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_观《人生七年》有感心得

合集下载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人生七年观后感人生七年观后感1 这是一部让人由衷赞叹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拍摄题材和视角,成为影像纪录史上的奇迹。

1964年,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Michael Apted 还是刚入行没多久的小伙子,他决心拍摄一部反映英国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纪录片,于是他采访了一大批英国各地的7岁的小孩,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他们的音容笑貌,采访他们谈及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心中的愿望,最终选定了14个小朋友的影像集合出品1964年的“成长系列之7岁篇”。

以后每隔7年,迈克尔·艾普泰德就再次找到当年那14个孩子,记录下此时的他们,7年时间的人生历程,7年来的他们的人生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悟。

到XX年为止,这个成长系列从1964年开始的7岁篇,拍摄了14岁篇,21岁篇,28岁篇,35岁篇,42岁篇,49岁篇,一直到56岁篇。

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甚至当我们人到中年,回头看时,我们7岁、14岁时的样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我们更是不可能看到别人的成长历程。

在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看到随着岁月的流逝,看着社会和时代的沧桑变化,看着14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变成发福秃顶的中年人,看着他们经历事业上的变化,爱情婚姻生活的变故,有一份难言的感受涌现在我的心头。

因为好奇点开一看,原来是记录了英国地区的14个孩子7岁时的想法,到了14岁、28岁…又再拍一遍,最新的更新甚至是XX年出的56岁。

对于人生故事,我向来充满了各种疑问,也有极大兴趣搜集各种版本。

于是我饶有兴趣地从,...一直看到了。

今天下午看完56up之后,躺在床上睡午觉,各个人物的故事有些错综复杂,让我没能一一记清楚,于是决定仔细地再看一遍,认真提炼一些或许有用的线索。

虽然有那么多部,但如果你没有时间,那么看最后一部也可以有很多收获。

以下是个人剧情分析。

1.苏Sue是三个女孩中比较活泼的一个,21岁在旅游公司工作,24岁结婚,生了两个孩子,当时认为婚姻和孩子是一体两面的。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人生七年》观后感应该怎么写?《人生七年》由迈克尔·艾普特执导,Bruce Balden 、Jacqueline Bassett 、Symon Basterfield等出演的一部由ITV出品的纪录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人生七年》观后感,希望大家多多阅读!《人生七年》观后感1 暑假里花了两天不到的时间把这部记录片看完了。

看完真的感慨很多。

不得不说BBC的纪录片真是无人能出其右,更何况这个纪录片横跨了那么多年,这份用心让人感动。

1964年,十四个来自不同阶级的七岁的孩子的被挑选出来拍摄这部记录片,从7岁到56岁,每隔七年拍摄一次,意图展示XX年时英国的缩影。

这一系列纪录片的拍摄对当事人的影响是好是坏尚且不论,我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看完他们大半辈子的生活,感谢这些参与人。

我猜测有不少的观众和我一样,一开始会在心里预测这个或那个孩子的将来。

人家说三岁看到老,其实我们不必这么武断。

小时候开朗活泼的孩子长大了未必就是乐观向上的,小时候害羞自卑的孩子长大了却变得自信多了。

也许许多看过的观众会说这部片子里的孩子大多数没有脱离自己所在的阶层,我们这里不必去讨论阶级固化的残酷性还是什么。

我所看到的是平凡人的幸福。

片中年轻时迷茫焦虑的孩子们大多数在49岁56 岁的时候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古人诚不欺我。

我不想去评价别人的生活是成功还是失败,也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说些什么。

只能说说从这部纪录片我收获了什么。

1、受教育受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论这教育是来自大学还是来自社会,我们都应该努力的去学习。

2、工作有一份自己可以长期为之努力而不厌倦的工作3、家庭生活在是否结婚生子上自己要慎重选择,因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家庭负责。

不过不要对婚姻期望太高,因为婚姻没有那么多的浪漫。

4、记录看了这部纪录片第一时间产生了记录下自己每天生活的冲动。

生活匆匆,而我又是个健忘的人。

说来遗憾我小时候的照片大多遗失了。

《人生七年》观后感推荐4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推荐4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推荐4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人生七年》观后感(一)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 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

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

在1963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

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的确,好像是达到了。

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

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

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

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

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在21岁以后宣布离开这部纪录片的Peter被当时的报纸抨击为“撒切尔夫人时代英国的愤怒共产青年”,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

人生七年观后感四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四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四篇人生七年是一部纪录片系列,由英国导演迈克·奥普斯科夫特执导,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拍摄。

该纪录片跟踪了14个英国家庭的成员,从他们7岁时开始,每7年进行一次采访和观察。

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和访谈,观众可以见证人生的变化和发展,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第一篇观后感:成长的足迹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分中,我们见证了14个孩子从7岁到14岁的成长。

这一阶段,他们正在进入青春期,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一些孩子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华和领导能力,而另一些则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无论他们的经历如何,每一个孩子都在成长和寻找自己的身份。

通过观看这一部分,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期望。

有些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关爱,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都表现出色。

然而,也有一些孩子身处困境,家庭条件不佳,他们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这让我深思,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观后感:梦想的追寻在人生七年的第二部分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从14岁到21岁的成长。

这一阶段,他们正在面临关键的决策,如选择职业、选择大学专业等。

一些孩子已经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而另一些孩子则面临着迷茫和犹豫,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通过观看这一部分,我认识到追求梦想并不容易。

有些孩子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为之奋斗。

他们愿意付出努力和时间,去学习和积累经验。

然而,也有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选择了更为稳定和安全的道路。

这让我想到,每个人的梦想和选择都不同,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为之努力。

第三篇观后感:生活的变迁在人生七年的第三部分中,我们见证了孩子们从21岁到28岁的成长。

这一阶段,他们已经成年,面临着更多的责任和挑战。

一些孩子已经开始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电影人生七年观后感

电影人生七年观后感

电影人生七年观后感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

下面XX收集了电影人生七年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篇一:纪录片《人生七年》观后感整部纪录片分8集。

每隔七年采访一次,直到他们56岁。

节目组片头介绍,”七岁看老,20xx年的工人与主管,现在都只有七岁,这是英国社会的一瞥”。

虽然他们大部人在56岁时概括此节目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个年龄段短短的一周生活剪辑,并不足以反映他们的全部感受。

但我们仍试图从中找出一点点生活的规律,借此反思自己。

每个小孩都天真无邪,那么可爱,共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本该享受一样的幸福快乐。

然而,他所在的阶层已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

他父母现在的积累,就是他们成长的土壤。

这14位小孩的阶层主要根据他们就读学校,以及生活的区域划分,但因为我并不了解英国的背景,只能大概介绍一下。

6位私立学校:约翰,安德鲁,查尔斯,尼尔,彼特,布鲁斯(私立寄宿),4位公立学校:保罗和西蒙(公立寄宿)。

托尼(平民区),尼古拉斯(乡村)。

4位女孩:苏西(富裕家庭)杰基,琳恩,苏珊(平民区)。

PS英国的私立学校昂贵,教育资源好。

关于阶层:一切都大致如节目组预想的那样,他们父母是什么阶层,他们也大概是同一阶层,并且一代代传承。

只有2个例外,尼尔和尼古拉斯。

6个私立学校的男孩除了尼尔变落魄,除了查尔斯加入了BBC不再参加录制,其中的4个都毕业牛津大学,性格迥异,但都是中产阶层,家庭和谐,无离婚现象,普遍生育较晚,并且都是生育2个以内,子女都上了大学。

富裕家庭的女孩苏西,也仍然在此阶层。

4个公立学校的男孩和3个平民区女孩除了尼古拉斯突破了阶层进入中产,其它的仍然普通的平民阶层,无稳定的工作收入,工作可替代性强,生活拮据,家庭氛围因人而异。

总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说说生活关于普通人的”不幸”生活:3个寄宿学校的小朋友,从小就皱着眉头,得到的关爱很少,与父母的关系不亲密,这也导致他们自己的婚姻生活困难重重。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人生七年》是一部经典的纪录片,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人生七年的观后感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篇一:人生七年的观后感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十多个我这一生中熟知并关心的人度过了两个半小时:他们正是迈克尔.艾普特的代表作《人生七年》系列中的主人公。

这是一部系列纪录片,始于1964年。

但影片的初衷是制作一部讲诉来自不同经济背景的英国七岁孩童不同生活的纪录片,里面有来自工人阶层的女学生,其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沃尔沃斯百货的职员;有就读预备学校的富家子弟,他读的是金融时报,说起将来会被剑桥大学录取时神态自若;还有来自利物浦郊区的小男孩,他十分有趣,渴望成为宇航员,但如果当不了宇航员,就做公交车司机。

那时的艾普特才二十出头,在影片中只是负责调查工作。

然而在他脑海中却出现了一个绝妙的想法,那就是,七年后,再来访问这群人。

从那以后,每隔七年,他都会回来记录这群人的生活。

最新一期,即《人生七年》第八季已于年在英国电视上播出,目前该片正在中心上映。

我已经想不起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这部纪录片的,或许是在1977年,当时我十岁,英国电视里播出的是第三季。

从那时起,我就一集不落。

其中一些我反复看了二三遍,以至于里面的某些话和场景深深的映在我脑海中,宛如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或是钟爱的小说里的段落。

例如,七岁的鲍尔满脸愁容,是一所看上阴深深的慈善学校的寄宿生。

被问到以后想不想结婚时,他的回答是那么的悲哀。

从此这一答案成为我家中关于家庭关系悲喜剧尝试的简略表达方式。

21岁的托尼出生工人阶层,本来可能成为诗人,最后选择了开出租车。

他对艾普特说道:“我懂的,无非就是狗、价钱、女生、知识、公路、街道、广场、爸爸妈妈、还有爱。

我只懂这些,也只想懂这些。

”这席话听上一点也没有大诗人济慈的感觉,但在某种意义上,又富有哲理。

我和片中人物的年龄差距曾经非常大,但现在已经减小了。

对我来说56岁已经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15级管理班张露茜利用十一长假的空闲时间,我观看了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系列纪录片《人生七年》。

这部纪录片,从14个孩子的7岁时拍起,每七年一次。

目前为止,已经拍到了他们2012年也就是56岁。

时间跨度大,人生轨迹清楚。

本来导演的初衷,是想了解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可是,看这部片子,我却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也明白了人生是由多元因素造就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性格、追求、目标的设定、自我调适与改变、婚姻等等因素。

看纪录片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可从网上看到网友评论时,惊人地发现,社会阶层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的,但是要有很大的跨度,却是不大可能的:下层可以上到中产,但很难到达上层;中产可以到上层,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沦到下层;但上层终究还是上层。

Nick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场主的儿子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下层的SUE从小就希望改变,通过努力,跻身中产,虽未上大学仍在大学授课……而中产的NEIL在7岁的镜头里他阳光灿烂地叙述着他自己的梦想,14岁时也是阳光灿烂的少年,却在考牛津大学失利而进入一别的大学之后,精神有了问题,选择辍学。

之后做了建筑工人,然后流浪辗转在英国各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实在让人看了相当心酸。

虽然很多年之后,他做上了志愿者性质的议员,但是他一生的贫困、潦倒,都跟那次不算谨慎的决定有关。

试想,如果他读完了那个普通的大学,那么他的一生一定不同:虽然也可能很普通,但是起码是安宁的,会有家庭,有孩子,有稳定的收入,可惜他却流离失所,度过了暗无天日的多少日子。

他们的身材变化也是我观看时特别留意的地方。

片中的精英阶级Andrew和John 56岁时依然保持着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晋升为精英阶级的美国教授Nick夫妻,中层佼佼者——公务员Peter夫妻,体型明显较好;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但最终几乎都成了胖子或秃子,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

《人生七年》观后感推荐4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推荐4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推荐4篇导演从1964年开始记录14位英国儿童的生活,每隔7年,他会从参与者生活中取材制成记录片。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生七年》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人生七年》观后感(一)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

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

在1963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

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的确,好像是达到了。

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

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

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

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

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人生七年观后感]人生七年是一部让人由衷赞叹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拍摄题材和视角,成为影像纪录史上的奇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生七年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人生七年观后感篇一因为真实,所以残酷——观《人生七年》有感朱利叶斯·海尔说过这么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场,他集经理、演员、提词、编剧、换景、包厢侍者、看门人诸职于一身,此外还是观众” 看了英国导演Michael Apted从1964年开始追拍的以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人为题材的纪录片《人生七年》,我终于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原来每个人的一生真的犹如一场戏剧,你也不确定你会扮演哪个角色,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戏剧是没有彩排的,理想再丰满,终究也难敌现实的骨感。

片子一开始就提到《圣经》上的一句话,Give me the child until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跟中国的谚语“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非常类似,这也足以证明,任何的地域文化终究脱轨不了固定的人生宿命。

其实,影片一开始传达的主题并不是验证一个人7岁的时候展示出来的品行是不是能决定其一生,导演Michael Apted其实最想证实这样一个观点: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之间缺乏流动性,下流社会的人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打开通向上流社会的门。

然而,故事的发展似乎远远超过了导演的预料,因此,我们对于影片最多的定义无非就是真实的人生,残酷的现实。

从片子看,事实似乎确实是这样的,底层社会的Tony、Jackie、Simon等等,无一例外地早早辍学,结婚,养活一堆孩子。

而上层社会出身的Bruce、Andrew、John则顺理成章进入私立中学,上牛津、剑桥等名校,延续上流社会的地位。

当然也有一些异数,比如7岁时就打算探求月球秘密的nick,虽然出身乡村,但最终成为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

的确,对于传统根深蒂固的社会,相对于出身,个人能力不过是大浪上的小水花,至少从统计状态上说是这样的。

人生七年观后感【精选】整理版

人生七年观后感【精选】整理版

人生七年观后感人生七年观后感1 这是一部让人由衷赞叹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拍摄题材和视角,成为影像纪录史上的奇迹。

1964年,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Michael Apted还是刚入行没多久的小伙子,他决心拍摄一部反映英国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纪录片,于是他采访了一大批英国各地的7岁的小孩,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他们的音容笑貌,采访他们谈及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心中的愿望,最终选定了14个小朋友的影像集合出品1964年的“成长系列之7岁篇”。

以后每隔7年,迈克尔·艾普泰德就再次找到当年那14个孩子,记录下此时的他们,7年时间的人生历程,7年来的他们的人生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悟。

到XX年为止,这个成长系列从1964年开始的7岁篇,拍摄了14岁篇,21岁篇,28岁篇,35岁篇,42岁篇,49岁篇,一直到56岁篇。

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甚至当我们人到中年,回头看时,我们7岁、14岁时的样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我们更是不可能看到别人的成长历程。

在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看到随着岁月的流逝,看着社会和时代的沧桑变化,看着14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变成发福秃顶的中年人,看着他们经历事业上的变化,爱情婚姻生活的变故,有一份难言的感受涌现在我的心头。

知道这个纪录片,还要感谢一个博友anny在我的博文“命运天注定”后面的留评:同意你所说的,《56Up》已经说尽了,西游记也说了,孙悟空再怎么变花样,也逃不脱五指山。

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去网上搜这个"56up",发现原来它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系列反映英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普通人的真实人生命运的纪录片。

前一阵儿下载下来,但没有马上看,近来静下心来,抽空把一共11集(7,14,21,28,35,42岁各一集,49岁两集,56岁三集)片子全部看完。

片中14个孩子,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约翰、安德鲁、查尔斯来自于精英家庭,在私立学校读书。

布鲁斯、尼尔、彼得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来自于老工业重镇利物浦;尼克出身于约克郡的偏远农村家庭;女孩苏西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接受巴蕾舞训练,家里在苏格兰有度假别墅。

高中观后感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

高中观后感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

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人生七年》(英文原名《7up》)由迈克尔·艾普特执导,BruceBalden、JacquelineBassett、SymonBasterfield等出演的一部由ITV出品的纪录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欢迎阅读!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一)会看这部纪录片起初是因为知乎上有人强烈推荐,恰巧微博上也有人写了篇文章介绍这部片子。

但更吸引我的是它的拍摄方式和内容,每七年一次拍摄,来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处在毕业之际,人生交叉口的阶段,难免有些困惑。

因而不顾一切想要寻求一些东西消除我的困惑,而这部片子就是其中之一。

但看完最新的《56up》后,我的困惑依然没有解除。

虽然这部片子没有什么直接的结论,但仅仅通过观察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对这部片子写些什么。

首先是几位纪录片主人公的一些言辞一直萦绕在我耳边。

“人们会误把我们当作代表,然后说他们就是这样的...”,"七年的时光,却要通过镜头前的10分钟展示,这太片面了..."。

假设导演选了另外14个小孩拍了这部片子,这部片子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仅仅是14个人不同背景的人就能代表英国的阶级现状吗?他们的真实生活真的是镜头前所表现的那样吗?即使导演以最真实的手法来记录他们的生活,我还是不愿亲率地下定一些结论。

其次,如果不轻率地下定一些结论的话,那我只能从叙述主人公的生活入手。

但纵观14位主人公从7岁到56岁的生活经历,我发现自己也很难写出什么。

当然我可以写Paul和他妻子卖了房子换了辆房车环游澳洲,也可以写Bruce孟加拉国支教,但主人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生活,生活,生活。

结婚,生子,离婚,再婚,失业,换工作,亲人世,看着子女成家立业...对这部片子的很多论述都集中在社会的阶级问题上,之前提到的微博上那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写了很多。

除了Bruce,Nick,Neil比较特殊外,其他11个孩子基本都延续了父辈的成长轨迹。

《人生七年》观后感精选三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精选三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精选三篇《人生七年》观后感是我们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内心的感受所写成的文字,你知道怎么写出优秀的观后感吗?以下是职场和大家分享的《人生七年》观后感精选三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送你的参阅。

《人生七年》观后感精选1 会看这部纪录片起初是因为知乎上有人强烈推荐,恰巧微博上也有人写了篇文章介绍这部片子。

但更吸引我的是它的拍摄方式和内容,每七年一次拍摄,来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处在毕业之际,人生穿插口的阶段,难免有些困惑。

因此不顾一切想要寻求一些东西消除我的困惑,而这部片子就是其中之一。

但看完最新的《56 up》后,我的困惑仍然没有解除。

虽然这部片子没有什么直接的结论,但仅仅通过观察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对这部片子写些什么。

首先是几位纪录片主人公的一些言辞一直萦绕在我耳边。

“人们会误把我们当作代表,然后说他们就是这样的...”,"七年的光阴,却要通过镜头前的10分钟展示,这太片面了..."。

假设导演选了另外14个小孩拍了这部片子,这部片子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仅仅是14个人不同背景的人就能代表英国的阶级现状吗?他们的真实生活真的是镜头前所表现的那样吗?即使导演以最真实的手法来记录他们的生活,我还是不愿亲率地下定一些结论。

其次,假如不轻率地下定一些结论的话,那我只能从表达主人公的生活入手。

但纵观14位主人公从7岁到56岁的生活经历,我发现自己也很难写出什么。

当然我可以写Paul和他妻子卖了房子换了辆房车环游澳洲,也可以写Bruce孟加拉国支教,但主人公大局部的时间还是在生活,生活,生活。

结婚,生子,离婚,再婚,失业,换工作,亲人世,看着子女成家立业...对这部片子的很多阐述都集中在社会的阶级问题上,之前提到的微博上那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写了很多。

除了Bruce,Nick,Neil比拟特殊外,其他11个孩子根本都延续了父辈的成长轨迹。

当拍到《56 up》时,他们的孩子也延续着他们类似的轨迹。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人生七年观后感》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纪录片系列。

从1964年开始,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通过跟踪拍摄了一群英国孩子的成长,以每七年的周期呈现了他们从儿童到成年人的生活变迁。

这一系列片段引人深思,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初,当孩子们还是小学生时,他们的世界似乎是那么简单、美好而纯粹。

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然而,在接下来的七年里,他们开始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困惑。

青春期的到来标志着他们处于过渡期,他们需要面对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在片中,一些孩子经历了学业上的困难、家庭关系的问题以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孩童时期的纯真和自由被成年世界的压力所取代。

在片中的第二个七年,我们看到他们依然面对着诸多的挑战。

他们被社会的期待和责任所束缚,不得不迎合所处环境的需求。

有些人在有限的选择面前感到困惑。

但他们依然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在创造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意义和满足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个七年让我看到了成年人的苦涩和无奈。

这时的他们已经走入中年,人生的路途显得更为崎岖曲折。

一些人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却牺牲了家庭和个人生活;另一些人则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与付出。

年少时期的梦想渐渐失去光彩,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生活的琐事和压力。

在这部记录片的第四个七年里,我们目睹了人生的巅峰和转折。

一些人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衡,他们学会接受自己,并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而另一些人则通过痛苦的失败和失去所经历的成长,重新思考并重新塑造他们的人生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生观察令我深思:我们是否应该将成长定义为追求个人利益和物质财富,还是应该追求更高级别的自我实现和成就?第五个七年是这部系列记录片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面临生命的终极问题:意义与目的。

一些人在积极地寻找着人生的真谛,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

而另一些人则逐渐对生活失去热情,感到身心俱疲。

他们希望能够找到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目的。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导语:迈克尔·艾普特在60年代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人生七年》,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

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下面是小编为您准备的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供您参阅。

人生七年观后感范文1这是一部几个小时就可以带你体验跨越人生几十载长河的伟大纪录片,8个七年,让你领略人生百态,体验生活酸甜苦辣。

60年代,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保罗·阿尔蒙德还是刚入行没多久的小伙子,他们决心拍一部反映英国人和西方人文的记录片,于是在英国各地的学校采访并最后挑选出了14名7岁小孩进行拍摄并跟踪记录他们的生活轨迹,并此后每隔七年再进行一次拍摄和记录。

到今天为止,这个记录系列从60年代的时候开始的7岁篇,已经完成了14岁篇,21岁篇,28岁篇,35岁篇,42岁篇,49岁篇和56岁篇的拍摄。

每看一个七年,就迫不及待在期待下一个他们的七年会是如何,因为这强烈的好奇心,11集一口气在周六下午看完,我也非常期待他们的下一个七年,我也发现人类的好奇心似乎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

我们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如此清晰地去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每一个人生七年,这也是这部记录篇存在的意义,它让人可以更好的的从侧面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和脚下的选择。

片中的14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圈层:富家三公子:John、Andrew和Charles,他们是典型的精英家庭的子弟,七岁的时候看他们的穿着和发型都是整整齐齐,非常有小绅士风范,一路私立学校,人生旅途一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高歌猛进,毫不含糊。

不过其中的Charles在高考中并没有考上自己理想中的牛津,21岁之后也再也没有回归荧幕,不知道是否和考大学有关,当时观看的时候还是有点遗憾的,即使直到,现在也非常期待他可以在接下来的7年可以再次回归。

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

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

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人生七年》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片,该片通过跟踪一群英国儿童的成长,为观众展示了他们从7岁到56岁的人生轨迹。

这七年间的记录让我们有机会亲眼目睹他们从天真孩童逐渐成长为成年人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这部纪录片引人思考,不禁让人思索人生的意义、个人选择的重要性以及社会背景对个体的塑造。

纪录片以七个儿童的生活为主线,每隔七年进行一次深入记录。

这种长期的观察手法非常独特,使得观众可以瞥见人生的瞬间变化和演变过程。

通过镜头,我们看到了他们从稚嫩的孩子到成熟的成年人的转变。

正是因为这七年的纪录,我们有幸见证了他们面对家庭、教育、职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挑战,以及他们所做的选择如何塑造了他们的未来。

第一个观察对象是布鲁斯,一个生长在伦敦贫民窟的男孩。

从他的出生地和家庭环境来看,他面临着艰难的生活条件和有限的机会,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们看到他从一个小混混成长为一个信守承诺的家庭人,他的成功证明了努力和选择对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和未来的重要性。

同时,该纪录片还展示了儿童教育对未来发展的巨大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案例是尼尔。

尼尔在童年时代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华和智慧,但他来自一个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

然而,幸而他得到了一位富有同理心和耐心的老师的关注和引导。

这对他的成长和自信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尼尔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这个案例再次印证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关键作用。

另一个引人深思的层面是社会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七年的时间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面临的众多社会、政治和经济挑战都会对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上个世纪60年代,社会正值经济增长和文化变革的时期,信息传播和社会流动性也呈上升趋势。

然而,对于一些成长在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在这个时期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难题。

纪录片中一个案例是苏兹,她来自一个低收入家庭,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成为一名有成就的导演。

《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_观《人生七年》有感心得

《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_观《人生七年》有感心得

《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_观《人生七年》有感心得----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一)当我看到《人生七年 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 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样子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

我体味到,这 56 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 14 个人的身上,是多么奇妙。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

在 1963 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 BBC 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 14 个 7 岁的儿童,采用每 7 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

到 2022 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 56 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的确,好像是达到了。

14 个人之中,有 4 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

10 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惟独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 成为了一位大学教授,其他的 9 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者中产。

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 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 小的时候想要参政, 14 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

然而 42 岁时, John 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 20 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 大学辍学, 21 岁时他在伦敦建造工地工作, 28 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颤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

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 56 岁时,导演见到 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人生七年观后感(精选24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精选24篇)

人生七年观后感(精选24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

人生七年观后感篇1看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做的。

孩子没有什么兴趣,我俩却很高兴地看了。

这部纪录片,从14个孩子的7岁时拍起,每七年一次。

目前为止,已经拍到了他们2012年也就是56岁。

时间跨度大,人生轨迹清楚。

本来导演的初衷,是想了解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可是,看这部片子,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人生是由多元因素造就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性格、追求、目标的设定、自我调适与改变、婚姻等等因素,都是造成一个社会人的重要成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他们的困惑与挣扎,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的。

我谈谈自己的感受:1、社会阶层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的,但是要有很大的跨度,却是不大可能的:下层可以上到中产,但很难到达上层;中产可以到上层,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沦到下层;但上层终究还是上层。

Nick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场主的儿子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下层的SUE从小就希望改变,通过努力,跻身中产;中产的NEIL却因为一个不算成熟的选择,从此生活无着落,一生相对境遇不好,等等。

上层社会的人,志向高远,见识广博,从小他们就接触不一样的教育,所以凤凰终归是凤凰。

当然,除非他们不努力,可能会沦落到中产的行列。

但是,一般来说,越是上层社会,他们对子女的管束越严格,孩子们也学习更加努力和刻苦,他们认为他们肩负着改变社会的责任,所以更加认真、执着。

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多关注这类人的生活,他们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对我们更有意义。

2、人们也许从来都想象不到,父母、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终生影响。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各类孩子不同时候的不同眼神: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放在带有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里,一生都带着无助,这种无助一直影响着他们;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送到国外,无论条件多么优越,她感觉到被抛弃,不开心;有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跟父母没有很多的交流,对那段感情相对陌生。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人生七年》观后感《人生七年》观后感1会看这部纪录片起初是因为知乎上有人强烈推荐,恰巧微博上也有人写了篇文章介绍这部片子。

但更吸引我的是它的拍摄方式和内容,每七年一次拍摄,来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处在毕业之际,人生交叉口的阶段,难免有些困惑。

因而不顾一切想要寻求一些东西消除我的困惑,而这部片子就是其中之一。

但看完最新的《56 up》后,我的困惑依然没有解除。

虽然这部片子没有什么直接的结论,但仅仅通过观察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对这部片子写些什么。

首先是几位纪录片主人公的一些言辞一直萦绕在我耳边。

“人们会误把我们当作代表,然后说他们就是这样的...”,"七年的时光,却要通过镜头前的10分钟展示,这太片面了..."。

假设导演选了另外14个小孩拍了这部片子,这部片子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仅仅是14个人不同背景的人就能代表英国的阶级现状吗?他们的真实生活真的是镜头前所表现的那样吗?即使导演以最真实的手法来记录他们的生活,我还是不愿亲率地下定一些结论。

其次,如果不轻率地下定一些结论的话,那我只能从叙述主人公的生活入手。

但纵观14位主人公从7岁到56岁的生活经历,我发现自己也很难写出什么。

当然我可以写Paul和他妻子卖了房子换了辆房车环游澳洲,也可以写Bruce孟加拉国支教,但主人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生活,生活,生活。

结婚,生子,离婚,再婚,失业,换工作,亲人世,看着子女成家立业...对这部片子的很多论述都集中在社会的阶级问题上,之前提到的微博上那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写了很多。

除了Bruce,Nick,Neil比较特殊外,其他11个孩子基本都延续了父辈的成长轨迹。

当拍到《56 up》时,他们的孩子也延续着他们类似的轨迹。

Neil从少年起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一生比较坎坷。

而Bruce和Nick家境一般,但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教育。

虽然有“阶级”的存在,但由于英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制度,即使是那些工薪阶层都有着非常不错的生活。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

人生七年观后感引言《人生七年》是一部由迈克尔·艾普特导演的纪录片系列,跟踪记录了一群英国孩子从七岁到最新时期的成长过程。

通过七年一次的采访,观众可以见证这些孩子成长的变化,同时也感受到人生中七年的时间对人性和社会状况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生七年》给观众带来的思考和触动。

人生轨迹的扭曲在观看《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时,我深刻感受到人生轨迹的扭曲。

在孩子们七岁时,他们的生活看起来都是平凡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孩子开始遭受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他们的生活轨迹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有的孩子从贫困家庭中走出来成为成功人士,有的则逐渐深陷贫困和犯罪之中。

这让我深思,一个人的人生受到了太多的外界因素的影响,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呢?家庭的重要性观看《人生七年》也让我意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有的孩子来自稳定的家庭,父母给予他们良好的教养和关爱;而有的孩子则来自困难的家庭,父母经济拮据,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心。

这些孩子们的人生轨迹受到了家庭环境的极大影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家庭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勇气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社会对个人的塑造除了家庭的影响外,社会也对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看《人生七年》中的孩子们,我看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塑造是如此之大。

从他们所在的社区,到学校和朋友圈,每一个环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有的孩子在公立学校接受良好教育,有的孩子则在私立学校受到更好的资源和机会。

这些差异对他们的人生轨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社会的不公平问题也在这里体现出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的机会平等性也在逐渐减少。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不禁会思考,如何改善社会环境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公正的机会和待遇。

值得思考的人生意义《人生七年》给观众带来的最大触动之一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人生七年的观后感(通用7篇)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观后感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虚假刻意。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生七年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1 五一假期共四天,都在观英国一部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摄的记载片《人生七年》,开始观的时候仿佛观着局外人的故事,不动声色,偶尔感觉好笑偶尔又感觉故意思,还兴致勃勃的对家里同样七岁的小女儿和大姐家同样七岁的女儿,还有小弟家十一岁的儿子分手提问了许多类似的问题。

如果到了这里,似乎也没什么值得记录的,直到昨晚上,孩子八点多听完《手绘海洋动物》抱着我的手臂甜甜睡去,我拿出电量不多的手机,一路从28岁观到了56岁,每隔七年拍摄一集,五个七年的故事几百分钟就描述了这十几个人的一生,观完才体味出此中的残酷之处。

想了好久,突然有种庆幸,庆幸诞生在尚处于大厘革时期的中国!我无意交谈历史,也无意探寻政治,仅仅从内心深处最深刻的一声叹息出发,谈谈个人的一点儿感想感染吧!观完有一个习惯性的总结:记载片中的十三位主人公,无论是出身上流社会的,出身中产的照样出身工薪阶层的,划分阶层的一个基础点不是金钱,而是学历,不错,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顶尖的大学学历,基础上无论你后天如何尽力和奋斗,哪怕是买了西班牙度假别墅的托尼,也只能永远停留在工薪阶层且一生都在不绝尽力奋斗前半生为了本身后半生为了子孙,但好在本性乐看对生活有着无与伦比的满足感,而女儿考上一所大学考古系的保罗算是工薪阶层里后代前途最好的一个,但仍旧没有实现超过,但好在遇到一个好老婆,不绝勉励他,生活也十分稳定,这些工薪阶层的子女依然是工薪阶层。

中产阶层的布鲁斯算是一个范例的代表了,大学卒业于牛津数学系,卒业后出国支过教,返国后不停从事教书工作,伉俪都是教师,且生活稳定充裕,对后代教导也十分中规中矩,一生颇具善心。

最后是富人精英四人组,三男一女,男孩们卒业于一流名校,卒业后从事律师和bbc记载片编辑,婚姻稳定后代依旧延续他们的路线,固然进入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但对后代教导的看重始终如一,也基础都在正常轨道内运行,唯一的女孩虽并未进入大学学习但好在婚姻美满,基础上后半生的采访都可见笑容满面,可以说上一代留下来的财充裕以支撑衣食无忧的过好一生,后代也都是从小接收最好的教导,以确保更好的延续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_观《人生七年》有感心得----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一)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 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

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

在1963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

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的确,好像是达到了。

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

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

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

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

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在21岁以后宣布离开这部纪录片的Peter被当时的报纸抨击为“撒切尔夫人时代英国的愤怒共产青年”,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

他成为了一个乐队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音乐奖项,在音乐界获得了肯定。

你瞧,他们的生活也挺好的,就像一个走进迷宫的孩子,兜兜转转之后,总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拥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他平铺直叙,毫无矫揉造作,真实是他唯一的追求。

真实在那三个女孩儿越来越发福的身材上,真实在那越来越多的秃顶上,真实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故事,每一处起承转合,伤感又温情。

当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身材越来越走样,头发再也不像从前那么茂盛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

他们也曾经想改变生活,想成为演员或者政客,然而在时光面前,一切都变得圆滑。

就像匠人手里的一把美工刀,把每一个人像玉一样磨得通体圆润,在时间这条湍急的河里,像一条灵活的鱼儿一样,不再跌跌撞撞。

这只是一篇普通的观后感,我希望,面对屏幕的你千万不要奢求从这得到什么。

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评价别人的人生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

而且“从别人的人生里面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经验”这个观点,笔者也持审慎的怀疑态度。

毕竟对于文化环境、成长环境都不同的人来说,会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它贫乏单调,但充满了生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这一点很重要,在笔者看来,比旁观这14个人的人生要更加重要。

《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二)最近观看了《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能够观看的完整电影系列仅有英国版,也是最早的母版。

其他的如日本、德国、美国、瑞典版本的线上资源均不齐全。

对我来说,《人生七年》是对我影响力最大的成长类纪录片(迄今为止)。

《人生七年》是英国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拍摄的系列纪录片,是影响半个世纪之久的开箱之作。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导演每隔七年采访记录一次片中人物的经历和变化。

采访对象来自英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家庭;分别记录了他们7岁、14岁、21岁、28岁、42岁、49岁、56岁的生命轨迹。

影片从1963年伊始,时间跨度达50余年。

2019年《63up》即将上线。

艾普特是拍摄了《纳尼亚传奇》的知名导演。

他拍摄人生七年时,年仅20出头。

如今已是80多岁的艾普特已经是享誉世界的英文导演。

从一九六三年开始,他分别记录了14个孩子从童年到老年的成长经历。

我可以在数小时内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生命轨迹和情感状态。

影片看完后,我脑袋里充斥着两个字――震撼!直击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冲击。

关于纪录片的内容我不再赘述。

截止2012年,人生七年系列电影已出完成八集拍摄,结构庞大,人物众多。

关于人物的细节和情节走向,我记的并不清晰,这里我只谈谈这部片子对我的冲击。

第一: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并非是后天造成的。

而从先天就已经开始父母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下一代。

父母对改造环境的态度和改造环境后的变化,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毕生的。

如果:我从富人的家庭长大,成年的工作环境和情况状况不会太差;我从穷人家庭长大,即使我付出的努力几倍于我的同龄人,成年以后的境况也不会太好。

(相较于精英阶层)第二: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他的父母直接相关。

自信开朗,健康活泼,优柔寡断,文弱内惧,我们都可以从我们的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其次,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间接影响人的性格。

我接受的教育、社区环境、成长中遇到的人、选择的职业与工作......也会间接影响我们的性格和与之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拥有长远目标的人更容易成就大的事业。

在童年时期,有清晰职业追求的人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如同年的职业追求是医生、教师、律师等,我们长大后多数会从事与之相关的职业。

童年时有长期爱好和大理想的人,他们的职业追求更高、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但前提是真正热爱和长期喜欢的事物,且要有坚韧和积极乐观的性格。

所以,知道自己喜欢和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清晰的蓝图是十分重要的。

这部纪录片还告诉我一件事:成年并不意味着成熟,成长是一生的修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生老病死和时代环境的变化,我们随时都要准备学习。

在心智和智力进入成年以后,我们仍然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学习,更新。

不断完善自我,才会具备成熟的人格。

且活着并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活着!《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三)《人生7年》BBC的神级纪录片,它以纪实访谈的情势跟踪采访了104名来自不同阶级的孩子,包括富人、中产、普通和底层,从7岁开始,每隔7年,1直到他们56岁。

这些人中,有人注定成功,有人逆袭,有人平淡生活,也有人在成长中迷失了自己。

不过这部片子最令我震动的是,贫富阶级巨大的观念差别。

富人之所以延续富,穷人之所以很难翻身,与其说是由于钱,不如说是由于观念和眼界。

7岁的时候,这类巨大的理念差异久开始显现,富人的孩子普遍有目标、知道自己未来一定会念大学,而穷人的孩子更多是斟酌自己未来做甚么样的工作,有些乃至不知大学是甚么。

14岁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都上了自己预计上的中学,对未来也有了更清晰的计划,念法律、从政。

而穷人的孩子虽然也在继续念书,但是对未来只有模糊的概念,比如幸福地活着。

21岁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几近都实现了自己7岁时的欲望,念牛津、剑桥,明白自己要承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而穷人家的孩子已开始工作,成为工人,对未来照旧没有甚么计划。

除目标和计划,金钱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富人的孩子普遍明白钱的重要性,知道钱是实现欲望、抵抗风险的一种工具,而穷人的孩子,大部份表示自己不在意钱,认为钱对生活而言其实不重要。

《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四)看书累了,我喜欢看看记录片,那是另一种读书。

昨天看了纪录片《人生七年》,看完后感概万千。

片子是英国格拉纳电视台拍摄的,选择了来自英国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14位7岁的孩子,每隔七年一拍,记录他们的想法和生活。

从7岁到56岁,跨越半个多世纪,记录了他们的大半辈子。

而这14个孩子的未来,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无一例外的过着优渥的生活;三个中产家庭的男孩,仅有一位进入牛津大学,其余两位仍旧中产;而那几个来自于底层社会的孩子,年老的他们无一不做着普通的底层劳动,甚至与失业相伴。

这本来是一个揭示英国阶级流动固化的纪录片,然而放在如今的中国何尝不适合?有人做过一个调查,清华北大的学生,其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比例远远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要多。

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会在清华北大,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优渥。

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结论,有人会说:你的意思是家里有钱的人才能上清华北大?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认为一个人的努力和他所能得到的资源是互补的。

什么是资源?比如说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每年都会有本科生期末考试的原题出现,而这些原题,本校的学生是要比外校的学生容易找到的多,这就是资源。

再举个例子,两个同样努力的孩子,他们的成绩也许差不多。

到了暑假,有名师辅导班,一节课500,家境好的孩子眼不眨心不跳的可以掏钱补习。

而家境差的呢?他或许要帮家里干活、或许要去发传单挣生活费......慢慢的、慢慢的,两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不是努力就可以弥补的。

老祖宗有句话叫“寒门出贵子”,确实现实中也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

往远一点说,有名臣宋濂之流,往近一点说,马云总算一个吧?然而中国十三亿人,宋濂马云之流有几个?为什么每出一个就会轰动一时、远近闻名?因为这样的人太少了呀,谁会巴巴地去报道哪个首富家的儿子开了什么公司(王思聪除外)?谁会去关注哪个二代出了什么成绩?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这都是正常的,只有那些辛辛苦苦从泥潭里爬起来并且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才会安慰吾等凡人的脆弱心灵。

你看,寒门出贵子,我们努力了还是可以成为凤凰的。

我说“寒门难再出贵子”,还因为一个人的家境决定了这个人的眼界。

在古代,交通不便,我没有见过的,就算你家境好也不一定见过,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或许你还在美术课上学习断臂维纳斯的美,人家已经站在卢浮宫自己领悟了。

而片中,三个精英家庭的小孩说他们读《金融时报》、《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甚至已经有了隐隐地规划----做律师、上剑桥的三一学院。

但是出生贫寒的小孩呢?他们远远没有如此眼界,他们只希望“见到爸爸”、“做个赛马骑手”。

当然,理想没有贵贱,谁说想见爸爸不是孩子最纯真的愿望呢,只是阶级的远见性由此已经可见一斑了。

老一辈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的手骨肉匀称、细皮嫩肉,那么他是一个有福之人。

以前觉得封建迷信,现在却觉得大有道理。

为何呢?细皮嫩肉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很少干活或者不干活,那么他的家境一定不错,一个家境不错的人,只要不出大问题,将来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站得高你才能看得远,终究寒门难再出贵子。

《人生七年》观后感优秀范文(五)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