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重庆市七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七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逆转录病毒的毒素一定不会感染到人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出题人:铜梁中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没有开花,像是忘记了以往的约定。而每到这 个时节,在老家生活的那段时光以及深藏心底的一些人和事,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像一 缕秋天的晨雾一样轻柔地飘进我的梦里,纯净地覆盖在我的心上。
司应运而生。 B.吉尔认为,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很可能是由于安慰剂效应造成的,也可能是患者最
初夸大了他们的症状严重程度。 C.如果能利用患者的皮肤细胞转化为产生多巴胺的细胞,那么植入物就不会有任何遭到
免疫排斥的风险了。 D.迄今为止,已经接受猪的胰腺细胞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尚未发生过感染,所以猪内源性
在这个秋雨蒙蒙的上午,窗前独坐,我忽然那么想去找找蓼花,不知道它们是否还和昔 日一样的鲜丽。
七校高 2018 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 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出题人:大足中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你会同意将猪细胞植入自己的大脑吗?有些罹患帕金森病的人会同意的,他们希望这种 移植能够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帕金森病会导致静止性震颤和移动困难,该病是由生成多 巴胺的脑细胞逐渐减少引起的,而多巴胺有助于控制我们的运动。目前,该病的疗没是用药 物来替代损失损的多巴胺,但是多年来这些药物的疗效正在逐渐降低。因此,活细胞技术公 司( Living Cell Technologies)应运而生。这家公司正在利用猪脉络丛中的细胞开发一种 疗法,该疗法会使脑结构形成生长因子和信号分子的一种混合物,该混合物有助于使神经细 胞保持健康。在患有帕金森病的大鼠中,此疗法已经获得成功。 目前该疗法已试用于人体。在首次小规模试验中,研究人员将 40 粒藻酸盐胶囊植入四 名患者的大脑一侧。他们先将猪细胞置于藻酸盐多孔的涂层内,这种藻酸盐由海藻制成,允 许生长因子移动到周围的脑组织中,然而它也应当能够阻止患者的免疫细胞介入,使猪细胞 免遭攻击。每个藻酸盐胶囊约有半毫米宽,含有大约一千个猪细胞。虽然该疗法仍处于试验 阶段,但四位患者的试验结果令人满怀希望。此外,这种疗法也正在用于糖尿病患者,但植 入的是猪的胰腺细胞。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如行走和切割食品时的自食程度,可将患者的表现分为 199 个组 别。根据记录,接受胶囊植入术的小组平均要高出 14 级。但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史蒂 文·吉尔( Steven Gil)称:这可能是由于安慰剂效应造成的,因为患者在手术后立即得到 了改善。他说:神经细胞不会那么快速地重生。吉尔还提出:研究中的人们似乎很快地有所 好转,因为他们最初夸大了他们的症状严重程度,以便获得一个接受临床试验的名额。但是, 这四名患者长期保持了这种好转的状况-----已经保持了 18 个月。

重庆市江津区江津中学校2018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江津区江津中学校2018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津中学高2018届第七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绿水青山,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它包含了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

翻开《山海经》,我们可以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多丽的自然世界所瞠目。

《山海经》中出现的空间可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

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

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和心理慰藉,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

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

敬畏在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

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美学。

风水便是一例,它既能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又对民众寻求生存空间、布置生活格局产生实际作用。

姑且不谈风水的科学性,就其知识受众而言,风水通常被动地与个人运势、家庭盛衰和宗族繁衍相关联,在古代社会,甚至被认为会影响帝国兴亡,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风水的选定、维系与改变。

风水实践,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民众主动争取同自然世界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的外在表现。

具体到日常生活空间,在民众的乡愁记忆和口头叙事中,我们还能发现生态环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人离开故土,走进城市,住进楼房,但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最割舍不下的经常是乡间的那颗古树、村头的那口老井,亦或是环抱村庄的那条小河。

市江津中学高2018级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

市江津中学高2018级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

江津中学高2018级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改编)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小题。

冲突频繁,会盟宴享频繁,是春秋最基本的特色。

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或政权,结盟聚会是为了消除冲突。

会盟要讲“礼”“赋诗”,从而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现象——“诗礼风流”。

西周人重“礼”,是重其仪式性,如典礼仪式、揖让周旋等。

而春秋则将礼认作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

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230余年间,谈礼之风盛行。

一部《左传》,“礼”为主要的价值标准:“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

”“夫礼,所以整民也。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

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其每评一事之得失,辄曰:“礼也”、“非礼也”;似乎国之兴亡,皆系于“礼”。

《左传》最早一次论礼是在桓公二年,最早一次引《诗》在桓公六年,可见赋《诗》引《诗》之风与礼治思潮乃同步而兴。

事实上,会盟宴享的赋《诗》引《诗》,几乎也集中在春秋时期。

在会盟宴享中,列国都想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赋《诗》言志便成最佳选择。

会盟宴享中的诗礼交锋,直接影响了士君子的价值判断与人格修养。

列国名卿的外交才能,多半表现在熟谙《诗》礼、智能达变上。

鲁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在温地宴会,各国大夫皆赋诗言志,而齐国的高厚歌诗与舞不配,结果惹怒晋国,高厚只好落荒而逃。

鲁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难到鲁,叔孙豹让乐工诵《茅鸱》骂他,他竞茫然不知。

鲁昭公十二年,宋华定到鲁国出差,鲁人赋《寥萧》以示友好与祝福,他毫无反应。

这些在当时都是“国际笑话”。

因而这个时代要求士君子必须熟谙《诗》礼,出使四方而能专对。

鲁昭公七年,鲁国孟僖子陪昭公到楚国参加会盟,因不能以礼应对而抱恨终身,临终前要儿子跟孔子学礼。

熟谙《诗》礼,关乎文化修养与基本素质,即春秋时所谓的“文”。

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

它以特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

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

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

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

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结合。

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

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草蛇灰线,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

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这一由形而神、由画面而符号的过程,其实全息着、也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

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8届攀枝花七中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部分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舌尖上的中秋中秋节是农历八月最重要的节日。

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包括拜月、赏月等。

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了起来,赋予了节日美满、喜庆的气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秋节的食俗也是多种多样,各地的中秋美食令人无限神往。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备办各种供品。

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

”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

月饼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一般的月饼,民间还用一种大的团圆饼以祭月。

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梨、枣、栗子、柿子、胡桃等,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品,两广地区则多用芋头、橘柚拜月。

祭月的瓜果供品还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上海人家要供四色鲜果,多为菱、藕、石榴、柿子等,寓意“前留后嗣”,还有煮熟的毛豆荚、芋艿,称为“毛一千,余一万”,以讨吉利。

在江苏连云港,讲究的人家必备八大件:取意团圆的西瓜、取其多子的石榴、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寓意长寿的花生(因花生又称长生果)、寓意早立子的枣和栗子,以及谓之“螃蟹爬月”的螃蟹,还有一块特大的“团圆饼”(也称光饼)。

供品中不能有梨,因谐音“离”而不吉利。

北京上供的鲜果有苹果、石榴、晚桃、青柿子、葡萄等,讲究的人家要将柿子和苹果成对供上,取谐音“事事平安”;桃与石榴相对,取“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之意;枣和鲜栗子可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寓意“早早平安”“利市”。

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018届攀枝花七中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部分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舌尖上的中秋中秋节是农历八月最重要的节日。

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包括拜月、赏月等。

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了起来,赋予了节日美满、喜庆的气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秋节的食俗也是多种多样,各地的中秋美食令人无限神往。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备办各种供品。

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

”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

月饼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一般的月饼,民间还用一种大的团圆饼以祭月。

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梨、枣、栗子、柿子、胡桃等,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品,两广地区则多用芋头、橘柚拜月。

祭月的瓜果供品还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上海人家要供四色鲜果,多为菱、藕、石榴、柿子等,寓意“前留后嗣”,还有煮熟的毛豆荚、芋艿,称为“毛一千,余一万”,以讨吉利。

在江苏连云港,讲究的人家必备八大件:取意团圆的西瓜、取其多子的石榴、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寓意长寿的花生(因花生又称长生果)、寓意早立子的枣和栗子,以及谓之“螃蟹爬月”的螃蟹,还有一块特大的“团圆饼”(也称光饼)。

供品中不能有梨,因谐音“离”而不吉利。

重庆市合川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合川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合川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018届重庆市江津中学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重庆市江津中学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重庆市江津中学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小题。

冲突频繁,会盟宴享频繁,是春秋最基本的特色。

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或政权,结盟聚会是为了消除冲突。

会盟要讲‚礼‛‚赋诗‛,从而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现象——‚诗礼风流‛。

西周人重‚礼‛,是重其仪式性,如典礼仪式、揖让周旋等。

而春秋则将礼认作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

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230余年间,谈礼之风盛行。

一部《左传》,‚礼‛为主要的价值标准:‚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

‛‚夫礼,所以整民也。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

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其每评一事之得失,辄曰:‚礼也‛、‚非礼也‛;似乎国之兴亡,皆系于‚礼‛。

《左传》最早一次论礼是在桓公二年,最早一次引《诗》在桓公六年,可见赋《诗》引《诗》之风与礼治思潮乃同步而兴。

事实上,会盟宴享的赋《诗》引《诗》,几乎也集中在春秋时期。

在会盟宴享中,列国都想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赋《诗》言志便成最佳选择。

会盟宴享中的诗礼交锋,直接影响了士君子的价值判断与人格修养。

列国名卿的外交才能,多半表现在熟谙《诗》礼、智能达变上。

鲁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在温地宴会,各国大夫皆赋诗言志,而齐国的高厚歌诗与舞不配,结果惹怒晋国,高厚只好落荒而逃。

鲁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难到鲁,叔孙豹让乐工诵《茅鸱》骂他,他竞茫然不知。

鲁昭公十二年,宋华定到鲁国出差,鲁人赋《寥萧》以示友好与祝福,他毫无反应。

这些在当时都是‚国际笑话‛。

因而这个时代要求士君子必须熟谙《诗》礼,出使四方而能专对。

鲁昭公七年,鲁国孟僖子陪昭公到楚国参加会盟,因不能以礼应对而抱恨终身,临终前要儿子跟孔子学礼。

熟谙《诗》礼,关乎文化修养与基本素质,即春秋时所谓的‚文‛。

鲁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评论郑国的贤臣是: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为辞令‛。

2018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2018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家们现在还不确定智能手机是否会破坏我们的大脑,但他们已经确信智能手机会让人上瘾,而且会导致抑郁。

今时今日,我们无时不刻不被智能手机发出的各种信息干扰。

我们用智能手机的闹钟功能将我们唤醒,不时收到一些电子邮件,屏幕上常常弹出同事或好友发来的消息通知,各种数字助手带着它们特有的毫无感情的声音不时插进来说几句话。

我们似乎认可和乐于接受这样的干扰行为,因为我们想让技术为我们繁忙的生活提供帮助,确保我们不会错过重要的约会和交流。

但是我们的身体却有不同的看法:这些不断出现的提醒将我们的应激激素转化成了行为,让我们要么奋起,要么逃避。

我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毛孔大张,肌肉收缩。

这种反应原本是为了帮助我们摆脱危险,而不是回复同事的电话或短信。

科学家们在很多年前就知道了一个人们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人类不能真正的一心多用。

这意味着每次我们停下来回复一个新的消息或者收到手机上另一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发来的通知,我们就会被打断,这种打断会让我们付出代价。

科学家们将这种代价称作“转换成本”。

有时候,从一项任务转换到另一项任务只需十分之一秒。

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在各种想法、对话和交易之间频繁转换,我们的转换成本就会增加,并且让我们更容易出错。

心理学家大卫·迈耶研究了这个效应,他估计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转换会消耗掉我们40%效率最高的大脑时间。

内分泌专家罗伯特·鲁斯提格表示,每次转换任务时,我们还会用一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来刺激自己。

这种转换会让我们的大脑中具有最高阶认知功能的前额叶皮质进入睡眠状态,并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这是一种容易让人上瘾的化学物质。

换句话说,我们并不能同时做多件事,但我们却一直尝试着这样做,这会给我们造成持久性的压力。

长期的压力会让我们抑郁,于是我们渴望更多的干扰来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从而让这个循环继续下去。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但这个成就的取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②从文学史上说,西方很早就出现了史诗,而中国却没有史诗。

既然是诗的国度,为什么没有史诗呢?是不是缺少史诗的素材呢?不是。

《诗经》的《大雅》中就有反映周民族历史的诗歌,《生民》《公刘》《大明》等记载了周民族源起、发展的重要事件。

但它们是祭歌,属于赞美歌的性质,叙事、描写只是粗陈梗概。

如周武王伐殷攻取天下,其中战争场面在史诗中正是可以写得有声有色的,但在《大明》中只用了短短的十四句就结束了。

这就是说,中国虽有史诗的素材,但它们却只构成了诗歌的背景,真正写出来的是抒情的赞歌。

这表明中国的诗歌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抒情的道路,而不是叙事的道路。

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材料三2013年,日本参议院通过《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此外,文部科学省增加了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扩充学校咨询机构及校园社会工作者的规模,并设置 24小时不间断服务咨询电话,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

澳大利亚专门建立了政府组织和网站,帮助学校解决欺凌现象,同时将反对欺凌、骚扰、歧视、暴力的教育列入教学大纲。

每年三月的第三个星期五,是国家命名的“反欺凌日”。

中国学校普遍对校园欺凌行为不愿承认也不愿正视,但也有些民间机构开始自发地进行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

广州市“青年地带”于 2012年启动了反校园欺凌服务项目,他们与政府合作,对海珠区12所学校每校派驻两名社工。

“青年地带”正在筹备开发一个名为“校园零欺凌”的 APP,希望能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青少年、家长和教师的互动,普及预防及应对校园欺凌的信息,实现对校园欺凌真实情况的评估。

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难题,也是全世界关于青少年成长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B.校园欺凌方式多种多样,呈现出隐蔽性与帮派化的特点,归根到底其实都是成人社会的映射。

C.产生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涉及青年自身和教育环境,外部环境的状况直接导致了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

D.目前我国“反校园欺凌”只能依靠民间机构,随着时代的变化,“反欺凌”的新手段也应运而生。

5.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材料一显示,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欺凌成为校园欺凌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间接欺凌的伤害远大于直接欺凌。

B.材料一显示,由于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楼梯拐角、厕所、寝室等几乎没有外力控制的环境,所以学校对此也无能为力。

C.材料二中专家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应对、处理孩子间的冲突,正确宣泄情绪。

D.材料三显示,发达国家对校园欺凌现象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这些都值得我国借鉴。

2018届高三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届高三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字的结构,又称布白。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因此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

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内,分布适当的空白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

虚实相生,才能完成一个艺术品。

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像一座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布,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

西方美学曾研究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发现其具有的空间美感是不同的,而在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这种空间美感,同样在篆、隶、真、草、飞白等不同书体里有不同的表现。

空间美感的不同,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②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汉人的隶书、魏晋的行草、唐人的真书、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态和风格。

古人曾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可以从字形的结构里研究各时代不同的风格。

同时,书法里这种不同的风格也可以在同时代的其他艺术里去考察。

③“唐人尚法”,所以在字体上真书特别发达,当然这也有它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基础。

唐人研究真书的字体结构特别细致。

对字体结构中的“法”的研究,他们的探讨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突出的。

我们知道人类是依据美的规律来进行艺术创造的,而唐人所述的书法中的“法”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美感和美学思想的好资料。

④相传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曾留下真书字体结构法三十六条。

这三十六条非常重要,其中戈守智所纂著的《汉溪书法通解》对这三十六条的阐述可供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参考。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三十六条开始来窥探中国美学思想里的一些基本范畴。

我们可以从书法里的审美观念再通于中国其他艺术,如绘画、建筑、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

重庆市江津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江津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津中学高2018级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小题。

冲突频繁,会盟宴享频繁,是春秋最基本的特色。

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或政权,结盟聚会是为了消除冲突。

会盟要讲“礼”“赋诗”,从而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现象——“诗礼风流”。

西周人重“礼”,是重其仪式性,如典礼仪式、揖让周旋等。

而春秋则将礼认作了治国大法、人生准则。

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230余年间,谈礼之风盛行。

一部《左传》,“礼”为主要的价值标准:“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

”“夫礼,所以整民也。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

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其每评一事之得失,辄曰:“礼也”、“非礼也”;似乎国之兴亡,皆系于“礼”。

《左传》最早一次论礼是在桓公二年,最早一次引《诗》在桓公六年,可见赋《诗》引《诗》之风与礼治思潮乃同步而兴。

事实上,会盟宴享的赋《诗》引《诗》,几乎也集中在春秋时期。

在会盟宴享中,列国都想用既合于礼又合于愿而又不失为大雅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赋《诗》言志便成最佳选择。

会盟宴享中的诗礼交锋,直接影响了士君子的价值判断与人格修养。

列国名卿的外交才能,多半表现在熟谙《诗》礼、智能达变上。

鲁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在温地宴会,各国大夫皆赋诗言志,而齐国的高厚歌诗与舞不配,结果惹怒晋国,高厚只好落荒而逃。

鲁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难到鲁,叔孙豹让乐工诵《茅鸱》骂他,他竞茫然不知。

鲁昭公十二年,宋华定到鲁国出差,鲁人赋《寥萧》以示友好与祝福,他毫无反应。

这些在当时都是“国际笑话”。

因而这个时代要求士君子必须熟谙《诗》礼,出使四方而能专对。

鲁昭公七年,鲁国孟僖子陪昭公到楚国参加会盟,因不能以礼应对而抱恨终身,临终前要儿子跟孔子学礼。

熟谙《诗》礼,关乎文化修养与基本素质,即春秋时所谓的“文”。

鲁襄公三十一年,北宫文子评论郑国的贤臣是: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为辞令”。

重庆市七校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断性联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七校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断性联考语文试题

七校高2017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5题、第7至9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第6题、第10至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答案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答案

江津中学高2018届第七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语文答案(一)论述文阅读1.C【解析】A项,以偏概全,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包括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等,但并不是全部。

B项,张冠李戴,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

D项,偷换概念,不是“风水”,而是“风水实践”。

2.C【解析】“从古到今的顺序”于文无据。

3.B【解析】不是“《山海经》把空间分为”,从“《山海经》中出现的空间可划分为”可知,《山海经》并未分类,这是后人的划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D 作者对于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思念故乡却不愿回到故乡;因为害怕在故乡成为陌生人。

5.①化用古代称谓用语(称自己为“臣”),表达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②隐喻作者一生远离祖国、故土,四处漂泊、流浪。

③表达对祖国、对故乡涓涓不息的眷恋之情。

6.①虚指朋友、读者,与其对话,引发一生漂泊,眷恋故国的情愫。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指故乡,与其对话,抒发对故乡魂牵梦绕的怀念。

③实指作者自己,与自己对话,抒发思念故乡却又担心连记忆中的故乡也会失去的矛盾(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B(3分)(A项“都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

C项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D项“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理解有误,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8.A、D(4分)(B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

C项“三家媒体的受众全然不同”过于绝对,三家媒体的受众有交叉。

E项“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高考语文试卷】重庆市合川中学高2018级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重庆市合川中学高2018级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川中学高2018级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