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
《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
引导学生对古典文献的类型、版本、真伪、校勘、目录、分类等方面的编辑整理知识产生自我学习与研究的兴趣
2.教学手段
重点采用多媒体
一是教学大纲展示
二是配合教学
对古籍的版式、结构、版本精品、人物图像、重要古文原句进行展示
(二)作业、答疑和质疑
1.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本校图书馆查找了解现存的广西古籍及家乡的方志情况
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有关古籍的版本、目录、分类方面的整理与提要的撰写
2.答疑与质疑:每堂课预留10分钟进行答疑
每月至少安排一次讨论与交流
(三)考核方式
建议采用闭卷考试与平时作业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七、地方志
(一)含义
(二)起源与发展
(三)种类
(四)举要:如《大清一统志》、明《广西通志》、清《广西通志》
八、家谱
(一)含义
(二)起源
(三)功用
(四)内容
(五)收藏
(六)价值
九、表谱
(一)含义
(二)种类:
(三)功用:
值得拥有的资料
是来自平时学习积累总结的
有问题的地方肯定有的
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
一、古代文献的版本
(一)古籍的装帧与形态
(二)版本定义及版本学功用
(三)古籍的版本类型
二、古代文献的校勘
(一)校勘的功用
(二)校勘的对象:古书传抄、刻印、流布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三)校勘的方法
重点:重点掌握什么是版本?什么是版本学?版本学具备哪些功用?中国古籍有哪些版本类型?怎样识别与鉴定版本?什么是校勘?古书为什么需要校勘?怎样进行古书校勘等内容
中国古典文献学大纲doc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经、史、子、集传统四部分类法从产生到确立的过程以及历代目录学的演变。
重点:从《七略》到《汉书艺文志》的图书分类法。
难点: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辑佚要点
广泛网罗佚文 删除伪、无用的材料 精密考订(考作者、辨体裁、查出处、订误字) 合理编排
辑佚本的评价标准
完备、可靠、精审、注明出处 体例完善
(2)校勘
校勘的功用:
便利读书治学 有裨文献整理 疏通文字词义
校勘的对象:
误字 脱文 衍文 错位
查找诗文词曲篇目
查找论文资料:语言 文学艺术 历史地理
查找诗文字句和词语典故 字句索引 字词典 类书
查找人物传记资料:人名词典 传记资料索引 年谱 方志 家谱
查找典章制度
十通 会要 职官表 避讳制度及有关工具书
查找地理资料
地名词典、历史地图及其他 全国性地理志 正史地理志 地方志
(1)经部 、正义、传、笺、疏)
章炳麟《群经新疏》及子目
朱彝尊的《经义考》
经部书与文学的关系
(2)史部
史部与文学的关系
历史著作的体裁:记事的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史部文献的类别
史部要集简介(纪传体:《二十五史》、《清史稿》、《二十五史补编》.国别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3)子部
子部百家的兴起及其成书
子部文献的特点
子部书的部类及数量
子部书与文学的关系
子部要籍简介:《百子全书》〈诸子集成〉〈新诸子集成〉
(4) 集部
集部的类别
集部的编纂
集部的数量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课程描述: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选修的一门专业知识课。
内容主要是学习中国古代文献学知识,书中内容包括文献的载体、文献的形成与流布、文献的收藏与散佚、文献的版本、文献的校勘、文献目录、文献的辑佚与辨伪、类书与从书、地方志与家谱、总集与别集、出土文献概述、敦煌文献概述等。
1.设计思路:资料是研究的根底,中国古典文献学旨在教授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这是学生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的必备技能。
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按照杜泽逊先生的《文献学概要》,先后讲解文献的载体、文献的形成与流布、文献的收藏与散佚、文献的版本、文献的校勘、文献目录、文献的辑佚与辨伪、类书与丛书、地方志与家谱、总集与别集、出土文献概述、敦煌文献概述等章节。
另外,由于文献学本身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因而木课程的局部课程用于实践。
其中,除了安排课堂上的学生练习之外,另安排学生参观学校图书馆,了解《中华再造善本》、《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影印本等文献资料。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开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并能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有能力对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
同时在引用文献时具有严谨的态度。
三、学习要求(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
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局部。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
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局部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案郭迎春目录绪论一、文献、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 (1)二、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 (2)三、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意义 (4)上编古典文献概说第一章古典文献的积聚与散失 (7)第一节古典文献的积聚 (7)第二节古典文献的散失 (9)(一)古籍的亡残厄运 (9)(二)古籍散失的原因 (10)第二章古典文献的材料与形式 (20)第一节甲骨 (21)第二节青铜器 (22)第三节简牍 (23)第四节帛书 (25)第五节石鼓与石经 (26)第六节纸的发明与纸写本书 (27)第七节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新的书籍形式 (28)第三章古典文献的部类与体式 (34)第一节古典文献的部类 (34)(一)《七略》分类法 (34)(二)七分法 (35)(三)四部分类法 (36)第二节古典文献的体式 (37)(一)文体 (37)(二)作者与书名 (49)第四章古典文献的基本构成 (56)第一节经部 (56)(一)经书的构成 (56)(二)“十三经”简介 (60)(三)经学流派 (90)第二节史部 (98)(一)史书的构成 (98)(二)史部文献要类 (100)第三节子部 (125)第四节集部 (127)第五节丛书 (129)下编古典文献的整理第一章版本 (134)一、版本和版本学 (134)二、版本研究的意义 (137)三、版本类型 (139)四、版本鉴别 (152)第二章校勘 (155)一、校勘和校勘学 (155)二、校勘的功用 (158)三、校勘的内容 (160)四、校勘方法 (163)五、校记 (168)六、古书校勘应注意的问题 (170)第三章辨伪 (173)一、辨伪研究的意义 (173)二、辨伪产生的原因 (174)三、古书辨伪的方法 (175)四、古书辨伪成就 (176)第四章辑佚 (181)一、辑佚方法 (181)二、辑佚成就 (182)第五章目录 (186)一、目录、目录学与古典目录学 (186)二、古典目录学的意义和作用 (187)三、古典目录类别 (189)四、古典目录体制 (206)五、古典目录学理论经典 (208)第六章类书 (212)一、类书的特点 (212)二、常用类书简介 (213)第七章索引 (219)一、索引的特点及功用 (219)二、我国古籍索引的编纂 (221)第八章工具书 (225)一、工具书释义 (225)二、工具书的作用 (226)三、工具书的检索方法 (227)四、常用工具书介绍 (229)第九章标点 (262)一、古书标点概说 (262)二、古书标点错误的主要原因 (266)第十章注释 (269)一、古注概说 (269)二、今注说略 (286)第十一章今译 (289)一、翻译与今译 (289)二、古书今译概说 (289)三、今译三原则 (291)四、直译与意译 (293)五、今译的工作方法 (294)绪论一、文献、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中国古典文献学》讲授提纲[1]本科生用
《四部丛刊》(初编、续编、(初编)
第二章文献检索基础
第一节文献检索的含义
一、文献检索:从汇集的文献资料中,揭示和选出所需文献的活动。
二、文献检索包括存贮与检索两个方面。
三、文献单元检索与单元文献检索
第二节文献检索系统
一、什么叫文献检索系统?
集: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
二、四部类目解析
1、经部:从其重要性出发,列为经典,所以不一定孔子书方称经,也不一定都是哲学思想著作或经济之学。亦有历史、语言文字、地理书(如《尚书·禹贡》)等。
2、史部:“史”字之义,是记事的意思.。“史”又是古代的官名,周代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右史等职官名,老子曾做过周柱下史。这里的史部则是指史籍。
《中国古典文献学》讲授提纲
薛新力
第一章文献基础
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
《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郑玄注:“文献”:文章贤才。
朱熹注:“文献”:文,典籍也;献,贤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文,叙事;献,论事。献,主要指“贤”的言论,而非“贤”本身。)
③词集
《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明词汇刊》《全清词钞》《彊村丛书》
④曲集(《四库》惟录品题论断之词及中原音韵,而曲文则不录焉)《元曲选》《元曲选外编》《脉望馆古今杂剧》(《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元人杂剧钩沉》《六十种曲》《古本戏曲从刊》
古典文献学-国学专题 教学大纲
古籍所A古典文献学专业(B历史文献学专业)《国学专题》课程大纲(三号黑体)(special topic of China research)一、课程目标国学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与学术,是历代学者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积累的学术经验与理论成果。
中国古代典籍作为重要的文献载体,将这些珍贵的成果保存下来,成为我们研究古代学术开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
本课以国学所包含的基本文献经、史、子、集四部为重点,分四大专题进行讲授。
课程讲授将实现以下目标:1 .学生能够较全面的了解经、史、子、集各部文献的产生与文献的构成,把握经、史、子、集四部的开展脉络。
2 .通过对经、史、子、集四部中重要著作的解读,透视各个历史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了解各学术流派的学术传承。
3 .掌握学习国学的门径与方法,提升独立思考与阐释学术问题与文化现象的能力,为今后进行文献学方面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4个专题:专题1:经部讲授要点:(1)经部文献的构成(2)十三经内容简介(3)经学流派的传承专题2:子部讲授要点:(1) “子部”的概念与早期子部文献的性质(2)各时期子部文献的构成(3)先秦诸子与“子学”的开展专题3:史部讲授要点:中国古代史学开展史部文献的分类及其构成各时期子部文献的内容专题4:集部讲授要点“集部”的概念与早期集部文献的性质集部的分类及各时期目录著录情况(3)各时期集部文献的分类与构成同文学开展的关系三、教学方式本课程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引导学生针对课程的关键内容及时查阅目录文献及相关重要著作,熟悉经、史、子、集各部的文献概况。
并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的形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及期末考试成绩两个方面对学生做出相应的教学评价。
1 .通过听课、课堂回答下列问题及讨论发言的情况,考查学生的接受是否到达课程的预设目标,掌握了课程的基本内容。
2 .以读书报告的形式考察并评价学生对重点文献的研读情况。
文献学 教学大纲
文献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70132Z10课程名称(中/英文):文献学/ Bibliography课程类别:专业选修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材、教学参考书::《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要》,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陶敏:《中国古典文献学》,岳麓书社2014年。
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选修课,是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学习的进一步延伸,也是继续深入学习研究汉语言文字学和古代文学、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必备基础课程和重要工具。
中国古典文献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汉语史、中国语言学史等课程相辅相成,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深入学习研究古代语言、文学和文化必须具备的文献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要求,参照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阐述本课程所承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古文献的载体、体裁、体例及体式以及目录、版本、校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学会整理古典文献的基本方法,能熟料地检索、查寻和处理文献资料,更好地为中国古代文学史、汉语史等的学习与研究服务。
3.学习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笔试等形式,将作业测评、论文、期末考核结合起来,进行多种类型的全过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32时)
中国古典文献学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2,周学时2,学分数2。
主要讲授内容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概念、文献的形态、分类、流布、藏佚、目录、版本、校勘、文献利用相关专题。
二、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相关专业学习和研究打好文献学基础。
三、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以文献调研为辅。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教学时数3)一、“文献”原始及其含义“文”“献”文献定义文献与文化二、中国古代文献的数量与质量三、文献学及其本质文献学即类求书,因书究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方法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意义▲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文献?什么是中国古典文献学?2、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意义何在?第二章文献的载体形态与装潢样式(教学时数3) 一、文献的形态甲骨青铜石刻竹木缣帛纸张二、纸质文献的装潢样式方式纸的发明印刷术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古籍的装帧版式▲复习思考题1、中国古典文献主要有哪些形态?2、中国古典文献有哪些书写方式?3、了解纸质文献的装潢样式。
第三章文献的产生、流布与藏佚(教学时数5) 一、文献的产生方式著作编述抄纂二、文献的撰著体例书名篇题署名三、文献的流布讲唱镌刻抄写印刷四、历代官府藏书与散佚收藏概况兵燹水火中的散佚五、历代私家藏书著名藏书家文人藏书的意义六、文献聚散与文化传承先秦文献的形成与传播汉代学术六朝文献藏佚与文化▲复习思考题1、文献的著作、编述、抄纂之区别何在?各举3部文献为例。
1、古代君王在文献流布与藏佚中体现了怎样的角色?2、秦始皇焚书对汉代学术有什么影响?第四章文献目录学(教学时数8)一、目录与目录学目录的产生目录的著录目录学定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二、文献目录的分类沿革四分法的逐步确立四分法确立后的内部调整目录分类与文化学术的发展三、文献目录的著录事项书名篇卷版本真伪存佚提要大小序撰人四、文献目录的类型综合目录:公藏目录私藏目录史志目录联合目录专门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目录学的关键在辨章学术和考镜源流?2、目录提要一般包括哪些内容?3、“楚辞”文献在目录学中有何特殊性?4、选择一个时段,分析文学发展演变与目录学的关系。
《中国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文献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标中国文献学,是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本课程主要包括文献学基础知识、文献的版本、文献的校勘、文献目录、文献的辑佚与辨伪、主要文献类型简介等多个板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养:1.能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学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与方法。
2.能够科学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提高利用数据库和工具书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提升撰写专题论文的能力。
4.通过阅读古典文献相关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素养。
5.培养和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献的认识、接受和传承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要求:1.文献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1.教学内容:(1)学习文献及文献学的概念。
(2)文献的载体(3)文献的形成与流布。
(4)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2.重、难点提示重点:文献的形成难点:在于文献学的载体、流布第二章文献的版本(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4)1.教学内容:(1)版本的含义以及版本的各种类型;(2)“善本”的界义及版本的鉴定方法。
2.重、难点提示重点在于版本及鉴定方法,难点在于版本的鉴定方法。
第三章文献的校勘(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4)1.教学内容:(1)文献讹误的类型(2)校勘应具备什么条件。
(3)校书的主要方法2.重、难点提示重点在于掌握校对书的方法;难点在于如何鉴别文献中的讹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2014年9月《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编号:010131009总学时:36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一、教学目的与任务1. 教学目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涵盖了中国古代文献整理、编辑、出版、利用、研究的各方面基本功,通过开设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有利于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并对学生今后从事中国文化的传播、文献的编辑出版、古籍的整理利用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古代文献、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领域教学及整理研究人才奠定基础。
2. 教学任务:通过该课程的讲述,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典文献的性质、范畴、基本构成及其对当今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古典文献研究的基本情况,文献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与有关的基础知识。
再次,要使学生掌握整理研究古代文献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明确当今整理研究古代文献的历史使命,为从事古代文献整理研究工作和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文化研究、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着培养兴趣,夯实基础,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对古典文献学的内容进行梳理,选择最为基础、最为实用的内容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入门内容。
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重点讲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献的载体、编纂体例、目录、版本、校勘、注释、辑佚、辨伪等,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古籍的整理、编撰、研究常识,掌握中国古代文献的发展源流与整理方法。
第二,对中国历史上的不同类型文献及代表性作品获得初步了解与印象,提高对古典文献的查找、阅读、整理、开发与利用的兴趣,奠定从事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教育、传播与研究工作必备的文化素养与业务素质。
第三,通过文献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加强综合人文审美素质,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国际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导论第一节“文献”与“古典文献学第二节古典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与功用第三节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教学重点:文献的古义与今义;文献学的定义;古典文献学的定义与范畴;学习古典文献学的意义。
教学难点:古典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时代划分与概况。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文献定义,掌握文献的古义与今义,熟悉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学在历史上的发展分期与各个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第一节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第二节古典文献的传抄方式第三节古典文献的类型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类型载体的文献的形成与发展;与文献载体形成的有关要素。
掌握总集、别集、丛书、类书等不同文献类型的定义、功能、种类及编排体例与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古典文献载体的时代演变;古典文献类型的划分与各类型的特点;古代工具书的编排体例与查检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文献载体的各种类型,理解文献载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各载体的各种特点;理清古典文献从口头传抄到书面传抄的脉络;明确区分古典文献的不同类型并明了每一类型的特点。
第二章古典文献的目录第一节目录与目录学第二节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第三节古代目录的分类沿革第四节古代目录书的类别第五节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目录之定义与基本结构;中国古典文献目录学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成果;古代目录分类方法的演变;“六分法”与“四分法”;古代目录书的基本类别。
教学难点: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如何利用四部分类法查找文献;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目录学著作为学习和研究服务。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目录学的悠久历史与主要成就,了解古典目录的分类与沿革,认识掌握目录学是治学的重要门径,学会如何利用目录学著作以及图书目录来治学。
第三章古典文献的版本第一节版本的源流及名称第二节版本的类别第三节纸书的装式第四节版本的鉴别与选择教学重点:什么是版本与版本学;版本学具备哪些功用;中国古籍版本的类别与纸书样式;古籍版本鉴别与选择。
教学难点:中国纸书装帧形式的演变与各种形式的特点;如何依据版本形式、书籍内容和前人研究成果鉴别与选择中国古籍版本。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籍版本的源流与版本的重要性,认识古籍版本的类别与纸书的不同装帧样式,分清不同类别版本的特点和各种纸书装帧的优缺点,初步掌握版本鉴别与选择的相关知识。
第四章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一节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第二节校勘的资料第三节校勘的主要方法第四节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教学重点:校勘的定义与范畴;古籍校勘的必要性;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主要类型;校勘所依据的资料;古典文献校勘的主要方法与处理形式。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掌握中国古典文献校勘的不同方法;对古典文献校勘的实践操作。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原因及错误类型;了解校勘所依据的主要资料类型;掌握校勘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校勘成果的不同处理形式;能够针对部分古典文献进行简单的校勘实践操作。
第五章古典文献的辨伪第一节古文献中的伪书第二节古典文献的辨伪第三节辨伪活动的历史第四节伪书存在的价值教学重点:伪书及中国古典文献中伪书产生的原因;中国古籍辨伪活动的历史分期以及主要成果;辨伪的意义及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中国古籍辨伪活动的历史以及主要成果;古籍辨伪的基本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中的伪书及其产生原因,了解中国古代文献辨伪工作的主要成果,了解辨伪的意义并初步掌握辨伪的方法。
认识历代伪书存在的价值。
第六章古典文献的辑佚第一节古典文献的亡佚第二节辑佚的基本问题第三节辑佚的基本方法第四节历代辑佚工作概述教学重点:中国古典文献辑佚的涵义;历代文献散佚的情况及原因;辑佚工作的标准、程序及资料准备;古典文献辑佚的基本方法;历代辑佚工作的成就与评价。
教学难点:古籍辑佚的基本方法;历代辑佚工作概述。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散佚的主要原因,了解有关辑佚的涵义、范畴、标准、程序、影响因素、知识储备等基本问题。
掌握辑佚的基本方法。
了解历代辑佚的主要成果。
第七章古典文献的标点第一节从句读到标点第二节古籍标点致误原因第三节标点方法举要教学重点:中国古典文献标点方法的演变;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古籍标点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古籍标点的主要方法。
文献断句、标点的实践操作。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中国古代句读到现代标点的演变,认识古典文献标点致误的诸种原因。
掌握古籍标点的基本方法,能够对一段、一篇古代文献进行正确合理的标点操作。
第八章古典文献的注译第一节注释的内容及其原理第二节注释的名类及其术语第三节古文今译教学重点:中国古典文献注释的基本内容;中国古典文献注释的基本名类术语;古文今译的基本方法与标准、要求。
教学难点:古籍注释与翻译的基本方法;古文今译的标准;古文注释与翻译练习。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注释的源流及注释的内容,认识古书注释的基本名类术语。
认识掌握古文今译的标准和基本方法及要求。
能够对一段或几段古籍中摘出的文字进行基本合理的注释及翻译。
第九章古典文献的检索第一节传统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与途径第二节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教学重点:纸质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途径与注意事项。
电子文献检索的内容、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纸质文献检索和电子文献检索的具体操作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统纸质文献的基本检索方法与途径,认识掌握现代电子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的基本方法,能够具体操作完成并应用于学术研究的实践中。
第十章出土文献的整理第一节出土文献的类别及整理第二节简帛文献第三节敦煌文献第四节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教学重点:出土文献的主要类别与目前出土文献整理的概况;简帛文献与敦煌文献概况。
教学难点: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间的相互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出土文献的主要类别和基本整理方法,了解简帛文献与敦煌文献的概况。
认识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学时分配与教学方式总学时:36考查。
平时成绩占80%(作业、考勤、提问等),期末成绩占20%。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是本专业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的基础,它在中文类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是在古代文学、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之后开设的基础课、工具课,对于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训诂学、汉字学等课程是必要的补充,对今后的读书、工作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七、教材与参考书选用教材:《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参考书目:1.《校雠广义》,程千帆、徐有富著,齐鲁书社,1998年版2.《中国文献学概要》,郑鹤声、郑鹤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4.《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
5.《中国文献学》,王则远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6.《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孙钦善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导读法授课,并配合大量的课件、视频讲座,使学生对古典文献学有较为全面的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结合一定的课堂实践与课下作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