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山青青》备课教案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山青青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山青青
教学目标
1.了解“山青青”四个字的意义。
2.理解一年四季山的变化,并能简单地描述。
3.通过观察图片、课文和教师的解读,感受山的气息,养成爱护大自然、
珍惜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PPT、视频、图片等。
2.课堂用具:挂图、黑板、文具等。
教学流程
自我介绍
大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诗
‘山青青’,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
课前准备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山的图片,让学生们围观。
导入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山,以及不同时期山的变化(春
天花朵盛开,夏天青山与蓝天相得益彰,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教学内容
1.阅读课文
请学生们一起阅读课文《山青青》。
山青青,树浓浓。
夏日行人欲断魂。
黄河入海流无穷。
白雪爱山复爱江。
2.诗歌欣赏
请学生们听教师的介绍欣赏诗歌,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在课前展示的图片。
3.诗意解读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诗歌的诗意,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4.诗歌朗诵
请学生们脱口而出诗歌,用朗诵的方式表达诗歌的内涵。
课后延伸
在家自己用句子或画画的形式,再次表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谢,提出珍爱环境的口号和方法。
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作业、诵读等方式来考核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山青青》教案三篇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山青青》教案三篇《山青青》是语文S版一班级下册课文第 1 课。
本课是一首短小美丽的诗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景色的变化。
我预备了以下教案,盼望对你有关心!篇一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1)熟悉文中5个生字:“鸣、声、草、盈、蒙”;会写6个生字:“叫、苗、花、草、青、朵”,学习新部首“草字头”;(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妙,发挥想象,赞美春天。
2. 过程与方法:(1)图文结合,朗读感悟,培育语感;(2)观赏春景,引导想象,练习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同学体会春天布满生气的漂亮景象;(2)激发同学对春天的憧憬与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分析:1.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同学感受春天布满生气的漂亮景象,激发同学对春天的憧憬与喜爱之情。
2. 识字、积累语汇。
3. 课前预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课件导入1.老师要求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声音,充分想象情境。
课件播放录音:悦耳的鸟鸣声。
2.在同学布满迫切的期盼时,请同学睁开眼睛,观看课件展现出的6幅图片。
(展现课件第七屏)3.同学仔细看图,老师结合图片旁白导入:大地妈妈有四个孩子,它们是四个不同的季节,分别叫春、夏、秋、冬。
每到一个新的季节,大地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小伴侣们能不能告知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同学回答。
)你喜爱春天吗?(同学回答。
)是呀,春天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万紫千红,大家都喜爱春天。
今日,老师带来的这些漂亮的图片,也正是生活中的春景图。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吧!4.老师板书课题,同学一起读题。
5.学习“青”字:(展现课件第十五屏)(1)读音:“青”字为后鼻韵母,老师可以带读,或借助课件中的录音对同学进行发音指导。
(2)字形: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
“青”字下部像是个“月”字,留意“月”的第一笔是“撇”,而“青”字下部的那一笔是“竖”。
小学语文《山青青》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山青青》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山青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山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短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欣赏和赞美自然美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山青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句子结构和语法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山青青》的PPT或黑板。
(2)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山青青》。
(2)准备一本字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山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山的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山的了解和经验。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山青青》。
(2)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3)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
3. 讨论与表达:(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句子和短语。
(2)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短语进行创造性表达。
五、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短语写一段关于山的描述。
3. 预习下一课《水灵灵》。
一、教案设计概述教学对象: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山青青》,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并运用其中的词汇描述自然景物。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第一课时导入:通过展示山水画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山的认识和感受。
新课导入:介绍课文《山青青》,并带领学生朗读。
词汇学习:指出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如“山青青”、“水碧碧”等。
小学语文《山青青》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山青青》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山青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山青青”、“水碧碧”等。
(3)掌握课文中描述自然景色的句子和词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和自然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山青青》。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掌握课文中描述自然景色的句子和词语。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描述自然景色的句子和词语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山青青》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色图片或视频。
3.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或板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景色,引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看法。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山青青》。
(2)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气。
3. 理解课文:(1)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如“山青青”、“水碧碧”等。
(2)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描述自然景色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4. 观察自然景色:(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色图片或视频。
(2)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然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小组合作:(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色进行观察和描述。
(2)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
2. 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观察自然景色并描述的能力。
4. 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拓展:1. 自然景色写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写一段描述自然景色的文字,可以使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也可以自己创作。
《山青青》的语文教案
《山青青》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通过朗读、默写,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欣赏自然景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山青青》的朗读与背诵。
2.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3. 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象征意义的解读。
2. 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诗歌《山青青》的图片、文字。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诗歌《山青青》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学生自主练习背诵,组内相互检查。
3. 词语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山青青”、“水碧碧”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4. 结构与修辞:(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如首句、尾句等。
(2)学生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欣赏与感悟:(1)教师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2)学生发表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悟,组内交流。
(2)学生自主创作一首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诗歌,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朗读与背诵评价: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技巧,以及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山青青》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山青青》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山青青》,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展示山水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山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出课文《山青青》。
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山青青》。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景色描绘,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山青青》。
运用生字词写一段描述自然景色的短文。
2. 拓展作业:调查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书写、用词准确性以及表达能力。
3. 拓展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了解程度,以及提出的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创意性。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创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任务驱动教学:布置课后作业和拓展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讲解。
2. 图片素材:收集相关的山水景色图片,用于导入和课堂讨论。
小学语文《山青青》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山青青》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山青青》,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山青青》的主要内容介绍山的美景,描绘山水、树木、花草、动物等生态环境,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2 生字词解析解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山”、“水”、“树”、“花”等,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能力,引导他们保护环境。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山的美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导入新课《山青青》。
5.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5.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5.4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发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5.5 课堂小结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以及朗读感悟的能力。
6.2 评估方法采用课堂提问、朗读展示、生字词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估。
6.3 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回答准确性、朗读流畅性以及感悟深度给予相应评分。
第七章: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山青青》的内容,并选择一幅山水画进行欣赏。
7.2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爱好。
7.3 作业评价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山青青》复习教案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山青青》复习教
案
【原文】
青青,
水青青,
鸟儿鸣叫一声声.
树青青,
草青青,
花朵朵笑盈盈.
苗青青,
田青青,
春风春雨绿蒙蒙.
【字词学习】
字:青、鸣、树、盈、苗、蒙
词:春雨、山花
【重点句子】
鸟儿鸣叫一声声.
山花朵朵笑盈盈.
春风春雨绿蒙蒙.
【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
全文只有三句话,句写山、
水、鸟;第二句写树、草、花;第三句写苗、田、春风春雨。
诗画相配,内容生动,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琅琅上口,饶
【练习题】
一、比一比,组词。
花草
化早
二、照样子,填一填。
例:的山
的水的禾苗
【参考答案】
一、比一比,组词。
花草
化早
二、照样子,填一填。
例:的山
的水的禾苗。
小学生《山青青》教案
小学生《山青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理解诗歌《山青青》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词和词组:山青青、水碧碧、蓝天、白云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描绘的自然景色。
(2)运用朗读、背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理解诗歌《山青青》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词和词组:山青青、水碧碧、蓝天、白云等。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山青青》的文本和注释。
(2)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词和词组的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山青青》,了解诗歌的大意。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景色,引发对大自然的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经历。
2. 诗歌学习:(1)教师展示诗歌《山青青》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诗歌。
(2)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描绘的自然景色。
3. 诗歌理解与表达:(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进行创意表达,如写作、绘画等。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学生需要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 学生选择一幅自然景色的画,用诗歌中的词语描述这幅画,并写在笔记本上。
【语文教案】山青青
【语文教案】山青青青青一、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两个偏旁:口、艹。
2.大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说和画春天。
二、重、难点1.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体验充满活力的春天美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
2、识字、积累词汇。
三、教具的准备生字词卡片,与文中内容相符的春景图片。
四、教学方法情境法、谈话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程类型:阅读图片和学习文章六、教学时间:两课时A部分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季吗?它们是什么?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2.教师出示文中插图,引导看图说话。
(1)告诉我你从照片上看到了什么?(2)教师小结,导入新课:青青。
二、第一次阅读课文,了解生词1、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画出生字。
2.在课文中展示你想知道的生词(用拼音),并指导你的阅读。
3、出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认读。
4.欢歌笑语,春风春雨绿5、分句指名朗读课文。
三、结合图片和文本理解文本1、学生再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沟通和反馈:(1)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句话?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句子。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4.扩展:读完课文后,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B部分一、复习巩固,练习背诵1.全班同学点名朗读课文并进行评论。
2、指名背诵课文。
二、记住新单词,积累词汇。
1、开火车抽读生字,并练习口头组词。
2.交流识字方法。
3、总结:齐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指名读文后的“词语花篮”中的四个词语。
(2)练习用“spring”扩展单词。
(3)仿说“abb”式的词语。
三、指导新单词的写作1、学生认读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
2.引导观察和发现:(1)叫:左右结构;(2)幼苗、草、花、声音、春天和花:上部和下部结构。
山青青教案设计及反思
《山青青》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十个生字(山、水、田、雨、鸟、鸣、叫、声、草、苗、蒙)。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明丽清新的意境,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
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神奇。
4.初步学习简单的叠词。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2.初步学习叠词,能说出几个简单的叠词。
3.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1. 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定向诱导1.看图说话。
屏幕显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
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也可看图说话)2.引入课题。
这么美丽的景色是在什么季节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山青青》。
3.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二、自学探究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
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忙,再多读几次。
2.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指名读生字词。
齐读,开火车读。
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4.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每人读一遍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6.指名读全文;评读三、讨论解疑1.朗读课文,你想怎么样读就怎么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
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句话。
2.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3.你觉得哪些景物最美?请你先挑选你喜欢的这一句话认真、反复地读一读,直到能把这一句话美美地读出来为止。
4.指名读,评读。
5.听录音读,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6.再听录音,播放课件。
7.把课文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
8.配乐诵读课文。
9.指导背诵课文。
10.你能用你的画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四、总结反馈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现在,你想用自己的什么方式来赞美一下美丽的春天?(可以唱一支赞美春天的歌;可以朗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可以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话……)2.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语文】小学一年级山青青教案:认识“青青”二字的意思
小学一年级山青青教案:认识“青青”二字的意思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本课,能够正确运用“青青”的概念,对身边物体进行归类和分析。
2.学生了解山的概念并做到会用“山青青”的形容词来描述山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1.圆滑贴近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青青”的概念。
2.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切入,既要保持学生对新知识的态度,又要让学生在新知识学习中得到个人体验。
三、教学准备:1.有关“青青”特征的图片。
2.小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3.展示“山青青”样板。
4.准备丰富多彩的道具或故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教师出示大量颜色图片并让学生寻找青色的物体,从而引导学生了解青色。
(2)给学生出示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根据颜色、形状、大小等因素把它们归类。
2.正式学习:(1)老师展示一些“青青”的物体,如青草、青叶、青松等,然后问学生知不知道它们是哪个颜色的,让学生回答“绿色”。
(2)引导学生发现,绿色是“青青”的一种表现,并告诉学生,“青青”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一些类似的颜色特征。
(3)根据以上所学,学生发现“山青青”就是一种特殊形容词,常用于形容山的颜色特征,并让学生领略山青青的美丽。
(4)学生阅读一句“山青青,水色蓝”,让学生感受山水的美好景色。
3.启示活动:(1)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知“青青”的色彩特征。
(2)引导学生体验美好的山水世界,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从概念上了解了“青青”的意思,而且也有了对“山青青”的深度体验和感知。
本次课程旨在通过学生的真实感受,使学生在课后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青青”的语义内涵,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青青”的语汇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山青青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山青青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和掌握课文中的汉字、词语及常用句型。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图片和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山青青》。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山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1.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汉字和词语。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山青青》的内容和教材。
2.学生绘制的山的图片。
3.黑板、粉笔。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通过引入《山青青》这个标题,激发学生对山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第二步:课文学习1.按照课文的顺序,逐句逐段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熟悉词语和句子的发音和意思。
2.分段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3.利用图片展示山的美丽景色,让学生通过图片理解课文中的描述。
第三步:课文理解1.提问学生:文章中在描绘山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词语?请描述一下山的外观和颜色。
2.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具体描写和感受,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第四步:语言运用1.在黑板上写下几个词语和句子,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和课文中的描述来填充空缺或补充句子的意思。
2.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步:巩固练习1.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给学生分发练习纸,让他们自行完成练习题,并批改答案。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山青青》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互动交流和图片展示,学生对山的形象有了直观感受,并能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一节课将继续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进行相关扩展活动。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山青青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山青青篇一: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山青青》教学设计一年级《山青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山青青》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教科书(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材分析:《山青青》是一首儿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变化。
儿歌语言朴实,节奏简明,结构反复,叠词叠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充满童趣学情分析:一年的学生能借助拼音识字,读课文,并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同时,一年级的学生有具有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刺激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的心理特点。
此外,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与奖励设计理念:通过图片来学习课文,是学生充满激情认真听课,另外制作小红旗比赛,使学生更加认真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读懂读顺读好课文。
了解春天景物的变化。
积累词句,学以致用2.过程与方法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赏读通过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感3.情感与价值观在感悟语言上,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春天的美丽教学难点:以读为本,读中想,读中悟,体会大自然的美好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分别是什么?(齐答)老师这儿有私服图片,看看分别是什么季节。
(生答)2. 下面老师描述一个季节,你们认真听,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好吗?小草发芽了,悄悄的钻出地面,绿绿的;花儿开了,红的,黄的,漂亮极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叽叽喳喳的叫着(生猜)3. 我们都知道春天是花儿盛开,大地换上绿衣服的季节。
看!这是什么?(出示春天山水图)山是什么颜色?绿色,是的,同学们绿色我们可以换成另一个字“青”(出示青)看,春天的山是不是青青的呀!(出示山青青)多美呀,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山青青》4. 下面请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 现在老师朗读诗歌,请大家伸出手,看看谁能做到老师读到哪里,你就指到哪里。
语文S版一下《山青青》word教案
《山青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山青青》是语文出版社教材中课文第一课,它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变化.。
课文一共三句,第一句写的是青山绿水鸟儿欢鸣;第二句话是草芽树叶碧绿水灵,花开盈盈;第三句写的是田地里禾壮苗青,勾画出一派春天的景象。
本课语言朴实,节奏简明,结构反复,叠词叠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鸣、声、草、盈、蒙”五个生字。
会写“叫、苗、花、草、青、朵”六个字。
学习一个部首“草字头”。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3、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3、调动学生欣赏语言美,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语文设计理念》把“喜欢阅读”放在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一年级的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 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 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在这节课的导入,我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情境,然后引出我们要学的课文。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将课文中出现的事物一一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篇小儿歌短小而精,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这样也促使学生对读课文产生兴趣,而识字教学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教学思路:《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
”在教学中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读书方法。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山青青》教案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山青青》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山青青》的作者和内容2.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注重细节、理解作者意图等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加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掌握《山青青》的主要内容及其作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1.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们全面理解、把握《山青青》所表达的思想。
2.如何引导学生们学习语文,提高语言能力。
教学方法1.问答式教学——用户交互来培养思维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积极参与。
2.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看法和意见。
3.朗读式教学——上课时,在学生集体朗读的情况下教授语文。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山的图片,让学生们感受山的气氛。
2.介绍《山青青》的作者罗辑,并讲述课文大意和情景。
第二步:展开(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阅读、理解课文。
2.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与疑点,仔细探究每段的意义和想象运用。
第三步:课文朗读(15分钟)1.教师指定同学及其小组,让他们朗读课文,注意语文语法及其发音。
2.教师及时改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帮助学生更好的发音。
第四步:语文学习(20分钟)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其他自然风景,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五步:小结(10分钟)1.总结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更好地保护环境,为地球做出贡献。
课后作业1.请学生整理笔记,反复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让学生画一幅图画,表现自己对自然的爱护和感悟。
教学效果评价1.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语文水平。
2.通过阅读故事,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小学生《山青青》教案
小学生《山青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理解诗歌《山青青》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朗读、默写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诗歌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山青青》。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观的理解。
(2)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山青青》的文本。
(2)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山青青》。
(2)携带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朗读上节课学习的诗歌。
(2)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
2. 诗歌学习(1)让学生默读诗歌《山青青》,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句朗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讨论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 生字词学习(1)引导学生自读生字词,注意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巩固生字词。
(3)运用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提高学生运用字词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背诵诗歌《山青青》。
3. 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思考如何保护自然资源,下节课分享。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诗歌朗读、生字词掌握等情况。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背诵诗歌的情况。
3. 课后分享评价:评价学生观察自然环境、思考保护自然资源的认真程度和分享效果。
山青青的教案
山青青的教案教案标题:山青青的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山青青》这首儿童诗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山青青》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欣赏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山青青》的诗歌原文和翻译。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的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山青青的美丽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保护环境的想法。
导入:1. 分发《山青青》的诗歌原文和翻译,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主体:1.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朗读《山青青》,并讨论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朗读,并解释他们对这段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指导他们正确理解诗歌的意义。
4. 合作创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与《山青青》类似的诗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总结:1.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并分享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想法。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3. 总结讨论: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的收获,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家中或学校附近寻找美丽的自然景观,并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增加他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和展示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一年级下册文:1山青青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1. 利用课件,以清脆的鸟鸣和淅沥的雨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迫切的期待后欣
赏美丽的图片,进而产生由衷的感叹:春天充满生机!
2. 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运用美读法,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激发学
生朗读的兴趣。
3.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并感
受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文中 5 个生字:“鸣、声、草、盈、蒙”;会写 6 个生字:“叫、苗、花、草、青、朵”,学习新部首“草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发挥想象,赞美春天。
2. 过程与方法:
(1)图文结合,朗读感悟,培养语感;
(2)欣赏春景,引导想象,练习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体会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
(2)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分析:
1.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感受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
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2. 识字、积累语汇。
课前准备:
1. 生字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3. 投影仪。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课件导入
1.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声音,充分想象情境。
课件播放录音:
清脆的鸟鸣声。
2.在学生充满迫切的期待时,请学生睁开眼睛,观察课件展示出的 6 幅图片。
(展示课件第七屏)
3.学生认真看图,教师结合图片旁白导入:大地妈妈有四个孩子,它们是
四个不同的季节,分别叫春、夏、秋、冬。
每到一个新的季节,大地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小朋友们能不能告诉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
)你喜欢春天吗?(学生回答。
)是呀,春天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万紫千红,大家都喜欢春天。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些美丽的图片,也正是生活中的春景图。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吧!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读题。
“( “ 5.学习“青”字:(展示课件第十五屏) (1)读音:“青”字为后鼻韵母,教师可以带读,或借助课件中的录音对学 生进行发音指导。
(2)字形: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
青”字下部像是个“月”字,注意“月” 的第一笔是“撇”,而“青”字下部的那一笔是“竖”。
(3)意思:青是一种颜色,指的是我们平时说的绿色。
(二)初读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给不认识的字做标记,并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这些字 的字音。
2.课件播放全诗录音,学生边听边注意不认识的字如何发音,检查自己的 拼读是否准确。
(展示课件第八屏) 3.教师带读,学生跟读诗歌,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感情,读出欣喜 与热爱的感情。
4.数一数,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句?(学生回答) 5.指名分句子读诗歌,全班评议朗读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正面评价。
6.上个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花朵》,在那时,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花”、 “朵”,现在这两个字又出现在这首诗歌里,让我们来学习写法: 展示课件第十 八、十九屏) (1)“草字头”:这个偏旁的笔顺是“横、竖、撇”,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必 需把它写在田字格的上半格;当汉字里有这个偏旁时,一般表示它是一种植物, 或者是跟植物有关系。
(2) 花”: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形声字,草字头表示字的意思,下面的“化” 字提示出它的读音。
写这个字要注意:最后一笔应该是“竖弯钩”,而不是“撇”。
(3)“朵”:这也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二笔是“横折 弯”,没有钩;下面“木”字竖画的起笔不要太高。
第二课时 (一)识记生字
( 1. (展示课件第八屏)出示课文全文文本,进入超级链接,学习生字“叫”、 “草”、“苗”: (1)“草”、“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都有一个草字头,可在此复习上课学 过的相关内容;另外注意“草”中间的“日”要写扁一点。
(2)“叫”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口字旁,这个偏旁在前一单元中学习过;这 个字的第四笔是竖折,写的时候要把竖写短点,折要略向上斜。
2. 出示文中所有生字的卡片,指名认读并组词。
3. 男女学生比赛读生字,教师相机评价。
4. 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后练习书写。
5. 选择写得较好的用投影仪展示。
(二)图文结合,品读课文 1. 学习第一句: (1)(展示课件第九屏)课件出示相应界面,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2)朗读指导:春天来了,小鸟飞出来一看,山变青了,水变绿了,多美 呀,它们多快活呀!让我们带着这样欢快的心情来读这句话。
注意声音要亮一点, 就像小鸟在叫一样。
(3)指名读,全班评价。
2. 学习第二句: (1)(展示课件第十屏)课件出示相应界面,学生自由朗读。
(2)换词读:“笑盈盈”变成“笑眯眯”,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笑盈盈”指的是满脸都是笑,“笑眯眯”指的是眯着眼睛 在笑。
(4)朗读指导:读这句的时候,要面带笑容。
让我们想象自己就是一朵盛 开的小花吧。
看,花儿笑了,齐读。
激励:满脸的笑意盛不完了,都溢出来了!) (5)男女学生比赛读,教师相机评价。
3. 学习第三句: (1)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课件出示相应界面,学生齐读。
(2) 思考:这一句讲的是什么?什么叫“绿蒙蒙”?
(3)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插图进行理解、体会。
(4)教师小结:春天到了,花草树木开始发芽、长叶、开花,到处都是青青的、绿绿的,连春风春雨也好像被这青山绿水染绿了!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 总结深化:
(1)(展示课件第八屏)展示全诗文本,学生找一找,诗中出现最多的是哪个词?(学生回答)
(2)理解“青青”的意思。
(3)这绿意浓浓,生机勃勃的春天,多么令人喜爱,多么令人陶醉!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5)(展示课件第十二屏)出示练习,学生口头回答第一题后,分别写在书上相应的题目中。
(一)积累词汇
1. (展示课件第十三屏)出示练习,学生思考第二题,并口头回答。
2. 出示词语卡片:“鸣叫”、“叫声”、“小草”、“笑盈盈”、“绿蒙蒙”,学
生认读词语,并选择词语造句。
例:(1)小鸟在树上鸣叫,像唱歌似的。
(2)春风一吹,大地上的小草都伸出了小脑袋。
(3)公园里,花儿盛开了,像小朋友一张张笑盈盈的小脸。
(4)春天,草木发芽长叶了,春雨中,大地一片绿蒙蒙的。
(二)拓展感悟
读了课文,你会想些什么?回忆课件中美景,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学生自
由回答)
教师提示:可以对小鸟、小树、小草说;也可以对春风、春雨说;还可以对
老师、对爸爸、对妈妈和小伙伴们说。
感谢您试用AnyBizSoft PDF 转换器.
试用版本只能转换每个文件的前5页.
您购买后可转换全部页码内容:
/buy/buy-pdf-convert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