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
八上历史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训练1.解放战争时期,除大报大刊外,共产党新出了报纸,如《江海导报》《前线报》《紫石大众》《泰兴大众》《靖江大众》《翻身报》等县报。
仅从报纸名称上看,共产党创办报纸的特点是A.中西合璧,雅俗共赏B.报道及时,覆盖面广C.办报先锋,影响深远D.服务大众,扎根地方2.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
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
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
”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C.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D.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3.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太原古县城有一座文庙,文庙是尊崇和纪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先圣先贤的庙宇,文庙也是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清光绪末年文庙停学。
太原古县城文庙停学的原因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B.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C.清末科举制的废除D.战争频繁导致生源减少4.王先生生活在1919年的上海,以下哪项内容不符合他的生活()A.他每天乘坐公交车去上班,周末则可以驾驶汽车去朋友家参加聚会B.他已经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短发让他觉得特别清爽C.他仍然使用八股文行书作文D.每天他都会阅读《申报》,了解时事变化5.郭沫若在描述科举废除前后的情况时说:“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
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
”由此看来,科举制度的废除()A.阻碍了近代中国科学知识的传播B.促使近代民众开眼看世界C.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利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6.《无锡白话报》(下图)创办于19世纪末,其创办人裘廷梁在序言中说:”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
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第一义。
“由此判断,该报的创办旨在A.反对愚昧,提倡民主科学B.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C.引导舆论,创设革命氛围D.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7.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赴日留学的热潮。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1)新式学堂表格罗列不同时期新式学堂的名称。
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新式学堂迢迢不断如春水,但它的发展却受到了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的阻碍,这种制度是什么?(2)科举制的废除回忆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的线索:诞生、完善、僵化。
追问:什么时候被废除?版块二:担当文化、激动潮流1919年5月,在营救完五四被捕学生后,当时的校长蔡元培毅然辞职北大,引起教育文化界的震动,当时各大报纸都进行了连续报道。
这反映出中国近代的新闻出版业在文化担当的路上发展着。
1.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申报》其中《申报》报道尤为系统详尽,分析透彻。
学生根据教材介绍《申报》,教师适当提炼。
除了《申报》,还有哪些报刊?出示图片:民国时期著名报纸、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向北大学生推荐了应读书目30种,选读书目30种,这些书大部分都是由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你们知道是哪个吗?我们大家常用的一些工具书也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
能想起来你用过的哪些工具书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2)商务印书馆学生介绍商务印书馆,教师适当提炼。
当时还有哪些较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以及一个出版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板块三:挥别传统、时代号角你们知道北大的校徽是谁设计的吗?(鲁迅)结合你们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大家来给鲁迅设计一张名片(口述)。
鲁迅有一个身份是文学家,近代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像鲁迅一样的优秀的文学家。
这些文学家的作品脱离了传统的桎梏,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三、文学成就表格罗列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板块四:人才荟萃、民族强音文学赋予了历史进程以永生的活力,保留了历史的潜流。
而人才荟萃的艺术更是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
1.艺术成就(1)绘画这位画家曾是北大艺术学院的院长,猜猜他是谁?出示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徐悲鸿的画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而且他更是一位爱国的楷模,作品透露出爱国的情怀。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反思本课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第26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一、教学设计本课教学设计是基于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科学设计并合理运用多种形式展开。
在此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讲述历史概况的同时突出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教育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历史对今天的影响。
通过口说、笔记、课件、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对教育文化发展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较长,我在教學中注重环节划分和时间管理,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注重情境营造、语言技巧、审题讲解等方面将内容进行整合展开,并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
另外,由于本课内容较为宏大,需要进行阶段性概述,我运用“讲故事”、“案例讲解”、“活化历史”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与重要成就。
三、教学效果本课的教学效果不断优化,重视学生思考训练,并融合多种形式,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教育文化事业的历史发展和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在考试、作业等方面的成绩的观察和学生反馈中,本课的吸引力和实用性得到了较好的肯定。
综上,本节历史课教学中,我不断优化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过程操作性,并加强学生思考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也认识到,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参与度,需要不断地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体验和个性发掘,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学习历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和思考问题。
其中,探究式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是本课程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探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问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习题(含答案)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练习◆选择题1.严复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人物。
他的第一部译著是()A.《物种起源》B.《四洲志》C.《海国图志》D.《天演论》2.有人评价说:魏源是一位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思想家。
这一评价成立的依据是魏源提出()A.闭关锁国论B.师夷长技论C.适者生存论D.民主科学论3.社会的进步,总是源于思想的进步。
魏源与严复都是站在时代前沿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对下列哪些事件直接产生了影响()A.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C.戊戌变法、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4.2017年1月5日上午8:10分,由珠海开往贵阳北的D2808次列车首次在中山站停靠,标志着伟人故里中山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回顾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近代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A.平汉铁路B.唐胥铁路C.淞沪铁路D.京张铁路5.一位中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他曾设计出“人”字形铁轨,主持建成了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请你判断这位专家是()A.冯如B.徐寿C.李善兰D.詹天佑6.“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黄河大合唱》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抗日斗志,它的作者是()A.冼星海B.严复C.詹天佑D.侯德榜7.抗战时期,在重庆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激励了人民团结抗日的斗志。
由郭沫若创作、1942年在国泰戏院首演并引起轰动的著名戏剧是()A.《屈原》B.《春秋战国》C.《四世同堂》D.《法西斯细菌》8.下列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是()①《毕业歌》(1934年)②《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③《太行山上》(1938年)④《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9. 中国职业学校教育始于同治五年,最早由左宗棠在福州船政学堂实施,初称“实业教育”,1917年改称“职业教育”。
维新变法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A.京师大学堂B.经世学堂C.时务学堂D.京师同文馆10.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是社会的反映,反映着社会的潮流和主题。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商务印书馆创办于()A.北京B.上海C.重庆D.南京2. 《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
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内容有①谭嗣同英勇就义②《马关条约》的评论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④某照相馆刊登一则广告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 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A.从《申报》上了解一些社会新闻B.参加科举考试C.在京师大学堂读书D.看影片《定军山》4. 下列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中,正确的是A.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相继传入中国B.女子缠足之风开始盛行C.见面时的跪拜礼体现了自平等的新风尚D.旗袍等旧服装逐渐被人遗弃5.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创办于1898年7月,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它创立于什么时期A.洋务运动时期B.百日维新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民国时期6. 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教育部提出反对“忠君”“尊孔”,规定各地小学废止读经,废除跪拜孔子之礼,禁止使用前清学部颁行的各种教科书。
这些法令()A.推动五四运动发展B.标志科举制度覆灭C.反对清政府的统治D.促进近代教育发展7. 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是A.《大公报》B.《申报》C.《新闻报》D.《世界日报》8. 在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勇夺51金21银28铜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
你知道这届奥运会的举办时间与地点吗()A.2009年•伦敦B.2008年•北京C.2010年•伦敦D.2007年•北京9. 优秀的歌曲作品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心声。
《义勇军进行曲》反映的时代心声是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抗日救亡D.和平建国10.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
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A.鲁迅--《狂人日记》B.茅盾--《子夜》C.冼星海--《黄河大合唱》D.老舍--《愚公移山》11. 如图所示是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的材料。
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能演练提升1.右图所示是北京大学的校徽,北京大学的前身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太学D.福州船政学堂2.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
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3.《范进中举》通过范进由屡试不第到一朝中举后的不同境况,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科举制度从产生到终结,前后延续了约()A.1 300年B.1 500年C.1 800年D.2 000年4.刊登新闻、发表对时事政治的评论,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A.《民报》B.《申报》C.《新青年》D.《时务报》5.“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这两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A.注重时事新闻报道B.注重商业广告登载C.注重社会问题评述D.注重社会新俗宣传6.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商务印书馆B.岳麓书社C.三联书社D.中华书局7.很多同学喜欢看鲁迅的作品,他们不可能...从《鲁迅全集》中看到的是()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孔乙己》D.《雷雨》8.下列属于美术作品的是()①《女神》②《子夜》③《田横五百士》④《愚公移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还需要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A.知耻后勇B.居安思危C.学以致用D.闻鸡起舞10.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是()①《黄河大合唱》②《义勇军进行曲》③《狂人日记》④《虾》A.①②④B.①②C.①③④D.②④11.下列有关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A.聂耳——《黄河大合唱》B.郭沫若——《雷雨》C.齐白石——《愚公移山》D.赵树理——《小二黑结婚》12.看电影是当今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6课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京师大学堂等一批近代新式学校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订及科举制度废除等史实;了解民国时期著名文学艺术家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巴金、老舍、徐悲鸿、聂耳、冼星海及其主要成就;指导学生归纳本课的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演短剧,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的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业典型代表概况;近代的文艺成就。
教学难点:理解文艺作品的艺术成就。
【新课导入】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相关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我国的交通、生活习俗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那么,还有哪些方面在外来冲击下发生了具体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26课的相关内容。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师展示以下图片: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前身是什么?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给出答案: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教师质疑:洋务运动以来,中国有识之士为什么创办新式学堂,它新在哪里?学生短暂交流后,以模拟采访形式分角色表演短剧《蔡元培访谈》。
学生表演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必背重点
文学艺术的成就文
学
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
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
《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赵树理的《小二
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
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
《定军山》剧照绘
画
(1)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
长
(2)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
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等鸿篇巨制
电
影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了第一部无声电影《定
军山》;1931年,中国自己拍摄了第一部有声
电影《歌女红牡丹》
易误警示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戊戌变法期间决定创办的是京师大
...
学堂
..。
图片解读
《愚公移山》(局部)
此画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画中一老翁似乎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
此画创作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艰难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
取最后的胜利。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2500字左右)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单元: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题: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
从晚晴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样,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
这些人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变革运动中的重要推动因素,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分析:本课主要有两个子目,包含三方面内容,即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成就,一一对应课标内容。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各个内容之间是互相推进、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清政府艰难迈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推动了近代新闻出版业、文艺事业的发展,出现一批有影响力的报刊和新闻出版机构,使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得以广泛传播。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1.通过搭建以时间为序的知识体系,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2.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史料感知历史,在比较、分析、概括史料的基础上,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对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最新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2018湖北荆州中考)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 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运动时期创办的,也是戊戌变法运动留下的重要成果。
2.(2021辽宁丹东期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下列属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史实的有()①创办京师大学堂②废除科举制③颁布各级学堂章程④统一全国学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 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
3.(2018山东青岛中考)报刊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
下列报刊出现最早的是()A.《新青年》B.《万国公报》C.《申报》D.《每周评论》答案 C 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万国公报》是维新派于1895年创办的,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申报》诞生于1872年的上海;《每周评论》于1918年由李大钊等人创办。
C 项正确。
4.(2021甘肃瓜州期末)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主要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它是()A.三联书店 B.中华书局 C.商务印书馆 D.新华书店答案 C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主要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
故选C。
5.(2021广东福田期末)作家冰心曾说:“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我的第一本小说集《超人》(1923年)和第一本诗集《繁星》(1923年)也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说课稿说教材本课内容涉及的中国近代史上的教育文化事业,内容比较丰富,但是课堂主线并不明确,课堂上带领学生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和理性思维,可通过情景教学、动画演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在交流中整理思路,在展示中完善表达。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通过动画演示,了解近代教育发展历程。
(2)通过UMU互动学习平台,完成文学作品思维导图的设计,了解文化传播的作用。
(3)通过展馆讲解,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4)通过UMU互动学习平台,写下参观感受,认识文化出版事业对民众意识觉醒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近代教育发展历程,认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认识文化传播对国民意识觉醒的深远意义。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教育文化发展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难点:如何认识近代教育文化发展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古代科举制度的视频。
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流程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归纳总结: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八上历史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
知识点整理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o新式教育: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3.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4.1902年清政府废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5.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o创办报纸:1.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服》,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3.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o出版机构:1.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文学艺术的成就《歌女红牡丹》1931年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考点复习1、新式教育的创办2、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1901年,清政府决定废除八股文;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3、新闻业的发展(1)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著名报纸。
(4)上海《东方杂志》、陈独秀《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4、出版业的发展(1)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堂PPT)
鲁迅作品及其特点
鲁迅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 史上的辉煌篇章。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 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 檄文。
《阿Q正传》深刻解 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弱点,成为批判国民 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2. 绘画
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 造诣精深
齐白石(1864年─1957年)
革命文艺作品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1906年—1970年),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山药蛋派创始人。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
革命文艺作品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1904年-1986年),著名作家、社 会活动家。1936年到达陕北,是第一 个到延安的文人,给陕甘宁抗日根据 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 鲜的血液。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 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代表著作有处 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 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 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
电影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1905年)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 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 《定军山》。
《定军山》剧照
电影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
胡蝶在《歌女红牡丹》中的剧照
《歌女红牡丹》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渔光曲》(1935年)
聂耳、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 抗战时代的最强音。
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 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歌。
革命文艺作品
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 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 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精品课件(共40张PPT)
《歌女红牡丹》剧照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 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赵丹
周璇
赵丹、周璇等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拓展延伸】
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最危险 的时候,激励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志。现在我 们已经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政权也得到了巩固,再把 它作为国歌,是否已经过时了?
新式学堂的创办有何作用?
新式学堂的创办,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 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 思考: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到明清时期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1901年 清政府决定废
除八股文
1903年 清政府决定逐 步废除科举制
1905年 清政府谕令一 律停止科举制
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明朝发展:八股取士
探究问题:
❖ 废除科举制有什么作用?
❖ 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等,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 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举制的废除是中国近代教育 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2.新式报刊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背景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 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作下用矣:。岂不善哉!”
——《本馆告白》,《申报》1872年4月30日
①材了料二解:中“国当和续世刊界之的第一窗日口,,尝是以人四们事昭针告砭国时人弊。的曰喉不舌党:;纯以公民之地 ②位众深,喉发舌刻表。影曰意响不见着盲。人曰 :们不 夫公的卖随众:声日喉不附常舌以和生言,活论是。做谓交盲易从。。一曰知不半私解:,向是全谓国盲开信放。,感使情为冲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 其中著名的有哪些? 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 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 巴金额《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徐悲鸿的《愚公 移山》、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额《黄河大合 唱》等。 (7)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1905年的《定军 山》) (8)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 (9)保持民族气节的艺术老人(齐白石)
(2)你怎样理解废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 大事? 小组合作:它的废除,结束了我国持续一 千多年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废科举、 兴学堂,有利于各方面人才的培养;课程 设置、教育管理有了本质的不同。 (3)近代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哪一家? (《申报》) (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 出版机构是什么?(商务印书馆) (5)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 吗?(组织好学生对号入座:A.维新变法时 期:《万国公报》;B.辛亥革命时期:《民 报》;C.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每 周评论》)
歌诀小结:
创办学堂“北大”兴, 教育改革除“弊政”, 鞭挞黑暗颂光明, 文艺大师齐领军。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标
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开端的主要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 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和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 就。 4.通过分析文艺作品的背景和内容,提高鉴赏文艺 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和民国时期 进步的文艺家,《申报》、商务印书馆 等对近代生活的影响。 难点:如何结合历史背景正确理解作品 的主题。
当堂检测题 1.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A )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新青年》 2.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是哪一年( C) A.1901 B.1902 C.1903 D.1904 3.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D )成为出版发行的 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A.中华书局 B.开明书店 C.生活书店 D.新华书店 4.下面哪一部作品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A )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子夜》 D.《骆 驼祥子》
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多媒体呈现: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多媒体呈现: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 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 对废科举的评价 (1)“最早的考试制度”源于我国哪个朝代?它是一 种什么制度? 学生抢答:隋朝;科举制。 (2)你怎样理解废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小组合作:它的废除,结束了我国持续一千多年通 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废科举、兴学堂,有利于 各方面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有了本质 的不同。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同文馆、福州船 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百日维新期间), 清政府 又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1903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制。(1905年)停止科举考试,与此 同时还通令兴办学堂,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 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2.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 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上 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 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刊物。 3.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 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 出版多种中小学教课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 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 (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清末时期,不仅在科技领域出现了著名 的科学家、工程师,而且在思想领域出现 了揭露腐朽封建制度,主张学习西方,进 行社会改革的进步思想家。在教育领域, 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纷纷呼吁废科举、兴 学校。 思考: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是什么时 候被废除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 最高学府是什么?让我们走进本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