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目前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目前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作者:余剑君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4年第01期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的特点、功能、手段、目的等到底是什么?几十年来,人们似乎从来没有给过它一个恰切的、有说服力的定位。
语文教学在争论中,在不断的否定中,在犹豫不决中,摇摇晃晃地向前走着。
回首我们走过的道路,很难为它的“光辉历程”唱赞歌,倒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
几十年来的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文学科丰富生动的人文特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科学课,形成了太多的教条,失去了语文学科原本生动的灵性震撼和心灵熏陶。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近二十年,但受传统教育思想侵染,有不少语文教学工作者仍然摆脱不了过去传统模式的影响,仍然自觉不自觉地走着老路、熟路,运用着老师的老师传下来的“套版反应”,而不敢或不会越雷池半步。
我们应该真正地解放思想,从过去解释字词、介绍作者、交代背景、划分层次、归纳段意、概括中心、辨析语法修辞、总结艺术特点的刻板的“八股”教学思路中彻底解放出来,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根本上来,即在重视知识能力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大量阅读品味中,在丰富而有灵性的人文精神熏陶中,形成健全的、完美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阅读、写作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综合的语言感受能力,真正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说,是一门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美学教程。
语文教学首先是引导人们从古今中外大量优秀文章中,发现美、品味美、感染美、联想美、应用美的过程中,以丰富生动、充满情趣的人文内容和美的熏陶,代替枯燥、单调、乏味的唯理性的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的陶冶中,学得知识、习得语感,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形成完美的人格。
应当明确,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美感,是语文教学担负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领悟美、欣赏美、运用美的过程。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转换课程理念,提高教学能力、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能力、学习指导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拓宽国际教育视野等等,我们不难看出,教育类课程从不同侧面担当着教师从理念到操作能力的培养任务,根据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以及本课程的目标,既要奠定教师扎实的从教基础,又要培植发展潜能。
一、教学内容的理论框架要清晰。
符合教师的学习起点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凭借,是学生所学知识内容的载体,毫无疑问,教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论(以下简称小语教)的教学对象是初学者,他们没有本学科或其他学科教学论的基础,对小学语文教材、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艺术等等没有经验,因此,教学实施不能急于求成,应从最基本、最常规、最一般的知识教起。
二、学习过程中要加强与专业基础课程的联系小语教是在学生学习了大学语文、现代汉语以及教育学、心理学之后开设的课程,这些学科的知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学习方法,都应成为学习小语教的基础,并对本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由于师范教育分科教学的限制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局限,使学生学习到的各种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缺乏联系,学与用之间脱节。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以期达到学科知识的融合贯通。
三、学习的方式要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小语教作为学科教学论的一个分支,应该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性格”。
从形态上来说,学科教学论是以理论的形态而存在,它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性把握,所以它具有“理论性格”;从生成上来说,学科教学论是从教学实践中走来,而当其理论形成后又将走向教学实践,所以它又具有“实践性格”。
这两种性格决定了本学科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大量接触教学实例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积淀,更利于学生从中抽取一般性的知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进而由模仿走向创造。
长远地看,这也是培养反思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对目前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恰切 的、 有 说 服 力 的定 位 。语 文教 学 在 争 论 中 , 在 不 断 的否 定 中 , 在 犹 豫不 决 中 , 摇 摇 晃 晃 地 向 前 走 着 。回 首
我们 走 过 的道 路 . 很难 为它的“ 光辉历程” 唱 赞歌 . 倒 是 有许 多东 西 值 得我 们 去 思 考 几 十 年 来 的 传 统 语 文 教 学 .重 视 知 识 的 传 授 . 忽 视能力 的培养 . 过于强 调语 文 的工具性 。 忽 视 语 文 学 科 丰 富 生 动 的人 文 特 点 . 把语 文课 上成 政治课 、 历 史
来的“ 套 版 反应 ” , 而 不 敢 或 不会 越 雷 池 半 步 。我 们 应 该 真正地解放思 想 , 从 过 去 解 释 字词 、 介 绍作者 、 交 代
背景 、 划 分层次 、 归纳段意 、 概括 中心 、 辨析语法 修辞 、
总结艺术特 点 的刻板 的“ 八股 ” 教 学 思 路 中 彻 底 解 放 出来 , 回 归到语 文教学 的根 本上来 . 即 在 重 视 知 识 能 力的前提 下 , 培 养学生 的思 维能 力 . 在 大 量 阅 读 品 味 中, 在 丰富而有灵性 的人文精神 熏陶中 , 形成健 全的 、
作用 , 而是说 明 , 大 量 阅读 而 形 成 的语 感 能 力 . 对 语 文 素 养 提 高 的积 极 作 用
我常想 . 我们通常批判 的“ 书 中自有黄金 屋 . 书中
自有 颜 如 玉 ” , 并 非 古 人读 书 的 目 的 . 而 是 语 感 能 力 提 高到一定程度之后 . 读 书 达 到 的~ 种 境 界 . 是 文 学 欣 赏 的过 程 中 , 所 形成 的一 种 美妙 境 界 。有 了 这 样 的魅 力 . 有 了这 样 的 境 界 . 阅读 、 写 作 没 有进 步 . 语 文 素 养 没 有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1. 引言语文是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改善语文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现状分析2.1 重视书本记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偏重书本记忆,注重知识点的灌输。
学生只是单纯地记住课本上的知识,而缺乏对语言的真正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使得学生对语文产生抵触心理,对课堂没有积极的参与和探索。
2.2 缺乏实际运用小学语文教学过于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文的实际运用。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交流机会,缺乏从听、说、读、写全方位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语文学习变成了一种枯燥的功课。
2.3 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过度强调标准答案和模式化的学习,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优势,但现行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这一点,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 思考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动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资源,创造有趣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2 注重语文实际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演讲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交流机会,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3 引导个性化发展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优势,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和成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谈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谈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在中学教学中,最易教的是语文,最难教的也是语文。
语文教学在中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如何教好语文课,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快掌握课文的内容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就语文教学在指导思想上的改革,或是说语文教学观念上的发展等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的必要性。
(1)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用发展的目光来看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语文教育本来就缘自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我们应该清楚准确的认识到,以前如死水一潭、活力不再的“灌注式”语文教学弊端——肢解文章的分析、纯知识的训练、纯技巧技能的强化,学习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境地,对新时期教育是极无利的;凭借新课改“闪亮登场”的机会,来更新我们的思想,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武装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丰富我们今后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2)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通过学生的先学,然后教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各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明白当前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有了这个起点,教师便于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老师的教,总是言简意赅,给学生留点思考余地,不越俎代庖,而是给学生一点自己动手的机会,引而不发,激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变对文本篇章结构的分析为教师注意精讲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使学生透彻理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老师的教,不是把教材完全嚼烂,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
一堂好课,犹如画家画花,独画一枝,留点天地,让欣赏者去遐想;诗人作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能够较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
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文/ 平 举 焦
我 国语 文教 育 的历史 源远 流 长,
给予 启发 点拨 ,学 生很 快的掌 握 了找 主干 的方法 ,通 过 加强 比较练 习 ,学 生也 就实现 了由 旧知识 到新知 识 的迁 移 。教 “ 句子成 分 的搭配 ”,要求 学
三 、营 造氛围 ,培 养 阅读 兴趣
“ 快 乐 中 学 习 ” 的教 育 思 想 在 要落 到实处 ,得 有个 和谐 的气 氛 。我 的性格 比较 外 向,课 余 时间特 别喜 欢 和学 生交谈 或玩 耍 ,在交 谈和 玩耍 中 很 自然与 学生建 立起 和谐 的关 系 。和 学生 的关 系融洽 了,这对 营造 和谐 的 学 习气氛 有着极 大 的好 处 。当我面 带 微笑走 进 教室 的那 一刻 ,也看 到 一个 个面 带微笑 、眼 神里 透 出求知 欲望 的 学 生 。他 们 从 心 底 里 喜 欢老 师 的 时
会 记 笔 记 的机 器 。 在 教 学 中不 免 要
从文 字 的产生 就开 始 了,而 语文 教育 的理 论研 究也 应运 而生 ,它 对教 育实 践起 指 导作用 。语 文既 有工 具性 ,又
遇 到 一些难 以预 料 的情况 。我 特别 注 意 的是 :不管有 什 么情绪 ,都 是微 笑 着 、情 绪饱 满地 进入 课堂 ;不 管哪 个 学 生有 多 么的让 我 生气 ,也不 当着 全
误 入 藕花深 处 争渡 ,争 渡 ,惊起 一 滩 鸥鹭 。 ”。全词仅 用 3 个字 ,景象 3 却写 得栩栩 如 生, 如临其 境 。溪亭 、
暮 日、藕 花、 鸥鹭和 醉人 ,通 过 一道
间 上整 体安排 ,以避 免仓 促上 马 ,草
草 了事 的现象 。老 师对 学 生查 阅资料
孰重孰轻——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
指 导 观 察 看 图 理 解 文 字 的 过 程 没 有 了 ,把 一 切 语 言 文 字 的 描 述都形 象化 、 体化 , 于学 生来说好 理解 了 , 观 了 , 具 对 直 但
是 学 生 对 文 字 的感 悟 、 摩 没 有 了 , 生 的 体 会 少 了 。 这 削 揣 学 弱 了“ 文 ” 功能 。例如 教学《 乡五月 》在 感悟 槐花 多 、 语 的 槐 , 美 、 、 时 , 让 学 生 设 想 自 己就 在 欣 赏 满 山 遍 野 的 槐 花 。 香 白 我 带着 心 中 的惊喜 读课 文 。 受 槐 花那 清 香 、 香 、 想 …… 感 醇 浓 许 多 同 学 都 发 表 意 见 : 要 慢 慢 欣 赏 , 细 品 味 。 他 们 在 字 花 细 里 行 间 读 到 了 槐 花 香 气 四 溢 的 感 觉 。文 字 引 领 着 他 们 把 自 己 置 身 于 茫 茫 的 香 海 中 ,彷 佛 身 临 其 境 . 闭 上 眼 睛 边 闻 边 读 。 这 样 的感 受 只 有 学 生 反 复 揣 摩 课 文 中 的 描 述 , 系 上 而 联 下 文才 能渐渐 地体会 出 。 . 作 为一 堂 语 文 课 , 身 就 应 是 一 部 内 容 丰 富 的 教 科 书 。 本 它 既 要 有 教 师 绘 声 绘 色 的语 言 描 述 , 又要 有 美 观 、 有 欣 赏 价 值 具 的课 堂 板 书 , 要 有 传情 达 意 的各 种体 态语 言 。 果 一 位 语 文 更 如 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等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 , 而久之 . 久 自身 的 各 种 教 学 基 本 功 就 有 被 削 弱 的 可 能 。 间长 了 , 生 也 可 能 出 时 学 现 越 来 越 不 爱 动 脑 的 现 象 。 “ 而 不 思 则 罔 . 而 不 学 则 怠 ” 学 思 . 那 将 是 语 文 教 学 莫 大 的悲 哀 。少 一 点 “ 装 ” 多 一 份 自然 . 包 , 少 点形式 , 多一 份 求 真 , 才 是 真 正 的 语 文 课 。 这
语文简短教学反思(精选20篇)
语文简短教学反思语文简短教学反思(精选20篇)语文简短教学反思篇1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需要改进,在听讲的几周里,我认为巨鹿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学存在几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更新教育观念,神话课堂教学。
当前的语文教学我们应该摆脱旧思想,习惯势力等影响,注重45分钟的讲授传播,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养成学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让学生获得语文素养。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学生是被动的状态,没有发挥学生主体性。
要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首先应该改变这种情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加到课堂之中,才会有效提高学生素养。
三、有做笔记的习惯。
学生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对于精彩的句子信息进行抄写背诵整理,长期积累,就会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有认真完成作业梳理积累的习惯。
做作业时,教师要求学生应先梳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然后才会做作业。
要求学生不过于依赖教辅书,告诫学生不要放弃思考。
总之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要领,继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语文素养才会得以提高,语文教学才会越来越好。
语文简短教学反思篇2我很喜欢这篇课文,文字优美,用词大气,尤其是读起来气势磅礴,荡气回肠。
文章写得如此之美,我们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来感受这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之美呢?在教学中我认为运用“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的教法比较恰当。
教学时,我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
但我发现学生对课文描述的景象比较陌生,一是由于对课文词语的陌生,二是由于对场面的陌生。
于是我思考是直接给他们先看录相后讲,还是讲完后再看录相呢?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决定先讲再看录相。
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的部分。 他们课堂 的纪律可能还是不太好 , 他们 可能还是不太爱学 生 了解坦诚相 待 、 热情 好客 、 礼 尚往来 、 不卑不亢从来就 是 中国人 习, 但是 他们却从 这些故事 中懂 得 了感恩 , 懂得 了人生需要努 力 , 的美好品质和传统 ,结合现实生活中许多优秀人物注重礼仪修养
杂 的家庭背景 。 这样的背景导致他们 荒废 了学业 , 对人对事都缺乏 用途 。
安全感 、 信任度。 他们缺少父母的教育 、 关爱和沟通 。 面对这样 的群 体, 语文教学要 给学生的东西远远超 出了课本 。 以下是我对 中职语
文教学 的几点思考 。
一
4 . 学会合作学习
要想成功就要有团队精神 , 合作很重要。其实在语文学习中我 们也可 以感受 到合作的快乐 。在语 文学习 中将学生划分 成若干小
中职语 文课 中除 了传授知识 还有一个重要 的人文任务 , 那 就
言行去影响学生 、 感染学生 。 除此之外 , 在语文课上 , 上课之前我都 是要时刻 向学生们渗透 礼仪教育 。 因为只有这样 , 学生才能在求职 有个小热身 。 开始 的时候 , 我给学生读 文章 或讲 故事 。不爱学习的 中顺利就业 , 在就业 中顺利成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 不 仅仅 他们每在这个时候却都睁着渴望的大眼睛竖起 了耳朵 听。而我的 是丰富的知识 、 善于创新的能力 , 还有优雅 的外在形象 和由一 切内 这些故事也都是有选择和有倾 向的 , 比如 , 感恩的 , 励 志的等 , 每天 在知识转化和升华 的道德 品质 。任何一个 岗位都更欢迎德艺 双馨 都 在注入正能量 , 他们幼小 的心灵每天都可 以接受一次洗礼 。 很 多 的人才。 不仅有才更要有德 , 有合作精神 、 奉献精神 、 团队精神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几点思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是指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构建和实现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几点思考:一、知识目标:1. 知识面广泛:语文学科内容庞杂而丰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和语言知识,包括汉字、词汇、句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 知识结构合理:语文知识是有机联系的,学生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巩固和拓展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方式。
3. 知识运用灵活:语文知识要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发挥作用,使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境理解,提高他们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二、能力目标:1. 阅读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需要获得阅读的基本技巧,能够理解文本、分析文本、评价文本。
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如写作规范、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听说能力:语文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需要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师需要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
三、素养目标:1. 人文关怀:语文教学既是知识传授,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尊重等。
2. 批判思维: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要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需要学会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社会责任: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新 一轮 语文 课 程 改革 , 从三 个维 度 全 面而 系 统地 明确展 一
示 了语 文 教学 的 目标 : 知识 与 能 力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
度 、价 值 。普通 高 中 语文 教 学要 有 这 样三 个维 度 的观 照 ,
【 】 h . 习和 运 用 第 二语 言 的 茕略 [ 】 外 语 教 学 与研 究 出 1 C en 学 0 M.
版 社 ,2 0 . 0 0
[ 】 . o g1 B W1 . . 1 , 第二 语 言 习得论 著 选 读 2 H D U s O 1&S T G 1 0 a r 0Z [ . 生 教 育 出版 集 团 , 2 0 . M] 培 06 【 ]刘辉 雄 .关 于 学 习认 知 风 格 和 教 学 风 格 的 认 识 与 调 谐 [ 3 J】.
[ 4】胡 瑜 , 刘 开 练 .学 生 学 习 策略 的应 用 及 其 教 师 调控 【 J】.心
场 独 立 型学 习 风 格 的 课 环 境 。无 论 运 用 什 么 样 的教 学 策 理科学, 0 4 4 . 20 ,( )
略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都 应 该 多 要 求 学 生 自 己去 读 、去 分 析 思 考 ,去 找 出 问题 答 案 ,而不 是 只 诉 学 生答 案完 事 。可 以布
对 当前 中职 语 文教 学改 革 的 几 点反 思
◎ 周 卫 鸽
一
、
对 中职 语 文教 改 现 状 的反 思
家 兴亡 感 和 责任 感 而 不 断前 行 。
二 、对 中职 语 文 教 学 目标 的 反思
职 业 类 学校 的 学生 大 多是 “ 英 ”教学 的 失败 者 ,基 础 精 较 差 ,厌学 情 绪较 为严 重 ,课常 上 他们 不想 “ ”也 “ ” 吃 吃 不 进 ,对 语 文 课 程 缺 乏 必 趣 。职 教 老师 面对 这 样 的 学 生 ,
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的思考
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的思考步入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知识骤增,以至于有人称之为“知识爆炸”的时代。
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读是读不完的,看是看不了的,学是学不尽的,怎么办? 那我们还不如换一种教法呢?一、更新观念,注重角色的调整经常在办公室听到这样的抱怨,一节课下来,上课的老师一进办公室就懊丧地说:“准备了这么久,结果学生没有配合,好好的一堂课上成这样……”在这里教师似乎变成了演员,而且是主角。
上公开课似乎都是为教师们而设的,而学生则成了配合演出的角色。
至于这节课学生学会了没有,学到了多少,关心的人并不多。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教师长期形成的旧有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较多重视那些教的问题而忽略学生学,较多重视教法而较少重视学法,较多重视“学会”而较少重视“会学”,较多重视学生听讲领会而较少重视学生多思多疑……这些是造成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往往被牵着鼻子走,学习的乐趣没有了,创新的意识也没有了。
学生成了装灌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地位。
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转变自己的观念。
换个角色来上课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学习的主人。
将传统意义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置于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之中。
教师则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到导而不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权利,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这样的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将是大有益处的。
二、重视“读”的训练与传统的教学理论相比,当前教育观更注重学生“读”的训练,这是因为我们已充分意识到“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作用:读可益智、读可审美、读可怡情、读更可以发展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人读的天地,认识世界,发展身心,其作用不可低估。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好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过去那种婆婆妈妈式的问答讲解,运用各种读的手段,如:齐读、自由读、默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男生读、女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课文的思想感情。
对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几点误区的分析
对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几点误区的分析目前,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低年级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新型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激励手段的使用等,为低年级语文教学成效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成效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教学中一些不完善之处应当得到关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几点误区开展分析研究。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几点误区1.过于相信信息手段。
在当前部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眼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被放大,甚至神话了,每一节课中不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似乎就不是一节成功的教学。
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部分教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走进了误区,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使用次数过多,学生刚刚从上一次的演示兴奋之中沉寂下来,下一次演示又开始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像看马戏一样,反而忽略了思维的深入。
也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教学现代化,直接就将成品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搬上课堂,所有的环节都在设计好程序的指挥下进行,师生始终被程序牵着鼻子走,教学活动无法自主发挥。
2.自主能力培养冒进。
体现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教师纷纷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自主地位体现出来。
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应当区别对待,尤其是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与高年级学生之间是有着阶梯型差别的,不能一视同仁。
部分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借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自主能力培养方法,放手程度过高,有的教师直接就运用探究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忽略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反而使课堂陷入混乱境地,没有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甚至连基本的教学任务也没有能够完成。
3.鼓励手法运用泛滥。
低年级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热情主动、情绪和积极性易于调动等方面的显著特点,教师在面对这一特点时,只要运用和控制得当,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鼓励手法的运用方面,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语文课的建议300字
对语文课的建议300字
以下是对语文课的一些建议:
1. 强化阅读: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不仅仅是课本,还有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增强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写作训练:定期安排写作练习,让学生有机会磨练他们的写作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写日记或周记,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情感表达力。
3. 课堂互动: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技术如视频、音频等,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5. 注重文化背景:在讲解课文时,不仅要解释字面意思,还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6.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让他们自己寻找资料、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方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大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
…
…
…
…
…
…
教学肘空 ZOGU moU cNA HNxE xE Al? (
对 大 语 文 教 学 的 几 点 思 考
广 西宜 州市一 中( 4 3 0 祝 万 高 560 )
语文越来越难教 ,这是很多语 文教师 的切身感 受。 虽然有很多专家为语文教学设计 了这样或那样 的路 子 , 但做起来却总是事与愿违 。语文怎样教 , 事关语文 教学 的出路和命运 。下面笔者谈谈 自己的几点思考 。 语文教师要有大观念 很早就有人提出“ 大语文观” 的概念 , 由于受 到各 但 方面因素的限制 ,大语文观 ” “ 至今无法成为现实 。究其 原 因, 还是我们教师的观念问题 。语文究竟要交给或者 教会学生什么 ,对这个问题我们依然在疑惑 。“ 大语文
一
、
观” 特别强调学校语 文和社会语文的联系 , 这是“ 大语文 观” 的核心 , 目前的高 中语 文教学缺 的恰恰就是这点 。 而 语文教学也有 大小之分。我个人认 为 , 为考试而教 的就 是小语文教学 ,为学生未来 生 活而教 的就是大语 文教 学。高中语文 教师一 方面应 该感谢 小学 、 中的语文教 初 师 , 们其 实已经把 语文学习最基础和最基本的知识传 他 授给了学生 , 生在 义务教 育阶段 也 已经掌握 了最起码 学 的学习语文 的方法 ; 另一 方面 , 由于义务 教育 阶段 的语 文教学纯属小语文教学 , 生对语 文的学习完全处于机 学 械状 态 , 学生很 大程度上 只是一个容 器 , 他们 学 到的只 是所谓 的知识 ,而且大部分都是未来生活 不太需 要的 , 这样 的语文教学其 最致命 的一 点就是 让学生 失去 了对 语文继续学习 的兴趣 。所 以 , 很多 高中语 文教 师一谈 起 学生学习语文 的现状 , 说得最多 的就是 高中生对语文 学 习的兴趣与 日剧减 , 却忽略 了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 总是 在责怪学生不重视语文 的学 习 , 却很少检讨 自己的教学 是不是依然在延续义务教育 阶段 的小语文教学 。其实 , 很多高 中语 文教师都 是在重复 学生在 义务教育 阶段就 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 , 学生没有学 习的兴趣也就 自然而 然了。 因此 , 必须转变语文教学的观念 , 义无反顾地摒 要 弃“ 为考试 而教” 的小语 文观 , 立“ 树 为学 生未来 生活而 教” 的大语文观念。 只有观念的转变 , 才有 可能让我们摆 脱 目前高 中语文教学的窘境 。 二、 语文教师要有大 智慧 现在 的高 中语文 教学对 教师 的智 力和非 智力 因素 的要求非常高 。有些教师不把语文教学 当回事 , 为凭 认 自己多年教学积 累下来 的所 谓经验 和 自己所 谓 的生活 阅历 , 教语 文如探囊 取物 , 不知道 自己的囊 中之物是 却 不是学生和时代的需要 。教师决不能孤芳 自赏 , 师要 教 有大智慧 。 文教师 的大智慧首先表现在他是与时俱进 语 的, 自己的教 学一定要 顺应时代 的要求 , 能满 足学生 的 需要 。教师教学的智慧并 不一定得表现在 “ 的一 面 , 攻” 适度 的“ ” 实也是一种 智慧。老话 说 : 守 其 要给学生一滴 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 当今 的网络社会 , 在 我们懂 的不一 定 比学生多 , 如果我们还 是 自以为是 , 总以为学 生不如
立足教育教学实际 提升语文教学成效——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探究与思考
素 。笔 者 多年从 事 中职 语 文教 学 工作 . 对 这 些存 在 的 问题 针
进 行 了长期 的研 究与 探 索 , 得 了 一 定 的成 效 , 文 将 主 要 取 本
针 对如 何 有 效提 高 中职 语 文 教 学质 效 问题进 行 简要 论 述 。
在 工 作 中会 遇 到 许 多 应 用 文 写作 方 面 的 问 题 . 因此 , 师 在 教 语 文 教 学 中 . 该 有 意 识 地 强 化 应 用 文 写 作 训 练 . 其 是 要 应 尤 针 对 学生 所 学 专 业 特点 进 行 针 对 性 训 练 。 三、 重教法改革。 注 优化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有 法 。 无 定 法 . 课 程 标 准 要 求 教 师 在 语 文 教 学 教 新 中 , 重 教 法创 新 , 现 学 生 主体 地 位 , 顾 学 生 实 际 , 进 注 体 兼 促
言表 达 基 础 。 三是 增 设 应 用 写作 课 程 。 多 中职 毕业 生 以后 许
身 的教 育教 学工 作 角 度 来 思 考 、改 进 .只 是 一 味 地 怨天 尤
人 , 怨 学 生 学 习动 力 不足 , 怨课 程 教 材 脱 离 实际 , 样 抱 抱 这 的做 法 不仅 不能 够 解 决 问 题 ,反 而 会 在 思 想 上 增 加 消 极 因
求 。语 文 教 学 工 作 除 了要 求 教 师精 心设 计 与 组织 教 学 活 动 之外 , 还要 充 分 结 合 学 生 的 学 习 需 求 , 高教 学 活动 的 针 对 提 性 。教 师 在 平 时要 加 强 与学 生 的沟 通 与交 流 . 了解 他 们 内心 的真 实 想 法 . 其 是 对 语 文 学 习 的 愿 望 以 及 建 议 等 。 过这 尤 通 样 的方 式 , 立 起 和 谐 的 师 生 关 系 , 进 教 学 活动 的深 入 开 建 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搜集有关的资料日常生活中需要搜集资料,阅读文章是,如能搜集有关的资料,就能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搜集资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学生通常搜集的途径有:阅读书报杂志查阅,还可以是上网查阅、询问采访有关人员等,但是在交流所搜集的资料时,大部分学生都是照本宣读,往往读音不准,句子读破,而且费时颇多,再看看其他的同学,起初还耐得住性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犹如坐在针毡上,不胜其烦,起初的一点点热情渐渐地被耗尽。
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该怎么办?这时,就该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了,对学生如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要进行指导和点拨。
一、如何搜集、整理书籍报刊上的资料。
应该选择与课文内容想关的自己感兴趣的或自己认为重要的能引起大家重视的资料。
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删繁就简,取主舍次。
如我引导学生对搜集到的有关“詹天佑的生平”这一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变成:“詹天佑,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
8岁进私塾读书,功课很好。
12岁考取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17岁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毕业成绩优秀。
1905——1909年主持修筑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培养了第一批铁路工程师。
后来由于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这样一加工,学生对詹天佑就有了较深的印象。
二、如何上网查找资料。
我认为,与其经常口头上叫学生去电脑房上网查找资料,不如亲自带领他们去。
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合作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查找的乐趣,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以此作为学生今后学习、搜集资料的动力;再者,在师生共同查找的过程中,老师随时可以做现场的知道和调控,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以及窍门,老师也可以同时获得更多的信息,对学生课堂交流汇报有一个高瞻远瞩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
如此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于是我经常利用课间活动或午后的一大段时间,带领学生上网,除了指导,还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如:怎样查找,怎样筛选,怎样保存,怎样复印等等,学生个个学得兴味盎然。
三、如何交流资料。
学生交流的较多的是书面的文字资料。
我就引导学生要事先对加工好的资料读正确、流利,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阅工具书或询问老师等。
在介绍时,要做到有感情和抑扬顿挫,最好能将所交流的内容熟记在心,不照本宣读,这样的交流介绍才能给自己和其他的同学较深刻的印象。
当然,要积极引导学生交流其他类型的资料,比如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这样,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就会给学生更深刻、更全面的感受和印象。
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各级各类的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广大教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着和实践着新课程。
作为一名参与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师,笔者回顾了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作了一些反思,现简述如下,以就教于广大同仁。
一、关于基础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很多的教师忽视了语文知识的教学。
他们不讲语法,不讲修辞,甚至连基本的字词都忽略了,尤其是公开课,老师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都避“字词”而不教,似乎现在的语文课上再教学生字词,就不能体现课改的精神。
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它违背了《课程标准》制定者的本意,“不考”并不意味着“不教”!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素养的根本,离开了最基本的字词去谈什么“能力”“素养”培养,那无异于“水中望月”“雾中看花”。
一个中学生连基本的语法、修辞常识都不懂,连常用字词都不会写不会用,那还谈什么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要正确对待语文知识的教学,我们不要因为实践新课程,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当然,对于语文知识的教学,我们应该化繁就简,讲究实用和有效,可以采取“随文教学、系统整理”的方法,不去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二、关于课堂讨论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都能自觉地引导学生采用这些学习方式,可以说在每一堂语文课上,老师们都能安排学生进行讨论,进行合作学习。
可是笔者发现,当前的“课堂讨论”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合作讨论存在不同程度的“滥用”现象,不管什么问题都拿来让学生讨论,不管有没有必要。
其实有很多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
其次,有些老师往往不能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好象是为了讨论而讨论,他们把“合作讨论”当成课堂的“点缀”。
第三,有些老师安排学生讨论后,自己不参与讨论,无事而做,只是做个局外人,有时甚至像个“计时员”,他们习惯于说“好,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也不管学生的讨论是否充分。
第四,并非每一位同学都参与了合作讨论,发言的往往总是那几个同学,其他同学往往只是一个倾听者。
我们要正确地运用“课堂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千万不能把它当做为了体现“课改”精神而采取的一种“作秀”,我们应该适时、有效、充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关于课堂活动当前,有不少的语文老师认为“课改的课应该热热闹闹”,也有许多领导把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是否热闹看成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
于是老师们就认为在课堂多搞些活动,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
诚然,搞活动,课堂是“活跃”了,但学生是否按你的要求去“思考”了呢?笔者曾有幸听了一节市级公开课,上课老师教学的课文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端午日》,那位老师让学生几个人一组在课堂上拿着笤帚、拖把、粪箕“敲锣打鼓”、“挥桨舞棍”,这样的课堂好不热闹,好象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赛龙舟”场面的热闹,但除了这些还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呢?活动之余能留给学生多少收获呢?其实,笔者以为完全可以让学生去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在此基础上再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为《端午日》这篇课文毕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啊。
笔者以为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想的语文课,似乎更像一节语文课。
即使确实要搞“赛龙舟”这样的活动,也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去搞。
四、关于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聆听专家的报告,笔者以为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现在还有相当多的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痕迹仍然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1、教学环节的“程式”化这些老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教学环节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每一个活动的组织都是按部就班的,如果学生的表现背离了自己的预先设计,他们就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往自己预设的“框子”里“拉”。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已经“程式”化了:首先,感知文本;其次,探究文本;第三,拓展文本,真可谓“一步一个脚印”。
这种教学“设计”完全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学生“学”的实际情况。
甚至有的老师上课伊始,就一股脑儿提出几个自以为紧扣教学目标、重难点的问题交由学生讨论,还“美其名曰”这是“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殊不知这种做法违背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当然,课堂教学不是不可以“设计”的,相反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只是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根据“学情”的变化能够灵活应变地组织实施教学环节,该省的则省,该删的则删,该变的则变,千万不可死搬教案。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切不可只备教材,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备学生上来。
2、问题答案的“标准”化在当前大力倡导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感受的今天,我们仍然发现有一些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十分注重答案的“标准”化,当学生回答的答案与自己预设的不同时,总会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往上*。
我们还不时听到有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说“还有什么呢”、“再想一想”,当学生们终究没有能“上钩”时,他也就只得“越俎代庖”了。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仍然需要“设计”,但这种设计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能够根据具体学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开放的、生成性设计。
五、关于语言教学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反对对文本的支离破碎的“剖析”,在课改实验中,很多老师确实改变了以往“肢解”美文的做法,通过朗读、概括大意、谈阅读感受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总体把握,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感悟,但有些老师总喜欢走“极端”,从以前的“肢解”极端又走向了“感知”极端,一味排斥语言赏析,以为现在的语文课只要注重整体感知就行,如果再去分析词句,就不符合课改精神。
参加课改后,老师们都能够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但也有部分老师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历史课、地理课、艺术课,“人文性”有余,“语文味”不足,这实在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误读。
要知道,无论课改怎么改,语文课永远姓“语”,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一本质永远都不会变。
有位老师在上作家莫怀戚的美文《散步》时,不让学生去朗读,不让学生去品味优美的词句,一堂课仅仅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这篇散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家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家四口各自是怎样的人,从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做人的道理?殊不知,《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美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还要组织学生去赏析那优美的语言,如对江南初春田野景物描写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对称句式都需要深入品味,切不可只停留在“感知”层面。
只有既注重整体感悟又不忽视语言赏析的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六、关于多媒体教学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很多学校教学的硬件条件都得到了改善,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把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到语文课上。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确能激发学生兴趣。
当教师把一些图表、图像、漫画、声音等,通过电脑制作成彩色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充满新鲜感、生动感和时代感的空间,使单调的书本知识更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它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多个感官,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仅仅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被我们运用到课堂上来的,而不能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全部,应该让多媒体“为我所用”而不是“为其所动”。
我们发现,当前有些课堂出现了老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的现象,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被精心设计成课件。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公开课,老师从开头的导入,到中间的课文研读,再到结尾的小结无不依赖课件,课堂上有录音机、电脑、液晶投影仪,有课文录音、电影剪辑、音乐、歌曲,可谓充分运用了“多媒体”。
但我们发现,在这堂课上,学生们用来自主阅读、感悟、思考、表达的时间很少,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机会也不多。
下课后,我们随机向几位学生了解了听课的收获,他们的回答是“今天这堂课真有趣”“画面真美”“歌曲真好听”“真有意思”“真好玩”,当笔者问到他们“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哪些句子写得比较好”“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受”时,他们也许是“怯生”吧,什么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