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长主要指总量,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GDP总量、经济运行水平、增长速度等。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大体是9.8%,这个速度在当今世界是非常高的。
虽然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经历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衰退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连续15个月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但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达到了8.7%,GDP总量是33万多亿人民币。
按照世界银行惯常的折算方法,大体是4.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7%。
美国GDP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5%左右。
中国人有13亿多的人口,很多指标一旦人均化,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人均GDP水平大致增长了12倍,而总量大致增长了15倍。
截止到2009年,我国人均GDP是3200多美元,而全球平均人均GDP是8600美元。
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为五类:一是最穷的国家,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二是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刚解决温饱问题;三是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初步小康;四是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全面小康;五是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当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就是完成了当代工业化、城市化改造。
我国现在的水平相当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要保八,但我们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至少会达到9%,甚至9%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甚至预计中国今年的增长会达到10%以上。
经济增长的关键是需求,这个需求是三架马车: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所以分析一个国家一年里经济增长的空间有多大,要从它的总需求来看。
一是投资需求。
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到了中后期有一个特点,就是投资项目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加大,所以投资需求增长非常快。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建议作者:左传长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31期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也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随着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史无前例地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挑战。
(一)“修斯底德”陷阱,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恶化中国的快速发展无疑是得益于自身的改革开放和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加入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注入动力源泉。
近年来,西方部分发达国家拒不履行当年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诺,还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改革国际贸易规则的各种主张,美国甚至以退出WTO等多边贸易体制相威胁逼迫国际社会改变贸易规则。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仅在其国情咨文中明确将中国、俄罗斯列为战略对手,还不断针对中国等发起贸易霸凌挑衅。
毋庸讳言,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面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势不可挡的快速发展,已经展开了贸易、信息、技术、金融甚至体制等多维度的全面战略的压制,从贸易层面来说,美国无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承诺和即将首次举办进口商品博览会的举措,针对中国对美出口商品采取单边主义的301、超级301条款的调查措施,加征不合理关税并不断威胁还要层层加码,在信息方面美国摈弃对客户非歧视的“网络中性原则”,意味着美国可以针对中国网络用户采取歧视性政策举措,在技术层面针对制造强国战略和芯片企业代表中兴通讯直接提出并采取不合理的制裁措施,在金融层面美国政府支持数字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工作,意在强化美元的国际货币霸主地位,在制度等方面也提出无端干预和指责等。
可以说美中之间陷入历史上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之间必有冲突的“修斯底德”陷阱。
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中美之间贸易等方面的冲突将是长期的,不可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尤其是涉及到制度层面的冲突则更是难以指望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加以调和,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双方经济等综合实力的动态变化,不断在竞争与合作中朝着中国所主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逐步演化。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答:矛盾和问题:1.区域发展不平衡2.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3.不同阶层的群体收入差距拉大4.国企与民企的资源分配问题,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不公平竞争问题。
5.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6.物价上升,通货膨胀,房价偏高,影响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7.经济与资源,人口,环境的矛盾突出。
8.过于偏重GDP的增长,不注重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幸福感的提升,社会进步较迟缓。
9.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的比重较大,占用劳动力较多,生产效率较低。
10.城市化率低,人口城市化进度落后于城市面积的城市化。
措施:1.切实执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原崛起,中部崛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等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投资,缩小区域差距。
2.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重点实现人口的城市化,不断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服务业转移。
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兴修现代化水利设施,提高劳动生产率。
3.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法律引导,提高民众的现金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通过税收政策,二次分配,缩小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
限制国企等垄断性企业的收入。
4.给予中外企业,国企民企同样的发展,竞争,融资等环境,公平竞争。
5.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是发展现代教育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建设科技强国。
6.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
切实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7.转变发展观念,从单一的重视GDP增长到注重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主。
8.国家要实行宏观调控,强力控制物价,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4月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积极的变化因素,给经济企稳回升增添了动力和信心。
但是,部分经济指标上下反复的波动走势,增加了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不利于经济尽快走出低谷呈现回升态势。
一、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1、工业增速短期内反弹高度有限,经济企稳回升存在压力按照生产法GDP核算,工业增加值增速是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指标,从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环境看,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工业增速短期内反弹高度有限,工业生产有可能保持小幅波动、低速增长的格局,这将是制约经济企稳回升的最大问题和挑战。
出口低迷、重工业快速回落与政府投资效率低是抑制工业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
第一,出口低迷是拖累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4月份出口形势继续恶化抑制了工业增速的回升。
4月份出口下降22.5%,比3月降幅扩大5.5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4.3%,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初步测算,4月份出口拖累工业生产1.21个百分点,比上月略有扩大。
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出现回暖势头,而权重较大的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低迷,对整体出口的下行影响较大。
受一季度美国、欧盟和主要经济体经济继续衰退的影响,未来一个时期,出口需求难现回暖趋势,势必压抑工业的反弹高度。
第二,政府主导的投资高增长对工业生产带动效应小。
今年以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我国投资保持高增长,但是工业生产低速徘徊,两者呈现背离走势,主要是政府投资相对效率较低、带动作用有限,企业产能利用率低状况没有明显改善,部分行业仍在“去库存”,行业增速难以提高。
前4个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长,但4月份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与11.1%,增速低于上月。
只有加快经济增长动力由政府投资向社会投资切换,才有望改变“高投资,低生产”的局面。
第三,重工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大、周期长带动工业下行。
2002-2007年我国经济较快增长主要依靠重工业高增长拉动,高端化重化工产业与传统重工业共同构成规模大、产能高和产业覆盖面广的大口径重工业,对工业走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和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回升势头继续增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总体形势企稳向好。
但是应该看到,我们是在抵御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的严重性以及波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中国经济要重回平稳较快发展的道路仍然困难重重。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概括地说就是: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
首先是“不稳固”。
今年以来,虽然中央实施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牵引经济转暖的“三驾马车”之一的进出口形势还很不乐观。
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大幅下降,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3.5%,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1亿美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9%。
外需严重萎缩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我国来说,仍是国内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矛盾。
与此同时,当前投资、消费增长较快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推动,制约内需扩大的因素还较多,加上一些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不强,形成稳定回升态势还面临较多困难。
另外,当前不少农产品面临价格下行压力,生产效益下滑;一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企业实现利润还在继续下降;财政增收增支的压力还很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这些都直接影响经济回升态势的持续稳固。
其次是“不平衡”。
上半年,在各项经济政策措施刺激下,国内启动了新一轮投资需求,不少投资项目紧紧跟随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逐步改善了经济回升的基础和运行质量。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其对策建议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症结,已经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的实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需求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一是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
中国长期主要依赖投资、外需拉动经济增长。
在投资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占GDP 的比例持续下滑,据统计,中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 年代初的32% 左右上升到2009 年的46.8%,最终消费率则由同期的67% 左右下降到48.6%。
二是高投资形成的巨大产能直接导致对外过度依赖。
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到2008 年中国外贸依存度已高达70%。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与产业内部失衡并存的特征愈加凸显。
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截至2009 年,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仅为42.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长期并存。
一方面,部分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企业制度改革滞后,企业缺乏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高新技术产品严重短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三)城乡、区域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中国经济规模发展空间结构失衡,城乡差距仍在持续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由1980年的1.05 : 1扩大到2009年的2.2 : 1。
(四)要素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70%的铜矿石、90%的铬铁矿石等都依靠进口。
从生态环境看,中国“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型”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在投资增长中呈现继续强化之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2.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3.不同阶层的群体收入差距拉大4.国企与民企的资源分配问题,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不公平竞争问题。
5.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6.物价上升,通货膨胀,房价偏高,影响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7.经济与资源,人口,环境的矛盾突出。
8.过于偏重GDP的增长,不注重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幸福感的提升,社会进步较迟缓。
9.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的比重较大,占用劳动力较多,生产效率较低。
10.城市化率低,人口城市化进度落后于城市面积的城市化。
对策:1. 切实执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原崛起,中部崛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等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投资,缩小区域差距。
2. 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重点实现人口的城市化,不断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服务业转移。
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兴修现代化水利设施,提高劳动生产率。
3. 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法律引导,提高民众的现金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通过税收政策,二次分配,缩小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
限制国企等垄断性企业的收入。
4. 给予中外企业,国企民企同样的发展,竞争,融资等环境,公平竞争。
5. 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是发展现代教育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建设科技强国。
6. 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
切实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7. 转变发展观念,从单一重视GDP增长到注重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主。
8. 国家要实行宏观调控,强力控制物价,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一、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是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经济体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实体经济的效率、规模和总体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出现了发展动力不足、资本脱实向虚、创新能力不强等一系列复杂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作为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大重点任务之一。
这是党中央深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为解决中国经济“重大失衡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
一、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如何认识破解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找准实体经济发展的出路,是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我们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生存负担较重,整体盈利能力不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传统要素成本优势正在消失,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
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衰减态势明显,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进而导致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不断抬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
尤其是目前我国企业税负较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实力和创新激情。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整体盈利能力不高。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整体产出效率不高,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是源于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较低,产能严重过剩与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矛盾突出,多数行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低端位置。
同时,融资成本和非税负担居高不下,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率持续走低。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企业总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3%,为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6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43.5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比11月份回落12.2个百分点。
论如何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这样一来创造 了有 效的就业 岗位 , 把 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 和服务 业上 , 其关键在 于提高制造业的效益 。用现代化带动城市化 , 最后 解决 “ 三农 ” 问题 。 减轻赋税 提高待遇:这种方式从政府免征农业 其作用 已经得到一定 体现 。另外 , 在社会保 险 、 镇贫 富差异不断深化 , 收入分配 的公平 问题得不 到解决 。另外 , 社 税后 的效果来看 , 会 经济 发展结构 中存在 的问题 越来越 明显 , 矛盾 不断加 深 , 如经 社会 保障 、义务教育和医疗等一系列权利待 遇在农 民身上提高 , 济与环 境之 间的协调矛 盾等 等。这些 矛盾 问题若得 不 到有效解 也是使农 民能够安心生产 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措施:通过宏观 决, 势必会 使我 国的社会 经济误人 歧途 , 难 以健康 、 协调 、 可持续 调控推进农 业结构调 整 , 深化粮棉 流通体制改革 , 进 行农 村税费 的发展下去 。 改革试点 , 增加 对农业 和农村 的投入 , 加强农村 的扶贫 开发 , 引导 农村 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对农业的金融支持 。 1 当前 我 国 经 济 运 行 中的 突 出矛 盾 . 2 经济增长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对策 。 针对 当前房地产行业过热 1 . I “ 三农” 问题 。我 国是一个农 业大 国, 农村人 口占全 国总人 口 2 的现象 , 国家必 须要加强宏 观调控手段 , 积极采 取政 策措施将 房 的半数 以上 , 但是关于农村 、 农 民和农业 的发展 问题 , 却 一直没有 得 到根本性 的解决 。这不但影响 了农村 经济 的发展 , 还 对城镇经 地 产的 固定投 资控制在 一定 的限额 内 ,避免 出现二 次反 弹的问 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 很大影响。其存在 的矛盾主要表现 题。另外 , 还应该加强对金融行业 的控制 , 防止 出现流通性过剩现 为农村劳动力过剩 、 就业压力较 大 、 商品需求供 给不足 、 人均资源 象 , 并通过财政手段 、 货币政策 、 产业 结构调整 以及进 出 口贸易管 占有量过少 、 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 影响社会安定等等。这些有关 的 制等措施 来进行 经济结构调整 , 禁 止有高能耗高污染 的外 企投资 “ 三农” 问题 , 都 是我 国 目前经 济运行 中的重点 突出 问题 , 亟待解 项 目进入我 国。同时 , 应该要统筹兼顾 , 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 决。 转型。严格制定并认真执行相关环境保护 的政 策法规 , 做好产业 1 . 2 经济增长 中的结构性矛盾 。 虽然我 国的经济正在 以高速发展 控制管理 , 实施 “ 谁污染 、 谁治 理” 的政策方针 , 促使环 境保 护和经 两 手都要硬 的管理局 面 , 加 大对新 能源 的姿态不断前进 ,但 是其 中所存在 的结构性矛 盾也越来越 明显 , 济发展实 现两手都要 抓 , 研发应用 的资金投入 和支持 , 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 降低环境 污染 所 带 来 的 不利 影 响 。实 现 社 会 经 济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2 . 3 解决贫富差距过大 的对 策 。 我 国贫富差距 过大的重要原因在 于市场化政策 。市场作用是看不见的手 , 在价值规律下 , 市场 自然 选择效率高的经济体 , 从而导致了平等问题 的出现 。因此 , 市场经 济法制化是有效缓解 与改 良目前 收入分配问题 的重要 手段 , 从 而 即起点公 平 的实现 从而达 至 最后 “ 共 同富 年 间, 能源环 境和 经济之 间的矛盾 还不是特 别 明显 , 而近 十几年 进一 步促进机会 公平 , 间, 这 中矛盾愈演愈烈 , 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社会 经济矛盾 。再加 裕 ” 的结过公平 的 目的。职工划转 国有 资产也是缩小贫 富差距 的 上 能源资源的利 用效 率较 低 , 更是造成 了大量 的能源浪费 。同时 , 重要 手段 之一 。改善我国大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 多元化 的所有制 人 口数量不断增长 , 使得环境 和资源 的压力越 来越大 。因此我 国 有利 于效 率和公平的共同提高 , 此举 也有利于在规范化基 础上发 必 须加快对能源结构 的调整和对经济结 构的调整 , 改 变 当 前 的 粗 展资本市场 , 解决 收入分配平等的问题。国家通过对社会保 障 、 社 放 型经济发展模 式。 会福 利 、 教育 、 医疗等公共事业的投入来维持社会稳定 , 再 利用投 1 . 3 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在经 济高速发展 的同时 , 由于我 资政 策 、 汇率调整和金融调整 ( 主要在借贷方 面 ) 以增强整个 社会 国经济政策道路 如部分人先富到共 同富裕的方针。在经济开始高 的机会公 平率。调节税收 , 利用税 收杠 杆合理进行个人所 得税等 速 发展后 制定 的“ 效 率优先 , 兼 顾公平 ” 的快速分 配原则 , 从 而导 赋税 的有效征收来实现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 。 致 了目前我 国贫 富差距 过大 。而这种 收入差距 的体 现 , 还在不 同 3 结 论 制度经 济实体 、 不 同地 区等身上体 现 出差距 和差 异 , 从 而影 响 了 我们看 到资本 市场 经济的发展 ,使我 国 目前 经济得 以腾飞 , 整个宏观经济 的均衡 的增长与发展 。在党 的十六 大提 出“ 初次分 但其中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若是放 任其 发展 , 会 对我 国 配注重效率 ” , “ 再次分 配注重公平” 的政策 , 不可 回避 收入分配 中 宏观经济 的运行造成极 大危 害。我们看到 , 只要 以价值规律 为基 的公平 问题 。从 国家调整个人所得税征 收方案看来政府对 收入分 础 , 坚持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的理论指导 , 建立试点大胆 实践 , 对 症 配 的公平 问题及减弱贫富差距开始实行实质性的调控 。这些政策 下药 , 才能解决这些 问题 , 宏 观经济才能均衡发展。 从 完全 实现结果 公平 的前提 出发 , 没有太 大的效果 , 忽略 了实现 参考文献 结果公平 的前途 步骤 是机会平等 。市场经济是竞争 的经济 , 其本 [ 1 ]白林 . 我 国 经济 增 长现 状及 对 策 分析 『 J 1 . 知识 经济 , 2 0 0 9 ( 4 ) : 1 2 8 . 并且这些矛盾 已经开始制约我 国经济的发展 。例 如房地产行业 的 投资力度越来越 大 , 造成 了一定的经济 隐患 , 在 一些一线城 市 中, 房价高 的出奇 ,已经严重影响 了我 国社会 的安 定和正常发展 , 不 断增 高的房 价和广大群 众较低 的经济 收入之 间 的矛盾也 越来越 明显 。再 比如 , 我 国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 是建立在 能源资源 日益 短缺 , 生 态环境逐 渐被 破坏的基 础上 的 , 在 改革开 放最初 的二 十
当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性矛盾的表现、影响及建议
当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性矛盾的表现、影响及建议作者:李楠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33期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上升、生产成本攀高和利润下降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经营环境日益趋紧,企业“弃实投虚”和资本“脱实向虚”现象逐步凸显,甚至出现了“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片面说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性“脱节”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突出矛盾之一。
一、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性矛盾失衡的主要表现一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利润失衡。
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利润空间有限且投资周期较长,导致社会资本热衷于短期性的“以钱炒钱”和“资本运作”。
二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配置失衡。
一方面货币发行量大幅增长,截至2018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虽同比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但仍是上半年GDP的四倍以上,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企业严重缺乏资金,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问题突出,同时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2018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虽有回落,仍让高达23.84万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9.63万亿元,同比增长24.1%,增速较2017年末上升7个百分点。
三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机制失衡。
与虚拟经济相比,由于相关政策改革滞后,当前实体经济领域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信用信心传递机制和价值价格发现机制,导致不少企业热衷于“敛浮财”,耐心专注、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随之减退。
二、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性矛盾失衡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性矛盾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
一是削弱我国长期发展根基。
实体经济持续萎缩,虚拟经济聚集过多资源,势必会降低生产要素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削弱长期增长动力基础,并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带来“釜底抽薪”的后果,最终导致我国“后发赶超”动力不足、优势丧失。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府对策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府对策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偏冷,有的认为过热,有的认为发展态势良好。
这种对经济形势看法的不同体现到宏观经济政策上,就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
为了使人们了解相关各方的观点和理由,现将近期人们的有关讨论综述如下。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情况1.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丛明认为,近几年来,特别是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既快又稳的好势头,经济增长呈现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
当前经济形势是这三年来最好的,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
2006年的经济形势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
从经济上行的趋向看,投资需求膨胀的危险依然存在,投资表现为投资规模大、投资增幅高、新开工项目多、能源资源供应偏紧。
从经济下行的趋向来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逐渐显露,并由工业消费品向基础产品扩张,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铁合金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两种趋向同时并存,近期过热反弹的影响要大一些,经济下滑的影响稍远一些,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果对经济过热趋向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大起之后必然是大落,经济发展就会付出较大的代价;但如果措施过急过快,容易导致“硬着陆”,造成经济下滑。
2.我国宏观经济出现过热。
一些人士认为,我国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猛、外贸收支不平衡加剧三大问题,表明我国经济需要继续紧缩。
2006年1-5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30.3%。
这是自2004年实施宏观调控后,固定资产投资再次迈过30%的关口。
同时,人民币贷款余额的5月份数据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6%,创下23个月以来的新高。
为了防止贷款继续高增,中央银行宣布自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贷款利率从5.58%提高27个基点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提高。
随后,央行要求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者是变相担保。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当前经济运行存在问题与对策2018年前三季度我市经济总体平稳运行,经济稳中有增,但我市经济依然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
一、当前我市经济面临的问题(一)农业受灾产生一定损失1、今年正值秋收季节,突然一场特大暴雨和洪水来袭,造成我市农作物大面积受损。
据有关部门统计,粮食受灾面积达4万多亩,绝产4千多亩,直接造成产量减少约2千多吨,减产占比约5%;葡萄园受灾面积1万多亩;设施农业(温室)损坏几十栋。
这场灾害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年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总量和农民增收。
2、近年来农区居民毁泄洪沟开荒造成排洪不畅,应高度重视,且农业经营者保险意识淡薄,部分耕地没有参保,一但遭遇灾害,就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危害。
(二)工业新增因素缺乏1、工业新增因素缺乏。
新增企业少、新增产能少,2019年增长乏力。
工业增长主要依靠传统产业,装备制造业占比较小。
煤炭开采洗选业、炼焦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及电力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占比达92.54%;今年1-7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1.3%。
2、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国家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市战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会小于前几年。
(三)节能降耗形势严峻能耗增量控制目标任务形势严峻。
2018年能耗双控目标中,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1.8%,上半年下降3.1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难度不大;能耗总量目标控制在1666.65万吨标准煤以内,能耗增量不得突破79.36万吨标准煤,根据当前我市工业增长走势及用能情况,全年能耗增量预计为130万吨标准煤,年度节能“双控”目标中的增量目标任务无法完成。
(四)投资下行压力大1、投资项目“缺大、少新”,储备不足,投资增长后劲乏力。
今年以来,受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加剧、投资需求疲软,导致投资积极性不高,项目数量大幅下降。
目前,全市在库项目158个,同比减少74个,同比下降31.9%。
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63个,同比减少79个,下降55.6%。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尽管经济在复苏,但现在的问题可能制约着中国未来更长时间复苏和进入下一轮稳定增长的状态。
从周期上看下一轮增长,应该是2012年到2013年,调整期必须要完成他的任务。
第一,我们过去的繁荣建立在出口高增长和投资高增长之上。
这个高增长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的高增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能,特别是制造业,很多与房地产相关的制造业,产能非常大。
这一次保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把这些落后的产能淘汰,而有时候反而是逆调整,就是技术水平不高的钢材卖不出高价,需求量不大,技术含量高的钢材卖不到好价,没有需求,这就是一个逆调整。
保增长已经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第一个效应就是我们还是继续过度依赖于投资,投资依然带来产能的扩张,产能扩张就会带来麻烦。
国家现在重视了,对六个行业进行了结构调整。
我认为产能过剩问题,不是明年会显现,而是后年,未来好多年中国最大的一个压迫经济的力量是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问题过去有两个方法解决:一个是出口,一个是投资来消化产品。
担心出口这架马车歇下来之后,中国投资增加产能,以后就会很麻烦,就会形成产能过剩危机。
所以现在一定要通过调整结构,通过让投资适当的放慢,来减少产能过剩的压力。
第二,资产泡沫问题。
2009年的GDP总量增长大概是1.6万亿,我们2009年的信贷增长是10万亿。
这就意味着我们信贷扩张的产出效应是很低的,但产生另外一个效应很高,就是资产泡沫,预计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稳定了之后还是会拉高的。
过去的八年,2001-2008年,中国信贷总投放量新增的是20.1万亿,同期GDP增长是20.4万亿,有多少信贷创了造多少GDP。
2009年我们还是按照多少信贷创造多少GDP,GDP应该增长35%,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增长只有8%。
我们实体经济,整个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并没有10万亿,但我们投放了10万亿。
实际可能要6万亿,我们多出了4万亿,多出的4万亿最终的结果不是选择通货膨胀,就是选择资产泡沫,所以资产泡沫对未来发展是很危险的。
科学研判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
科学研判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科学研判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经济发展的现状,还能为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提供有力依据,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涌现。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产业结构中传统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占比较高。
然而,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国内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我们迫切需要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提高服务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的比重。
但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等诸多难题,这给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其次,内需与外需的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虽然近年来我国内需市场不断扩大,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消费环境不佳等。
同时,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
如何在稳定外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内外需的协调发展,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矛盾。
再者,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过去,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增大。
如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或淘汰,这可能会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加大环保投入和发展绿色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也给企业和政府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浅析及政策建议摘要:改革开放30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我国经济的诸多特点和顽疾严重影响到了占据经济格局有利地位的进程,经济结构的落后不合理,科技水平的相对低下,人才的缺乏,教育的滞后,等等,都是值得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尖键词:经济现状;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发展改革;政策建议一. 弓1肓改革开放30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越日本升至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世界经济格局风云突变,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金融危机影响余波未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经济各方面竞争中来。
但是,我国经济的诸多特点和顽疾严重影响到了占据经济格局有利地位的进程 > 经济结构的落后不合理,科技水平的相对低下,人才的缺乏,教育的滞后,等等,都是值得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现状分析1.区域发展不平衡1)地区经济水平差异。
在历史中由于自然、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
可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实行东部优先发展,然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方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和社会因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区域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
这样,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就显现出来,并且不断扩大。
2)地区经济结构差异。
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中主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为主,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而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和经济优势。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中西部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对策分析一、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1.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矛盾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题任务,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多方面的矛盾。
首先是传统产业的利益维护与新兴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产业在改革过程中无法得到充分的重视,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则需要巨大的资源和资金投入。
其次是企业效益与员工生活之间的矛盾,一些企业实施效益导向的生产模式使得员工工作强度增大、工资水平不变甚至降低。
2.经济结构转型的矛盾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乡之间、经济与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
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城市化率已相对较高,且环境压力较大;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并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压力。
3.财政与货币政策矛盾国家采取货币政策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在实践中常常面临财政政策的制约。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分别掌握在不同部门之中,协调难度较大。
此外,过度的货币放松也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而采取过严的货币政策则将压抑经济发展。
4.自主创新与人才矛盾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我国自主创新仍然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方面,高端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普通技能型人才过剩。
这意味着我国的自主创新仍然面临着人才供给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5.国内市场需求与外需市场需求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依旧面临着国内市场需求下降的问题,而外需市场需求则不断扩大。
中国的外贸形势非常严峻,加上自身的市场发展问题,导致了市场需求矛盾。
二、对策分析1.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仍然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要充分保护传统产业不受到过度压缩和挤压,同时加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加强新技术研发能力,在快速和稳健的转型过程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发展绿色经济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要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整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污染物排放,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2.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3.不同阶层的群体收入差距拉大4.国企与民企的资源分配问题,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不公平竞争问题。
5.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6.物价上升,通货膨胀,房价偏高,影响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7.经济与资源,人口,环境的矛盾突出。
8.过于偏重GDP的增长,不注重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幸福感的提升,社会进步较迟缓。
9.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的比重较大,占用劳动力较多,生产效率较低。
10.城市化率低,人口城市化进度落后于城市面积的城市化。
对策:1. 切实执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原崛起,中部崛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等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投资,缩小区域差距。
2. 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重点实现人口的城市化,不断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服务业转移。
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兴修现代化水利设施,提高劳动生产率。
3. 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法律引导,提高民众的现金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通过税收政策,二次分配,缩小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
限制国企等垄断性企业的收入。
4. 给予中外企业,国企民企同样的发展,竞争,融资等环境,公平竞争。
5. 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是发展现代教育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建设科技强国。
6. 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
切实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7. 转变发展观念,从单一重视GDP增长到注重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主。
8. 国家要实行宏观调控,强力控制物价,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一、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及应对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及应对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因此,有人认为宏观经济走势不容乐观,宏观调控政策应走向宽松。
诚然,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但目前的经济增速尚在我们确定的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之上,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不是通过扩大政府投资以刺激经济回升所能解决的。
因此,我们主张当前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在于,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科学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增长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增长。
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速趋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较上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是连续第五个季度放缓,创下了近10年来除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以外的季度新低。
与经济增速放缓相伴的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同比下降0.3%,1—4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幅度为9.9%。
制造业企业用工萎缩,直至3月才略有回升,建筑施工企业就业由于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回落16.1%而受到明显影响。
物价整体回稳,但结构性矛盾突出。
1—5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降至3.5%,回落到宏观调控目标区间,物价整体水平回稳,但食品类价格等涨幅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尽管食品类价格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近3.7个百分点,但仍高达7.5%,其中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和鲜菜类价格涨幅都超过10.0%,特别是鲜菜类价格涨幅较上年同期上升21.3个百分点,达20.0%。
食品类价格涨幅过大对中低收入者生活的影响较大,并会加大其他消费品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
货币供给增长持续走低,流动性明显不足。
5月末m2(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及其他存款的和)和m1(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的和)分别同比增长13.2%和3.5%,较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9个百分点和9.2个百分点,均创下了2000年以来的同比低点。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_朱吉玉
当前,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 期。从国际来看,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低迷, 世界经济面临金融危机冲击后二次探底的威胁,也增加了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 定性,直接影响我国出口的增长。从国内看,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旧模式潜力已 经耗尽,其负面后果清楚显现: 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产能过剩,经济面临下行压 力; 贫富差距过大,不公平因素增加,社会矛盾突出; 发展方式粗放,效率和效益 低下……面对国 际、国 内 的 诸 多 挑 战,中 国 经 济 如 何 保 持 稳 中 求 进,顺 利 跨 过 “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国人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我 们必须理性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 和条件的变化,总 结 世 界 经 济 和 中 国 特 色 发 展 的 经 验,探 索 跨 越“中 等 收 入 陷 阱”的途径,走可持续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从而确保中国经济稳
( 5) 市场和资源环境有待改善。市场环境的好坏关乎经济的发展,也会影 响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国食品、医疗事件频发,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三聚氰 胺、瘦肉精,到苏丹红、地沟油,形形色色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 康; 假冒伪劣、社会欺诈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社会诚信和社会道德水平依然不高。 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严重污染市场环境,也严重影响人们的消费信心,阻碍内需 的发展。此外,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现象严重,资 源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高碳的能源结构使 中国的发展处境极为不利,如果我国不能在低碳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的增 长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 2) 贫富差距过大。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分析,基尼系数在 0.3—0.4 之间 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基尼系数达 0.474,远远超过 0.4 的警戒线,是世界上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高低收入群 体差距悬殊,使社会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高收入阶层手中。同时,城乡差距、 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也都在扩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不进行调 节,就使人们的不公平感增加,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社会矛盾就突出,这也是 上世纪许多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对策分析一、几组数据说明了什么?——今年1至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下降,消费偏弱,令国内通货紧缩压力趋紧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所做的《20XX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目前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指数已连续负增长8个月,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的商品价格指数(同期比)已连续下降13个月。
据国家统计局站公布的最新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
而1-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创下1999年8月以来最大降幅。
在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2个省(区、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降幅在%至%之间。
其中,降幅较大的地区是:广东下降%,陕西和山西下降%,广西下降%。
但是有6个省、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其中涨幅较大的地区是:青海上涨%,河南上涨%,江西上涨%。
另外,黑龙江、湖北、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月持平。
有关专家将当前国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4个下降,即财政收入增长下降、效率增长下降、物价指数及居民消费指数下降、外贸协议投资金额增长下降,认为通货紧缩压力加大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通货紧缩对投资预期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应有所作为。
——上半年存款增长平稳,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金融机构贷款逐步增加,信贷资金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国债和政策金融债发行增加20XX年1-6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14491亿元,同比多增2801亿元。
其中:存款增加3008亿元,同比少增601亿元。
1-6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8034亿元,同比多增2711亿元。
6月末,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万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近两年同期平均增幅高百分点。
报告同时指出,目前,从宏观上看,货币信贷总量增长较快;但从微观看,资金结构性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中小反映贷款难,商业银行反映难贷款。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从全国范围看,许多产品供大于求,对银行贷款实际需求不足;二是自身素质偏低,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三是对中小服务、支持体系不健全;四是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还有待改善;五是县域金融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
在国债和政策金融债发行方面,上半年,国债累计发行2600亿元,同比增加680亿元,增长%(二季度累计发行2040亿元,比上季增加1480亿元)。
二季度末,国债余额为17193亿元,比去年末增长%,占20XX年GDP的比重为%。
政策金融债累计发行10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5亿元(二季度累计发行855亿元,比上季增加200亿元)。
二季度末,政策银行金融债余额为8967亿元,比去年末增长%,占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股票市场筹资额减少,市场交易平淡今年上半年,在股票市场上累计筹资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亿元,下降%(二季度,在股票市场上累计筹资亿元,比上季减少亿元,下降%)。
其中,包括发行、增发和配股的A股筹资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亿元,下降%;H股发行筹资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亿美元,下降%。
从市场成交情况看,20XX年二季度,沪、深两市股票共成交8953亿元,日均成交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季减少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亿元。
上半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16845亿元,同比减少7979亿元;日均成交亿元,同比减少66亿元,下降%,市场成交同比萎缩较多。
这几组数据至少明白无误地向我们传递了以下信号:1、当前我国内需不足,通货紧缩现象愈加明显;2、降息并未起到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提高效益、推动股指持续上扬等作用;3、财政收入增长下降和效率增长下降,进一步验证了“目前减税总体空间不大”观点的预见性与正确性;4、信贷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金融体系融资功能“弱化”态势日益显现;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普遍持审慎态度。
二、当前我国内需不旺的原因分析当前我国国内需求不旺、通货紧缩趋紧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源于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1、城市工业品大量过剩与广大农村人口消费“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在传统计划体制下的“短缺的卖方市场”中,其体制弊病无法显现,而当我们告别短缺,进入“过剩的买方市场”时,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
目前,我国城乡市场发展不平衡,且差距还在扩大。
一方面,城市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城市市场的产品供给大大超过其自身的需求,如果没有外部市场已很难维持继续增长,而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多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极小。
另一方面,广大农村人口被禁闭在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方式落后,收入水平很低,出现消费“刚性约束”和有效需求不足,城乡市场出现了明显断裂。
近年来国民经济出现的一系列现象表明,如果还不改变日益扩大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我国城市经济就难以为继。
如果还不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不顾农村这一片广阔天地而孤立地去搞城市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就会越走越窄,最终会走不出来。
2、金融机构储蓄存款节节攀升和信贷资金“无路可投”之间的矛盾自1996年5月1日首次降息,至20XX年2月21日人民银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我国已连续八次降息,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存款利率平均累计下调个百分点,贷款利率累计下调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由当初的%降至目前的%,降幅高达82%,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不仅没有大幅减少,反而节节攀升。
统计数据表明,到20XX年3月末,居民储蓄存款增加5051亿元,同比多增990亿元;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则显示,1-6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8034亿元,同比多增2711亿元。
与此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当前信贷资金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中小和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一方面,中小反映贷款难。
近年来,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着向大城市和大型过度集中的现象。
这种现象,削弱了商业银行对于县域经济和中小的支持。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反映难贷款。
目前金融机构流动性较为充足,从1998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商业银行超额储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1998~20XX年平均为%,今年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备付金率平均%,金融机构流动性较好,支付能力较强,表明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贷款扩张能力,然而其发放贷款的意愿却并不强烈。
这主要可以归因于“信贷紧缩——不良贷款”陷阱机制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缺乏经营贷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能主动培养和选择客户,使一些本该发放的贷款没有发放。
当前,金融机构大量储蓄存款迟迟不能转化为投资,而投资增长主要依赖于增发国债和由国债投资带动的贷款,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扩张。
3、财政收入增幅下降与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加重之间的矛盾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我国多年期待的目标。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强大健全的财政,宏观经济的稳定将变得十分脆弱。
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不充分考虑政府的财政能力。
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在转变职能基础上全面履行其职能(特别是社会稳定职能)的基本保证。
衡量一国财政能力的大小,主要是看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这个比重不断提高,20XX年达到了%,比1998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然而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对政府所要求承担的职责相比,这一比重仍然是偏低的。
不仅如此,今年1—4月我国财政收入增幅还出现了下降趋势,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财政支出方面,近年来,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作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要履行义务和兑现承诺,政府的财政负担不断加重,主要表现为:当前我国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财政为此投入巨资强化社会保障,解决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再就业工程,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入WTO后,我国的出口退税数额仍会以较快速度增长,国家财政负担将会加重;政府财政投资肩负着扶持国家关键性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职责,其规模表现出增长态势;我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债务依存度居高不下,各种公共风险日益加剧,所有这些最终都离不开财政兜底。
我国财政收入增幅下降与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加重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旨在刺激内需、抑制通缩所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效果。
4、少部分人占有绝大部分财富和大部分人拥有极少部分财富的收入分配结构性矛盾我国目前存在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各方面的统计指标,均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揭示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从基尼系数来看,全国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由1979年的上升到1995年的和20XX年的,21年间上升了%,即个百分点,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的警戒线。
此外,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高低收入阶层差距均呈现扩大趋势。
有关资料显示,从储蓄结构上看,不到20%的人持有80%的存款,而80%的小额储户持有20%的存款;从城乡居民的持币结构上看,占25%的城镇人口约持有75%的份额,而75%的农村人口持币份额是25%左右;从地区结构看,东、中、西部地区各集中了50%、30%和20%的现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着“少部分人占有绝大部分财富和大部分人拥有极少部分财富”的结构性矛盾。
而国内外经验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对于需求扩张具有制约作用,因为高收入者消费倾向低,而低收入者又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态下,来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因为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5、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体系缺失之间的矛盾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后顾之忧”明显增加,进而影响其减少即期消费,以备未来之需。
与人口老龄化不对称的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就使得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及其所引起的社会震动无法通过以社会化为标志的“生活安全”来得到消除。
由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普遍较为审慎,因此,尽管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人们的储蓄意愿依然不减,因为在社会保障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人们往往要增加预防性储蓄,而“微乎其微”的利息收入,早已不是人们考虑储蓄与否的主要因素了。
三、“税富济贫”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要改变当前我国内需不足、通缩趋紧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必须从调整差距过大、极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入手,具体可以采取“税富济贫”的政策举措,即:调高个人利息所得税,加大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适时开征遗产税;尽快建立社会保障税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