .321x x x <<3.已知点()()121,,2,A y B y 在抛物线2(1)2y x =-++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22y y >>B .212y y >>C .122y y >>D .212y y >>4.若关于x 的方程333x m m x x++--=3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92B .m <92且m ≠32C .m >﹣94D .m >﹣94且m ≠﹣34512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2a <B .12a ≤C .12a >D .12a ≥6.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 )A B C D 7.如图,在OAB 和OCD 中,,,,40OA OB OC OD OA OC AOB COD ==>∠=∠=︒,连接,AC BD 交于点M ,连接OM .下列结论:①AC BD =;②40AMB ∠=︒;③OM 平分BOC ∠;④MO平分BMC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4B .3C .2D .18.如图,过△ABC 的顶点A ,作BC 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A .B .C .D .9.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5°B .22.5°C .30°D .45°10.如图,AB CD ⊥,且AB CD =.E 、F 是AD 上两点,CE AD ⊥,BF AD ⊥.若CE a =,BF b =,EF c =,则AD 的长为( )A .a c +B .b c +C .a b c -+D .a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2320x y --=,则23(10)(10)x y ÷=_______.21a +8a =__________.3.若m=201520161-,则m3﹣m2﹣2017m+2015=________.4.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2,0),B(0,1),则直线BC的解析式为________.5.将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摆放,量得∠1+∠2+∠3+∠4=220°,则∠5=_________.6.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DCE,则AEC∠的度数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不等式(1)7252x x-+≥(2)111 32x x-+-<2.先化简,再求值:(1)(2+a)(2-a)+a(a-5b)+3a5b3÷(-a2b)2,其中ab=-12;(2)[(x+2y)(x-2y)-(x+4y)2]÷4y,其中x=-5,y=2.3.已知x=2﹣3,求代数式(7+43)x2+(2+3)x+3的值.4.如图,在▱ABCD中,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且BE=DF(1)求证:▱ABCD是菱形;(2)若AB=5,AC=6,求▱ABCD的面积.5.如图,在△OBC中,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BOC的平分线于点D,连接DB,DC,过点D作DF⊥OC于点F.(1)若∠BOC=60°,求∠BDC的度数;(2)若∠BOC= ,则∠BDC=;(直接写出结果)(3)直接写出OB,OC,OF之间的数量关系.6.某地2015年为做好“精准扶贫”,投入资金1280万元用于异地安置,并规划投入资金逐年增加,2017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加投入资金1600万元.(1)从2015年到2017年,该地投入异地安置资金的年平均增长率为多少?(2)在2017年异地安置的具体实施中,该地计划投入资金不低于500万元用于优先搬迁租房奖励,规定前1000户(含第1000户)每户每天奖励8元,1000户以后每户每天补助5元,按租房400天计算,试求今年该地至少有多少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A4、B5、B6、B7、B8、A9、A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002、13、40304、113y x =-+5、40°6、4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2x ≥;(2)11x >-2、(1)4-2ab ,5;(2)-2x -5y ,0.3、4、(1)略;(2)S 平行四边形ABCD =245、(1)120°;(2)180°-α;(3)OB +OC =2OF6、(1)50%;(2)今年该地至少有1900户享受到优先搬迁租房奖励.。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在等腰中,,点,为坐标原点,若平分,则的值()A.5B.7C.5或7D.4或52 . 下列说法不能推出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C.D.3 . 介于两个相邻整数之间,这两个整数是()A.2和3B.3和4C.4和5D.5和64 . 如图,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MP+PN 的最小值是()B.1C.D.2A.5 . 如图1,园丁住宅小区有一块草坪如图所示.已知AB=3米,BC=4米,CD=12米,DA=13米,且AB⊥BC,这块草坪的面积是()A.24米2B.36米2C.48米2D.72米26 . 已知在Rt△ABC中,∠C=90°,a+b=14,c=10,则△ABC的面积为()A.48B.24C.96D.207 . 如图,在菱形中,,,,则的值是()A.B.2C.D.8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轴、轴的半轴上分别截取,,使,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若点的坐标为,则与的关系为()A.B.C.D.9 . 在实数,+5,,0,,0.303003000,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 . 说法错误的个数是()①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②8是64的一个平方根③;④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实数.A.1个B.2个C.3个D.4个11 . 关于正比例函数y=-2x,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图象必经过点(-1,-2)B.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C.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不论x 取何值,总有y<0二、填空题12 . 如图,菱形ABCD中,AB=4,∠C=60°,菱形ABCD在直线l上向右作无滑动的翻滚,每绕着一个顶点旋转60°叫一次操作,则经过6次这样的操作菱形中心(对角线的交点)O所经过的路径总长为_____.13 . 4的平方根是;-27的立方根是.14 . 如图,在△ABC中,∠BAC=90°,AB=5,AC=12,点D是BC的中点,将△ABD沿AD翻折得到△AED,连接BE,CA.则CE=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龙安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 C. D. 22.(3分)下面三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一组是() A. 6,7,8 B. 20,28,35 C. 1.5,5,2.5 D. 5,12,133.(3分)能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A .整数 B.有理数 C.无理数 D.实数(3分)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 3.1415,,0.321,π,2.32232223…4.(相邻两个3之间的2的个数逐次增加1)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正数、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C.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 D.无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无理数6.(3分)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6 • =6 B. C. D.7.(3分)已知一个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的平方是() A. 25 B. 14 C. 7 D. 58.(3分)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周长为12cm,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 .8 B. 10 C. 12 D. 20 9.(3分)在△ABC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10.(3分)若(m�1)2+ =0,则m+n的值是() A.�1 B. 0 C. 1 D. 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估算: =(精确到1)12 .(3分)比较大小:(填“>”或“<”)13.(3分)如图,带阴影的矩形面积是平方厘米.14.(3分)请你写出:大于3且小于4的一个无理数.15.(3分)若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16.(3分)如图,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的半圆面积之间的关系是.三、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7.计算:(1)(2)(3)(4).18.(5分)在数轴上作出�对应的点.19.(5分)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的值.20.(5分)如图,一个直径为10cm的杯子,在它的正中间竖直放一根筷子,筷子露出杯子外1cm,当筷子倒向杯壁时(筷子底端不动),筷子顶端刚好触到杯口,求筷子长度和杯子的高度.21.(6分)小芳想在墙壁上钉一个直角三角架(如图),其中AC=12厘米,AB=15厘米,求BC长度.22.(6分)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 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F处,折痕为MN,求线段CN长.23.(5分)小东在学习了后,认为也成立,因此他认为一个化简过程: = = 是正确的.你认为他的化简对吗?说说理由.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龙安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 C. D. 2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是求4的算术平方根,应看哪个正数的平方等于4,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 =2,∴4 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运算.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应该是非负数.2.(3分)下面三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一组是() A. 6,7,8 B. 20,28,35 C. 1.5,5,2.5 D. 5,12,13 考点:勾股数.分析:勾股数的定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据此求解即可.解答:解:A、62+72≠82,不能构成勾股数,故错误; B、202+282≠352,不能构成勾股数,故错误; C、1.5和2.5不是整数,所以不能构成勾股数,故错误; D、52+122=132,能构成勾股数,故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勾股数,解答此题要深刻理解勾股数的定义,并能够熟练运用.说明:①三个数必须是正整数,例如:2.5、6、6.5满足a2+b2=c2,但是它们不是正整数,所以它们不是够勾股数.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整数倍得到三个数仍是一组勾股数.③记住常用的勾股数再做题可以提高速度.如:3,4,5;6,8,10;5,12,13;….3.(3分)能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A.整数 B.有理数C.无理数 D.实数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即可得出.解答:解: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任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之,数轴上的任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数轴上的任一点表示的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3分)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 3.1415,,0.321,π,2.32232223…4.(相邻两个3之间的2的个数逐次增加1)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考点:无理数.分析:直接根据无理数的定义直接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3.1415,,0.321,π,2.32232223…(相邻两个3之间的2的个数逐次增加1)中只有π,2.32232223…(相邻两个3之间的2的个数逐次增加1)共2个是无理数.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正确把握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进而得出是解题关键.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正数、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C.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 D.无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无理数考点:实数.分析:根据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说法错误,应该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B、正数、负数统称为有理数,说法错误,应是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数统称为有理数; C、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说法正确; D、无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无理数,说法错误,无理数的倒数一定是无理数;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概念.6.(3分)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6 • =6 B. C. D.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依次计算,再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A、6 • =6 ,故本选项成立; B、 =2,故本选项不成立; C、 = ,故本选项成立;D、� =2 = ,故本选项成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7.(3分)已知一个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的平方是() A. 25 B. 14 C. 7 D. 5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即可求出斜边的平方.解答:解:∵一个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斜边的平方=32+42=2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表达式.8.(3分)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周长为12cm,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 .8 B. 10 C. 12 D. 20 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此题最直接的解法,就是将圆柱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解答:解:底面周长为12cm,半圆弧长为6cm,展开得:又因为BC=8cm,AC=6cm,根据勾股定理得:AB= =10(cm).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展开图,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9.(3分)在△ABC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在△ABC中,AB=6,AC=8,BC=10,推断出62+82=10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10.(3分)若(m�1)2+ =0,则m+n的值是() A.�1 B. 0 C. 1 D. 2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m�1=0,n+2=0,解得m=1,n=�2,所以,m+n=1+(�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估算: =3(精确到1)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求出32=9,3.52=12.25,推出3<<3.5,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 2=9,3.52=12.25,∴3<<3.5,∵ ≈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和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题目比较好,难度不大.12.(3分)比较大小:>(填“>”或“<”)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分析:先比较出分子的大小,再根据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就大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 >1,∴ >;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就大是本题的关键.13.(3分)如图,带阴影的矩形面积是45平方厘米.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直角边的长度,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带阴影的矩形面积.解答:解:∵ =15厘米,∴带阴影的矩形面积=15×3=45平方厘米.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14.(3分)请你写出:大于3且小于4的一个无理数π.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专题:开放型.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如 +2, +2,π等.解答:解:如π, +2等,故答案为:π.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和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题目比较好,难度不大.15.(3分)若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a≥0.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可知:a≥0时,二次根式有意义.解答:解:a 的取值范围是a≥0.点评: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6.(3分)如图,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的半圆面积之间的关系是S1+S2=S3.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三边之间的关系,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出三个半圆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AC2+BC2=AB2,∴ πAC2+ πBC2= πAB2,∵S1= ×π( AC)2= πAC2,同理S2= πBC2,S3= πAB2,∴S1+S2=S3,故答案为:S1+S2=S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及圆的面积公式,熟知勾股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7.计算:(1)(2)(3)(4).考点:实数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各项化简后,合并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各项化简后,合并即可得到结果;(3)原式第一项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第二项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4)原式变形后,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3 �6 +5 =2 ;(2)原式=6× +2 +2× = +2 + =4 ;(3)原式=3�2=1;(4)原式= + �5=3+2�5=0.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5分)在数轴上作出�对应的点.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是直角边为1,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在原点的左边.解答:解:(1)做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2,1的直角三角形;(2)以原点为圆心,所画直角边的斜边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负半轴于一点,点A表示的点.点评:考查了勾股定理,无理数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但应先把它整理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19.(5分)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的值.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由a、b互为倒数可得ab=1,由c、d 互为相反数可得c+d=0,然后将以上两个代数式整体代入所求代数式求值即可.解答:解:依题意得,ab=1,c+d=0;∴ = =�1+0+1 =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关键是运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涉及到倒数、相反数的定义,要求学生灵活掌握各知识点.20.(5分)如图,一个直径为10cm的杯子,在它的正中间竖直放一根筷子,筷子露出杯子外1cm,当筷子倒向杯壁时(筷子底端不动),筷子顶端刚好触到杯口,求筷子长度和杯子的高度.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设杯子的高度是xcm,那么筷子的高度是(x+1)cm,因为直径为10cm的杯子,可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杯子的高度是xcm,那么筷子的高度是(x+1)cm, x2+52=(x+1)2, x2+25=x2+2x+1 x=12, 12+1=13cm.答:杯高12cm,筷子长13cm.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看到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以及各边的长.21.(6分)小芳想在墙壁上钉一个直角三角架(如图),其中AC=12厘米,AB=15厘米,求BC长度.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直角边BC 的长即可.解答:解:∵AC=12厘米,AB=15厘米,∴BC= = =9cm,∴BC的长度为9cm.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难度较小.22.(6分)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 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F处,折痕为MN,求线段CN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只要求出DN就可以求出NE,在直角△CEN中,若设 CN=x,则DN=NE=8�x,CE=4cm,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列出方程,从而解出CN的长.解答:解:设CN=xcm,则DN=(8�x)cm,由折叠的性质知EN=DN=(8�x)cm,而EC= BC=4cm,在Rt△ECN中,由勾股定理可知EN2=EC2+CN2,即(8�x)2=16+x2,整理得16x=48,解得:x=3.即线段CN长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折叠问题其实质是轴对称,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通常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23.(5分)小东在学习了后,认为也成立,因此他认为一个化简过程: = = 是正确的.你认为他的化简对吗?说说理由.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根据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得化简过程是错误的,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即可.解答:解:错误,原因是被开方数应该为非负数. = = = =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运用的条件,注意被开方数应该为非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