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底基层(修订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为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平整度差、抗水损坏性能差、层间结合不好、温缩、干缩裂缝等质量隐患,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质量,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和高速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施工指导意见。
1、施工方法1.1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一律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方法施工。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分层施工时,当用18~20T以上压路机碾压,分层最大厚度不应超过20cm,并不小于10cm。
当采用单层施工时,应用特殊的摊铺和碾压设备,并注意层底0~10cm的压实度,防止表层碎石压碎。
1.3 基层、底基层标高、路拱采用摊铺机作业时,应用钢丝基准线控制高程,直线段桩距10m,弯道段间距5m。
2、材料2.1 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硅酸盐、矿碴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32.5级、42.5级,为确保7天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7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
所用水泥必须是悬窑生产加工,不得使用立窑生产加工(小厂)水泥。
2.2 碎石碎石压碎值要求<30%。
碎石应按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12、7mm。
2.3水一般饮用水均可使用。
2.4 混合料(1)水泥稳定的碎石或砂砾集料级配应符合表1规定。
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并宜选用较细密的级配。
为减少路面开裂,<4.75mm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上选配。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集料级配要求表表1表注: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规范规定31.5mm通过量为90-100%,无26.5mm通过量要求。
2、水泥稳定砂砾37.5mm通过量为主要控制指标。
(2)有重车行使的高速公路不同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2要求: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抗压强度标准表2(3)室内试验抗压强度满足下列二条件之一者为合格:a.室内试验每个试件强度均满足表2规定;b.室内试验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满足表2规定。
基层、底基层(修订版)
第二篇基层、底基层规范化施工路面工程规范化、标准化施工建设底基层、基层规范化施工标准一、标准适用范围路面工程LB1-LB3合同段(K0+200-K83+508.024)。
基层、底基层都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施工,基层分两层、底基层分一层施工。
二、底基层施工1、材料1.1水泥采用32.5或42.5级水泥,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泥用量在控制下限的同时,通过试验段确定基层控制上限不超过5%-5.5%,底基层控制上限不超过3%-3.5%;为确保7d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
建议采用威顿42.5缓凝水泥或中条山42.5缓凝水泥。
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
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七天,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60℃,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
391.2砂砾选用天然砂砾,技术指标及级配要求见下表。
施工单位必须在拌合站配备统一型号破碎机对砂砾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最佳级配要求。
1.3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
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7.5mm,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须大于2.5Mpa,压实度不低于97%。
403、试验段施工在正式施工前,应选定长度为单幅300m左右且经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进行试铺。
试铺时采取两种以上碾压方案,每一种方案均试铺150m。
试验段要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a验证用于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①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②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检查混合料含水量、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b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约为1.20-1.30)。
路面工程规范化、标准化施工建设c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③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压实标准的碾压方案;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高效率的协调和配合。
市政巧记口诀(修订版)
一建市政知识点记忆口诀(一)道路工程:1、快支主次:快速、支、主干、次干 P12、级配砾石底基层53mm基层37.5mm305、P308面层碎石31.5mm,碎砾石26.5mm,砾石19mm,碎大砾小碎砾取中,看好顺序最后一个还有钢纤维砼。
3、沥青表面处治:防滑水改磨:(防滑、防水、改善、磨耗) P44、路面使用指标:温噪承水平滑(有个明星叫温兆伦):P5温度稳定、噪声、承载力、透水、平整、抗滑5、基层材料选用原则:P6特重:贫、沥、碾砼;重:泥粒、沥碎;中、轻:泥粒、二灰粒、级配粒6、快速路、主干路可用水泥:道路硅、普通硅、硅,简化:道普硅硅;P7其他路用渣(矿渣水泥)7、道路胀缝板填料,橡胶树改沥。
P8橡(橡胶类)胶(聚氯乙烯胶泥)树(树脂)改沥(改性沥青)8、沥青混合料按生产工艺分:冷、热、再生(这个点没怎么考过注意下)P8(4)9、按级配原则分为三种形式:悬密,骨空,骨密P810、沥青技术性能:全结塑耐温,安全粘结感温耐久塑性P9注:粘结抗变形,塑性抗破坏11、★再生沥青的技术要求:耐热耐温、分流渗、表张(分散、流变、渗透)P1212、再生沥青试验指标:饱流马隙隙——吃饱的马休息休息P13(饱和度、流值、马歇尔稳定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13、再生沥青检测项目:残留马动冻——垃圾的马老是动来动去P13(残留马歇尔稳定度、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12、13这里好像06年考过,防止多选题卷土从来。
注意性能指标是五个,检测是三个,这点可以理解性地区分,毕竟检测的少,本身具备的性能要多。
14、管线加固的一些方法:拆迁,改移,暴露,悬吊,加固。
15、填石路堤压路机选择:12t振,25t轮,2.5t夯P1416、★路基试验段目的:5条:P15预沉、虚铺、三压实(压实机具,压实遍数,压实方式)16、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这个20字容易临场时候忘记一条两条,注:轻静低慢叠P1617、P1618、P1719、软土基处理方法:换砂石护2桩P1820、湿陷性黄土病害:尸变凹开崩剥(湿:变形、凹陷、开裂、崩塌、剥落)P1821、膨胀土:膨变位开隆(膨胀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P1822、土工合成材料性能:我死定啦(握撕顶拉)P25握持强度、撕破强度、顶破强度、抗拉强度2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风厚气温P28风速、厚度、气温、下卧层温度24、压路机的碾压温度应根据:压厚气种P29压路机、层厚、气温、沥青种类25、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根据:种黏气候厚P31改性沥青品种、黏度、气候、厚度26、水泥混凝土施工:高温初凝不小3,低温终凝不大10(h)P3327、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计算:P33最下面P33水用少、砂查表、砂石算、水灰小、灰小中取大(二)桥梁工程1、P39的概念只能用图来理解,11年考过单选。
基层底基层
硬凝反应 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深入,溶液中析出大量Ca2+,
当Ca2+的数量超过离子交换需要量后,则在碱性 环境中使组成粘土矿物的SiO2,和Al2O3的一部分 或大部分同Ca2+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 稳定的结晶矿物(即硬凝反应),增大了土的强度。 碳酸化作用 水泥水比物中的游离Ca(OH)2不断吸收水中的HCO3和空气中的CO2,生成CaCO3。这种反应能使土固 结,提高土的强度,但比硬凝反应的作用差一些。
14
离子交换及团粒化作用 在水泥水化后的胶体中,Ca2+与粘土矿物表面的Na+
和K+离子发生当量交换。结果使大量的土粒形成 较大的土团。 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Ca(OH)2具有强烈的吸附活性, 使这些较大的土团粒进一步结合起来,形成水泥 土的链条状结构,并封闭土团之间的孔隙,形成 稳定的联结。
15
碳酸化与火山灰反应对提高石灰土的强度与稳定性 起着决定性作用。
11
影响石灰土强度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土质、石灰的质量与剂量、养生条件与
龄期 土质 各种成因的亚砂土、亚粘土、粉土类土和粘土类土
都可以用石灰来稳定。 石灰土的强度随土的塑性指数增加而增大; 石灰土的强度随土的PH值的增大而增大; 石灰土强度有随土中CaCO3含量增加而增大; 石灰土的强度随土的硅铝率的增大而减少.
在我国,半刚性材料已广泛用于修建 高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基层或底 基层。
4
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原理 半刚性基层施工
5
第一节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 强度形成原理
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原理 半刚性基层对原材料的一般要求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一般原则与试验项目 二灰稳定类材料的早强问题
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化:3底基层与基层施工
3底基层与基层3.1一般技术要求3.1.1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控制图图2-3-1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控制图说明:(1)控制原材料质量,对每批材料进行检测。
(2)加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料的施工配合比设计和拌和场混合料拌和质量的控制。
(3)现场专人及时对压实度进行检测,对达不到要求压实度的部位及时增加碾压遍数,对粗集料集中和离析的部分,进行换填新拌混合料压实处理,保证底基层施工质量和各项指标合格。
(4)摊铺成型的底基层及时履盖薄膜、洒水养生,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不合格水泥稳定料配比设计延迟时间试验下承层验收合格放样、测量挂线清扫、洒水润湿装模混合料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就位摊铺机摊铺底基层、基层表观处理、压实表观、压实度检查准备养生膜履盖薄膜、洒水养生交通管制原材料试验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化(5)施工现场树立施工标识牌,进行交通管制。
3.1.2一般要求路基应保持在交接验收时的良好状态,并在摊铺施工之前清扫浮土、渣物,适量洒水润湿路基表面;若路基在底基层施工前受雨水淋浸、施工机械行驶破坏,路面施工承包人应采取措施恢复其强度和路基表层的平整度、路拱度等技术指标达到交接验收时的状态。
3.1.3路面底基层和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时,为防止和减少温缩、干缩裂缝的发生,应采用骨架密实型的集料级配。
3.1.4拌和机至少应配有4个供料仓,仓口上应搭设防雨棚;供料仓之间应安装至少80cm高的钢隔板,以防串料。
3.1.5在垫层上施工底基层或基层时,应合理组织施工,尽量减少施工机械在垫层上行驶,严禁在其上转弯和调头。
3.1.6底基层与基层应分段施工,由拌合站向两边延伸,在养生期完成后,运输车辆应尽可能从路肩上通行,以减少对行车道底基层与基层的损害。
3.2施工准备工作3.2.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每个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与基层施工作业面的机械施工设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自动找平摊铺机2~3台,根据最大层厚,应能保证均匀摊铺宽度≥8m,鼓励采用超大幅抗离析多功能摊铺机,能保证一次性均匀摊铺半幅路基及加宽段;图2-3-2超大幅抗离析多功能摊铺机摊铺(2)振动压路机2~3台,自重≥26t,其自重和激震力应随铺筑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3)轮胎压路机1台自重≥30t,双钢轮压路机1台自重≥12t;(4)洒水汽车不少于2台,容量≥6000L(带喷雾式喷头);(5)槽钢侧模(当设计侧面为直立型时),宽度与层厚相等,连接长度2000m,槽钢侧模固定支撑应采用钢支撑,支撑固定孔应采用机械钻孔(与固定钢钎大小正好合适以保证侧模不容易跑模);(6)节水保湿养生薄膜不少于25000m2;(7)平板振压设备(当设计侧面为斜面时),2~3台。
基层底基层
最大粒径小于 lOmm,且其中小于 2mm 等外石灰、贝壳石灰、珊瑚石灰、电石 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设计。填水
的颗粒含量小少于 90%。(2)中粒土: 渣等,当其混合料的强度通过试验符合 泥稳定粒径较均匀且为不含或含细料
颗料的最大粒径小于 30mm,且其中小 表 6-5(或参考附表 6.5)的标准时,可 很少砂砾,碎石以及不含土的砂时,宜
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稳定细粒土及粒 石灰粉煤灰矿渣(二灰矿渣石灰钢渣) 类综合稳定类包括水泥石灰综合稳定
料含量少于 50%的碎(砾)石灰土不能 等。石灰石灰质量应符合表 6-2 规定的 类和水泥粉煤灰综合稳定类等。采用水
用作高级路面的层。按照土中单个颗粒 III 级消石灰或 III 级生石灰的技术指 泥稳定碎石土、砾石土或含泥量大的
刚性基层类包括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 进行混合料设计。也可通过试验按逐级 砾级配则宜符合表 6.4(或参考附表 6.
凝土基层以及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基 填充的方法,并进行空隙体积的检验, 4)的级配要求。3.石灰稳定类基层、
层。半刚性材料、无粘结粒料类材料根 使细集料加水泥的压实体积等于或接 底基层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石灰稳定
5%。1.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 (或 90%通过 0.3mm 筛孔,70%通过 0.07 及压实度标准半刚性材料配合比设计,
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类材料包括水泥稳 5mm 筛孔)。(3)煤渣煤渣的最大粒径不 应根据重型击实标准制件,在非冻区 2
定级配碎石、级配砂砾、未筛粉碎石、 应大于 30mm,颗粒组成宜有一定级配, 5℃条件下湿养 6d、浸水 1d,进行 7d
据性能要求和设计标准,可运用于各级 近粗集料的空隙体积。各级公路均可将 类材料包括石灰稳定土(石灰土)、天然
道路工程 基层 底基层评定
道路工程基层底基层评定(一)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A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基本要求:①石灰应经充分消解,路拌深度应达到层底。
②石灰类材料应处于最佳含水率状态下碾压,水泥类材料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
③碾压合格后立即覆盖或洒水养生。
A实测项目:(7个)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压实度、厚度、强度(加粗三个为关键项目)A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外观要求:表面应无松散、无坑洼、无碾压轮迹。
A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基本要求:①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石灰应充分消解,矿渣应分解稳定,未分解渣块应予剔除。
②路拌深度应达到层底。
③石灰类材料应处于最佳含水率状态下碾压,水泥类材料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
④碾压合格后立即养护。
(二)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A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7个(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压实度、厚度、强度)压实度、厚度、强度为关键项目A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外观质量规定:A表面应无松散、无坑洼、无碾压轮迹表面连续离析不得超过Iom,累计离析不得超过50m(三)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A基本要求:①配料应准确②塑性指数(≤12)应满足设计要求。
A实测项目:7个(弯沉、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压实度、厚度)A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外观质量规定:A表面应无松散、无坑洼、无碾压轮迹表面连续离析不得超过Iom,累计离析不得超过50m(四)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基本要求:①所用材料的规格、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②应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至填隙饱满密实。
A实测项目:7个(弯沉、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关键项目:固体体积率、厚度A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外观质量要求:①表面应无松散、无坑洼、无碾压轮迹②表面连续离析不得超过IOm,累计离不得超过50m基层低基层评定小结①都是7个实测项目②有结合料稳定的的,实测中无弯沉,有强度;如:稳定土类、稳定粒料类;③无结合料稳定的,实测中有弯沉,无强度,如级配碎石类、填隙碎石类;④关键项目一般为:压实度、厚度、强度A路肩实测项目: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宽度A压实度不小于设计,未规定时不小于90%,每200m测1点。
高速公路底基层、基层施工指导意见
底基层、基层施工指导意见
1、压实度:基层98% 底基层97%
2、平整度:≤12mm
3、弯沉:≤90.4(0.01mm)
4、路面基层采用325缓凝水泥,细度不大于10%,每500吨检验一次
5、碎石材料粒径:0~4.75mm、4.75~9.5mm、9.5~19mm、19~31.5mm。
6、基层用碎石压碎值≧26%,底基层压碎值不大于30%,水泥稳定碎石针片状含量≧18%,密度大于2.5t/m³。
碎石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塑限试验,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5,每两千方检测一次。
粒径4.75以下的必须做砂当量,砂当量≦50%,每一千方检测一次。
0~4.75mm集料中0.075mm通过量不大于15%。
7、水泥稳定碎石的颗粒组成级配
8、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类集料级配(JTG D50-2006)
9、一般底基层建议水泥剂量按3.0%、3.5%、4.0%三种比例进行试验
一般基层建议水泥剂量按3.0%、3.5%、4.0%、4.5%、5.0%五种来进行试验10、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满足底基层4.5MPa≥R≥2.5MPa,
基层6.0MPa≥R≥4.0MPa,
平行试验的偏差系数不大于20%。
基层和底基层细则
石狮市服装城直一路(共富路至横一路段)(基层和底基)监理实施细则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福建省建福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二0一0年一月二十日一、说明:本监理细则是针对石狮市服装城直一路(共富路至横一路段)的道路工程部分所制,重点是控制道路路面底基层和基层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质量监理㈠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前准备阶段的监理检查及工作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主要指拌和设备、压实机械等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型号、使用状况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能否满足正常施工的需要,以及保证施工质量。
2、路用材料的质量检验⑴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层,但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6h 以上)的水泥。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湿的水泥不应使用。
宜采用标号缴低的水泥。
⑵水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使用。
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
⑶级配碎石①基层和底基层的颗粒组成及塑性指数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①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接近高限,使压实后的基层透水性小。
②潮湿多雨地区的基层采用塑性指数不大于6,其他地区的基层采用塑性指数不大于9。
②在塑性指数偏大的情况下,塑性指数与0.5mm以下细粒土含量的乘积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年降雨量小于600mm的中干和干旱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基没有影响,乘积不应大于120;在潮湿多雨地区,乘积不应大于100。
③集料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规定:一级和高速公路基层的,不大于26%;一级和高速公路底基层和二级公路基层的,不大于30%;二级公路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基层的,不大雨35%;二级以下公路底基层的,不大于40%。
④碎石中的扁平、长条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
碎石中不应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3、混合料拌和场的位置、拌和设备以及运输是否能保证连续施工与拌和质量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厂拌法。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公路路面结构层是指公路铺设的各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层级结构,其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通常情况下,公路路面结构分为基层、底基层、底面层、面层四个部分。
下面将对这四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基层是公路路面结构的最底层,一般由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构成。
基层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车辆荷载,分散荷载传递到下层,同时提供稳定的支撑。
基层的厚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基层的厚度会根据公路的设计荷载和交通量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并保持稳定。
底基层位于基层之上,通常由碎石或碎石沥青混凝土构成。
底基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均匀的支撑和排水功能,防止路基发生变形和沉降。
底基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交通荷载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路面结构的要求。
底面层是路面结构的中间层,通常由碎石或碎石沥青混凝土构成。
底面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弹性支撑和防水功能,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底面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需根据公路的设计要求和交通条件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路面结构的性能要求。
面层是公路路面结构的最上层,通常由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构成。
面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舒适的行车表面和良好的防滑性能,同时保护底层结构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面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需根据公路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路面结构的功能要求。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层和面层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要求。
合理设计和施工公路路面结构层,能够保障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提高公路的运行效率和舒适性。
因此,在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对公路路面结构层的选择和施工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以确保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
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案、方法及施工工艺1、路基处理路基验收必须合格,主要包括:压实度、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等。
底基层施工前,采用平地机整修路基不平整处,再采用压路机碾压,发现软簧,挖除翻晒,采用合格材料或石灰土换填,再碾压,直至路基合格,无任何软簧现象。
摊铺前清除路基表面上的杂物及被污染处,碾压平整,保持表面干净,并适当洒水润湿。
2、横向排水管施工a.路基合格后,即开始横向排水管施工。
人工开挖基坑,包裹混凝土集中拌和,农用车运至工地现场。
b.PVC-U排水管质量经检验符合图纸要求及《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材》(GB/T18477-2001)的规定。
c.横向排水管采用φ100mmPVC-U硬塑管,通过三通与中央分隔带渗沟内的纵向软管可靠连接,并用沥青麻筋封裹接头。
d.超高段横向φ300mmPVC-U排水管设置于图纸规定的位置上,管节间严格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做好防水措施。
e.严格控制横向排水管的埋设高程、铺设坡度和包裹混凝土的断面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并认真捣实和养生。
忽干忽湿。
底基层和下基层铺薄膜养生,并适当洒水。
养生期:施工温度在20℃以上时不少于7天;20℃以下时不少于10天。
在此期间,除养生车辆和监理车辆可慢速通行外,禁止大型机械车辆通行。
(9)避开35℃以上的高温季节施工水泥稳定粒料底基层(基层)。
(10)雨季施工底基层(基层)时,注意气候变化,防止集料和混合料被雨淋湿。
已经摊铺的混合料必须在下雨之前碾压密实并覆盖;被雨淋的松散混合料应予铲除废弃。
(11)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泥量、混合料的级配组成与含水量,按工艺要求进行摊铺、碾压,加强覆盖保湿养生,以减少铺筑层产生裂缝。
b.拌和与运输(1)拌和设备符合合同规定,拌和机安装、调试(含试拌)完毕。
(2)严格按确定的标准配合比配料,在拌和过程中应按集料的即时含水量调整加水量,使混合料拌和均匀,且含水量适度。
关于基层和底基层的介绍
基层、底基层施工学习材料发布时间:2008-7-21 17:18:41 查看:4292 次来源: 文字〖大中小〗1、稳定土分类和适用范围有什么规定?答:稳定土的分类和适用范围见表。
要点:结合材料分大类颗粒大小再分类种类繁多要细分适用性能各不同2、稳定混合料标准强度有什么要求?答:在不同交通类别道路和不同的结构层中,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温养生6d,浸水1d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其代表值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要点:强度标准是根本质量检验作标准3、水泥稳定土对水泥有什么要求?答: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宜在6h以上)。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并宜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如32.5或42.5)。
要点:终凝时间要较长低标水泥优先选4、石灰稳定土对石灰有什么要求?使用中注意事项有哪些?答:石灰是由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等原材料燃烧而得。
当氧化镁含量超过5%时,即称镁石灰;反之,称钙石灰。
石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建筑生石灰》(JC/T479-92)、《建筑生石灰粉》(JC/ T480-92)、《建筑消石灰粉》(JC/T481-92)的要求。
等外石灰、贝壳石灰、珊瑚石灰等,应通过试验,只要石灰土混合料的强度符合石灰稳定土强度标准,就可以使用。
使用石灰时通常生石灰块加水,使之消解为消石灰,并过筛后使用。
生石灰粉也就是磨细生石灰,使用时不需经过消解,但拌入土中后,需等2~3h再进行碾压。
露天堆放石灰,对石灰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石灰中有效镁、钙含量随露天放置时间而下降,因此,石灰运到现场后应尽快使用。
如需堆放较长时间,应堆放在地势较高处,并用土或其他覆盖物封存。
生石灰中或多或少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火。
欠火石灰不能全部消解。
过火石灰颜色变深,表面常被粘土杂质融化形成玻璃釉状物质所包裹,消解很慢。
为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一般应提前7~10d消解。
基层(底基层)施工质量标准与控制
2 铺筑试验路段
1、试验段开工前准备工作 ①提交完整的目标配合比报告和生产配合比报告。 ②正常施工时所配备的施工机械完全进场,且调试完毕。 ③全部施工人员到位。
2 铺筑试验路段
2、试验段施工期间检测内容
1)试验段施工期间检测技术项目及样本数见下表。
试验段施工期间检测技术项目及样本数
项目 原材料全部技术指标 混合料拌和时的含水率 混合料拌和时的级配 不同松铺系数条件下的实际压实 厚度,宜设定 2~3 个松铺系数 7d 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成型
使用过程中每 2000m3 测 2 个样品
4
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
确定土是否适宜于用石灰或水泥稳定
对土有怀疑时做此试验
1 原材料检验
பைடு நூலகம்
2、用作基层和底基层的碎石、砾石等粗集料
基层和底基层用碎石、砾石试验项目和要求
项次
试验项目
目的
频度
1
含水率
确定原始含水率
每天使用前测 2 个样品
每档碎石使用前测 2 个样品,
2 铺筑试验路段
①拌和设备各档材料的进料比例、速度及精度。 ②结合料的进料比例和精度。 ③含水率的控制精度。 ④松铺系数的合理值。 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⑥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2 铺筑试验路段
⑦对人工拌和工艺,应确定合适的拌和设备、方法、深 度和遍数。
每天使用前测 2 个样品
级配
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材料配合比
每档材料使用前测 2 个样品, 使用过程中每 2000m3 测 2 个样品
液限、塑限 a
求塑性指数,审定是否符合规定
每种细集料使用前测 2 个样品, 使用过程中每 2000m3 测 2 个样品
底基层、基层施工要点
底基层、基层施工要点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掺量为4%。
1)质量标准压实度:95%平整度:不大于12mm中线高程:+5mm ,-15mm 横坡度:±0.3%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0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浸水限抗压强度:》2.0Mpa弯沉值:主干道<90 (0.01mm )支路 <1 (0.01mm )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 , 32.5号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初凝时间在3小时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者,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级配碎石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37.5mm ,级配组成如下表要求:水泥稳定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3 )施工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和碾压。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或拌和必须均匀,并应严格掌握厚度。
碾压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 , 18-20T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5C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温养生。
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 )质量标准压实度:98%平整度:不大于8mm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8mm中线高程:+5,-10mm横坡度:士 0.3%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3.5〜4.5Mpa弯沉值:主干道<45 ( 0.01mm )支路 <50 ( 0.01mm )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6%。
水泥材料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者。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材料要求
9.5 — — 0~5
2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
➢采用上表中的1号骨料时,填隙料的公称最大粒径宜为 9.5mm,2、3号骨料的填隙料可采用下表中的级配。
筛孔尺寸(mm) 通过质量百分率(%)
填隙料的颗粒组成
9.5
4.75
2.36
0.6
0.075
塑性指数
100
85~100
50~70
30~50
0~10
<6
基层(底基层)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规范 要求。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 材料技术要求
01
基层(底基层) 02
施工技术
03
04
识读基层(底基层)
无填机隙碎结石合基料层(稳底定基类层)基层 (底基材层料技)术施要工求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基层(底基层)施工质量标 准与控制
C目 录 ONTENTS 1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简介 2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
2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
➢骨料可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各种岩石或漂石轧制,宜用石 灰岩。采用漂石时,其粒径应大于骨料公称最大粒径的3倍, 从而可增加碎石的破裂面,提高内摩擦角。 ➢骨料也可用稳定的矿渣轧制。矿渣的干密度和质量应均 匀,且干密度不小于960kg/m3。
2 填隙碎石基层(底基层)材料下表的规定。
项次
1 2 3
工程粒径 (mm) 30~60 25~50 20~40
填隙碎石用骨料的颗粒组成
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63
53
37.5
31.5
26.5
19
100
25~60
—
0~15
—
水泥碎石基层、二灰碎石基层、底基层质检项目标准和检验方法
检查项目
层次
质量标准或允许偏差
检验频度
检验方法
水泥(石灰)剂量
基层
不少于设计值-1%
每5000m2不少于6个样品
以用量控制,每5000㎡至少检查一次
集料压碎值
基层
≤30%
根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压力机
底基层
≤35%
压实度
基层
≥98%(重型击实标准)
挖坑检查,与压实度试验同时进行
底基层
-10mm
每4000m2不少于5个点
宽 度
基层
不小于设计宽度
每100m检查一处
用钢尺丈量
底基层
7d浸水抗压强度
基层
4Mpa(1.0Mpa)
每2000m2取不少于6个试件
在现场取样,室内制作试件试压
底基层
0.6MPa
外观检查
12t以上压路机碾压无波浪和明显轮迹(≤5 mm),颜色均匀一致,无起皮、坑洼、弹簧等现象。
每2000m2不少于3处
灌砂法
底基层
≥97%(重型击实标准)
平整度
基层
﹤8mm
每100延米不少于3处,每处3尺,取最大间隙平均值
用3m直尺检查底Leabharlann 层﹤12mm高 程
基层
+5mm;-10 mm
每10m一断面,测点间距不大于10m
用水准仪测量
底基层
+5mm;-15mm
厚 度
基层
-8mm
每5000m2不少于6个点
备注
在完成密实度、厚度取样检查后,样坑必须用低标号水泥混凝土填补密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基层、底基层规范化施工底基层、基层规范化施工标准一、标准适用范围路面工程LB1-LB3合同段(K0+200-K83+508.024)。
基层、底基层都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施工,基层分两层、底基层分一层施工。
二、底基层施工1、材料1.1水泥采用32.5或42.5级水泥,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泥用量在控制下限的同时,通过试验段确定基层控制上限不超过5%-5.5%,底基层控制上限不超过3%-3.5%;为确保7d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
建议采用威顿42.5缓凝水泥或中条山42.5缓凝水泥。
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
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七天,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60℃,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
1.2砂砾选用天然砂砾,技术指标及级配要求见下表。
施工单位必须在拌合站配备统一型号破碎机对砂砾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最佳级配要求。
1.3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
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7.5mm,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须大于2.5Mpa,压实度不低于97%。
2、机械设备配备2.1 LB1、LB2需分别配置4套650T/H拌和机,LB3需配置5套650T/H拌和机,保证实际出料(生产量的80%)能力超过摊铺能力的10%-15%,以达到连续摊铺的目的。
并配有储存能力大于80t散装水泥罐和储水量大于60t的储水罐。
拌和机必须采用定型产品,至少要有四个进料斗,料斗上口必须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
料斗、水箱、罐仓都要求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电子动态计量器应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方可使用。
拌和机必须配备电脑打印机,每日打印拌和数据以对照实际用量。
2.2每个工作面应采用双机梯队作业摊铺,摊铺机必须为同一机型,以保证底基层的厚度一致,平整度好。
2.3每个工作面施工用机械控制数量不得少于下表:3、试验段施工在正式施工前,应选定长度为单幅300m左右且经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进行试铺。
试铺时采取两种以上碾压方案,每一种方案均试铺150m。
试验段要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a验证用于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①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②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检查混合料含水量、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b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约为1.20-1.30)。
c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③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压实标准的碾压方案;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高效率的协调和配合。
d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e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f确定大纵坡段落摊铺、碾压工艺。
试铺段的检验频率应是标准中规定生产路面的2-3倍。
当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试铺路面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都符合规定,按以上内容编写《试验段施工总结》,经监理审批后可作为申报正式开工报告的依据。
4、混合料拌和及检测a集料数量的控制:首先应在控制室按集料配合比例设置好有关参数,严格按拌和站操作规程控制拌和设备,另外装载机在上料时要保证及时、连续。
b试验人员根据原材料的含水量及配合比调整原材料的进料数量,使混合料中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
并观察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使出厂的混合料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
c试验人员应重点进行混合料的级配组成、水泥剂量及含水量的检测。
试验人员根据混和料情况,随时检查。
5、混合料运输经过拌和的混合料,应立即由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自卸车卸料时,设专人指挥卸料,控制好各料堆的间距。
6、摊铺a摊铺前应将下承层洒水湿润。
b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严格控制底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开始摊铺的前一天要进行测量放样,首先恢复中线,根据中线确定出结构层的设计宽度,每10m设一边桩,进行水平测量,在桩上注明桩号并用红漆划出标高,根据此标高外加操作高度和摊铺宽度在钢丝支架上挂出钢丝(钢丝要求施工前要拉紧,挠度不大于1.0mm),作为摊铺机施工时自动调节的基准线。
c为保证底基层平整度,摊铺机应保持连续作业,摊铺速度应与日进度计划及拌和、运输能力相适应,摊铺时应保持匀速行驶,禁止摊铺机停机待料。
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一般控制在1m-3m/min左右。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不少于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
d为避免混合料离析,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摊铺宜采用2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摊铺时应保证其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机摊铺接缝平整。
摊铺时两机前后间距不宜超过20m,为避免纵向接缝出现质量问题,应采用两机摊铺,一次碾压成型,每日工作缝接头应做到横缝对齐。
单机全幅摊铺时,宽度不足部分应及时用人工找补,并全幅一次碾压成型。
e摊铺应坚持“宁高勿低,宁挖勿补”的原则,摊铺密实度应大于80%。
摊铺过程中发现离析、骨科聚积时,应在碾压前及时挖除用新拌混合料填补,严禁在骨料聚积的地方筛洒细料。
f为保证结构层的边缘压实度,应有一定的超宽。
对用方木或型钢模板支撑时,也应有一定超宽。
7、碾压初压:30t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时速1.5km/h~2.0km/h (紧跟摊铺机阶梯行驶),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为50m~80m。
压路机碾压时错轮应重叠1/3-1/2,复压和终压段路不宜大于50m,具体长度通过试铺确定。
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有监理旁站;复压:50t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3~4遍,时速2km/h~3km/h;终压:30t压路机或30t胶轮压路机,静压1~2遍,时速1.5km/h~2.0km/h。
碾压应遵循试验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
注意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压实时,遵循稳压(遍数适中,压实度达到90%)→振动碾压→胶轮稳压的程序,压至无轮迹为止。
碾压过程中,可用核子仪初查压实度,不合格时,重复再压(注意检测压实时间)。
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压实度控制所用的标准密度应采用振动击实最大干密度(或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乘以转换系数)。
从加入水泥起到拌和均匀、碾压结束,应在2h之内或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
各合同段碾压工艺应通过试验段确定。
8、养生及交通管制a碾压完后即可开始洒水养生并采用透水土工布进行覆盖。
每天洒水次数,应视当地天气情况而定。
在一周内,应使底基层表面保持潮湿状态。
b洒水养生时,应使喷出的水成雾状,不得将水直接喷射或冲击水泥结构层表面,将表面冲成松散状态或产生新的集料窝(带)。
c养生期间应安排专人对养生路段进行交通管理,严禁重车及社会车辆行驶,施工车辆可慢速通行(30km/h);实施交通管制路段,设置限制车辆行驶路线的标志牌。
9、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三、基层施工1、材料1.1水泥同底基层要求一致。
1.2碎石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的集料,技术指标见下表。
集料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保证集料的质量。
碎石应按10mm~30mm、10~20mm、5mm~10mm、0mm~5mm 四级配料,相应的生产碎石的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mm、22mm、11mm、6mm。
为达到以上级配要求,建议掺配粉煤灰以达到较好的工作性及强度,其掺量通过试验段来确定。
1.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
7d浸水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3.5MPa,但不宜大于4.0 MPa,压实度不小于98%。
为减少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和提高抗冲刷能力,级配曲线可成平顺圆滑的s曲线型,通过4.75mm筛孔的通过量应按中值偏下选配;通过0.075mm筛孔的含量宜控制在2%左右,且应上粗下细。
2、机械设备配置同底基层一致。
3、试验段施工同底基层一致。
4、施工基本要求a底基层施工结束7天后即可进行基层施工,应确保作业面表面无浮土、积水等,并在作业面表面洒水保持湿润。
b开始摊铺的前一天要进行测量放样,首先恢复中线,根据中线确定出结构层的设计宽度,每20m设一边桩,进行水平测量,在桩上注明桩号并用红漆划出标高,根据此标高外加操作高度和摊铺宽度在钢丝支架上挂出钢丝(钢丝要求施工前要拉紧,挠度不大于1.0mm),作为摊铺机施工时自动调节的基准线。
c施工期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施工,且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
d两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间隔不宜超过30天。
e为保证达到强度满足要求、抗裂能力最佳的效果,应尽量限制水泥、细集料、粉料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
5、拌和a备料应能满足3-5天的摊铺用料。
b每天开始拌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
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不得以提高水泥用量的方式提高路面基层强度。
c每天开始搅拌之后,按规定取混合料试样检查级配和水泥剂量,随时检查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混合料颜色须均匀。
混合料拌和用水量应以最佳含水量+(1%~2%)控制,使碾压成型后表面保持湿润。
夏季高温蒸发量大,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但加水量不得超过最佳含水量+2%。
d拌和机出料不允许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办法。
一定要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成品混合料先装入料仓内,由漏斗出料装车运输。
6、运输a运输车辆数量应能满足拌和混合料及时运出和摊铺机连续作业。
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要检查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
为避免混合料离析,车辆在拌和机出料口装料时,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
b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车上的混合料应用篷布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若车内混合料不能在水泥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摊铺压实时,必须予以废弃。
7、摊铺a下基层摊铺前应将底基层洒水湿润;上基层施工时,下基层表面应喷洒水泥净浆,按水泥质量计,不少于(1.0~1.5)kg/m2。
水泥净浆稠度以洒布均匀为宜,洒布长度应小于摊铺机前30m~40m。
b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c为保证基层平整度,摊铺机应保持连续作业,摊铺速度应与日进度计划及拌和、运输能力相适应,摊铺时应保持匀速行驶,禁止摊铺机停机待料。
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一般控制在1m-3m/min左右。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不少于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
d为避免混合料离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宜采用2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摊铺时应保证其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机摊铺接缝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