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杨军

合集下载

硕士专业代码

硕士专业代码
(4)911电子技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复试专业课:
F5020微机技术及其应用(加试计算机综合程序设计)
02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电子仪器中的应用
陈仲本
03医学电子仪器研制
袁衡新
04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
贺奇才
刘燕
05激光生物医学技术
李晓原
06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及其网络通信
王奎健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01神经退行性变的病理机制和实验治疗
(2)201英语一
(3)306西医综合
复试专业课:
F5012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02干细胞移植与中枢神经损伤修复
曾园山
03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遗传病
张成
04组织工程化关节盘的构建
张志光
05组织工程化生物角膜的构建
王智崇
100121分子医学
01病毒致癌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导师组
方向(01、02、03)
(1)101思想政治理论
高国全
12血管增生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杨霞
13肿瘤血管增生分子机制研究
蔡卫斌
14心肺脑复苏方法
导师组
15分子病理学
李隽
100105法医学
01法医精神病学与法医临床学
赵虎
方向(01)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6西医综合
复试专业课:
F5007法医精神病学
方向(02、03、04)
(1)101思想政治理论
方向(07)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68生物综合(B)
(4)907生物化学(B)
复试专业课:

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

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

卫生毒理学
01
卫生毒理学
陈瑞
1▲
公共卫生学院
100405
卫生毒理学
02
肿瘤发生与预防研究
崔淑香 1 ▲
公共卫生学院
100405
卫生毒理学
03
分析毒理学与纳米检验技术研究
黄沛力 1 ▲
公共卫生学院
100405
卫生毒理学
05
纳米毒理学、颗粒物毒理研究
孙志伟 1 ▲
公共卫生学院
100405
卫生毒理学
06 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物和颗粒物毒理学 周显青 1 ▲
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专业目录
研究
院系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方向
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招生 学位 类型
基础医学院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2
神经递质受体和重大脑病研究
徐志卿 1 ▲
基础医学院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3 应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研究 杨朝阳 1
药理学
01 神经药理学,老年药学,临床药理学
张兰
1▲
宣武医院
1051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01
皮肤老化及医学美容的临床研究
朱威
1◆
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00201/105101 内科学(肾病)
02
肾小球疾病,血液净化研究
刘文虎 1
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00201/105101 内科学(消化系病) 03
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
细胞生物学
01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的筛查要点

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的筛查要点

收稿日期:2020 ̄02 ̄07基金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2013 ̄2 ̄023)通信作者:张丰菊ꎮE ̄mail:zhangfj126@126.comdoi:10.6040/j.issn.1673 ̄3770.1.2020.014专家笔谈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的筛查要点张丰菊ꎬ李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ꎬ北京100730㊀㊀张丰菊ꎬ首都医科大学教授㊁博士研究生导师㊁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医师ꎬ曾获国家教委资助公派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KarolinskaInstituteSt.Erik sEyeHospital)博士后研究ꎮ学术成就: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近视的临床防控治疗和相关基础的研究工作ꎬ1996年始开展了激光LASIK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远视及散光ꎬ临床经验丰富ꎮ主持承担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ꎬ国家十一五㊁十二五科技攻关课题合作项目ꎬ科技部十二五支撑合作项目及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㊁北京市自然基金各1项ꎬ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ꎮ主编«近视矫治相关并发症案例图解及诊疗思维»㊁«实用角膜屈光手术教程»ꎬ主译«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㊁«LASIK:角膜屈光手术新进展»ꎬ副主编«个体化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教程»㊁«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及«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ꎬ参与编写高等教育 十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屈光手术学»㊁«MasteringtheTechniquesofIOLCalculations»㊁«MasteringAdvancedSurfaceAblationTechniques»等国内外学术专著多部ꎮ兼任«中华眼科杂志»㊁«中华眼视光与视觉科学杂志»㊁«中华医学杂志»㊁«APJO»等期刊编委ꎮ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ꎬ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视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ꎬ中国老年医学会眼视光学组副主任委员ꎬ中国中药协会眼保健中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ꎬ中国女医师协会理事㊁视光学专业委员会常委ꎬ教育部高等学校眼视光医学专委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ꎬ中华医学会北京眼科学会委员ꎬ2015年至2018年任亚太眼科学会屈光手术专业学组秘书ꎮ奖项荣誉:曾多次获部㊁省㊁市级的荣誉称号ꎬ获市政府津贴ꎮ2013年获北京市卫生系统 215 高层次人才项目学科带头人ꎬ2017年获APAO亚太学会眼科成就奖ꎮ2019年度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ꎬ以及省科技进步二㊁三等奖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ꎮ教书育人:培养60余名研究生成为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中坚力量ꎬ先后两届被评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的优秀导师ꎮ摘要:安全性㊁有效性㊁可预测性和远期稳定性是角膜屈光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ꎬ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术前严格筛查和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ꎮ本文就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的筛查要点做一阐述ꎬ目的在于合理地选择手术适应证ꎬ有效规避医疗隐患和风险ꎬ使得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获得安全㊁有效及满意的术后效果ꎬ进一步提升术后的视觉质量ꎮ关键词:角膜屈光手术ꎻ医疗隐患ꎬ眼科ꎻ术前筛查ꎻ适应证ꎻ视觉质量中图分类号:R778.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 ̄3770(2020)02 ̄0007 ̄06引用格式:张丰菊ꎬ李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的筛查要点[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20ꎬ34(2):7 ̄12.ZHANGFengjuꎬLIYu.Keycriteriaforscreeningbeforecornealrefractivesurgery[J].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 ̄versityꎬ2020ꎬ34(2):7 ̄12.KeycriteriaforscreeningbeforecornealrefractivesurgeryZHANGFengjuꎬLIYuBeijingTongrenEyeCenterꎬBeijingTongrenHospitalꎬCapitalMedicalUniversityꎬBeijingOphthalmology&VisualSciencesKeyLabꎬBeijing100730ꎬChinaAbstract:Safetyꎬefficacyꎬpredictabilityꎬandlong ̄termstabilityaretheprerequisitesforsatisfiedoutcomesaftercornealrefractivesurgery.Themostimportantfactorsarestrictpre ̄operativescreeningandreasonableselectionforsurgicalindications.Thisarticleputforwardthemaincriteriaforscreeningbeforecornealrefractivesurgeryꎬwhichpurposeistoselectsurgicalindicationsrationallyandavoidmedicalpitfallsandriskseffectively.Andmakesurethepatientscouldachievethesafeꎬeffectiveꎬandstableresultsaswellashighvisualqualityaftercornealrefractivesurgery.Keywords:CornealrefractivesurgeryꎻHiddenmedicalriskꎻOphthalmologyꎻPreoperativescreeningꎻIndicationsꎻVisualquality㊀㊀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近年来陆续被大量证实[1]ꎬ逐步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接受ꎬ每年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人数约100万例[2]ꎮ随着患者接受程度的不断增加及仪器设备软件的持续更新ꎬ部分医师疏于对术前检查的把控ꎬ扩大手术适应证的选择ꎬ以及缺乏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ꎬ使得术后效果并不理想[3]ꎮ为进一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㊁有效性㊁可预测性和远期稳定性ꎬ术前严格筛查和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尤为重要ꎮ本研究就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筛查要点做一阐述ꎬ目的在于合理地选择手术适应证㊁有效地规避医疗隐患和风险ꎬ使得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获得安全㊁有效及满意的术后效果ꎬ进一步提升术后视觉质量ꎮ1㊀合理选择适应证是确保手术安全基本前提㊀㊀为了规范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应用ꎬ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ꎬ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的专家委员在2015年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达成共识[4]:将板层角膜激光手术(femtosecondlaserassistedLASIKꎬFS ̄LASIK和smallincisionlenticuleextrac ̄tionꎬSMILE)的适应证定为:①本人有摘镜愿望ꎻ②年龄ȡ18岁ꎻ③屈光状态基本稳定(每年近视屈光度数增长不超过0.50Dꎬȡ2年)ꎻ④矫正屈光度数为近视ɤ-12.00Dꎬ散光ɤ6.00Dꎬ远视ɤ+6.00D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SMILE术式的范围为-1.00~-10.00D[5]ꎬ柱镜度数ɤ-5.00Dꎬ建议球镜与柱镜度数和ɤ-10.00Dꎻ⑤极低屈光度数的矫正需酌情而定ꎻ⑥并要求预期切削后角膜瓣下剩余角膜中央基质厚度>250μm(建议280μm)ꎻ⑦同时预期术后剩余角膜中央基质厚度ȡ术前角膜厚度50%ꎮ表层角膜激光手术与板层手术相比ꎬ其矫正范围相对较小ꎬ建议屈光度数ɤ-8.00Dꎮ此种术式适用于特殊职业的人群ꎬ如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员或武警等ꎬ也适用于角膜偏薄㊁睑裂偏小㊁眼窝偏深等特殊解剖条件不易行板层手术或角膜浅层疾病伴有屈光不正的患者ꎮ同时对于增效手术ꎬ也适用于预期剩余基质过薄的患者ꎮ随着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ꎬ选择个性化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ꎮ其中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针对角膜前表面形态的不规则人群ꎬ通过精确对位及扩大有效光学区ꎬ避免或减少手术源性高阶像差的引入以及减少或消除术前已存在的角膜前表面不规则的矫正方式ꎮ2018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针对利用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扫描组织这一特定的个性化激光消融技术达成共识[6]ꎬ将手术适应证分为两类:(一)对于以矫正屈光度数为首要目的而角膜形态相对规则的患者ꎬ建议矫正屈光度数范围:①近视屈光度数:-9.00D及以下ꎻ②远视屈光度数:ɤ+6.00Dꎻ③散光屈光度数:ɤ6.00Dꎮ(二)不以矫正屈光度数为主要目的的特殊患者:①严重角膜不规则散光ꎬ如角膜屈光手术㊁角膜移植手术后等ꎬ角膜外伤或角膜疾病导致瘢痕愈合ꎬ角膜形态已稳定ꎻ②疑似或早期圆锥角膜㊁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膨隆ꎬ须联合角膜胶原交联(collagencross ̄linkingꎬCXL)手术治疗ꎮ2㊀术前仔细筛查是手术安全性的有效保障安全性是近视患者选择激光手术最大的顾虑ꎬ保障手术的安全是屈光手术医生工作重心之一ꎬ术前筛查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ꎬ提升患者术后视觉质量ꎮ2.1㊀圆锥角膜及顿挫性圆锥角膜的术前筛查㊀美国屈光手术指南[7]以及我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临床诊疗专家共识[4ꎬ5]均明确指出疑似圆锥角膜㊁已确诊的圆锥角膜是角膜屈光手术的绝对禁忌证ꎮ临床中有明确临床体征的圆锥角膜相对容易诊断ꎬ但对于临床体征不明显ꎬ又有行屈光手术意愿的人群ꎬ筛查出早期圆锥角膜是保障手术安全有效的前提ꎮ利用角膜地形图分析角膜前㊁后表面形态ꎬ目前仍然是诊断圆锥角膜尤其是尚无临床表现的早期或疑似圆锥角膜最为敏感的方法[8 ̄10]ꎮ临床上已有多种类型的角膜形态检查设备及诊断指标用于筛检圆锥角膜ꎬ如Tomy㊁Pentacam㊁Sirus㊁Orbscan㊁Galilei等ꎮ虽尚无公认敏感度与特异度俱佳的检测系统[11 ̄12]ꎬ但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被临床广泛采纳协助圆锥角膜筛查ꎮ«圆锥角膜和角膜扩张疾病的全球共识»提出[13]ꎬ当角膜前表面最薄点高度值为(+8~+11)μmꎬ后表面最薄点高度值(+13~+16)μm时ꎬ高度怀疑圆锥角膜ꎮ对于早期或可疑圆锥ꎬ可通过对比双眼高度及厚度数据对称性ꎬ做出圆锥角膜的风险判断ꎮ同时可利用Belin分析软件ꎬ观察角膜厚度变化百分比及角膜厚度变化速率协助评估角膜形态的异常ꎮ研究显示ꎬ对圆锥角膜的生物力学改变可能早于角膜形态变化[14]ꎬ对于角膜地形图难以确定的早期圆锥角膜ꎬ可借助活体角膜生物力学检测ꎬ分析角膜生物力学性能辅助筛查潜在圆锥角膜ꎮCorvis生物力学指数(cornealbiomechanicalin ̄dexꎬCBI)㊁角膜扩张综合偏差分析指数(belin/ambrósiodeviationꎬBADD)㊁断层扫描生物力学指数(tomographicandbiomechanicalindexꎬTBI)对于区分正常眼与圆锥角膜㊁顿挫型圆锥角膜均具有诊断价值[15]ꎮ但与CBI㊁BADD相比ꎬCBI联合Penta ̄cam提供的形态学数据综合分析的TBI指数对于诊断圆锥角膜和顿挫型圆锥角膜具有更好的精准性[16]ꎮ对于圆锥角膜的早期筛查具有积极的临床参考价值ꎮ家族性遗传在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ꎮ目前已分析识别出19个可能存在圆锥角膜相关突变基因位点[17]ꎬ未来角膜屈光术前行圆锥角膜的基因筛查有望成为协助明确顿挫期圆锥角膜疾病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ꎮ值得强调的是ꎬ圆锥角膜的诊断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㊁眼压㊁屈光度状态㊁角膜地形图形态㊁角膜生物力学及外界干扰因素等ꎬ并不能通过单一指标来诊断圆锥角膜ꎮ2.2㊀角膜营养不良的术前筛查㊀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种家族遗传有关的疾病ꎮ其中ꎬ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granularcornealdystrophyꎬGCD)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角膜营养不良之一ꎮ显微镜下表现为角膜基质层内呈现出环状㊁盘状㊁星形㊁雪花状混浊ꎮ由于部分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病情进展相对较慢ꎬ其最佳矫正视力仍较好ꎬ存在屈光手术的需求ꎬ拟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ꎮ然而国内外先后报道了许多由LASIK术后引起II型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混浊加剧㊁矫正视力明显下降的病例ꎬ对视功能造成影响[18 ̄20]ꎮ我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专家共识[4]已将角膜基质或内皮营养不良定为手术相对禁忌证ꎮ某些角膜营养不良与TGFBI基因有关ꎮ宋彦铮等研究发现在国人拟行屈光手术人群中[21]ꎬ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基因阳性的比例为0.24%ꎮ术前应详细询问家族史及病史㊁利用裂隙灯仔细观察有无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体征ꎬ对于可疑病例(兼有家族史和体征ꎬ或二者有其一者)ꎬ则强调行相关Avellino基因筛查明确病因[21 ̄22]ꎬ有助于医师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分型ꎬ从而避免对GCD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任何类型的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术[23]ꎬ加重病情ꎬ同时为患者及家属做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ꎬ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ꎮ2.3㊀青光眼的术前筛查㊀在一项对2784例拟行角膜屈光手术人群的调查中发现ꎬ其中有705例患者因各种原因不符合手术适应证ꎬ而其中青光眼的比例为0.7%[24]ꎮ由于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厚度及曲率变化ꎬ影响了术后眼压的测量ꎮ术后常规使用激素点眼ꎬ可引发激素性青光眼ꎮ同时功能性滤过泡的存在ꎬ将影响屈光手术的选择和效果ꎮ故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专家共识[4]中将尚未控制的青光眼列为手术的绝对禁忌证ꎬ眼压控制良好的青光眼列为手术的相对禁忌证ꎮ高度近视是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人群ꎬ高度近视视盘斜插入㊁视杯浅㊁视盘颞侧比常人苍白ꎬ易造成视盘盘沿宽窄难以判断ꎬ豹纹状眼底或者大片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造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判断困难ꎻ菲薄的视网膜和萎缩的脉络膜视网膜引起视野缺损难以与青光眼性缺损视野相区分均增加了早期诊断青光眼的难度[25]ꎮWeiss等发现一些患者LASIK术后视野缩小[26]ꎬ其认为是术中一过性眼压升高损伤了视神经ꎮ故术前详细询问是否有青光眼家族史ꎬ对高眼压㊁杯盘比大的可疑病例监测视野变化ꎬ术前青光眼风险评估是预防青光眼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ꎬ对保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ꎮ3㊀术前检查数据具有可重复性实属必要㊀㊀随着手术设备及检测仪器的发展ꎬ结合角膜非对称性指数与角膜上皮厚度等参数更有利于甄别顿挫型圆锥角膜[27]ꎬ故角膜地形图㊁前节OCT[28]检测数据的精准性及可重复性对于诊断角膜源性疾病[29]至关重要ꎮ同时屈光手术不仅为提高裸眼视力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术后视觉质量的提升ꎬ选择角膜地形图及波前像差引导下的个性化手术方案ꎬ术前精准角膜生物学参数测量是保障个性化屈光手术术后完美视觉质量的基础ꎮ而相较于Orb ̄scanIIꎬPentacamHR和Galilei在圆锥角膜参数测量中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30]ꎮ高质量的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图在术中实施SMILE手术或飞秒激光辅助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中协助精准定位ꎬ提高手术设计的精准性及预测性ꎬ发挥着积极的作用ꎬ进一步提升术后的视觉质量[31 ̄33]人眼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光学系统ꎬ有许多重要的光学参数ꎬ包括眼轴㊁视轴㊁瞳孔轴㊁Kappa角㊁Alpha角等ꎬ在人眼成像和视觉质量中起到重要作用ꎮKappa角是指视轴和光轴的夹角ꎬ角膜屈光手术切削中心的定位一直存在争议[34 ̄35]ꎬ大多数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心都是以瞳孔轴为切削中心ꎬ然而对于一些Kappa角较大的患者ꎬ以瞳孔轴为切削中心容易造成偏心切削ꎬ导致患者术后视觉质量下降[36]ꎮPentacam㊁Sirus㊁Galilei及Lenstar等设备均可显示Kappa角的具体数值ꎬ由于Kappa角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设计中具有参考意义ꎬ故协助术中视轴中心精准定位的数据和图像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尤为重要ꎮ梁刚等通过比较在Q值引导及Kappa角补偿的准分子切削模式下[37]ꎬSBK和FS ̄LASIK2种手术方式对术眼的高阶像差的影响ꎬ强调了术中大Kappa角调整对术后视觉质量提升的作用ꎮ4㊀关注术前双眼视功能的必要性㊀㊀建议详查术前眼位㊁双眼视功能及调节力等眼部基本情况ꎬ关注术前特殊主诉ꎬ注重心理评估ꎬ提高术后满意度ꎮ注视眼是指在双眼视的前提下ꎬ注视㊁感知和融合方面占优势地位的那只眼睛ꎮ当矫正伴有屈光不正的老视眼时ꎬ为同时获得较好的远近视力ꎬ临床中可设计单眼单视方法矫治[38]ꎬ即一眼矫正为正视用于视远ꎬ另一眼矫正为近视用于视近ꎬ一般选择使注视眼用于看远ꎬ所获得的视觉质量更佳[39]ꎬ满意度更高ꎮ但需要注意年长者眼表功能的评估ꎬ干眼及睑板腺功能不良[40]的及时诊治尤为重要[41]ꎮ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不仅可以矫正屈光不正ꎬ同时也可以改善远视及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术后的立体视功能[42]ꎮ但值得注意的是ꎬ对于术前已存在双眼感觉运动功能障碍ꎬ如眼位异常㊁斜视㊁复视的患者ꎬ术后发生视功能异常的概率也更高ꎬ故需术前明确视功能情况ꎬ分析异常原因ꎬ关注危险因素[43]ꎬ术前充分沟通ꎬ对于有不同职业及特殊主诉ꎬ应给予不同手术方式选择及个性化手术设计ꎬ同时行模拟测试拟行手术的方案以达到满意的术后效果ꎮ总之ꎬ周到细致的术前检查和充分的医患沟通ꎬ使得双方互相信任互相理解ꎬ共同携手努力方可取得远期满意的术后效果ꎬ避免医疗隐患和并发症的发生ꎬ从而有效提升术后远期的视觉质量ꎬ值得临床实施时认真思考及合理防控ꎮ参考文献:[1]WenDZꎬMcAlindenCꎬFlitcroftIꎬetal.Postoperativeefficacyꎬpredictabilityꎬsafetyꎬandvisualqualityoflasercornealrefractivesurgery:anetworkmeta ̄analysis[J].AmJOphthalmolꎬ2017ꎬ178:65 ̄78.doi:10.1016/j.ajo.2017.03.013.[2]李莹.重视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快速发展中的手术并发症问题[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8ꎬ54(10):721 ̄725.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8.10.001.LIYing.Keepaneyeonstandardizedmanagementofla ̄serrefractivesurgeryunderitsrapiddevelopment[J].ChineseJournalofOphthalmologyꎬ2018ꎬ54(10):721 ̄725.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8.10.001. [3]BohacMꎬKoncarevicMꎬPasalicAꎬetal.Incidence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PostLASIKEctasia:AReviewofover30ꎬ000LASIKCases[J].SeminOphthalmolꎬ2018ꎬ33(7 ̄8):869 ̄877.doi:10.1080/08820538.2018.1539183.Epub2018Oct25.[4]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5ꎬ51(4):249 ̄254.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5.04.003.[5]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我国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手术规范专家共识(2016年)[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6ꎬ52(1):15 ̄21.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6.01.007.[6]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我国角膜地形图引导个性化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专家共识(2018年)[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8ꎬ54(1):23 ̄26.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8.01.005.[7]周行涛ꎬ李美燕.解读新版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PP):角膜屈光手术更安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ꎬ2018ꎬ18(6):371 ̄373.doi:10.14166/j.issn.1671 ̄2420.2018.06.001.ZHOUXingtaoꎬLIMeiyan.InterpretationofPreferredPracticePattern:saferforcornealrefractivesurgery[J].ChineseJournalofOphthalmologyandOtorhinolaryngolo ̄gyꎬ2018ꎬ18(6):371 ̄373.doi:10.14166/j.issn.1671 ̄2420.2018.06.001.[8]SanthiagoMRꎬSmadjaDꎬWilsonSEꎬetal.Roleofper ̄centtissuealteredonectasiaafterLASIKineyeswithsus ̄picioustopography[J].JRefractSurgꎬ2015ꎬ31(4):258 ̄265.doi:10.3928/1081597X ̄20150319 ̄05. [9]MeyerJJꎬGokulAꎬVellaraHRꎬetal.RepeatabilityandagreementoforbscanIIꎬpentacamHRꎬandGalileitomo ̄graphysystemsincorneaswithkeratoconus[J].AmJOphthalmolꎬ2017ꎬ175:122 ̄128.doi:10.1016/j.ajo.2016.12.003.[10]ShettyRꎬRaoHꎬKhamarPꎬetal.Keratoconusscreen ̄ingindicesandtheirdiagnosticabilitytodistinguishnor ̄malfromectaticcorneas[J].AmJOphthalmolꎬ2017ꎬ181:140 ̄148.doi:10.1016/j.ajo.2017.06.031. [11]GolanOꎬPiccininiALꎬHwangESꎬetal.Distinguishinghighlyasymmetrickeratoconuseyesusingdualscheimp ̄flug/placidoanalysis[J].AmJOphthalmolꎬ2019ꎬ201:46 ̄53.doi:10.1016/j.ajo.2019.01.023.[12]LopesBTꎬRamosICꎬSalomãoMQꎬetal.Enhancedto ̄mographicassessmenttodetectcornealectasiabasedonartificialintelligence[J].AmJOphthalmolꎬ2018ꎬ195:223 ̄232.doi:10.1016/j.ajo.2018.08.005.[13]GomesJAꎬTanDꎬRapuanoCJꎬetal.Globalconsensusonkeratoconusandectaticdiseases[J].Corneaꎬ2015ꎬ34(4):359 ̄369.doi:10.1097/ICO.0000000000000408. [14]VinciguerraRꎬAmbrósioRJrꎬRobertsCJꎬetal.Bio ̄mechanicalcharacterizationofsubclinicalkeratoconuswithouttopographicortomographicabnormalities[J].JRefractSurgꎬ2017ꎬ33(6):399 ̄407.doi:10.3928/1081597X ̄20170213 ̄01.[15]AmbrósioRJrꎬLopesBTꎬFaria ̄CorreiaFꎬetal.Inte ̄grationofscheimpflug ̄basedcornealtomographyandbi ̄omechanicalassessmentsforenhancingectasiadetection[J].JRefractSurgꎬ2017ꎬ33(7):434 ̄443.doi:10.3928/1081597X ̄20170426 ̄02.[16]ZhangMYꎬZhangFJꎬLiYꎬetal.EarlydiagnosisofkeratoconusinChinesemyopiceyesbycombiningcorvisSTwithpentacam[J].CurrEyeResꎬ2020ꎬ45(2):118 ̄123.doi:10.1080/02713683.2019.1658787. [17]WheelerJꎬHauserMAꎬAfshariNAꎬetal.Thegeneticsofkeratoconus:areview[J].ReprodSystSexDisordꎬ2012ꎬ3(Suppl6).pii:001.[18]KimTIꎬRohMIꎬGrossniklausHEꎬetal.Depositsof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beta ̄inducedproteiningranu ̄larcornealdystrophytypeIIafterLASIK[J].Corneaꎬ2008ꎬ27(1):28 ̄32.doi:10.1097/ICO.0b013e318156d36d.[19]Chao ̄ShernCꎬMeRꎬDeDionisioLAꎬetal.Post ̄LASIKexacerbationofgranularcornealdystrophytype2inmembersofaChinesefamily[J].Eye(Lond)ꎬ2018ꎬ32(1):39 ̄43.doi:10.1038/eye.2017.265. [20]张小艳ꎬ侯文博ꎬ张丰菊ꎬ等.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混浊加重一例[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1ꎬ47(8):754 ̄755.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1.08.021.[21]SongYZꎬSunMSꎬWangNLꎬetal.Prevalenceof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 ̄inducedgenecornealdys ̄trophiesinChineserefractivesurgerycandidates[J].JCataractRefractSurgꎬ2017ꎬ43(12):1489 ̄1494.doi:10.1016/j.jcrs.2017.07.038.[22]ZengLꎬZhaoJꎬChenYJꎬetal.TGFBIgenemutationanalysisofclinicallydiagnosedgranularcornealdystro ̄phypatientspriortoPTK:apilotstudyfromEasternChina[J].SciRepꎬ2017ꎬ7(1):596.doi:10.1038/s41598 ̄017 ̄00716 ̄5.[23]张丰菊ꎬ孙旭光.角膜颗粒状营养不良是否适合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1ꎬ47(7):580 ̄583.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1.07.002.ZHANGFengjuꎬSUNXuguang.Whetherdoesthegran ̄ularcornealdystrophyindicatefortheexcimerlaserabla ̄tionsurgeryornot[J].ChineseJournalofOphthalmolo ̄gyꎬ2011ꎬ47(7):580 ̄583.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1.07.002.[24]Hori ̄KomaiYꎬTodaIꎬAsano ̄KatoNꎬetal.Reasonsfornotperformingrefractivesurgery[J].JCataractRe ̄fractSurgꎬ2002ꎬ28(5):795 ̄797.doi:10.1016/s0886 ̄3350(01)01321 ̄9.[25]吴玲玲.如何诊断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开角型青光眼[J].中华眼科杂志ꎬ2013ꎬ49(11):965 ̄967.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3.11.003.WULingling.Diagnosisofopen ̄angleGlaucomaaftermyopicexcimerlasercornealrefractivesurgery[J].Chi ̄neseJournalofOphthalmologyꎬ2013ꎬ49(11):965 ̄967.doi:10.3760/cma.j.issn.0412 ̄4081.2013.11.003. [26]WeissHSꎬRubinfeldRSꎬAnderschatJF.Casereportsandsmallcaseseries:LASIK ̄associatedvisualfieldlossinaGlaucomasuspect[J].ArchOphthalmolꎬ2001ꎬ119(5):774 ̄775.[27]HwangESꎬPerez ̄StraziotaCEꎬKimSWꎬetal.Distin ̄guishinghighlyasymmetrickeratoconuseyesusingcom ̄binedscheimpflugandspectral ̄domainOCTanalysis[J].Ophthalmologyꎬ2018ꎬ125(12):1862 ̄1871.doi:10.1016/j.ophtha.2018.06.020.[28]SaviniGꎬSchiano ̄LomorielloDꎬHofferKJ.Repeat ̄abilityofautomaticmeasurementsbyanewanteriorseg ̄ment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ercombinedwithPlac ̄idotopographyandagreementwith2Scheimpflugcam ̄eras[J].JCataractRefractSurgꎬ2018ꎬ44(4):471 ̄478.doi:10.1016/j.jcrs.2018.02.015.[29]LuNJꎬChenDꎬCuiLLꎬetal.Repeatabilityofcorneaandsublayerthicknessmeasurementsusingopticalcoher ̄encetomographyincorneasofanomalousrefractivesta ̄tus[J].JRefractSurgꎬ2019ꎬ35(9):600 ̄605.doi:10.3928/1081597X ̄20190806 ̄03.[30]MeyerJJꎬGokulAꎬVellaraHRꎬetal.RepeatabilityandagreementoforbscanIIꎬpentacamHRꎬandGalileitomographysystemsincorneaswithkeratoconus[J].AmJOphthalmolꎬ2017ꎬ175:122 ̄128.doi:10.1016/j.ajo.2016.12.003.[31]SchallhornJMꎬSeifertSꎬSchallhornSC.SMILEꎬto ̄pography ̄guidedLASIKꎬandwavefront ̄guidedLASIK:reviewofclinicaloutcomesinpremarketapprovalFDAstudies[J].JRefractSurgꎬ2019ꎬ35(11):690 ̄698.doi:10.3928/1081597X ̄20190930 ̄02.[32]WallersteinAꎬCaron ̄CantinMꎬGauvinMꎬetal.Pri ̄marytopography ̄guidedLASIK:refractiveꎬvisualꎬandsubjectivequalityofvisionoutcomesforastigmatismȡ2.00diopters[J].JRefractSurgꎬ2019ꎬ35(2):78 ̄86.doi:10.3928/1081597X ̄20181210 ̄01.[33]WallersteinAꎬGauvinMꎬCohenM.Effectofanteriorcornealhigher ̄orderaberrationablationdepthonprimarytopography ̄guidedLASIKoutcomes[J].JRefractSurgꎬ2019ꎬ35(12):754 ̄762.doi:10.3928/1081597X ̄20191021 ̄02.[34]deOrtuetaDꎬArba ̄MosqueraS.Laserinsitukeratom ̄ileusisforhighhyperopiawithcornealvertexcentrationandasymmetricoffset[J].EurJOphthalmolꎬ2017ꎬ27(2):141 ̄152.doi:10.5301/ejo.5000835.[35]KhakshoorHꎬMcCaugheyMVꎬVejdaniAHꎬetal.Useofanglekappainmyopic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J].ClinOphthalmolꎬ2015ꎬ9:193 ̄195.doi:10.2147/OPTH.S70690.[36]LiuMLꎬSunYꎬWangDYꎬetal.Decentrationofopti ̄calzonecenteranditsimpactonvisualoutcomesfollow ̄ingSMILE[J].Corneaꎬ2015ꎬ34(4):392 ̄397.doi:10.1097/ICO.0000000000000383.[37]梁刚ꎬ查旭ꎬ张丰菊.Q值引导及Kappa角调整后SBK和飞秒LASIK术后高阶象差的对比[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ꎬ2014ꎬ16(1):25 ̄29.LIANGGangꎬZHAXuꎬZHANGFengju.Aclinicalstudycomparingthechangesinhigher ̄orderaberrationsfollowingSBKandfemtosecondlaserLASIKwithacus ̄tomizedQ ̄factorandKappaadjustment[J].ChineseJournalofOptometry&Ophthalmologyꎬ2014ꎬ16(1):25 ̄29.[38]PengMYꎬHannanSꎬTeenanDꎬetal.MonovisionLASIKinemmetropicpresbyopicpatients[J].ClinOph ̄thalmolꎬ2018ꎬ12:1665 ̄1671.doi:10.2147/OPTH.S170759.[39]ZhangTꎬSunYꎬWengSBꎬetal.Asphericmicro ̄monovisionLASIKincorrectionofpresbyopiaandmy ̄opicastigmatism:earlyclinicaloutcomesinaChinesepopulation[J].JRefractSurgꎬ2016ꎬ32(10):680 ̄685.doi:10.3928/1081597X ̄20160628 ̄01.[40]黄鹤ꎬ安阳ꎬ何伟ꎬ等.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IntraLase ̄LASIK术前睑板腺处理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ꎬ2016ꎬ16(4):788 ̄790.HUANGHeꎬANYangꎬHEWeiꎬetal.Clinicalobser ̄vationontreatmentofMeibomianglandbeforeIntraLaseLASIKinpatientswithMeibomianglanddysfunction[J].InternationalEyeScienceꎬ2016ꎬ16(4):788 ̄790. [41]Diez ̄FeijóoEꎬGrauAEꎬAbuslemeEIꎬetal.Clinicalpresentationandcausesofrecurrentcornealerosionsyn ̄drome:reviewof100patients[J].Corneaꎬ2014ꎬ33(6):571 ̄575.doi:10.1097/ICO.0000000000000111. [42]ShiMHꎬJiangHXꎬNiuXGꎬetal.Hyperopiccornealrefractivesurgeryinpatientswithaccommodativeesotro ̄piaandamblyopia[J].JAAPOSꎬ2014ꎬ18(4):316 ̄320.doi:10.1016/j.jaapos.2014.02.015.[43]KushnerBJꎬKowalL.Diplopiaafterrefractivesurgery:occurrenceandprevention[J].ArchOphthalmolꎬ2003ꎬ121(3):315 ̄321.doi:10.1001/archopht.121.3.315.(编辑:李纬)。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2013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2013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2002年4月制定 2013年7月修订)医学(理学、工学)博士科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的理解,熟悉并了解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技术。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4.胜任本学科高校讲师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承担的教学及科研任务。

5.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二年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入学后直接进入学系(教研室)、科室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工作;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或临床训练工作。

第一学年末(第二学期)之前进行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

四、学习过程学分要求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为使博士生确实能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博士生应加强课程学习,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7.0学分;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修满25.0学分。

研究生所选修课程,均应参加考试,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定。

必修课及必选课70分及格,选修课60分及格。

1.公共必修课共5.0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 2.0学分外语(英语)72学时 3.0学分2.必选课至少2门至少2.0学分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 1.0学分选课表选择课程一门 1.0学分3.选修课不做要求4.开题报告与开题考核 2.0学分5.学术讲座至少10.0学分(其中本人作报告至少占4.0学分,包括学位论文中期汇报1.0学分)学术讲座具体规定见《首都医科大学关于加强研究生学术讲座的实施意见》。

6.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 1.0学分7.科研训练与考核 5.0学分(其中包括医学研究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学习与考核0.5学分)共计25.0学分五、教学工作和临床工作1.校本部各基础学科的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各学系(教研室)按低年讲师的要求安排一轮教学任务。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汇总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汇总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汇总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学系:周德山段维明细胞生物学学系:安威李丽英医学遗传学学系:丁卫叶海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系:王松灵贺俊崎张玉祥吴巍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系:刘慧荣朱进霞王军王学江病原生物学学系:诸欣平安静免疫学学系:丁跃中赵文明张权庚病理学学系:李汇华李良宫丽平戴洁药理学学系:薛明林秀坤神经生物学学系:王晓民徐志卿李俊发李晓光杨慧张红段德义陈昭然实验动物学学系:陈振文王钜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张力平侯燕芝郝刚董小黎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学系:郭秀花何燕劳动卫生学与环境卫生学学系:田琳营养与卫生食品学学系:肖荣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学系:孙志伟周显青黄沛力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药物化学学系:赵明药剂学学系:崔国辉新药药理学学系:罗大力化学生物学学系:彭师奇叶玲张建伟李莉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学学系:刘志成张宽黄亚奇生物医学仪器学学系:罗述谦李海云张旭陈安宇梁志远生物医学信息学学系:童隆正李林中医药学院中医学学系:王蕾车念聪耿建国高彦彬章红英中药学学系:王秀娟许利平吴霞陈忻龚慕辛中医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王地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学系:王亚东高广颖崔小波医学人文学学系:王晓燕张曼华杨凤池哲学与社会科学学系:田刚张艳清刘春梅应用语言学学系:卢凤香应用体育学学系:杨春玲赵东生护理学院成人护理学学系:吴瑛护理人文学学系:刘均娥燕京医学院基础医学学系:刘扬李玉明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全科医学基础学系:线福华郭爱民路孝琴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张进禄。

首都医科大康复研究生医学与理疗学

首都医科大康复研究生医学与理疗学

首都医科大康复研究生医学与理疗学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研究生医学与理疗学专业是一门致力于培养
高水平康复医学人才的学科。

该专业涵盖了康复医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理疗、康复护理、康复心理学、康复工程学等。

首都医科大学作为中国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其康复研究生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在国内享有盛誉。

该专业教师队伍强大,拥有一支由知名学者、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他们在康复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了多门与康复医学相关的课程,如运动康复、神经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疼痛康复等,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知识和技能。

此外,该专业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机会,包括临床实践、康复科研实践、康复技能培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总之,首都医科大学康复研究生医学与理疗学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康复医学学科,它为培养高水平的康复医学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想要从事康复医学工作的学生来说,选择该专业将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回授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回授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回授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回授法护理方式。

干预3个月后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进行测评;干预前、干预后1、3、6个月采用Bath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Bath 综合功能状况调查表(BASFI)指数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前,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BASDAI 及BASFI 评分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 时间<0.05);干预后各时点各指标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P 交互<0.05);表明观察组患者接受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回授法干预后,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状态及综合功能状态逐渐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

结论 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回授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回授法;强直性脊柱炎;功能锻炼;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3.11.012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回授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项目(编号:2022-NWKY-00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培育振兴项目(编号: 202119)作者单位:750002 宁夏银川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通信作者:姚辉,硕士,副主任护师,护士长张萍 杨红梅 姚辉 史娜 杜倩倩Application of video trivialized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feedbake method in functional exercise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ZHANG Ping, YANG Hongmei, YAO Hui, SHI Na, DU Qianqian (People's Hospital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Yinchuan, 750002,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 ect of video three-dimensional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feedback method in functional exercise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hods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1, 118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the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department of a Class III Grade A hospital in Ningxia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bility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roup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wa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video three-dimensional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feedback nursing way on this basis.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functional exercise compliance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ctivity Index (BASDAI) and Bath Comprehensive Functional Status Survey (BASFI) index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rvention eff ect before intervention, 1, 3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functional exercise compliance scores (P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functional exercise compliance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 <0.05). Before intervention, 1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BASDAI and BASFI scores in 2 groups showed a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P <0.05). After intervention, all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each time point, the dif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 <0.05), and with the extension of observation time, the diff 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increased gradually (P <0.0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unctional status and comprehensive functional statu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better than that in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脊柱和骶髂关节[1]。

杨军教授简介

杨军教授简介

杨军教授简介一、个人简介杨军男,1973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生物技术教研室主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会员。

以先后承担了本科生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细胞工程、生物制药技术和研究生植物细胞工程、体细胞遗传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植物细胞组织培养、遗传转化、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分析分离,以及航天育种的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1项,参与主研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63篇,其中有12篇被SCI收录。

2005年获西华师范大学优秀教学管理干部,2007年获西华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二、科研论著清单(共63篇,其中被SCI收录12篇,CSCD收录18篇, *为通讯作者论文):(一)、SCI收录的论文(12篇):1.Yang J, Hu Z, Guo G Q, Zheng G C. In vitro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cotyledon explants ofSwainsona salsula Taubert.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01, 66(1): 35-39 (SCI收录)2.Yang Jun,Yu Chun-hong, Wang Xin-yu, Zheng Guo-chang (Cheng K C). Ultrastructuralobservation on the intra- and intercellular microtrabecular network in pollen mother cells of onion.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1, 43(4): 331-338 (SCI收录)3.Hu Z, Yang J, Guo G Q, Zheng G C. high efficiency transformation of Lycium barbarum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faciens and transgenic plant regeneration via somatic embryogenesis. Plant Cell Reports, 2002, 21:233-237 (SCI收录)4.Li W, Yang J, Pan Y F, Guo G Q, Zheng G C. Chromosome localization of genes that control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pollen mother cells in wheat. Caryologia, 2003, 56(3): 275-279(SCI收录)(第2作者,共5人)5.Gao H H, Li W, Yang J, Wang Y, Guo G Q, Zheng G C. Effect of 6-benzyladenine and caseinhydrolysate on micropropagation of Amorpha fruticosa. Biologia Plantarum, 2003/4,47(1): 148-148(SCI收录)6.Peng Z S, Yang J,Wei S H, Zeng J H.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mon wheat (Triticumaecetivum L.) mutation line producing three pistls in a floret. Hereditas, 2004, 141: 15-18(SCI收录)7.Hou W R,Du Y J,Yu Chen,Xia Wu,Peng Z S,Yang J,Zhou C Q. Nucleotide sequenceof cDNA encoding the mitochondrial precursor protein of the ATPase inhibitor from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DNA and Cell Biology,2007,26(11):799-802 (SCI收录)8.Hou W R,Chen Y,Hu J C,Peng Z S,Y ang J,Tang Z X,Zhou C Q,Li Y M,YangS K,Du Y J,Kong L L,Ren Z L,Zhang H Y,Shuai S R. A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 of Asian blank bear Sichuan subapecies (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 2007, 3(2): 85-90 (SCI收录)9.Yang J., Gong Z. C. Tan X. Induction of callus and extraction of alkaloid from Yi Mu Cao(Leonurus heterophylus Sw.) culture. African J Biotech,2008, 7 (8):1157-1162(SCI收录)10.Li J.T., Yang J., Chen D.C., Zhang X.L. and Tang Z.S. An optimized mini-preparationmethod to obtain high-quality genomic DNA from mature leaves of sunflower. Genetics andMolecular Research,2007,6 (4): 1064-1071 (SCI收录)*11.Cao H, Yang J, Peng ZS, Kang C Y, Chen D C, Gong Z C, Tan X. Micropropagation ofPenthorum chinense through axillary buds. In Vitro Cell. Dev. Biol.—Plant, 2007, 43: 149-153 (SCI收录) *12.Wang Li-Qiang, Yang Jun,Deng E, Wang Guang-Bi, Peng Zheng-Song. Optimizing theshoot proliferation protocol of Penthorum chinense by axillary buds. Biotechnol Lett (2008) 30:2199–2203(SCI收录) *(二)、CSCD收录的论文(12篇):1.Yang Jun, Gao Huan-huan, Li Wei, Zheng Guo-chang. Cytoskeleton in plasmodesmata andcytoplasmic channels of onion pollen mother cells. Acta Botanica Boreall-Occidentalia Sinica, 2002, 22(3): 521-5252.胡忠,杨军,郭光沁,郑国锠。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印制2019年7月前言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学和培养过程中遵循的重要规范。

为了更好地适应学校学位授权学科建设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学校研究生院2019年组织相关学院(学系)对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统一修订,其中校本部各学院负责各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各临床专科学院(系)负责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学各专业研究生临床培养方案的修订。

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总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基本要求,并遵循教育部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最新工作精神。

各学科的培养方案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力求体现不同学位类型和不同学位层次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在一级学科统一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体现各二级学科的培养要求。

修订后的各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自2019级研究生开始执行。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19年7月目录科学学位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1)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3)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5)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7)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9)基础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11)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13)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15)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17)口腔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1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2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23)中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25)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27)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29)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31)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33)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35)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37)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39)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41)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 (43)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分析及防治

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分析及防治

31 4 例人工气道患 者进行 了 F呼 吸道感染 的前 瞻性分 析 , 得 出了总体发病率 、 致病菌分布及药敏试验情况 , 出了预 提
12 方法 : . 建立人工气道后 3d起 , 常规每 1 ~2周取下呼
医学专业, 功地救治 了许多重危患者 的生 命, 它成 但也造成

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培养 1 , 次 直至人工气道结束 、 患者出院
或死亡 。使 用下呼吸道分泌物 细菌培养管 , 用无菌 吸痰管
些患者的医院获 得性 感染 。因收治 的患者病情 危重 、 免
也相应增加。另外 , 随着年龄增长 , 药物在体 内药动学和药 效学会出现各 种差异 , 组织 器官对药物敏感性增加 , 因此对 老年患者的用药需谨 慎 , 对症治疗 , 要 剂量要合适 , 防各 严 种不 良反应的发生 , 以确保用药的安全 。 现在 以中药为主要成分 的注射剂 较多 , R 频 出 , AD s 就
白质等大分子物 质难 以提 纯 , 留在药液 中作 为抗 原直接 残
进 入 血 液 中 , 引 起 不 良反应 。 易
还有在用药 剂量方 面 , 虽然 每 日总量都未 超出规定用
量 , 单次用量超过规定 量 , 但 这也 可能是 出现 A R增 多的 D
原 因之 一 。
者出现心悸 , 随即意识 丧失 , 测血压 8 /0mr H , 即停 0 5 _ g 立 I 1
17 表现为寒战 、 .%, 高热。
25 4 . . AD R典 型案例 : 过敏性休克病例简介如下 : 患者 6 6 岁, 女性 , 因脑供血不足于早 8 3 :0开始静 脉滴注 刺五加注
射液 10mL 3 0mg , 0 (0 )用药 5ri n后开始出现注射部位 的 a 局部疼痛 , 患者坚持用药 ; 用药 1 i ( 入 3 )患 0r n后 输 a 0mL ,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2004年6月22日第七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案)首医学位〔2004〕02号(第一章——第二章,略)第三章导师资格遴选第十五条导师资格审核原则(一)必须在我校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和具有研究生培养点的单位选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审核新增导师,应从学校学科建设的全局出发,遵守有利于巩固和加强现有学位授权点、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结构优化、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点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审核新增导师应注意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化,保证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点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招生。

对具有博士学位,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

对于学校引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在遴选条件和程序上给予倾斜政策。

(四)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

第十六条导师任职条件(一)基本条件1、热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医德医风,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2、学术造诣较深,学术水平较高,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或临床工作经验。

能及时把握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有重要的科研成果。

—1 —3、目前从事的学科研究方向稳定并具有优势,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承担着确定的在研科研项目,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4、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具有运用外文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充分利用外文科技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并能指导研究生外文学习。

5、所在学院(研究所)具有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条件,所在学科具有相应学位授权资格,所在单位具有相应研究生培养点资格。

(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职量化条件1、具有教授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

初次选聘的导师年龄不超过56岁,1957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应具有博士学位。

招收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应有主任医师职称。

2、具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省、部级或以上级别的在研科研课题。

首都医科大学2019年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2019年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2019年博士院系名称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专业代码[***********][***********][***********][***********][***********][***********] [***********][***********][***********][1**********]0专业名称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研究方向代码[***********][***********][***********]0102研究方向名称心衰和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老年心脏疾患易感性的机制与保护研究呼吸与肺循环生理研究肠胺与胃肠功能调节研究人脑功能研究神经发育与损伤修复研究脑缺血/低氧适应机制研究组织工程修复脑和脊髓损伤研究神经退变性疾病研究神经再生修复的研究常见重大脑病分子机制研究神经退行病研究肝脏保护与再生研究脂肪发育与代谢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质组学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干预机制研究少数民族生活习惯与疾病研究肿瘤功能基因组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神经再生修复研究临床解剖学及发育生物学胃肠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肿瘤生物学自身免疫病免疫治疗的研究病毒的感染机制和预防手段研究病原体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高仿真生物力学模型及应用研究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可视化研究指导教师李汇华刘慧荣王军朱进霞陈昭燃范明李俊发李晓光王晓民徐群渊徐志卿杨慧安威丁卫贺俊崎贾弘禔李丽英苏秀兰张玉祥段维明徐群渊张铭周德山张权庚赵文明安静诸欣平黄亚奇李海云招生考试科目考试科目2名称考试科目3名称人数1名称[***********][1**********]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连续介质力学医学成像原理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免疫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力学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备注☆☆☆☆☆☆☆☆☆☆☆☆☆☆☆☆☆☆仅限内蒙古医学院委培生报考☆☆☆☆☆☆☆☆☆☆☆免疫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院系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专业代码[***********][***********][***********][***********][***********][***********] [***********][***********][***********][1**********]7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全科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方向代码[***********][***********][***********]0101研究方向名称生物力学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研究医学图像处理与信号分析研究社区遗传学疾病预测与统计决策研究心血管流行病研究纳米毒理、遗传毒理研究粉尘的肺脏损伤机制研究分子流行病学肿瘤侵润研究营养流行病学消毒学、新生儿出生缺陷研究药物化学原理研究药物化学原理研究心血管药理学物质代谢研究细胞化学调控研究中医药防治代谢病研究乳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危重症、心血管、护理教育研究神经药理学神经元退变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心血管内科学恶性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老年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常见老年病防治研究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研究皮肤病性病临床实验室研究心血管与神经系统影像学指导教师刘志成罗述谦童隆正王嵬郭秀花胡大一孙志伟田琳王嵬吴巍肖荣闫傲霜彭师奇赵明罗大力薛明王夔高彦彬刘均娥吴瑛李林王蓉华琦徐娟陈彪方向华贾建平连石李坤成招生考试科目考试科目2名称考试科目3名称人数1名称[***********][1**********]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连续介质力学医学成像原理医学成像原理医学科研方法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神经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生物力学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备注☆☆☆☆☆☆☆☆☆☆☆☆☆☆☆☆☆▲全科医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中医药学院护理学院护理学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护理学护理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内科学(心血管病)护理学护理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血液病)内科学(血液病)老年医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老年医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院系名称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宣武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专业代码[***********][***********][***********][***********][***********][***********] [***********][***********][***********][1**********]9专业名称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代码[***********][***********][***********]0203研究方向名称衰老分子机制与衰老标志物研究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胃肠肿瘤瘤及胰腺疾病研究肝胆胰外科学肝胆胰外科学功能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血管)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研究血管外科临床、胃食道返流研究胸心血管外科、再生医学头颈及颅底疾病研究围术期脑功能保护研究顽固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研究微生物感染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CKD与血管内皮损伤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中西医结合的肝病治疗研究胰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消化系早癌预防及诊治研究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研究心律失常、心衰、冠心病研究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胸腹部影像诊断研究磁共振影像诊断研究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泌尿外科肿瘤、肾脏移植研究神经泌尿研究肝胆胰、胃肠外科及微创外科学指导教师王培昌康骅李非孟兴凯孙家邦李勇杰凌锋缪中荣汪忠镐张建张秋航王天龙倪家骧谷俊朝王浩彦刘文虎贾继东王宝恩阴赪宏张澍田李虹伟吴永全李继梅贺文靳二虎苏建荣田野赵继懋张忠涛招生考试科目考试科目2名称考试科目3名称人数1名称[***********][1**********]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病理学病理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胸心外)备注☆▲▲仅限内蒙古医学院委培生报考▲▲▲※▲▲▲※▲☆※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疼痛医学病原生物学内科学(呼吸系病)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疼痛医学病原生物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肾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肾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泌尿外)外科学(泌尿外)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泌尿外)外科学(泌尿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普外)院系名称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专业代码[***********][***********][***********][***********][***********][***********] [***********][***********][***********][1**********]2专业名称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代码[***********][***********][***********]0203研究方向名称胸心血管外科学麻醉药的可控性和安全性研究风湿病诊治研究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研究呼吸系统感染与介入诊治研究肺栓塞、呼衰、感染、控烟研究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研究心力衰竭研究多发性骨髓瘤基础与临床研究脑卒中神经危重症神经免疫研究介入放射学临床免疫学及生物化学诊断研究脊柱畸形和退变相关研究研究泌尿系肿瘤与泌尿微创治疗研究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肝癌的综合治疗研究结直肠肿瘤、肛门良性疾病研究微创外科技术与鼻功能研究耳科学、鼻科学麻醉与脑功能研究心肺复苏、脓毒症研究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研究糖尿病发病机理与并发症研究头颈部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功能磁共振研究临床微生物学诊断研究眼肿瘤临床组织病理学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研究角膜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指导教师王天佑田鸣郑毅黄克武童朝辉王辰杨新春张麟陈文明胡文立翟仁友王清涛海涌邢念增杨勇孙文兵王振军魏永祥王宁宇岳云李春盛孙永昌杨金奎王振常鲜军舫鲁辛辛李彬刘宁朴潘志强招生考试科目考试科目2名称考试科目3名称人数1名称[***********][1**********]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外科学(胸心外)备注※※▲▲▲※▲▲▲▲※※※▲▲▲※▲▲▲▲▲▲▲※☆▲▲麻醉学内科学(风湿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麻醉学内科学(风湿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血液病)内科学(血液病)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泌尿外)外科学(泌尿外)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泌尿外)外科学(泌尿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普外)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院系名称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专业代码[***********][***********][***********][***********][***********][***********] [***********][***********][***********][1**********]6专业名称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代码[***********][***********][***********]0801研究方向名称眼底病研究青光眼、白内障、屈光研究眼底病基础与临床眼内肿瘤研究青光眼、流行病学白内障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耳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耳鼻咽喉科学头颈肿瘤研究咽喉科学及嗓音医学咽喉科学鼻外科、过敏性鼻炎研究鼻内镜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颅脑损伤所致心脏病变研究癫痫病学脑血管病研究神经变性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神经感染与神经免疫研究中枢神经影像学神经放射学个体化诊断研究脊柱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研究颅脑创伤研究神经外科学脑血管疾病和颅内肿瘤研究大脑半球的脑功能定位研究颅底和脑干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麻醉与脑保护研究指导教师彭晓燕王宁利魏文斌徐亮朱思泉龚树生韩德民黄志刚徐文叶京英张罗周兵杜凤和丁成赟王春雪张巍张星虎戴建平高培毅康熙雄林欣江涛刘佰运刘丕楠王硕徐宇伦张俊廷赵继宗韩如泉招生考试科目考试科目2名称考试科目3名称人数1名称[***********][1**********]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病理学病理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备注▲※▲☆▲▲▲▲▲▲※神经病学神经病学神经病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神经病学神经病学神经病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麻醉学▲▲※※※※※麻醉学院系名称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专业代码[***********][***********][***********][***********][***********][***********] [***********][***********][***********][1**********]6专业名称麻醉学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方向代码[***********][***********][***********]0201研究方向名称神经危重患者的监测与治疗研究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研究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研究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血管内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研究神经外科学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脑血管病、癫痫社区防治研究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心肾综合征,代谢性肾疾病研究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研究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心血管受体与动脉硬化研究冠心病研究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研究心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心脏病介入治疗学超声新技术应用研究前列腺、肾上腺研究微创外科学、肿瘤外科学、移植外科学房颤、移植、瓣膜病研究大血管病变研究血管外科学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研究儿童皮肤病研究指导教师周建新安沂华李佑祥王忠诚吴中学杨新健张亚卓罗俊生王文志金鸣杜杰谌贻璞董建增杜杰李艳芳吕树铮马长生温绍君周玉杰杨娅姜永光伍冀湘孟旭孙立忠刘迎龙赵冬李建军张通马琳招生考试科目考试科目2名称考试科目3名称人数1名称[***********][1**********]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英语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麻醉学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神外)流行病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内科学(肾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备注※☆▲▲▲▲※▲※☆☆☆▲▲☆※※☆※▲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内科学(肾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心血管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泌尿外)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泌尿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胸心外)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胸心外)※▲☆▲▲流行病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院系名称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附属复兴医院专业代码[***********][***********][***********][***********][***********][***********] [***********][***********][***********][1**********]4专业名称★儿内科学★儿内科学★儿内科学★儿内科学儿科学儿科学★儿内科学儿科学儿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医学博士★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方向代码[***********][***********][***********]0201研究方向名称小儿心血管疾病研究儿科呼吸感染、儿童结核病研究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呼吸与感染研究小儿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呼吸、消化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白血病研究小儿外科学小儿泌尿外科学口腔癌发病机制和化学预防研究口腔种植学涎腺疾病研究牙颌畸形诊断与治疗技术研究口腔材料研究妇科、生殖调节、计划生育研究生殖内分泌的研究生殖遗传学。

课程思政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课程思政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课程思政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袁丹;姚晋;杨晓荣;王进京;梁娜【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24(16)10【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立足学科课程特点基础上,加强医学生思政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首要途径。

文章在充分把握病理学学科特点、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深挖病理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建设系统的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培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同时改变病理学传统“填鸭式”等教学方法,提出和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翻转课堂、微信网络平台及直播平台等新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辅工具(如实验室标本)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病理学课堂,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达到对医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的目的,从而培养三观正、专业知识扎实、医德好的新时代医学精英,努力推动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总页数】5页(P181-185)【作者】袁丹;姚晋;杨晓荣;王进京;梁娜【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1【相关文献】1."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以成都大学"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资助项目为例2.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渗透的探索与实践3.课程思政视域下叙事医学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4.病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5.病理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第三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医学组第五次会议

2010年第三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医学组第五次会议
3 0分 , 议 在我 校学 术 报告 厅 隆重 开幕 。本次 会议 由基础 医 学 院院长 安 威教 会 授 主持 , 首都 医科 大学 吕兆 丰 校长致 开 幕词 。 出席 会议 的领 导 和嘉宾 有 教育部 高 教 司农 林 医药 处王 启 明
处 长 、 京 市教 委高 教 处黄 侃处 长 、 北 中南大 学基 础 医学 院党委 书 记 、 国家级 实 验 教学 示 范 中心 联 席会 医 学学 科组 组 长秦 晓群 教授 等 。 我校 线 福华 副校 长 在会 上 就 “ 实验 实践 教学 改 革 与 医学 生 素质 培 养 ” 了专 题报 告 , 京 医 科大 学 做 南 教务 处长 季 晓辉作 了题 为 “ 化 医学生 临 床实践 能力培 养 的探索 实践 ” 强 的专题 报告 。共 有 来 自全 国各 地 3 5所 医学 院校 的 1 0多名 代表参 加 了本 次会 议 , 3 大会 共征 集到 教学 论文 6 2篇 ,4位专 家 作 了学 术研 讨 2
发言 。
在随后 的分组 会 议 中 , 国各 医药 院校 的专 家代 表们 分别 进行 了内容翔 实 的专 题 汇报 , 会代 表们 全 与
1年第薰属全国医掌粪实验教掌研讨会 I 9 }
墅国家级实验教掌示范电 联席会匡掌绳第重次会谀
21 0 0年 1 0月 1 7日~ 1 8日, 国家级实 验教 学 示范 中心 联席 会 医学学 科组 主 办 , 都 医科 大学 基础 由 首 医学 院和教 务 处共 同 承办 的 “ 0 0年 第三 届 全 国医学 类 实验 教学 研 讨会 暨 国家 级 实验 教学 示 范 中心联 21 席 会 医学 组 第五 次会 议 ” 北 京顺 利召 开 。此次 会议 的 主题为 :深 化教 学改 革 , 在 “ 加强 内涵 建设 。”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杨军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年(卷),期】1997(020)004
【摘要】动态增强MRA是一种不同于常规MRA的新技术,它是通过静脉注射
顺磁性对比剂(Gd-螯合物),大大缩短血液的T1时间,再利用梯度回波技术扫描兴趣血管,将所得资料经工作站后处理,进行MIP三维重建而成。

动态增强MRA克服了常规MRA的缺点,使图像质量和对血管病变显示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本文着重介绍了动态增强MRA的原理及技术,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并与常规MRA及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了比较。

【总页数】3页(P214-216)
【作者】杨军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
【相关文献】
1.下肢动脉3.0T Delta-Flow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应用:与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照研究 [J], 王冬梅;宋云龙;王萍;毕永民;李海宁;孙莉华
2.动物血管狭窄模型评估中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致性比较 [J], 李科;孙立军;宦怡;单飞
3.1.5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J], 沈烨;何赟
4.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J], 马赛赛; 钟海红; 刘秋娥; 秦培鑫
5.肝脏加速容积采集技术动态增强与透视触发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手部动脉血管成像质量比较 [J], 梁良;孙勤学;王波;傅丽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研促教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以研促教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以研促教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魏纯纯;曹冬梅;张海;章卫平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24(62)5
【摘要】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培养教师的能力,形成原创性科研成果。

同时运用教学学术的方法,将科研成果融入临床医学五年制《病理生理学》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
行评估。

将科研成果融入理论教学,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丰富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将科研方法应用
在理论教学中,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科研思维融入实验教学,
在潜移默化中将实验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原则传授给学生。

最后,指导学生直接参与
科学研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动手能力。

通过将科研成果和思维
方法融入到教学工作,促进了《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的进步,改善了教学效果。

【总页数】3页(P96-98)
【作者】魏纯纯;曹冬梅;张海;章卫平
【作者单位】海军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
【相关文献】
1.以研促教以教促改——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以研促教”在土木工程材
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3."以研带本,以教促研"应用于教学的思考4.以研促教:新型荧
光探针检测铜离子的研究应用于分析化学拓展实验教学中5.如何实现以研促教、科教相融——以锂离子电池研究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愈恶性胶质瘤从理想到现实:临床医生还应做些什么

治愈恶性胶质瘤从理想到现实:临床医生还应做些什么

治愈恶性胶质瘤从理想到现实:临床医生还应做些什么
杨学军;江涛;陈忠平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8(8)5
【摘要】“只有当你了解了艺术和科学的过去和现在,才有能力去推动它们未来的进步”。

这段话源自Billroth,他于19世纪后期在维也纳点燃了现代外科学的火炬,提出并实践了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沿着Billroth的指引,我们想通过简要回顾现代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展的脉络并分析其研究及治疗现状,引领大家去思考:治愈恶性胶质瘤从理想到现实,作为临床医生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总页数】3页(P373-375)
【作者】杨学军;江涛;陈忠平
【作者单位】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胶质瘤治疗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除了吃、穿、学习,我们还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J], 刘立华;刘云贺
2.语文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还应做些什么 [J], 李文红
3.语文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还应做些什么 [J], 李文红;
4.大肠癌:除了开刀还应该做些什么? [J], 肇晖
5.整本书阅读,我们还应做些什么——从一堂《水浒传》专题复习课讲起 [J], 胡生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五育”并举提升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

以“五育”并举提升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

以“五育”并举提升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

张妍;杨红;段翔宇;曹海龙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24()14
【摘要】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医疗战线的接班人,医科类高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关键阵地,不仅要注重“智育”的长足发展,也要落实好新时代研究生“五育”并举同向同行发展的工作。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要做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内容内涵式发展,瞄准医学研究生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育人的系统性、科学性、主体性和实效性。

探索新时代医科类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如何实践“五育”并举,并以此实现立德树人、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张妍;杨红;段翔宇;曹海龙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市红光中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3.1
【相关文献】
1.提升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2.
立足五育并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六维一体"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3.五育并举视域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探索4.“五育并举”背景下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职务:主任招生院所:附属复兴医院
招生类型:专业学位(硕) 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硕)
研究方向名称:颅底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信箱:yangjun6778@
社会任职
1.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中青年委员
2. 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3. 《中华外科杂志》特约撰稿人
4. 《中华医学杂志》特约撰稿人
5.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特约撰稿人
6.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委
个人简历
1. 198209-198707: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学生
2. 198707-199312: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3. 199401-1995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学习
4. 199501-199707: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主治医师
5. 199708-199907:山东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
6. 199908-200008: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副主任医师
7. 200009-200306: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博士生
8. 200310-200510:山东大学博士后
9. 20040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重要学术论文
1. 杨军,吴喜,刘吉祥,林瑞生,李志强,马顺昌,齐建发,寸恩浩,于春江.视神经管外侧壁涉及相关结构的应用显微和影像解剖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2011,91(5):322-326.核心期刊
2. YANGjun,MA shun-chang,FANG tie,QI jian-fa,HU ye-shuai,YU chun-jiang.subemporal transpertosal apex approach:study on its use in large and giant petroclival meningioma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1,124(1):49-55.SCI
3. JUN YANG,TIE FANG,SHUNCHANG MA,SHUCHENG YANG,JIANFA QI,ZHEN QI,ENHAO CUN,CHUNJIANG rge and giant petroclival meningiomas:therapeutic strategy and the choice of the microsurgical approaches-report of the experience with 41 cases. british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1,25(1):78-85.SCI
4. 杨军,林瑞生,李志强,齐建发,马顺昌,梁继军,寸恩浩,任铭,于春江.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结合抗血管痉挛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09,89(47):3350-3352.核心期刊
5. 杨军,于春江,齐震,许兴,张宏伟,任铭,闫长祥,孙炜.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显微外科入路的选择.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8,24(3):190-192.核心期刊
6. 杨军,任铭,于春江,马顺昌,杨树成,齐建发,张宏伟,闫长祥,孙炜.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8,24(11):805-80
7.核心期刊
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译著
1. 《颅底外科训练教程》,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4
2. 《临床简明神经外科学》,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08
重要奖项
1. 鞍区三维(3D)数字化模拟手术入路相关显微与影像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9
2. 颅底中央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及脑膜瘤的诊断治疗研究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8
3. 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的综合治疗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7
4. 颅底中央区及侧方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6
5. 脑内血肿内窥镜下定向清除并R-sk灌引基础与临床研究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1
6. 外伤性脑内血肿CT定位抽吸并尿激酶溶凝临床研究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0
7. 脑室—腹腔引流管腹腔端位置放置的探讨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8
Copyright © 1999-2010 BY GS CCMU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版权: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访问量:15963394
管理员:李学谨 Email:lixuej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