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解危急2脑病
续命汤——精选推荐
续命汤续命汤⿇黄10~30g、杏仁10~20g、桂枝10~30g、⽢草5~15g、⽯膏40~200g、⼈参10~30g、当归10~30g、⼲姜10~20g、川芎10~20g。
⽔煎分⼆次温服,待微汗出为度。
不汗,盖被助汗。
若不汗,更服。
总以汗出为度,但不可见风。
[⽅证]1.⼤青龙汤证咳⽽多涎唾,或⼼下痞虚,或头痛、腹痛者。
2.体格⿊胖病⼈,咳逆上⽓,⾯⽬浮肿,但伏不得卧,⼝⼲烦渴者。
3.肢体不遂、⾔语涩滞、茫然不知痛痒或⾝拘急不能转侧,属表邪兼内虚者。
[现代应⽤]1.以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塞、脑⾎栓后遗症、⼤脑软化症、颈椎病、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性神经炎、颅内压增⾼综合征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管哮喘、喘息性⽀⽓管炎、慢性⽀⽓管炎、肺炎、肺⼼病、慢性阻塞性肺⽓肿、百⽇咳、妊娠咳嗽等也有应⽤的机会。
3.其他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浆液性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病、神经衰弱、糖尿病、肾炎、风湿热、⾼⾎压病、⾯神经炎、⾎管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脑动脉硬化、颈椎基底动脉供⾎不⾜、⽪炎等。
[经验参考]《古今录验》载续命汤疗⼤痹,⼀⾝不遂,或半⾝⼀⼿⼀臂,⼝不能⾔,习习不知⼈,不觉痛痒(即本⽅去⼈参、⼲姜,加⼲地黄、防风、黄芩)。
服后当汗出,⽓下⾃复。
当慎护风寒,不可见风。
并疔上⽓咳逆,⾯⽬⼤肿,但得伏不得卧更善。
忌海藻、菘菜、⽣葱、芜荑。
从经⽂来看,本⽅所主的“中风痱”很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脊髓炎,⽽且病变的部位⽐较⾼。
四川乐⼭名医江尔逊先⽣以本⽅治疗急性脊髓炎、脑⼲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和氯化钡中毒所致的相同症状(赵典联,江尔逊学术思想述略,四川中医,1993;11(9):1)。
⽬前,经⽅家们对本⽅的应⽤已经扩展到脑⾎管疾病的领域。
如王占玺治⼀脑⾎管病⼈,晨起突然说话不利,语⾔混滞,右侧肢体运动不灵。
⾆质稍红,苔薄黄,脉象左细右弦滑。
《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急性⼤⾯积脑梗死急性脑梗死⼜称急性缺⾎性中风病,中医学归于中风、卒中、偏枯范畴,是临床常见的脑⾎管急危重症。
急性⼤⾯积脑梗死是⼤脑动脉主⼲尤其是⼤脑中动脉梗死,故具有死亡率⾼、致残率⾼的特点。
传统中医对中风的认识◇外风《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半,其⼊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去,邪⽓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调经论》篇:“⾎之与⽓,并⾛于上,则为⼤厥”,指出中风病位在头、在上。
《⾦匮要略》云:“⼨⼝脉浮⽽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肤。
浮者⾎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反缓,正⽓即急,正⽓引邪,喎僻不遂。
”指出中风病因为正虚邪中。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宋以前诸家论述多从外风⽴论:由于外感邪⽽发病,并随风邪逐渐深⼊,病情渐重。
◇内风⾦元时期,刘河间开“内风”⽴论先河,后世对中风病的认识从“外风”学说到“内风”⽴论转变。
唐宋以后医家多认为中风为肝肾亏损导致⽓⾎亏虚,痰瘀阻络,其病机不外乎风⽕痰瘀虚⽓,治疗上多以滋阴熄风,化痰通络,益⽓活⾎⽴法。
《内经》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之于⼈,犹相也,故肺可助⼼以⾏⾎脉,制肝以防阳亢,⽣肾⽔以涵⽊熄风;若肺失治节,则⾎脉不⾏,肾⽔不⽣,肝阳易动,终致脏腑失和,阴阳失衡,⽓⾎逆乱,则中风易作。
、另外,肺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与它脏关系密切。
可见肺在中风病的发⽣中占有举⾜轻重的地位。
历代医家论述中风病,多涉及⼼肾肝脾,⽽独不⾔肺,可谓千虑⼀失。
现代中医对中风的认识吴⽴欣等认为“中风”之风邪,当是外感六淫之统称,实指⽓候的异常变化,是中风病诱发因素之⼀;樊凯芳等认为中风病病机关键可以⼀⾔以敝之,⽞府闭塞⽽已;郑国庆等提出风药治风活⾎以治疗中风,认为中风病病位在脑,“⾼巅之上,唯风可到”,部分风药有确切的活⾎、⽌⾎或活⾎⽌⾎之功,可直接⼊脑发挥⽌⾎作⽤;⽂国英等认为脑中风为奇恒之府中风,与督脉关系密切,应该归属到六经之太阳病,治疗宜续命汤类⽅。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大医精诚节选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脉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
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衔耀声名訾毁诸医。
用地黄饮子治各种脑病
用地黄饮子治各种脑病地黄饮子出自金·刘完素《宣明论方》卷二,主治“内夺而厥,舌喑不能言,二足废不为用。
肾脉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不仁。
经云喑痱足不履用,声音不出者”。
其药物组成为:熟地、麦冬、石斛、五味子、山萸肉、巴戟天、肉苁蓉、制附子、肉桂、茯苓、远志、菖蒲。
功效为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陈宝贵临证将此方广泛应用于各种脑病,如脑梗塞、脊髓痨、脊髓空洞症、晚期肾炎、晚期高血压、格林巴列综合征等,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加减法如下:1.如足废偏于肾阴虚而见骨节烦热者,可加桑枝、地骨皮、鳖甲以退虚热;2.如偏于肾阳虚而见腰膝冷感者,可加淫羊藿、仙茅以温化肾阳;3.兼有气虚者,可加黄芪、党参以补气;4.若仅有足废不用之症者,可去菖蒲、远志等开窍之品;5.如纯属阴虚痰火盛者,可去肉桂、附子,加竹沥、胆南星、贝母、天竺黄以清化痰热。
典型病案案1 朱某,男,62岁。
患者于1月前患脑梗死,经住院治疗后遗留言语不利,饮水呛咳,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纳呆,二便调。
刻诊:患者面色(huang白+光)白,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无欲状,步履不稳,双下肢乏力,舌淡苔白腻,脉细弱滑。
查体:神清,精神弱,伸舌左歪,口角右歪,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右巴氏征阳性,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陈宝贵诊后考虑患者阴阳两虚,精髓不足,阳虚痰湿不化则上阻舌络而言语不利,经络不通则偏侧肢体麻木不仁,活动不利,故需滋阴益阳以治其本,化痰通络以治其标。
方选地黄饮子加减:熟地30克,巴戟天15克,石斛15克,肉苁蓉20克,制附子10克,五味子5克,肉桂5克,茯苓20克,麦冬15克,菖蒲30克,远志5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桑枝30克。
7剂,水煎600毫升分3次温服,日1剂。
患者服药后步履较前有力,言语不利稍有好转,患者饮食较前增加,舌淡苔白,脉细较前有力,效不更方,予再进7剂,症状明显好转。
此方加减共服药56剂后患者步履有力,饮食如常,言语流利,表情如常,基本恢复从前状态。
经方大师胡希恕:治脑病的经验
经方大师胡希恕:治脑病的经验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经方家,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为国内外学者所称道。
今天要分享的,是胡老治疗脑病的经验,赶紧看正文吧!涉及脑病的中医病证很多,临床常见的有:头痛、眩晕、呕吐、昏迷、中风、痴呆、痫证、癫狂、郁证、不寐、耳鸣、耳聋、痉证、痿证等。
现代医学可见于脑肿瘤、脑血栓、脑出血、癫痫、脑积水、脊髓灰质炎、更年期综合征、血管神经性头痛、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胡老用经方治疗有不少独特经验,今从治验看其一斑。
脑病繁烦何其多治疗首推大柴胡翻一翻胡老的经治病案,突出的印象是在治疗脑病中,使用最多的方剂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通过这些病案分析,可看出胡老治疗脑病的特点。
例1 (脑梗死)崔某,男,66岁,首都机场患者。
初诊日期1966年3月5日:两周前病发脑梗死,出现左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走路不稳,需人扶持,口干思饮,大便干,舌苔白根腻,脉弦滑数,血压190/120毫米汞柱。
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大黄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桂枝三钱,丹皮三钱,茯苓三钱,桃仁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二诊4月1日:上药服6剂,走路已轻快,已不用他人扶持,大便日3~4行,血压160/100毫米汞柱。
仍宗前方,大黄减为二钱。
三诊4日8日:左半身不仁明显好转,唯左臂尚不遂,血压150/96毫米汞柱,仍上方消息之。
按:以上是胡老治疗脑病的病案,无论是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都有用大柴胡汤的机会,当然其前提是,当患者出现其方证时才能应用。
惊狂缘本于亡阳桂枝救逆理应当例2 (癔病)王某,女,26岁,空军翻译。
旁观修理电线而受惊吓,出现惊悸、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时有喉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躁烦而骂人不能自控,逐渐消瘦,由两人扶持来诊。
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
关于脑病的中医经典
关于脑病的中医经典【原创版】目录1.脑病的定义和范围2.中医对脑病的认识和分类3.中医经典对脑病的理论阐述4.中医经典中的脑病治疗方法5.中医治疗脑病的优势和局限性正文脑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功能异常或者结构损害的疾病。
在现代医学中,脑病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脑梗塞、脑出血、脑炎、帕金森病等。
然而,在中医学中,脑病的概念和分类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
中医对脑病的认识源于古代医学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中医将脑病归于“头痛”、“眩晕”、“痫病”等范畴,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脑病的发生与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密切相关,因此,治疗脑病需要从整体上调理身体机能。
中医经典对脑病的理论阐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阴阳五行理论:中医认为,脑病的发生与阴阳失衡、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密切。
通过调整阴阳平衡、五行关系,可以恢复脑部功能。
2.气血津液理论:中医认为,脑病的发生与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有关。
气血津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流通不畅会导致脑部营养不良,从而引发脑病。
3.脏腑理论:中医认为,脑病的发生与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有关。
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脑部功能异常。
中医经典中的脑病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中草药、针灸、推拿、养生等。
其中,中草药治疗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中医治疗脑病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脏腑功能等,选择合适的中草药进行调理。
此外,针灸、推拿等方法也可以辅助治疗脑病,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等,达到疏通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
中医治疗脑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个体化治疗、副作用较小等。
然而,中医治疗脑病的疗效可能较慢,且在某些情况下,中医治疗无法替代现代医学的治疗。
备急千金要方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大医精诚节选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脉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
古为今用解“危急”
古为今用解“危急”作者: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9年第07期刘清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历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中西医结合危重病学。
对脓毒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心肺脑复苏、心脑血管急症、呼吸系统急症、临床疑难杂症等的中西治疗有深入研究。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大脑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中功能最完善、组织最复杂的器官。
它拥有指挥和控制人们语言、运动、意识、感觉等诸多方面的功能,因此被称为“思维的器官”。
脑部疾病的发病率大约占人类疾病的30%以上,它与先天遗传以及后天营养的摄入均有一定关联。
脑部疾病种类繁多,并且覆盖各个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脑病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比如大脑炎,它的患病人群基本为儿童;脑梗塞、脑出血的患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脑肿瘤则是全年龄段都可能发生。
大脑作为人体的“芯片”,任何一个小零件的损坏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最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目前最高发的脑病是脑出血、脑梗塞两种,合称为脑卒中。
在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的患者约1000万人,其中有75%的患者会残疾。
据北京市统计,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在所有死亡患者中居于前三位。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患者致残后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起居和工作,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古方今用”解救脑卒中的危机?专家表示,脑卒中的高发人群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的人群,并且嗜烟嗜酒和饮食不均衡的人群也极易受到脑卒中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由于作息时间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工作压力大等因素,让年轻人也成为了脑卒中的祸害对象。
高脂血癥发病年龄的年轻化,造成了脑卒中的年轻化。
专家提醒,不能认为年轻而掉以轻心,如果大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暂时性失明、舌头僵硬、无法发声等脑卒中的前兆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张觉人教授应用开窍与通窍法治疗脑病的经验
张觉人教授应用开窍与通窍法治疗脑病的经验张觉人教授应用开窍与通窍法治疗脑病的经验张觉人教授是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知名中医。
现任武汉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兼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七年,擅长治疗脑病、老年病。
余等有幸受张教授教导,跟师学习,收获颇丰。
张师认为通窍与开窍是中医学急症重要治法之一,所谓通窍者专为脑病而设,其病理基础是脑为清窍、清阳之腑,惜乎。
这一理论由于脑为奇恒之府,不似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产生的清心开窍法影响深远,以致于古今临床不时有开窍与通窍混淆出现。
由此很有必要总结张师运用开窍与通窍法治疗脑病的经验。
现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如下。
1.关于“窍”的解读及脑窍与心窍的含义开窍和通窍治法是中医急症的重要特色治法之一。
《说文》解窍为“穴也,空也”。
可见窍的早期含义为山中之孔穴,而窍在中医学中的含义则指目、鼻、耳、口、前后二阴,即中医所谓九窍,另有心窍说。
然则。
张师认为诸窍临床最有意义者。
或称在脑病研究中最为重要者在于脑窍与心窍。
从文字的组合来看,脑窍合称当指“头颅上的孔”。
《内经》就有多篇提到九窍、七窍。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不胜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灵枢·营气》“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然则《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息,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这里的“空窍”显然应该是指脑窍。
“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
(《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叶天士说的更为明了。
凡此对脑窍的界定,对中医临床拓展思路.正确运用通窍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欲解心窍的含义,张师看来必先理解“藏象”的定义: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的含义有二。
一指脏腑的解剖形态,另指脏腑的生理病例表现于外的征象。
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创新点
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创新点脑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外伤等。
中医在脑病的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中医脑病治疗方法也不断创新,为脑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中药方剂的创新传统的中药方剂在脑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对脑病病因病机的深入研究,中医专家们在方剂的组成和用药上进行了创新。
例如,针对脑血管疾病,不再局限于活血化瘀的经典方剂,而是结合现代病理生理机制,加入了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的药物,提高了方剂的疗效。
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中医在补肾填精、益气养血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神经递质等作用的中药,延缓了疾病的进展。
同时,中药剂型的创新也为脑病治疗带来了便利。
除了传统的汤剂,现代的中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剂型,使得患者服用更加方便,提高了依从性。
二、针灸治疗的创新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也不断创新。
传统的针灸多采用针刺穴位的方法,而现在,电针、艾灸、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增强了治疗效果。
电针疗法通过在针刺穴位上施加微量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艾灸则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穴位注射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穴位中,使药物作用更直接、更迅速。
此外,针灸治疗的穴位选择也有了新的拓展。
除了传统的经络穴位,还根据现代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知识,选取与脑病相关的特定穴位和神经节段进行刺激,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
三、中医外治法的创新中医外治法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且不断创新。
中药熏蒸、中药浴、中药敷贴等方法,通过皮肤吸收药物,避免了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消化和肝脏代谢的影响,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
中药熏蒸利用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患者身体,使药物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达到治疗脑病的目的。
中医脑病的历史沿革及其辨证论治研究
中医脑病的历史沿革及其辨证论治研究中医脑病的历史沿革及其辨证论治研究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浩瀚的中医药文献中,有关脑病的内容在早期就被述及,涉及面广,论述精到,多数观点都被作为指导思想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人对脑病的阐述远古至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逐渐形成,对脑的解剖生理及部分疾病就有了记载。
最早是在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中既有了类似头痛的记载,如“武丁因疾首而占卜”。
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载有“痉者,伤,风人伤,身信(伸)而不能(屈)”…、“伤而颈(痉)者,以水财煮李实,疾沸而抒,浚取其汁,寒和,以饮病者,其病甚弗能饮者,强启其口,为灌之”,并提出以熟李子汁治疗痉证,以酸味缓急柔筋。
、《黄帝内经》是对秦汉时期医学知识的全面总结,该书中大量关于脑病的论述。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中,即有五条涉及神经系统疾患,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等。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虽不言脑,而所谓“精明”的功能,却是脑的作用。
《内经》中言脑最确切的,莫过于《灵枢?大惑论》,其日:“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于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黄帝内经》的其他篇里,则广泛涉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病机、症候、治疗等内容。
如有关中风,就有“仆击”、“大厥”、“薄厥”等卒中昏迷期的描述,有“偏枯”、“偏风”、“风痱”等半身不遂的称谓。
《素问?风论》言:“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风人头,则为目风,眼寒。
”此处的“脑风”即指脑痛,“目系”即眼与脑相联系的脉络,应包括视神经。
脑病证繁奇,妙用柴胡剂!胡希恕临床验案,仅供参考归属于脑病的
脑病证繁奇,妙用柴胡剂!胡希恕临床验案,仅供参考归属于脑病的归属于脑病的中医病证颇多,临床常见的有头痛、眩晕、呕吐、昏迷、中风、痴呆、痫证、癫证、不寐、耳鸣、耳聋等。
脑系疾病的临床表现多较为复杂,胡老运用经方治疗脑系疾病有不少独特的经验,较为突出的是善用大柴胡汤,尤其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应用。
大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洗),生姜(切),大枣(擘),枳实(炙),大黄。
胡希恕先生认为,大柴胡汤的辨证核心是柴胡证兼阳明里实,在治疗上要少阳阳明双解,偏于泻法,所以在用柴胡治疗少阳证的基础上,去掉人参、甘草等补药,疾病已并于阳明,则须大黄兼攻里,人参之补,甘草之缓,反非所宜,故去之。
方中加入枳实、芍药、大黄等泻下药,使方剂组成偏于少阳阳明。
胡希恕先生在《伤寒论讲座》中说大柴胡汤的辨证关键是:有柴胡证,但已经病于里了。
故谨守二则,一则柴胡证具,二则病于里。
何为柴胡证?即少阳证,所谓口苦,咽干,目眩也。
此外,脉弦,胸胁苦满和往来寒热同样是少阳病的典型症状。
何为病于里?病于里,即阳明病,主要包括胃家实的阳明里证和身热汗自出的阳明表证。
大柴胡汤的阳明证,偏于前者,因为方中加大黄以通腹导滞。
胡老治疗脑系疾病常用的合方为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大黄与桃仁是化瘀血的黄金组合,另外还有芍药和丹皮,也能祛瘀,如果患者有瘀血又有柴胡证而不虚,可以用此方,假使同时燥热烦渴,再加石膏,有潮热谵语,加芒硝。
胡老认为这个合方能治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胡希恕先生医案案一:蒋某,男,25岁,西医诊断:脑震荡后遗症初诊日期1964年8月23日:于1957年因床倒受伤人事不知,6日后始苏醒,但后遗头晕、头痛、心烦躁等证,在当地先经西药治疗,不效,又找中医治疗,用药多是熟地、五味子、紫河车、核桃仁、龙眼肉、桑根、丹参、川芎等所谓补肾填精之品,也一直未见好转而来京求治。
近时犯头晕、头痛,颈项拘急且有上冲感,头痛如针刺,常心烦躁,心下堵,手足冷,眠差,每晚只能睡三四小时,大便干,舌苔白根腻,舌尖红,脉弦滑数。
50个古今奇难杂症古方
50个古今奇难杂症古方生活中,我们并不是一点小灾小病就要去医院的,这个时候就要学会自救。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50个奇难杂症立愈方,超实用,试过的人都说赞!一、治老眼昏花,欲求童子之明良方:(白内障、飞蚊症、迎风泪等眼疾)朴硝三钱,煲水一碗,逢农历十五晚上开始洗眼,连续洗十二晚,眼睛明如童子。
二、治各种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方立愈方:鲜侧柏叶一两,红枣七粒,三碗水煲一碗水服。
日服一次,连服三日。
诸咳俱除,效果神奇。
如慢性支气管炎者,需加鲜青苔一两齐煲水服。
每日一次,连续服七日。
老年性、年久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者可痊愈。
万试万灵,屡试屡验。
三、治鼻血长流不止立愈方:鲜车前草,即田贯草一两,任何一种干茶叶二钱。
三碗水煲一碗水服,鼻血立止。
每天一次,再服二次,永不复发。
可根治流鼻血。
四、治便秘立愈方:鲜生葱一棵捣烂敷肚脐。
十分钟大小两便畅通无阻。
五、腹泻立愈方:鲜番石榴叶一两,大米半两齐炒干,加二碗水煲一碗水服,腹泻立止。
六、治百足咬伤立愈方:鲜紫苏叶一片捣烂敷咬伤处,片刻疼痛立止。
七、治癫狗咬伤方:此病虽为小可,乃九死一生之症,可用班蝥(即土狗)七只去翅足为末,用酒冲服。
如小便盆内见衣味似狗形者为有效。
如无再服七次,无狗形亦不再发病。
此方累试累验,经验良。
八、治伤风感冒头痛、发烧头痛、头风痛立愈方:鲜鸡屎藤一斤炒干如茶叶状,用干毛巾包好敷头痛处,头痛立止。
如头风痛、偏头痛者,需每天一次,连敷三天,根治头风痛。
仙鹤草50克,任何一间药店有售。
红枣十粒,三碗水煲一碗水服。
日服一次,连服七日,可痊愈。
十、治肾虚腰痛、肾亏方立愈方:鲜红萝卜半斤,捣烂加一两白酒蒸热服,早晚各一次,连服七日。
腰背不痛,肾不亏。
十一、治风湿、类风湿良方:喝健步风湿酒根治风湿…(可点击了解详情或百度一下均可)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尤其是对月子风湿、游走性风湿、老寒腿特效十二、治骨质增生、肩周炎、颈椎炎、坐骨神经痛良方:鲜百花臭草(别名鱼花草)一撮捣烂,需用多少视患处。
中医脑病证辨证原则和临证备要
中医脑病证辨证原则和临证备要一、脑脑居人身之高颠,外为颅骨,内涵脑髓,下与脊髓相通,为髓聚之处,属“奇恒之腑”。
二、脑病证的特点1.《素问·五脏生成》说:“诸髓者,皆属于脑。
”故有“髓海”之称;因“脑者人身之大主”,是生命的枢机,是精髓和神明汇集发出之处,又称为“元神之府”;因眼、耳、口、鼻、舌诸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故又有“清窍之所在”之说。
2.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思维、主感觉认知、主记忆、主运动、主五志。
其生理特性表现为元神之府,不能容邪,犯之则病。
脑不但藏精气而不泄且督主一身之阳,喜静恶扰,藏元神,以清净明亮内持为贵,动扰则掉摇散乱,无所适从。
3.脑病在临床上多以动风、麻木、思维混乱、神情呆滞、神机失用、拘挛、疼痛等为主症。
三、辨证原则1.脑病可分为脑病和髓病,有虚实之分。
虚证多由先天赋不足,或年迈肾精亏耗,或房事过度,或久病血气虚弱,或情志内伤等,导致髓海空虚、元神失养等证;实证多由风火激荡、风盛湿郁、气虚血滞或外伤等导致痰浊蒙窍、脑络瘀阻、痰火扰神、风痰瘀阻等证。
2.脑的病理主要表现为髓海不足,元神失养,或痰瘀火扰,脑气不通,神明不清,则发痴呆;气血逆乱,横窜经脉,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则发中风;重阴重阳,神明逆乱,则癫狂;肝气逆乱,神不守舍,则癫痫;筋脉失养,虚风内动,则颤振;经气遏或经脉失养,则头痛眩晕;阴虚阳盛,阳不入阴,则不寐多梦。
诚如《灵枢·海论》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因此,脑系病证大致可分为脑体(髓减、络阻、窍闭)脑用(智能、知觉、运动、情志失常)等类别。
3.脑病的治疗原则是调阴阳,和气血,补虚泻实,注重与五脏六腑相联系,综合调治。
补虚有补肾、健脾、益气、养血诸法,泻实有祛风、化痰、清热、开窍、活血、化瘀、通络等法,虚实相兼者又当扶正祛邪并重。
四、临证备要1.脑具有协调五脏六腑功能的作用,通过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以及经别的络属关系与五脏六腑发生联系,另外也通过脑髓发出的脑气筋散布脑气入脏腑,发挥支配脏腑运动与感受感觉的作用。
浅谈中医在急危重症中应用
古代医家辨治急症的经验
• 《内经》:“真心痛,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 汉.张仲景《伤寒论》提出阳明高热之 白虎汤;风寒束肺的暴喘之小青龙汤; 热痢之白头翁汤;热性出血之大黄黄连 泄心汤;阳脱寒厥之四逆汤等. •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急症的肠 吻合术,并记录了内外妇儿五官等急 症一方一论。
中医不是不能治疗急危重症 而是没有树立用中医治疗的观念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根银针定终身” 。
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疾病,这种 看法是---片面的!
两千多年来,中医在治疗急症和抢 救危重症患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 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尤其在治疗急性 传染病、中毒、抽搐、偏瘫、昏迷、 小儿肺炎、急腹症以及循环衰竭、休 克、肝或肾机能衰竭等导致死亡的急 、重、危症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当年黄帝与岐伯坐在明堂 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上 穷天纪,下极地理,其视野之开 阔,问难之精微,似乎已预计到 中医学要走向世界……
浅谈中医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l
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
中医能治疗急危重症?
找中医看病 大多是慢性病需要调养的!
扁鹊治虢国太子
一次,扁鹊路过虢国时,听说太子死了 ,就向旁人打听了太子的一些病情,心中 有数后,扁鹊请求进宫看看太子的仪容, 并声称能让太子死而复生,大家都很惊讶 ,虢国君王威胁扁鹊说,如果扁鹊不能让 太子活过来,就要把他扔到深山沟里去。 扁鹊切过脉后,确认了自己的想法,太子 得的是尸厥症,只是一时气厥休克而已。 于是扁鹊快速地在太子的头、胸、足等几 个穴位进行施针,并热敷太子的腋下,果 然不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之后太子继续 服用了扁鹊的汤药,很快就康复了。这件 事被大家广为流传,世人都说扁鹊是起死 回生的神医。
中医十问歌详解
中医十问歌详解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中医十问歌详解中医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谒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眼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此十问者,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也。
明此十问,则六变具存,而万病形情俱在吾口中矣。
医之为难,难在不识病本,而误施治耳。
误则杀人,天道可畏,不误则济人,阴德无穷。
学者欲明是道,必须先察此要,以定意见,以为阶梯,然后再采群书,广其知识,乂何误焉。
有能熟之胸中,运之掌上,非止为人,而为己不浅也,慎之宝之。
一问寒热问寒热者,问内外之寒热,欲以辨其在表在里也。
人伤于寒,则病为热,故凡病身热、脉紧、头疼、体痛、无汗,而且得于暂者,必外感也。
盖寒邪在经,所以头疼身痛,邪闭皮毛,所以拘急发热,若素日无疾而忽见,脉症若是者,多因外感。
盖寒邪非素所有,而突然若此,此表证也。
若无表证,而身热不解,多属内伤,然必有内症相应.合而察之,自得其真。
凡身热经旬,或至月余不解,亦有仍属表证者。
……其病必外症多而里症少,此非里也,仍当解散。
凡内证发热者,多属阴虚,或因积热,然必有内症相应,而其来也渐。
盖阴虚者必伤精,伤精者必连脏,故其在上而连肺者,必为喘息咳嗽;在中而连脾者,或妨饮食,或生懊懐,或为躁烦焦渴;在下而连肾者,或精血遗淋,或二便失节。
然必倏然往来,时作时止,或气怯声微,是皆阴虚证也。
凡怒气七情,伤肝伤脏而为热者,总属真阴不足,所以邪火易炽,亦阴虚也。
凡劳倦伤脾而发热者,以脾阴不足,故易于伤,伤则热生于肌肉之分,亦阴虚也。
凡内伤积热者,在症痞必有形证,在血气必有明征,或九窍热于上下,或脏腑热于三焦,若果因实热,凡火伤在形体,而无涉于真元者,则其形气声色脉候自然壮丽,无弗有可据而察者,此当以实火治之。
凡寒证尤属显然,或外寒者,阳亏于表,或内寒者,火衰于中,诸如前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为今用解危急2脑病月28日养生堂刘清泉2012年2月28日BTV北京电视台养生堂20120228期刘清泉《古为今用解“危急”》(2)脑病。
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痴呆症、小儿脑瘫、癫痫、帕金森病、脑外伤等脑病、神经损伤性疾病占人类疾病总数的30%左右。
脑病分类我们常知道的脑梗塞、脑出血这些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四高的特征。
脑梗塞脑梗死(脑梗塞、脑梗、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闹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与其相关性较大的几个疾病是: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
脑梗塞通常表现是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常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偏瘫等症,易发脑梗塞的多为中老年人。
脑出血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
发病后,患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并有脉搏洪大而缓慢、呼吸深而慢、面部潮红、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表现;多数伴有中枢性高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脑萎缩痴呆症脑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类神经精神性疾病。
脑萎缩包括小儿脑萎缩、成人脑萎缩。
以老年人多见。
萎缩在临床最主要的症状是痴呆,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老年痴呆症。
脑萎缩属中医“痴呆”、“健忘”、“眩晕”、“痿证”、“震颤”等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脑,但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机制属本虚标实。
脑萎缩是多因性的。
由遗传、脑外伤、中毒后遗症、脑梗塞、脑炎脑膜炎、脑缺血、缺氧、脑血管畸形、脑部肿瘤、脑中风、癫痫长期发作、烟酒过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病变、脑动脉硬化、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脑实质破坏和神经细胞的萎缩、变形、消失,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
小儿脑瘫小儿脑瘫即小儿脑性瘫痪,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患儿脑部损害的一种综合征。
在出生前后1个月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损害所导致的中枢性的多种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或呆滞,抽搐或顽固性癫痫等。
癫痫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所涉及的部位不同,可表现为发作性的运动、感觉、植物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
癫痫最主要的特征是长期、反复地自发性痫性发作(即抽风发作),尤其是颞叶癫痫,大约有60%~70%的颞叶癫痫患者虽经长期正规的抗痫治疗病情仍呈进行性恶化,最终发展成慢性难治性癫痫,并导致严重的智能障碍。
帕金森帕金森是一种突发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特征是动作的缓慢与缺失,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
又名:帕金森病,震颤麻痹。
帕金森在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中占第四位。
在≥65岁的人群中,1%患有本病;在>40岁的人群中则为0。
4%。
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
脑病原因脑神经因素引起的脑病由于大脑受到病毒感染、物理创伤、化学物质的中毒、高热、缺血或缺氧(中风)等原因直接导致大脑神经细胞的损伤、死亡、重者危及生命,轻者出现小儿脑瘫、偏瘫等疾病,过度用脑、长期睡眠不足、年龄的增大,神经营养物质的不足,都可能使大脑过早的衰老、退化,出现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精神、性格、情绪、睡眠、运动能力的改变,严重的出现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
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脑病由于脑血管退化或病变引起的大脑疾病,急性发病并迅速出现脑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称为急性脑血管病,也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脑卒中,具有发病高,致残率高和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
由于年龄是脑动脉硬化的一种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因此,随年龄的增长,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更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与环境因素、气候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密切关系,它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指可以控制或治疗的危险因素,其包括:① 高血压,② 糖尿病,③ 高血脂症,④ 心脏病,⑤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⑥ 颈动脉狭窄,⑦ 脑血管疾病史,⑧ 吸烟,⑨ 酗酒。
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系指不能控制和治疗的危险因素,其包括:① 年龄,② 性别,③ 遗传,④ 种族。
脑血管疾病按动脉损伤分为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及其他种类动脉性疾病。
按静脉损伤分主要是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其中最常见的是脑梗死、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 20 - 30 %,在动态下突然出现明显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瘫痪的中老年人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脑 CT 扫描检查可以很容易确诊,并能与其他疾病鉴别。
威胁脑病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
也是当今社会、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据调查,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痴呆症、小儿脑瘫、癫痫、帕金森病、脑外伤等脑病、神经损伤性疾病占人类疾病总数的30%左右。
而且脑梗塞、脑出血等还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四高的特征。
我国每年脑病新发病人约1000万例,其中致死致残率约占75%。
中医治疗脑病(一)先天不足,肝肾虚损:症状表现为智能低下,反应迟钝、形体笨拙,动作发育落后,抬头,翻身,坐、爬、立、行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张口流涎,生齿、言语落后,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二)后天失养,脾肾亏虚:症状表现为柱骨软弱、头项无力、腰脊无力、坐立不稳、口软唇弛,咀嚼困难,反应迟钝、言语不清、肌肉萎软、喜卧少动、神情淡漠、舌淡苔薄、脉沉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补肾壮骨。
(三)痰瘀互阻,脑窍闭塞:症状表现为肢体挽急、关节不利、动作迟缓、脚尖着地、角弓反张、语言不利、失聪失语、或四肢抽搐、行为异常、智力低下、舌淡苔腻、脉弦滑。
活瘀化痰,通络开窍。
(四)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症状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笨拙、手足震颤、烦躁多动、言语不清、手足痉挛、姿势异常、肌肉瘦削、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剥苔、脉细。
治法:滋养肝肾,柔肝熄风。
有益健脑的方法一、手指运动健脑。
手指功能的技巧锻炼可促进思维,健脑益智。
二、按摩健脑。
两手十指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做“梳头”动作12次;然后两手拇指按在两侧太阳穴,其余四指顶住头顶,从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线按摩12次;最后,两拇指在太阳穴,用较强的力量做旋转按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12次。
三、增强脑力劳动。
老年人应积极培养学习兴趣,参加脑力劳动,可以防病抗衰老,预防老年性痴呆症。
四、浴脑锻炼。
每日清晨起床后,宜到户外散步或做体操、打太极拳等,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唤醒尚处于抑制状态的各种神经和肌肉。
五、补脑益智。
常食核桃、黑芝麻、花生、豆制品、玉米、蜂蜜、海藻类、鱼虾、牛奶等有益大脑健康的食品。
六、节欲健脑。
节欲可养精,养精才能健脑养神,推迟大脑衰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软化血管的食物黑木耳:黑木耳加冰糖,能降血压和防止血管硬化。
黑木耳经常和蒜、葱一起食用,可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香菇:含有一种核酸类物质,可抑制胆固醇的产生,并可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变脆,因而香菇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蜂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K、B2、B6、胡萝卜素,能改善冠状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
枣:含有相当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
维生素P能防止出血性疾病。
核桃:含丰富的磷,可营养脑神经,还含有大量亚油酸,可防治动脉硬化。
茄子:含有维生素P,其中以紫茄子含量最高。
维生素P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
因此,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有较好作用。
番茄:含有维生素P,可保护血管,能防治高血压。
白薯:属于多糖与蛋白质的混合物,多吃可减少低血浆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血管硬化很有利。
玉米:含有大量亚油酸、维生素E等,能防止血管硬化。
气的作用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运行最重要的,靠的是气。
气是人的生命源动力,是推动血液运行的核心。
只有气的运行顺畅了,才不至于出现痰浊、瘀阻、热毒阻塞脉络的问题;气不足,还会对血的约束丧失,出现渗血;气如果光升不降,血上冲头顶,就会出现瘀血,就会引发脑卒中、脑出血等等这些脑病的发生。
《抱朴子养生论》里也提到“多怒则腠理奔血,多乐则心神邪荡”。
《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
说明气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1.推动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都依赖气的激发,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脏腑、经络功能会减退,还会引起血虚、血脉瘀滞和水湿停滞等病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2.温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
即指气有熏蒸温煦的作用。
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是与气的温煦作用密切相关。
若温煦作用不足,便可出现畏寒肢冷,血运迟缓等。
3.防御作用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犯,,又能与入侵之病邪作斗争,若驱邪外出,则身体康复,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则易受邪而发病。
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精、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若这一功能不足,便可出现出血、自汗、遗尿、遗精等病症。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若这一功能失常,就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
上述气的五种功能,它们密切配合,相互为用,才能保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我们都知道“三高人群”是现在常被大家提起的字眼,除了高血压,高血脂这些问题也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黄帝内经》里就曾经提到这样一句话:“膏粱之变,足成大疔”。
这就是说肥甘厚味的东西转化成身体里的毒邪,这些瘀毒实际上就是造成动脉硬化的病基。
对于如何调理高血脂,可以采用绞股蓝来制作茶枕的方式。
绞股蓝性寒、味甘,有益气、降血脂、促进尿酸排出、调节血糖的作用。
绞股蓝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可以芳香醒脑、开窍。
绞股蓝的品种很多,但是真正用于中药入药的是七叶绞股蓝和五叶绞股蓝,是以全草入药的。
最早是在《金匮要略》里记载的。
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1、双向调节免疫系统绞股蓝能够提高巨噬能力,明显增高白细胞数,同时增加白细胞自身的吞噬功能,促进体内白介素的分泌,增加血清免疫蛋白的产生。
2、降血糖绞股蓝可以保护肾上腺和胸腺及内分泌器官,使之不随年龄的增长而萎缩,维持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