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辛弃疾

合集下载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王安石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王安石 Word版含答案

王安石一、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

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做出了贡献。

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

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

还有一些诗篇,虽然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王安石霸祖孤身取二江①,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②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

②西纣王的叔父箕子路过殷商旧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作诗《麦秀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题目中的“怀古”标明了这首诗的题材,“金陵”是地名,今指南京。

B.“霸祖”句是写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只身匹马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C.“东府”句虚实结合,写现在的金陵东府,将来可能只剩几间佛寺。

D.“后庭”化用了唐朝杜牧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E.宋诗常以议论入诗,这首诗也如此,夹叙夹议,增添了诗歌的理趣。

2.全诗分为几层?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河北民王安石河北民,生近二边①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②,南人丰年自无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陆 游+Word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陆 游+Word含答案.docx

陆游一、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词作量虽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居书喜陆游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①足,经年②无吏叩柴荆③。

注①官赋:官家的赋税。

②经年:一整年。

③柴荆:柴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颔联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C.“袭”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

D.“鹊声穿树”将无形的鸟鹊叫声描写得生动可感,突出了林中幽深静谧的环境。

E.“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请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①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③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

②万火牛:指火牛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陆 游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陆 游 Word版含答案

陆游一、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词作量虽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居书喜陆游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①足,经年②无吏叩柴荆③。

注①官赋:官家的赋税。

②经年:一整年。

③柴荆:柴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颔联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C.“袭”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

D.“鹊声穿树”将无形的鸟鹊叫声描写得生动可感,突出了林中幽深静谧的环境。

E.“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请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①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③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

②万火牛:指火牛阵。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欧阳修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欧阳修

欧阳修一、简介欧阳修(1007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

幼时而孤,贤母荻杆画地育教。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交游,以诗唱和。

其诗主要有《食糟民》《南獠》《生杳子•无夕》《画眉鸟》《戏答元珍》等,意境别颖,清丽秀美,耐人寻味。

叶梦得《石林诗话》有评:“欧阳文忠公诗,始矫昆体,专以气格为主,故言多平易疏畅。

”其词多写男女感情,如《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临江仙》(柳外轻雷)等,情思深远,婉转清丽,与晏殊词风相近。

部分词作表现了个人志趣抱负,如《采桑子》《朝中措》(平山栏槛)等。

而其《六一诗话》则开历代诗话之先河,影响深远。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①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攲②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③。

【注:①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

鱼沉,谓无人传言。

②攲:倚、依。

③烬: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花。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 “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C. 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 这首词的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

E. 全词八句,紧扣“梦”字,把一个闺中女子的凄凉悲愁和幽怨刻画得淋漓尽致。

2 .作者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韦应物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韦应物 Word版含答案

韦应物一、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在中唐最大。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

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

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

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穗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

”(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②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③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

②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③理会:通达事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厅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风驰雨骤令人厌烦,但是满堂的嘉宾却令诗人倍觉神清气爽。

C.七、八两句写出诗人将未睹“斯民”之康与自惭“居处”之崇两相对比,表达了真切的反省之意。

D.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

E.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襟怀,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了闲适的情趣。

2.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韦应物①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

李商隐一、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②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③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知尔,嵩④阳松雪有心期.注①崇让宅:洛阳崇让坊王茂元宅.此时诗人在朝廷受到排挤,暂住岳父王茂元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②红蕖:红莲.③濩落:空虚冷落.④嵩:即河南嵩山,古代学道隐居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的意思是露凝如细小的冰粒,说明露重天寒.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 B.第三句“聚散”重点是在“散”上;第四句叹惜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 C.第五句“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惟灯见”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D.第八句“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指的是诗人的高远志向.E.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怨悲情.2.钱良择评论此诗“情深于言”.请你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本诗“情深”的具体表现.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蕙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E.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致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4.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答:(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代赠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B.“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心上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C.“月如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有情人的不得相会.D.芭蕉的绿叶展不开丁香的花蕾,指丁香花尚未绽放,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 E.芭蕉和丁香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边,各有各的哀愁,各有各的诉求.6.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答案精析1.BD [B项第四句的意思是:池中的红莲,为什么也被风吹得零落缤纷呢?对红莲的痛惜,正是对人生难得团聚的痛惜.故“叹惜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不当.D项“高远志向”不当,指的应是“诗人出世归隐之心”.]2.(1)诗人用像冰粒一样的露水、悲泣的竹子,加深了心境的凄凉.(2)红莲的离披,也象征着诗人颠沛流离、与妻子分离的悲凉.(3)客中苦酒,寒夜孤灯,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失意之悲.(4)嵩山的松雪,好像也在召唤着,表现出诗人的归隐之心,但这也是诗人无可奈何、壮志未遂的幽愤.(5)总之,没有一物不解人意,不含深情.因情见景,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融为一体,读之撼动人心.3.BD [B项“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诗人借湘妃之“象”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D项“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而是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在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4.(1)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的空寂、缺乏生机以及舜帝殁于湘水,湘妃泪洒斑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寄居他乡的幽怨哀伤之情.(2)世事沧桑之感:昔日大将陶侃的战船已经不在,当年的古战场如今细雨飘飞,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的景象,昔盛今衰,世事变迁,无可奈何.(3)怀才不遇之悲: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怀王堕马抑郁而终,诗人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4)知音难觅之伤:诗人孤独寂寞,“人不至”“与谁同”,无人可诉,难以释怀.5.DE [D项“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错,“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结”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丁香未开本是客观的自然现象,无所谓愁,但在主人公眼里却是满目哀愁,这是因为心中有愁,所以蕉叶难以舒展;满腹是恨,故而花瓣怨结难开.人之愁极,故而触目伤情,而触目之悲更添离人之恨.移情入景,借景写情.E项“各有各的哀愁,各有各的诉求”错,“同向春风”,芭蕉和丁香一同对着黄昏清冷的春风.这两句是说,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这既是思妇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6.(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渴望见到(思念、想念)心上人(丈夫、夫君)但又不得见、失望孤寂的女子形象.(2)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眺望心上人(丈夫、夫君),但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不前,自尝落寞与孤寂.天上的残月和丛生如结的丁香花,烘托了女子的相思之愁.。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岑参20180415141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岑参20180415141

岑参一、简介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南阳。

曾祖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以文辞致位宰相。

父植,仕至晋州刺史。

参少孤,从兄读书,能自砥砺。

天宝三载,进士及第,释褐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八载,以右威卫录事参军入参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掌书记。

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适、储光羲、薛据游,同登慈恩寺塔,有诗唱和。

十三载,任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至德元载,领伊西北庭支度副使,岁晚东归。

二载,以杜甫等五人荐举,入为右补阙。

乾元二年,改起居舍人,旋出为虢州长史。

宝应元年,以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

广德元年,入为祠部员外郎,改考功员外郎,转虞部、库部郎中。

永泰元年,出为嘉州刺史,因蜀乱半途折回。

大历元年,以职方郎中兼殿中侍御史,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参其幕。

二年,赴嘉州刺史任。

世称岑嘉州。

三年,罢官东归,寓居成都,四年末或五年初,卒于旅舍。

参博览史籍,工于缀文,诗调清尚,又“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

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唐才子传》)。

故其描绘边塞风光之作,如《白雪歌》《热海行》《走马川行》等最为脍炙人口。

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人称“高岑”。

其放情山水之作,亦“超拔孤秀,度越常情”(《唐才子传》)。

殷璠评其诗曰:“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河岳英灵集》)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

”(《沧浪诗话·诗评》)近人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附《岑参年谱》)。

生平事迹见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唐诗纪事》卷二三,《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闻一多有《岑嘉州系年考证》。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岑参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始四句,诗人将胡笳之声与“胡人”的吹奏情形相结合,渲染异域情调,写出了“楼兰征戍儿”的豪迈与满腔报国激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刘禹锡+Word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刘禹锡+Word含答案.docx

刘禹锡一、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刘禹锡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沙际”点明送客的地点在水边,接着写竹林、溪流环绕田舍,自然环境清新可喜。

B.颔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营造了一幅静谧安详的自然景象,写出了秋季时令的特征和生活趣味。

C.颔联上下句运用列锦的修辞,枫林、鼓声、茅屋、鸡鸣等构成名词性意象组合,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D.颈联中作者的观察视角聚焦在送别环境上,突出田野中富有生机的一面,本联围绕题目中的“秋日”选择意象,营造了送客将别时的环境。

E.尾联明确点出此次送别地点在潜水驿,作者写驿楼、宫树和马鸣,结句托物言志,以驿马疲惫再三嘶鸣,渲染依依惜别之情。

2.请从写景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

②柳士师:柳下惠。

士师,狱官。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

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白居易+Word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白居易+Word含答案.docx

白居易一、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两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喻诗的创作而发的。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梦得[注]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梦得:刘禹锡。

白居易与刘禹锡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

“不忧生计”使人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

老后不“惜酒钱”是一脉相承的豪情,而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

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句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C.颈联写“闲饮”的细节。

两位老友行酒令、引经史、边饮酒边听音乐,不知不觉就喝多了。

这一联也展现了两人高雅芳洁的情怀与满腹经纶的才学。

D.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Word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Word含答案.docx

李商隐一、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②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③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④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洛阳崇让坊王茂元宅。

此时诗人在朝廷受到排挤,暂住岳父王茂元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

②红蕖:红莲。

③濩落:空虚冷落。

④嵩:即河南嵩山,古代学道隐居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的意思是露凝如细小的冰粒,说明露重天寒。

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

B.第三句“聚散”重点是在“散”上;第四句叹惜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

C.第五句“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

“惟灯见”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

D.第八句“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指的是诗人的高远志向。

E.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怨悲情。

2.钱良择评论此诗“情深于言”。

请你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本诗“情深”的具体表现。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辛弃疾+Word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辛弃疾+Word含答案.docx

辛弃疾一、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有《稼轩长短句》。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辛弃疾再用韵,时国华①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

元和圣德②要君诗。

老去不堪谁似我。

归卧。

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

直上。

看君斩将更搴旗。

歌舞正浓还有语。

记取。

须髯不似少年时。

注①国华:卢彦德,字国华。

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

②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

“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

B.“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

C.“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

D.“看君斩将更搴旗”一句,照应上片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

E.“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将自己与卢国华作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辛弃疾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刘禹锡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刘禹锡

刘禹锡一、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刘禹锡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沙际”点明送客的地点在水边,接着写竹林、溪流环绕田舍,自然环境清新可喜。

B.颔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营造了一幅静谧安详的自然景象,写出了秋季时令的特征和生活趣味。

C.颔联上下句运用列锦的修辞,枫林、鼓声、茅屋、鸡鸣等构成名词性意象组合,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D.颈联中作者的观察视角聚焦在送别环境上,突出田野中富有生机的一面,本联围绕题目中的“秋日”选择意象,营造了送客将别时的环境。

E.尾联明确点出此次送别地点在潜水驿,作者写驿楼、宫树和马鸣,结句托物言志,以驿马疲惫再三嘶鸣,渲染依依惜别之情。

2.请从写景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

②柳士师:柳下惠。

士师,狱官。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

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韦应物+Word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韦应物+Word含答案.docx

韦应物一、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在中唐最大。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

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

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

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穗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

”(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②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③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

②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③理会:通达事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厅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风驰雨骤令人厌烦,但是满堂的嘉宾却令诗人倍觉神清气爽。

C.七、八两句写出诗人将未睹“斯民”之康与自惭“居处”之崇两相对比,表达了真切的反省之意。

D.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

E.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襟怀,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了闲适的情趣。

2.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韦应物①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Word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Word含答案.docx

李商隐一、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②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③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④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洛阳崇让坊王茂元宅。

此时诗人在朝廷受到排挤,暂住岳父王茂元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

②红蕖:红莲。

③濩落:空虚冷落。

④嵩:即河南嵩山,古代学道隐居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的意思是露凝如细小的冰粒,说明露重天寒。

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

B.第三句“聚散”重点是在“散”上;第四句叹惜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

C.第五句“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

“惟灯见”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

D.第八句“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指的是诗人的高远志向。

E.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怨悲情。

2.钱良择评论此诗“情深于言”。

请你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本诗“情深”的具体表现。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
一、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有《稼轩长短句》。

二、作品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辛弃疾
再用韵,时国华①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

元和圣德②要君诗。

老去不堪谁似我。

归卧。

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

直上。

看君斩将更搴旗。

歌舞正浓还有语。

记取。

须髯不似少年时。

注①国华:卢彦德,字国华。

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

②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

“黍离”出自《诗经》,后
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

B.“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

C.“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

D.“看君斩将更搴旗”一句,照应上片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

E.“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将自己与卢国华作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声声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

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

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秋。

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③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④。

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

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

华胥梦⑤,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

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

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

③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建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乡嵩山。

④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

⑤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

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上片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气势。

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

C.借用李德裕在滁州建怀嵩楼而最终回到故乡的典故,表达自己定能重返故土的信心。

D.道旁巡卒不断,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让词人无法抑制喜悦的心情。

E.这首词豪放雄伟,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

4.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①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

注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

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春入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出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仲春之景。

B.“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

C.“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

D.“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农家女子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

E.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被罢官闲居农村时不为俗事所扰,心系田园,悠闲自得的心情。

6.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精析
1.CE [C项“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联系前文可知,是写自己老大无成唯有归卧青山,谋生之道却“费寻思”,实际上是以己之今况作反面陪衬,希望友人能引以为戒,奋发有为。

E项“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告诫友人,歌舞宴饮是少年们的乐事,规劝他不要沉湎丧志,以免消磨光阴,荒废事业。

]
2.(1)自己虽然年老,但不愿归隐青山,渴望为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做出贡献。

(2)不能沉溺于享乐而丧失志向,当珍惜时光,及时建立功名。

3.BC [B项“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错。

C 项“表达自己定能重返故土的信心”错,此处是表达自己故土难回的客居之愁。

]
4.这首词豪放雄伟,情感起伏跌宕,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

(1)欣慰之情。

今年太平万里,金兵没有来侵扰,老百姓获得了一个安定丰收的好年景。

(2)悲痛之情。

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中原沦落,自己故土难回,悲痛忧伤。

(3)喜悦(自信)之情。

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词人转悲为喜,又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让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黄帝梦中华胥国那样宁静和平。

5.BE [B项应是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充满生机。

E项这首词表现的是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
6.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的表现手法。

田园风光怡人,农家生活闲适,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而对闲适、古朴的村居生活的描写,更让人感受到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