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荒谬的苦难哲学 精品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叔本华是18-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以其悲观的人生哲学和对人类生存的深刻思考而闻名。
他的哲学观点涉及到人的悲苦、意志的斗争以及对于幸福的追寻。
本文将通过阐述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探讨他对于人生的看法以及他的一些具体观点,包括对于幸福的定义、对于目的的思考以及对人的苦难的认知。
首先,叔本华认为,人生是充满痛苦与苦难的。
他认为一切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人类的愿望满足不了欲望的基本特点是,无论在财富、地位还是名声等方面,人们总是欲望无止境地扩大。
正因为如此,人们得不到的东西总是让他们感到痛苦和不满足。
叔本华在他的作品《悲观论》中提到:“没有欲望,地球就会变成一座冷清的荒岛。
”然而,即使人们满足了他们的欲望,他们往往也只是暂时感到满足,很快就会追求更多的东西,陷入新的欲望的无底洞。
其次,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强调了意志的斗争。
他认为生活就是一场不断的斗争,而人们的意识和意志是造成痛苦和苦难的主要原因。
叔本华认为,人的意识无法与自然和现实保持和谐,而是在思考自己的存在和社会存在时常常感到困扰和痛苦。
他认为,人类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解脱,通过自我抑制和超越肉体的欲望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叔本华还对幸福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思考。
他认为幸福不是通过世俗的快乐和享受来达到的,而是通过对于理性的追求来实现的。
他建议人们要较少欲望,降低对物质的追求,从而减少对欲望的苦难。
他认为,过度地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只会让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更加带来痛苦和不满。
叔本华还从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的苦难的角度对于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人们往往通过努力工作、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来寻求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然而这些追求并不能真正带来人生的意义和幸福。
他指出,人的存在是一个无意义的偶然,人的苦难是无法避免的。
他认为,人首先要面对现实的苦难和绝望,然后通过追求智慧和对生活的思考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总而言之,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强调了悲观的一面,但也包含了对于生活和自我认识的深刻思考。
荒谬在哲学中的意义
荒谬在哲学中的意义在哲学中,荒谬(absurdity)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人类存在、生活和思考的本质。
荒谬不仅仅指一些荒谬可笑的事情,更是揭示了生活中的困惑、不合理和无法理解之处。
荒谬是一种存在于现实中的现象,它存在于人类对于自身存在和身份的思考中,以及对于宇宙和存在意义的追问中。
荒谬的概念最早由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提出,并在其著作《叛逆者》和《局外人》中得到了阐述。
根据加缪的观点,人类生活的荒谬性来源于我们对于意义的追求和现实的不相容。
我们寻求意义和目的,但生活中的事物却没有固定的意义。
人类存在的荒谬性体现在我们在无意义和不确定的世界中奋力寻找意义和目标,而这种寻求本身又是没有意义的。
荒谬在哲学中意味着人类对于存在的追问和思考中的困惑。
荒谬和无意义之间存在一种紧密的联系。
荒谬让人们认识到,无论是宇宙的存在还是人类的存在,都没有固定的、明确的意义。
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努力、追求和追问都是在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环境中进行的。
荒谬也揭示了人类的无助和自由。
在荒谬面前,人类感到了自身的渺小和无能为力。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如此微不足道,我们的生活和想法在宇宙中如此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这种无助带来了人类的自由。
因为世界没有固定的意义,我们就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创造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观。
荒谬也与时间和死亡紧密相连。
鉴于人类的生命和存在的短暂和有限,我们不得不面对死亡的不可避免。
荒谬让我们对生命的短暂和存在的局限性产生了思考。
在面对死亡和无常时,人类的追求和努力似乎变得毫无意义。
然而,正是死亡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把握当下的存在。
荒谬在哲学中的意义在于它提醒了人类对于自身存在和生活的冥思和思考。
荒谬让人们意识到人类的存在是自由而无意义的,但也给予了人类自由选择和创造意义的权力。
荒谬让我们思考生命的短暂和有限性,以及对于意义和目标的追求的真正价值。
在荒谬中,人类不再追求终极的真理和意义,而是通过自我创造和反思来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
专题:加缪的荒谬
专题:加谬的荒谬世界一、关于加谬1,简介:阿尔贝·加谬,法国人,20世纪著名文学家、哲学家,195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虽然仅在世间生活了47年,但他这一生可谓多姿多彩,并为这个世界留存了他精彩的作品,深刻的思想。
2,生平:其一生也是波折多难。
加谬1913年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镇,家里很穷。
父亲在他一岁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
他的母亲是文盲,其父死后他与做工的母亲在贫民区渡过了困苦的青少年时代,求学是靠着奖学金和勤工俭学一路过来的。
为了上学他当过机关职员,汽车推销员,气象员。
在上大学时,加谬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学业无法继续而曾经中途辍学。
从阿尔及利亚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加谬曾为当地的报纸写文章,之后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正式从事新闻工作。
1934年他加入法国共产党,翌年脱党退出。
在二战期间,加谬始终站在反法西斯战争的立场上,积极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在北方解放运动“战斗”组织中担负工作。
同时他创办了当时著名的地下报纸《战斗报》。
1947年,他因政治观点的分歧而退出了《战斗报》。
1957年,加谬以“阐释了我们这一代人类良心的难题”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获奖会上,加谬说:“……作家的功能不是放弃热忱的责任,因而一个作者不能替那些创造历史的现代人服务,而必须替那些隶属于历史的人服务”。
1960后1月,加谬乘车去巴黎,因车祸而死亡,终年四十七岁。
3,主要作品:小说:《局外人》,《鼠疫》,《堕落》,《放逐与王囚》剧本:《误会》,《卡里左拉》、《围城》、《正义者》哲学:《西西弗的神话》,《反抗者》4,文艺思想,写作立场:(双重身份)加谬是一个文学家,但他本身是哲学系毕业的,而他本人,也被归入“存在主义文学家”的派别,但他自己是始终否认自己属于这一派,认为他对一切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属于任何派别体系。
(观点)他认为:“伟大的作家必是哲学家”。
这句话反映了他的写作立场和文艺思想,即:文艺写作不是单纯地为写作而写作,而是要通过他的作品要表达他的哲学思想、他的人生观点。
世界是荒谬的
世界是荒谬的(此文有害,绕行明智)首先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冷酷的,无意义的。
其次,人生也是无意义的、荒谬的、痛苦的,对于外在世界的荒谬和冷酷的绝对性而言,人的一切斗争都是徒劳的,毫无意义的,甚至包括人的自我选择。
最后,也是存在主义的重点和精华所在,人拥有自我选择的权力,自我选择是实现自我价值以及证明人的存在的唯一途径。
因此,对于个人而言,自我选择是有意义的。
说了这些,就不能不提到将存在主义广泛普及的文学作品―萨特的境遇剧,所谓境遇剧,就是将人物放在一个极端的特殊的背景环境之下,并制造出激烈的矛盾冲突,然后在让人物去进行自我选择的一种特殊的戏剧形式。
而《大逃杀》作为一部电影,却恰恰拥有境遇剧的多个特点。
首先,《大逃杀》也是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背景―BR法,主人公们一出场就被这个荒谬的规则所禁锢,五十个人只能活一个,手段就是血淋淋的相互残杀。
规则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是不可改变的,正所谓存在先于本质。
而在这个规则之后,马上就引出了存在主义的另一个命题,人的自我选择。
面对残酷的现实,你可以选择像相马光子那样抛开所有情谊穷尽一切手段去杀戮来争取一丝活命的机会;也可以选择像那对学生情侣,在游戏一开始就拒绝参加游戏并选择自杀来维持做人的最后一点尊严;或是选择像三村和几个朋友,同心协力去找出破解规则的方法(根据存在主义的前提,世界是荒谬的,规则是不可变的,所以他们注定了失败);当然也可以像灯塔上的一群姐妹,抛开烦恼,哪怕来日无多,只是安心度日。
不管是激进、中庸还是实用主义,反正大家都有了自己的选择。
当然,按照存在主义的理论,这一切选择对外在世界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大家仍然逃脱不了死亡的宿命。
然而,正是因为这些选择,使得大家的死亡有了高下之分,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有的人通过死亡得到了升华,有的人却显现出了人性的卑劣。
想想那对跳崖自杀的情侣,在那种人人都已陷入癫狂的时刻,选择主动结束生命比选择生存要困难得多,而人性中那一点点正义和善良只有在跳崖的那一刻才得以保存,应该说在整部影片中,最值得尊敬的不是川田,也不是三村和弘树,而是这对在游戏起始便死去的情侣。
哲学的贫困经典摘抄
哲学的贫困经典摘抄哲学的贫困是指哲学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失灵和贫困。
以下是一些经典摘抄,它们有助于理解和应对哲学的贫困。
1. “哲学的贫困在于没有适当地考虑到实践的需要和现实的情况。
” - 黑格尔这个摘抄强调了哲学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分离。
哲学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必须面对现实的挑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否则,哲学只能是一种空洞的理论,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
2. “贫困不是由于缺乏智慧,而是由于缺乏行动。
” - 亚里士多德这个摘抄强调了哲学的贫困不仅仅是因为思考的不足,更是因为缺乏行动和实践。
哲学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但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如果我们只是思考而不行动,那么我们的思考将毫无意义。
3. “真正的哲学是一颗紧紧贴在大地上的心。
” - 托马斯·阿奎那这个摘抄强调了哲学的实际应用,即哲学必须与现实世界相结合。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思考方式,更是一种行动和实践。
如果我们只是思考而不行动,那么我们的思考将毫无意义。
4. “贫困的根源在于缺乏知识。
” - 柏拉图这个摘抄强调了哲学的贫困是由于无知引起的。
哲学是一种思考方式,但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如果我们只是思考而不行动,那么我们的思考将毫无意义。
5. “教育是人类最好的防御武器。
” - 柏拉图这个摘抄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还可以培养人们的品格和素质。
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关键,因为它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机会。
哲学的贫困是指哲学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失灵和贫困。
以下是一些经典摘抄,它们有助于理解和应对哲学的贫困。
1. “哲学的贫困在于没有适当地考虑到实践的需要和现实的情况。
” - 黑格尔2. “贫困不是由于缺乏智慧,而是由于缺乏行动。
” - 亚里士多德3. “真正的哲学是一颗紧紧贴在大地上的心。
” - 托马斯·阿奎那4. “贫困的根源在于缺乏知识。
” - 柏拉图5. “教育是人类最好的防御武器。
非戏剧性的反抗素描——解读加缪荒谬哲学思想
1 9
生” 。第 二,“ 人也分泌出非人的因素” 世 。第三 ,“ 荒谬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随着死亡而告结 己际定的命运 .如 面对 不断下落 的巨石 ,西 束” 。正是 由于人与世界 的对立 ,人的异化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对死亡的恐惧 ,才构成 了人 西弗深刻体会到他是奴 隶 ,巨石是 主人的命 与荒谬 的较量 。或许从人的出生那一天起 ,就 注定是一个荒谬 的存在 ,或许一个 人的生命只 运 ,但 他是 “ 一根会 反抗 的芦 苇” ,在 意识 是你父母偶然一次避孕失败的产物而 已。这种因为偶然才 到来的生命体 ,毫无 意义可言 ,而 到并与荒谬 作艰苦 的斗 争 中,他获得 了存在 人们在 生存过程 中要给它建立一种价值意义 ,这 种现 有的偶然生命 和应有 的价值 世界的矛盾 的乐趣 .改变 了人作为命 运奴隶 的地位 .通 也构成了荒谬 。 过抗争冲破 了荒谬 的限制 ,获 得 了希 望与 自
维普资讯
S CD
观 云 听 泉
识流,理性 分 析 如修 筑 的 水坝 ,会横 切 存 在 ,不能完整地捕捉到存 在的生命 之流 。让 人感 到的只是某一点上 固定的荒谬 ,他 阐 明 了基督教与存在主义的共 同之 处在于都认 为 人无 法把握 自己戏剧性 的命 运 ;叔本华认 为 有 两种直觉可 以驱除荒谬 ,一是 直觉到别 人 的痛苦 ,直觉到别人的命运 ,通 过深切 的同 情别人 。有助于我们忍受 自己的命运 。二 是 艺术 的直觉 ,通过沉浸在艺术 的审美里 而掩
一
、
斗 .努力抗争。世界本 来是荒谬 的 ,而当你 面对荒谬 的态度都不是由你 自己的理性 来决 定 的时候 。就说 明不仅人 的生存状 态 ,而且 在金钱物欲 的熏染下所表现 出来 的浮燥和虚荣 的功利 主义心 态。即使是很多优 秀剧 目。在强 人 的生 存 意 识 都 是 荒 谬 的。 在 ( 外 人 > 局 大的多媒体的时尚风气 的熏染下 ,也难 免媚俗 。 里。加缨是 这样 给 出 三 种态 度 的 :默尔 索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严肃的乐观主义——面对人生荒谬的坚韧态度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严肃的乐观主义——面对人生荒谬的坚韧态度写作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严肃”与“乐观”两个词看起来毫无关联,但“严肃的乐观主义”却是哲学领域一道重要命题。
“严肃的乐观主义”,是诠释人们面对艰难生活时的精神底色。
很多人在承认人生“荒谬”的同时,也在尽力而为地创造“对我而言”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并为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责任。
这,就是“严肃的乐观主义”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分析:一、考题分析:该作文题目涉及“严肃的乐观主义”,强调在面对困难生活时,人们通过承认生活的荒谬,努力创造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并为自由选择承担责任。
重要的是理解并解释“严肃的乐观主义”的哲学内涵。
考生需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这一命题的精神内涵。
二、审题立意:审题时应理解“严肃的乐观主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乐观,而是在对生活的“荒谬”有深刻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创造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体系,以及对自由选择的承担责任,展现一种更加深刻的乐观主义。
立意上可以围绕哲学层面的思考,突出生活的“荒谬”与个人价值的建构。
三、构思要点:引言:引用一位哲学家或名人的言论,探讨“严肃的乐观主义”的哲学内涵。
生活的荒谬认知:探讨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如何通过对生活的“荒谬”进行深刻认知。
引入一些名人名言或哲学思想,如卡尔·雅斯班(Karl Jaspers)的相关理念。
创造个人意义和价值体系:论述在生活的荒谬中,人们是如何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体系。
引入一些具体的个人经历或者历史事件,突显“严肃的乐观主义”在现实中的体现。
自由选择与责任:探讨自由选择如何与“严肃的乐观主义”相联系,以及选择中的责任承担。
引用相应哲学思想或名言,如尼采的“自由是选择,选择是责任”。
严肃的乐观主义的价值:论述“严肃的乐观主义”在生活中的价值,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荒谬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荒谬问题的提出及意义作者:胡延接仝欣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14期摘要:荒谬问题和荒谬感不是一回事。
荒谬问题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形而上学的反思;二是信仰的主观经验因素。
人的个体性与自由性构成了荒谬问题的两个基本前提。
荒谬问题,就其实质而言,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荒谬感的萌生,另一方面则是寻找拯救之道。
倘若只有这密不可分的两部分,当然也还构不成荒谬问题的全部,荒谬问题的提出至少还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荒谬感真正进入到哲学视野;(二)所寻找的拯救之道必须建立在对荒谬感的肯定之上。
关键词:荒谬问题;个体;自由;拯救中图分类号:I1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4-0173-04荒谬是人类永恒的感受,就像无处安放的哈姆莱特,是荒谬永恒的形象。
古往今来,无论是古希腊悲剧、游吟诗歌还是当代好莱坞电影,我们总能从别人荒谬的人生引起共鸣,看到自己某种处境。
但就我们个人来说,荒谬的宏大叙述却是不多见的,有些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哈姆莱特的痛苦,安安稳稳度过一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和荒谬打交道。
一、荒谬感和荒谬问题荒谬问题和荒谬感不是一回事,荒谬问题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在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背景下才得以实现的。
我们平时说的荒谬就是荒谬感,荒谬感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一个小女孩上楼去看望她的姑妈,偶然间,她突然想到她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流逝掉,最后什么也没有剩下,她的姑妈,这个房间,包括她自己……这个小女孩没有哲学教育的背景,但她已经开始对未知的荒谬领域有了感性的体验了。
荒谬感的产生,触碰到了哲学最深邃的根源。
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场景,突然变形了,超出了我们思考范围的极限,在某个瞬间给我们带来非比寻常的惊讶。
在这一刻,你不得不认同你自己生活的荒谬性。
在荒谬中,我们感到自己不能为自己作主,用海德格尔的话说,人和世界的关系,是“现成在手状态”,这个习惯的世界突然陌生了,不再令我们适应了。
如果我们注定面对生活的荒谬,应该反抗
如果我们注定面对生活的荒谬,应该享受/反抗荒谬是指违背自己价值观,无法理解的事情标准:何者能更好的体现个人意义并促进社会良好发展1.反抗可以减小荒谬的事情带来的影响,同时保留改变的可能性。
而享受带来的自我蒙蔽只是阻碍了世界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旧社会对女权的忽视对当时来说也是每个有女儿的父亲和每个女人注定要面对的荒谬的价值与道理,而孙中山做出了第一步反抗就是拒绝给自己的女儿裹小脚,他虽然没有改变这个荒谬的歧视,但是这种歧视对人不好的影响在反抗的努力下一点点的被缩小)2.反抗荒谬的事情是对不荒谬的事情的坚守,是在维持自己内心的秩序,更为珍贵,能更好的保留人的意义。
逻辑链:1.如果我们面对生活中的荒谬,这些荒谬的事情会给我们造成不好的影响→不好的影响应该被缩限和尽力改变→缩限和保留改变的可能性依赖反抗的力量+享受带来的自我蒙蔽不利于改变不好的事情(享受的前提是改变态度,认同或者忽视之前无法理解、接受的事→忽视和认同不能带来改变)→应该反抗2.如果我们注定面对生活中的荒谬,我们将面对的是背后的逻辑与我的价值观相悖的事→面对与我价值观相悖的事情应该坚守自己内心的秩序→坚守内心的秩序来源于不屈服于与之相悖的事→不屈服即为反抗→应该反抗一辩稿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开宗明义,生活中的荒谬是指极度不合情理,无法理解、接受的事情和道理,大多数是违背自己价值观和认知的事情。
而判断该反抗还是该享受的标准即为:何者能更好的体现个人意义并促进社会良好发展。
我方认为应该反抗生活中注定面对的荒谬。
理由如下。
一.反抗荒谬的事情是对个人价值观的坚守,是在维持自己内心的秩序,能更好的保留人的意义。
人的价值观可能随着我们的成长和经历,在不断的形成与完善,但总有一些值得坚守不会改变的东西,可以叫做初心也可以叫做信仰。
而我们想想生活中为什么会有注定面对的荒谬呢。
不恰恰是因为当前社会的某些规则、价值与你的内心秩序注定相悖,所以处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你不得不面对在它的规则下发生的你内心秩序无法接受的事。
《卡夫卡全集》:存在主义的迷雾与现实的荒谬
卡夫卡全集:存在主义的迷雾与现实的荒谬1. 引言《卡夫卡全集》是一部由捷克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创作的文学作品合集。
卡夫卡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这部作品中所展示的存在主义迷雾和现实荒谬,并对其中几个重要故事进行分析。
2. 存在主义迷雾存在主义是20世纪流行的哲学思潮,强调个体的自由、责任和孤独。
在《卡夫卡全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故事通过描述主人公置身于无法理解或解释的迷雾之中,来揭示生活中存在着种种不确定性和苦难。
例子1:《变形记》《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故事描述了一个普通人突然被转化为一个怪物,并面对社会与家庭无法接受这种改变而产生的压力与孤立感。
这个故事展示了人类存在的脆弱性和我们面对陌生和不可预测情况时所感受到的无助。
例子2:《城堡》《城堡》是卡夫卡最后一部小说,也被认为是他最具象征主义特点的作品之一。
故事中,主人公试图与一个神秘的城堡建立联系,但遭遇了各种障碍、迷宫般的局限以及不可理解的官僚体系。
这个故事通过描述官僚制度对个体的压迫和阻碍来揭示人类在现实中所面临的荒谬性。
3. 现实荒谬卡夫卡作品中常常出现形而上学意义模糊、充满矛盾和荒诞的情节,以此来表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无意义和困境。
例子1:《试金者》《试金者》是一篇讽刺社会等级制度的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农民被迫接受严苛考验才能进入高级职位,而考验本身却缺乏意义和目标。
这个故事揭示了社会中对个体角色和身份的歧视与荒谬,同时也暗指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逐常常背离人类真正的价值。
例子2:《在法律面前》《在法律面前》通过一个人试图进入一扇门却被延误无数次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法律体系的冷漠。
这个故事让人感受到在复杂而无情的社会结构下,个体所遭遇到的荒谬与无奈。
4. 总结《卡夫卡全集》以其精巧而深刻的方式揭示了存在主义迷雾和现实荒谬。
作品中描述的主人公常常陷入难以理解和解释的情境,同时呈现出一个充满矛盾和荒诞的现实世界。
狄马:荒谬的苦难美学
狄马:荒谬的苦难美学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
过去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因而,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几乎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贷无门,最后忍辱负重,不惜觍颜事敌,终获成功。
流风所及,甚至一篇普通的中学生作文也总是喜欢讴歌母亲的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终将自己拉扯成人。
但母亲的苦难是怎么造成的,谁该对这苦难负责?做子女的在改善母亲的境遇方面做了什么?除非你打算继续让母亲享受苦难,否则,这些现实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
但在这些作品里,现实的苦难远远没有浪漫的抒情重要,不但不重要,好象还该感谢似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苦难,母亲就没有发挥“忍耐”功夫的舞台。
其实,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
相反,在很多时候,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
中国人在讲到苦难时,喜欢引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但几乎所有的引用者都忽略了前面的几句话:“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谁也不能说,文王不拘就演不出《周易》;仲尼不厄就写不出《春秋》;屈原留在宫中,就不赋《离骚》;左丘眼明,就不会写《国语》;孙子脚好,就不修兵法;不韦仍是宰相,就不编《吕览》;韩非不囚,就没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圣贤高兴的时候就一定写不成?因而,这是把特殊的历史情境当成了普遍的创造规律。
实践当然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但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历史经验的不可重复性,有人获得了实验的检验权,别的实验就没有了检验的机会,谁能保证它不是真理?曹雪芹全家喝着稀饭,喝酒也要靠“按揭”,居然写出了《红楼梦》,但谁能保证他吃饱喝足就不出《红楼梦》,或写得更好?这牵扯到中国人如何对待苦难的问题。
从《活着》余华的苦难哲学
从《活着》看余华的苦难哲学摘要:本文通过余华的代表作《活着》里主人公福贵一次次的经受亲人、朋友的死亡的打击,最后一个人无依无靠、孤独而平静的活着,来展示人在极端的苦难状态下的生命承受力,并由此浅析余华的苦难哲学和苦难带给人的反思。
关键词:活着;余华;死亡;苦难哲学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很多关于苦难与生命的经典事迹。
无论是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福祉而崇高的牺牲, 耶稣基督为了坚持信仰忍受酷刑,还是睿智的俄底修斯返回故里途中的艰难险阻, 无论是屈原为黎民百姓九死不悔的求索, 越王勾践为复国而卧薪尝胆,倍受凌辱的痛楚,还是年迈的杜甫拖着病体绝望的在孤舟上吟哦, 无不体现出人在艰难困苦中对生命本身意义的自觉追求。
而这些伟人最终或是使命还未完成就驾鹤西去,或是惨死他乡,或是孤独终老。
苦难与死亡就像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随时伴在人的左右。
2000多年前,西方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通过不断的思考,提出了“人死后到哪里去”的问题。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很多人哑口无言,一时间问倒了很多人。
在柏拉图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它并非是一件苦事反而是一件乐事,因为死亡正是代表灵魂可以从肉体的枷锁之中释放出来,虽然灵魂的可朽部分会跟肉体一同死亡,但是不朽的、纯洁的部份却会重获自由。
正如柏拉图在《斐多篇》(Phaedo)中说:“死亡只不过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对吗?死亡无非就是肉体本身与灵魂脱离之后所处的分离状态,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以后所处的分离状态,对吗?除此之外,死亡还能是别的什么吗?”1中国人虽然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生必然的归宿。
但是向来对死亡充满了不安感,认为死亡是一种令人恐惧、给人威胁的力量,故而在日常生活中极1 [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力避免谈论与死亡相关的事。
死亡主题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禁忌,甚少在文学作品中展现。
但是,余华生活在医生家庭,年幼时父母工作繁忙,他便经常在医院的各个角落游荡,看到过各种鲜血淋漓的场面。
生存主义的哲学思想汇报
生存主义的哲学思想汇报导言:生存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流派,强调个体在苦难与挑战中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生存主义思想的起源、核心概念以及对个体生活的指导意义。
一、生存主义的起源生存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的法国,被视为一种以生命的困苦和荒谬为中心的哲学思潮。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阿尔贝·加缪和让-保罗·萨特。
1. 阿尔贝·加缪阿尔贝·加缪通过小说《局外人》和戏剧作品《加尔各答》等作品,阐述了他对生存的独特看法。
他认为人类生命的本质是荒谬的,人应该毫不犹豫地接受这种现实,面对死亡与绝望,从而获得自由。
2. 让-保罗·萨特让-保罗·萨特是生存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和戏剧作品《那时候他们还不能杀我》等,探讨了个体在存在中的自由与选择。
他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每个人都自由地塑造自己的意义与价值。
二、生存主义的核心概念生存主义以苦难、自由和自我负责为核心概念,将人的生存与发展置于哲学讨论的焦点。
1. 苦难生存主义强调人生的困苦与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个体需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荒谬与矛盾,从而迎接生命的真正意义。
2. 自由自由是生存主义的重要观念,个体拥有选择自己行为与信仰的自由权利。
生存主义主张每个人都应该自由地塑造自己的意义与价值观。
3. 自我负责生存主义认为,个体是自己生命的创作者和决策者,需要承担起自我负责的责任。
个体的选择和行为将直接塑造自己的生活。
三、生存主义对个体生活的指导意义生存主义的思想对个体的生活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个体实现自身的自由与成长。
1. 迎接挑战生存主义鼓励个体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困境。
通过认识到生活的荒谬和矛盾,个体可以更好地面对挑战,不被困扰和束缚。
2. 塑造意义生存主义主张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创造自己的意义与价值观。
个体应该积极寻找并塑造自己的生活目标与价值,从而感受到生命的丰富与意义。
生命的荒谬具体事例
生命的荒谬具体事例如果荒谬是思考的结果,等于是以荒谬作为目的,变成荒谬主义;然而加缪并非如此,他是以荒谬作为方法。
二者的差别很大。
以荒谬作为方法是指:即使我们知道真实的情况是荒谬的,但仍接受这种情况,并且以它作为出发点,把我们原先建立的一切虚幻知识与价值观全部打破,再重新开始建立人生观。
加缪要重新建立的有三点:反抗、自由、热情。
以下分别加以介绍:-01-我的反抗如果人生是荒谬的,那么,人可以或应该“自杀”吗? 加缪明确表示反对的立场,他甚至连“思想上的自杀”,亦即轻易信仰某种宗教,或接受某种哲学,都无法苟同。
他认为,当我们说:“这是荒谬的。
”正代表了我们知道什么是不荒谬,因为若不知道什么是不荒谬,根本无法判断什么是荒谬。
这就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来表达肯定。
在荒谬中可以看到人们所坚持的原则以及理想,这就是由荒谬所引申出来的反抗。
换句话说,因为在荒谬中看到了自己的不满,也就引导出了我们所真正欣赏的是何种情况。
加缪认为“我反抗,所以我们存在”。
所谓的“我”是指个人,而“我们”则是指群体。
这句话说明了,我反抗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人性共同的尊严。
换句话说,我今天如果起来抗议这个社会不公平,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许多被社会的不公平所压迫的弱势团体。
这是加缪由荒谬引申出的第一个积极的成果。
加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参加巴黎的地下抗德运动,这正是以反抗来肯定人权与人性尊严的具体作为。
他在1951年出版《反抗者》一书,书中强调:“一旦承认了绝对否定之不可能,因为只要生存就是承认此点,那么第一个不容否定的东西,就是他人的生命。
”不仅如此,“在荒谬经验中,痛苦是个体性的,一有反抗活动,人意识到痛苦是集体性的,是大家的共同遭遇。
”-02-我的自由如果一切都是荒谬,代表个人有真正的自由,因为自由就是取消所有先决条件,不给予任何暗示。
加缪这种对自由的看法其实已经带有后现代的色彩:因为荒谬使得所有过去社会上的价值全部取消,一切从零开始,而“从零开始”就是后现代社会第一个特征。
加缪存在主义的文学特点
加缪存在主义的文学特点
加缪的存在主义文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个体存在的荒谬和苦难:加缪的作品强调个体在荒诞世界中的孤独和苦难,认为人生充满了无意义和荒诞性,无法通过理性来解释。
这种观点体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如《局外人》中的主角梅尔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 强调自由选择和责任: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认为,人生虽然荒诞和无意义,但是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行动和态度,并对此负责。
这种观点在《局外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梅尔索虽然对母亲的死亡和自己的行为都表现得十分冷漠,但他也选择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终被处决。
3. 文学形式多样化:加缪的作品不仅在内容上表现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在文学形式上也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
他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散文、随笔等,每种形式都表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 深刻的人文关怀:加缪的作品深刻地探讨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呼吁人们关注自身存在和周围世界的联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这种人文关怀的思想贯穿了加缪的整个文学创作。
总之,加缪的存在主义文学特点体现在关注个体存在的荒谬和苦难、强调自由选择和责任、文学形式多样化以及深刻的人文关怀等方面。
论加缪《局外人》中的三重维度:荒谬、反抗与爱
74
新余学院学报
2021 年
也就决定了他的反抗方式不同。默尔索在母亲去世 时,他对于荒谬的体验还停留在一种情绪体验层次。 而他对荒谬的反抗,其实也是一种“怎么都行”的消 极反抗。他意识到生活本身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 此,“怎么都行”。所以当雷蒙问他,愿不愿意做他的 朋友时,默尔索说做不做都行。而玛丽问默尔索爱 不爱她时,默尔索同样如此回答。老板给他的工作 机会、玛丽的爱情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可有可无。 因为默尔索在心中认定了一点:“生活是荒谬的,不 会因为任何事情或者任何人而有太大的改变。” [2]1? 这个时候的默尔索对待荒谬是以一种悲观消极的姿 态去应对的。
第3期
何刚刚,李永恒:论加缪《局外人》中的三重维度:荒谬、反抗与爱
73
具,所有的这一切外表极为客观谨慎,但是内部暴露 了司法制度的荒谬。”⑸而这种荒谬相对于情绪体验 的荒谬感来说显然上升了一个层次。
(三)基督教的荒谬性 从母亲死亡后对于生活荒谬的体验 ,再到阿拉 伯人死亡后,对于刑事审判系统荒谬的认知,最后则 是默尔索自己独自面对自己的生死这个阶段,默尔 索对于基督教荒谬的批判,并且对于荒谬的领悟上 升到了哲学高度。默尔索在被法庭以法兰西人民的 名义判处了死刑之后,最先想到的是逃避死刑,而不 是接受神父的祷告,因为默尔索不相信上帝,他认为 至少他对于这一件事是有把握的,而基督教的理论 完全没有任何的真实性。 首先,基督教的情感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之上 的。克尔凯戈尔在《恐惧与颤栗》中描写了为信仰将 孩子以撒献给上帝的故事,把这种服从中的恐惧感 刻画的生动至极。“亚伯拉罕带着以撒骑着毛驴沉 默着走了三天,第四日清晨到达摩利亚山附近,亚伯 拉罕依旧一言不发。”国2这种沉闷的气氛中蕴藏着巨 大的恐惧感。亚伯拉罕自然对于上帝是无限的忠 诚,但是上帝所命令的事与伦理发生悖论。因此即 便最终亚伯拉罕完成了上帝对于他的考验,但当他 献祭完毕回家之后,“变得老态龙钟,他不能忘记那 件事带给他的恐惧感,亚伯拉罕眼前一片黑暗,他再 也看不到欢乐与愉快了”旧3。而神父与默尔索的谈 话切入点也正是基于此。神父认为:“我们这些人无 一例外都是被判处了死刑的。在面对这种考验的时 候就需要上帝。”⑵74而默尔索则认为他愿意接受这 种裁决,是因为对于这种恐惧的来临,默尔索认为 “所有的人都会被判处死刑,有朝一日,无一人能够 逃脱死亡,,[2]74o那么这种面对死亡时候的恐惧感, 也就因为普遍性而被消解了恐惧感本身。因此,神 父所谓的终极关怀、恐惧、罪孽在他看来本身就是 虚无。 其次,基督教的荒谬在于它的理论是无根基的。 基督教的彼岸的所有预设都是一种虚幻的描绘。它 的救赎图景仿佛根本没有任何确证性支撑。默尔索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加缪的哲学小说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加缪的哲学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加缪的哲学小说阿尔贡是一位经历过无尽苦难的人,他的灵魂被生活的荒诞颠覆,因此他在荒诞的现实中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
法国作家阿尔贡·加缪的著名小说《局外人》中的主人公米修与阿尔贡颇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思考着存在与意义的哲学味道的人物。
这篇文章将从加缪的哲学小说的视角出发,探讨《局外人》中的荒诞和人生哲学。
在《局外人》这部小说中,加缪带领读者深入到一个荒诞的世界,通过米修来展现人类内心最深层的迷惑和矛盾。
米修因为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事件,最终杀死了一个阿拉布人。
他的举动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而这个杀人事件的发生也是如此。
这对于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按照社会规范,杀人是罪恶的,而米修却面不改色地对自己的行为无动于衷。
这种荒谬的行径引发了许多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小说呈现了米修中立冷漠的个性,他仿佛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米修对维护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感到淡漠,他摆脱了对人际关系和日常琐事的情感投入,让人不禁思考:人的行为真的有意义吗?人真的需要社会规范吗?米修的无措和冷漠以及他对生活的漠不关心成为了人们思考的焦点。
通过米修,加缪呈现了一种幽默而又深刻的思考人生的方式。
荒诞主义是加缪哲学的核心概念,它强调人类处于一个没有意义和目的的世界中。
加缪认为人类的本质是自由的,但同时也是渺小的。
在这个漫无边际的世界里,人类丧失了对生活的掌控,并面对着无法理解的局面。
荒诞主义让人们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规则和观念完全没有根据,这些规定纯粹是人为创造而已。
因此,人们在追求意义和目的时,常常会陷入无穷的困惑和绝望。
加缪通过米修的怪异行为和荒诞情节传达了对于生命存在的疑问,他用这种方式揭示了世界的本质。
小说中的杀人事件虽然荒谬不义,却向人们暗示了生活的荒诞无常。
加缪试图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生活并没有提供意义,一切都是虚无的。
人们应该接受这个现实,拥抱荒诞性的存在,以此来发现自己的真正自我。
哲学的贫困节选
哲学的贫困节选
以下是一些哲学的贫困节选:
1. "被各种限制所束缚的人永远不能成为自由的人。
" - 亚里士
多德
2. "人生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创造的。
" - 卢梭
3. "一切我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 - 苏格拉底
4. "人生就像骑在自行车上,只有在保持平衡的时候才能前进。
" - 爱因斯坦
5. "真正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 - 圣奥古斯丁
6. "贫困不在于你的口袋里有多少钱,而在于你的心灵是否富有。
" - 柏拉图
7. "思考让人变得自由,行动使人变得有力量,习惯使人变得
可靠,耐心使人变得智慧。
" - 克拉齐
8. "真正的理性不是计算机般的,而是不断思考的活力。
" - 康
德
9. "人类的哲学只是人类的局部,而宇宙的哲学才能探究宇宙
的真相。
" - 斯宾格勒
10. "唯有经历过痛苦和磨难的灵魂才能真正了解幸福的可贵。
" - 尼采。
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
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存在主义哲学作为20世纪初起源于欧洲的一种哲学流派,影响了众多领域,如文学、心理学及宗教等。
它主要关注人的存在、自由及个体的责任,试图解答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尽管存在主义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但其核心思想为其多个流派和学者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存在主义的关键观点、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
存在优于本质存在主义的重要命题是“存在先于本质”。
这一观点强调,人在出生后并非注定要成为某种特定的存在,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换句话说,人并不具有一个预先设定的价值或目的,而是通过选择和行动来定义自己。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是这一观点的重要倡导者。
他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出,人面临着巨大的自由,同时也承载着随之而来的责任。
这一思想引发了对个体自由的深刻反思。
在个体自由面前,人不得不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这种责任反映了人类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所经历的焦虑与迷茫。
人们常常会在选择中感到孤独,因为选择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轨迹。
自由与责任自由是存在主义核心的又一重要思想。
在这个哲学体系中,自由不仅仅是能够选择和行动,更是对这些选择后果负责的能力。
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把自由视为无拘无束的行为,那种自由往往忽视了行为后的责任。
萨特认为,“人被判定为自由”。
这种自由不是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而是一种重负。
它使个体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对他人及社会的影响。
在这种高压状态下,个体可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是因为自由并不意味着无畏,而是在做出选择时必须直面内心深处的不安。
荒谬与寻找意义存在主义还关注“荒谬”的概念,尤其是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的作品《西西弗神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荒谬”指的是人类在追求意义和秩序时,常常遇到世界的不合理与冷漠。
这种矛盾使得个体感受到一种无法调和的紧张感。
加缪通过西西弗的神话表达了一种思想:虽然生活看似毫无意义,但人们依然需要在这荒谬之中寻求意义。
《在绝望之巅》读后感
《在绝望之巅》读后感《在绝望之巅》是一部让人思考人生意义的哲学作品。
通过文中的主人公克劳斯特的经历,作者E.M.齐奥朗深入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克劳斯特是一个身处困境的中年人,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失去了意义,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他对自己的存在和世界的本质提出了质疑。
通过克劳斯特的思考和痛苦经历,作者表达了人类在荒谬的世界中寻找意义的努力。
书中对荒谬和异化这两个重要概念进行了深入讨论。
荒谬是指人类在面对荒诞的现实时所感受到的困惑和困扰。
异化则是指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失去自我,迷失了真正的人性。
克劳斯特在这个荒谬和异化的世界中挣扎,试图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人类的抑郁和失眠也是本书的重要主题之一。
作者通过描写克劳斯特的抑郁和失眠症状,探讨了心理健康问题和人类性格的形成。
克劳斯特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在绝望之巅》还关注了爱情和狂喜这两个情感主题。
克劳斯特通过与女性塞琳娜的感情互动,呈现了人类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而狂喜则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情感体验,作者通过描写克劳斯特的狂喜状态,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书还深刻地反思了苦难和贫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克劳斯特在贫困中挣扎,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卑微的工作。
作者通过这个角色反思了社会中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对人们的影响。
在思想层面上,作者还探讨了善恶的本质。
克劳斯特思考人类行为的动机以及善恶二元对立的现实性。
作者通过这一主题反思了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E.M.齐奥朗的《在绝望之巅》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的作品。
通过克劳斯特的经历和思考,作者深刻地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荒谬的本质。
本书不仅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还让我反思了社会和人类的困境。
作者以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哲学观点,展示了对人生与人性的诠释,使读者思考人类存在的真正意义。
这本书值得一读,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佳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谬的苦难哲学篇一:关于苦难的哲学思考关于苦难的哲学思考关键词:苦难拒绝承认承认接受美德摘要: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东西是一定存在的,那一定会是苦难。
可以预料的,不能预料的,我们都不能避免苦难的发生。
苦难的存在已经违背了我们对于正义和秩序的直觉上的理解。
它的出现和分配是那么的随意和不公平,以至于我们不能按照平常普通的逻辑思维理解它。
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不可预测的苦难却要一直伴随我们,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该如何最恰当的去理解它,如何去与它安然共处,如何不让自己在它来临之际陷入崩溃边缘。
正文: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东西是一定存在的,那一定会是苦难。
可以预料的,不能预料的,我们都不能避免苦难的发生。
可怕的事情甚至会在一个人还没真正“知道”苦痛是怎么回事之前就发生了,例如早产儿的死亡;有时候,即使让人们已经失去感受痛苦的能力了,他们还是要继续遭受苦难的折磨,比如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他生命中最后一段时间里所受尽的痛苦。
苦难的存在已经违背了我们对于正义和秩序的直觉上的理解。
它的出现和分配是那么的随意和不公平,以至于我们不能按照平常普通的逻辑思维理解它。
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不可预测的苦难却要一直伴随我们,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该如何最恰当的去理解它,如何去与它安然共处,如何不让自己在它来临之际陷入崩溃边缘。
我所了解得到的关于苦难的一些观点可以粗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否认苦难存在的所谓的乐观主义者。
另一种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承认苦难存在并接受它,与其共进的。
我这里第一种指的否认苦难存在,并非指那些不能承受苦难之重的懦夫,而是指拒绝承认他们正在承受的苦难是一种苦难的那一类人,简单点说,就是在他们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苦难这个词,他们根本不认为这世上有东西能糟糕到要被称为苦难。
这里我要提到一个例子,关于古罗马思想家塞内卡的。
他是几朝元老,还曾是尼禄的导师,但尼禄后来下令让他自杀。
由于被指控和修女通奸,他被驱逐并流放科西嘉岛。
虽然被流放,他却不感觉是什么苦难,他还请求其他人,特别是他的母亲不要为他哭泣。
他不仅想要安慰自己的母亲,还想要安慰整个世界的人类。
在他看来,所有降临到我们身上的东西,或者外界施加的东西,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无关紧要的”,对于我们能否过上开心的好生活无关。
他说道:“我现在所处的情境中没有任何东西让我自己或者我的家人不开心。
”还说:“我甚至不会被弄的不开心。
”对塞内卡来说,被放逐表面上看来是苦难的,实际并非如此。
在他觉得,流放仅仅是换个地方罢了。
同理,贫穷在他看来,只要我们还没有陷入贪婪和奢侈的疯狂,也不是什么不可忍受的。
只要我们不再自大并且承认人活着只需要很少的东西就可以生存和发展,贫穷和苦难根本就不是什么我们需要担心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塞内卡是怎么阐述苦难是多么虚无的这一观点。
第二种是承认接受苦难,并始终坚信他们能从苦难中得到成长的人。
有这样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
这些话语实质上都是反映出苦难是好运的前奏这层含义。
我不能说明苦难与好运之间是否真的有这样一种因果关系,但是,有一种说法是“否极泰来”。
这是否能说明苦难与好运之间确实有着某种不明概率的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不少经受苦难的人们努力经历过苦难向往美好。
而这本身,就不是件坏事。
人们在经受苦难时,总能得到一定的成长。
苦难为受害者提供了在忍受、度过和战胜苦难时展示美德的机会。
正如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有人又有这样的观点:苦难的经历对于展示美德是一个必要的机会。
首先,经受苦难对于珍惜美德和荣耀的人来说,是一种优待和必需,因为苦难可以作为他们力量和性格的一种考验。
引用塞内卡的话“没有人比从来没遭遇过逆境的人更难过了,因为他失去了检验自己的特权。
”你会“很不幸,如果你从来没有不幸过”。
如果没有苦难,有些简单的美德我们无法解释。
但是理论必要性是一回事,道德需要又是另一回事。
现实中,我们需要的是美德而不是逆境和苦难。
我们需要美德来面对苦难是对的,但我们绝对不可以需要逆境来使得美德成为可能。
虽然苦难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在真实世界所看到的大多数的苦难——那些人为的造成的、不公平的、过分的、非自觉遭受的苦难——根本是不必要的。
没有人会想要进行这种残忍的计算,来看多少的好事和美德能够使一定程度的残害和一定形式的苦难有道理。
纵观这以上的观点,我觉的,苦难可以产生意义,但是苦难本身还不足以有意义。
毫无疑问,这听起来不是很令人鼓舞,而且容易产生生命对于苦难如此脆弱的想法。
但是,笼罩在理性的悲观阴影之下的生命也比基于妄想、唏嘘的希望、自欺和盲目乐观的生命好。
如果这个世界不完美充满苦难,对于生活的唯一积极立场就是充满勇气地面对它,而且了解我们的脆弱和不完美。
无论如何,这和假装苦难不存在或是认为苦难能带来美德要积极的多。
篇二:从《活着》看余华的苦难哲学从《活着》看余华的苦难哲学摘要:本文通过余华的代表作《活着》里主人公福贵一次次的经受亲人、朋友的死亡的打击,最后一个人无依无靠、孤独而平静的活着,来展示人在极端的苦难状态下的生命承受力,并由此浅析余华的苦难哲学和苦难带给人的反思。
关键词:活着;余华;死亡;苦难哲学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很多关于苦难与生命的经典事迹。
无论是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福祉而崇高的牺牲,耶稣基督为了坚持信仰忍受酷刑,还是睿智的俄底修斯返回故里途中的艰难险阻,无论是屈原为黎民百姓九死不悔的求索,越王勾践为复国而卧薪尝胆,倍受凌辱的痛楚,还是年迈的杜甫拖着病体绝望的在孤舟上吟哦,无不体现出人在艰难困苦中对生命本身意义的自觉追求。
而这些伟人最终或是使命还未完成就驾鹤西去,或是惨死他乡,或是孤独终老。
苦难与死亡就像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随时伴在人的左右。
2000多年前,西方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通过不断的思考,提出了“人死后到哪里去”的问题。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很多人哑口无言,一时间问倒了很多人。
在柏拉图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它并非是一件苦事反而是一件乐事,因为死亡正是代表灵魂可以从肉体的枷锁之中释放出来,虽然灵魂的可朽部分会跟肉体一同死亡,但是不朽的、纯洁的部份却会重获自由。
正如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说:“死亡只不过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对吗?死亡无非就是肉体本身与灵魂脱离之后所处的分离状态,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以后所处的分离状态,对吗?除此之外,死亡还能是别的什么吗?”1中国人虽然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生必然的归宿。
但是向来对死亡充满了不安感,认为死亡是一种令人恐惧、给人威胁的力量,故而在日常生活中极1[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4页力避免谈论与死亡相关的事。
死亡主题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禁忌,甚少在文学作品中展现。
但是,余华生活在医生家庭,年幼时父母工作繁忙,他便经常在医院的各个角落游荡,看到过各种鲜血淋漓的场面。
在小学阶段全家搬至医院居住,家对面的太平间给了他更多见识死亡的机会。
所以,他用稚嫩的双眼目睹了很多幕死亡的场景,耳中也听到了各种凄惨的哭声,对于死亡他已熟悉到淡漠的地步。
弗洛伊德曾指出“现实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早年的经验(通常是童年时代的经验记忆),现在,从这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又在作品中得到实现。
”2所以,童年的特殊记忆使余华对待死亡、苦难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独特视角和冷静的态度。
童年生活环境的影响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是死亡和苦难。
他的代表作《活着》就探讨了以死亡为载体的人生苦难。
小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年轻时不务正业,整日花天酒地又懒惰嗜赌,终将巨额家产全部被人一点点骗光。
父亲得悉这一晴天霹雳一气之下从茅坑下意外摔死。
接着,妻子被接回娘家,母亲重病,自己去县城给母亲找医生治病时被抓去参战。
他在残酷的战场上目睹了友人老全和无数战士的死亡。
幸运回到家中,母亲早已病死。
女儿也因病无钱医治也成了哑巴。
一家人好不容易省吃俭用供儿子有庆上了学,在医院给人献血时被医生活活抽干血而惨死。
女儿终于觅得如意郎君并有了孩子,婚后一年却因难产死在产房。
与福贵在战场上同甘共苦的友人春生幸运逃离战场又当上了县长,谁知在文化大革命中忍受不了迫害和折磨,无奈自杀。
接着,任劳任怨的妻子家珍患软骨病多年,受不了儿女双亡的打击含泪而死。
人世间仅剩的亲人,女婿和外孙与福贵相依为命。
刚过上几年安稳日子,勤劳踏实的女婿二喜在工地意外的活生生的被砸死。
唯一的外孙苦根大病后,福贵好心为他煮平时舍不得吃的豆子,却导致他被活活撑死。
最后,周围的亲朋好友全都永远的离他而去,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
在福贵漫长的人生路上处处充满未知的苦难和纷至沓来的变故,在面对这些苦难和打击时他没有选择以死来逃避,而是在最终孑然一身时依然孤独而又坚强的活了下来。
福贵在讲述自己承受的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时,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哭到不能自已。
但他绝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贪生怕死之徒。
他用淡淡的、平静的语调诉说着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
可正是这种轻描淡写2[美]霍尔:《弗洛伊德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让人感受到他心中满满的无奈和苦楚,不禁让人动容。
这种淡然和超脱是历经世事的摧残之后的顿悟。
正如黑格尔所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环境的互相冲突愈多,愈艰巨,也就愈现出主体性格深厚和坚强。
”3在面对死亡与生存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主人公福贵身上表现得不是西方古典主义带有英雄色彩的悲壮之美,恰恰是具有中国农民特色的坚韧之美。
如果说前者是在挑战命运之神中宣扬人的能动性,那么福贵则是在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的基础上忍辱负重的执着抗争。
福贵并没有放弃与命运的抗争,只是在他身上这种抵抗表现得更加隐秘。
他虽然不得不承认命运和死亡都早已注定,不可改变,所有的抵抗都可能只是徒劳,但是这也没有让他消极颓废。
相反,他用顽强的“活着”的方式来反抗死亡和命运。
这种抗争不是在力量上与死亡搏斗,而是在时间上与之抗衡,而且他所面对的除了未知的死亡还有那浓重的孤独感和绵绵不绝的悔恨:年轻时自己对家人的漠不关心,甚至大不敬,丝毫没有承担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对于忠心耿耿的仆人的侮辱和不尊重;对于丈人的一次次无情的讽刺??这些足够福贵用一生的时间来悔恨!这种抗衡这是对生命存在和延续的认可,是一种生命内在韧性的展现。
正是这种生命的韧性,福贵才能安然挺过一次次无情的打击和命运反反复复的摧残。
余华曾这样阐述过他眼中的苦难:“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