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用除法解决问题(1)
《用除法解决问题》课件

除法的注意事项
1 不能除以0
任何数除以0都没有意义。
2 小数的情况
如果被除数或除数是小数,我们可以化成分数后再进行计算。
3 除法原理的应用
除法应用也要考虑具体情境和相关原理,结合实际情境计算除法。
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如果两个正整数a和b,使得 a ÷ b 的商和余数都是整数,那么我们说a被b整除,余数为0。
分配物品
问题描述
5个小朋友要平均分配20个糖 果,他们每人分到几个?
使用除法解决问题
将糖果的总数20除以小朋友的 人数5,可以得到每人分到的 糖果数,即20 ÷ 5 = 4。
实际应用场景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除法 来平均分配物品,如糖果、蛋 糕等,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分享。
计算比例是有广泛应用 的。例如,可以用比例 计算人口数量,公司利 润分配比例等。法的重要性提升工程技能
在工程建设中除法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如计算物品分配、成 本平均等等,有效运用可以提 升工程技能。
提高数学能力
掌握数学运算可以使我们的数 学知识更加扎实,而除法作为 数学最基础的运算之一,掌握 它有助于提高数学能力。
实际应用
除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 用,如股票投资,汇率换算等 等。
除法的实际应用
1
运用于商业分析
2
分析各个领域之间的比例关系,以预
测未来的需求和趋势,做出商业决策。
3
运用于流量调度
将可用的流量按照比例分发到各个应 用程序中,以保证每个应用程序能够 获得相应的流量进行运作。
运用于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包括公共物品的分配和维护 等,通过除法可以实现快速、公平地 分配。
用除法解决问题
除法既是数学基础又是实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运算方式。在本次演示中,我 们将介绍除法的符号、表示方法以及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欢迎 跟随我们的脚步。
三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教案标题: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了解除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能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解题方法。
2. 能够正确运用除法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
教学难点:1.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的表达式。
2. 理解和应用除法的概念解决多步骤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有关除法解决问题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除法概念和运算步骤。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除法解决问题。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示例和图示,向学生解释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思路。
2. 强调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除法运算中的作用。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解题思路,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
3. 随机选择几个学生上台讲解解题过程,进行课堂讨论。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继续分发一些更复杂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多步骤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用除法解决。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除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思考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写下解题思路。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运用除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 提供更多的练习题和挑战性问题,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和讨论的参与情况。
2. 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解题思路的准确性。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1)》优质课件

2 5
。
科普读物的数量是故事书的 4 。
3
(2)图书馆有多少本故事书?
解:设图书馆有y本故事书。
4 3
y y
= 320 = 320÷
4 3
y = 240
答:图书馆有240本故事书。
这节课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同学们,下课吧!
x = 5500
答: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教材P37 练习八T4)
2.图书馆有科普读物320本,占全部图书的
2 5
。
科普读物的数量是故事书的 4 。
3
(1)图书馆共有多少本图书?
解:设图书馆共有x本书。
2 5
x = 320
x
=
320÷
2 5
x = 800
答:图书馆共有800本图书。
2.图书馆有科普读物320本,占全部图书的
5
看结果是不是 题目中小明体 内水分的质量。
成人的信息与 问题有关系吗?
答:小明的体重是35kg。
(教材P37 练习八T1)
练习
1.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约5200km,东西距
离是南北的 52 。南北相距约多少千米? 55
解:设南北相距约x千米。
52 55
x x
= =
5200 5200÷
52 55
4 5
根据“儿童体内
的水分占体重
的
4 5
”可以列出
相应的关系式。
水分28kg
体重?kg
小明的体重×
4 5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列方程解答
小明的体重×
4 5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 x kg。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除法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 除法的运算规则3. 除法的应用题解决方法三、教学重点:1. 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 除法的运算规则3. 除法的应用题解决方法四、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则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除法进行计算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除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应用题解决方法。
2. 示范法:通过示例题目,展示解题过程和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一、除法的概念和意义1. 引入除法的概念,解释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等分的运算。
2. 通过实物或图形,展示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除法是将整体分成若干等份的操作。
二、除法的运算规则1. 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除数、被除数和商的关系。
2. 通过示例题目,展示除法的运算过程和方法。
3. 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除法的运算规则。
三、除法的应用题解决方法1. 引入除法的应用题,解释解决方法。
2. 通过示例题目,展示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3. 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1. 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包括除法的笔算法则和简算法则。
2. 通过示例题目,展示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3. 练习题目,让学生提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五、除法应用题的拓展训练1. 引入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除法应用题,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2.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设计一份除法知识的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除法概念、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教案教案,以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难点,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学习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列竖式。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列竖式的方法,通过列竖式来进行除法运算。
列竖式是一种直观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2)除法口诀。
除法口诀是帮助学生记忆除法计算规则的重要工具,通过口诀的记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进行除法计算。
(3)应用实例。
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通过购物、分糖果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拓展。
通过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更加灵活的思考和运用。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通过除法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使用除法的技巧。
通过列竖式、除法口诀等方法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第三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题运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课时第3课时班级三年级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1、人教版三数下册第八单元第3课时2、第100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0-12题3、本单元解决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运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有了乘法和除法一步运算的基础,解决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的问题,不会很困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能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画图,了解和手机画图中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信息在小组中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后总结和归纳生活中一般性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导学提纲】一、复习铺垫二、新课研究1.观察情境图,你明白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试试看!说说你有几种算法?写出来!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会列式计算吗?3.尝试..完成..P100的“做一做”。
1.有3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6人围成一圈,__________?师:你能补充问题吗?师:为什么除法计算?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师出示团体操图片生补充后,让其列式指名说。
生:每个小圈多少人?鼓励正确的想法和板书设计:方法一:方法(二)分步:60÷2=30(人)分步:5×2=10(人)30÷5=6(人)60÷10=6(人)综合:60÷2÷5=6(人)60÷(5×2)=6(人)七、教学反思教师强调:解决问题时,先要弄清楚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问题,再想一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8篇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8篇《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教学目的初步培育门生在具体的生存情境中采集信息,提出题目并解决问题的本领。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
学生:表格。
教学进程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同学们,咱们先来猜做个游戏好不好?出示课件:想想,第十六个图形是什么样的?第35个呢?第98个呢?老师:我们应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真棒,猜得特别精确,实际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2、尝试题目,自主学习。
(一)表现例四的主题图,让学生察看。
老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之中也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发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甚么?你能依据图中的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一:有32个同学生二:教师要求每六人一组生三: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课件同步涌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师:你能帮教师解决这个数学题目吗?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法子算一算,入手吧。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老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给人人说说自己的算法?老师依据学生的口述板书,要是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候发问:师: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呢?余数二呢?那单位各是什么呢?(依据商和余数的单位发问:老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吗?余数二呢?生:商示意可以分五组,余数示意还多二人。
)(三)出示实习十三的第二题。
师:下面这道有关跳强绳的题目怎样解决呢?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9-八=十一(米)十一÷二=五(根)……一(米)答:可以做五根短跳绳,还剩一米。
3、小结。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2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55 页例 4 及练习十三的部分题。
教学目的: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包括: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以及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使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概念及其与乘法的关系。
2. 正确进行除法运算,特别是整除和余数的处理。
3. 将除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问题的实质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的作用。
2. 新课:讲解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然后,通过例题讲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除法计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被除数÷ 除数 = 商三、除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的作用,然后讲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内容简介本教案旨在教给学生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练习和应用,教师将帮助学生建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学会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实践教材》第三册。
2.教具:白板、马克笔。
3.学生教具:练习册、铅笔、计算器。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引入本课的目标和内容。
2.提问学生,你们平时遇到哪些需要用到除法来解决的问题?步骤二:复习1.复习除法的定义和符号。
–教师在白板上写下除法定义和符号。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复习除法定义和符号。
2.复习如何进行除法运算。
–教师通过例子来复习如何进行除法运算。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除法运算。
步骤三: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解决。
–例如:小明每天吃6个苹果,他一共有30个苹果,他能吃多少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学生个体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步骤四:应用拓展1.教师提供更复杂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解决。
–例如:小明想要买一辆价值15000元的自行车,他每月能存500元,他需要存多少个月才能买到自行车?–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步骤五:小结1.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总结除法的应用。
2.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步骤六: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并解释要求和截止日期。
2.学生将作业写在练习册上,布置完作业后,整理课桌,准备下节课。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回答问题和解题情况,以及练习册上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本周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将学生的讨论参与情况和表现纳入评价。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教案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3页例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二单元第9课时 (共10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我来分一分。
(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师:怎样列式?(12÷3=4)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几份?学生动手操作。
(用小圆片代替糖)师:怎样列算式?(12÷4=3)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求12里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看图说话列式。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3.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和“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教学例3左图(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所求问题是什么?(生:每个纸盒放几只?)板书:每个纸盒放几只?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用除法解决问题1PPT课件

动物园有小白兔8只,小灰兔24只,小黑兔的 数量正好是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总和。
1、小灰兔的数量是小白兔的几倍
2、你还能提出什么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总结
•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求摆2架飞机所用的小棒的数量是是5的几倍 求10里面有几个5
10÷5=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只要把它想作“求这个数里包 含了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 解决。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 18÷9=2
4号运动员跳的是3号的几倍
7
56÷8=7 40÷8=5
也表示(27)里面有(3)个(9 )
3、摆图形
第一行: 第二行:
6里面有3个2
在第二行分别摆出 第一行数量4倍的小
棒和3倍的小棒
6是2的3倍
小组合作在桌上摆2架 飞机、3架飞机,想一想
用了多少根小棒?
老师摆飞机用了( )根小棒,我们小组摆飞机用 了( )根小棒,我们小组用的小棒数量是老师用 的小棒数量的( )倍。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用除法解决问题1
1、直接写得数 56÷8= 7 49÷7= 7 63÷9= 7 35÷7= 5 16÷4= 4 72÷8= 9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际练习,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除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采购商品分配、装载物品等问题。
此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学生能够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采购商品分配、物品装载等问题•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除法的概念,如“小明买了10块糖,如果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几块糖?”这样的问题。
然后,教师可以介绍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逐渐了解除法是什么。
还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练习巩固学生的理解。
步骤二:案例分析(20分钟)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例如,采购物品分配问题:小明家有10人,需要采购20个面包,面包店只有10个面包,如何公平地分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思考,再进行讨论,最后学生们一起选择解决方案。
这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步骤三:练习(30分钟)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提供一些不同难度的练习。
例如,小明去买了30个橙子,打算送给4个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个橙子?还可以提供更加复杂的练习,如:三个人需要把12箱水分配到各自的货车上,每辆车最多能装3箱水。
请问该如何分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同时,学生也可以互相讨论,进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步骤四:总结(10分钟)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点和技能。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作业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结语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案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除法,了解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的概念。
2.了解除法和乘法的相互联系。
3.能够通过实际例子去计算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4.能够学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讲解除法的概念和解法。
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是求商和余数的过程。
商是一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运算,余数是除法运算中未能整除的数。
例如,10 ÷ 2 = 5,这里的10是被除数,2是除数,5是商。
10除以2得5,同时余数是0。
根据基本的除法原理,我们可以知道:被除数÷ 商 = 除数被除数–商× 除数 = 余数(因为余数一定小于除数)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被除数÷ 除数 = 商…… 余数其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都是我们需要求解的数值。
2.用乘法求解除法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除法。
例如,10 ÷ 2 = 5,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这个式子是否正确。
我们可以这样做:商× 除数 + 余数 = 被除数5 × 2 + 0 = 10如果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并加上余数,最终会等于被除数,就代表了我们的计算是正确的。
三、教学步骤1.理解除法老师应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除法、商、余数、被除数和除数。
学生们需要理解这些概念是如何在除法中使用的,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此概念。
2.实践与计算老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他们练习及掌握这种运算方式。
例如:4 ÷ 2 = 2 (这里的4是被除数,2是除数,2是商,0是余数)3.提供实际问题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到除法来解决它们。
这些问题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除法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例如:你想将你的50块钱分给10个人,请问每个人分到多少钱?解:50 ÷ 10 = 5,所以每个人可以有5块钱。
最新人教课标版二下《用除法解决问题》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1、
的个数是 的4倍。 苹果有多少个? 2×4=8(个) 2、
的个数是 2倍。 桔子有多少个? 6×2=12(个)
聪聪: 小明: 小华:
唱歌的有35人。
观众有5人。
(1)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35
7
35÷7=5
(2)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2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如硬度③ _大__于__各成分金属,熔点④_低__于__各成分金属。因使用不 同的原料,改变原料的⑤_配__比__,改变生成合金的⑥条__件__ 等,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因此,合金在工业上 具有比纯金属更广泛的用途。
3 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⑦_铜__合__金__。后母戊鼎(原称司母 戊鼎)是⑧_青__铜__制品,其成分为⑨__铜__、__锡__、__铅_。常见的 铜合金还有⑩_黄__铜__(成分是 11 _铜__、__锌__和__少__量__的__锡__、__铅__、_ _铝___)和 12_白__铜__(成分是 13_铜__、__镍__、__锌__、__锰__)。
②一般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
③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可以得到具有不同
性能的合金;
④合金比纯金属的导电性能更强;
⑤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
1 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什么?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青铜;主要成分是铜、锡和 铅。 2 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什么?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因为具有密度小、强度大的特性,且价格较便 宜。 3 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其合金大规模应用于航天航 空,利用的是合金的哪些优点?
第3课时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4=20(元)
探索新知
2.买一桶酸奶的钱可以买 6 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多少钱? 12÷6=2(元) 口答:一瓶矿泉水 2 元。
当堂练习
(1)买 4 个笔记本,一共需要多少钱? 4×4=16(元) 口答:一共需要 16 元。
(2)32 元可以买几个文具盒? 32÷8=4(个) 口答: 32 元可以买 4 个文具盒。
个计数器” ,也就是在求56元里面有几个 8元,应该用除法进行计算。
探索新知
想一想: 如果45元买了5辆玩具小汽车,一辆玩具小汽车多少钱?
45 ÷ 5 = 9 ( 元)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口答:一辆玩具小汽车 9 元。
45元买了5辆小汽车,求一辆小汽车多 少钱,就是把45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 是多少,平均分要用除法计算。
当堂练习
(3)【开放题】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不唯一) 27 元可以买几个羽毛球? 27÷3=9(个) 口答: 27 元可以买 9 个羽毛球。
课堂总结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意义,将
实际问题转变成等分或包含的形式,再列式计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课件
4 表内除法(二)
第3课时 用除法解决实际
问题
谈话导入
你喜欢玩玩具吗? 喜欢玩什么玩具?
பைடு நூலகம்
探索新知
探究点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解答正确吗?
一个计数器8元,7个 一共是8×7=56(元)
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56÷8=7(个) ,算对了。 提示:一个计数器是8元,要求“56元可以买几
探索新知
归纳总结: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或求一个数里包含多少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 计算。
用除法解决问题课件

高级应用
实际问题解决
除法不仅可以用于解决数学问 题,还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生 活中的情境。
商和余数的应用
商和余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 有很多应用,例如平均分配食 物或资源。
长除法和分数
长除法是解决分数运算的基础, 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分数的真实 含义。
练习题
1 基础知识练习题
用这些练习题来巩固你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的理解。
算术操作
除法是我们数学运算的基本操作之一,了解 它将有助于解决各种问题。
基本操作
1
进位和借位规则
2
当进行长除法时,我们需要根据规则 进行进位和借位操作,以便正确计算。
3
商和余数
在除法中,商是指结果的整数部分, 余数是指无法整除的剩余部分。
初等除法步骤
初等除法有一系列简单步骤,我们将 学习如何按照这些步骤解决除法问题。
练习题回顾和答疑
回顾一下我们之前的练习 题,并解答可能出现的问 题。
2 案例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案例题将帮助你将除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并提高你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拓展思考题
这些思考题将引发你的思维,并让你深入探索除法的更多应用与可能性。
总结
概述
我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了除 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 以及高级应用。
除法的重要性
除法是解决各种数学和实 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帮 助我们进行正确和公平的 分配。
用除法解决问题
欢迎来到我们的课程,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使用除法解决问题。除法是解决 各种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除法
基本概念
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于将一个数按照另 一个数进行均匀分配。
实际应用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

第3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用除法解决问题(P23例3)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 1教学内容分析例3呈现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对比的方式进行编排,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承前启后除法的意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实际问题。
2.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重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化解措施创设情景、自主探究、比较发现及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小圆片、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约5分钟)1.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2)怎样列算式?为什么用乘法算式?1.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
1.填一填。
18÷3=(6)想:3×(6)=18口诀:(三六十八)2.根据“四六二十四”写出4道算式。
(4)×(6)=(24)(3)解答正确吗?2.今天我们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4)=(24)(24)÷(4)=(6)(24)÷(6)=(4)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约20分钟)1.学习“平均分”问题。
(1)知道了什么?出示课本P23例3情境图左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2)怎样解答?为什么用除法?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分析数量关系,加深对除法的认识。
(3)解答正确吗?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将结果作为条件回到原情景中,体会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除法的定义和意义•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解题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介绍除法的教学PPT–白板、黑板或投影仪等辅助教具•学生准备:–笔、纸和计算器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先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小明有8块巧克力,要平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块巧克力?”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步:引入除法1.教师解释除法的定义和意义,即将一个被除数分成若干等份,求每份的数量。
2.教师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展示除法的符号“÷”,并给出一个简单的除法例子,例如:“8 ÷ 4 = 2”,并解释其中的含义。
第三步:探究除法规则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例如:–除数为0时的情况–除数为1时的情况–除数大于被除数时的情况2.教师通过实例演算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
第四步:练习和应用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并逐步加大难度。
2.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解题思路,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指导。
3.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用除法解决,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解决方法。
第五步:总结和拓展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解题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多步运算、余数等。
第六步: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检查和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估。
•学生在课堂上的解题过程和答案,以及对于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的呈现,也能够体现他们对于除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将除法与其他运算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运算符号和方法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更具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如分配资源、比例关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3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3, 以及练习九第2、3、4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 并能正确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合理完整解答的良好习惯。
3.是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 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习题。
(1)12个苹果, 每份4个, 可以分成几份?
出示题目, 学生读题, 列式计算。
引导:12里面有几个4?12÷4=3表示什么?(表示12里面包含3个4.)
(2)12个苹果, 平均分成3分, 每份是几个?
列式:12÷3=4,12里有3个4.
2.揭题:除法可以表示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图。
谈话:同学们, 跟老师到商店购物吧!
课件出示小熊、地球仪、皮球的价钱。
师:我有56元钱, 想买地球仪, 请问可以买几个?
出示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谈话:要求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先知道哪些信息?(商品的价钱, 总的价钱。
)
刚才这个购物的过程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一句话来表达?(56
元里面有几个8元)
要求可以买几个, 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人8元。
提问:应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用除法计算, 56÷8=)得数是几?你是怎样算的?(7, 用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
得数7表示什么?些什么单位名称?(7表示可以买7个)
学生回到, 教师板书:56÷8=7(个)。
口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2)检验。
谈话;我们的计算对吗?你有什么理由?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求出能卖7个地球仪, 一个地球仪是8元, 7个是56元, 7×8=56(元), 符合题目意思, 算对了。
2.课件出示汽车图。
谈话:老师想买这两小汽车, 可是它的价钱被小红遮住了。
小红这样提示我们: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 一辆小汽车多少钱?根据这个问题, 你能求出小汽车的价钱吗?
(1)学生独立思考, 尝试解决。
(2)小组交流。
你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做?
(3)反馈评价。
小结:小汽车的价钱, 就是求24里面有6个几, 像这样的问题也是用除法计算。
列式;24÷6=4(元)
引导口答:一辆小汽车4元。
(4)谈话:你能用解决上一题的方法自己检验码?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汇报检查方法。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互相提数学问题, 指名汇报, 集体交流。
4.刚才我们解决的我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也就是把总数按每份的数来分, 求可以分成这样的数几份, 或求每
份师几, 要用除法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九第2、3题。
独立思考, 尝试解决。
小组交流。
你是怎样解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反馈评价。
指名学生讲讲自己的思考过程。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4题。
完成第(1)(2)题, 学生独立做, 教师巡视, , 做完后,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说说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完成第(3)题, 你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巡视, 适时点评。
四、课堂小结
师;说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对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建议要告诉大家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问题, 用除法计算, 算式要写上单位, 计算完成后, 要及时把求出的答案代入原题进行检验。
【板书设计】
第3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一)
例3: 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56÷8=7(个)
想一想:一辆小汽车多少元?24÷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