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SF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历程原理及应用

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历程原理及应用

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历程原理及应用1. 单克隆抗体的定义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简称mAb)是由单个重构的白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

它们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性,并且只与抗原的特定表位结合。

由于这种特性,单克隆抗体在医学、科研和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历程•1975年:Cesar Milstein 和 Georges Köhler 首次提出单克隆抗体的构想。

他们成功融合了癌细胞和B淋巴细胞,从而得到了第一个单克隆抗体。

•1984年:Cesar Milstein、Georges Köhler 和 Niels Kaj Jerne 因为他们在单克隆抗体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6年:通过使用转基因技术,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人的免疫系统导入小鼠体内,从而生产出人类单克隆抗体。

•1990年代:人类单克隆抗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名为“人源化抗体”的技术,使得单克隆抗体可以更好地适应人体。

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免疫原选择和制备:在制备单克隆抗体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免疫原来激发免疫反应。

一般来说,免疫原应该具有高度特异性,易于制备,并且不会引起太强的免疫反应。

常用的免疫原包括蛋白质、多肽、多糖等。

•动物免疫和细胞融合:免疫原注射到动物体内,激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

然后,从动物体内获取淋巴细胞,与癌细胞进行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筛选和克隆:筛选出具有特异性和亲和性的杂交瘤细胞,以得到单克隆抗体。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ELISA、流式细胞术等。

•扩繁和生产:经过筛选和克隆后,选取合适的杂交瘤细胞,进行扩繁培养并生产单克隆抗体。

4.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单克隆抗体在医学、科研和工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临床应用:单克隆抗体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例如,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的单克隆抗体已经获得了FDA的批准。

2020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全文)

2020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全文)

2020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全文)妇科肿瘤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其他实体肿瘤一样有赖于血液供应,阻断血管生成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新型治疗策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促进血管生成的主要生长因子,靶向VEGF的贝伐珠单抗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显示疗效,在妇科肿瘤治疗方面业已广泛应用。

为规范用药,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组织专家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形成以下临床应用指南。

1 概述实体肿瘤生长有赖于新生血管的支持,当肿瘤直径≤3 mm,其营养供应来自细胞间弥散,但当肿瘤直径>3 mm,若缺乏新生血管提供血液,肿瘤生长将受到抑制。

1971年Folkman首次提出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靶向治疗肿瘤的理论。

与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本身不同,抗血管生成治疗作用于肿瘤微环境,可既使肿瘤血管退化,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能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

VEGF是促进血管生成的主要生长因子,通过3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发挥作用。

参与VEGF信号传导的主要为VEGF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另外还包括VEGFR1和VEGFR3。

基于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研发出的靶向VEGF、VEGFR和其他相关分子的药物,统称为抗血管生成药物,可分为4大类:大分子单抗类药物、竞争性受体类药物、受体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药物。

首个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是一种靶向VEGF的人源化IgG1型单抗,2004年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上市。

利用细胞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解决人类疾病治疗中所面临的难题

利用细胞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解决人类疾病治疗中所面临的难题

利用细胞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解决人类疾病治疗中所面临的难题细胞工程培养更多干细胞用于各种人类疾病的治疗,就治疗视网膜疾病、找到干细胞治疗癌症、用于研制胰升血糖素肽、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化疗药物的研制五个方面做一论述。

1.治疗视网膜疾病。

科学家发现,神经系统中有3个区域的神经先驱细胞或干细胞在成年生命体中可再生神经细胞。

这3个区域分别是视网膜、喙状前脑中的迁移细胞和嗅觉系统的基细胞。

将胚胎干细胞以及成体干细胞等通过体外培养,定向分化出组织所需要的细胞再整合到视网膜上,然后分化出视杆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目的细胞,来达到重建视网膜功能。

2.找到干细胞治疗癌症。

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策略——KRN7000:用于癌症治疗的树突状细胞激活剂树突状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即在初次免疫反应中DC是最具潜能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并可激活T细胞,在人类,DC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在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KRN7000是由KIRIN公司研制和开发的一种藻类衍生物,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调节物,源自由海绵分离的藻类,KRN7000则是这种初始化合物经修饰而形成的合成物,KRN7000没有细胞毒性,但在动物模型以及转移性肿瘤模型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抗瘤活性。

3.用于研制胰升血糖素肽胰升血糖素肽-1(GLP-1)是迄今所知作用最强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一种位于B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

GLP-1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则有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作用,并能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GLP-1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途径,但是由于其半衰期短,易降解,并且因为它是一种肽类而需要注射,限制了它的应用,研制GLP-1类似物及受体兴奋剂可能解决此缺点。

4.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针对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在上面加上能杀伤细胞的药物,从而可以特异性的杀伤癌细胞,避免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免疫复习题-多选

免疫复习题-多选

1.免疫细胞包括()ABCDEA.淋巴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 D.粒细胞 E.红细胞2.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BC)A.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NK细胞 E.树突状细胞3.下列哪些细胞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细胞(ABE)A.单核-巨噬细胞 B.NK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多形核中性粒细胞4.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B)A. T细胞 B. B细胞 C. NK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 E.肥大细胞5.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BCDE)A.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B.免疫系统的功能C.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和过程D.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免疫学措施E.某些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1.胸腺基质细胞包括(BCDE)A.胸腺细胞B.胸腺上皮细胞C.巨噬细胞D.胸腺树突状细胞E.成纤维细胞2.B细胞来源于(BE)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E.腔上囊(法氏囊)3.T细胞主要位于外周免疫器官中的(AD)A、脾脏动脉周围淋巴鞘B、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滤泡C、淋巴结浅皮质区生发中心D、淋巴结副皮质区E、脾索4.骨髓的功能是(ABD)A、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E、细胞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5.黏膜免疫系统包括(ABCDE)A、扁桃体B、派氏集合淋巴结C、阑尾D、M细胞E、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1. 下列关于抗原免疫原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C)A.抗原对机体免疫系统来说必须是异物B.异物均是抗原C.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D.只有化学结构与宿主自身成分不同的物质才具有免疫原性E.自身成分不具有免疫原性。

2.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点分别是(BDE)A. T细胞表位只位于抗原分子表面B. B细胞识别的表位往往是天然的C. T细胞表位有构象表位和线性表位两种类型D. B细胞表位有构象表位和线性表位两种类型E. T细胞表位需MHC分子的提呈3. 下列关于超抗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属于外源性超抗原B.超抗原的一端与TCR V 的外侧结合,另一端与APC表面MHCⅡ类分子结合。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 She Yong Chong Zu Ren Li Xi Bao Ji Luo Ci Ji Yin Zi【性状】本药为含有174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分子量约20,000道尔顿),此糖蛋白由来源于人口腔底细胞mRNA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导入中华仓鼠卵巢细胞后产生。

本药除活性成分外尚含有下列添加物:L-精氨酸10 mg,L-苯丙氨酸10 mg,L-蛋氨酸1 mg,单十二酸聚氧乙烯山梨聚糖0.1 mg,D-甘露醇25 mg。

本药为白色粉末或块状,装于无色透明小瓶中(冻干粉针剂)。

pH值为6.0-7.5。

本药附带溶解液,每安瓿中装有注射用水(日本药局方)1 mL。

用附带溶解液溶解后的渗透压约为1-2(对生理盐水的比)。

【适应症】1.骨髓移植时促进中性粒细胞数的增加。

2.预防抗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期间:实体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先天性及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6.免疫抑制治疗(肾移植)继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规格】50ug/支100ug/支250ug/支【用法用量】1.骨髓移植时促进中性粒细胞数的增加成年患者及小儿患者:通常,在骨髓移植后次日至第5天后开始。

静脉点滴,5ug/kg,每日1次。

2.预防抗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期间实体瘤(成年患者及小儿患者):通常,在抗肿瘤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次日开始。

皮下注射2ug/kg,每日1次。

由于潜血等原因导致皮下注射困难时,可静脉注射(含静脉点滴)5ug/kg,每日1次。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年患者及小儿患者):通常,在抗肿瘤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次日开始。

长效G-CSF介绍-赵明峰

长效G-CSF介绍-赵明峰

对照组自体造血干细胞患者临床 及治疗资料
性 别 1 2 3 4 5 男 男 男 男 男 49 60 16 57 50 年 龄 MM NHL BCNU+Flu+VP-16+Arac+Mel BCNU+Flu+VP-16+Arac+Mel 诊断 治疗方案 粒细胞恢复 (天) 10 10 12 12 26 不良反应 无 无 肌肉酸痛 无 无
Holmes FA,et al. J Clin Oncol. 2002;20:727-731
特点三:长效G-CSF降低71% FN发生率
Adapted from Siena et al. Oncol Rep. 2003 Misset et al. Ann Oncol. 1999
PEG-rhG-CSF较rhG-CSF减低住院率
每天注射G-CSF后ANC水平摇摆不定
Roskos L,et,NY:Marcel Dekker,Inc;1998:51-72
长效G-CSF具有“按需动员,骨髓保护”作用
296 例高风险乳腺癌患者,采取 AT 化疗方案,给予药物( 100ug/kg 的 PEG-rhG-CSF 或5ug/kg/d的rhG-CSF),连续4周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
津优力安全性良好
PEG-G-CSF组 N =314 (%) 骨、关节、肌肉疼痛 62(19.7%) G-CSF组 N =315 (%) 60(19.0%)
P值 0.825
注射部位疼痛
发热
5(1.6%)
5(1.6%)
4(1.3%)
6(1.9%)
0.752
0.765
乏力
7(2.2%)
10(3.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项目概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糖蛋白,含有17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0000。

主要由内毒素、TNF-α和IFN-γ可活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

G-CSF基因全长2.5kb,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G-CSF有5个半胱氨酸,Cys 36与Cys42,Cys74与Cys64之间形成两对二硫键,Cys17为不配对半胱氨酸,二硫键对于维持G-CSF生物学功能是必须的因素。

人和小鼠G-CSF在氨基酸水平上有73%同源性,并具有相互交叉的生物学活性。

G-CSF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系(lineage)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活化。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作用于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其重要作用是刺激粒、单核巨噬细胞成熟,促进成熟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及噬酸性细胞的多种功能。

G-CSF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治疗骨髓造血机能障碍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防白细胞减少可能潜在的感染并发症、以及使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恢复加快。

国内外进展国外进展:1)美国1991年2月,安进公司的产品--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Neupogen(G-CSF)获得美国FDA批准,其适应症为自身骨髓移植、化疗导致的粒细胞减少症、AIDS等。

此药作用非同凡响,1996年其销售额达9.36亿美元,按世界药品销售额排名名列第24位。

1998年Amgen公司和roche公司共销售13.44亿美元。

1999年销售额达12.2亿美元,2000年达12.6亿美元,增长13%。

Amgen公司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Neupogen)于1991年2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1997年全球G-CSF,GM-CSF销售额分别为8.7亿和3.l亿美元Neulasta为安进公司开发的Neupogen的长效剂型,即通过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延长其在体内的代谢时间,因此疗效更好。

血液系统肿瘤的生物治疗

血液系统肿瘤的生物治疗
– 经六个疗程CHOP方案治疗,获CR。继以颈部放疗及罗扰素 3x106 iu, q.o.d.,维持治疗。
– 1998年3月发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考虑NHL复发,
再次常规化疗无效。
– 98年9月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99年3月,全身浅表淋巴结再度肿大,脾肋下2 cm;血常规血 红蛋白76g/L,红细胞2.66×1012/L,白细胞2.1×109/L,血小 板40×109/L,骨髓涂片未见异常。胸腹CT示:纵隔、腹膜后 淋巴结肿大,脾大。
PBSC动员 骨髓移植后 PBSCT后
(续前)
– MDS: – 同时接受放疗与化疗的
患者
临床应用可参考美国临床肿瘤协会
“造血集落刺激因子临床应用指南” (1994)
(JCO,1994,12(11): 2471-2508)
使用剂量与用药途径: 5-10ug/kg/d
静脉点滴或皮下注射
持续用至ANC > 2.0 x 109/l
目前,生物治疗可分为:
体液生物治疗 细胞生物治疗
体液生物治疗
使用单克隆抗体为基础, 可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或细 胞毒素,以加强疗效。
细胞生物治疗形式繁多,主要有:
(1) 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等;
(2) 细胞生长因子,如:G-CSF等;
(3) 免疫细胞的输注,如:供者的T淋
巴细胞、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等;
4.rIL-2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
应用
体外研究表明,IL-12与rIL-2低剂量(浓 度均为10 IU/ml)联合应用可增加对
HL-60细胞系及rIL-2耐受的自体AML 白
血病细胞的杀伤。 组织胺与rIL-2联合应用亦可能增加对白 血病的疗效。

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刘晔1,孟德旺2△,杨贵莉1,孙莉1摘要: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体液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脊髓和视神经的炎性脱髓鞘病变为特征,可导致瘫痪和失明。

其治疗除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外,还有B细胞靶向的利妥昔单抗及伊比利珠单抗,抑制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托珠单抗和沙妥珠单抗,阻断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和继发性炎症的依库珠单抗等新型靶向药物。

就治疗NMOSD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不良反应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水通道蛋白质4;抗体,单克隆;利妥昔单抗;临床试验;分子靶向治疗中图分类号:R744.52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58/20211261Progress in clinical trials of 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y for neuromyelitisoptica pedigree diseasesLIU Ye1,MENG De-wang2△,YANG Gui-li1,SUN Li11Department of Neurolog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Tianjin Neurological Institute,Key Laboratory ofPost-trauma Neuro-repair and Regeneration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Ministry of Education;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Injuries,Variations and Regeneration of Nervous System,Tianjin300052,China;2Department of Medical Record QualityControl,Tianjin Chest Hospital△Reviser E-mail:*********************Abstract: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diated by humoral immunity.It is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and optic nerve,which may lead to paralysis and blindness.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immunosuppressants,more and more new drugs ar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NMOSD,such as rituximab and inebilizumab targeting B cells,tocilizumab and satralizumab inhibiting interleukin-6receptor and eculizumab blocking complement mediated cytotoxicity and secondary inflammation.In recent years,the results of severa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of these monoclonal antibody drugs have been published.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se targeted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NMOS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mechanism of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601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1389);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0JCQNJC00460)作者单位: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教育部“中枢神经系统创伤修复与再生”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神经损伤变异与再生”重点实验室(邮编300052);2天津市胸科医院病案质检科作者简介:刘晔(1984),女,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G-CSF的临床应用

G-CSF的临床应用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简介粒细胞刺激因子是一种促进造血细胞增殖的多肽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G-CSF作用于中性细胞的前体细胞,促进其分化、增殖、并促使骨髓中成熟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因而可以缩短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期,对化疗所致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G-CSF除了能够提高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外,还能增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伤及趋化功能,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欣粒生®是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科技生物制品“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前列,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也颇具竞争力。

该产品具有如下特点:公司所执行的内控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确保欣粒生®具有相当优秀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本产品在包装形式上有所突破,采用世界领先的预充式注射器包装形式,该包装具有以下特点:使用方便,减少医务工作者的操作环节和时间;降低医源性感染机率;避免传统注射对药物造成的损失,用药剂量更准确;针头锐利,降低患者在治疗中的不适感等特点。

欣粒生®的生产车间在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的基础上,于2007年11月接受哥伦比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INVIMA)官员的GMP认证检查,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GMP标准对公司进行为期六个工作日的实地检查后,授予本公司哥伦比亚GMP证书,表明公司的生产管理已经达到国际水准,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市场销售方面,不仅立足于国内市场,还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欣粒生®在印度和乌兹别克斯坦注册成功,并在印度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目前已经大量出口至以上国家,并获得国外用户的好评,表明该产品质量具备与国际同类产品竞争的实力。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的临床应用癌症化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7)白血病 (8)口腔溃疡及粘膜炎 (10)癌症化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对于肺癌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患者进行G-CSF治疗方法的研究[1]临床治疗方案:8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采用相应的方案进行化疗。

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微环 境 、损 伤吞 噬细 胞 和刺激 神 经系 统等 多种 途径 实现 。G-CSF 间 相 关 。G—CSF可 通 过 与 多 种 细 胞 因子 共 同 调 节 造 血 动 员 。
促进造血重 塑已被公认 ,但是否有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的联系 G—CSF对造 血 有 多重 影 响 ,但 远 期 影 响仍需 更 多 临床 积 累 。
Ojeda【 等 认 为 G—SCF能 增 加 动 员 T细 胞 和 DC细 胞 ,动 员 4 结 论
NK、NKT细 胞无 差 异 。G—CSF可提 高移 植后 中性 粒 细胞 和血 小
G—CSF对 大多数供体短期影响是 良性 的,能促进受体造
板 的恢 复 ,提 高移 植 成 功率 。这 些 通 过调 节 蛋 白酶活 性 、损 伤 血 动 员 ,增 强抗 白血 病反 应 ,但 对 抗 宿 主反 应 与剂 量 和 作用 时
性 关 系 ,但 可增 加不 良反 应 的风 险 ,故 提倡 应用 小 剂量 动 员剂 。 起 到 关 键 作 用 [61o G—CSF破 坏 (VLA)一4和 VCAM!黏 附 因子
骨髓 龛 调节 造 血 干细 胞 的生 长 、存活 和 分化 】。G—CSF的快速 和 SDF—I/CXCR4化学 吸 引 因子 的相 互 用 ,便 会 引 起 造 血 动 员
大 量的 临床 总结 表 明 G—CSF能促 进 造血 干 细胞 重 塑 。细 胞 因子 进 而 调 节 Tie一2信 号 I。G—CSF的表 达 和 VEGF共 同 影 响肿 瘤
CSF具 有 促进 造 血 干 细 胞增 殖 、分 化 的作 用 。G—CSF可通 过 动 和 造 血动 员 的治 疗 效 果 。VEGF也 可 联 合 AnglZI'ie2信号 系统调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项目概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糖蛋白,含有17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0000。

主要由内毒素、TNF-α和IFN-γ可活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

G-CSF基因全长2.5kb,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G-CSF有5个半胱氨酸,Cys 36与Cys42,Cys74与Cys64之间形成两对二硫键,Cys17为不配对半胱氨酸,二硫键对于维持G-CSF生物学功能是必须的因素。

人和小鼠G-CSF在氨基酸水平上有73%同源性,并具有相互交叉的生物学活性。

G-CSF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系(lineage)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活化。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作用于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其重要作用是刺激粒、单核巨噬细胞成熟,促进成熟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及噬酸性细胞的多种功能。

G-CSF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治疗骨髓造血机能障碍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防白细胞减少可能潜在的感染并发症、以及使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恢复加快。

国内外进展国外进展:1)美国1991年2月,安进公司的产品--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Neupogen(G-CSF)获得美国FDA批准,其适应症为自身骨髓移植、化疗导致的粒细胞减少症、AIDS等。

此药作用非同凡响,1996年其销售额达9.36亿美元,按世界药品销售额排名名列第24位。

1998年Amgen公司和roche公司共销售13.44亿美元。

1999年销售额达12.2亿美元,2000年达12.6亿美元,增长13%。

Amgen公司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Neupogen)于1991年2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1997年全球G-CSF,GM-CSF销售额分别为8.7亿和3.l亿美元Neulasta为安进公司开发的Neupogen的长效剂型,即通过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延长其在体内的代谢时间,因此疗效更好。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长效制剂的相关讨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长效制剂的相关讨论

1 对于Ⅲ-Ⅳ度骨髓抑制,或发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短效还是长效升白药的起效时间更快,持续时间更长短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药代动力学资料显示皮下注射的半衰期为小时,而长效制剂的的药代动力学资料显示其平均半衰期依据剂量不同而波动于27-47小时之间。

且资料显示,常规剂量给予短效制剂1天后嗜中性细胞成熟(不给药状态下一般需要5-7天),从骨髓进入血液,这样似乎短效制剂起效相对迅速。

短效制剂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而长效制剂由于其独特的PEG链上的环氧乙烷单元高度水合形成的环状结构能够避免其蛋白成分被相关酶水解或被巨噬细胞吞噬,同时避免其被肾小球滤过,所以其进入人体后主要由中性粒细胞表面的RHG-CSF受体介导清除,随着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的升高,血浆中的长效制剂浓度呈现与ANC负相关表现。

这样既可以达到持续有效改善白细胞缺乏,同时也能减少ANC过高风险。

在石远凯教授组织的关于聚乙二醇化长效制剂的临床Ⅰ期临床耐受性实验,以及徐兵河教授组织的关于聚乙二醇化长效制剂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中,也得到了支持上述观点的相关结论(分别发表于2006年《癌症》及2016年《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影响G-CSF疗效的原因有哪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药物副反应(包括罕见但严重的副反应如脾破裂/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等),患者一般体力状态/既往化疗方案及次数/年龄因素(间接反映患者的骨髓储备功能水平)。

对于短效制剂还应当考虑到作为大肠埃希菌的表达产物,其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导致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导致药效减退的因素。

3放疗状态下出现的粒细胞减少,G-CSF如何使用参考ASCO建议,对于致死剂量全身放射治疗或意外全身照射的患者应考虑在终止放射暴露后G-CSF应用治疗(该推荐基于美国放射事故登记中心的辐射急症救援中心的病例观察资料而提出)。

2012年美国放疗协会推荐在大剂量放疗后24-48小时应用长效聚乙二醇化制剂。

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5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共有的毒素是()A.溶血毒素B.致热外毒素C.剥脱性毒素D.杀白细胞素E.肠毒素【答案】A2.了细胞主要位于外周淋巴组织中的()A.淋巴小结B.脾小结C.红髓D.白髓E.中央动脉周围弥漫淋巴组织【答案】E3.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A.外耳道B.小肠C.胆囊D.眼结膜E.尿道口【答案】C4.半抗原()A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B.是大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D.本身无免疫原性E.仅能刺激B淋巴细胞【答案】D5.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A.链球菌B.大肠杆菌C.破伤风杆菌D.葡萄球菌E.结核杆菌【答案】E6.青霉素、头孢霉素导致细菌死亡的机制是()A.破坏磷壁酸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C损伤细胞膜D.干扰核糖体抑制菌体蛋白合成E.抑制粘肽四肽侧链与五肽桥链的联结【答案】E7.与Tc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的部位是()A.MH&I类分子轻链B.MHC-Ⅱ类分子0191功能区C.MHC-n类分子e2p2功能区D.MHC-I类分子重链ala2功能区E.MHC-I类分子重链3功能区【答案】E8.卡介苗是()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B.保持抗原性的人型结核杆菌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D.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牛型结核杆菌E.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人型结核杆菌【答案】D9.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B.使苗体蛋白变形凝固C.破坏DNA结构D.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答案】C10.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A伤寒杆菌B.霍乱杆菌C.肉毒杆菌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脑膜炎球菌【答案】C11.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称为()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病毒血症【答案】C12.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应用()A.抗生索B.抗毒素C.类毒素D细菌素E.破伤风菌苗【答案】B13.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A.E受体B.PHA受体C.C3b受体D.抗原受体SmlgE.抗原受体TCR【答案】D14.通过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是()A森林脑炎病毒B.风疹病毒C.乙型脑炎病毒D.汉坦病毒E.狂犬病毒【答案】C15.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5题1.抗原提呈细胞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小鼠3LL肿瘤局部高表达GM-CSF增强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论文)

小鼠3LL肿瘤局部高表达GM-CSF增强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论文)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18林怡,等.小鼠3LL肿瘤局部高表达GM—CSF增强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淋巴细胞活化、记忆效应的标志。

3LL.GM组小鼠TIL曷中,CD3+CD62Lh细胞比例高达20.84%,显著高于3LL组的6.34%(P<0.05)和3LL.VCC组的15.18%(P<0.05,见图3B),表明3LL—GM诱导肿瘤局部T淋巴细胞处于活化和记忆状态。

更为重要的是,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CD8+CTL中IFN.1的分泌结果提示,3LL组和3LL—vec组小鼠的TIL中仅有极低比例的CD8+TIFN.Y分泌细胞,但3LL.GM组小鼠CD8+IFN一1+细胞为2.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见图3C,P<0.05)。

此结果提示,3LL—GM可促使更多CD8+CTL活化并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潜能。

图3FCM检测肿瘤局部的抗肿瘤免疫应答Fig.3Anti-tumorimmuneresponseintumorsitebyFCMA:CD4cells;B:CD3cells;C:IFN・^y.Daysaftertumorinoculation图4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比较Fig。

4ComparisonoftumorgrowthCUI'Ye¥inthegroups2.53LL-GM荷瘤小鼠肿瘤的完全消退将3LL、3LL.VeC、3LL—GM细胞分别接种于C57BL/6小鼠右侧腹股沟皮下,观察体内肿瘤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3组小鼠均在第3天开始成瘤并呈持续性生长。

但在第8天,3LL—GM组荷瘤小鼠的肿瘤在达到其最大面积53.88mm2之后开始缩小,并于第12—16天肿瘤完全消失,继续观察至90d,小鼠仍然没有肿瘤生长并长期存活;而3LL组和3LL—VeC组荷瘤小鼠的肿瘤则呈进行性生长(见图4),于接种第14—17天,先后由于肿瘤面积超过144mm2被处死。

3讨论肿瘤免疫生物治疗通过诱导天然或特异性免疫应答在延缓肿瘤生长、缩减肿瘤大小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效[5引。

脓毒症的免疫监测和免疫治疗

脓毒症的免疫监测和免疫治疗

脓毒症的免疫监测和免疫治疗脓毒症是病原体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一场死亡竞赛[1]。

尽管在早期识别、预防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脓毒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2017年,全球有4 890万例患者发生脓毒症,其中有1 100万例与脓毒症相关的死亡,占当年死亡人数的19.7%[2]。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脓毒症不仅会引起过度炎症,还会同时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和抗菌免疫力受损。

因此,免疫治疗是提高宿主感染抵抗力最有希望的潜在方法。

本文主要聚焦脓毒症免疫紊乱的主要机制、免疫监测的手段,以及新型免疫诊疗进展。

一、脓毒症免疫紊乱机制脓毒症除早期对感染产生炎症反应或部分发生过度炎症反应外,代偿性抗炎反应引起的严重免疫抑制是脓毒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宿主的免疫失调是脓毒症发病以及进展的关键机制[3]。

脓毒症早期促炎反应的特点是激活多个复杂的分子和细胞过程,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共同导致微循环和大循环失调,包括毛细血管渗漏、组织水肿、血管扩张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过度炎症仅仅是脓毒症的开始,一旦免疫紊乱得不到及时稳定,后续将发生严重的免疫麻痹状态。

脓毒症免疫抑制期间发生淋巴细胞消耗和衰竭、抗炎免疫细胞扩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1/PD-L1)表达异常以及代谢和表观遗传学改变,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免疫抑制环境,从而导致继发感染甚至死亡风险的增加。

二、脓毒症免疫抑制识别监测脓毒症常用的生物标志物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

然而,这些标记物的主要缺陷是特异性不高,既不能反映宿主对感染反应的严重程度,也不能帮助识别参与免疫失调的细胞或组织。

在脓毒症状态下,先天免疫细胞通过介导病原体清除,有助于激活和调节适应性免疫反应。

因此,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DC和NK细胞等数量和功能状态的改变以及细胞亚群间的不平衡是监测脓毒症先天性免疫应答的关键指标,而T细胞和B细胞是获得性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的主要监测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 深入 研究 G 一 C S F 提
,
低 对判 断早 期细 菌 性感 染有 一 定 的 临床 意 义 为 此
EL I S A
供 了 条件 利用 免疫 的
e
作者 等 计 划 建 立 双 抗 夹 心 的

B
细 胞 杂交 瘤技 术
,
将用
r
hG 一CS F
检 测 法 通 过 检 测 结 果 来 判 断血 中 G 一 的 高低 由于
s ) 的 四种 亚 型 之 一
主要作 用 于 中性粒 细 胞

较正常高 出 也增 加 峰
。 。
10 0

,
,
F 浓度 s
它是 一种 糖蛋 白单 体 系
这 种现 象 发生 在细 菌感 染 或 细菌 产物
而 在 3 一 6 小 时 内可 达 高
G 一CS F
对髓 性 白血病 有 强 大 的诱 导 分化 作用

疾病 义

指 导 临 床 合 理 应 用抗 生 素
,
有重要意
,
t e
bf o
.
证实 M
Ab
对 h G 一 C S F 的特 异 结果 M
,
因为细 菌培 养需 要 三天
有 时更 长
,
对于
,
性 均很 强
h G 一C S F

亲和 力 测 定 后 的亲和 力都很 高
3
.
c
Ab
,

临床 医 生 来 说遇 到 高热原 因诊 断不 明病人 常为 了安全 先 用 抗 生 素 ( 多 为 广 谱 ) 培养 阴性也 常常 不敢 停 用 抗 生素
三 种 腹水 效价 均较高
M
Ab

,
给 小 鼠进 行
一C
,
E Co l i
内毒 素 静 脉 注 射
,

结果

ZD
;
分泌的 M
IgG
,。
c

对血中 G 水 平最 高
G
一C SF
,
SF
水 平 跟踪 测定
, .
结果
6
小时 后
G g
,
3
,

IB
g
2G
3
则为
,
用 辛 酸 一硫 酸 发现 其 纯度较
4
9
小 时后开 始 下降
,
BA LB / C
小 鼠脾 细胞 与
:
SP Z / O
骨髓
C SF 水平 C SF
IB gM e A b
g

c
,
r
hG 一
瘤细 胞 融 合
建 立 了三 株 分 泌 抗 h r G一 CS F
2D
4、
的亲 和 力 最 高
ZD

将 纯 化好 的
Ab

1B M
Ab

M A b 的 杂交 瘤 细胞 5 条 左右 9 养后 按
低 来判 断病 人是 否 是细 菌性 感染
否 用抗 生 素 于 没有 细 菌培 养条 件的 基层 医 院 于 病 人 的早 期诊 断
,
从 而决 定是 尤 其对 这不仅 有 利
数 量 维持 在 一 个基 础水 平 上
CSF
s

克服 了细 菌培 养 的缺点
,
细胞 与细 菌或 细菌 产物 在体 外共 同孵 育 增加 的产 生 或释 放
精神 紧张 或受 到影 响 时 而使 更多 的血 液 流动 动脉 壁增 厚并 狭 窄 哈佛 医 学 院 的 态的 动脉 不能 扩 张
, ,
动 脉使 心 脏 扩大
.
从 快
试验证 明所有 受试者 的血 压升 高
,
可以
人 体细 菌感 染 或将 血清中
G 一 C SF

而 且 可 以 指 导 临床 医 生 合
内毒 素 注人 动 物 体 内后
理应 用 抗 生 素
,
避 免滥 用 所 造成 的 大量 耐药 菌

1

.
心血 管
保护 心 脏免 受应 激 刺激 的化 学 物 质
据美 国研究 人 员称 病
, , ,
如 果 一 个人 的 动脉有
.
国 际学 术 交 流
G 一C
单 克 隆 抗 体 的 研 究 及 临 床 应 用
北 京协 和 医 院 内科
郭小 清
王爱 霞
,
粒 细 胞 集 落刺激 因子 ( 中集落 刺激 因 子 (
,
G一 C
) 是人体
G M 一C S F 和 M 一 C S F
的水 平 便 迅 速 升高 同 时组 织 中
CS

C
,

1一 4 x
个 / 只 的细 胞量 注 入 已 致 敏 周 后 取 腹水 并 用

及 绝大 多 数 非 细 菌 性感 染 的发 热 病 人 为 阴 性 而 细 菌感 染 的发 热病 人大 多 数是 阳 性
的小 鼠腹 腔 中 法测 定效 价 亚 型 鉴定后
I
, ,
1~ 2
L I
c
SA Ab
动物 实
,
,
而 注射 前 及 4 8
按 法纯 化抗 体 高 W
r
,

,
S D S一 P A G E
小 时后 均 为阴性 结果 方法 对诊断

以 此建 立 了检测
经 电泳证 实是 纯 的
17 2
r n
并且
3 r
ZD
M
c
Ab 00 0
分子

鉴 别 诊 断 细 菌感 染性
,
量为
e s
400
t
IB
g

2G
e
的为
,
16 9

均是 刺 激 和 调 节 机 体 中 质

产生 的主 要物
SF
进行治疗
ELI S A
而 用 作者 们 建 立 的 G 一 C S F 的
,
正 常 情况 下
,
,
人 体中的 G一 C
C SF
s
.
在 一个低
CSs F
,
检测 法
,
通 过检 测
G 一C SF
,
水平 的 高
,
水平 上
与 其他
共 同作 用使 血 白细 胞 的 将产 生 的
,
I
Bg

2G
3

染色
过碘 酸 盐法 进行 辣 根过 氧化 物酶 的 标记 不 同亚 型 的
4
选用
体 数 目测 定 结 果 表 明它 们 的染 色 体 数 大 都 在 证 明确 是 杂 交 瘤 细胞
l护
, 。
M
c
作 为包 被 抗体 尿
,
,
检 测标
,
将细胞培
E
本包 括 血 清
脑脊液
检测 结 果 为正 常人
。 ,

三 者 比较
c
B l
即使血
较高 鉴定
2G
较低
:
经 过上 述对 M

Ab
的质 量
其原 因在于
,
为初 步应 用 打下 了基 础 目前 已 证 实
CSF
至 今 血 培 养 阳 性 率 即使 在 国 外 也 只 有 1 0 % 左
细菌 及 其 产物 包括 内毒素 等
s

这 样 非细 菌 性 感染 的发 热患 者 也用抗 生 素
,

刺 激 后 的数 分 钟 内
,
了对 G 一 S F 进 一 步 了解 M
c
作 者单 位 的实 验室
r
由于 细菌 性感 染 后
在 血 中的 浓度 水 平 的高

首次 在 国 内建 立 了三株 分 泌 特异 抗
Ab
G h
一CSF
迅 速升 高
如 能检 测血 清 中
,
G 一C S F
的 杂交 瘤细 胞

.பைடு நூலகம்
而致 狭 窄 )


研 究人 员 通 过让 受 试 者 在某 一 时
3 7
、 .
应 激 反应将 使 其更 严重
,
若 动脉 处 于 良好
.
刻 内完成 一 项 任务 和 监测 生 理 学变 化来 测 定 应 激反 应
,
状态
对 公激 反应 就不 必担 心

当一 个 健康人
,
要求 参加 者从
位数 倒数 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