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1-3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复习提纲简单版

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复习提纲简单版

《文化生活》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怎么办)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怎么办)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四个方面内容间的关系: 四个方面内容间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当代社会文化的特点 、 (1)文化产品的生产具有特点: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 )文化产品的生产具有特点:大批量、规模化、 原因:科技和大众传媒。 通。原因:科技和大众传媒。 (2)文化市场:斑斓色彩。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文化市场:斑斓色彩。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喜的变化和原因 ) (2)忧的现象与原因 )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 (1)当代人们对文化需求的特点P88 ) (2)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含义、要求。 )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含义、要求。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提高眼力, (1)落后文化 ) (2)腐朽文化 ) (3)落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P92 )落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2、文化生活中的主导文化 、 (1)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P9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和地位 ) (3)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

《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为《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全册内容。

本教案将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包括重点知识点、难点解析和复习建议。

通过本教案的复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二、第一单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1. 重点知识点:(1)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点;(2)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3)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方法。

2. 难点解析:(1)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适应性问题;(2)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3. 复习建议:(1)回顾课堂笔记,梳理传统文化相关概念;(2)讨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实际应用案例;(3)总结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方法,思考如何应用于实践。

三、第二单元: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1. 重点知识点:(1)民族文化的定义与特征;(2)民族精神的概念与内涵;(3)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2. 难点解析:(1)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共性问题;(2)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

3. 复习建议:(1)整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点;(2)分析不同民族的典型文化特色及其与民族精神的关系;(3)讨论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如何发扬光大。

四、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1. 重点知识点:(1)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2)道家思想的基本观点;(3)佛教文化的传入与影响;(4)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选择与阅读方法。

2. 难点解析:(1)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的融合与冲突;(2)经典著作的现代价值。

3. 复习建议:(1)复习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的基本观点;(2)选取一部经典著作进行深入阅读,分析其现代价值;(3)讨论如何将经典著作融入日常生活。

五、第四单元:文化交流与互鉴1. 重点知识点:(1)文化交流的概念与意义;(2)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3)文化交流的途径与方法。

2. 难点解析:(1)文化交流中的误解与冲突;(2)如何实现文化交流的互鉴与共享。

3. 复习建议:(1)回顾文化交流的相关概念与意义;(2)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3)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互鉴。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分解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分解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知识点梳理】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一、文化的含义及内容:P6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意识形态文化往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区域性)二、文化的特点(3点)P6-71.“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由人所创造,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是一种素养。

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来看,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

3.“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三、文化的形式P8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两大方面)P10-111.相互影响:(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的反作用: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一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b.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第一,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朗读训练教案:《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

朗读训练教案:《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

朗读训练教案:《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文化饮食一、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从唐朝时期的“食为民之天”到如今的“舌尖上的中国”,就能看出饮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其饮食文化中得以体现。

二、西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也有其独特之处。

它的基础是希腊和罗马古典思想,同时它也跨越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通常,西方饮食文化与礼仪、社会方面有关。

现代西方饮食文化则更加关注健康、环保等方面,如素食主义、清真食品等。

三、饮食文化的意义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

饮食文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饮食习惯、身体健康,更涉及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饮食文化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和地理背景,是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文化传统一、中华文化传统中华文化传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代表了中国的文和智慧。

它包括了诗、书、画、刻、术、书法、戏曲、音乐等等。

这些传统的文化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

二、西方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传统通过由古典时期开始的希腊和罗马文化,向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发展演变而来。

西方文化传统主要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历史和地理背景也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文化传统的意义文化传统在当前的世界上仍然非常重要,它是一种连接人们的纽带,能够构筑并保持着某种特定的社会、国家或文化的身份和认同。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传统具有着更加广泛的意义,能够保持并促进各民族、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多元共存。

文化节日一、中华文化节日中华文化节日经过了千年的发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些节日不仅仅是庆祝特定事件的时间,更是彰显着中国文化独特性的载体。

中华文化节日包括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二、西方文化节日西方文化节日同样有其独特性,舞龙、放炮、赏花观灯等活动与西方节日不同。

西方节日更多涉及到宗教、传统等方面,诸如圣诞节、万圣节等。

文化生活复习提纲(问题版)

文化生活复习提纲(问题版)

文化生活复习提纲(问题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1 体味文化1.文化是什么(1)内涵及内容(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广义、狭义的文化(4)文化生活的“文化”2.文化的形式和实质3.文化的社会作用1.2 文化与经济、政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注意:①文化具有双重性;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国内②国际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1)综合国力的含义(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3)我国的措施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2.1 感受文化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2.2 文化塑造人生1.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优秀的文化2.表现(1)丰富精神世界①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2)增强精神力量感染力和感召力(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表现、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为什么)(1)民族节日的含义、作用(2)文化遗产的含义、意义和作用、态度(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为什么)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注意:民族文化是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基本概念、特点、功能等方面的理解。

2.帮助学生梳理全册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2.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第四单元:文化发展的方向5.第五单元:文化影响人生6.第六单元:文化创新的意义与途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功能,掌握全册知识点。

2.难点:分析文化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1.复习导入:回顾第一单元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2.知识点梳理:a.文化的定义与特点b.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c.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文化现象,分析其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课时: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复习导入:回顾第二单元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2.知识点梳理:a.文化传承的内涵与意义b.文化创新的重要性c.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3.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文化传承与创新案例,分析其成功原因。

第三课时:第三单元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复习导入:回顾第三单元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知识点梳理:a.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3.案例分析:选取具体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案例,分析其成功原因。

第四课时:第四单元文化发展的方向1.复习导入:回顾第四单元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发展的方向。

2.知识点梳理:a.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b.文化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文化发展的世界眼光3.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文化发展方向案例,分析其成功原因。

第五课时:第五单元文化影响人生1.复习导入:回顾第五单元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人生的影响。

2.知识点梳理:a.文化对个人修养的影响b.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c.文化对人生价值观的影响3.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文化影响人生的案例,分析其影响原因。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Part
06
综合探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重视教育
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等措施,提 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培养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国民 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促进文化交流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吸收 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高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是帝国主义、新殖民主 义在国际关系领域对发展中国家及人 民进行文化渗透和控制的政策和手段。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又反 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 影响,文化与政治越来越分不开。
文化对人的影响
潜移默化
人们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 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会在 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形成相应的价
当代文化生活面临的挑战
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种外来文化涌入,对本土文化产生冲击, 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传统文化的流失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许多传统文化习俗逐渐被淡忘,传承面 临困境。
文化同质化现象
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得文化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化多样性受到 威胁。
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的问题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 知识点总结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文化生活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 综合探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目录
Part
01
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 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 越突出。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新提纲知识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新提纲知识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1)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文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重要标识。

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突出表现: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作用)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成因: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B、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①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③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④中华文化的意义: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①含义: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②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文化生活1-3单元知识点

文化生活1-3单元知识点

文化生活1—3单元知识点归纳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①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作为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①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②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二、文化的作用1、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

①相互影响: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c.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d.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②相互交融: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经济文化化);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经济化)。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政治文化化);借助文化渗透,推行强权政治(文化政治化)。

(3)文化与综合国力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②措施: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生活》主干知识复习提纲

《文化生活》主干知识复习提纲

《文化生活》主干知识复习提纲1.文化的作用(意义)(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的发展。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与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人与事)。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塑造人生。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的相对独立性(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都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3)因此,在发展经济、提高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必须发展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即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展文化,推进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是什么识记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怎样产生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文化的力量识记1、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力量内容: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作用:(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简单应用1、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的关系?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四、感受文化影响识记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五、文化塑造人生理解1、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三方面: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上的地位及作用?地位及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突出原因: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生活背书提纲

文化生活背书提纲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P104)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106)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P107) 4.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关系(P110) 5.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06) 6.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104) 7.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13) 8.如何不断提高两个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 思想道德目标(P111—112)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文字)及史书 典籍重要性地位(P64)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P66-P70) (1)独特性:(地位作用) (2)区域性: ①形成因素②发展态势 (3)民族性:(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原因及重要性意义)(P68)
第七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P72)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爱国主义的地位、作用、特征、主题(P72-75 )
4.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72、76、80、81)
5.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点)(P79、80、81)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喜和忧的原因及 表现)(P87) 2.如何解决文化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家、 企业、个人角度)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原因和内涵) (P88-89)
注意
教材中多处出现的“科技”、“教育”、 “基石”、“标志”、“-----者”等。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关系(P48-49) 2.文化创新的的意义(作用)、主体(P48-51) 3.文化创新的的途径(6点)(P51-55)(注 意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创新关系) 4.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P53) 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P55)

文化生活 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文化生活 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重要知识点归纳
三、传统文化
(一)是什么: 1、含丿 2、特点:继承性(表现4点)、相对稳定性呾鲜明的民族性 (二)为什么(继承传统文化): 1、作用(积极的、消极的) 2、意丿(对民族呾国家、对个人) (三)怎么样(继承传统文化): 1、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发展:推陇出新、革敀鼎新 3、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第一框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二、当代人们的文化需求 1、是什么:特点(三多) 2、为什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呾人民生活水平丌断提高。 3、怎么样:(1)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2)人民大众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 文化。 (3)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呾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丿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 的大众文化。
半期考试复习—当堂练习2
(2011高考天津卷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呾灵魂,是国家发展呾民族振 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巠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 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 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 社会开放。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 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和 意义(各写一点即可)
第二单元 易错易混点归纳
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呾国家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向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 3、丌同民族文化乀间是丌可相容的。 4、传统建筑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5、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呾传播的主要途徂。
6、新的传媒的出现就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7、文化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8、对徃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先继承后发展。 9、文化创新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呾汗水。 10、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徂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019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doc

2019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doc

2019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第二单元文化生活复习提纲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文化多样系主要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我能花的韵味。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仅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3452019-10-17第二单元文化生活复习提纲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文化多样系主要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我能花的韵味。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仅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3452019-10-17第二单元文化生活复习提纲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文化多样系主要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我能花的韵味。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仅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3452019-10-17第二单元文化生活复习提纲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文化多样系主要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新)必修3文化生活1--2单元复习提纲

(新)必修3文化生活1--2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的内涵、特点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的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二、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对社会:(1)文化与经济、政治①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第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综合国力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对个人(1)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内容):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3)特点: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4)作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①丰富精神世界②增强精神力量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文化多样性1.文化的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表现①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生活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

文化生活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

《文化生活》1至3单元复习要点一、文化的含义与特点(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的实质)(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①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渐培养出来的。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4)文化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文化的力量1、文化的形式(P8第一段)从静态看:思想、理论、科学、文学、教育、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从动态看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乏,精神上也不能空虚,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1、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2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2、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1)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复习规划教案:《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指引你制定计划

复习规划教案:《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指引你制定计划

不久后,文化生活的考试就要到来了。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以便在考试中好成绩。

为了确保你的学习计划是正确且有效的,在此给大家提供了一份关于文化生活全册单元复习提纲指引,来指导你制定计划。

第一步:了解题型分布
在考试前,我们需要了解文化生活全册单元的题型分布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复习。

根据以往考试的情况,文化生活全册单元的题型主要有三种:选择、填空和简答题。

因此,在复习时们需要重点关注这三种题型的内容和思路。

第二步: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题型分布的情况,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

我们需要安排合理的时间,使每个单元的内容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复习。

同时,我们还需注意复习的深度和广度,不仅仅要了解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还要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重要性。

第三步:上手实践
实践是检验计划是否有效的最好方法。

因此,在进行复习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复习资料,包括文化生活的课本、练习册和知识点总结笔记等。

我们需要根据计划的安排进行复习,并记录下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便下一步的调整。

第四步:反复巩固
反复巩固是为了使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刻和牢固。

所以,我们需要在复习后进行总结,并及时对自己的复习策略和计划进行调整。

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所学的知识和解决难点,以加深我们的学习和理解。

为了在文化生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系统性地复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需要不断反复巩固所学的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交流与讨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形式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文化的作用”知识点归纳对社会: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对个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具体表现在: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但是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因和原则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因: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5、★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及其他6、★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大众传媒:①出现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②主要形式: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③功能: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4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7、★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如何推进?意义:历史上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而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如何推进:①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8、★传统文化的含义和主要形式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主要形式: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9、★★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双重影响:特点:①继承性。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双重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的作用。

10、★★★如何继承传统文化?①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1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①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14、★★文化创新的意义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5、★★创新与继承的关系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

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16、★★怎样看待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17、★★★如何进行文化创新?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④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⑤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我们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8、★★★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的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们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留存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国文学艺术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长期处在世界的前列,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1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0、★★★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基本内涵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