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大学生的出家之路

合集下载

那些从北大清华出家的才子们

那些从北大清华出家的才子们

那些从北大清华出家的才子们庙宇乃高智商思想者的殿堂,而非生活不如意者的避风港释明海:俗姓肖,1968 年出生,湖北潜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赵县柏林禅寺方丈。

回忆起接触佛教的缘起,明海法师说,最早是看到一本弘一大师的传记,忽然发现人生原来还有那样一些值得追求的东西;后来通过一盘星云大师讲法的卡带,产生了去寻找高僧大德学法的念头。

通过师长介绍,结识了时任广济寺方丈的净慧法师,这更让他坚定了修行佛法的决心。

他和邓文庆一样,出家也没有经过父母的同意,但是很快父母也“被动接受了”,他们后来也都成了佛教徒释智宏:女,1995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为了寻求“在哲学中没有找到需要的答案” ,毕业之后她选择了皈依佛门。

后来,法师在秦岭终南山下的慈悲莲社削发为尼;2001 到2009 年,她总共收养了26 名弃儿,其中二十多名弃儿已经在国内一些佛学院就读或毕业。

这一事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宗教界的一段佳话释明影:1967 年出生,河北容城人,1989 年毕业于北大地质系,现任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监院。

他曾经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先在北京市海淀区,后在深圳市。

虽然工作优越,但是理科出身的他总爱对许多问题探究本来,越探究却越困惑。

后来遇到柏林禅寺净慧法师,他觉得“终于找到了归宿”,于是在2001 年成为他的校友明海法师的师弟。

释衍能(左):俗名王小能,女,1962 年出生,河南温县人。

曾经看过早期《今日说法》的观众,或许会记得经常在节目中担任嘉宾的两位气质优雅的女法学家,其中一位就是北京大学的王小能。

她于2003 年出家,据了解她出家前已经是教授,是票据法领域的专家,工作顺利,经济宽裕,身体健康,也有美满的家庭。

一位熟悉她的人士透露:“她早就戒了荤酒,自称在家是‘一锅两制' 。

所以她出家是早晚的事,家人也都早有预见。

” 释显庆:俗名邓文庆,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耕读社创办人兼第一任社长。

向梅梦幻成真

向梅梦幻成真

向梅梦幻成真向梅曾着魔似地迷恋演员这个职业,幻想能扮演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人物。

然而,当机运真的将她托进电影厂的大门,她才意识到这是一条何等曲折、艰难之路。

意外半路出家1957年1月,还是天津大学建筑系二年级学生的向梅,正在紧张地复习功课准备期终考试,突然接到一封发自上影厂的来信,称导演谢晋将拍摄新片《女篮五号》,现在正找寻女演员,拟邀请她在片中饰演角色,制片主任丁里将于3天之后来学校见面。

此时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室外已飘起鹅毛大雪,这个仿佛从天而降的意外喜讯,犹如一股热流涌来,令向梅在惊诧之际又激动不已:自己从未与电影厂打过交道,怎么会找她去拍电影呢? 自己确曾梦寐以求成为一名演员,但以为只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向梅是北京人,原名武湘梅,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生物学家,曾去美国留学,母亲毕业于上海中西女校。

虽然向梅从小受着良好的教育,童年却是在不知世上有电影院和剧场中度过的,因为全家人口众多仅靠父亲一人薪水过日子,尤其在日伪与国民党统治时期,无法再提供七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娱乐费用。

十分注意子女智力发展的母亲,便常常带着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为玩“过家家”想出无数个“假如”,从不重复也不厌倦。

逢年过节,看书很多的大姐还会领着排行老三的向梅和更小的妹妹演出自己编导的节目,旧床单横挂在房间里当作大幕,花被面变成“演员”身上的服装,而且还会破例获准动用母亲结婚时使用过的脂粉,最大限度地满足她们的爱美之心。

只是演到关键处,不是这个便是那个“演员”紧张地向“台后”低语:“大姐,我该说什么了?”忙乱而天真的洋相引得“台下”观众放声大笑,身处贫困忧愁中的父母为此得到莫大安慰。

这种相当于“小品练习”式的“演出”,向梅最为热衷与认真,装这扮那学得最像,爸爸妈妈也常常竖起大姆指说:“小三子演得真逗人喜欢!”这让她更为沉醉于其中,由此培养起对表演的爱好和兴趣。

后来大姐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学表演,更为激发了向梅对表演艺术的追求和向往,而且有意识培养自己向这方面发展。

女人出家的心镜和过程感受

女人出家的心镜和过程感受

女人出家的心镜和过程感受2013年“90后”女孩钟嗣X,放弃了月薪5000元的工作,选择在出家修行的念头“从未动摇过”钟嗣X:家人会有不舍,但并没有劝阻我。

我走这条路算比较顺,没有遇到多大的阻力。

家人比较体贴我,父母主要希望我健康、快乐、安全。

他们也希望我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

新某报:你的选择会不会让旁人对你的家人有些误解?钟嗣X:我父母认为,现在来看,这并不丢脸或者不好意思。

首先是我自己的选择,没有违法犯罪。

这个过程中我在为传承传统文化努力,还能提高修养。

新某报:你出家了,谁来照顾父母呢?钟嗣X:我是独生女,平时回去得不多,不过有时间或者有特殊情况,会回家一到两天。

平时家人朋友也会通过微信等联系,这方面不存在什么问题。

另外,我父母都是职工,有养老和医疗保险,我们每个月也有几百元的生活补助,我都存了起来。

新某报:跟这几百块相比,当初放弃5000元月薪的工作,是否有点可惜?钟嗣X:那个工作是销售,平均工资5000,业绩好的话更高。

我当时拒绝了,因为销售跟我内心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我目标很明确,就是出家修行,放弃这个机会并不觉得可惜。

新某报:出家修行过程中动摇过吗?钟嗣X:从未动摇过,我是铁了心的。

我出家之时已做好思想准备,我把生死都抛开了,更不用说其他东西。

我的目标很坚定,所以遇到任何事情都不算困难。

新某报:有网友说,读了很多年书最终出家,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

钟嗣X:这并不矛盾。

读书的经历对我来说是成长和学习的过程,而且智慧的开发需要靠知识去引导,我非常感恩这段时光。

在成长学习过程中,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磨练心性的一个过程。

“没想过会在网上走红”新某报:很多人感觉“90后”当道长有些奇怪。

钟嗣X:并不会,这跟年龄没有关系,我身边的朋友都很支持理解。

有的同学有心事也会来咨询我,我会用道教文化去引导他们。

新某报:出家后的生活适应吗?钟嗣X:每天早上起来洗漱过后,我会把殿门打开,然后点灯、烧香、念经、做早饭,接着打扫卫生。

养殖创业经历范文

养殖创业经历范文

人生一个乐事就是创业有成,但创业成功并非易事。

很多人从养殖业找到了成功之路,看看他们的经历,学习他们。

那么下面是分享的,就随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一:贵州音乐女大学生返乡养羊创业山头上,夕阳西下,26岁的覃凤扬起鞭子,赶着羊群返家。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牧羊姑娘其实是正儿八经的音乐专业本科毕业生。

她已经很久没好好地唱过歌了,许久不曾弹奏的钢琴安静地摆放在堂屋,曾在黑白键盘上“跳舞”的手指也被茅草和锄头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接过父亲手中的羊鞭,覃凤选择在田间山头这个“更大的舞台”,弹奏属于自己的创业“牧羊曲”。

撑起音乐梦的羊羔覃凤一家生活在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七郎村。

从小,乡亲们都夸赞这个姑娘的歌声“比百灵鸟唱的还好听”。

念高中时,音乐老师发现了她的天赋,让她进了兴趣班。

中学几年的努力令她如愿考取了重庆文理学院音乐系音乐教育专业。

这是一个很“烧钱”的专业,可覃凤的父亲决定养羊,供孩子读书。

“爸爸右手臂高位截肢,养羊很辛苦。

”起初,覃凤并不支持父亲。

大学期间,她对那些“随地大小便的家伙”也始终提不起兴趣。

“那时候觉得,羊圈实在太臭。

”父亲心疼女儿,愣是不让覃凤碰这些“粗活儿”,担心影响到她那双弹琴的手。

2010年,大学毕业的覃凤回永川开了一间小琴行,过起了一边卖琴、一边办钢琴培训班的生活。

最开始的时候,她常常顶着烈日在街上发传单,“一个人干所有的事情”。

很快,她成功招收到一二十名学生。

这个钢琴女孩有了自信。

她甚至盘算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音乐人一起,把自己喜欢的事业做大。

就在这时,噩耗传来,覃凤的父亲经医院检查确诊罹患肝癌且是晚期。

覃凤的母亲在她读高三时去世,当时,她忙于高考,没赶上看母亲最后一眼,这成为她的一块心病。

“这一次,我一定要陪在爸爸身边。

”覃凤解散了培训班,带着积蓄回家照顾父亲。

可这次她还是没能来得及。

父亲的病愈发严重,临去世前,老人决定把家里的50头羊以3万多元的价格卖了。

覃凤不同意父亲卖羊,说自己可以养。

我国12位出家高材生,震惊了谁

我国12位出家高材生,震惊了谁

我国12位出家高材生,震惊了谁?1.释常善,俗名史玉庆,生于1962年8月,河北邯郸武安人。

中国石油大学本科毕业,后于大庆石油学院任教。

1987-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系读外经所87级研究生。

毕业后前往上海创业,通过积累开办了投资公司和复旦大学新技术发展公司,资产颇丰、生活幸福。

因悲悯众生,不忍众生于三界火宅中轮回故,2009年毅然净身出户,出家弘扬般舟三昧。

发大悲愿代一切有情无情众生受一切苦、一切业、一切难、一切报,炽燃身心、身受剧痛而不悔。

现任宝峰寺、金禅寺、延古寺等多家寺院的主持。

2.释大安,俗名魏磊,生于1959年3月,江西南昌人。

1978年9月——1982年7月,在江西大学读本科;1982年9月——1985年7月,在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任助教;1985年9月——1987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87年9月——1991年12月,在北京警察学校理论部任讲师;1992年2月——1999年12月,在中国金融学院理论部任副教授;2000年2月——2001年8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授;2001年9月——现在,出家为僧,现为江西庐山东林寺代住持。

1994年9月始,被聘任为中国佛学院教授,主讲净土宗。

2000年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任教授。

2001年9月出家为僧!2002年代理东林寺住持职务。

2011年12月11日任东林寺住持、方丈。

3.明证法师,1949年4月27日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先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

因受《六祖坛经》的影响,决志出家修行。

1977年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学教语文;1993年2月在赵州祖庭柏林禅寺披剃于净慧法师座下;同年8月在河南白马寺受具足戒,回寺后任监院。

4.释大愿,1971年出生,原籍湖南,湖南财经学院毕业。

1988年大愿法师就读于湖南财经学院;1990年8月依湖南岐山仁瑞寺天柱老和尚座下剃度;1995年农历四月初八大愿师升座荣任仁瑞寺方丈,时年24岁,成为了中国佛教界中最年青的方丈大和尚之一;2004年农历四月二十五,大愿升座荣任四会六祖禅寺首任方丈。

大才子出家:寺院才是最好的大学

大才子出家:寺院才是最好的大学

85后大学生出家感动父母 同入寺院
在柳智宇的选择引发全国对大学生前途命运深思这一年夏天,另一名85后净人正阳从哈尔滨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直奔龙泉寺。大学毕业,站在开拓事业的起点上,工作、金钱、房子、车子、爱情等在前面招手,正阳转身而去。学医的正阳曾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但后来发现真正需要去解决的不是身体上的问题,而是心灵上的问题。"佛学解答了正阳的难题,父母也支持了正阳出家的决定,"行,你想去就去吧!"
正是在这种衣食无忧的环境中,龙泉寺的僧团才得以安心学修。"像一座佛教大学"--无论僧众、居士还是我们,对龙泉寺都有这样的印象。这也是学诚法师的建设思路之一。龙泉寺不依赖于法物流通,不依赖于香火布施,而要建设成为一座真正的道场。
寺中按照不同层级的学修需求,分为准净人、净人、沙弥、比丘班级,定时上课,沙弥给净人讲,比丘给沙弥讲,学诚法师本人也给比丘班亲授课业。层层联动,教学相长。学习课程既有佛经,也不缺乏儒家四书五经和道家经典老庄。
清华北大才子出家:寺院才是最好的大学
北京郊区龙泉寺拥有“北大清华分校”的绰号。寺聚高僧并非怪事,怪的是尘世浮华惹人倦,功名利禄皆可抛--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大学教授云集龙泉,人送绰号"北大清华分校"。到寺院里就是为了改变自己,人本身有很多很多缺点,都需要去纠正。寺院就是最好的学校。
高材生寺庙"上大学" 佛度有缘人
2008年四川大地震,龙泉寺在援助物资同时,带去了心理方面的救助,并获得一个特别救助奖,这感动了卢函,也促使他的人生观慢慢发生转变,"没学佛之前会用心理学的角度看,比如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每个人的价值?人一辈子能做些什么?包括思考自己,再做二十年就能成为所谓的专家?但还是很多在物质层面,精神上的要少很多。"2010年末他开始系统学习佛法,开始有了出家的想法。

陈晓旭为什么要出家呢?

陈晓旭为什么要出家呢?

陈晓旭为什么要出家呢?陈晓旭(1965.10.29—2007.5.13),演员,诗人。

是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中林黛玉一角的扮演者,其对黛玉这个人物的诠释,深受众多中国观众的喜爱。

结束《红楼梦》的拍摄之后,她开始走上经商之路,多年的奋斗换来了过亿资产。

以下是店铺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万个为什么之陈晓旭为什么出家?对于为何走向学佛之路,在接受的一次采访中,陈晓旭坦言,她曾很专注于财富的积累,但之后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她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1999年,她偶然在朋友的车上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的录音带,遂衍生了学佛的念头。

两个月后,她前往新加坡找到净空法师,遂皈依佛门,从此踏上了学佛的道路。

出家初衷:投身多元文化教育陈晓旭落发几天后,陈晓旭的丈夫郝彤也将在深圳一家寺庙完成剃度出家的仪式。

周岭说:“晓旭这个决定其实酝酿已久,1999年她已跟随净空法师皈依佛门,潜心研习佛经。

陈晓旭的全家人,包括父母和丈夫都是佛教徒,因此她这次剃发出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仪式前我反复询问她想清楚了没有,她告诉我这次出家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多元文化的教育工作,成为佛家经典多元文化的义务教育工作者。

” 编辑本段媒体评价作家、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皈依佛门净地,不为世俗玷污,这是得天意而顺其自然;一朝出家入道,四大皆空,对于她缘何要一心向佛,这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是大智慧,其中玄之又玄,不是人用语言能表达清楚的,所以不必再去旁求博考;此一时彼一时,昔日的陈晓旭已经不再是今日的妙真,既然已岂悟修行,超凡出世成为佛的弟子,那么我们这些浊骨凡胎就不可说,也不能说了。

(广州日报) 编辑本段人生花絮名字的暗示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据陈晓旭讲,当年她的母亲在十月怀胎时,曾梦到一位白发老人对她说:“你会得一个女儿,你要给她起名‘棻’”。

因为“棻”字在字典里查不到,母亲便给清晨出生的她起了“晓旭”这个名字。

陈晓旭长大后听母亲说起此事,便找来各种版本的字典查这个字,最后终于在《辞海》里查到了,是香木的名字。

图文报道揭密清华北大学子在龙泉寺的出家生活

图文报道揭密清华北大学子在龙泉寺的出家生活

图文报道:揭密清华北大学子在龙泉寺的出家生活湖心亭看雪客/dxj(2011-09-13 11:07:24)特别提示:本文是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组采写的专题报道,原发于《中国新闻周刊》,本博转载自/news/34439.html揭密清华北大学子在龙泉寺的出家生活(文字+组图)作者:《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贤娜实习生万传亮特约记者邢莉北师大学士、北大硕士、清华博士、中科院博士、北航教授、德国大学教授……高材生争相到龙泉寺出家。

他们自称居士、净人、沙弥、比丘,他们在这里种菜、扫地、搬运,念阿弥陀佛,也看孔孟,也读老庄,还写博客、也织围脖……出世乎?高材生寺庙"上大学""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本刊记者/李贤娜实习生/万传亮特约记者/邢莉寺建山中并无奇处,奇的是山中处处皆是佛--凤凰岭上景从佛缘,石随佛性,龙泉寺的香烟氤氲着摩崖石刻"道"、"德"二字,恰成京郊安心处。

寺聚高僧并非怪事,怪的是尘世浮华惹人倦,功名利禄皆可抛--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大学教授云集龙泉,人送绰号"北大清华分校"。

看惯了庙中香火鼎盛,善男信女膜拜,从未见和尚开博客,八种语言织"围脖";听惯了佛经唱颂,阿弥陀佛,从未闻佛堂学四书,禅房品诗词,庙里上大学。

入世乎?出世也。

数百年来,少林寺以武传世,誉满天下;及而今,龙泉寺以文隐修,名动学界。

高材生寺庙"上大学""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佛渡有缘人"别样天地别样缘,盛满人间夏春秋。

"一月前,大学教授德国人李博瀚感受法音,决心剃度。

一年前,北大学子柳智宇放弃了麻省理工学院的邀请决然入寺,发愿出家。

三年前,中国十大教育策划专家董春喜过尽千帆,顿悟上山。

四年前,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贤威抛却准科学家的光环,于此落发。

半路出家的故事

半路出家的故事

半路出家的故事作者:鲁虹来源:《艺术当代》2019年第05期内容提要: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先生以自述的文体回顾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包括在湖北美协、《美术思潮》杂志、《美术文献》杂志、深圳美术馆和武汉合美术馆的主要艺术经历、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鲁虹湖北美协《美术思潮》《美术文献》深圳美术馆合美术馆我与湖北美协半路出家,原意指一个人不是从小而是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尼姑或道士,但后来常常被用来比喻某人中途改行,去从事另一项工作。

因为这个成语是对我人生的真实写照,所以我特别选其作为本书的书名。

从小我就渴望当一个画家,为了追求这一目标,也付出了很多年的努力。

非常有意思的是,就在我参加了几届全国美展信心大增后,我却为提高全面修养而糊里糊涂地走上了当批评家之路,以致成了一个半路出家的人。

真有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味道。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在这样的过程中,陈方既老师对我的人生转向起了极大的作用。

另外,我还感到,在冥冥之中,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把我拉向美术批评。

这也许就是我的宿命吧!1979年,也就是我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创作的中国画《在知识的海洋里》有幸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

随后,应《湖北美术通讯》主编陈方既老师之约,我与几位参展的青年作者都写了创作谈。

当时我是用“生活决定创作”的反映论模式谈了我创作的过程。

大意是说在学校图书馆里,我看到了一个小孩爬,上椅子在书架上翻书的情节,这不禁令我想起了当时兴起的读书热大潮等等。

没想到,方既老师看了稿件后,竟然说我的文章写得很好。

也许他不过是要鼓励一下我罢了,我却当了真。

接下来又结合一个湖北美展写了一篇文章寄到湖北美协。

结果我的文章不但刊登在了《湖北美术通讯》上,还使方既老师产生了要调我去湖北美协的想法。

那是一个风气纯正的年代,很少有大学生为找工作去找熟人或送礼品的。

大约是在毕业之前的一个美术展览的座谈会上,方既老师在了解了我的一些基本情况后,突然问我愿不愿意到美协工作。

女大学生毕业出家

女大学生毕业出家

女大学生毕业出家当代社会,众多年轻女大学生毕业后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人选择就业,有人选择继续深造,还有人选择创业。

然而,在这个富有诱惑和追求物质的现代社会中,也有一些女大学生毕业后出家修行,选择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对于一个女大学生来说,毕业出家意味着放弃了一切物质享受和追求,转而追求心灵的安宁和内心的清净。

她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佛陀的教诲,将修行和修持作为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出家修行是一种心灵的修炼,更是对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这些女大学生经过深思熟虑的抉择,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毅然决然地出家修行,不再受世俗的束缚和纷扰。

在寺庙中,女大学生经过僧众们的教导和帮助,逐渐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

她们学习佛教的经典和教义,学习修持和禅修的方法。

她们每天起得早、睡得晚,认真地钻研佛法,修行向善,修得一颗平和的心。

毕业出家的女大学生们经常参与寺庙的义工活动,为社会做出一份力量。

她们与众多的信众一起,关爱弱势群体,照顾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儿童,用爱心和善举温暖了这个社会。

对于她们来说,出家修行并不只是个人的修行,更是对社会的贡献,是为了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和平与爱。

她们用善良和慈悲的心去面对一切,用智慧去解决问题,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榜样和楷模。

毕业出家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意味着放弃了很多世俗的欲望和诱惑。

她们不再追求名利,不再追求物质的享受,而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她们的选择不容易,但却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毕业出家的女大学生们过上了简朴的生活,坚守着对佛陀的信仰和对修行的决心。

她们将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每天都按照固定的仪式和规矩生活。

她们用最简单的生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用最纯净的心灵去面对这个世界。

毕业出家对于一个女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勇敢和决断,是一种对内心自由和平静的追求。

她们舍弃了物质的追求,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她们的选择或许不被大众所理解,但她们却坚定地走在了自己的修行之路上。

出家的大学生女孩感言

出家的大学生女孩感言

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我曾是那个追逐梦想的大学生,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然而,生活的曲折和心灵的挣扎,让我在某个瞬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出家。

如今,站在出家的大门之外,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旅程,我想用这篇感言,记录下我的感悟与成长。

一、成长的痛苦大学时期,我热衷于各种社团活动,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然而,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种种问题让我陷入了焦虑和迷茫。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怀疑自己的价值,甚至怀疑这个世界的美好。

那段时间,我时常一个人在图书馆的角落里,静静地思考人生的意义。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内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痛苦并非生活的全部,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二、出家的念头在痛苦中挣扎的我,偶然间接触到了佛教文化。

那些关于慈悲、智慧、解脱的教义,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我开始尝试修心养性,通过冥想、抄经等方式,寻求心灵的慰藉。

然而,内心的痛苦并未因此减轻。

我意识到,想要彻底摆脱痛苦的根源,必须做出改变。

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出家。

三、出家的感悟出家之后,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在僧侣们的指导下,我学习佛法,修心养性。

这段日子,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喜悦。

1. 慈悲为怀出家让我明白了慈悲为怀的真谛。

在寺院里,我学会了关爱他人,无论是僧侣还是信徒,我都尽力去帮助他们。

这种关爱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2. 智慧与觉悟佛法教给我智慧,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在修行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下执着,放下欲望,从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这种觉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修行之路上。

3. 自律与坚持出家生活要求僧侣们严守戒律,这种自律让我学会了如何约束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五戒,做到诚实、善良、宽容。

这种坚持让我在修行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出家做尼姑的经历

我出家做尼姑的经历

我出家做尼姑的经历
我是从另一个社会的角落走进了出家的大门的。

小时候出家的想法还只在舞台剧与神话故事中,但是当收获了成人的满足和部分社会成就之后,我突然发现了出家的渴望。

内心挣扎着,犹豫着,我决定跨过了那道门槛,成为一个出家修行的尼姑。

在出家做尼姑的经历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改变的变化,开始了一个全新的人生本来,从生活的习惯,每日的口头禅,念经,修行,学习佛戒,心气的变化,全部倾向于一种宁静安详快乐的气质,久经岁月,终于安心地收获一份真正的智慧,彻底超脱了对财富、地位的追求,身心得以放松和放宽,轻松地步入正念正觉的大道,守护自然,包容众生,爱护万物。

出家修行尼姑,坚持节衣缩食,清新高雅,双手尊承佛法,口念神咒,放下嗔恨与求,直入行善利人,实践佛慈般的救度,我们传播禅宗文化,注入温柔力量与励志力量,用真诚的心,清洁的生活,就知足的态度,兑换敬佛的至诚愿望。

就算到了退休的年纪,回归凡尘,披星戴月,我也会永远铭记出家修行尼姑的经历,秉持其源头注入每一件事,直指大道,保持敬畏,饮食简朴,说话常乐,安心做人,对自我和他人恭敬宠爱,行佛行慈。

我坚信只要让开放的心受佛法熏陶,轻松自然地行出,自己的出家做尼姑之旅一定会变得美好而轻松,无论你是在老家还是在异域,都可以收获到佛法的正念正觉的福气。

李娜出家五台山哪座寺院

李娜出家五台山哪座寺院

李娜出家五台山哪座寺院2000年,姜昆在洛杉矶街头,偶遇削发为尼的李娜,他诧异地问:“你怎么出家当尼姑了?”李娜淡淡地说:“我不是出家,是回家了!”李娜,原名牛志红,1963年出生于河南郑州。

原本一家三口都很幸福,但她5岁时父亲意外去世。

老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打小,李娜和妹妹都很懂事,均盼望着赶快长大挣钱,好为母亲减轻负担。

作为姐姐,李娜想的多,做的也多,早熟到让妈妈心疼。

13岁时李娜凭借自身优秀的音乐条件,考入了河南戏曲学校表演班,毕业后,先后到过豫剧剧、歌舞团工作,或许,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又到深圳学习了唱歌。

之后,又到北京寻求发展,苦尽甘来李娜凭借一首《青藏高原》而大红大紫,一夜之间,身价倍增,赚得盆满钵满。

随后又发表了还有《好人一生平安》,《女人是老虎》等脍炙人口的歌曲,1995年,李娜更是凭借一首《嫂子颂》,荣获罗纳尼亚MTV国际大奖。

在专业人士眼里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大姐大,就算是韩红那英等人,也得给三分薄面。

但是,为什么流行音乐界的大姐突然剪了头发,出家为尼姑呢?原来,造成这种变化的是两段荒谬的爱情!在李娜当红的巅峰时期,她认识了一位东北男人,此人阳光帅气,身材高大,更重要的是对她百依百顺,这个男人的到来让李娜感受到了恋爱的快乐两人迅速的同居过起了二人世界起初两人非常恩爱,谁也不想离开谁,李娜更是对男友非常的大方,给男友配了豪车,连一身西服都好几万,然而,时间久了引起了男友的不满因为李娜是大明星,工作特殊,不能光明正大的和男朋友逛街,更不能游山玩水。

每次出门都要神神秘秘的,连自己的妈妈都认不出来。

时间一长,男朋友有点不耐烦了。

他觉得这样的女朋友也一样,见不到朋友,甚至见不到父母。

有一天,李娜表演完回家,在房间里发现了一双10cm的高跟鞋。

她孤独的男朋友偷走了她的情妇并把她带回家。

就在他们盖着被子唱大雁的时候,下班回家的李娜把她撞了个正着。

看着眼前不堪的一幕,李娜无法接受背叛,男人觉得事已至此于是说“我们分手吧”从此李娜对三儿恨之入骨,却没想到命运竟出奇的相似。

女人出家前的征兆

女人出家前的征兆

女人出家前的征兆
一、女人出家前的征兆:
1、若是决定要出家了,就要做到放弃红尘中的一切,比如钱财、名利,除此之外,还需要修忍辱,若是还想着大鱼大肉、功名利禄,这样就是机缘未到,不适合出家
2、若是看透身边的一切,没有放不下的东西,一心向佛了,这正是所谓的六根清净了,这应该就算是适合出家的前兆了吧
二、会出家的人的特征
1、小时候很善良,不欺负小动物,蚂蚁也舍不得踩死一只。

长大后很慷慨,对钱财没有概念,不吝啬。

2、情感或者生活上经常遇到些磨难,不太平顺,尤其是感情上,常常受求不得之苦。

3、有的人比较迷信,固执的相信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对佛法兴趣浓厚,常常研究,对自己期望很高,时常觉得没有人理解自己。

4、经常遥望远方,出门旅行,随意的走动,流浪到远方,漫无目的的行走着。

一段触目惊心的真实出家故事

一段触目惊心的真实出家故事

一段触目惊心的真实出家故事2003年秋,这一天晴空万里,微风舞动,我和老伴闻名来到河北省元氏县蟠龙寺院,烧香礼佛后,就在寺里走走看看,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年轻师父,她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老伴上前行礼搭话:“师父,我们是远道而来的居士,能否与您交谈?”师父忙说:“阿弥陀佛!可以可以。

”这时我问:“师父,看您很年轻,为什么要出家?”于是她认真的把亲身经历的一段触目惊心的事实,讲给我们听。

我出生在东北某城市一个干部家庭,家中生活富裕。

从小上学读书,直至财经大学本科毕业。

毕业后在机关干了十几年,后又转到银行工作。

丈夫在政府机关工作。

儿子上了高中。

我一直感到生活幸福,有爱我的父母和亲人、有和睦的家庭,家中什么也不愁,一切顺顺利利。

但三年前在我的生活中遇到了大变故,使我的人生道路来一个大转折。

三年前我在银行上班,同时兼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该公司老总46岁,年富力强。

过去搞粮油,后来又搞房地产,他的公司拥有亿万资产,建设居住住宅区一年可建成两三个小区,很有实力。

那一年他炒期货,一个多星期天天赔,这一天在15分钟内一下赔进去了470多万元,他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得脑溢血去世了。

从他死后,他的神识一直跟在我身边,他活着时身高一米八四,他出现在我面前的身高仅有一米左右,皮肤是土色,其形貌完全与活着时一样,一看就是老总。

那时无论我到哪,他就跟到哪。

我不能闭眼,一闭眼头疼难忍,就是闭了眼照样能看到他。

家里人感到我不正常,就派人整天守护我。

而我看到的情况,他们谁也看不到。

从我口里说出来的情况,他们又不得不信。

我想躲开他都躲不掉,我坐飞机到北京、去青岛他都跟着。

这样折磨整整持续了100天。

更可怕的是,从他死后,七天为一个周期,每过一个七天,在我眼前就呈现出他在地狱受到的凄惨恐怖之苦。

第一七时,我看到几个人连拉带拽的把他的双手塞到一个似烤箱里,只听到他一声声惨叫;等手拿出后,看到的是像烧红的铁丝一样弯弯曲曲,人也一下缩的又小又瘦;到第二七时,呈现在眼前的是烧脚地狱;第三七时,我看到他光着脚踩在刀刃上,血淋淋的,接着四七、五七下去,又看到了刀破肚子、挖眼睛,锯腿,真是惨不忍睹。

16我的出家生活

16我的出家生活

福建丛林漫谈——以我在福建出家生活为线索——济群法师最近《法音》编辑部要出一期“福建佛教专号”,约我写一篇介绍福建丛林生活的文章。

作为生于福建、出家于福建、并长期在福建从事佛学院教学工作的我,实在没有理由开口拒绝,只得根据自己长期在福建几座寺院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按居住时间的先后,谈谈福建的丛林生活风范。

一、农禅并重的支提寺提起支提寺,许多人可能会很陌生。

在过去是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又不方便,所以不为人所知。

据说现在公路已经通车了,但因为不是重要的风景名胜,也很难引来远方的游客。

所以支提寺还能保有它的清净、纯朴。

“支提寺”是人们对它的俗称,完整而规范的称呼,应该是“支提山华藏寺”。

支提寺在福建东部的宁德境内,被誉为“东南第一山”,是天冠菩萨道场。

据《华严经》记载:东南方有山名支提,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天冠,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经典中有依据的除五台山外,便是支提山了。

寺中现有明成祖仁孝皇后所赐的千尊天冠菩萨像,每尊高一尺,重二十余斤,供奉在大殿中。

我和支提山的因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我从小生长在佛教家庭,在父母亲带领下,全家信佛,吃长素。

印象中家里常有许多僧人来住宿、吃饭,母亲总是热情地招待他们,家里每天早晚都念经拜佛。

14岁那年秋天,母亲和赛岐万寿寺的戒修尼师,发心到支提寺帮忙修补藏经,我也记不清是怎么一回事,就跟她们去了。

我在支提寺以一个行者的身分住了三个多月。

当时寺内大约有僧众三四十人,住持是妙果和尚。

那时候的人真是很单纯,每天的工作就是锄地、种菜、砍柴;有时师父们带着到山里采菇、挖笋,过得很有趣。

肚子饿了,就盼着快些收工。

这么一来,吃饭也成了每天开心的事。

当时的出家人,了生死的观念很强,个个都很讲修行。

大家白天干活,早晚上殿诵经,称为做功课。

既然是功课,每天都必须要完成,即使白天干活干得再累,也很少有人会落下。

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吃饭的本钱,祖师们订下的重要修行方法。

李娜出家25年现状:不堪其扰搬到美国一寺庙修行,大半钱财做慈善

李娜出家25年现状:不堪其扰搬到美国一寺庙修行,大半钱财做慈善

李娜出家25年现状:不堪其扰搬到美国一寺庙修行,大半钱财做慈善1994年,一曲《青藏高原》让李娜红遍全国,并在第二年就斩获了“金鹿杯”这个世界级歌唱比赛的金奖。

可是,正当她事业攀上顶峰,远在加拿大的母亲和妹妹给她庆祝的时候,李娜却告诉他们,她已经决定出家了,此后与青灯作伴。

“你还没有成家生子,哪能出家呢?”母亲泣不成声的说道,妹妹站在一边,也是一脸的震惊。

她不明白自己的姐姐,好不容易火起来,刚要过上好日子,为什么要抛弃到手的荣华富贵,出家为尼,从此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别说李娜的家人,就算是他们的粉丝也无法理解。

当初她出家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粉丝在她所在寺庙外,想要她回心转意。

李娜说:“我没有出家,我只是回家了,在这里我的内心得到了真正的安宁。

”如今25年过去了,不知道李娜会不会有遗憾呢?她怎么会毫不犹豫地决定出家?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李娜的传奇人生。

01、出身贫苦,刻苦学习“你这是一个没爹的野种,就算我们动手打你,也没人给你撑腰”,李娜被一群孩子围在中间,营养不良的她,站在人群中,显得是那么的瘦弱。

李娜出生在河南郑州的一个贫困的农村,还有一个妹妹,在她5岁的时候,李娜的父母就离婚了,自此以后,李娜的父亲就消失了,母亲靠着平时打些零工,独自拉扯着李娜姊妹俩长大。

李娜听着这些人说自己没有父亲,心中非常难过,泪水不受控制的往下流。

一群孩子看到她哭了,非但没有去安慰她,反而说她是个爱哭的鼻涕鬼。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李娜内心变的极度自卑,不敢与人沟通。

李娜曾经想要告诉母亲,她也不止一次向母亲哭诉,但母亲总是说:“我们只管自己的生活,不用害怕被人说。

”李娜知道自己在外面如此委屈,都得不到母亲一点点实质性的维护,李娜慢慢的学会了忍耐,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痛苦。

李娜读完小学后,没有选择去读初中,而是上了省城的戏曲学院,学的是豫剧表演。

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还那么小,就要独自一个背井离乡,心里很是难过。

李娜眼泪汪汪的跟母亲和姐姐告别,她明白,这是唯一能减轻母亲负担的办法。

出家的条件及方法

出家的条件及方法

出家的条件及方法出家是指一个人选择放弃世俗生活,追求修行的道路。

在佛教中,出家被视为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以追求解脱和觉悟为目的。

出家的条件和方法可以因宗派和地区而有所差异,但一般而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出家条件和方法。

第一,真心渴望修行。

出家需要具备强烈的内在愿望和追求解脱的渴望。

出家不仅仅是追求禅定与智慧的修行,更是放下世俗执着和欲望的修行,因此必须真心渴望修行的人生才能出家。

第二,了解和接受佛陀所传授的教义。

出家人必须对佛教的原理、戒律和修行方法有坚实的了解,并且能够完全接受并遵守这些教条。

第三,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出家是一项重大的决定,对家庭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出家者需要与家人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寻找一个合适的寺庙或师父。

出家人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寺庙,或是一个有资深导师的修行环境。

在佛教寺庙中,出家人可以接受更为系统和深入的佛法教育和指导。

第五,准备自己的修行物品。

出家人需要准备一些物品,例如僧袍、袈裟、钵等,以满足出家生活的各种需求。

第六,进行出家仪式。

出家人正式进入寺庙后,需要接受出家仪式。

这个仪式会由师父主持,包括念经、皈依、剃头和受戒等仪式。

第七,接受戒律训练。

出家人在出家之后必须严格遵守僧众的戒律。

这些戒律包括禁止杀生、禁止偷盗、禁止淫欲、禁止妄语、禁止饮酒等等。

除了以上的条件和方法外,出家者还应该有一颗平等宽容、慈悲无私的心态。

在修行的过程中,出家人需要将悲心和利他心的慈悲精神发扬光大。

出家并不是每个佛教徒都必须选择的道路。

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凡夫俗子,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修行,并以善心善行去回报社会,度化众生。

总之,选择出家修行是一个重要的决定,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和深思熟虑。

出家需要具备内在的强烈渴望,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寻找合适的寺庙或师父,准备好修行物品,接受出家仪式,尊重并遵守戒律,以及展现慈悲无私的心态。

一个年轻女子出家做了尼姑,看看她的生活是怎样的

一个年轻女子出家做了尼姑,看看她的生活是怎样的

一个年轻女子出家做了尼姑,看看她的生活是怎样的去年,我回农村老家,母亲告诉我,村庄上的一个23岁的年轻女子出家做了尼姑。

我赶紧问母亲,她为什么要出家做尼姑?母亲说,她和一个男子谈恋爱,她是第一次谈恋爱,所以是全身心投入,但是后来那个男子移情别恋,和一个老板的女儿好上了。

她受到打击后,心灰意冷,便决定出家做尼姑。

虽然她的父母多次劝说她不要出家做尼姑,但是她的心意已决。

最后,她的父母只好听之任之了。

第二天,我去了山上的尼姑庵,找到了年轻女子,这里我们就叫她小李吧。

小李告诉我,这座尼姑庵不大,只有三个尼姑,除了一个老尼姑,就是她和另外一个27岁的年轻尼姑了,27岁的年轻尼姑和她的情况一样,也是因为恋爱失败出家做尼姑的。

我问小李,你在尼姑庵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她说,每天早上起来,她会和27岁的年轻尼姑一起洗衣服做饭,洗完衣服饭好后,三个尼姑开始诵经,诵经结束后开始吃早饭。

上午,三个尼姑会待在正堂里,等待人来烧香,烧香当然是收费的,有收30元的,有收50元的,还有收100元的。

当然,有的人来尼姑庵不是烧香的,是来游玩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她会和27岁的年轻尼姑烧饭,老尼姑一个人待在正堂,以便接待这个时候来尼姑庵烧香的人。

中午的时候,三个尼姑开始吃饭,吃完饭后,回到正堂,等待人来烧香。

快到傍晚的时候,三个尼姑会离开正堂,然后一起烧饭。

吃过晚饭后开始诵经,诵经结束睡觉。

有的时候,她们会应邀为山下村庄上的村民和其它村庄上的村民做法事,当然做法事是收费的。

收费多少会由老尼姑跟村民谈。

有的时候,做半天法事,有的时候会做一天法事,村民会给她们准备斋饭。

她的父母经常上山看望她,每次来都劝她还俗,但是她对父母说,我这辈子信佛了,不会结婚了。

一个“二本”女生的彩色创业路

一个“二本”女生的彩色创业路
付出是有回报的,她的旅游纪念品销售得还不错,旺季平均每天能挣个200多块钱,这样一个月下来,也有不菲的收入。她学4年过得充实,从前一点一滴的经历都成了现在的财富。4年之间,殷利园曾经想通过考试跳入一本的学校为自己正身,可是后来考上却又放弃了,因为她“急”,总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3年研究生之后,又是什么样的形势?我看中的机遇肯定不会等我。”
事先,殷利园没有给她的手绘荷花做任何形式的宣传,但一次,一位导游看到她的手绘荷花非常惊喜,一看她是个学生模样,立刻很聪明地跟游客们介绍:“请看,这是我们微山湖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的作品,这些荷花T恤是微山湖又一个特色。”
殷利园激动地赶忙接茬:“是啊,我的T恤,用专门的纺织染料,成画后经高温熨烫,怎么洗都不掉色,而且所画的荷花,没有重样的民出身、未谙世事的女孩子,竟有这么大野心、这么多想法。
“其实别人也是有想法的,但就是很难迈出第一步。我想试试!”殷利园这样说。
当初殷利园被菏泽学院录取,家里人是劝她复读的,身为农民的父母怕女儿从这样一个二本学校毕业,将来连个工作都找不着。
殷利园没有听父母的,她觉得上一个一般的大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浪费一年的时间去赌注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殷利园清楚地知道自己一个农村孩子,如果不行动起来,4年之后,只能攥着两把指甲回家,对不起爹娘,对不起自己。
有些东西可以刻意去学,但有些却是天性使然得到的回报。大一刚开学,她去学校小卖部买东西,见一位老人很吃力地提着大包小包,她赶紧跑过去,帮老人把东西送到家。闲聊中,殷利园得知他是校基建处的退休教师,当时并没有在意。大二时,系里一位老师让她帮忙给天津的朋友订一批木质画框。当时请一个木工,一天至少一百多块钱,殷利园正发愁货源时,突然想起了一年前她帮过的那个老师。凭着记忆,她找到那位老师的家,问他是否还认得她……基建处有这方面的业务,老师帮她联系了一下,就这样,这笔生意就做成了。虽然殷利园并没有挣多少钱,不过她觉得锻炼自己比挣钱更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女大学生的出家之路所属分类:业内资讯发布日期:2012-06-20有一次在成都中央花园,正当我们一行人在花园的草坪上静静体味四周静谧、祥和的氛围时,两个年轻的姑娘绕过喷泉来到我们面前。

一见面她俩就要皈依、出家、取法名。

详细了解以后得知,两个姑娘一个来自山东,一个来自东北。

来自山东的女孩当时穿着一身蓝套装,黑黑的长发披散在肩上,明亮的双眸让人一眼就能看出那里面蕴含着的朴实、诚恳。

出家的事当然得另当别论,但皈依取法名的事我立刻就答应了。

当时我手上正拿着一本书,一低头就瞅见了“观音”二字,于是两个法名自然就有了着落:一个叫圆观,一个叫圆音,那个来自山东的女孩就是圆观。

后来没过多久她们就来到了学院,几个月后圆观就出家了。

两年多来圆观的闻思一直很精进,人也挺谦和。

每日悄无声息地跟着大众一起听闻经论、修身修心,你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个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英语系的本科生。

对她而言,舍俗出家并非易事,一般人中又有多少能斩断凡情羁绊呢?但就像我经常说的那样,佛法的伟大就在于,当它真的走入一个人的心地中后,一切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便都有可能在一个以佛法调伏了自心相续的人身上发生。

不信的话,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圆观的经历吧。

我自幼随姥姥生活,直到上小学后才离开。

姥姥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也不懂太多的佛法理论,但她纯朴善良、乐善好施,一生与人为善。

在我们家乡,佛法并不兴盛,只能听闻佛名,难以见到法僧二宝,但姥姥的言行却自然而然地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学佛的种子。

而且在姥姥年轻时,她就曾动过出家的念头,只因慈悲幼子而未能如愿。

如今一生吃斋拜佛的她已年逾九十,但仍精神矍铄地每日念佛不已。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到了十七岁。

那年我被本省的曲阜师范大学英语系录取了,从此成为了一名儿时就梦寐以求的大学生。

记得上大学时,外系的同学都非常羡慕我们。

想想也是,数学、物理系的同学每天有做不完的习题;生物、化学系的同学每天有做不完的实验。

而我们——英国语言文学系的同学,整天都可捧着一本外国小说看。

刚开始时,我也曾半骄傲半鄙夷地对一脸羡慕之色的外系同学说:“知道吗?这就是我们的专业!你以为看小说不头疼啊?那得用全身心去体验,多累人啊!”然而时间久了,便开始有些觉得小说所写的怎么越看越没味、越看越无聊。

因为我发现这纸上的情感终究难以力透纸背,它们全是千篇一律的情感造作,全是作家或天才或平庸的以假乱真。

我倒是很佩服那些作家们,一生都在抱着一些大同小异的爱情故事翻来覆去地变幻给我们看。

同时,我渐渐意识到,人的情感原本很苍白,越是引无数作家竞折腰地去描摹它,越是让无数才子佳人堕泪纷纷地感怀它,就越证明了它的苍白,所以人们才会添油加醋、涂脂抹粉一番,为的就是掩饰。

不再为小说的情节哭天抹泪后,我又把目光转向社会科学及宗教方面的书籍。

泛泛地浏览了一个大概后,我突然有了一个感觉:大概姥姥整天挂在嘴边的什么“缘分”呀、“因果”呀,可能的确是不虚吧。

因为所有的书中,我唯独对《六祖坛经》印象极深,而且没来由地就想:“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出家专门精研佛法呢?”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山东德州市的某家银行从事国际结算部门的工作。

这时可能是福报现前吧,银行丰厚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使我成为别人眼中的“白领丽人”。

说“丽人”可能有点过分吧,不过周围的同事倒是对我一片恭维,什么“仪态端庄”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呀等等。

这样,我的身边便很快聚集起一大群追求者。

但我想我一定会让他们失望的。

因为自从看《六祖坛经》而萌生出尘之志后,尽管自己对佛法大意一窍不通,但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声音在提醒我,姥姥当初就是因为舍不下儿女才放弃出家念头的。

我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但至少暂时还是不要自我拖累吧。

况且在我心中,婚姻并没有什么意义、乐趣。

女人除了结婚生子、维护家庭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立身之处了吗?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倒也不图什么经天纬地之举,但我总感觉自己的一生,特别是自己生命的潜能,应该不会在生儿育女方面来个大爆发吧?但是一个单身女人在中国一个小城市的独身生活,肯定是不会让好事者们善罢甘休的,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强大的世俗压力,家庭和社会都不允许我不结婚。

看来要想不委曲求全就只能远走他乡了。

于是我选择了考研,到另一个城市去备考以躲开这闲言之海。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边工作边学习的生活。

每日在卖力工作、点灯苦读之后,夜对静空皓月,总是不期然想到家乡,想到姥姥。

一想到姥姥,便想起她天天念诵的“阿弥陀佛”圣号,于是,一种久已淡忘但又始终隐藏心间的佛教情结便悄然浮出了……再把佛经拿出来看,一种从未系统接触过的崭新人生态度、世界观、宇宙观,便以令人目不暇接之势向我涌来。

有些措手不及,但苦空无常之理头一次算是深深地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之日,在我也像是自己回归佛陀教化下的大家庭之始。

这该是怎样的一个不可思议的缘起啊!一位居士告诉我,一个从四川色达喇荣佛学院回来的出家人在她家,问我要不要去看看。

我不但去看了,而且还正式皈依了三宝!个中因缘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总的感觉是:一看到他那一身我从未见过的红色藏传佛教的僧袍,我就禁不住在心里感叹道:太熟悉、太亲切了……从此我开始真正闻思起来。

记得在看了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后,我生起了很大的信心。

为将法雨遍布,我将此经咒广传亲朋好友。

结果有两人原先患有很重的疾病,在依法修持后竟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验相。

原想与他们结个善缘,没料到受益最大的最后还是自己,因我的信心从此更加增上了,便天天按经中规定的仪轨持诵起大悲神咒来。

有一段时间,我还经常把《金刚经》中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等揭示般若甚深空性义理的话放在心上、挂在嘴边,当作揭示人生无常、梦幻空花的一个座右铭。

熏习得久了,有时真的是对名利地位、世间享乐视若浮云了。

端起一碗饭我就在想,“是谁在吃它呢?如果是我在吃,一口气上不来,我又跑到哪里去了呢?如果不是我在吃,又是谁在吃呢?”不仅如此,每当撕下一页日历,我就会问自己:“如果无常此刻就降临,我做好准备了吗?”越是照佛法的义理思维,越是感到人生太难得、佛法太难闻了。

我真的是越来越搞不懂世间人了:难道你们的灵魂就已麻木到根本感觉不出生命每天都在无意义地流逝,我们的寿命也因之每天都在无价值地缩短吗?不为探求真理,生存于此世间又有何益?九八年的春节,我一人来到了观音菩萨的道场、四大名山之一的琉璃世界普陀山。

在这里,千步沙的细软令我心旷神怡;大海的潮音让我彻夜难眠,在它力敌千军的澎湃之中,我的心帆一次次鼓荡而起,在这海天佛国纵横游弋。

特别是在看到出家人调柔寂静的生活后,内心的长久症结被再次触动。

我仔细地思考了一番这个问题,觉得既然已感到留恋世事凡情无义,那为何不干脆快刀斩乱麻,一把拔去这情缘之草,再不要让它在心头蔓延呢?也许我这一生没遇到过什么挫折,涉世也未深,当违缘到来时,可能自己出家修行会碰到很大障碍。

但我想,假如一个人真的生起了出离心的话,那他一定会在厌离五浊恶世的情感催逼下,必定精进闻思修、护持正念,不懈地对治烦恼,而不可能在散乱中度日。

特别是在一位具德上师的指引下,他的这种无伪的出离心一定会被上师调化成证道成佛的菩提悲智。

那么我对这个世间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还有哪些尘情凡缘足以让我为之退失无上菩提心并心甘情愿地沉溺六道轮回呢?以前读《楞严经》时就曾发心出家以求偿还无始宿债。

如果再蹉跎犹豫,旧债未还,新债又来,我一个小小女子在生死面前能担待得了吗?轮船渐渐驶离了普陀,我的心还在观音像前徜徉着。

低头一看,正见一道道轮船驶过时划出的波浪、浮泡。

脑海里倏的一下就浮现出《金刚经》的尾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脑子里正想着这首偈时,天上突然降下万道阳光,抬眼一看,原先雾蒙蒙的天空此刻云蒸霞蔚,放眼一望,只见云开雾散日正来……九九年藏历正月,我终于按照自己的心灵之约,如期奔赴了色达喇荣的佛学院。

在这闻思了一段时间的经论后,我下定决心在这里出家修道了。

如今我在学院每天都畅游在佛法这深广浩瀚的慧海中,只恨自己不能一下尽饮其中之甘露妙味。

同时也更加祈愿更多之有缘人,特别是有一定人格基础、一定分辨能力、一定知识积累的知识分子朋友们,也能跟我一道投身到佛教慈济众生的事业上来。

因为我总感觉,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最终对得起自己的一生。

圆观在雪花纷飞的严寒时节来到圣地求学,并从此过上一种清净闻思的生活。

对做出这种选择的人,我只能用“智者”二字来评议,而且我坚信他们也堪当这一称谓。

这些年来,圆观一直在以精进心不懈修行,如果能持之以恒的话,我想她一定能成办自己今生来世的最大心愿——脱离轮回生死苦海。

佛陀在《宝积经》中说:“智者随功德,以此成诸事。

”如果我们能随顺一切真正功德的话,那我们则可无事不办。

我们所见到的很多城市里的年青人,尽管也说修行、修心、闻思之类的话,但一到实际境况当中,碰到关乎感情、家庭、工作、钱财之类的纠葛,他们的“修行”便马上转入口头学佛之列,心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地投入世间八法中。

说实在话,城市里浊浪滔天的红尘景观实在很难造就一个修行人,所以我才在心里对圆观的斩断世俗情缘之举数数生起欢喜之心。

有一首表达我自己喜爱寂静生活心态的偈子,总是不由自主地就从心间流露而出:忙忙碌碌人群中,无有修善之良机;前往寂静山林中,精进勤观自明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