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我国米制食品发展现状及思路
后根据不同产品加工要求制成的不同品种的食品ꎬ 主
意识和营养素养日渐提高ꎬ 人们越来越关注大米的品
发酵工艺对发酵米制产品的风味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
营养计划 ( 2017—2030 年) » 的 推 进ꎬ 国 民 的 健 康
质、 安全、 营养和健康属性ꎮ 随着我国主食消费需求
结构的转型升级ꎬ 大米加工产业改向营养、 便捷、 健
大米发酵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ꎬ 研究
证明ꎬ 大米经过发酵制成的食品在口感和营养方面都
酵剂 (诱变型嗜热链球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为 1 ∶ 1)
制备大米乳酸饮料ꎬ 当发酵温度 42℃ 、 发酵剂接种量
收稿日期: 2023-08-30
基金项目: 2021 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 ( 项目编号: 21C1617)
品的研制与品质改良是研究的热点ꎮ 大米不含面筋蛋
面得到了互补ꎮ 因此ꎬ 广大学者也开展了对保健酸乳
白ꎬ 也无法形成面筋网络结构ꎬ 大米面团的黏弹性较
[12]
差ꎬ 因此ꎬ 大米面包易塌陷ꎬ 老化速度快ꎬ 组织结构
品的 L - 乳酸含量最高且感官品质最佳ꎮ 大米发酵酸
的一系列研究ꎮ 马德平等
采用双酶解法 ( α - 淀粉
杆挤压技术研制重组营养强化米ꎬ 结果显示ꎬ 当粳米
粉 200g、 全谷物粉 ( 糙米、 玉米) 和杂豆粉 ( 豌豆)
100g、 金耳粉添加量为 10%时ꎬ 重组营养强化米的质
构、 颜色和蒸煮品质较好ꎮ 邵子晗
[18]
以籼米粉和双
孢菇粉为原料ꎬ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制备双孢菇米
饼ꎬ 当双孢菇粉添加量 5%、 挤压温度 102 2℃ 、 水分
从性和口感度ꎬ 进而延缓肾脏衰竭进程ꎮ 贾长英
中国特膳食品发展现状及建议
环境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 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
主要威胁。目前,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 安从来”的营养养生之道。另一方面人们通过调理膳食,达到身
达 86.6%,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 体的平衡状态,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
生物学等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国特膳食 疗的重要性。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第二十六卷就为“食
品产业发展。
治”专篇,强调以食治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认为“安生治本,必资于饮食,不知
二、特膳食品发展的必要性—— —基于中医治未病视角
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他还强调, “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
(一)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与内涵。“治未病”是中医的一大 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可。”许多学者的研究都
三、中国特膳食品发展现状 (一)发展潜力巨大。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地 方,特膳食品应用意识越强,如美国、欧洲、日本等。近年来,随 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行为不断增强,饮 食观念和习惯也越来越科学,人们的需求由吃饱到吃好再向通 过饮食均衡营养、调理身体健康转变;从有病治病向无病预防、 提高健康质量转变。健康产业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 不可估量。《“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到 2020 年,健 康服务业总规模超 8 万亿元,到 2030 年达 16 万亿元,健康食 品产业必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 (二)市场尚待开发。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刚刚兴起,比起欧 美国家,市场体系还很不成熟,消费者认知度不够,广阔的市场 目前还尚待开发。以特殊医学用途食品为例,据统计,2017 年 全球消费特医食品约 560 亿耀640 亿元人民币,欧美年消费量 约为 400 亿耀500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 70%耀80%;日本 和韩国的市场规模为 150 亿耀220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 10%耀20%。而在我国,特膳食品 2017 年国内总产值仅为 33.7 亿元,占全球市场不到 3%,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三)标准制定及执行相对落后。在特膳食品的标准建设方 面 , 我 国 早 在 20 世 纪 80 年 代 末 就 发 布 了 最 早 的 一 版 GB10765-1989《婴儿配方乳粉》标准,之后在大量研究与国际 经验借鉴的基础上,于 1997 年和 2010 年分别发布了进一步细 化和完善的版本。随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纳入到特殊膳食 用食品类别,我国又相继发布了 GB25596-2010《特殊医学用途 婴儿配方食品通则》和 GB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通则》。目前,我国已陆续发布了四个大类的 9 项特殊膳食用食 品的产品标准。虽然我国的法规与标准建设逐步在完善,但由 于特殊膳食用食品标准中涉及营养指标多、内容复杂,加之管 理人员监管经验不足,容易造成各方对标准理解不一致的现 象,标准在具体执行和实施上还相对落后。 (四)行业集中度较低。目前,我国进行特膳食品开发和生 产的厂家数量虽越来越多,但规模普遍比较小,大多数企业科 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都较弱,行业集中度不高。因为国内行 业发展的不成熟,市场也相对分散,产品雷同,科技含量不高。 四、中国特膳食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由于特殊膳食用食品既是食品 属性,又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强身健体的保健功能,从治未病 角度来看,也具有部分药品“治疗”功能。但特殊膳食用食品不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高丹萍摘㊀要:食品添加剂在当前食品工业中起着关键的支持作用ꎬ其研发与应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ꎮ随着国内外对食品营养和安全重视度的提升ꎬ食品添加剂的合理化使用要求也逐渐提高ꎬ发展和保护食品营养安全已作为当前的一大关键课题ꎬ但长久以来ꎬ相关媒体在播放食品安全事件时无明确划分 食品添加剂 和 其他化学添加剂 ꎬ形成人民对食品添加剂的较大误解ꎬ对此ꎬ整体客观性地论述食品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和进步趋势为重中之重ꎮ综合多年的研发背景ꎬ提出了发展中心引导食品添加剂行业特别是营养健康产业结构的形成ꎬ提升广大群众全面健康水平ꎬ以此在推动社会祥和发展中起到了实际作用ꎮ关键词:食品添加剂ꎻ健康安全ꎻ发展趋势一㊁引言在之前的20年里ꎬ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科研人员实行了深层面的研发下ꎬ食品添加剂的研制获得了显著进展ꎮ食品工业当中使用的拥有特别性能的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已有较多种类ꎮ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ꎬ在根本研究和运用研究稀少品种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ꎬ生产技术方面还是有待提高ꎮ故此ꎬ要按照 安全㊁营养㊁多性能 的总体方向ꎬ来确定未来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与要点ꎬ如健康㊁安全㊁低成本㊁高效㊁环保等保护㊁节约资源等方面来发展绿色低碳食品添加剂新产品ꎬ提升人民群众全面健康水平ꎬ从而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效用ꎮ二㊁食品添加剂发展描述我国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运用准则»可以拥有2600多种ꎮ这当中有可食用香精1800多种ꎬ营养强化剂也有200~300多种ꎬ加工助剂(含酶)也有16多种ꎬ胶原蛋白基本剂50~60种ꎬ其他有300多种ꎮ根据分析新的«食品安全国家准则食品添加剂运用规范»(GB2760-2014)于2015年5月中旬已经正式施行ꎮGB2760-2014与GB2760-2011相对比ꎬ比2014年有较大变化ꎮ其中重要改变是添加了原卫生部㊁卫计委近几年来公布的食品添加剂有关公告当中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制订ꎮ在食品营养强化剂和糖果当中的根本物质以及配料表等有关指标实行了较好的管理ꎬ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应用制度ꎬ修订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种类和应用制度ꎬ更对香料香精的种类与应用制度实行了良好的调整ꎮ国际食品添加剂行业每年都有4%~6%的快速增长势头ꎬ我国食品添加剂也维持了迅速进展的势头ꎮ2013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综合生产量800~900万吨ꎬ同比增长了7%ꎻ销售额度大约有800~900亿元人民币ꎬ同比增长了5%ꎮ根据计算ꎬ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公司约有1500多家ꎬ较大规模以上公司大约有500多家ꎬ销售额度超过30多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大约有20多家ꎬ在国内外上市公司大约有10多家ꎬ全产业从业人员大约有50多万人ꎮ最近几年来ꎬ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越来越重视ꎬ监管也越来越严格ꎮ虽然消费总量受到影响ꎬ但对一些有技术㊁有品牌㊁还有市场的正式公司销量反而有所增加ꎮ市场上产品乱象发生了很大变化ꎬ公司的生产经营逐步规范ꎮ从客观上制约了生产假冒劣质商品和不正规小企业的生产进而提高净化了市场环境ꎬ规范和推动了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健康发展ꎮ(一)决定食品添加剂市场前景的几大原因首先ꎬ随着当代食品工业的迅速进步ꎬ对食品添加剂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ꎮ近30年来ꎬ我国食品工业综合产值平均增长了10%以上ꎮ而在2014年ꎬ我国食品工业综合产值达到了12万亿元ꎬ大力推动了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与进步ꎮ其次ꎬ中国人民饮食习惯产生了较大的转变ꎬ推动了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创新与进步ꎬ人民对单一地追求量变转向更多地追求品质ꎬ对深层面加工提出了急切的需求ꎮ使得食品添加剂的发展㊁创新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ꎮ面对市场ꎬ用量较少ꎬ效用好的生物制剂与绿色天然产品的生产运用额度正在增加ꎮ第三ꎬ人民的营养健康认知正在逐渐加强ꎬ促进了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快速发展ꎮ而随着生活条件水平的提升ꎬ人民的营养健康认知正在逐渐加强ꎬ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尊崇也越来越高ꎮ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改进食品质量ꎬ从而使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也将拥有更好的开阔的发展与运用前景ꎮ第四ꎬ加快我国传统食品产业化进程度ꎬ以此来推进新型专用食品添加剂的研发ꎮ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节奏地增快和生活形式的改变ꎬ可以满足我国传统食品工业化和当代文化的食品添加剂将有更好的发展空间ꎬ这就急切的需要研发和适合当代人民的新型专用食品添加剂ꎮ(二)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重要发展方向绿色天然食品㊁有机食品㊁性能食品㊁健康食品已作为全球食品产业新的增长点ꎮ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原材料提取加工来自植物㊁动物㊁微小生物等方面ꎬ比如ꎬ绿色番茄素㊁绿色香料兰素㊁抗氧化剂茶多酚㊁绿色甜味剂甘草提取物等获得全球市场方面的广大爱戴ꎮ有些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如形成色素乳膏已经被严禁应用ꎬ这就为绿色天然㊁安全食品添加剂的进展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ꎮ(三)先进技术运用推动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不断发展的需要与全球能源危机的影响ꎬ利用先进技术改进与提高传统工业是十分必要的ꎮ细胞工程㊁基因工程㊁纳米技术等有关新技术的发展ꎬ使得生物技术方面对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生产中的使用有着踊跃的促进作用ꎮ在纳米技术方面需要研究和提升食品添加剂的平稳性㊁离散性㊁稀㊀㊀㊀(下转第66页)了发展商业盈利模式的条件ꎮ可采用完全市场化的建设运营模式ꎮ政府可以提供补贴ꎬ加快智能制造㊁智能物流㊁智能能源㊁智能贸易等领域的市场化进程ꎬ推动应用系统的运行ꎮ对于民生服务ꎬ可根据政府与公众承担的服务责任比例ꎬ采用营利模式进行制度建设与运行的可行性选择ꎮ为公共服务和建筑公司提供补贴和支付采购费用是政府的职责ꎬ对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开发的项目ꎬ由政府和社会按责任比例向建设单位支付相应的有偿服务费用ꎮ(二)分阶段选择模式各类应用系统构建运营智能应用的商业模式各不相同ꎬ但构建运营智能应用的商业模式并非一成不变ꎮ如果市场条件允许ꎬ政府可以建立部分盈利的经营模式ꎬ或者采用以市场为导向(或以部分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模式ꎬ以减轻政府的负担ꎮ为此ꎬ必须根据不同发展阶段ꎬ尤其是市场环境和制度建设及运行条件ꎬ优化和发展商业模式ꎬ逐步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ꎮ第三ꎬ运用服务整合的思想ꎬ推进各种系统的市场化ꎬ为实现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的全面市场化运作创造条件ꎮ智慧城市 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ꎬ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中的各种关键信息进行感知㊁分析㊁集成ꎬ实现智能化ꎬ以满足民生㊁环境保护㊁公共安全㊁城市服务㊁商务活动等方面的需要ꎮ实施智慧城市管理ꎮ摄像机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云中进行分析处理ꎬ最后应用到城市管理中ꎮ精确的数据采集(多维高帧速率高分辨率)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ꎬ这对5G带宽的要求非常高ꎮ手工处理大量数据显然是不现实的ꎮ利用人工智能处理不仅可以节省人力ꎬ而且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大量的分析㊁预测支持ꎬ甚至是部分自动化管理ꎮ智慧城市以5G㊁云计算㊁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ꎬ构建灵活高效的生产体系ꎬ使产品迅速推向市场ꎮ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实现多维㊁细粒度的数据采集ꎮ一般情况下ꎬ人工采集每分钟只能采集一次ꎬ采集频率可达到秒级甚至毫秒级ꎮ在云端ꎬ要实现同步与协作的自动化过程ꎬ还需要低延迟5G的网络才能完成传输ꎬ并与终端进行持续的数据通信和分析ꎮ云计算平台是人工智能应用的载体ꎬ批量生产时ꎬ可根据精确的数据识别多个状态ꎬ然后调整生产ꎬ以实现人力无法实现的灵活性ꎮ六㊁结论智慧城市的构建和运行并非一成不变ꎮ施工初期ꎬ商业开发难度加大ꎬ市场导向的模式更难立足ꎬ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作方式自然是以政府为主ꎬ以市场运作为主ꎬ它的作用日益完善ꎬ公众和企业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ꎬ市场环境日趋成熟ꎬ其建设与运营模式必然向市场化㊁政府扶持型转变ꎮ从开发角度看ꎬ智能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必须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ꎮ参考文献:[1]朱蓉ꎬ刘良华.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建设运维模式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9(2).[2]朱蓉ꎬ刘良华.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情ꎬ2019(29):58.[3]蒋海刚ꎬ於琦.主动式智能建筑运维模式下的数据应用技术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ꎬ2019(12):51-53.作者简介:肖伟ꎬ联通(江苏)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ꎮ(上接第64页)释性与使用率等方面ꎮ很多拥有性能类的食品添加剂ꎬ如多酚㊁无机盐㊁胡萝卜元素㊁氨基酸㊁不饱和维生素及其衍生物等ꎬ有水溶性较差㊁易分解对光热敏感性等缺陷ꎮ因此ꎬ它们在加工和贮存期间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ꎬ无法维持原有的生物特性ꎮ经过设计营养素纳米传输体系可以较好地改进活性物质的水溶性ꎬ以此来避免放生沉积ꎬ进而提升光与热方面的平稳性ꎬ维持生物活性ꎮ提升缓解效果ꎮ纳米营养素稳定性好ꎬ胃肠道刺激性小ꎬ副作用小ꎬ生物实用度较好ꎬ拥有靶向性和稀释缓解等优点ꎮ故此ꎬ先进技术在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普遍运用拥有良好的前景ꎬ这势必会促进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进程ꎮ(四)复配食品添加剂的方向发展复配食品添加剂商品是让两样及几样以上的食品添加剂经过物理技术根据制订比例混合合成ꎬ例如:混合甜味剂㊁混合磷酸盐㊁可用香精㊁广谱抗菌防腐剂等ꎬ这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ꎮ这使得每样单一食品添加剂因为拥有协作效用ꎬ得到性能互补㊁从而更加经济良效㊁安全可靠ꎮ复配食品添加剂在国外已逐渐很受欢迎ꎬ使将来在我国经济市场方面也是潜能较大ꎮ(五)食品添加剂健康㊁安全性评价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水平的逐渐提升ꎬ人民对食品安全方面的注重度越来越高ꎬ对食品添加剂的量㊁品种㊁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较多的要求ꎮ对新品种应通过严格的卫生处理评价等方面ꎬ以此来保证技术的健康㊁安全性ꎮ三㊁总结综上所述ꎬ随着国内外对食品营养和安全关注度的提升ꎬ食品添加剂的合理化使用ꎬ发展和保护食品营养安全已作为当前的一大主要课题ꎬ对此ꎬ文章章主要论述了食品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和进步趋势ꎮ综合多年的研发背景ꎬ提出了发展中心引导食品添加剂行业特别是营养健康产业结构的形成ꎬ提升广大群众全面健康水平ꎬ以此来推动社会祥和发展起到主要的实际作用ꎮ参考文献:[1]邵籽学.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浅析生物添加剂取代化学添加剂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J].当代化工研究ꎬ2017(8):96-97.[2]张辉ꎬ贾敬敦ꎬ王文月ꎬ等.国内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ꎬ2016ꎬ35(3):225-233. [3]刘洪亮.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食品安全导刊ꎬ2019(12).[4]周璐艳.食品添加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食品ꎬ2019(3).作者简介:高丹萍ꎬ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ꎮ。
我国食品工业现状
中国食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增长迅速,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逐渐上升。
但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定,石油价格高位徘徊,国际市场变幻莫测。
面对工业化中期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宏观调控任务艰巨,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的食品工业将面对更加严峻的经济运行环境的挑战。
面对挑战的巨大压力,中国食品工业凸现出诸多薄弱环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食品加工度较低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国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1.5∶1至2∶1,其中美国为3.7∶1、日本为2.2∶1。
2003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43∶1,同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相差1.07∶1至1.57∶1。
从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量的比重来看,发达国家为90%,发展中国家低于38%,而中国仅为20%,略高于发展中国家一半的水平,不到发达国家的1/4。
2002年,世界食品工业产值2.9万亿美元,美国为6000多亿美元,欧盟为4000亿美元,日本为3000亿美元,而中国只有1300亿美元,仅占世界的4.5%,人口却占世界的1/5,人均食品工业产值不到世界的1/4。
可见,中国食品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工业食品消费比重和人均食品工业产值,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有的指标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发展中国家水平。
这些都反映了中国食品工业与国际食品工业先进水平差距相当大,整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中国的粮食、蔬菜、果品、肉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加工程度浅,半成品多,制成品少。
深加工用粮不到总产量的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在70%以上;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蔬菜都经过商品化加工处理后进入流通领域,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30%左右;德国的苹果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5%以上,而中国仅为10%;美国、巴西的柑橘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而中国不到10%;中国虽为肉类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但加工量只有5%左右。
中国大米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中国大米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水稻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粮食作物,在我国南方等地区广泛栽种,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稻谷85%左右用于大米加工。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以及优良水稻品种的不断改良,我国水稻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由此也使得我国大米加工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是随着市场日益的成熟和饱和,想要使得大米加工行业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从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这个行业的一个全面认识来突破创新,并且了解一些这个产业最前沿的技术。
一、我国水稻的种植情况。
1、我国水稻种植的区域分布。
我国目前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以南方为主,水稻生产越来越向优势区域集中。
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黑龙江水稻产区集中。
当前,我国南方稻区约占我国水稻播种面积94%,其中长江流域水稻播种面积已占全国的65.7%,北方水稻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6%。
2、我国稻谷的生产情况。
随着水稻品种的不断改进和科学的种植技术的普及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2000~2004年这五年的持续性低产后,自2005年起,总体上我国水稻的产量是呈现一个增长趋势的。
3、加工能力情况据统计,2007年全国大米加工企业7698个,年生产能力14666万吨,2008年处理大米能力为16046.5万吨,2009年我国大米年处理能力为19423.7万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米的年处理能力是逐年增高的。
俗话说名以食为天,大米加工业以我国丰富的粮食资源为原料,是我国粮油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大米加工业是一个永恒的产业,一方面,科技的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对米制品需求层次的多元化和追求营养健康主食品产业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我国大米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1、连续产能产量稳定增长,大米加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品结构基本合理。
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刘英语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1年第10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由饮食诱导的各种慢性疾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人们不再满足于食物的色、香、味、形,而是追求饮食营养保健。
保健品作为具有特定功效的食品,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功能。
本文概述了保健食品的分类、特征、功能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对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为新型健康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保健食品;现状;发展趋势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新陈代谢和对营养的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健康和对自身身体调节的作用。
保健食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保健食品亦称功能性食品,它具有调节人体保健的作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适于特定人群食用[1]。
1 保健食品概述1.1 对保健食品的要求保健食品必须符合4条要求[2]。
①没有毒、对人无害,符合该有的营养要求。
②功效必须明确、详细,并经过科学验证,且功效无法替代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种必需营养素的需要。
③经必要的动物或人群功能试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
④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代替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1.2 保健食品分类。
目前为止,国际上对这一类食品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我国保健食品规范制订的时间比较晚,至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系统,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3]。
①以食用人群和服务对象来分类:普通人群的保健食品;特殊生理需要的人群(如婴幼儿、青少年、孕妇、老年人等)的保健食品;特殊工种人群(如运动员、高温工作员等)的保健食品;特殊疾病人群(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栓等)的保健食品;于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体育、爬山、宇航等)的保健食品。
②以调节机体保健的作用特点来分类:包括了具有调节免疫、抗衰老、抗疲劳、促进生长发育、调节血脂、抑制肿瘤、解毒、减肥、美容、解毒、调节血压、改善记忆、改善视力、改善骨质疏松和改善睡眠等功能的保健食品。
食品科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2023-10-28
contents
目录
• 食品科学概述 • 食品科学的主要领域 • 食品科学的现状 • 食品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食品科学概述
食品科学的定义与内涵
食品科学定义
食品科学是一门研究食品的组成、性质、加工、贮藏、运输、消费等方面的 基础科学。
03
食品科学的现状
国内外食品科学的现状对比
国外食品科学现状
发达国家对食品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投入大量资源,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研发体系。在食品安全、营养 健康、新型食品开发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内食品科学现状
我国食品科学的研究和发展相对滞后,但在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食品科学研究的投入, 引进和吸收了国际先进技术,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发展现状
我国食品科学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 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涵盖了基础研究、应 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多个方面。食品加工 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新型食品开发 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VS
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创新不足、食品安全 问题等。同时,食品科学在农业、工业、 服务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 。
基因与营养
基因与营养之间的关系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基因检测,人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营养需求,从而制定出更 加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食品加工技术
新型加工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食品加工技术不断涌现。例如,超高压加工、低温真空加工、脉 冲电场加工等非热加工技术,具有保留食品营养成分、提高食品品质等优点。
食品添加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概述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对于食品品质的提升、食品种类的丰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以及食品保质期的延长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健康要求的日益严格,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食品添加剂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和绿色化的特点。
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不断拓展,新型食品添加剂如天然提取物、生物发酵产物等逐渐崭露头角。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功能性和环保性给予了更多关注,对其作用机理和风险评估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天然、健康、安全和高效的食品添加剂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
植物提取物、动物源成分等天然食品添加剂备受关注,其在提升食品口感、色泽和营养价值的还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新开发品种盲目建设等问题亟待解决。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和违法使用也给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隐患,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应用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功能性和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食品工业的需求。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法规建设,对于推动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添加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和绿色化的特点,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天然、健康、安全和高效。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探索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风险评估,加强其应用与管理的规范化,以推动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1.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们如同一把精巧的钥匙,开启了食品品质提升和多样化的大门。
中国藜麦产业现状
一、藜麦的营养价值
藜麦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中, 蛋白质含量高达10%以上,与稻米相当;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有助于改善肠道健 康;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特别是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藜麦中的淀粉和 蛋白质具有优良的品质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优化营养成分:深入探究藜麦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通过改良品种和优 化加工工艺,提高藜麦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4、多功能利用:除了作为食品和饲料,进一步发掘藜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潜力,如用于制备生物燃料、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等,提高藜麦的使用价值。
5、生态保护:在开发利用藜麦资源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可持 续的种植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意识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藜麦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 阔。未来,藜麦的资源开发利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品种选育: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培育出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适应 性广的藜麦新品种,满足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需求。
2、提高产量:研究高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藜麦的单位面积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为更多人提供丰富的藜麦资源。
中国藜麦产业现状
目录
01 一、产业发展概况
03 三、发展趋势与建议
02 二、市场分析 04 参考内容
藜麦,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谷物,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受到。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藜麦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正成为一种 新兴的食品。本次演示将对中国藜麦产业的现状进行概述和分析。
三、藜麦研究现状
目前,藜麦研究主要涉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态学等方面。基因组学 研究帮助人们了解藜麦的遗传基础和进化关系;蛋白质组学研究有助于揭示藜麦 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生态学研究则藜麦的生态环境和种植优化。此外,针对 藜麦的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甘薯食品加工及研究现状
5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属旋花科甘薯属,俗称红薯、白薯、番薯、地瓜、山芋、红苕。
甘薯因其产量高、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及营养丰富,已成为全球性种植的主要块根作物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轻化工业及饲料工业。
我国是世界上甘薯最大的生产国,占世界甘薯生产量(1.33亿t)的88%。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营养和品质越来越讲究,因此,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用纤维的甘薯又重新回到人们的餐桌,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力发展甘薯综合加工,使其形成产业链,对于充分利用我国的甘薯资源、扩大产品用途、改善人们食物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经济和现实意义。
一、甘薯的食用及药用价值随着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甘薯的营养保健作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甘薯医学价值和营养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一改过去的“粗粮”概念。
(一)甘薯的食用价值甘薯的食用营养价值较高,除富含淀粉和可溶性糖外,还含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钙、磷、铁等无机盐类。
此外,甘薯的茎尖及叶也是营养丰富的蔬菜食品。
甘薯的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甘薯是“生理碱性”食物,可以中和由肉、蛋、米、面所产生的酸性物质,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
另外甘薯还富含纤维素,有助于加快消化道蠕动、预防痔疮和大肠癌的发生。
美国北科罗拉多甘薯委员会(The North Caro-lina Sweet potato Commission)研究发现,甘薯富含β胡萝卜素,提供丰富的VE,但不增加脂肪摄入。
另外甘薯还富含VB6、铁、钾及膳食纤维。
营养行动健康通讯(The Nutrition Action HealthLetter)公布了对58种蔬菜的几种营养成分(VA、VC、叶酸、铁、铜、钙和纤维)的评价结果,表明甘薯以582分位居首位,而与其最接近的是胡萝卜,分数为434。
公众兴趣科学中心(The Center for Science in表1甘薯的主要营养成分表(每100g含量)部位名称蛋白质脂肪(糖)热量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VB1VB2VB6尼克酸VC(g)(g)(%)(kJ)(g)(mg)(mg)(mg)(mg)(mg)(mg)(mg)(mg)(mg)鲜甘薯2.30.229531.40.518200.41.310.120.04ND0.530甘薯叶2.80.84.1ND1.116342.36.420.070.240.7ND32嫩芽2.40.35.0ND1.456761.23.200.110.161.5ND21注:ND指未测Public Interest)再次对普通蔬菜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甘薯仍位居第一,随其后是白马铃薯(Whitepotato),但评分不到甘薯评分的一半。
减盐相关产品研究进展及开发现状
减盐相关产品研究进展及开发现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饮食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钠盐摄入问题,因为高钠盐摄入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综述了食盐通过食品摄入的主要途径、食品工业主要减盐手段、目前减盐技术研究及市面上减盐产品种类,并对减盐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目前减盐市场及发展趋势,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减盐;钠盐;调味料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最普遍的调味剂,一般来说,每天摄入0.25 g食盐即可满足人体需求[1]。
然而由于饮食习惯及食品加工业的影响,食盐的摄入量远高于需求值,全球食盐平均摄入量约为9~12 g/天,许多亚洲国家更高于12 g/天,我国北方人群的食盐摄入量甚至达到12~18 g/天,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2倍以上[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饮食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钠盐摄入问题。
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钠盐的摄入与高血压(BP)及心血管疾病相关。
此外,食盐摄入过多还会对中风、左心室肥大、肾病发生及蛋白尿等疾病有直接作用[3]。
还有证据表明食盐摄入可通过软饮料消费间接导致肥胖[4],与肾结石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哮喘加重相关[5],并且有可能是胃癌的一个主要诱因[6]。
因此,全面降低食盐摄入量刻不容缓。
本文综述了食盐通过食品摄入的主要途径、食品工业主要减盐手段、目前减盐技术研究及市面上减盐产品种类,并对减盐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目前减盐市场及发展趋势,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1 食盐(氯化钠)摄入的主要来源及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在工业化国家中,75%的钠盐来源于加工的食品或食物,而10%~12%是在食品中天然存在,剩下的10%~15%则来自于家庭烹饪或餐桌上对食盐的无限制使用[7]。
消费者通常意识不到加工食品中的钠盐含量。
因此在消费者未知的情况下有可能摄入过量钠盐,在发达国家中,日常消费食品如面包及谷物制品为膳食中钠盐的主要来源[8]。
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与挑战
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功能食品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关注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
但是,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面临着很多挑战,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些挑战及其现状。
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功能食品已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向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于功能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市场上的竞争也随之日益激烈。
现阶段,新的功能食品产品不断推出,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材料进行研究和开发。
但是同时,竞争也不断提升,让不少的厂商处于不占优势的地位。
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必须要进一步加强。
二、质量与安全问题难以解决在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质量与安全问题一直是面临的大难题。
一方面,功能食品中所需的材料很多,厂商必须对相关材料进行充分的检测和筛选,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效果。
但是同时,由于对于某些材料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测试,部分的厂商往往会将其直接加入到了食品中,从而导致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这是功能食品研究和开发面临的严重问题。
三、行业标准不全面随着功能食品市场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此的评价标准及评判标准也日益复杂。
然而,功能食品领域里的标准却相对而言还不够完善,一些行业标准还存在差异,这也是该行业发展中的难点。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如何设置行业标准,如何定制标准标准,如何为公众消费者提供更多有关商品信息,以及如何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等。
四、政策法规管理不严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没有完整的管控机制,政策与法规体系亦不完善。
这也是该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些厂商为了效益而采用不正当手法卖假货、虚假宣传,从而导致了消费者权益的受损,这样的情况应该得到相应的处理。
五、科学技术应用不够前沿当前,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虽然不断推进,但是一些科学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前沿。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一些针对性的功能食品得不到推广到人们的生活中,这也影响了人们对于相关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市场调查研究报告(5篇)
市场调查研究报告(5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通用)篇1一、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现状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兴旺发展,休闲食品进入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发展新阶段。
休闲食品消费长速度很快,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呈几何级的速度增长,高出食品市场平均增长率20个百分点,在中国食品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
20__年休闲食品制造业创造工业产值4364.54亿元,同比增长27.53%;实现销售收入4304.03亿元,同比增长31.39%;实现利润117.71亿元,同比增长52.87%。
休闲食品行业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品种和类别也大幅度增多。
目前,市场上大行其道的休闲食品共有以下几大类:谷物膨化类、油炸果仁类、油炸薯类、油炸谷物类、食糖类、肉禽鱼类、干制果蔬类等。
但中国休闲食品产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尤其同世界休闲食品消费大国美国相比,中美两国人均消费差距约为150倍。
另一方面,中国因几大休闲食品生产厂家都集中开发谷物膨化产品,使得产品品种单一,竞争较为激烈;由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导致目前休闲食品风味还不能与国际上同类产品风味相媲美;国内除几大合资企业外,许多国营中、小型厂家制造的休闲食品包装色彩及品质较为粗糙;因技术力量不足、食品机械落后,使许多适龄产品的开发尚处空白。
二、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从20个世纪90年代开始,历经十多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超市作为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销售的大本营,它的主战场虽然仍在沿海大城市,但这些地方市场拓展的空间已逐渐缩小,因此,随着超市连锁业在全国的发展,休闲食品已经显现出向周边及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趋势。
中国的休闲食品走过了民粹时期和全盘洋化阶段,现在进入了严重的同质化时期,从概念到实体都没有实质的差异性,同质的代价是销售费用的爬升:03年我国饼干类产品促销费用为16.38亿,年环比增加16.25%,行业利润下降到4.5%(工业生产的危险点是5%),这是条看不到希望的路,生产者和经销者都很迷茫——休闲食品走向哪里?休闲食品行业虽然在快速扩展壮大、在逐渐被企业所重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国内休闲食品市场上,外资、合资企业仍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不少本土企业因无法紧跟市场发展步调,不能持续做大做强,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这也是目前国内市场高端休闲食品一直被外资垄断的原因之一;再者,食品企业数量繁多,休闲食品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品类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却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演越烈。
功能性食品发展现状与趋势
营养与健康功能性食品发展现状与趋势程 音(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功能性食品的内在活性成分及其分类,指出在功能性食品研发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功能性食品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功能性食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产品研发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Functional FoodCHENG Yin(Henan Nursing V ocational College, Anyang 455000,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intrinsic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al foods, points out the common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unctional foods, and propo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nctional food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s.Keywords: functional food; active ingredient;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 功能性食品的活性成分1.1 碳水化合物类成分常见的碳水化合物有单糖、双糖、淀粉和乳糖等,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膳食纤维、功能性低聚糖、活性多糖和功能性单糖衍生物等。
(1)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主要由纤维素、果胶、壳聚糖等物质组成,主要功能包括通过胰腺调节,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控制人体血糖;抑制结肠内有毒发酵产物(如氨、胺、亚硝胺等),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通过吸水作用,粘滞作用和结合有机化合物作用的途径,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胀气、预防便秘[1]。
我国食品工业现状与主要差距
国内外差距:中小企业多,生产效能普 遍不高
中国食品产业囊括的行业门类众多,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 素的分割,造成了数量众多、规模狭小、布局分散的格局:
在总数44.8万家的食品企业中,规模以下、10人以上企业有 6.9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18.7%; 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有35.3万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却只 有9.3%。 因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多数食品行业生产设备落后,资 源消耗多,经济效益低。
全国
食品工业总产值(亿) 32665.76 4754.71 (14.56) 1986.26 (6.08) 0.67 (217.74) 53.40 (17458.33) 18.65 (6091.57) 15.57 (5086.11) 11.67 (3811.8.78) 341.24 (5.03) 1.63 69.79 20.04 8.31 0.22
2005年(总约2万亿)
食品 农业 比值 山东:4027 3741 1.1 广东: 1427 2447 0.58 河南:1383 3309 0.42 江苏: 1134 2577 0.44 浙江: 766 1428 0.53
(食品约3.3万亿) 山东: 6784 河南: 2785 广东: 2356 江苏: 2024 四川: 1829 辽宁; 1425 河北: 1398 浙江: 1313
福建
1149.37 147.75 (12.85) 60.34 (5.25) 0.50 52.77 27.56 18.18 0.36
利税总额 (利税率)
其中利润总额 (利润率) 采盐业比例 农副食品加工业比例 食品制造业比例 饮料加工业比例 烟草制品业比例
现状:食品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 的重要支柱产业
2005 2010 2015
功能性食品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功能性食品开发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随之而来的是食品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应用。
功能性食品是指能够提高健康、增强免疫力等的食品。
本文将介绍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研究和应用。
一、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功能,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或维持生理功能的食品。
根据不同的功能,功能性食品可分为以下几类:1.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指可以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如维生素C、E、胡萝卜素等。
2.调节血糖的食品调节血糖的食品是指能够帮助控制血糖水平的食品,如豆类、燕麦、杏仁等。
3.调节胆固醇的食品调节胆固醇的食品是指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食品,如大豆、橄榄油、鳄梨等。
4. 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菌和益生元是指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物质,如酸奶、酸菜、菊粉等。
5.其他功能性食品其他功能性食品包括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减轻压力等。
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研究现状目前,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研究已经成为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在积极开展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功能性食品的筛选和鉴定功能性食品的筛选和鉴定是功能性食品研究的基础,需要借助于现代生物技术、食品化学等多种手段。
通过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天然物质的筛选和鉴定,确定其中的功能性成分。
2.功能性食品的制备和工艺改进制备功能性食品需要借助于特定的材料、工艺和设备。
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浸提等。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保留功能性成分的同时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3.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理研究功能性食品作用的机理是功能性食品研究的关键之一。
作用机理的研究需要借助于生化、分子等多种手段。
通过对功能性成分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功能性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功能性食品的应用现状目前,功能性食品已经成为全球食品市场的一大趋势。
第一篇:药食同源产品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药食同源产品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于卓男[1],林树鹏[1],刘远东、张红磊、张庆[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2。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药食同源产业分会,北京100027)【摘要】本文探讨了“药食同源"产品产业发展的历史与优势,分析了“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了“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质量、市场监管和国内外市场上发展趋势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药食同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对策与思考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加重,亚健康(semi—healthy)和有慢性疾病人群数量增多,从而导致带有功能的健康食品需求越来越旺盛[1]。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个国家药食同源食品的名称不同,欧美称其为“健康食品(healthy foods)"、日本称其为“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s)”[2—3]。
目前,全球范围内刮起崇尚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之风.药食同源食品不仅在我国有很大需求,而且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4]。
1、药食同源食品行业现状1。
1、国外药食同源食品行业现状1984日本教育科学文化部于“食品功能系统分析与发展"会议上,提出了“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s)”的概念[3]。
到目前为止,日本功能食品年销售额约35亿美元,有3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研究与开发。
其中Otaska制药公司,销售额就达14。
8亿美元。
1995年英国农渔食品部定义了“健康食品(healthyfoods)”的概念[5]。
据统计1999~2004年欧洲功能性产品总价值约40亿欧元,比1999年前销售额提高了43%.其中德国功能性产品销售额提高了150%以上。
1990年美国通过立法允许健康食品出售,但是必须贴上标签[3,6-7]。
饮料、奶制品和烧烤食品是美国市场上主要功能食品,其中药食同源食品约占功能食品的70%。
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药食同源食品在国外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2004年全球药食同源食品476亿美元,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药食同源产品产量最大的国家,随后是欧洲和日本.美国、欧洲、日本的药食同源产品产量占全球的90%以上[8].据不完全统计美国2009年药食同源食品销售额达到250亿美元。
产品研究与开发
产品研究与开发产品研究与开发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一环,它涵盖了从产品概念的生成到实际投放市场的整个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产品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产品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产品研究与开发是企业不断创新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通过产品研究与开发,企业可以针对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企业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保持竞争力。
其次,产品研究与开发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断的研究与开发可以促使企业的技术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一款技术先进、质量过硬的产品将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提高企业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最后,通过产品研究与开发,企业可以不断修正和改进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黏性。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只有通过产品研究与开发,企业才能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增加用户黏性和忠诚度。
二、产品研究与开发的流程产品研究与开发的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市场调研、产品概念生成、产品设计、产品测试和验证、产品投放市场、市场反馈和改进。
1.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第一步,通过对市场的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确定产品研发的方向和目标。
市场调研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手段获取数据,分析市场的需求、趋势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和定价策略,为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2. 产品概念生成产品概念生成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关键一步,通过汇集市场调研的结果和企业内部的资源,产生创新的产品概念。
产品概念可以从消费者的需求、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空白等方面入手,通过头脑风暴、竞争产品分析、市场趋势分析等方法,生成多个创新的产品概念。
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二审
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二审一、研究背景食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因此,食品研究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作为国内领先的食品科技期刊之一,在推动我国食品研究与开发事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杂志概述1. 杂志简介《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管,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
该杂志主要关注于食品加工、储存、包装等环节中的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等方面。
2. 杂志特色该杂志具有以下几个特色:(1)权威性:该杂志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管,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办,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2)实用性:该杂志注重实践应用,不仅介绍食品研究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还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和经验分享。
(3)国际化:该杂志不仅关注国内食品研究与开发领域,还积极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杂志内容1. 研究成果《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刊登了大量的食品研究成果,包括新产品开发、工艺改进、配方优化等方面。
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食品产业的产品线,还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技术探讨该杂志也关注于食品加工、储存、包装等环节中的技术创新。
通过对行业前沿技术的探讨和介绍,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并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3. 市场分析除了关注技术创新之外,《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还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并为企业提供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这些分析和建议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专家观点该杂志还邀请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专家学者撰写文章,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心得。
这些文章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还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四、杂志影响力《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在国内外食品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该杂志曾多次获得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并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科技核心期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食品工业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满足于维持生存所需的初级食品,过去人们只要求吃得饱而现在要求吃得好,要求通过工业加工提供品质优良、卫生安全、营养合理、方便实惠的食品,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劳动强度、不同健康状况人的需要,这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标志。
随着科学进步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一个要求食品“返本求真”的热潮正在形成。
中国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食品工业获得了有目共睹的光辉业绩。
2002年中国食品工业突破1万亿元的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0%左右,连续8年位居工业部门之首。
2000年比上年增长10.1%,2001年增长12.7%,2002年为16.6%,2003年年增长率达到17%,中国食品工业进入高速成长期。
2003年从产品来看,同比增长名列前五位的是:液体乳,增长63.27%;乳制品,增长30.87%;发酵酒精,增长26.08%;机制糖,增长25.81%;鲜冻畜禽肉,增长23.48%;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四大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发展态势最好。
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全国食品添加剂产值约300亿元,约占世界食品添加剂销售额200亿美元的15%,而且保持了多年连续增长的好势头,某些产品已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的添加剂市场,纷纷进入中国,独资建立食品添加剂厂,或寻找国内基础较好的企业合资控股生产食品添加剂。
因此,今后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国饮料生产2003年总产量为2374.4万吨,其中碳酸饮料666万吨,果汁及果汁饮料310.8万吨,瓶(罐)装饮用水955.9万吨。
总产值813.9亿元,销售收入774.4亿元,利税总额103.6亿元,利润总额64.3亿元。
我国饮料生产总产量20世纪80年代平均年增长率接近30%,10年增长了10倍,90年代则在22%以上。
从我国饮料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增长率的变化是合理的。
可以说,我国饮料工业的总产量在20多年来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近年的增长略有放慢,但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
2003年我国经济受到了非典侵袭的影响,即使在这种不利因素的严重干扰下,我国饮料工业仍然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
这充分反映了我国饮
料市场逐步成熟的趋势、我国饮料生产能力和饮料工业内涵的提高。
我国的饮料产品质量特别是卫生质量一直是稳步提高。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2003年重新评定的“十强”企业其合计产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饮料的33%、28%、37%和34%。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饮料工业生产、销售和经济效益的集中度。
饮料工业在二十多年发展中形成的名牌在近几年更加巩固。
娃哈哈、乐百事、健力宝、农夫山泉、汇源、正广和、怡宝、椰树、益力泉、露露等著名品牌不仅相继荣获各级产品质量和品牌的认定,也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
中国大陆方便面产量2003年422亿包,销售额222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分别增长了30.01%和36.03%,完成了历史性跨越。
2003年,是中国方便面行业的又一次扩展期,全年共销售10万包以上生产线163条,其中40条生产线销往海外,较上年的23条增长73.91%。
中国方便面生产及后段自动化设备主要集中在广东(大华、人机、大山江、亚贝尔),河南东方集团亦有较快增长。
它以低于日本同类设备2/3的价格优势及良好的性价比,适应并培育了中国方便面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口味是一种文化,而中国的咸味调味料是最能体现东方饮食文化优势和特征的产品。
2003年中国大陆方便面调味料平均增速在30%以上。
京日井村屋的天然调味料亦快速占领市场。
随着中国方便面行业的品牌竞争加剧,以地方传统风味面食为研发对象的调味品研究,目前已由面制品生产企业前伸至调味品加工企业,成为互为依存的战略合作伙伴。
资本的力量推动行业内重新洗牌。
不同方式的战略组合,将主导今后2~3年。
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具有个性的创新将成为业内的追求。
与此同时,具有6条线以上生产能力的企业,将以地方品牌的方式生存,并在大企业板块中“漂浮”。
杀出重围,开拓新的市场,成为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乳制品2003年累计生产140.59万吨,同比增长33.26%,液态奶生产达582.9万吨,同比增长达59.97%。
乳制品加工企业2004年1~11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33.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99%。
前十位企业1~11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93.8亿元,占全国的44.7%,同比增长119.6%,远大于行业平均水平(36.99%),这说明行业的集中愈加明显。
2004年1~11月累计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
27.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89%。
共有71.1%的企业盈利,28.9%的企业亏损。
2003年1~11月,本行业的资产总额为429.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27%,资产利润率达到了6.48%。
反映了该行业的整体平均资产的利用效果良好。
我国的主要进口乳制品为奶粉(10695吨)和乳清制品(14534吨),奶酪(14099吨)的进口有迅速的上升趋势,鲜奶(23968吨)、炼乳(11756吨)、奶粉(6269吨)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
随着全球经济日益融合,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食品工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食品工业将主要解决居民吃好的问题.食品消费己经由量的追求转向对质的追求,向着质量、营养、方便、安全的目标转变,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加剧,对食品制成品的需求迅速上升.具体而言,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主要趋势:
第一,食品消费总量仍将不断增加,商品性消费日益取代自给型消费,工业化食品比重逐步增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根据有关预测, 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预计将下降到35%,平均生活水平处于富裕型阶段;农村将下降到41·6%,平均生活水平从小康型向富裕型阶段转变;城市化率将提高到47%.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对食品消费总量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方便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将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旋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简便、营养、卫生、经济、即开即食的方便食品市场潜力巨大.方便食品的发展是食品制造业的一场革命,始终是食品工业发展的推动力.与此同时,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人们的饮食习惯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烟酒等嗜好类产品的比重将逐步下降,食品工业产品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第三,产品多样化、精细化及营养化将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当前中国食品工业主要还是以农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程度较低,食品制成品水平低.市场上缺乏符合营养平衡要求的早、中、晚餐方便食品,也缺乏满足特殊人群营养需求的食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消费层次的变化以及年龄、文化、职业、民族、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食品消费个性化、
多样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各种精深加工、高附加值食品,肉类、鱼类、蔬菜等制成品和半成品,谷物早餐,以及休闲食品等和针对不同消费人群需求的个性化食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大有可为.
第四,生物技术、机械化及自动化将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是指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和发酵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按照人的意愿创造新物种和改造现有物种成为现实可能.酶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合理利用加工下脚料提供了技术可能性,现代发酵技术的发展为开发新型鱼制品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提高食品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是生产安全卫生、高营养价值食品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也是实现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化生产和发挥规模效益的必要条件.食品工业企业应该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和作坊式操作中解脱出来,投入资金完善软、硬条件,提高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通过对中国食品工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剖析,结合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鼓励企业间竞争,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企业竞争力.食品工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依赖于企业的实力,而提高企业实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科技投入,做大做强企业.为此要加大对食品工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不断提升食品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此外,食品行业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大市场、大流通,引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技术为纽带,组织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向高科技、高效益、集团化方向发展.其次,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质量标准实施力度.在已建立的食品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该标准体系,以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HACCP以及GMP认证工作,大力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同时应大力开展重要标准的宣传、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的标准意识和执行标准的自觉性.为确保食品安全,在政府完善监管体系之外,企业应当加强自我检验检测,对食品供应链进行全程监控,努力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最后,优化产品结构.为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优化食品产品消费结构,政府要着重引导企业改进技术,逐步实现精细化加工,注重开发营养搭配科学合理的新产品,开发营养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此外,还应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饮食习惯,逐步降低烟酒等嗜好食品所占比重,实现饮食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
进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