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方法指的是对组织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内部控制审计方法:
1. 风险评估:对组织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并确定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 数据分析:通过对组织内部数据的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或不一致的情况,以发现潜在的内部控制问题。

3. 内部控制测试: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具体控制活动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执行,并且是否有效。

4. 文件审查:对组织内部控制的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包括政策文件、程序文件、许可文件等,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5. 内部控制问卷调查:通过向组织内部员工发送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评价,以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6. 独立复核:由独立的审计师对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复核,以验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7. 抽样检查:通过对组织内部控制的部分样本进行检查,推断整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8. 流程分析: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具体流程进行分析,包括流程图绘制、流程分析、环节控制等,以确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以评估和审查组织的内部控制,帮助组织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该段内容仅用于提 醒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关注,并不影响对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
10
任务
内部控制审计 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3.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 大缺陷的,除非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应当对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
8
任务
内部控制审计 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1.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 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 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企业自身内部控制 制度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
3
任务
内部控制审计 一、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
3.评价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 缺陷和一般缺陷。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其识别的各项 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这些 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 陷。
4
任务
内部控制审计 一、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 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9
任务
内部控制审计 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虽不存在重大缺陷,但 仍有一项或者多项重大事项需要提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 用者注意的,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 予以说明。
6
任务
内部控制审计 一、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
6.关注期后事项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并不存在,但在该 基准日之后至审计报告日之前内部控制可能发生变化, 或出现其他可能对内部控制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注 册会计师应当询问是否存在这类变化或影响因素,并 获取企业关于这控制的审计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制度、程序进行全面、系统、持续性检查,评价其有效性、可靠性和适当性,发现存在的问题,提供合理建议的一种审计方式。

内部控制是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手段,是各种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是企业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审计委员会和企业管理部门的要求,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及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发现问题和弱点,提出改进建议,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稳定和有效运行。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1. 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应依据企业的规模、特点和经营情况确定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重点,确立审计目标和任务,并编制责任申请书,明确审计程序和方法。

2. 进行评价和风险评估: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估其风险程度,检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规划是否一致,确定审计重点和目标。

3. 实施审计计划: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收集必要的证据,采取适当的审计工具和技术,执行审计计划。

4. 建议和意见: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与监督,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编制审计报告:按照审计排期和程序,编制审计报告,反映审计结论和意见,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力保障。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1. 规划法:该方法主要指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内部控制目标和计划,制定内部控制指南,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2. 实地检查法:通过实地检查企业的业务流程,察看文件和记录,检查业务活动的现场操作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以及执行流程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3. 文件审查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文件和记录,检测企业内部控制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确定风险程度和改进机会。

4. 面谈法:面谈法主要是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人员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谈话,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效果,即建立内部控制监管程序,建立有效反馈渠道,主要是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和评估程度。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概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通过对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以确保其有效运行和达到预期的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关注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合规性,以提供对组织运营的保障。

本文将介绍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原理、流程和价值,以及一些常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和技术。

基本原理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评估和审查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并确保组织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识别和评估:内部控制审计首先需要对组织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包括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因素。

这有助于确定哪些领域需要重点关注,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控制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审计需要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情况,包括控制活动的制定、组织流程的设计、权限和责任的划分等。

这有助于确定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有效地防范风险。

3.运营监督和改进:内部控制审计需要监督组织的运营情况,包括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这有助于确保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持续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流程和方法内部控制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可以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规划阶段:内部控制审计需要确定审计的范围、目标和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这需要对组织的业务和风险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2.评估阶段:内部控制审计需要对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包括控制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情况,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情况等。

这一阶段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3.检查阶段:内部控制审计需要对组织的控制措施进行实地检查,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访谈。

这有助于验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4.报告阶段:内部控制审计需要编写审计报告,总结审计的结果和发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地反映审计的实际情况,并明确具体的改进事项。

常用的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分析、流程图绘制、问卷调查和抽样检查等。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测试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测试

内部控制审计1.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验证的一种审计活动。

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资产安全、财务信息可靠性以及业务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2. 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防范和减少内部欺诈和错误,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准确性,降低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的治理和管理效果。

3.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评价、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评价以及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效果评价。

具体包括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情况、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内部控制的信息和交流环节等内容。

4. 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

内部控制审计还可以利用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技术,结合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1.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流程和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全面、客观和独立的评估。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确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有效地捕捉和防范经营风险,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内部控制评价的价值内部控制评价对企业的价值在于,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透明度,降低内部欺诈和错误的发生几率,提高企业治理和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内部控制的信息和交流渠道以及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情况等方面。

4. 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内部控制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

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内容及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内容及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概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

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内部控制是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是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其在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管理活动和审计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相结合的产物。

最初,内部审计关注的是与会计事项相关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对财务活动进行日常监督,帮助组织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也帮助内部和外部审计师在内部控制测评的基础上进行审计抽样,降低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

20世纪50年代前后,内部审计实务界开始关注管理,将审计重点从财务账簿转向业务活动和控制,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相应地,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目标从服务于财务审计扩展到为提高业务活动和控制的效率服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内部审计由为管理部门提供帮助扩展到为组织服务,这就要求内部审计站在整个组织的立场上评价和分析问题,对组织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检查评价。

20世纪9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相关规范的提出,极大地改变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外部环境,内部审计要关注与组织目标实现相关的所有风险。

因此,内部控制审计发展到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单个或者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组织层面内部审计组织层面内部审计,通常也称从整体层面的审计,应通过审查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对组织层面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摘要: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概述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三、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四、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步骤五、内部控制审计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正文: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概述内部控制审计是一种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审计,旨在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企业提供合理保证,以确保企业达成业务目标,同时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和运行效果的评估,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1.内部环境审计:包括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员工素质、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治理层的审计。

2.风险评估审计: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并检查企业是否已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

3.控制活动审计:检查企业是否已实施足够的内部控制活动,以确保企业的业务目标得以实现。

4.信息与沟通审计:评估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效果,包括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5.内部监督审计:评估企业内部审计的实施情况,以及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降低企业风险: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企业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企业风险。

3.增强企业信誉: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为企业提供合理保证,有助于提高企业信誉,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4.符合法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企业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降低企业因违规操作而产生的法律风险。

四、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步骤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内部控制体系: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进行有效的审计。

2.制定审计计划: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审计师需要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的目标、范围和重点。

内部控制审计4大步骤

内部控制审计4大步骤

内部控制审计4大步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一般是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引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流程是: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评价控制缺陷、完成审计工作。

一、计划审计工作地产企业审计部门需恰当地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并对助理人员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复核。

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风险评估在计划审计工作中的作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

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风险越高,给予该领域的审计关注应越多。

例如:对于地产企业而言高风险领域主要集中在招采、营销环节,因此需要配备业务专业能力较强的审计资源。

在进行风险评估以及确定必要的程序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经营单位或流程的复杂程度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企业组织结构、经营单位或流程的复杂程度可能影响企业实现控制目标。

企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可能影响错报风险以及应对该风险的控制。

审计人员应当根据企业情况调整工作范围,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发表的意见。

二、实施审计工作审计人员按照从整体到具体业务细节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从整体到具体业务细节的方法是审计人员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

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可以将企业整体层面控制和具体业务层面控制的测试结合进行。

(一)测试企业整体层面控制审计人员测试企业整体层面的控制,在把握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一般关注:与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针对董事会、经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企业的风险评估过程;对内部信息传递和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和自我评价。

(二)测试业务层面控制审计人员测试具体业务层面的控制,在把握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整体层面控制的测试情况,重点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业务与事项的控制进行测试,例如:地产招采、地产营销等。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范文(7篇)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范文(7篇)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范文(7篇)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范文【篇1】20__年对一个工程项目进行审计,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有工程完工时间不及时、设备采购不按规定时间到货、设备质量与合同约定不符、预算的更改没经过审批、施工材料与合同不符、工程变更依据不足、工程签证手续及依据不全等。

其中最严重的是有大量的工程签证单,一个几个亿的项目,工程签证就达x%(x亿)还多,有些单项项目签证比原预算多x%。

工地解释原因是施工地地质复杂,所以增加大量工程施工。

由于工厂已进行生产阶段,所以高层只能根据发现的问题,作出暂停付款的措施。

我们在审查时发现,由于没有对项目实行事中监督,即是对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与致造成大量的工程签证单无法核实,在工程签证中主要问题的是隐蔽工程。

所谓工程签证,就是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就需要调整或补充的事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经双方签字盖章而订立的一种补充证明材料。

许多工程项目通过虚假签证增加工程造价取得利益,使竣工结算失去了真实性。

总之,在进行工程项目审计时应重注意发下问题:1、注意招投标是否合规。

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审计是审计的源头,只要从源头开始规范,才能有利于公司施工管理。

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的内容主要有:①审查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是否按公司规定、是否合规、合法,其过程是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②审查有无应实行招投标的项目而未招投标,有无为了逃避招投标或钻招投标方式的空子,采取直接确定或形式招标确定施工、安装单位。

③审查附属工程、零星工程是否经过招投标。

④审查中标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有无施工企业因自身资质较低或无资质,采取或使用其他单位资质投标的情况。

2、注意工程预算是否超标。

检查工程结算总额是否超过预算总额,预算变更及调整是否经有权限有领导审批;单项工程预算编制是否真实、准确,包括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规定的计算规则,是否准确;分项工程预算定额选套是否合规,选用是否恰当。

什么是内部控制和审计

什么是内部控制和审计

什么是内部控制和审计内部控制和审计是在企业管理和监督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两个概念。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和机构,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内部控制和审计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原则。

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按照明确的策略和流程进行,并防范潜在的风险和错误。

1. 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内部运营效率、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并促使企业遵守法规和内部规定。

2. 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

控制环境是指组织对内部控制的整体态度和文化;风险评估是指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控制活动是指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策略和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与共享;监督是指对内部控制的不断评估与改进。

3.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的良好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减少潜在风险,提供可靠的财务报表,增强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并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审计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专业的检查和评价活动,主要目的是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提供独立意见和建议。

1. 审计的类型审计可以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种类型。

内部审计由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负责,主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合规性进行评估和监督;外部审计由独立的审计师或审计机构进行,其重点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以确保其真实和准确。

2. 审计的过程审计的过程通常分为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

规划阶段包括确定审计目标、制定审计计划和安排资源;实施阶段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报表进行实地调查、取证和分析;报告阶段是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并发布审计报告,提供审计意见和建议。

3. 审计的意义审计可以提供独立的审计意见,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促进企业的合规性和健康发展。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和审计,旨在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管理风险和危机。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定义、审计的方法和步骤、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以及在企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通过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措施,以保护企业资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业务规范运行的一种管理手段。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等五个要素。

二、审计的方法和步骤内部控制审计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系统性审计方法。

它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文件检查、访谈和抽样检测等手段来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审计的步骤一般包括计划阶段、执行阶段和报告阶段。

在计划阶段,审计师会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审计计划,并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

执行阶段,审计师将根据计划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包括采集证据、测试控制活动和评估控制效果等。

报告阶段,审计师将整理审计结果,向企业提供审计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审计,可以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定其中存在的缺陷和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资产丢失、滥用和挪用等问题,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瓶颈,推动流程优化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4.规范运营管理:审计结果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运营管理机制,加强对各项经营活动的监控和控制。

四、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在中小型企业中,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规避潜在的风险和危机。

在大型企业中,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保障资产安全,降低管理风险。

总结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论述,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内控制度审计(5篇)

内控制度审计(5篇)

内控制度审计一、目的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合理地保证组织实现以下目标:(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二)信息的真实、可靠;(三)资产的安全、完整;(四)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五)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程序说明(一)了解组织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

(二)审阅组织各种文件,了解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取得与审计内容有关的信息。

(三)找出组织各项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绘制内部控制标准流程图。

(四)运用《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式调查表》对组织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调查。

(五)对内部控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健全性测试,找出组织内部控制的弱点。

(六)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对控制弱点进行分析。

21、初步评价组织所有控制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各种管理制度是否体现了内部控制的要求。

2、内部控制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无不必要的控制点;每个需要控制的地方是否都建立了控制环节;控制职能是否划分清楚;人员之间的分工和牵制是否恰当。

3、分析内部控制弱点是否有补偿性控制;控制弱点产生的潜在错误及其重要影响。

提出进一步审查的目标。

(七)对组织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1、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

2、对有关业务人员操作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3、用“检查证据法”,对分项审计内容逐个选择若干笔业务进行“穿行测试”。

4、对“穿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5、审计人员认为可以采用的其他方法。

(八)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九)根据审计结果,对组织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提出审计报告。

对审计中查出的组织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内部控制弱点,应当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与建议,向管理层和董事会反映。

三、工作标准3(一)内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1、内部审计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审查程序,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

其审查重点为以下内容:a经营活动的复杂程度;b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c管理行为守则的健全性和有效性;d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e组织文化的内容及组织成员对此的理解与认同;f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和有效性;g组织各阶层人员的知识与技能;h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的合理性;i重要岗位人员的权责相称程度及其胜任能力;j员工聘用程序及培训制度;k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和意义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以评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以及发现存在的弱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它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助于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财务风险和经济损失。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1. 财务报告:包括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等方面。

2. 资产保护:包括资产管理、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方面。

3. 合规管理:包括法律合规、合同管理、纳税申报等方面。

4. 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1.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根据企业特点和需求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明确要求与期望结果。

2. 系统评价: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其组成结构和运作情况。

3. 风险评估: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和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

4. 审计测试: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对系统中的控制点进行测试,以确定其有效性。

5. 缺陷评价:对审计测试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评价,包括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改进建议等。

6. 报告撰写:按照审计结果,撰写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四、内部控制审计的标准内部控制审计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其中,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内部控制框架》(COSO),该框架包括五个方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反馈。

此外,还有ISO 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五、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1.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无法准确评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2. 内部控制体系复杂度高: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复杂度高,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全面了解和评估。

3.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准确评估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4. 审计结果不准确:由于审计人员素质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等原因,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或不完整。

审计中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审计中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审计中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审计中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有:
1.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内部环境的设计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审计。

2.风险评估:主要是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审计。

3.控制活动:主要是针对企业资金活动(含筹资、投资、资金营运)、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含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全面预算、合同管理等方面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4.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内部信息传递、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等进行审计,对企业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5.内部监督: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重点关注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等是否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评估和验证的一种审计工作。

它旨在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以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高效运营和合规经营。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定义、作用和目标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依据法律法规和内部要求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措施。

它通过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企业活动的合法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以及资产的保护和管理。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1.保障资产安全:内部控制通过确保资产的合理保护和监管,防范盗窃、损毁等风险,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

2.提高运营效率:内部控制通过制定明确的流程和责任制度,规范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

3.保证经营合规:内部控制通过规定与法律法规相符的操作规程和内部要求,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合理,降低违规风险,保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和监督手段,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1.发现问题和弱点: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弱点,以便企业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2.提高运营效率:内部控制审计能够评估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制度的合理性,发现并消除工作中的瓶颈和障碍,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3.强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能够评估企业对各类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提高企业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

四、内部控制审计应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和审计范围,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2.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控制审计应由独立的专业审计人员进行,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评估依据和方法:内部控制审计应明确评估的依据和方法,确保审计结果准确可靠。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时有效的 (即在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 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拟信赖控 制运行的有效性);或者仅实施实质 性程序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 适当的审计证据;
内 部







考虑实质性程序中发现的问 题,确定内部控制的审计重


六、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的区别
比较项目 审计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
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 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 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 述段”予以披露。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时间范围界定
内部控制审计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确定的方式:
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 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针 对特定时点相关内部控 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对特定时期内部控制 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针对特定时期相关内 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 意见。
对特定时期内部控制 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进行审计,针对特定 基准日的相关内部控 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财务报表审计
对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是否公允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发表意见。
了解和测 试内部控 制的目的
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直接 目的是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 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财务报表审计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 行,了解内部控制是为了评估重大错报 风险,测试内部控制是为了进一步证明 了解内部控制时得出的初步结论,了解 和测试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对 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目的。
第一节 审计范围与审计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摘要:一、内部控制审计概述1.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2.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和意义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2.合规性内部控制审计3.运营内部控制审计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1.内部控制自我评估2.内部控制审计问卷调查3.内部控制现场审计四、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内容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格式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提交和反馈正文:内部控制审计是一种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独立、客观评价的活动。

内部控制审计旨在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规性和适应性,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内部控制审计概述内部控制审计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

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合规性内部控制审计和运营内部控制审计。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关注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这类审计通常涉及对企业会计制度、财务报告流程、账户核对、审计委员会运作等方面的评估。

2.合规性内部控制审计合规性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关注企业是否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和公司政策。

这类审计通常涉及对企业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评估。

3.运营内部控制审计运营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关注企业日常运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这类审计通常涉及对企业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评估。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内部控制审计问卷调查和内部控制现场审计。

1.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企业自己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结果,识别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内部控制审计问卷调查内部控制审计问卷调查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以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问卷调查通常包括对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方面的考察。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一、概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和检查的过程,旨在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改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和原则、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到其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措施和制度,以确保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保护资产免遭损失。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五个要素。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内部控制审计,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合理、完整、有效,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组织的运营和资产受到妥善保护,达到风险管理和运营效率的目标。

2. 原则:内部控制审计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和审慎性,并在合适的范围内、适当的深度进行审计,务必保护被审计方的权益和机密信息。

四、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数据分析和流程审计等。

1. 风险评估:通过对组织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审计重点和范围,确保审计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内部控制测试:采用抽样或全面测试的方式,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评估,检查其是否符合规定、有效运行,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3. 数据分析:通过对组织的财务和业务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异常情况和潜在的问题点,揭示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

4. 流程审计: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审计,评估内部控制活动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发现缺陷、漏洞和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内部控制审计对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内部控制审计,能够识别和评估组织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潜在的风险损失。

2. 优化资源利用: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发现制度的缺陷和流程的低效,提出改进建议,帮助组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3.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内部控制审计能够评估组织的信息披露环境和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投资者对组织的信任度。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原创版1篇】
目录(篇1)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四、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正文(篇1)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督的一种审计方式。

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风险,保证企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组织结构、权责分明、内部审计等。

2.风险评估:评估企事业单位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3.内部控制活动:包括财务记录、实物资产管理、授权和责任等。

4.信息沟通:包括内部报告、外部报告、信息反馈等。

5.内部监督:包括内部审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查、观察、测试、分析等。

审计程序主要包括审计计划编制、内部控制调查、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报告编写等。

四、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2.降低风险:内部控制审计可以评估企事业单位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风险。

3.保障财产安全:内部控制审计可以保障企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防止资产流失。

内部控制 审计

内部控制 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概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到其目标而设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旨在保护组织的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有效的运营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和审计,旨在确定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评估和审计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帮助组织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和建议,以确保组织能够达到其目标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审计对于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持续运营至关重要。

以下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几个重要性:1. 保护组织的资产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发现和纠正可能导致资产损失的问题。

它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和维护适当的授权和会计记录程序,以确保资产可以得到妥善保护。

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组织可以防止资产被盗、损坏或滥用的风险。

2. 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确保组织的财务报告准确和可靠。

它可以评估财务报告制度的有效性,包括会计记录、报告流程和内部审计程序。

通过这些审计,组织可以发现并纠正可能导致财务信息错误或不准确的问题。

3. 促进有效的运营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它可以评估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并提供改进建议和建议。

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组织可以识别并纠正可能妨碍业务目标实现的问题。

4. 遵守法律法规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确保组织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它可以评估组织的合规性控制措施,并提供改进建议和建议。

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组织可以减少因违反法律法规而可能面临的法律诉讼和罚款的风险。

内部控制审计的过程内部控制审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是内部控制审计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需要确定审计的目标、范围和方法。

他们需要收集组织的相关信息,并与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沟通。

在规划阶段,审计人员还需要编制审计计划,并制定审计程序和时间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过程规范审计过程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完成后续审计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证据、审计抽样、分析性复核审计报告、结果沟通纠正、评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督导质量控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计划阶段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或具体审计项目作出的事先规划。

审计计划的作用审计计划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严格的时间和成本预算,协调内部审计与被审计部门的关系考核内部审计的工作绩效审计计划的组成层次审计计划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年度审计计划:对年度的审计任务所作的事先规划,是组织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所作的综合安排; 审计方案: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及其时间等所作出的详细安排。

审计计划的层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批准后的审计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计活动。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若有必要,应按规定的程序对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

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项目负责人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制定人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项目审计实施前13>.具体审计目的;2.具体审计方法和程序;3.预定的执行人及执行日期;4.其他有关内容。

审计方案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项目审计实施前1.审计目的和审计范围;2.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3.审计小组构成和审计时间的分配;4.对专家和外部审计工作结果的利用;5.其他有关内容项目审计计划组织内适当管理层下年度开始前1.内部审计年度工作目标;2.需要执行的具体审计项目及其先后顺序;3.各审计项目所分配的审计资源;4.后续审计的必要安排。

年度审计计划批准人完成时间计划的内容计划层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审计通知书,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前,通知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接受审计的书面文件。

意义:礼貌原则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编制依据:经过批准后的审计计划送达时间:实施审计前;特殊审计业务可在实施审计时送达。

送达对象:审计通知书主送被审计单位,必要时可抄送组织内部相关部门。

涉及组织内个人责任的审计项目,应抄送被审计者本人。

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被审计单位及审计项目名称;(2)审计目的及审计范围;(3)审计时间;(4)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具体资料和其他必要的协助; (5)审计小组名单;(6)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签章和签发日期。

审计通知书实例星星公司审计室审计通知书星星通字[2006]20号关于对星星第二分公司进行审计的通知星星第二分公司:根据我公司2006年重点审计项目计划和总公司关于实行审计制度的要求,我处决定派出12人审计小组,从2006年3月16日开始,对你单位进行审计。

晴准备好有关资料,积极配合,并请对审计组进行廉政监督。

审计组长:张三丰主审:吴天组员:郑一、郑二、郑三、郑四、郑五、郑六、郑七、郑八、郑九、郑十2006年3月12日审计实施阶段审计证据分析性复核审计抽样审计工作底稿内部审计督导《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活动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

审计证据的分类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据审计目标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形式来源相互关系书面证据实物证据视听电子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外部证据基本证据辅助证据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第五条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充分性是指证据数量足以证实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成本- 效益原则相关性是指证据和审计目标相关联,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证明力可靠性是指证据能够反映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

——证明力审计项目的各级复核人应在各自责任范围内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予以复核。

收集审计证据应考虑的因素(1)适当的抽样方法。

(2)合理的审计风险水平。

证据的充分性与审计风险水平密切相关。

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越低,所需证据的数量就越多。

(3)成本与效益的合理程度。

获取审计证据应考虑取证成本与证据效益的对比。

但对于重要审计事项,不应将审计成本的高低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

(4)具体审计事项的重要程度。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从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判断具体审计事项的重要性,以做出获取审计证据的决策。

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审核观察监盘询问计算函证分析性复核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存在性和数量非:质量和所有权审计证据的处理内部审计人员应将获取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时间等清晰、完整地记录在工作底稿中。

内部审计人员可聘请其他专业机构或人士对审计项目的某些特殊问题进行鉴定,以鉴定结论作为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人员应对引用该证据的可靠性负责。

对于被审计单位存有异议的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人员应作进一步核实。

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如有必要,应当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

内部审计人员应作好审计证据的分类、筛选和汇总工作,保证已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在评价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及证据来源的可靠程度。

审计证据的处理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内部审计人员的亲知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审计证据案例分析前述星星公司审计处对第二分公司审计完成,对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了整理,主要有8部分:第二分公司的组织结构图;第二分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表;第二分公司的财务报表;第二分公司未决诉讼及或有损失情况表;第二分公司近三年对外投资的主要事项表;审计计划书;审计方案;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

但是首席审计官(CAE)却认为上述证据有误,为什么,《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

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

”分析性复核是一种审计方法在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均可使用审计准备阶段:了解被审计事项的基本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帮助编制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

审计实施阶段:对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获取审计证据。

审计完成阶段:验证其它审计程序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以保证审计质量。

分析性复核作用:执行分析性复核有助于以下目标的实现:(1)确认经营活动的完成程度;(2)发现意外差异;(3)分析潜在的差异和漏洞;(4)潜在的不合法和不合规的行为。

分析性复核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能够获取与以下事项相关的证据: (一)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二)被审计事项的总体合理性;(三)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中可能的差异和漏洞的严重程度; (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五)计划、预算的完成情况;(六)其它事项。

分析性复核所获取的审计证据主要为间接证据,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仅依赖分析性复核结果得出审计结论。

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所分析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2)实物量信息与货币量信息;(3)电子数据信息与非电子数据信息;(4)绝对数信息与相对数信息。

执行分析性复核时,应考虑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以免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的基本内容:(1)将当期信息与历史信息相比较并分析其波动情况及发展趋势; (2)将当期信息与预测、计划或预算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 (3)将当期信息与内部审计人员预期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 (4)将被审计单位信息与组织其他部门类似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 (5)将被审计单位信息与行业相关信息相比较并作差异分析;(6)对会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比率的计算与分析;(7)对重要信息内部组成因素的关系、比率的计算与分析。

分析性复核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分析性复核发现意外差异时,应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调查和评价:1)询问管理层获取其解释和答复; ((2)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确认管理层解释和答复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3)如果管理层没有作出恰当的解释,应扩大审计测试,执行其它审计程序,作进一步的审查,以便得出结论。

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的局限性:信息资料间要存在可相互印证、可预期的依存关系;信息资料要可靠;是佐证性信息,不是精确的结论;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考虑以下因素以确定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依赖程度:(1)分析性复核的目标;(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已收集信息资料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4)以往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5)以往审计中发现的差异与漏洞。

分析性复核案例星星公司在对二分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审计员郑一对该分公司的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了分析性复核,编制了下列分析性报表:表1 资产结构和变动趋势分析表表2 流动资产结构和变动趋势分析表表3 资本结构和变动趋势分析表表4 流动负债变动趋势分析表表5 短期偿债能力趋势分析表资产周转能力趋势分析表表6表7 盈利能力趋势分析表表8 费用控制情况趋势分析表表9 现金流量分析表(总体的和分别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的)分析性复核案例上列分析性报表中的部分数据如下: -4842- 2403-3750---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万元) 82.3%82.9%86.1%86.4%92.7%71.1%资产负债率22.0%15.3% 35.4% 44.0% 51.0%52.6%存货22.9% 37.4% 17.0% 15.0% 4.2% 7.9% 其他应收款 9.4% 3.6% 15.0% 3.3% 5.9% 6.8%应收账款 6.0% 5.4% 0.2% 0.2% 3.3%2.4%长期投资净额 2004年2003年2002年2001年2000年1999年分析性复核案例盈利能力趋势分析表-38.9% 34.3% 11.2% 10.2% -455.4% 净资产收益率 -6.8% 6.5% 1.3%1.0%-27.5% 总资产收益率 -126.1% 36.6% 2.7%3.7%-132.5% 销售净利率 -126.1% 16.5% -2.1%-44.1% -115.1% 营业利润率 11.3% 6.3%16.2% -23.7% -8.6% 主营业务利润率 -11.1% 6.8%17.05% -23.7% -8.5% 毛利率2004年2003年2002年2001年2000年分析性复核案例审计机构负责人根据上述分析性复核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三年连续为负,说明主要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难以维持其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