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山七、亦禅亦教衡岳山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都是风景如画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都是风景如画昨天写了篇《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于是有朋友私信给我,说要我再写一篇佛教的十大名山,今天,@寒门烛光就根据相关资料,选出了佛教十大名山,还望大家指正。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就目前而言,佛教主要盛行于东亚地区,是中国三大教(儒教、道教、佛教)和世界三大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佛教十大名山都有哪些?1、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隶属忻州市五台县,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青庙黄庙交融道场。
荣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九华山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为地藏王菩萨(或称地藏菩萨)道场。
荣誉: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普陀山普陀山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莲花洋,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观音菩萨道场。
荣誉: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4、峨眉山峨眉山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贤菩萨道场,峨嵋派武术发源地。
荣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梵净山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弥勒菩萨道场。
荣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世界自然遗产、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6、缙云山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伽叶古佛道场,汉藏佛学苑地。
荣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7、天目山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杭州市临安区内,浙皖两省交界处,韦陀菩萨的道场。
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8、鸡足山鸡足山位于云贵高原滇西北宾川县境内西北隅,伽叶尊者道场,禅宗发源地,佛教三派荟萃地。
佛教寺院对联大全,第43辑
佛教寺院对联大全,第43辑一生补处寄诸天普现菩萨身当年鹿野苑中曾助迦文传密意三界轮回仍故我誓修唯识定他日龙华会上愿随无著觐慈颜浙江宁波七塔禅寺弥勒像鄮山本维卫生乡负郭访丛林听百杵钟声似否西游海会明代为宝陀故址频年余劫火揽七重塔势依然南拱天封徐隆圻题宁波七塔禅寺。
维卫:即毗婆尸佛,过去七佛之第一佛如来拈花笑弥勒开口笑问礼拜禅林有几个能深知笑意菩萨低眉时金刚怒目时要虔修慧业愿众生莫错过时机四川乐至报国寺(弥勒殿)——当代·刘克生山雁荡水龙湫洞石佛百二峰拔地凌云海上名山称第一左展旗右天柱后屏霞数千仞神工鬼斧灵岩胜景叹无双喻长霖题乐清灵岩寺,位于雁荡山屏霞嶂下,为雁荡十八古刹之一世俗幻有之相相本自空空是有空非断空此空何尝不有胜义真空之理理常自有有是空有非常有斯有未当不空江西九江东林寺(东晋:莲社十八贤,慧远虎溪桥)——当代·释传印贪心盗心淫心诈心欺负心种种这等心肠我看是何结局兵劫瘟劫水劫火劫霹雳劫苍苍许多劫数你从哪里逃生河北玉田净觉寺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有年令九界众生彻见本来面目睹明星而悟道谈经三百余会俾大千佛子复归原有家乡印光大师:释迦联香阁峙中流花散彩叶成文但能色相俱空何用别求南海慈灯悬彼岸覆祥云洒法雨若使菩心自在此间即是西天临安千佛寺观音殿由来号崇寿历劫重新喜佛光普照十方长为熙朝资圣寿何处觅栖心随缘且住愿僧众静参三昧直从觉路证禅心陈烈镛题宁波七塔禅寺由西方而来东国胸卍字手兜罗宝相庄严大地宏开象教承旧制以建新模背屿山面舜水梵宫轮奂千秋水峙龙泉余姚龙泉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缅于乐拔苦之心其三际十虚而莫既地狱已空始示成佛溯兴慈运悲之念举五乘九界之无遗印光大师:地藏联百年三万六千场以慧眼观沧海桑田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大藏五千四八卷有信心者女人男子能书写诵读能受能持江苏南通川至庵藏经楼——近·张謇成就六八大愿居西方以作佛举华藏世界之庄严圆彰净土愍念九品含灵向东域而垂慈引娑婆国中众男女同往莲邦印光大师:弥陀联观自在到最高峰何处觅音声看慧日照临一片西湖皆净土大慈悲度无量劫来游诸士女果迷津识破千寻南海不扬尘顾竹轩题杭州法喜寺圆通宝殿建刹傍孤山溯天嘉永福初基试与寻长庆残碑读微之遗记题楣仍广化还大中祥符旧观愿重立辟支古塔刻法华真经俞樾题杭州广化寺,位于孤山之南,原名孤山寺,寺内有六一泉建刹与阛阓为邻缘菩萨东超凡烦恼皆除也可到此间立脚飞锡来普陀绝顶悯众生而救苦沉迷果觉庶几从彼岸回头宁波七塔禅寺。
佛教七字经典对联摘抄
佛教七字经典对联摘抄安知住世君非佛想是前身我亦僧出自:福建福州林阳寺——明·叶向高傲骨虚怀真识量热肠冷眼大慈悲出自:安徽怀远迎河寺白日白天谁歇脚云来云去本无心出自:湖北通城白云寺百年过客无常主三日为僧不愿官出自:云南剑川海云居寺——近·赵式铭半个蒲团天地老一声清磬古今空出自:江苏南京妙相庵(佛堂) 宝地遍治功德润香台恒拥吉祥花出自:北京雍和宫太和斋饱经世故慵开口看破人情只点头出自:广东普宁南岩古寺(寺门)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近·赵熙不待海枯才见底但逢月上即敲门出自:云南鸡足山寂光寺——明·担当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出自: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朱元璋不顾手辣成误会但将心狠作慈航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不为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出自:安徽九华山正天门不因财色毁心志应须清寒磨悟根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不因僧来方称寺但有性现便成佛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不用三抵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横披:群经指见不于其中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出自:江西南昌佑民寺(大雄宝殿)布袋全空容甚物跏趺半坐笑何人出自: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 江西九江东林寺禅门倚云烟明灭幽人随风迹有无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出自:江苏阜宁兴国寺——当代·释圆湛常有欲以观其窍应无住而生其心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清·彭时中吃亏者岂无大肚笑杀人不肯回头出自:浙江绍兴大佛寺弥勒像——清.茅立仁处处无非菩提海山山尽是普陀崖出自:王予望题于甘肃天水罗汉堂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弥勒殿/北京潭柘寺慈颜一笑了千事大肚三通行万船出自:甘肃甘谷蔡家寺——当代·吴恒泰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清·吴擎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红树尽禅机出自:圆锳大师大大肚能容万物微微笑看破群生栋起连云凌北斗堂开爰日对南山黄道喜逢全盛日紫微高照吉人家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玉堂金马家声旧画栋雕梁物色新黄道安门添吉庆紫微立户纳祯祥架金梁稳如泰山立玉柱坚似磐石大肚能容天下事善心不染世间尘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弥勒殿)大肚皮包藏古今一笑后渡灭人天出自:云南巍山观音殿(弥勒殿)大肚皮包藏今古一笑后度灭人天出自:邳州徐塘三圣庙弥勒像大肚中包藏世界一笑后吐出乾坤出自:江西铅山峰顶寺(弥勒殿)大护法不见僧过善知识常怀惭愧横披:南无阿弥陀佛大护法不见僧过善知识能调物情出自:江苏杨州静慧寺——清·爱新觉罗·玄烨但有袒怀大欢喜不嫌成佛后如来出自:江苏南通弥勒院——近·张謇但做得来皆事业若推不去即因缘出自:江苏无锡石浪庵——近·徐兰畦到此即空还即色迩时宜雨亦宜晴出自:山西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到此已为无俗虑上来自觉有天然出自:香港离岛宝莲禅寺定中金磬天边落悟后云关夜半开出自:北京雍和宫张若澄题照佛楼翻经留作将来眼问法能空现在身出自:湖南长沙麓山寺(观音殿)饭里有沙需细嚼水中无骨莫横吞出自:江西铅山峰顶寺(斋堂) 梵纲庄严含万象月轮清净印千江出自:圆锳大师放下罢一丝不挂看起来万法皆空出自:圆锳大师放下时何物是我担取去那个为谁出自:云南鸡足山传衣寺风云过眼浑无住水月盟心道自修出自:圆锳大师佛道不从心外觅禅机但向静中参出自:圆锳大师佛法能除世间苦法音香彻九霄云横批:千古明灯佛法能破愚痴暗学佛点燃智慧灯横批:××常转佛光普照十方界法雨均滋五性根出自:印光大师——藏经阁佛殿联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出自:山西五台山碧山寺古佛堂前风扫地高山顶上月为灯出自:山西五台山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出自:陕西终南山弥陀寺山门 / 河北井陉福庆观大海者难为水悟自心时不见山出自:江苏吴县崇报寺落红亭——现·吴济时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雪为峰出自: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好大胆敢来见我快回头切莫害人出自:湖北武当山朝山神道治世玄岳坊。
中国佛教之【十小名山】
中国佛教之【十小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是我国的佛教四大名山,可谓游人尽知,但对佛教十大小名山却知之不多。
浙江天台山天台山的最大寺院国清寺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天台宗祖庭。
台国清寺(图片来源:凤凰佛教)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誉满中外,佛、道文化源远流长,西方宗教也驻足天台。
尤其是佛教、道教,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创于天台山。
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国内外天台宗信徒都要到国清寺朝拜祖庭。
桐柏宫是道教南宗的祖庭。
另外方广寺为佛教五百罗汉道场,赤城山玉京洞为道教第六洞天等。
南京栖霞山南京栖霞山栖霞寺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三论宗祖庭。
南京栖霞寺(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栖霞山之栖霞寺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为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
栖霞山之千佛岩景点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
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
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
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
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
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
《了凡四训》拼音版1
了li ǎo 凡f án 四s ì 训x ùn一y ī、 立l ì 命m ìng 之z h ī 学x u é余y ú 童t óng 年ni án 丧s àng 父f ù ,老l ǎo 母m ǔ 命m ìng 弃q ì 举j ǔ 业y è 学xu é 医y ī ,谓w èi 可k ě 以y ǐ 养y ǎng 生sh ēng ,可k ě 以y ǐ 济j ì 人r én ,且qi ě 习x í 一y í 艺y ì 以y ǐ 成ch éng 名m íng ,尔ěr 父f ù 夙s ù 心x īn 也y ě 。
后h òu 余y ú 在z ài 慈c í 云y ún 寺s ì ,遇y ù 一y ī 老l ǎo 者zh ě ,修xi ū 髯r án 伟w ěi 貌m ào ,飘pi āo 飘pi āo 若ru ò 仙xi ān ,余y ú 敬j ìng 礼l ǐ 之zh ī 。
语y ù 余y ú 曰yu ē :“ 子z ǐ 仕sh ì 路l ù 中zh ōng 人r én 也y ě ,明m íng 年ni án 即j í进j ìn 学xu é ,何h é 不b ù 读d ú 书sh ū ?”余y ú 告g ào 以y ǐ 故g ù ,并b ìng 叩k òu 老l ǎo 者zh ě 姓x ìng 氏sh ì 里l ǐ 居j ū 。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四大佛教名山”3篇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四大佛教名山”3篇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四大佛教名山”1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国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众多著名的佛教圣地。
其中,“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峨眉山、嵩山、九华山和普陀山。
这四座山峰分别分布在四个不同的方位,代表了中国佛教的北、南、东、西四大派系,同时也被誉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胜地。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四大佛教名山的历史和特点。
第一座名山: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是中国佛教普遍认可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在古时代,峨眉山就被称为“蜀中禅苑”或者“蜀中禅都”,因为它是岷江与沱江的分水岭,山峰高巍挺拔,景色宜人,所以自古以来就吸引了很多僧人前来寻求灵性上的指引。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的禅宗发源地之一,据传该山的净慈禅师是佛教禅宗的创始人之一。
而现如今,峨眉山更成为了全球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拥有众多景点和名胜古迹,如乐山大佛、峨眉山金顶、万佛之洞等。
第二座名山: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县境内,是中国古代五岳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化名山之一。
在唐代,嵩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并且在宋代后被列为国家重要的文化、科学、教育中心之一。
在嵩山,拥有众多佛教名胜古迹,如少林寺、大观峰、清凉台和南岳庙等。
特别是少林寺,作为中国古代佛教寺院之一,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公认的武术名寺。
第三座名山:九华山九华山位于江西省庐山市瑞金市九华山风景名胜区。
它是中国佛教教派之一——华严宗的发祥地之一。
这座山峰以华严教为主,并且在明代之前只允许男性进入。
直到明朝中期,这里才被改造成为一个兼容性别的佛教圣地。
在九华山,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民俗活动,如华严寺、九华山金顶、文化广场和华严文化节等。
其中,华严寺被誉为华严宗的“祖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礼佛。
第四座名山:普陀山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
19南禅七日第十九盘
---南禅七日
--------------------------------------------------------------------------------
禅宗,我们都知道,在佛教里头标榜,教外别传,就是一切佛经,经论,一切教理,佛教的经典的道理以外,教外别传,特别的传承,这个特别的传承呢,也可以说是很秘密的,也可以说是很明白的,不用一切经教特别的传承,到中国来的演变,是从佛法变成中国文化的一个大重镇之后,配合了中国文化的一切,禅宗的声光越来越大,当然,非常奇怪的,这个佛教的这个宗教的,佛法的精神与命运,同中国的历史的演变,完全配上一路线,凡是当天下太平,人材所谓辈出,一辈一辈一代一代,一排一排的出来了,当一个时代衰落演变下去的时候,它也跟著衰落下去,几乎跟中国文化史,跟中国一部大历史同一步调。那么禅宗鼎盛的时候,在盛唐到中唐,这个时候兴起,声光刚起来,所谓六祖,五祖、六祖这个阶段都是初唐,由唐高宗、武则天这个阶段,这个时候禅宗等于一个秘密的,真正的密宗的密宗在传承,大家都很敬佩很难找到,慢慢到了六祖以后,当然他有在广东,韶关这个弘法,那么像六祖的肉身都在,这些故事,你们大概现在交通方便,都去看过不多讲了。
那么这个时候,有两位关于禅宗历史,中国文化历史有很大关系的,两位六祖的弟子,一个是南岳就是在湖南,怀让禅师。一个是青原在江西,行思禅师。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这都是六祖当时的得禅宗心法的弟子,出家人。这个时候禅宗在中国,在南方才盛行,北方过黄河界线,很少数,北方这个时候,还是讲教理,学术思想比较盛行,这个禅宗呢,并不是说不注重学术思想,是注重智慧的成就,教外别传,
这个时候有一个青年的和尚,就是我们提到过的马祖,他在家姓马,四处成都人,他的出家的法名呢,叫道一禅师,不过后世讲禅宗,不大管他这个法名,反正和尚随便取
古代山岳崇拜与五岳信仰
xx:古代xx崇拜与xx信仰2010-11-11刘云军光明日报一古代中国人对山岳有一种神秘感,《说文解字》解释“山”字说:“山,宣也。
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
”有研究表明,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存在对山岳的崇拜。
人类社会早期崇拜山岳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山岳的自然条件。
很多山岳高大雄伟、深山险阻,又有奇禽异兽栖息于内,具有人难以接近的神秘性。
这样的山峰,常会被古人看作具有神力或神灵居所,或是通往上天的通路而受到崇拜;二是由山峰奇特的形状和山中特殊的物产等自然条件引发人们对山岳的联想,幻想山岳是某种神灵的化身,或者是有某种神灵在守护、管理着山中的奇珍异宝。
总体而言,是山岳本身奇特的自然条件吸引着古人对山岳产生崇拜,进而祭祀山岳。
古代中国人很早便对山岳进行祭祀,由于山岳是古代中国人得到生活资料之处,人们便把山岳视作能产出万物,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灵性。
每当发生洪水、旱灾、疠疫的时候,人们认为那些不祥的事情是山川之神所作的,便到山川之神那里去祷告,祈求除灾。
这样,古代中国人便把山岳视为有神秘“灵能”的东西,即所谓“神”了。
中国人谈及山岳风光,必称“三山五岳”,“三山”乃是上古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五岳”则是中华大地五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除引人入胜的优美自然风光,五岳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中国,五岳是国家疆域的象征,是帝王举行受命于天、拥有天下象征的封禅圣地。
自然风光与人文内涵的相得益彰,使得五岳成为中国人膜拜的圣山。
五岳信仰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山岳信仰,据《礼记·王制》记载,上古舜帝时天子已经对五岳进行祭祀:“天子五年一巡守。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
柴而望,祀山川。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
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
”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情况,这极可能是后人根据西周之后天子祭祀山神情况创造出来的传说,不可信以为真,但表明对五岳的尊崇由来已久。
【doc】文白对照《清凉山志》
【doc】文白对照《清凉山志》文白对照《清凉山志》五垂山嚣照《清凉山志撰译注[译文]峰峦示鹫岭奇形,远承佛国;楼阁涌宝王殊相,近现亳端.此十刹海清凉之界,实万菩萨显化之区.故经律秘于金刚,钟鼓达予利.须知佛土庄严,非夸一时之富美; 爰以檀那功德,足为永劫之资粮.试观买园布金,长者即生天上;聚沙成塔,童子终证菩提.况藉清众之修持,绍隆正法;即仗佛光之临照,佑庇群生.佛法不可思议,功德定不唐捐.虽历朝之兴废不一,而丛林之缔构宜隆也.志伽蓝.按古传记载,五峰内外有佛寺三百余所,大多是前代帝王们兴建的,现在都废毁消失了.大孚灵鹫寺,创建在汉明帝时,是(五台山)建立寺院的开始.这里的各个寺院,有的出在五峰怀抱,有的建在两座山岭中间,有的在山岩上层层叠叠,有的高耸在云彩上面.楼台在云雾里出现,钟磬在烟霞藤萝里鸣响.甚至有天城化现,金阁浮空. 无着无意间进入,发现不是人间.法照从里边走出来,只剩下山麓还在.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是菩萨化境暗中出现.历代以来,各座寺院的兴建废毁,沿革的数目,难以都一一I?=.I澄知白镇苏I又7记下来,现在只能把其中显着的大略记在下面.台内的佛寺,有六十八所.大显通寺:古时候叫大孚灵鹫寺.汉明帝时,摩滕,竺法兰从西域来,看到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住处,同时发现了佛舍利塔, 奏请汉明帝在这里创建寺院.摩滕因为山的形状酷似印度的灵鹫山,寺院依据山的名字叫灵鹫寺,汉明帝由于刚开始崇信佛教,于是在寺名前加了"大孚"二字.大孚, 是弘信的意思.元魏的孝文帝又重加修建. 环绕着灵鹫峰四周,建起十二座院落.寺院前面有杂花园,所以也叫"花园寺".至唐太宗时再重修.武则天因为新翻译的《华严经》里,记载着这座山的名字,所以改名为 "大华严寺".清凉国师澄观在寺中写《华严疏》.到明朝太宗文皇帝下旨重建,感通菩萨的应现,从来没有过,所以赐名叫"大显通寺".《古清凉传》中记载有两堂圣众,不是戒定慧都具备的,没有进入这个寺院的资格.从明朝初年以来,皇帝下旨护持的诏书,有十多道.永乐三年,设置僧纲司,领导全山的僧人搞祝福活动,所在地的州里每月供给僧人食粮.到嘉靖年间才取消了僧粮的供给.o王啸庵诗:"五月行踪人大孚,万松如翦雪平铺.寻真客到青萝嶂,驻锡僧居白玉壶.几代苔文留锦字,诸天钧乐护灵符. 炉烟经卷停云阁,不信人间有画图."o丘坦之诗:"却向凋零后,追思初建时.空廊留古像,毁殿落新泥.幡断犹存字, 苔封不辨碑.圣人不复作,遗迹重伤悲." 大宝塔院寺:在显通寺南面,五座台顶的中心地带,有阿育王建置的佛舍利塔以及文殊发塔,因此叫塔院寺.明成祖永乐五年,皇帝下旨让太监杨升重修大塔,开始建立寺院.明神宗万历六年,皇帝母亲李太后派中相范江,李友重加修建.使塔院寺宏巍壮丽,在清凉山寺院中首屈一指.任命僧人圆广做寺院的住持.五壶山8o释正秀诗:"佛刹岿巍倚碧空,诸天寒色照帘栊.琼楼静掩娑婆月,宝塔香飘替葡风.百道明霞浮几上,数声清梵落云中. 万年慧炬通霄汉,洪福应归圣主宫.":"宝塔白毫光,传从阿育 o丘坦之诗王.万山如磬拜,干佛共称扬.铃铎迎风乱, 旃檀逆鼻香.夜深闻梵乐,清切动悲伤." "百尺轮王藏,庄严不可当.曲藏无量佛,巧创大明王.登眺多高阁,经行有步廊.规模拟忉利,形胜擅清凉."o镇澄诗:"御节下清凉,山林品桑光. 皇华辉鹫岭,佛日焕龙章.宝刹开初地,金绳界上方.功兮何所致?明祚万年长." 大圆照寺:在显通左面,古时候叫普宁寺.明永乐初年,有个印度僧人室利沙来中国,明成祖让他进入大善殿,因为谈论佛法让皇帝满意,明成祖封他为"圆觉妙应辅国光范大善国师",赐给他金印,旌旗伞盖派人送到五台山,住在显通寺里.到明宣宗宣德初年,又下旨让他进京,广泛宣讲秘密藏.没多长时间,告辞回五台山,皇帝没有允许.第二天就圆寂了,宣宗听到他逝世的消息,悲痛地哀悼他.以皇帝的名义到火化现场祭祀,命令把他火化后的舍利分成两份.一份在京城的西面建塔收埋,在建塔的地方建了一所叫"真觉"寺的寺院;另一份在五台山普宁寺旧基上建塔收埋,重建一所寺院叫圆照寺.明武宗正德年间封张坚参为法王住持圆照寺,赏赐他银印,并兼有者纲印.大文殊寺:就是菩萨顶真容院.唐朝僧人法云自己修建殿堂,准备塑圣像.有个叫安生的塑像人,不清楚从哪里来,让法云讲一下菩萨的模样.法云说:"文殊菩萨的德相,我哪能说出来?"于是两个人一齐诚恳祷告,请求菩萨出现.祷告了七天,文殊菩萨忽然在光芒中出现,于是模拟着塑成塑像,因此叫真容院.历朝历代皇帝,没有停止过修建妆饰.明成祖永乐初年,下旨改建为大文殊寺.赏赐给寺里贝叶经文,梵文藏 wutaishan第19期西itt-,l,8经,朱笔书写的批示,皇帝撰写的序言,赞辞,每一套都装在锦缎袋子里,拿锦缎绳绦捆扎,外面罩着绛红的蓓毡.并且有钦造文殊镀金像.明神宗万历九年皇帝派太监李友重修.o释秋崖诗:"古今皇帝敕,寺启鹫峰头.客喜松间屋,僧栖云外楼.群山皆北向,二水自南流.名字闻天竺,神僧荷锡游." o镇澄诗:"古寺晚峰头,登临兴未休. 林烟笼绀殿,幡影挂朱楼.僧度溪桥月,鹤翻双树秋.坐来深院寂,夜雨一灯浮." 大广宗寺:在灵鹫峰的南面半山腰.明武宗正德初年,皇帝给人民祈福,派遣中相韦敬建寺,铸铜为瓦,现在也叫铜瓦殿.赏赐印信,加以护持.委命秋崖等十高僧住在寺里.o紫柏真可诗:"方丈萧萧依鹫峰,显通久寂讲经钟.更f:令铜瓦风霜老,祗恐重来不易逢.""鳞鳞万瓦五峰中,不用泥烧用铸铜.无奈朔方冰雪甚,住僧无力可支倾." o储御史诗:"仙宫开晓日,鹫岭住高僧.气宇闲林鹤,襟怀古涧冰.秋崖图晚节, 苦海羡先登.坐见超凡界,昆仑驾大鹏." o秋崖诗:"小朵天城寺,百年我遁中. 青山云影淡,紫府树林丰.洗钵龙吞水,扶筇鸟入空.天机何处是?黄叶舞秋风." 罗喉寺:在塔院寺的东北角上,唐朝时建.宋宰相张商英在这里见到神灯,受了感动,重新修建装饰.明宪宗成化年间,赵惠王重新修建.庆缘寺:在灵鹫峰东面,古时候叫大王寺.世传过去有个王子弃国出家,在这里建寺,明朝时改建.后面有妃子寺,就是那个弃国王子的王妃出家的地方.法王寺:在妃子寺后面,是明朝张法王修建的.普济寺:在华严谷,也叫北山寺.明宪宗成化年间,僧人澄孤月的禅行传到代王朱成炼的耳中,开始建立寺院,现在是代王的香火院.o孤月诗:"深隐岩阿不记年,名缰利锁莫能牵.七斤衫子重联补,日炙风吹愈转鲜.""飒飒春风和鸟哀,清音直到耳边来. 炉烧柏子端然坐,对月残经又展开." o镇澄诗:"落日北山寺,萧然古涧边. 白云生翠崦,明月下寒泉.孤鹤栖双树,疏钟破晓烟.焚香坐清夜,暂尔已忘缘." o正秀诗:"斋余聊结伴,来此叩禅关. 古寺开前代,危楼倚北山.僧持灵锡去,龙带岭云还.寂寞烟霞里,优游且共攀." 般若寺:在楼观谷,唐代的无着和尚曾经进入化现出来的般若寺,无着因此修建了一所寺院叫般若寺.明宪宗成化年间的立禅和尚,道行被晋王听到后,重新修建. o觉玄诗:"有缘尊者信前生,童子开门远迓迎.尽说曾游般若寺,不知谁在里头行."0虞山瞿太虚诗:"寒岩一片云.徘徊长松顶.下偶幽栖人,往来樵牧境.相看两相得,无言意自永.冷风忽飘拂,吹度清凉岭.斐盔(wei美)金色界,望望何辽迥?如逢绣墩翁,或对均提名.为问般若寺,可与衡茅并.仙衣几时还,天末日引领.那得寒潭中,复驻悠悠影."o性善诗:"古洞岩阿一径通,石门幽掩薜萝中.青衣自昔迎先觉,金色于今摄后蒙.风奏松音回劫梦,日熏花气露春容.自怜未会三三意,把笔徒劳绘太空." 太平兴国寺:在楼观谷.北宋僧人睿见在这里盖了茅庵草庐.平生发下四条誓言: 眼不观非法之色,耳不听非法之声,口不道非法之语,心不缘非法之事.宋太宗平定晋地后,听到睿见师的道行,在行宫里召见了他,下旨修建寺院,赐名"太平兴国",让睿见住持.睿见就是杨家将里杨五郎的师傅. 太平兴国寺里有五郎祠.杨五郎以后,有个叫真宝的僧人,是代州人,本性忠义,视死如归,得到宋钦宗的厚遇.北宋靖康之乱中,真宝让金兵的首领捕获,当庭对抗不低头.金人不忍杀他,想方设法劝他投降,真宝始终不理.并且说:"我应许宋朝皇帝以死殉国,作为佛家弟子,哪里能说了话不算?"心境平和地接受杀戮.宋钦宗听到后, 悲痛悼念不已,在本寺立了祠堂,现在祠堂已经没有了.0秋崖诗:"宋世功臣志异常,弃名林下学僧郎.乾坤到此谁堪并?独许英风动帝王.""阿师功业与天齐,恨杀丹青不与题. 傥得将军常在世,宋朝争肯属单于." 法云寺:就是华严岭唐朝三昧姑开化的地方.明朝代地藩王的太监王朝,为了僧人真善开拓重修法云寺.0丘坦之诗:"欲览诸山胜,先须渡法云.万山开釜口,五顶各支分.侑佛山中乐,留宾涧底芹.老僧慰辛苦,安置费殷勤."普恩寺:在普济寺东山,过去叫西天寺,元朝时创建.明太祖洪武年间,具生室利板的达住在这里.道行传到明太祖那里, 下诏让他到南京,应酬对答让皇帝满意,赐给他龙章护持的位置.明英宗正统年间赏赐藏经,仍然兼任护持.o洪武御制诗:"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目有神光顶相圆,王公稽首拜其前.笑谈般若生红蓬,周旋俯仰皆幽玄,替佛说法近市廛.骅骝杂还拥粉钿,飘飘飞度五台巅,红尘富贵心无牵.松下趺坐自忘缘,人间甲子不知年,此之谓入如来禅." 平章寺:是金朝时创建的.报恩寺:与平章寺均在华严谷,都已经荒凉了.金界寺:在华严谷,唐朝建立.张商英在这里看见过神物.明宪宗成化初年,清玉禅师重修.万寿寺:也叫玉花寺,在中台东南山角下.隋朝时有五百应化的梵僧住在这里,天龙天神在这里修持供养.有数十匹骡子,不用人驱赶,自己到市场上运粮,早晨出发傍晚回来,一直都是这样.五百梵僧夏天过去后就都消失了.那时候白色的莲花生长在五壶山8池子里,坚硬光洁的好象玉石,七月的时候就凋谢了.代州的州官把那个池子砌起来, 起名叫"玉花"寺.明朝时改为万寿寺. 铁瓦寺:在玉花池的南面,元朝时建立,三泉寺也包括在里面.寿宁寺:在三泉寺南岭,古时候叫王子焚身寺.北齐高姓皇帝的第三个儿子,自己体晤到自己的前生,厌弃尘世的劳碌,在这里焚身供养菩萨,文殊菩萨在他焚身的火光中出现.跟随他的太监刘谦之回去奏告皇帝,皇帝悲伤地悼念他,下旨在王子烧身的地方建立寺院.唐朝僧人普雨大师奏请唐昭宗重修.划拨代州田地一百顷,作寺里的日常费用.宋真宗景德初年,下旨改建叫寿宁寺.元朝时的华严菩萨,是个有道僧人.元成宗以及元英宗驾临五台山,命令右丞相巴思,对寿宁寺重加修葺.西寿宁寺:元朝僧人碧峰建.三塔寺:在灵鹫峰的西面,明神宗万历初年下旨建.由僧人了尘住持.o李环洲诗:"八十禅翁号了尘,锡飞来自天之津.见明水月成空寂,风静岩花解悟真.法藏度流三塔寺,江山收尽五台春. 浮生半日逢君话,浪迹乾坤愧此身." 殊像寺:在梵仙山左面,寺里有文殊菩萨骑狻猊像,像是神人塑造的,见到的人肃然起敬,心里生出希有的感想.o镇澄诗:"瞻对金容意黯然,依稀身在福城边.南询有路无人践,烟水茫茫镜暮天.""南国莺啼花雨天,吾师开化福城边. 等闲一顾青莲眼,证人无生已六干.""吉祥妙德相难穷,有作何能尽至功.唯有菩提心界里,一轮秋月下寒空."日光寺:在凤林谷.明世宗嘉靖初年, 独峰和尚修建.宝林寺:在日光寺北面.嘉靖年间,古灯禅师修建.凤林寺:嘉靖年间,彻天和尚在这里建立草庵.曾经有盗贼来抢劫,看见二只虎守在门前.贼于是断除恶行,由于这个原因 wutaishan第19期国五壶山鬈被称为二虎禅师.明神宗万历初年,彻天和尚道行传到皇帝那里,将他原来的草庵改建成寺院,赐匾额叫凤林寺.万历五年下旨建慈寿寺,派来建寺的官吏要征用凤林寺, 彻天和尚不答应.使官采取强硬手段,彻天师绝食七天抗议,因此命终.皇帝赏赐祭祀,在本山建塔埋骨.o一江和尚诗:"五月清凉界,谈经入凤林.松风和梵语,流水奏幽琴.云淡曼殊面,花妍古佛心.不须觅黄卷,遍演法王音."o镇澄诗:"古木寒岩寺,山门控碧流. 丹梯接上界,复道绕重楼.松老鹤巢稳,云闲僧舍幽.何时投8t履,于此事清修."护国寺:在灵鹫峰南面三里多地的地方.元成宗下旨建成,真觉国师住在这里, 着《慧灯集》.明弘治年间,周国恩母亲出资重建.o镇澄诗:"探奇来古寺,触目动幽怀. 路绕万松曲,门迎一水开.丹墀迷蔓草,画壁没青苔.不见谈经客,空堂云自来." 帝释宫:就是现在的玉皇庙.碑楼寺:在玉皇庙的南面.万圣佑国寺:在交口东山角下.元朝时海印大师住在这里,注疏《肇论》.元英宗建成寺院,赐海印弘教大师的称号. o镇澄诗:"白社翠巅头,登临思转悠. 风烟干嶂暮,钟磬一林幽.清写藤萝月,寒生薜荔秋.虚堂无一物,坐看大海流." 观海寺:就是明月池,在大文殊院南面二里的地方,元姓的北魏所建,明朝成化年间月舟禅师重修.清朝康熙年间,吻叶和尚重建,后来又有夫缘和尚使寺院中兴,立为十方常住,夫缘和尚慈心利物,本分为人. o法本诗:"万松深处梵王宫,幕翠回岚知几重.定起峰头新月上,一枝松影下帘栊."吉祥寺:就是清凉桥,在中台的南麓. 思昙和尚重建,历经四世而到离尘和尚,不剃度,不分灶吃饭,不私蓄财物,平等待人, 凡有劳作事务,以身作则带头先做.所以内外各省,都知道有所清凉桥丛林,一代一代不乏人才.佑国寺:就是南山寺,在台怀南面五里的地方,奎衷和尚重建.后来有仁山和尚使寺院再次兴盛,立为十方常住.规定制度安守禅业,寸阴不废.大文殊院:就是沐浴室,在佑国寺南面三里,吻叶和尚兴建.后来有本空和尚中兴,立为十方常住,授戒安禅,以身作则谨慎切实.护众庵:在观海寺南面五里.原来是丛林,因没有合适的住持,好多年没有动静. 后来有个如然和尚,重新整理为十方常住, 葺废修残,弘戒演经,早晚都不松懈. 镇海寺:在交口西南的岭畔.雷音寺:在海螺城.o紫柏真可诗:"云里有雷音,逶迤一径深.好将三里雾,化作万方霖.蛟室寒岩裂,僧居夏木森.我来了宿约,去住两无心."云集庵:在晓天梁.天圣寺:在井沟,明朝嘉靖年间建. 灵峰寺:在阳白谷,唐朝时建.明朝成化年间,义宾上人邀结了五十三个僧人,结社参禅.皇帝亲戚周善世来游观,看到众人的行为受到感动,拿出三干两银子重修. o秋崖诗:"一室干峰里,幽居少客临. 经函就月案,禅榻依云岑.极目空天地,潜心无古今.流馨到人世,故我得相寻.":三寺都在阳中峰寺,圣水寺,天城寺白谷,都是灵峰寺的支院.天盆寺:依山得名,近来有个空上座重加修建.日照寺:在天盆谷.金灯寺:在南台东北麓,元朝时建.明朝成化年间,一庵和尚重修.o性善诗:"梵刹碧山旁,金灯夜吐光. 众生心有感,菩萨用无方.萝月庭秋冷,松风海曙苍.五更初定起,清磬听何长."金阁寺:在南台西北岭畔,过去有人见到金阁浮空,因而建寺.o杨彩诗:"尘中日夜恣昏狂,暮景来参古佛堂.高阁峻噌银汉近,白云缥缈玉毫长.一乘此际窥宗旨,干手翻疑涉杳茫.兀坐颓然尘念尽,数声清磬倚斜阳." o王道行诗:"驾壑朱甍乍有无,云开福5;4忽平铺.莲花十丈承神足,贝叶千函锁佛图.香积厨中松火冷,涅桨会上石床孤. 瞻依共说通身眼,何似怀中不二珠." ?镇澄诗:"杰阁倚雄峰,登临兴未穷. 怡然观物化,肃尔礼慈容.帘卷千山雨,窗含万壑风.倚栏何所思,霜月挂寒空." 竹林寺:在中台南三十里处,唐朝僧人法照误入化现出来的竹林寺,因而创建寺院,以竹林寺为名.历朝历代,没断过修理翻新.?丘坦之诗:"遍刻干尊佛,存来不记年.纤微岂入力,妙丽自天然.殿毁塔犹在, 山荒名尚传.寺僧头尽白,亦复昧因缘."?秋崖诗:"清凉山畔几丛林,罗列干峰万木森.溪涌寒云流碧玉,风飘落叶散黄金.纵横雁塔星霜古,欹侧龙碑岁月深.多少禅宫看代谢,徘徊谁不动愁吟." 清凉寺:在中台南面四十里处,姓元的北魏孝文建.历代以来,没有断过修饰.唐末都在这里设僧正司管理五台山寺院. ?祝颢诗:"后岭前峰迭送迎,景多目眩乱吟情.青山影里僧家住,绿树荫中客骑行.流水洗心尘垢净,凉风吹发梦魂清.山高已见诸天近,明日登临见化城." 智导庵:在中台南麓,也就是清凉泉的旁边.明朝万历年间释明经创建. 望海寺:在东台顶,元朝时建.明朝嘉靖年间秋月禅师重修.?镇澄诗:"宝刹陵霄汉,登临意廓然. 云霞连海岱,岚色接青天.远塞冥鸿杳,长空孤月悬.始知身是梦,回向礼金仙." 普济寺:在南台顶,宋朝时建.明朝成化年间重修.五毒山8?性善诗:"策杖寻幽上翠巅,清凉春尽景方妍.干崖花缀干崖锦,五顶峰连五顶天.梵刹蛲陵目月,经堂寂寞锁云烟.真容欲睹知何在,极目苍苍意惘然." 法雷寺:在西台顶,唐朝时建.明朝时法聚重修.?晋阳西屏诗:"台山远蹑势陵虚,台上高飙不可居.五顶插霄皆鲰粜,万林蔽日总扶疏,旧闻胜概风光异,今觉闲游怀抱舒.遍历峰巅望西极,恍疑天近地无余." 灵应寺:在北台顶,五座台顶唯有此台山高风猛,使人难以采取留下来的措施.到这里的有许多冻饿而死.明穆宗隆庆初年, 僧人释圆广与徒弟明来盖房居住,施放粥饭来救济受饥寒的人.明神宗万历15年 (1587年),僧人佛秀化缘募捐建造文殊大像,没有完成心愿,竟然劳累死了.托梦给皇帝母亲李太后拿出金钱,佛像才完成.太后派遣中使陈儒,运载着送到峰顶,又建了寺院供奉,作为祝福的地方.?丘坦之诗:"客子新游地,文殊旧道场.庄严托圣母,护法有龙王.殿与霄汉近, 山多松柏香.风涛复暴作,愁绝老僧房." 演教寺:在中台顶,唐朝时建.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玉禅师重建.寺中有铁塔,在里面安藏舍利. ?秋崖诗:"嵯峨高万丈,气宇眇蓬莱. 塔影连台汉,钟声出斗隈.龙池藏岁月,圣地绝尘埃.天下多名胜,难同是五台." 净土庵:在栖贤谷,明朝嘉靖年间玉峰和尚开山立宗,尝试各种苦行,曾经四十多天昏沉散乱不能入定.后来广泛召集僧入, 归事净土宗,因此在这里建立寺庵. ?新安明渊诗:"雪发头陀遁僻林,定忘昏散道犹深.双眉不着人间梦,一麈高挥劫外音.野衲从风因有道,山禽相狎为无心.蒲团夜照清凉月,一榻松风独自任."龙兴庵:在栖贤谷.明朝嘉靖初年太虚和尚在这里建立庙庵.最初住下的时候,树林茂密没有人踪,正月初一,看见一个金色 wutaishan第12期西五垂山型8女子,手执莲花站在岩石上,很快就消失了,流光满谷.又曾经听到龙的呜叫,居住不长时间,大开结社灶火,广泛接纳要来的僧人,丛林达到鼎盛,于是以龙兴庵为寺名.?镇澄诗:"纷纷逐荣辱,大士独惊心. 避俗难寰阅,诛茅入远岑.林花观代谢,沤影识浮沉.定人干峰夜,寒云一榻深." 灵鹫庵:在华严谷东岭.明武宗正德年间僧官从铃构建.大钵庵:在紫霞谷.群峰拱抱,茂林森耸.无边禅师得到楚峰和尚的道法,是临济宗门下第二十八代.楚峰曾经嘱咐他说: "以后即使只有一钵饭,也要和其他僧人共同吃."明嘉靖43年(1564年)在这里建立草庵,挖地掘到一个铜钵,能放,斗多粮食,于是成为丛林.?伏牛法光诗:"住老台山不记年,蔬餐涧饮乐心田.云埋五顶谁人到?雪覆干峰独自眠.系钵谩歌佛祖句,缚茅常结水云缘.自从勘破西来旨,此段因缘不易传." ?镇澄诗:"群山环抱树森森,大士开图岁已深.铜钵埋来应有谶,可知原是旧丛林."静林庵:在紫霞谷.是释真云构建的, 释真云修学天目山中峰禅,出版他的书施送给人们.?寂江诗:"静林庵结碧岩阿,目极溪山乐处多.帘卷白云生远岫,窗含明月映澄波.灯寒绝涧龙蛇冷,路僻羊肠虎豹过.门掩清凉无个事,数声啼鸟隔烟萝." 杂花庵:在塔儿沟.僧人正参建造. 法云庵:就是古弥陀庵,在龙门上.长干的德清住在这里,号为憨山子.德清幼小时,人们称呼他叫清郎.明神宗万历27年, 与僧友妙峰在这里建立草庵,挖地基时挖出一个石座,上面刻着"清郎居"三个字,德清认为这是前世的约定,于是住在这里. ?镇澄诗:"独宿干峰里,良宵开竹房. 幽松发爽籁,淡月生微凉.野色凝心静,溪声引兴长.魂清眠不得,拥衲坐绳床." 大林庵:在凤林谷,金陵素庵法师构建.龙树庵:在车沟.嘉靖初年,宝印,楚峰,玉堂同时参见大川和尚,大川和尚说: "无论走到哪里,你们三个人都坐在同一辆车上."三人后来到蛇沟,共同修了草庵居住,以致成为丛林.蛇沟,原来的名字就叫车沟.?杨海洲诗:"岩扉一榻安,便遣红尘累.巾裾带月清,枕箪流松翠.梵磬夕转幽, 花雨晴还坠.莲社倘相容,日耽菩提醉." ?谢畹溪诗:"三老习禅静,结宇白云林.户外数峰秀,岩前众壑深.夕阴连雨足, 空翠落庭昏.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栖凤庵:在天盆山的北岭.嘉靖年间, 宝峰禅师建造.?释紫崖诗:"峰头嘉木绿依依,客子寻芳路转迷.清磬一声寒雨外,淡烟缥缈隔幽栖."华严庵:在栖凤庵的东北面,嘉靖末年,僧人古檀能诵《华严经》,在这里建立庙庵.白头庵:在南台东北十余里.过去有个行者,生下来就满头白发,神异的表现很多.嘉靖年间,在这里建立寺庵,后来不知他的去向.?性善诗:"皤然一老叟,来自无何有. 手携紫节藜,飘飘鹤随后.两鬓带秋霜,未拟年多寿.隐显翠微中,樵牧传之久.乞食向人间,结庵倚山阜.紫气拥崖巅,丹砂煮星斗.乘舆入蓬莱,相寻不相偶.题诗细咨询,遗踪果非谬."卧云庵:在中台西南山角下,明朝时建.?法光诗:"卧破自云不出山,终朝无事乐闲闲.一声清唳松头鹤,格外风光哪可攀."。
徐衡著衡山有关衡岳乘云宗的碑铭钞考(1)
衡山南台寺周边祖师塔有关衡岳乘云宗碑铭考略徐衡南岳衡山,天下独秀,传说岳心在天柱、掷钵、瑞应诸峰之间。
自陈朝慧思大师来此传教,唐承远、法照、怀让、希迁诸祖师又来弘扬,迄今蔚然“僧海”。
佛教因名山而广大,名山有佛教而增辉!南台寺为石头希迁祖师道场,现存系清光绪淡云和尚率众重修,寺后新建了一座四十八米高金刚舍利塔,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宝昙和尚师徒中兴功德。
该寺周边古木森茂,风水尤佳,留有多处祖师塔林,常有大众前来祭祀拜塔。
现将其中有关衡岳乘云宗部分,作句读略考,敬呈大德教正,愿祈后来深广研发。
一、塔碑位置(按碑刻落款年代先后)1号碑:“传曹洞宗四十一世明心达禅师寿塔”一碑,一塔,有青石砌成塔圈,位于海会塔右侧。
(1899年)2号碑:“传曹洞正宗第三十九世前住罗汉恒忍愚老和尚灵骨之塔”共三塔,三碑,有青石砌成塔圈,位于南台寺后金刚舍利塔下。
在二层砖混结构的塔院左侧下约30米,寺院通往舍利塔的石阶边有路线提示,即“宝昙老和尚舍利塔”正下方。
(1900年)3号碑:“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二世前住祝圣重兴南台妙见闻禅师之寿藏”五碑,五塔,位于南台化身窑右侧。
(1906年)4号碑:“乘云派演南峰堂上第三十五世比丘尼虚灵大士之塔”一碑,一塔,有青石砌成塔圈,位于南台前坡。
(1907年)5号碑:“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三世前住南台澄清觉禅师寿塔”一碑,一塔,有青石砌成塔圈,位于南台寺前向。
(1911年)6号碑:“南峰堂上比丘尼证清讳继岳大士寿塔”一碑,一塔,有青石砌成塔圈位于南台前向。
(1911)7号碑:“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二世前住南台慎初荫禅师塔”一碑,一塔,有青石砌成塔圈,位于南台寺前向围墙边。
(1934年)8号碑:“慈云堂上传曹洞宗三十七世指乘德禅师之灵塔”三碑,一塔,有青石砌成塔圈,位于海会塔右侧。
(1993年)9号碑:“南峰堂上普定大士之寿塔”一碑,一塔,有青石砌成塔圈位于南台化身窑右侧。
(1999年)10号碑:“传曹洞宗第四十五世中兴南台宝昙德禅师舍利塔”一碑,一塔,有青石塔圈,位于金刚舍利塔下。
湖南佛七道场一览表
湖南佛七道场一览表湖南佛七道场一览表湖南省是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分布着数不胜数的佛教寺庙和道场。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湖南佛七道场。
佛七道场又称“湖南南岳七十二福地”,是指南岳衡山上的七大道场,是华南一带著名的佛教圣地,被誉为“南方佛教第一道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七大道场的详细情况吧。
一、南岳衡山报恩寺报恩寺位于衡山南麓,是南岳山门,这里是南岳衡山大型寺庙之一,也是湖南佛七道场的首七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衡山,报恩寺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游客和信徒必去之地。
二、青岩横江观音寺青岩横江观音寺位于湖南娄底市,半山腰的观音峰上。
这里环境清幽,景色秀美,是一处富有灵性的地方。
据说,观音寺的观音像是由至极棒的石龟口材质雕刻而成,是全国唯一的石赋观音像。
三、曲江县太和禅寺太和禅寺位于常德市曲江县,在树木繁茂的山坡上,环境十分优美。
这里是湖南佛七道场中的第三大道场,也是全国最早的两座时期佛寺之一。
寺内的塔是当地高丽寺的珍宝,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美术价值。
四、湘潭市岳塘区南湖寺南湖寺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南岳山上,是湖南佛七道场的一座寺庙。
这座寺庙始建于南北朝,历史悠久,香火十分旺盛。
南湖寺有着健全的设施和优美的景观,是旅游和信教胜地。
五、衡阳市南华寺南华寺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山上,自古以来被视为江南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南华寺有着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佛教文化,每年都会有大批信教人士前来朝拜,香火不断。
六、醴陵市慈云寺慈云寺位于醴陵市,是湖南佛七道场的六大道场之一。
慈云寺虽然规模不大,但寺庙内的文物和佛像都十分珍贵。
由于寺庙位置比较隐蔽,游客比较少,是一处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七、望城县南山寺南山寺位于长沙市望城区,是湖南佛七道场的最后一站。
这座寺庙建于南北朝时期,历经数百年的壮阔沧桑,经历了多次翻修,至今已成为一处规模宏大的佛教圣地。
以上七大道场是湖南省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许多信众和旅游者朝圣的目的地。
南岳佛教文化的特点
南岳佛教文化的特点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
其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其佛教文化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下面将分别说明。
一、南岳得意佛教发扬光大的宗教土壤肥沃。
早在远古时代,衡山已被抹上浓厚的文化色彩。
相传黄帝定五岳,衡山为南岳。
这里有许多关于黄帝、炎帝的传说。
据说夏禹导水岷山之阳至衡山,在岣嵝峰得金简玉牒治水之书,后人立有神禹碑以示纪念。
周武王受命辨九州之国,正南称荆州,其山镇称衡。
《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清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每年都有祭山神的活动,南岳衡山历来为享祭之山。
二、历史上不同时期,南岳佛教的发展情况不同。
佛教于南朝梁天监年间传入南岳。
佛教在南岳奠基是慧思大师,他于陈光大二年率众徒40余名从河南来南岳。
弘法十年,他创新理论,成为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三祖。
宗派的创立,标志佛教开始中国化。
慧思大师在南岳开创般若寺(今福严寺)、小般若寺(今藏经殿)、大善寺等,留下三生塔、梳妆台、虎跑泉、美人池等一系列传说。
慧思大师给南岳带来了文明新气象,被喻为南岳开山祖师。
两晋时期(265-420)是湖南佛教已经萌芽和开始发展时期。
南北朝(420-589)是南岳佛教加快发展的时期,到隋代(581-618)南岳佛教蓬勃发展。
隋文帝杨坚和炀帝杨广,均崇信和提倡佛教,度僧、建塔大规模地进行,衡州衡岳寺隋舍利塔,就在此时建成。
天台宗和三论宗都于此时建立。
三论宗对湖南影响甚微,天台宗则与湖南发生了极其密切的关系。
唐代(618-907)是湖南佛教曲折而长足发展尤以禅宗最为突出的时期。
唐王朝的统治者,有时对儒释道三家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佛教盛行,但反佛斗争也一直存在。
中国汉地佛教在唐代已脱离印度佛教的圈子,富有独创性地开宗立派,先后形成汉地佛教大乘八宗。
其中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密宗对湖南的影响甚微。
在唐代南岳已有几位宏传律宗的学者或律师。
三山五岳、四大道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都是哪些山?
三山五岳、四大道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都是哪些山?三山五岳、四大道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都是中国有名的大山,这些山历史悠久,山上还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都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三山在传说中海上有三神山,分别是蓬莱、方丈、瀛洲。
这些都是传说中的神山,是不存在的,而新的旅游名山三山分别是黄山、庐山、雁荡山。
安徽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以“奇”闻名天下,是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
36大峰之首的第一高峰莲花峰,第二高峰光明顶,最险峻登峰造极的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
黄山最有代表性的景点为五绝三瀑,五绝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大名瀑为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黄山的迎客松、猴子观海、梦笔生花、仙人晒鞋等等都是奇绝天下的景观,此外黄山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留有众多的古代建筑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崖刻诗作。
江西庐山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庐山的主要景点有锦绣谷、三叠泉、五老峰、含鄱口等景观,其中三叠泉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
庐山风景秀丽,也是一座文化名山,从古至今有数千位诗人作家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
其中最出名的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是千古流传的名作。
浙江雁荡山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山水奇秀,是中国“东南第一山”,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
雁荡山的主要山脉为东雁荡山、西雁荡山、南雁荡山、北雁荡山、中雁荡山,群山叠峦,山清水秀,有着众多的风景名胜,灵峰、灵岩、大龙湫并称雁荡三绝。
在唐宋时期,雁荡山修建了大规模的寺院亭塔,至今仍留有众多古刹遗迹和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人文景观。
五岳泰山雄,华山险,嵩山峻,衡山秀,恒山幽,五岳是中国最有名的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说法。
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市,气势磅礴,庄严巍峨,是“五岳”之首,中华十大名山之首,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衡山的宗教文化
衡山的宗教文化佛教文化佛教文化进入南岳比道家约迟两百多年,最早到达南岳的惠海、希遁,是在梁·天监年(502~519)间,随后慧思则于陈光·大二年(568)来岳。
慧思传弟子智,以后传至章安灌顶,法华天宫,荆溪湛然,形成天台宗(亦名法华宗)。
南岳慧思,被尊为天台三祖,智为四祖。
此宗学说,远传日本,流布甚广。
(亦名法华宗)。
南禅六祖惠能,则于广东曹溪传法,衍为来南岳的佛家最重要宗派。
道教文化道家最早进入南岳的传为东汉末期张道陵,他自天目山游南岳,谒青玉坛、光天坛,礼祝融祠。
其后则为皮元与王谷神。
宋·陈田夫《总胜集》载:皮元与王谷神同居南岳的去龙峰栖真观,胎息还元,数年成道。
晋武帝司马炎封王谷神为太微先生,皮元为太素先生。
汉至魏晋,道家一热衷于是炼内丹,即今所谓气功。
烧丹炼汞为外丹,即药物,为古代化学。
今南岳紫盖峰下弥陀寺废址右侧的巨石上刻有《还丹赋》,该赋对炼丹之道作了许多阐述,即系魏晋时期道家的手笔。
道家南来,炼丹技术及其药学固然深有影响,但道家思想、文化,在人们中影响却更深。
福寿文化南岳是中国五岳之寿山,历来为祈福、求寿之圣地,福寿文化源远流长。
人类人文始祖、南岳主神祝融氏生息于南岳衡山,是主管人间福、禄、寿之神。
关于南岳为寿岳的历史记载颇丰,《春秋元命苞》、《开元占经》、《春秋感精符》、《费直周易》、《唐书天文志》等许多古代典籍,都有南岳称为寿岳的记载。
《辞源》即释“寿岳”为南岳。
自汉代起,南岳即有“寿岳”之称。
南岳衡山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
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
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
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
《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衡山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五灯会元》卷第十六
《五灯会元》卷第十六《五灯会元》卷第十六宋--释普济青原下十世下雪窦显禅师法嗣天衣义怀禅师越州天衣义怀禅师,永嘉乐清陈氏子也。
世以渔为业。
母梦星殒于屋,乃孕。
及产,尤多吉祥。
儿时坐船尾,父得鱼付师贯之。
师不忍,乃私投江中。
父怒,笞之,师恬然如故。
长游京师,依景德寺为童行。
天圣中,试经得度。
谒金銮善叶县省,皆蒙印可。
遂由洛抵龙门,复至都下,欲继宗风。
意有未决,忽遇言法华,拊师背曰:“云门临济去!”及至姑苏,礼明觉于翠峰。
觉问:“汝名甚么?”曰:“义怀。
”觉曰:“何不名怀义?”曰:“当时致得。
”觉曰:“谁为汝立名?”曰:“受戒来十年矣。
”觉曰:“汝行脚费却多少草鞋?”曰:“和尚莫瞒人好!”觉曰:“我也没量罪过,汝也没量罪过。
你作么生?”师无语。
觉打曰:“脱空谩语汉,出去!”入室次,觉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师拟议,觉又打出。
如是者数四。
寻为水头,因汲水折担,忽悟,作投机偈曰:“一二三四五六七,万仞峰头独足立。
骊龙颔下夺明珠,一言勘破维摩诘。
”觉闻拊几称善。
后七坐道场,化行海内,嗣法者甚众。
住后,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布发掩泥,横身卧地。
”曰:“意旨如何?”师曰:“任是波旬也皱眉。
”曰:“恁么则谢师指示。
”师曰:“西天此土。
”问:“学人上来,请师说法。
”师曰:“林间鸟噪,水底鱼行。
”上堂:“须弥顶上,不扣金钟。
毕钵岩中,无人聚会。
山僧倒骑佛殿,诸人反著草鞋,朝游檀特,暮到罗浮。
拄杖针筒,自家收取。
”上堂:“衲僧横说竖说,未知有顶门上眼。
”时有僧问:“如何是顶门上眼?”师曰:“衣穿瘦骨露,屋破看星眠。
”上堂,大众集定,乃曰:“上来道个不审,能销万两黄金。
下去道个珍重,亦销得四天下供养。
若作佛法话会,滴水难消。
若作无事商量,眼中著屑。
且作么生即是?”良久,曰:“还会么?珍重!”上堂:“夫为宗师,须是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遇贱即贵,遇贵即贱。
驱耕夫之牛,令他苗稼丰登。
夺饥人之食,令他永绝饥渴。
五岳与中国的山岳信仰
五岳与中国的山岳信仰五岳是指中国古代认为最高、最神圣的五座山峰,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这些山峰在中国的山岳信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神灵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朝拜和修行的圣地。
中国的山岳信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巫教和儒教。
在巫教中,山被视为神灵的所在,人们会在山上祭祀神灵,祈求平安和丰收。
而在儒教中,山则被视为修身养性的地方,许多儒家学者选择在山中隐居修行,以追求道德和智慧的提升。
五岳作为中国山岳信仰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泰山作为东岳,被视为帝王的象征,历代帝王都会前往泰山祭拜,以示对天地的敬畏和对国家的祈福。
华山作为西岳,被视为武士精神的象征,许多武术家和侠客会前往华山修炼武艺,以追求武德和武功的提升。
衡山作为南岳,被视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文人会前往衡山寻找灵感和修炼自己的文学才华。
恒山作为北岳,被视为修道者的圣地,许多道士会前往恒山修行,以追求长生不老和通神悟道的境界。
嵩山作为中岳,被视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许多儒家学者会前往嵩山学习经典和进行思考,以追求道德和智慧的提升。
除了五岳,中国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山岳,如黄山、庐山、雁荡山等,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色,也被人们视为神圣的地方。
中国的山岳信仰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道德、智慧和武德的追求。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山岳信仰逐渐式微。
人们对山岳的崇拜和朝拜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科技的崇尚。
然而,山岳信仰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追求心灵寄托和精神满足的重要途径。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的山岳信仰,我们应该加强对山岳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通过开展山岳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山岳信仰,从而增强对山岳的敬畏和热爱。
同时,加强对山岳景区的管理和保护,保护山岳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让人们能够在山岳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
中国十大道教和佛教名山
中国十大道教和佛教名山中国名山,大多与佛教和道教有关,这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和尚们说:天下名山僧占多。
因此名山中几乎都可见寺庙。
道士们说:天下名山皆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就是道教道场。
他们都没有夸张,只不过有些时候,名山动辄易主,和尚与道士为了维护山头利益也经常大打出手。
但不管怎么打来斗去,山还是那座山,永恒不动。
我几乎游历过所有的宗教名山,特别喜欢收集有关资料。
不知什么时候钻出来个四大佛教名山的说法,这是不完整不全面的甚至是很可笑的。
据我所知,最早关于四大佛教名山的说法来源于李叔同即弘一和尚,我猜想是否是他自己仅仅走过或仅仅喜欢这四大名山?接着是有好事者摹仿出来的四大道教名山出笼。
其实,不论是佛教名山还是道教名山,都不仅仅只有四大,而是十大佛教名山和十大道教名山。
这还不包括五岳中的道教名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五岳中的佛教名山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
东岳泰山是儒教名山或曰儒佛道三教名山。
当然历史演绎到今天,名山中大多是佛中有道,道中有佛。
有时两者是此消彼亡,有时两者又是势均力敌。
佛道斗了几千年,最终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攻讦又互相融合,互相对立又互相敬畏。
但,毕竟是不同的世界观,因此还是有其自身主要的阵地和舞台。
这十大佛教名山和十大道教名山,就是佛教与道教各自的阵地和舞台。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佛教名山和道教名山:一、十大佛教名山: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峨嵋派武术发源地。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青庙黄庙交融道场。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海天佛国。
南海圣境。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莲花佛国。
白云禅林。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
梵天净土。
禅净合一。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天目山--韦驮菩萨道场。
禅源踪迹。
三教古刹。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鸡足山--伽叶尊者道场。
禅宗发源地。
佛教三派荟萃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缙云山--伽叶古佛道场。
白话翻译《九华山化城寺记-20150206》 注音
九华山化城寺记([唐] 费冠卿)【原文】九ji ǔ华hu à山sh ān ,古ɡǔ号h ào 九ji ǔ子z ǐ山sh ān 。
崛ju é起q ǐ大d à江ji ān ɡ之zh ī东d ōn ɡ,揖y ī潜qi án 1庐l ú2于y ú西x ī岸àn ,俨y ǎn 削qi ào 成ch én ɡ于y ú天ti ān 外w ài 。
旁p án ɡ临l ín 千qi ān 余y ú里l ǐ,高ɡāo 峰f ēn ɡ峻j ùn 岭l ǐn ɡ臣ch én 焉y ān,连li án 冈ɡān ɡ走z ǒu 陇l ǒn ɡ子z ǐ焉y ān 。
自z ì元yu án 气q ì凝n ín ɡ结ji é3,几j ī万w àn 斯s ī年ni án 。
六li ù朝ch áo 4建ji àn 都d ōu ,此c ǐ为w éi 关ɡu ān 辅f ǔ5。
人r én 视sh ì山sh ān 而ér 天ti ān 长ch án ɡ,山sh ān 阅yu è人r én 以y ǐ波b ō逝sh ì。
其q í间ji ān 圣sh èn ɡ后h òu 贤xi án 臣ch én,咏y ǒn ɡ歌ɡē迭di é兴x īn ɡ,言y án 不b ù及j í者zh ě,兹z ī山sh ān 屈q ū焉y ān 。
开k āi 元yu án 末m ò,有y ǒu 僧s ēn ɡ檀t án 号h ào ,张zh ān ɡ姓x ìn ɡ,自z ì郡j ùn 馆ɡu ǎn 至zh ì,为w éi 乡xi ān ɡ老l ǎo 6胡h ú彦y àn 请q ǐn ɡ住zh ù,广ɡu ǎn ɡ度d ù男n án 女n ǚ;触ch ù时sh í豪h áo 所su ǒ嫉j í,长zh ǎn ɡ吏l ì不b ù明m ín ɡ,荧y ín ɡ其q í居j ū而ér 废f èi 之zh 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与山 七、亦禅亦教衡岳山七、亦禅亦教衡岳山一、山川独秀衡山,又名岣嵝山或虎山,以其俊秀名闻天下,被誉为“五岳独秀”。
它位于湖南衡山县西。
旧志将现在的岳麓山、石鼓山也划归衡山,所谓“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周回八百里”。
东南俯瞰湘江,如泛舟江上,从此经过,就会“帆随湘水转,处处见衡山”,湘水环带山下,五折乃北去。
魏源在《衡岳吟》中比较五岳雄姿时写到:“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南岳独如飞,朱雀展翅垂云大”。
南岳山形似朱雀,加之缭绕山间的烟云飘移变动,72峰真像翱翔于太空的神鸟一般。
其脉正如诗云:“西起岷峨接滇贵,东走江越连吴会。
南条之山谁最尊,俯临五岭控八桂。
沅湘夹流迤逦来,下注七泽洞庭开”,实为“南干之大宗”。
衡山为花岗岩断块山体。
地近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1.2℃,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 多毫米,气候温暖湿润。
这里森林茂密,花草繁盛。
由山麓远眺,但见群峰罗矗,层现叠出。
计有72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一说为云密)、紫盖、石廪五峰最为著名。
祝融峰,海拔1290米,为衡山最高峰,相传古代帝王三皇之一的祝融曾在此栖息奏乐,死后葬于此地,故名。
祝融峰之高为衡山一绝。
峰为群山环拥,位于中心“独尊”位置。
因其山高风大,故“草木坚瘦”,苍松低矮。
峰顶有祝融殿,殿旁有望月台,还有风穴雷池。
相传风穴“每雨将作,阴风怒号,自其穴而发”。
雷池为古人祷雨的地方,旁有甘泉涌流。
峰下有罗汉洞、舍身崖、会仙桥等景致。
峰顶气象万千,当“烟霭未尽澄彻”时,“四望渺然不知所极”,如“大瀛海环之”。
当月明星稀之时,则会感受到“人间朗魄巳皆尽,此地清光犹未低”的意境。
至于日出,更令多少登山者为之惊心动魄。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趋之若鹜,在此留下美好的诗篇,试摘录几段以共尝: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寻著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韩愈《祝融峰》,曾到祝融峰顶上,步随明月宿禅关。
夜深一阵打窗雨,卧听风雷在半山。
陶弼《祝融峰》云山于此尽,风袂不胜寒。
孤岛知人意,茫茫去不还。
朱熹《祝融峰》紫盖峰,在南岳庙东。
其形嵯峨有似麾盖,因以为名(一说有“紫霞华笼之状,其形如盖”故名)。
诸峰皆向祝融,如“拱揖”之状,独此峰面南。
杜甫有诗述及:“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山业相望”。
峰顶有鹤泉、仙人池、翠麓岩、鹤呜台、宝露台及天宝台等景观。
相传宝露台系夏禹埋宝露瓮之处。
峰有飞泉如素绢,“分映青林,直注山下”。
朱熹在《紫盖峰》诗中吟咏道:谁能张紫盖,杳杳来空中。
双双逼人清,对侍两碧瞳。
我来待高秋,飘然御天风。
前驱二彩凤,乘予一苍龙。
芙蓉峰,在南岳庙北。
峰有飞泉瀑布下灌田亩。
相传赤精子曾授经于此,今留有讲经台。
此峰风景极佳,《荆州记》称,衡山三峰极秀,一紫盖,一石,一芙蓉。
芙蓉峰“最为竦杰,非晴不见”。
石廪峰,在岳庙西南。
其峰耸峙,远望如仓廪之形,故名。
相传此“仓”有二石门,门开预示歉收,门闭则预示丰收,所谓:“时雨闻开阖,年秋识歉丰”。
峰顶有陈真人炼丹台等遗迹。
相传南朝刘遗民曾受指点在此峰觅“仙方上药”,因迷路不复至,故称当地为“迷津”。
有诗咏此:“新陈四时雪,启闭一天风,上药何曾得,迷津路罕通”。
天柱峰,在南岳庙西北方向。
其形如双柱,因名。
山势峻伟,正所谓:“一柱通天镇火维,层标拔起势孤危。
翠摩日月蟠三楚,影落元湘带九疑”。
衡山不仅峰美,而且水也很美,不少飞流清泉奔突其间。
一动一静,使得南岳更加多姿而迷人。
据有关志书统计,主要有3涧、9溪、25泉、9池。
3涧为灵涧,出自天柱峰下;寿涧,出自紫盖峰下;洞真涧,出自紫盖峰东、祝融峰南。
9溪为舜溪、禹溪、清溪、明溪、双溪、渭溪、宏溪、云溪、夕阳溪。
25泉为玉砂泉、鹤鸣泉、观音泉、梦应泉、甘泉、虎跑泉、夜乐泉、得道泉、浴丹泉、普客泉、悬泉、金砂泉、白鹤泉、卓锡泉、灵泉、洗药泉、白泉、雷霆泉、安乐泉、苍龙泉、一酌泉等。
九池为仙人池、长生池、浴丹池、法雨池、洗钵池、雷池、洗药池等。
充足的雨量和江河溪流的环绕,加之南面盆地的地形产生的大量水气不易散失,使72峰常笼罩在云雾弥漫之中。
烟云的飘移变幻,为南岳群峰蒙上一层瑰丽而神秘的色彩。
“衡山烟云”成为南岳的一大奇景。
二、释子法苑衡山是佛教名山之一,自古以来这里寺院遍布、名僧会集,是万千信徒朝拜的圣地。
据史载,这里祠宇寺观有300余所,其中佛教寺庵约有百余所。
从记载看,最早的寺院建于晋代,多数建于南朝、唐及五代,宋以后新建的寺院已为数不多。
建于晋代的寺院主要有法轮禅寺、会善寺。
法轮禅寺,位于岣嵝峰,晋咸和年间(326—33 4)建,号云龙寺。
隋大业末年,高僧大明居之。
至唐末迁移山下。
五代时楚马殷更名为金轮寺。
宋太平兴国中,太宗赐“法轮寺”额。
这里“环寺杉松数万,每至风激,林响声若海涛”,诗云:“茂林深似海,古刹湛如渊”。
寺旁有普客泉、道人亭。
会善寺,在会善峰,建于晋咸和年间,时称重理寺。
相传为十八高僧禅会之所。
据唐朝沙门惠日所撰《十八高僧传》,十八高僧指陈·惠思、梁·惠海、隋·智颖、大善、僧照、惠成、大明、惠勇、惠稠、惠诚、惠、善优、昙楷、义本、义颢、悟实、道伦、智明。
建于南朝的寺院很多,其中有南台禅寺、福严禅寺、方广寺。
南台禅寺,梁天监中,高僧海印喜其山秀地灵,结庵而居。
唐天宝初,希迁禅师见此地有石状如台,乃居其上,传授慧能南宗禅法,影响甚广,学者日众,寺亦成为南方禅宗第一大道场,亦为禅宗曹洞、云门、法眼三家的祖庭。
希迁墓尚在,所著《参同契》刻石立于寺内。
寺西有甘泉,注入寺内,名之洗钵池。
宋代石曼卿书“释迦文佛”四字在寺前石崖上。
寺周环境极佳,有诗吟道:“烟萝深处南台寺,景象观来地最高。
拨土谁开诸洞上,层楼人架半崖牢。
石桥过处数千仞,松径行时几万遭。
到此心生清净外,峰头闲看戏猿猱”。
后经历代重修,现寺为清光绪年间所建。
据说,日本僧六休,为唐僧希迁四十二代孙。
日本佛教曹洞宗追认南台寺为祖庭。
实际上,南台寺同为禅宗曹洞、云门、法眼三家的祖庭。
福严禅寺,在掷钵峰,被称为岳中禅刹第一。
陈太初中,法华宗先驱者惠思和尚自大苏山领众来此建立道场,因修《法华》、《般若》,故寺称般若寺。
唐代南宗禅奠基人之一怀让禅师也曾结庵于此,为七祖道场。
寺东北有磨镜台,相传,怀让曾在此以磨砖方式启发道一,使之“决然开悟”。
这里古木参天、浓阴蔽地。
怀让墓在台后,有唐碑“最胜轮塔”四字,传为裴休所书。
寺周景致极多,有虎跑泉、马祖庵、三生塔(慧思墓)、七宝塔、坚固塔、玄泰塔、兜率桥等。
风景极佳,有诗吟道:“掷笔峰高处,鳞排殿数层。
有名千古寺,无念十方僧。
云出松窗侧,苔粘石砌棱。
正酬君禄切,难此继南能”。
宋绍兴年间被焚毁,虽经修复,规模已远不及前。
现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阁、斋堂、禅堂等建筑。
寺内石柱上有一对联:“福严为南山第一古刹”、“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门”。
除佛教殿堂之外,寺内又有岳神殿,属儒家神殿,寺兼儒、佛,可谓特色。
福严寺在南岳佛寺中占有重要地位。
方广寺,在莲花峰,梁天监初,僧希遁结庵山上,为南岳十八高僧惠海和尚的道场。
唐代,李白曾到此游,留有《咏方广诗》:“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
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
”描绘出山中古刹的幽深和闲适。
方广寺之深为衡山一绝。
宋元丰中,山洪暴发,移寺于峰下。
明再修缮。
寺有正殿和祖师殿,侧有二贤祠,西有惠海和尚补衲台、洗衲台,附近还有石涧潭、黄沙潭、黑龙潭等景观。
云峰寺,后倚云密峰,前临禹溪,建于梁天监年间,高僧法磴,曾在此聚徒讲道。
有会圣阁、齐云阁、养亭、清照亭、松风亭、观音泉、梦应泉,风景极佳,正如诗云:“绀宫清绝占奇峰,迥在朱陵宝界东,赏遍禅林归驭晚,禹溪斜日照丹枫”。
隋唐五代寺院很多,其中有上封禅寺、胜业禅寺等。
上封禅寺,位于祝融峰下,原古先天观,隋炀帝时始易为寺。
“其势孤峭特迥,禽鸟不能及”,下视众山如觞豆而已。
因高寒,故秋初已结冰,虽盛夏亦夹服。
木之高大者不过六七尺,万年松亦不盈丈。
若烟云稍开,四望千里,使人心旷神怡。
历来游赏骚人题泳甚多。
僧齐己诗云:“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方皆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寺侧有风穴、雷池、龙年堂、祝融庙基、青玉坛、白壁坛等。
佛寺与儒、道遗址共存。
毕田有诗咏此:“既壮黄金宇,何言青玉坛。
谁将应供者,又此易仙官。
”胜业禅寺,在衡岳庙东,即古圣容寺。
相传,夏禹建清冷宫以奉虞舜之像,唐武宗朝废之,五代楚国马氏再建,改为报国寺,北宋政和中改为神霄宫,后复为寺。
寺内有株禹柏树,极为高大,“庭际虽广,一柏尽蔽之”。
寺后甘泉上筑有悦亭。
寺中还有柳宗元所撰弥陀和尚第二碑。
这里题咏也很多,试摘一首:“故宫余禹迹,胜地属僧家。
古庙松阴合,幽亭竹影斜。
岭云吟尝合,山鸟定中哗。
谴逐成经别,空怀客路赊”。
此外,藏经殿也为佛教一圣地。
因明太祖朱元璋赐大藏一部于此而得名。
位于祥光峰下,殿极宏伟,周围林木繁盛。
附近无碍林中还有三株“宝树”:“金钱柳”、“连理枝”、“同根生”。
“藏经殿之秀”为南岳四绝之一。
南岳是名僧荟萃之所,但影响最大的当推天台宗三祖慧思、南宗禅奠基人之一的怀让和净土宗三祖承远。
慧思(515—577),被追为天台宗三祖。
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人。
15岁出家,“奉持守素,梵行清慎”。
20岁受具足戒,“道志弥隆”,“栖幽静,常坐综业,日惟一食,不受别供”杜绝周旋迎送,每日诵法华等经,数年之间便满千遍。
因读《妙胜定经》,开始修习禅观。
时慧文禅师聚徒数百,众法清肃,道俗高尚,乃往归依,从受正法。
每天认真完成僧人常务,不怕劳苦,然时时不忘潜心修禅,终于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
后将自己悟得的道理,请教于鉴、最等法师,得到他们的赞许。
研炼越久,领会越深。
后游行各州,讲习禅学,其名远闻四方,学徒日盛。
他以大小乘中的定慧法,敷扬引喻推及其他。
梁承圣三年(554),展转来到大苏山,在开岳寺、观邑寺讲《大品般若经》,信徒日众。
陈永定二年(558),于光城县齐光寺完成书写金字经本并贮于宝函的心愿,并撰写《立誓愿文》,陈述自己弘扬般若、广度众生的思想。
陈光大二年(568)自大苏山带徒众40余人入住南岳,继续倡导心学(修禅),当地信徒莫不归宗。
陈主(废帝)迎他到建业(今南京),住栖玄寺,讲《大品般若》。
鉴于当时南地崇重义门(理论),轻视禅观,于是双开定、慧两门,昼谈义理,夜间修禅,使禅法尽力于引发智慧、穷究实相。
走所谓“因定发慧”的学道之路。
陈主尊他为“大禅师”,道俗倾仰。
后又返南岳,继续传授禅法。
他平时讲学,“善识人心,鉴照冥伏,讷于言过,方便诲行”,深得徒众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