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及对策

合集下载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分解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分解
实践证明,国家每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和国策的出台都关乎国 运民生,都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2.“新东北现象”的反思
(1)“老东北现象”——共和国的长子
1)“一五”期间的投入——
● 国家对辽宁工业投资46.4亿元,占同期全国工业投资 总额的18.5%。 ● 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辽宁占11.6%,吉林、黑龙江的比 例也达到4%—5%的水平。 ● 著名的156项重点工程辽宁有24项,黑龙江有26项。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针 政策、重点难点与突破点
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央的重大施政纲要
(1)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人员:
组 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曾培炎 成 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等26位部长 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 办公室设3个组:政策研究与体制创新组(综合组)、 工业规划组、相关产业协调组。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难点与突破点
(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四个难点 难点之一:是东北经济的市场程度化低,经济的发展 活力不足,经济的增长缺乏自主动力。 难点之二:是东北地区的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 经济比重偏高,民营经济发展规模小。 如2002年,吉林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所占的固定资产占整个固定资产的 82.6%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到全 部工业产值的76.8%。
难点之三:是东北企业债务和办社会的负担重。 据去年的统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 负债率在80%左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办 社会每年所支出的费用大约35亿元左右。 难点之四:是东北企业技术老化,企业冗员比较多。 比如现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装 备相当于90年代水准的只有15%,大部分都 相当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水准。 企业冗员下岗分流、实现再就业压力也 比较大, 到目前吉林省还有66万名下岗职工没有 实现再就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引言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迅速崛起为老工业基地,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经济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人口外流等问题,急需采取措施来振兴这一地区的工业经济。

本文将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1.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技术创新和研发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提高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

•建立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项目。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保护措施。

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按照国家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减少重复建设和过剩产能。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新技术、新产品。

•鼓励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和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

•推动老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高产能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加强高等教育发展,培养更多高级专业人才。

•引进外地人才和海外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创业环境。

•建立人才交流和合作机制,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4.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

•改造和提升老旧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加大对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生态环境。

5. 改善营商环境和加强政府服务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是吸引企业投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的经济支柱之一,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人才资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和繁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经济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正文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成就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成就。

在1950年代初,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基地得到了大力发展,包括沈阳、大连等城市的重要工业基地迅速建设起来,为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952年,东北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全国的13%,成为当时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取得了在重要工业领域的突破。

比如在航空工业方面,沈阳飞机制造厂开始生产国产飞机,为中国自主研发飞机奠定了基础;在重型装备制造方面,大连重工业区建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制造基地,为当时的国防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就为东北地区奠定了工业基础,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东北老工业基地当前面临的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当前面临的问题包括:经济结构单一化,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外流加剧,产业转型困难等方面的挑战。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单一化严重,过度依赖传统重工业,如煤炭、钢铁等产业,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

这导致了经济增长的乏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不足。

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地方政府的对策

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地方政府的对策

东北 三省 资 源 型城 市转 型 面 临 的 问题及 地 方政 府 的对 策
曹丽 萍 王福君 ,
(.沈 阳工程 学院 财务处 , 阳 103 ;. 山师 范学 院 高 等职 业技术 学 院 , 山 14 0 ) 1 沈 1 162 鞍 鞍 105
摘 要 : 支持 东北地 区等 老工业基地加 快调整和 改造 , 在“ 支持 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 区发展 接续产业” 过程 中, 中
万多名职工被解除劳动关系。吉林省煤炭和森林两大
资 源型产 业需 要新 安 置 的职 工 达 2 0多万 人 。 辽 宁省 仅 阜新 和北 票 两 市 的 下 岗失 业 人 员 就 达 2 . 0 6万 人 。 资 源型产 业 衰退使 职 工 及其 家 属 的生 活 受 到 了影 响 ,
其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全 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辽宁省
量 的 7 . % , 然气 则 已动 用 了 8. % , 气 产 量 明 71 天 26 油
显下降。东北三省传统资源的开采成本越来 越大, 失 去了原有 的资源优 势。鹤 岗的煤炭开采 成本 约 15 2 吨, 阜新 的煤 炭 开 采 成本 已达 到 l8 1 吨 J 。东
北 地 区 的煤 炭 、 石油 和林 业 等 资 源 型 产业 都 已逐 渐 衰
问题
( ) 统资源濒 临枯竭 , 源型产业 逐步衰退 。 1传 资 东北 三省 的森林 、 炭 、 油等 资源 经历 多年 大规模 开 煤 石 采后 已经 枯竭或 濒 临枯竭 。黑 龙江 省鹤 岗 、 西 、 鸭 鸡 双 山 、 台河 4大 煤 炭生 产 基 地 的煤 矿 平 均 役 龄 6 七 8年 , 现存 3 矿井 中 已有 1 资 源枯 竭 , 3个 6个 已被 国家 批 准 破产 ; 宁省在 未来 1 辽 0年 内现 有 3 5座 国 有重 点 煤 矿 将报 废 1 l处 , 炭 生产 量 将 大 幅 度下 降 ; 煤 吉林 省 煤 炭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分析调查报告[推荐]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分析调查报告[推荐]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分析调查报告[推荐]第一篇: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分析调查报告[推荐]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分析调查报告调查时间: 2008年7月13调查地点:辽宁省沈阳市调查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人:李栋 7月25 日—日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所以也有专家称此类型之资源型城市为“资源衰退型城市”。

一般可使用当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之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之城市就可将其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众所周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在许多情况下,是以牺牲人民生活环境和利益为代价,沉重的历史欠账成为今天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羁绊。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转型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东北工业分布的特点近年来,东北工业在全国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迄今为止,东北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全国工业经济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截至2002年,东北三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182家,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2%;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546.8亿元,共拥有资产16688亿元,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1.6%和8.8%。

东北地区土地辽阔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旅游资源独特。

东北三省人民勤劳智慧,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愿望迫切强烈。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建国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东部沿海地带新兴工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东北的工业企业由于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和行业的特殊性等原因,近些年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工业基地在新形势下的顺利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未能抓住机遇,像上海、青岛、武汉等老工业基地一样在改革开放和改造调整方面取得突破。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面临哪些瓶颈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面临哪些瓶颈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面临哪些瓶颈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瓶颈。

产业结构单一且偏重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面临的首要问题。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领域,这些产业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附加值相对较低。

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特别是资源和能源价格波动时,这些产业往往受到较大冲击。

而且,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主导产业出现问题,整个地区的经济就会陷入困境。

创新能力不足也是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然而,东北地区的创新投入相对较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同时,创新人才的流失也较为严重,许多优秀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选择到经济更发达、创新环境更好的地区发展,这进一步削弱了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

体制机制僵化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又一障碍。

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比较大,一些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够灵活,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

行政审批流程繁琐,政府服务效率不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产生了不利影响。

交通运输、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要素的流动。

一些地区的交通网络不够发达,物流成本较高,影响了企业的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

同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生态环境压力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基于区域主义视角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基于区域主义视角

新区域主义具有以下政策导向: 族群与地方合作经济(
cutr adl a o o iso soi i ) 习与调整能力 f ls s n cl cn m e f s a o 、学 e o e a c tn cp cis ferigadaa t i )地 方 的制 度基 础 (oa a aie an n dpa o 、 t ol n tn 1c l istt n l ae、社 会 经 济 的 动 员 ( o iz gtesca ntui a b s) i o m bl i oi in h l

| 经
窃稳

基 于 区域 主 义 视 角
郭 宁
( 哈尔滨工程 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哈尔滨 100 ) 5 0 1
文摘 编号 :0 5 9 3 ( 0 1 l - 0 5 C 10 — 1X 2 1 )10 3 一 A 摘 要 :东北老 X &基地 复兴 自改革 开放 以来一 直受 到党 - 与 国家的 高度 重视 。 随着全球化 进程 的深入 和社会 主 义 市场经 济的不 断发 展 ,东北老 工业基 地 资源型城 市转 型 则成为 东北老 工业基地 复兴 的必经之路 。以 区域 整合视 角分析 区域 内各城 市 的整合 、国 内区域 间整 合 即区 际整 合、 东北地 区与 东北 亚其他 国家( 日本 、 罗斯 、 国等 ) 俄 韩 的整合 三 大层 次的整 合 , 过制 度整 合 、 化 整合 、 会 通 文 社
r i as ) 新 区域 主义 ” e o l m 。“ gni 的倡 导者 A n指 出 ,新 区域 mi “ 主义 ” 既不存 在 内部 一致 的经济 理论 , 也不 存在 一致 同 意 的必 要政策行动 。新 区域显然并 未形成科学哲 学意义上 的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赵树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07期摘要:本文归纳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产业链延伸长度不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缺乏统一协调、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缺乏不健全等影响转型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开展内部合作与外部跨区域合作,形成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机制、重视环境保护,建立有特色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完善基于长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保障体系等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进一步加快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转型资源型城市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作为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供应地,为国家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在这一过程中也积累了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历史欠账多、资源过度开发、区域生态条件恶化等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政策之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级政府及其他各方协同努力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建设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然而缘于自身因素及其他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依然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第二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固定资产投资侧重工业、忽视农业的情况依然存在。

二是重视增量调整、轻视存量调整。

“十一五”期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改建和技术改造的投资仅占全部投资的10%左右。

三是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速趋缓,部分地区增速连续三年下降,而国有经济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链延伸长度不够,还没有形成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机制。

案例1 -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案例1 -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案例1、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1.1区位条件1.2产业基础(原有基础)1.3存在问题(改造动因)2、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历程2.1改造措施2.2改造效果3、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或教训1、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

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以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东北的资源比较丰富,后来在一五计划中,东北产生了诸如一汽、鞍钢等国营大厂,成为了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后来随着沈飞等高科技产业在东北落户,进一步奠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南方经济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出现经济滑坡,传统产业衰退,经济增长下降,失业率上升,并伴生了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

1.1区位条件东北地区水绕山环、沃野千里,土质以黑土为主,有作为农业区的天然优越条件。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

此外,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

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重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拥有的矿物和其它自然资源是新中国工业化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了特别密集的资源投入,推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区位优势条件如下:(1)地理优势。

东北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既沿海又沿边,毗邻日、韩、朝、俄、蒙等国,并都有往来,便于沟通和交流。

华北是东北的腹地,是东北经济发展的大后方。

同时,与环渤海经济区相连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密度较高,现代化运输方式比较齐全,交通运输便利。

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本文回顾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切实加强人才支撑;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标签:老工业基地;成就;问题;振兴对策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就回顾东北,在清朝之后被用来当做“满洲”的代名词,我国曾以东北为重要工业发展的起点,可以说东北曾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体制与结构矛盾越发明显,并且老化的技术与设备也制约着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相比发展迅速的地区,发展活力不足,竞争力下降,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所有制结构单一,逐步拉开了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国家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策略,这是东北地区经济得以加速的必要途径,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所以,我国在2003年的秋天正式启动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隔年4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正式成立。

截至目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是经济增长持续加快。

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农业的增收为农产品的加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固有资产的增长也遏制了国家重点发展产业的下滑势头,居民的收入得到了保障。

二是基础设施普遍完善。

交通方面,铁路、高速公路、码头建设;能源方面,水电、核电建设,包括农牧,邮电通信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加快推进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保障了东北地区的后续发展。

三是体制机制得到创新。

以市场经济为主导,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引进先进技术,推进重大项目落户,加强市场监管和工业信息化,完成了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快企业的联合重组步伐,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民生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推进城镇化使城乡面貌发生变化,使百姓享有更多的福利,看病、住房、子女教育,都变得更方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更加规范,使百姓心里有底,国家对农业税的减免、补贴,对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的惠民政策,都在为民生造福。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城市化问题与对策_陈群元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城市化问题与对策_陈群元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城市化问题与对策3陈群元 宋玉祥 张平宇 马延吉提 要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严重地阻滞了其城市化进程。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殊区情,决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面临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大中城市老工业区旧城改造、产业集群和大都市空间重组、乡村城镇化、城市生态环境整治五大城市化瓶颈。

文章在较全面地分析了五大瓶颈后,提出了突破五大瓶颈的对策。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城市化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TU982;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4)02004705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项目“东北百年来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KZCX2-SW -320)的部分研究成果。

我国政府指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1]。

又指出并进一步强调了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 后背景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意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活力,重点内容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工业经济,提升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化的质量和水平,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和现代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城市化是系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

建国初,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在东北地区展开。

“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54项在东北,这些项目主要是冶金、机械、能源、化工、电力项目,它奠定了东北地区重化工业体系的总体格局和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的地位,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514%提高到1978年的3510%。

城镇分布密度亦迅速提高,1978年比1953年增加了19514%,几乎为全国平均速度的两倍,是全国提高速度最快的地区[2]。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进一步得到了快速提高,2000年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5212%,成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城市空间分布格局(图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措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措施

.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1.以保障国家粮食平安为首要目标,稳固开展现代农业。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富裕美好新农村;
2.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优化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壮大效劳业,积极开展海洋经济;
3.优化区域开展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开展。

依托科技和人才资源,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4.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开展。

大力开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可持续开展长效机制;
5.改善根底设施条件,形成比拟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多元清洁的能源体系;
6.加强森林、草原、湿地和江河流域等重点生态区保护与治理,强化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
7.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包括棚户区改造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立;
8.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开展非公有制经济。

推进国有林区和农垦体制改革。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立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一、引言作为我国最早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地区之一,东北地区曾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失去了曾经的优势,经济发展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1. 工业结构老化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与现代化发展要求有一定的落差。

同时,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也限制了产业升级的速度和规模,东北地区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减弱。

2. 文化传承失传作为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发源地,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工业历史和文化积淀,但这一部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遗忘,世界遗产的申报等工作都无法进行。

3. 人才流失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出量日益增加,优秀的人才也离开这里。

这使得东北地区的经济水平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施路径1. 转型升级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强新兴产业的投资和培育,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慢慢用只有绿色环保的项目吸引投资和咨询。

2. 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更具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更注重技术引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逐步发展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从而创造更多的收益。

3. 人才引进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励优秀人才到东北地区创新创业,在唯一的自由合同框架内让其安居乐业,以期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4. 产业集聚建立科技园区、技术转移中心、资本市场等支持平台,并鼓励力求大而全还是小而精,培育集成电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因素1. 激发动力需要全面提高发展意识,增强自我推动力,加强领导和人民群众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认识和支持,这样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改变。

2. 创新体系在政策、培训等方面加强支持,营造创新的环境条件。

同时,鼓励各类人才互动,努力构建涉及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机制。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指的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这些城市都曾经是中国的重要工业中心,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它们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外商投资。

例如,政府扩大了外资准入的范围,降低了外商投资的门槛,为外商提供了更多的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前来投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投资力度。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政策,例如,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工业园区。

这些措施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第三,政府加强了对就业市场的引导。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就业的政策,例如,开展职业培训、推出购房补贴等措施,以鼓励人们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创业。

同时,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扶持,为这些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

最后,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力度。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是中国最大的重工业集中地,工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闭锁、搬迁等措施,同时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保护。

总结来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力度,通过加强投资、扩大外商准入、促进就业、治理环境等措施,实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政府还需要继续加强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支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都实现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但是,东北地区却是一个例外。

作为中国经济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曾经一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经济却陷入了低谷。

很多人认为,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了“老鼠仓”,但是实际上,这里也有很多的机遇和潜力,只是需要挖掘和发掘。

为了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我们需要探讨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产业转型、智能制造、人才引进等等。

一、产业转型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较为雄厚,而且这里也拥有很多产业基础。

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变化,这里的产业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首先,在传统产业方面,东北地区应该加快促进煤炭、钢铁和其他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和绿色转型。

其次,在新兴产业方面,东北地区应该重视机器人、新能源和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加快这些领域的开发和建设。

最后,在金融、医疗和旅游等服务领域,东北地区也应该加大投入和力度,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

通过产业转型,东北老工业基地才能获得更多的机遇和潜力,实现自身的振兴和发展。

二、智能制造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抓住智能制造的时代机遇。

智能制造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化制造,它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积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促进工业制造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同时,东北地区还应该加大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和培养,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到这里,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人才引进人才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

东北地区需要加大引才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这里发展。

为此,东北地区应该提高人才引进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加大人才补贴力度、优化人才评审机制等。

同时,东北地区还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优秀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总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需要我们探讨很多重要的问题,如产业转型、智能制造和人才引进等等。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前言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自我发展潜力不足,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改造与发展,党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新世纪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达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的,使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就要从区域经济战略高度研究振兴之计,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之新路。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以东三省的区域发展角度,重点研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和对策。

一是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及现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相对衰退的主要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二是研究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的振兴措施,从中得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三是从现状出发,从机制、体制、行政管理等方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对策。

第二章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环境分析2.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现状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

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献。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东北是全国解放较早的地区,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敌伪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结构。

2024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

2024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

2024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重振东北地区的经济活力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____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一套政策和措施。

下面将从经济、产业、人才、环保等方面详细阐述该方案。

一、经济方面1. 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投资力度。

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对东北地区的资金支持,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东北投资。

2. 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

通过加强与俄罗斯、蒙古等邻国的经济合作,促进东北地区与外部市场的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和扩大市场份额。

3. 加快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数字化转型。

通过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升老工业基地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产业方面1. 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鼓励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2. 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产业。

继续加大对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煤炭等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3. 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农业现代化。

发挥东北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人才方面1.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鼓励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开设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 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通过资助和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发展,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东北发展。

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再发展

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再发展

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再发展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老工业基地城市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

这些城市主要依赖传统的资源产业发展,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已经走到了发展的瓶颈。

本文将探讨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再发展的问题。

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再发展,首先需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这意味着城市需要从传统的资源型经济转变为以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为驱动的经济。

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再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创新创业环境,支持和引导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同时,加强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让,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升城市的技术竞争力。

此外,加强与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的合作,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的交流和合作。

三、优化城市发展环境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再发展还需要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城市应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水、电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城市,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人才是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实现再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应加大力度引进优秀的人才资源,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吸引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来城市发展。

同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此外,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促进人才的跨地域、跨行业发展,为城市的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论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实现再发展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城市发展环境优化和人才引进培养等多个方面入手。

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再发展

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再发展

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再发展一、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二、面对转型升级的挑战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与政策四、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的特殊发展规律五、未来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趋势一、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的新兴城市,而以重工业为支柱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因发展方式不当而日渐萧条。

目前,老工业基地城市面临着很大的发展难题,这些城市的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工业基础设施日趋陈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越来越低,总体市场经济的体制也不够完善。

另外,还有诸如失业、财政困难、社会治安问题等,这表明老工业基地城市如何实现再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二、面对转型升级的挑战老工业基地城市要想实现再发展,必须面对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1. 产业结构上,要实现调整和升级,从单一的重工业向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转型。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脱离资源型经济和破解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

2. 发展模式上,要倡导创新,推广知识经济和高端经济,推动工业体系升级,促进现代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市场化经济的成熟和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城市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3. 市场环境上,需要拥抱市场,树立市场意识,大力推广科技服务业和创意产业,促进市场的多向流通性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

4. 政策法规上,须引领企业发展,积极鼓励私人投资,提高市场化水平和公开透明度,制定最优惠的政策给予优惠税收等启动资金。

5. 同时还要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优化,提高城市环境的品质和生态质量。

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与政策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转型升级是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下面我们简单地罗列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政策。

1. 适度减轻企业负担:对负有污染责任的企业,应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和企业环保建设。

通过资金抽取、财政补贴、投资贷款、优惠税收等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本期主题:东北老工业基地

本期主题:东北老工业基地

本期主题:东北老工业基地1. 引言东北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

这一地区在中国经济开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今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介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和现状,并探讨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开展的趋势。

2. 背景东北地区是中国的工业重心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逐渐开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

在中国经济快速开展的过程中,东北地区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钢铁、煤炭、化工等重要原材料和能源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面临了变革和转型的压力。

3. 现状目前,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已经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许多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市场需求缺乏的问题。

其次,环境污染也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一大难题。

过多依赖重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人口外流也是东北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年轻人普遍选择到东部沿海城市就业,导致劳动力空心化的问题。

4.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创新型产业转型。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

其次,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行治理和改善环境污染问题。

加强环保监管,促进企业绿色生产。

此外,政府还鼓励吸引人才回流,提供良好的创业和就业环境,培养新型人才。

5. 未来开展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开展潜力。

政府可以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向东北地区流动。

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开展。

此外,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和技术进步,激活东北地区的开展活力。

6. 结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历了多年的开展之后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包括产业结构转型、环境保护和人才流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北方BEIFANGJINGMAO152009年第 2 期贸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点和难点,资源型城市调整改造的效果直接关系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成败,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对于促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和活力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基本状况与相关振兴政策措施的实施(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状况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划分原则,我国资源型城市共有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合计30座,约占全国的1/4。

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是重中之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进程关系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进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效果好坏关系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成败。

截至目前,阜新、大庆、伊春、辽源、白山和盘锦 市六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相继被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推进过程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

辽宁省阜新市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被明确列入文件之中。

2005年5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要点》。

提出抓紧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有关政策措施率先在辽宁省阜新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等资源型城市试行。

选择黑龙江省大庆市、伊春市分别作为石油、森工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扩大试点,将吉林省辽源市列入煤炭类型的资源型城市试点。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2007年6月12日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7年工作要点》,提出全面推进东北乃至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增列辽宁省盘锦市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继续深入做好阜新、大庆、伊春、辽源、白山和盘锦市的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完善经济转型方案。

2007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若干意见》颁布,提出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自确定阜新、大庆、伊春、辽源、白山和盘锦市为试点城市并推进经济转型工作以来,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并且在产业规划、财政转移支付、金融信贷等政策方面对试点城市予以照顾。

例如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自2004年7月1日起,率先在东北三省八个行业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予以抵扣;加大了对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支持力度;减免表外欠息和核销呆坏账工作;豁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历史欠税;逐步建立起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政策等。

在对资源型城收稿日期:2008-09-24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08C033)作者简介:杨其滨(1979-),男,黑龙江尚志人,讲师,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修明慧(1973-),女, 黑龙江佳木斯人,副科长,从事外汇管理和区域经济研究。

文摘编号:1005-913X(2009)02-0015-CA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更新观念,加快调整步伐,创新转型模式,积极争取政策,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对策中图分类号:F40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09)02-0015-03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及对策杨其滨1,修明慧2(1.黑龙江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80;2.佳木斯市人民银行 外汇管理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N 改革探索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162009年第 2 期市进行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的同时,国家还启动能够替代原有资源型产业的“大项目”带动地区经济转型和发展,尤其是发挥中央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产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诸多优势,与资源型城市潜在的优势相结合,建设了一批重大接替产业项目,如阜新矿区经济转型过程中第一个高科技产业项目——玄武岩连续纤维及相关制品项目等。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成效(一)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首先采取了选试点、抓典型的推进方法,然后以点带面、全面推开。

相继确立的六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工作推进顺利,转型效果显著。

例如,先期启动的辽宁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支持的2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接续产业的态势已基本形成,转型三年来全市实现再就业13.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净减少1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九五”时期的年均2.1%上升到近三年的20%以上。

为支持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发改委同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对大庆石化乙烯改扩建工程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新增乙烯年生产能力由20万吨提高到60万吨,乙烯总生产能力提高到120万吨,把大庆打造成了全国最大乙烯生产基地。

此外,辽源、白山、伊春、盘锦等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成功转型和良性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资源型城市的全面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制与机制初步建立在近几年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实践中,以“两个机制”即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为标志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制和机制初步建立起来。

如国家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强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贷款贴息等方面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改革现行资源税制度,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增强解决资源型城市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设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安排部分资金扶持建设项目,支持资源型城市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等。

这一系列体制与机制的建立为资源型城市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分项措施效果显著为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进程,国家在制定规划整体推进转型进程的同时,还实施了一系列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分项措施,这些措施工作进展顺利,实施效果显著。

如自实施振兴战略以来,国家累计投资65亿元用于东北三省15个采煤沉陷区项目的治理改造,新建住宅面积907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5.24万户。

东北三省棚户区改造工程稳步有序展开,国家先后投资12.2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配套的基础设施、学校和医院建设补助。

至2006年底,辽宁省完成5万平方米以上连片棚户区改造面积1212万平方米,吉林省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面积1300万平方米,黑龙江省棚户区改造规划已经编制完成。

与此同时,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包括铁路、高速公路、码头、输引水工程、水电、核电工程等一批关系到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尚存问题及其发展方向(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尚存问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历史上积累的影响长远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短期内很难彻底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是制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因素,虽然各资源型城市的非资源型产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由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要素的投入重点仍在资源型支柱产业和专业化生产部门,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资源开采加工企业停产、转产甚至破产,形成大量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严峻;资源型城市部分资源供给能力下降,一些流域、区域和海域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因此,振兴东北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全面实现振兴目标任重道远。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方向1.资源型城市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北方BEIFANGJINGMAO17 2009年第 2 期贸2.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对“两个机制”的深入研究,发挥机制创新对转型工作的保障作用。

一是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要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转移剩余生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各种职业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保障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

3.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大力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对于资源开采处于增产稳产期的城市,要制订合理的开采计划,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采收率,发展上、下游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对于资源开采开始衰减的城市,要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开发利用好各种共伴生资源,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拓宽资源开发领域,重视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为本地资源型企业寻找后备基地,同时抓紧培育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

对于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要选择好产业转型方向,重点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四、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意见》指出,东北地区是资源型城市较为集中的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