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控制共54页文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ppt54张)
预算建议数
审批
审批
预算执行
下达预算控 制数
30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1) 预算编制的主要风险:业务工作、资产配置与财 力支持相脱节
预算编制控制措施:
落实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
采用有效措施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掌握政策
依托信息系统 依靠专业人员
建立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一)
长春市财政局马宇飞
1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概述 如何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案例
2
45678体系
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边界与定位
财政 部门 预算 单位
部门预算 收支两条线 国库集中支付 政府采购 公务卡 资产办法
预算编报 对外投资
收入环节 资产出租
支出环节 资产处置
政府采购 货币资金 债务控制 会计核算
31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1) 预算编制控制措施:
根据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 按工作计划的支出规律进行细化
落实审核责任(归口部门和财会部门)
内部审批下达(预算额度、支出方向、标准)
26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1首要环节)
单位预算来源于单位实际的经济行为,是根据单位内 部各项工作任务对经济行为进行合理计划,实现财务对业 务的支撑和管理。
预算编制的要求: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 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27
预算编制流程(举例)
业务部门
业务部门负责人 或归口部门
收支业务——收支管理办法
采购业务——采购管理办法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doc 54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doc 54页)第一章总论一、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3、资产管理和控制制度有待加强4、对预算控制缺乏刚性(未逐笔核对,未涵盖所有项目)5、费用支出方面缺乏有效控制(审核不严,专项经费被挤占)6、固定资产管理比较薄弱7、票据管理不够严格到位8、岗位设置不够合理二、内部控制的目标1、合法合规性2、资产安全性3、信息披露真实完整4、提高管理服务的效果5、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发展战略三、内部控制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1)在设计内容上,必须突破会计控制的界线(2)在设计对象上,应当包括对人、物、活动的全面控制(3)在设计的流程上,应当考虑各流程的风险控制点2、重要性原则3、制衡性原则: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宫效率4、适应性原则:与单位规模相适应、与业务范围相适应、与竞争状况相适应、与风险水平相适应5、成本效益原则四、以COSO为框架的内部控制5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一)内部环境1、行政事业单位的法理结构2、内部机构的设置及权责分配3、内部审计机制4、单位的人力资源政策5、单位文化(二)风险评估内容: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对单位内外风险进行分析、关注固有风险,特别是剩余风险常常使用比较分析法(横向和纵向比较)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三)控制活动常用的控制活动: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风险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四)信息与沟通:真实、及时、有用(五)内部监督:有效性五、内部环境(一)诚信和道德价值观1、领导的操守和道德价值观念具有杠杆作用:主要取决于单位领导。
管理者必须立言、立行以昭示其高水平的道德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资料1. 概述行政事业单位是指依法设立并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其内部控制是确保单位运作正常、遵循规章制度、保护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将介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的目标、基本原则和常见的内部控制措施。
2.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内部控制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和质量,确保工作按照规章制度和流程进行,减少因员工疏忽或渎职导致的错误和失误,提高工作效能。
其次,内部控制可以预防和发现内部失职、渎职、贪污等违法违纪行为,维护行政事业单位的形象和声誉,防止财产损失。
此外,有良好的内部控制还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合作伙伴和社会公众的信任。
3. 内部控制的目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高效运作: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按照规章制度和流程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资产保护:采取措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防止贪污、浪费和其他非法行为。
•风险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减少损失和不确定性。
•合规性: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要求,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4.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适用性原则:内部控制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规模和风险程度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实施。
•平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平衡运作成本和效益。
•分工与协作原则:内部控制应建立起明确的职责划分和部门间的协作机制,确保工作高效和事务间的连贯性。
•独立性原则:内部控制应确保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避免利益冲突。
•审慎性原则:内部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审慎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各项措施和制度。
5. 常见的内部控制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原则,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会采取以下常见的内部控制措施:•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对各项工作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控制1. 介绍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的一种形式,承担着服务公众、管理资源的重要责任。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合法性、规范性以及高效性,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业务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业务控制进行详细介绍。
2. 业务控制的概念业务控制是指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流程和操作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以确保其达到预期的目标,并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3. 业务控制的目标业务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减少重复劳动,节省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业务准确性:通过严格的数据录入和信息核对等措施,确保业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防范风险: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识别和管理各类风险,防范潜在的财务、合规等问题。
•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完善的业务控制,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为决策层提供可靠的依据。
4. 业务控制的重要性良好的业务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有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运作,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
•防范潜在的风险和违规行为,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损失。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决策层提供可信的依据。
•增强机构间的协作和沟通,促进工作流程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5. 业务控制的关键要素要实现有效的业务控制,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素需要考虑:5.1 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制定业务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明确授权和责任范围等。
5.2 业务流程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标准的业务流程,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流程的简明、高效和规范化。
5.3 资源管理与监控行政事业单位应合理规划资源的配置,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并进行监控,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5.4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评估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DOC)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解读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起源、定义和体系一、内部控制的起源1.产生在西方,最初的控制形式是“内部牵制”。
这种古老的管理思想发源于古埃及的国库管理制度,即公元前 3 600年以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
其理论基础是假设两个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以及假设两个人或部门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
直到20世纪初,企业管理依然继承了这种以业务授权、职责分工、双重记录、定期核对等为内容的内部牵制的基本思想。
1992年9月,由美国国会的“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并由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和管理会计学会(IMA)等多个专业团体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明确了有关定义。
2.安然事件指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安然公司破产案以及相关丑闻。
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自称全球领先企业。
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 000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 010亿美元之巨。
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然而,在2001年10月安然公司突然在资产负债平衡表上曝光出了高达6.18亿美元的亏损。
2001年12月2日,公司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在几周内破产,该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它是公司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
它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引起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高度重视。
“安然事件”通过安然事件,我们认识到,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密切联系,既不能否定股票期权制、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的正面作用,但也不能对它们的作用过分依赖和夸大,而需要将各种制度安排,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外部审计制度协同起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教材(PPT 54页)
采取 有效监 督措施 切实保 障各项 制度得 到贯彻 实施
对单 位内部 控制设 计和实 施情况 进行评 价,不 断完善
了解组织结构
某行政单位
内设机构
直属机构
派出机构
事业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了解经济活动管理结构
• 预算业务管理 • 收支业务管理 • 采购业务管理 • 资产管理 • 建设项目管理 • 合同管理 • 纪检监察 • 内部审计
24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1首要环节)
单位预算来源于单位实际的经济行为,是根据单位内 部各项工作任务对经济行为进行合理计划,实现财务对业 务的支撑和管理。
预算编制的要求: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 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预算编制流程(举例)
业务部门
预算编制和审核 指标分解下达 执行申请 借款报销 支付审核
预算分析与评价
事前规划 事中控制 事后监控
预算业务控制
• 预算业务的主要环节 • 预算编制(包括内部审批下达) • 预算执行(包括追加调整) • 决算编制和绩效评价
• 建立健全预算业务内部管理制度 • 建立预算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明确职责权限,落实责任分工 • 明确预算业务各环节的工作流程、时间要求、审批权限、责任划分等 • 预算业务的不相容岗位: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教材(PPT 56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 第三章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第四章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第五章 评价与监督 第六章 附则
第一节 预算业务控制 第二节 收支业务控制 第三节 政府采购业务控制 第四节 资产控制 第五节 建设项目控制 第六节 合同控制
财会部门
分解细化控制数
预算工作领导小组 审核
财政部门
细化调整 预算执行
审核
分类汇总
预算建议数
下达预算控 制数
审批
审批
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的主要风险:业务工作、资产配置与财 力支持相脱节 预算编制控制措施:
落实编制责任 采用有效方法确保预算编制合规、科学
掌握政策
依托信息系统 依靠专业人员
收支业务控制——债务业务控制
债务业务的主要风险:无力偿还本息的财务风险 控制措施:
建立健全债务内部管理制度 明确债务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不得由一人办理债 务业务全过程 充分的事前论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加强债务业务日常管理 做好评价和分析工作
三、政府采购业务控制
1. 政府采购业务控制目标 2. 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 3. 政府采购活动的管理 4. 政府采购项目的验收 5. 政府采购业务质疑投诉答复管理 6. 政府采购业务的记录控制 7. 政府采购业务安全保密的控制
没有起到事后控制的作用
14
预算业务控制——决算与绩效评价
决算和绩效评价的控制措施:
加强会计控制 建立起定期报告和分析制度 真正建立起分析和评价结果有运用的机制和激励机 制,改变超支不罚、节约不奖的局面
(一)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控制
最新整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范本.docx
最新整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范本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手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范本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手册1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会计法》第一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家财产的交全稳定。
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规范——基木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也相应地作出了明确规定。
然而,由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下作的固有特性,有的单位虽有内控制度却执行不严,有的单位连起码的内控制度都没有制定,更谈不上实行有效的内控措施了,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事业单位则务支出失控,会计信急失真等诸多弊端。
1.1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有偏差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不切合实际,执行起来难度大;单位领导不重视内控管理,有关人员不执行相关制度,导致执行效果差;有关部门在检查时只检查制度的制定情况,忽略了其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导致内控制度的制定走过场,内部控制降格为“放在抽屉里,挂在墙上”的纸介质。
由此造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增减不及时调整相关账目,库存现金严重超限额及超范围支付,随意核销债权债务,接受票据不合规、财务公开不明细等。
1.2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清许多单位在形式上建立岗位负责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职责重复,管理层次混乱,不相容岗位没有相互分离等现象屡见不鲜。
1.3会计信急失真一些事业单位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或者为了谋取小集体利益,往往采取随意处置固定资产、偷逃应缴国家税费等办法,要求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甚至采取欺上瞒下的做法,向主管部门或外界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应有保证、同时由于会计人员随意进行会计处理,不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随心所欲地进行错误的会计核算,导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口径不统一会计指标的可比性极差、1.4会计核算不规范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专题-文档资料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组织架构
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内部控制基本原理
内部控制实际应用
总则
风险评估和控制 方法
单位层面内 部控制(5)
业务层面 内部控制(6)
评价与监督
组织、机制、关键岗位、 预算 收支 政采 资
人员、信息技术
业务 业务 业务
产
建设 合 项目
同
内部 监督
外部 监督
4
二、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步骤 (一)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 (二)明确业务环节 (三)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 (四)确定风险点 (五)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六)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
1
2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架构
(一)定义:内部控制规范—是指单位为 实现经济活动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 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 进行防范和管控,对经济活动的表达准确 真实的一整套制度和程序。
(二)内部控制与各项管理制度的关系: 各项管理制度是对内控规范的具体落实, 各单位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来实施内控。
15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工作 机制
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 议事决策机制 关键岗位责任制 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要求 财务信息编报的要求 信息化手段
16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工作机制
(一)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 分离
➢ 过程分离:即决策过程、执行过程和监督过程 应当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的;
6
(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 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 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 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6)其他情况。
A
17
(四)业务层面风险评估的重点(第11条)
单位进行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 面:
(1)预算管理情况。包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各 部门间沟通协调是否充分,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是否相结 合、与具体工作是否相对应;是否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 范围执行预算,进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 支出等问题;决算编报是否真实、完整、准 确、及时。
A
9
3 . 制衡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 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 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4 . 适应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 关规定和单位的实 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 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 提高负责人(第6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 施负责。
A
11
(七) 组织和实施的总体要求(第7条)
单位应当根据本规范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
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
具体工作包括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
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
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此
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
A
7
(四)内部控制五目标(第4条)
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 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 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A
8
(五)内部控制四原则(第5条)
1 . 全面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 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 2 . 重要性原则。即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 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 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手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手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手册(上)行政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由政府负责筹资和直接负责运营的公共服务机构。
作为一个具备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运作需要借助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确保其运营的规范性、透明性和效率性。
为此,编制一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手册就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控制是指管理机构为适应自己固有管理职责而制定的一套制度、制度和管理经验,以协调各功能部门的职责,实现组织目标,保证各种资源的利用有效性和避免资源的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手册是该体系的核心文档,旨在规范各个环节的运作,确保单位的正常运营。
一、内部控制目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规性:确保单位的运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和制度的要求,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符合法纪和学术标准。
2.资产保护:建立健全的资产保护体系,保障单位的各类资源不受非法侵害,确保资源的安全利用。
3.内部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明确各业务环节的职责、流程和分工,规范单位内部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确保单位的各类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全面性和真实性,提高信息传递的透明度。
5.内部监督和审计的有效性: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审计体系,对单位的运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在制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手册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风险导向:针对单位面临的各类风险,以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为导向,制定控制措施。
2.合理性和适度性:内控制度应根据单位的规模、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度的设计,确保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信息化支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内控效果和工作效率。
4.效益回报:内控设计应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确保单位能够获得合理的控制成本与控制效果的平衡。
5.主动性和自律性:各部门和人员应主动参与内部控制工作,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具备自律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范本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维护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条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单位资产,确保资产使用得当;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保障机密信息的安全,防范信息泄露;确保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加强内部风险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条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机构是本单位的控制与审计部门。
第五条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内部控制的工作流程;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本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由本单位的控制与审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七条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修订事项由本单位的控制与审计部门提出,逐级审批后执行。
第八条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九条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第十条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和透明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的实施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适当性原则:内部控制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
准确性原则:内部控制的执行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确保财务信息和工作流程的准确性。
保密性原则:内部控制必须确保机密信息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泄露机密信息。
可靠性原则:内部控制的执行必须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即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数据纳入内部控制的流程。
经济性原则:内部控制的实施应注重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连续性原则:内部控制的执行必须连续不断,确保内部控制对工作流程的持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