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须知】劳动用工纠纷常用计算公式(全方位解析)
劳动合同综合计算公式模板
1. 正式劳动合同时间计算公式:(1)起始时间:用人单位开始使用劳动者之日。
(2)终止时间: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之日。
2. 劳动合同三年起止时间计算公式:(1)起始时间:根据实际签订时间确定。
(2)终止时间:起始时间加上三年。
二、劳动合同期限计算公式1. 劳动合同期限计算公式:(1)起始时间:用人单位开始使用劳动者之日。
(2)终止时间:起始时间加上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
2. 实际工作年限计算公式:(1)起始时间:用人单位开始使用劳动者之日。
(2)终止时间:实际离职时间。
三、工资计算公式1.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基本工资 = 本月应发工资 - 预扣款项(如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等)2.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1)平时加班工资:基本工资× 1.5(2)周末加班工资:基本工资× 2(3)国家法定假日加班工资:基本工资× 33. 经济补偿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1.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2. 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 + 医疗补助费(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的工资)3. 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4. 因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每工作一年应得的经济补偿5. 用人单位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 = 原经济补偿金额外× 额外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为原经济补偿金的50%)五、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计算公式1.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计算公式:双倍工资 = 当月已发的全部工资× 2六、其他计算公式1. 社会保险缴纳计算公式:社会保险缴纳 =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社会保险缴费比例2.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请注意,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具体计算方法以当地法律法规及企业实际情况为准。
人事(HR)常用公式分析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 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 21.75天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备注:当月应工作天数= 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当月有效工作日= 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 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成本效用评估: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数量评估: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劳社部发[2008]3号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工资、考勤、人力、设备等)
人事、HR工作常用公式汇总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x100%。
2、月平均人数: (月初人数+月底人数) +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x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x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x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x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x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勒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x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x 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x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x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x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x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x1.5倍x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x2倍x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 21.75天+8小时x3倍x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x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x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金额x100%9,小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 - -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x 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 - -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x100%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x100%五、HR常用基础公式汇总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 =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离职人数/( (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x 100%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7.人事费用率= (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 /同期销售收入总额8.招聘达成率= (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 (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9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10.人员流动率= (员工进入率+离职率) /211.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14.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15.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16.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17.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六、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七、数量评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或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6.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7.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八、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1.年工作日: 365天-104天(休息日) -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 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 250天+12月= 20.83天/月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x8小时)。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1.员工薪资计算公式:
-月薪计算:月薪=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加班费-社保费用-扣税金额
-日薪计算:日薪=月薪/30
-时薪计算:时薪=月薪/(每月工作小时数*工作天数)
-加班费计算:加班费=加班时数*加班小时薪资
2.绩效评估计算公式:
-个人得分计算:个人得分=目标达成度*权重+行为表现得分*权重
-团队得分计算:团队得分=各成员个人得分之和/成员人数
-绩效得分计算:绩效得分=个人得分*个人权重+团队得分*团队权重3.招聘效率计算公式:
-招聘时效率计算:招聘时效率=招聘人数/招聘周期
-成本效率计算:成本效率=招聘费用/招聘人数
-质量效率计算:质量效率=面试通过人数/面试总人数
4.培训效果评估计算公式:
-培训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人数/参与人数)*100%
-增值效果:增值效果=(培训后绩效表现-培训前绩效表现)/培训前绩效表现*100%
5.离职率计算公式:
-离职率:离职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6.加班率计算公式:
-加班率:加班率=(加班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7.高绩效人员占比计算公式:
-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8.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成本:员工流失成本=平均员工流失率*平均员工流失成本
9.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获得的效益-投入的成本)/投入的成本*100%
以上列举了人力资源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供人力资源部门参考和应用。
不同企业和部门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用。
国家劳动争议赔偿标准计算表
国家劳动争议赔偿标准计算表
本计算表旨在协助雇主和劳动者计算劳动争议赔偿标准。
请注意,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具体情况,赔偿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此计算表仅供参考。
劳动争议赔偿标准计算方法
步骤一:确定劳动者的工龄和月工资
1. 工龄:劳动者在当前单位连续工作的年限,不包括无薪休假期间。
2. 月工资:劳动者在提起劳动争议时的月实际工资。
步骤二:计算劳动者的劳动争议赔偿金额
1. 计算赔偿基数:赔偿基数 = 工龄 ×月工资 × 1.5。
2. 计算赔偿金额:赔偿金额 = 赔偿基数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表
示例
假设劳动者A在公司B工作了5年,月工资为5000元。
A提起劳动争议纠纷,纠纷类型为经济补偿。
根据上述步骤,我们可以计算出赔偿基数和赔偿金额:
- 赔偿基数 = 5(年)× 5000(元/月)× 1.5 = (元)
- 赔偿金额 = (元)× 3 = (元)
因此,根据劳动争议赔偿标准计算表,劳动者A可获得元的经济补偿。
请注意,以上示例仅为演示目的,实际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劳动法律顾问,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免责声明
本计算表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咨询或法律意见。
使用本计算表时,使用者应自行承担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HR必备的劳动用工的12个计算公式
HR必备的劳动用工的12个计算公式
1.计算员工的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加班小时数×加班时薪
2.计算员工的年终奖:年终奖=基本工资×年终奖比例
3.计算员工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系数
4.计算员工的带薪假期工资:带薪假期工资=基本工资/实际工作天数×假期天数
5.计算员工的社保费用:社保费用=基本工资×社保费率
6.计算员工的公积金费用:公积金费用=基本工资×公积金费率
7.计算员工的税前工资:税前工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带薪假期工资
8.计算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前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
9.计算员工的实际工资:实际工资=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用-公积金费用
10.计算员工的离职赔偿金:离职赔偿金=(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12×离职月数
11.计算员工的加班费用:加班费用=加班小时数×加班时薪
12.计算员工的年假工资:年假工资=基本工资/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
以上是HR在劳动用工中常用的12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HR管理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并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一、工资计算公式:1.周工作小时数计算:周工作小时数=一天工作小时数×一周工作天数2.日工作小时数计算:日工作小时数=总工作小时数÷总工作天数3.基本工资计算: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率×日工作小时数4.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率×加班工时数5.总工资计算:总工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二、考勤计算公式:1.出勤率计算: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100%2.迟到率计算:迟到率=(迟到次数÷应出勤天数)×100%3.早退率计算:早退率=(早退次数÷应出勤天数)×100%4.旷工率计算:旷工率=(旷工次数÷应出勤天数)×100%5.加班率计算:加班率=(加班时长÷总工作小时数)×100%三、人力计算公式:1.人员流失率计算:人员流失率=(流失人数÷平均编制人数)×100%2.缺编率计算:缺编率=(缺编人数÷平均编制人数)×100%3.培训覆盖率计算:培训覆盖率=(参加培训人数÷总人数)×100%4.员工满意度计算:员工满意度=(满意度总分÷满意度题目数量)×100%5.员工绩效计算:员工绩效=(个人绩效得分÷总绩效得分)×100%四、设备计算公式:1.设备利用率计算:设备利用率=(设备运行时长÷设备可用时长)×100%2.设备故障率计算: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次数÷设备总运行时长)×100%3.设备维修率计算:设备维修率=(设备维修次数÷设备总运行时长)×100%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实际工作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人事和HR工作中的计算公式多样化,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数据,可以灵活应用适合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劳动争议案件常用数据及公式
四、劳动法类(一) 常用劳动争议工资计算1. 制度工作时间年工作日:365 天-104 天(休息日)-11 天(法定节假日)=250 天季工作日:250 天÷4 季=62.5 天/季月工作日:250 天÷12 月=20.83 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 小时2. 月平均工资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年工资总额÷实际发放工资月数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统制字〔1990〕1 号)及国资委2019 年1 月颁布《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具体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3. 小时工资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 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 小时);月计薪天数=(365 天-104 天)÷12 月=21.75 天。
4. 二倍工资差额二倍工资差额计算方式:当月已支付工资(含加班、津贴)÷31 天×当月上班天数。
二倍工资的起算从入职之日起第二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最多支持11 个月。
计算标准不一,一般来说,以劳动者当月正常的工作报酬为准,包括加班费、奖金、津贴等(有些地方的法院不包括加班费、年终奖、补贴等,需要特别注意)。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一下加班费的计算:有约定从约定(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没有约定的,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计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约奖金、津贴、补贴等项目不属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➀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 天×当月考勤天数➁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➂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 天÷8 小时×1.5 倍×平时加班时数➃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 天÷8 小时×2 倍×假日加班时数➄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 天÷8 小时×3 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➅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➆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➇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⑨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⑩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⑪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 100%5. 五险一金计算公式➀养老保险金=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➁医疗保险金=单位11%+个人2%;➂失业保险金=工资×0.5%(个人交纳比例)+工资×1.5%(单位交纳比例)。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
基本工资 = 总收入非工作性收入
其中,总收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 + 加班工资 + 奖金 + 补贴 + 其他津贴和补偿。
非工作性收入包括以下几项:生活费 + 餐费 + 住宿费 + 交通费 + 通信费 + 出差补贴 + 职业年金 + 社会保险、公积金等。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 = 单位时间工资×加班小时数×加班系数
其中,单位时间工资是指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小时工资;加班小时数是指员工加班的实际工作小时数;加班系数是根据法律和公司规定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平时加班的加班系数为1.5,休息日加班的加班系数为2。
年终奖计算公式
年终奖 = 年工资总额×年终奖系数
其中,年工资总额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 + 加班工资 + 奖金 + 补贴 + 其他津贴和补偿。
年终奖系数是根据公司规定和员工绩效评估来确定的。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比例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办法》,公司应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并由员工和公司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公积金。
目前,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比例为: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工伤保险0.5%,生育保险0.8%,公积金个人缴纳比例为12%,公司缴纳比例为8%。
劳动法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员工在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解除劳动合,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加班工资、年假工资、年终奖等。
,劳动法还规定了员工的工作时间、休假和福利待遇等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执行。
人力资源从业者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从业者最常用的计算公式01 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02 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03 常用工资计算人力资源成本分析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04 培训统计分析公式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05 HR常用基础公式汇总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7.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8.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9.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10.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11.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14.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15.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16.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17.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06 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07 数量评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5.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6.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08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关于劳动法十个计算公式
关于劳动法十个计算公式1、日工资、小时工资计算公式日工资及小时工资折算主要是在企业制定产品加工工艺、核算工时,劳动强度、加班工资时使用。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2、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小时工资基数×1.5在休息日工作的:加班工资>=日或小时工资基数×2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加班工资>=日或小时工资基数×33、经济补偿计算公式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4、年休假天数计算公式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5、员工入职、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公式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符合上述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精编
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精编人力资源是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资福利等方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一些计算公式和加班工资计算方式,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员工薪资管理和加班补偿。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员工薪资计算、绩效考核得分计算、年终奖计算等。
1.员工薪资计算公式员工薪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级别、基本工资和绩效考核得分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
一般的员工薪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员工薪资=基本工资+绩效考核得分×绩效工资系数+绩效奖金+职务津贴+节日福利+加班工资+其他津贴。
2.绩效考核得分计算公式绩效考核得分是衡量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指标,通过绩效考核得分可以对员工进行薪资激励和晋升评定。
一般的绩效考核得分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绩效考核得分=完成工作指标得分×完成工作指标权重+个人素质得分×个人素质权重+团队贡献得分×团队贡献权重+客户满意度得分×客户满意度权重。
3.年终奖计算公式年终奖是对员工全年工作表现的激励和奖励,一般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企业经济状况来确定。
常见的年终奖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年终奖=年度基本薪资×年终奖系数,其中年终奖系数可根据员工绩效考核得分、企业经济状况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加班工资计算方式是对员工加班工作提供合理的补偿。
加班工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法定加班和非法定加班进行区分,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1.法定加班工资计算方式根据劳动法规定,加班工资计算方式可以分为平时加班工资和休息日加班工资。
一般的计算方式如下:平时加班工资=基本工资×1.5休息日加班工资=基本工资×2.02.非法定加班工资计算方式非法定加班一般指超出法定工时的加班时间,对于非法定加班,可以根据公司制定的规定进行计算。
一般的计算方式如下:非法定加班工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系数加班工资系数可根据公司内部规定和行业惯例进行调整。
HR必备的12个劳动用工计算公式
HR必备的12个劳动用工计算公式
1.人员需求量计算公式:
人员需求量 = (预计年销售额 / 平均销售额 per 人) × (1 + 需求潜力增长率)
2.劳动力成本计算公式:
劳动力成本=(平均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其他福利费用)×月均在岗人数
3.员工离职率计算公式:
员工离职率=(本期离职人数/期初在职人数)×100
4.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成本=(平均流失率×平均薪资)+(平均流失率×平均招聘成本)
5.员工需求变动率计算公式:
员工需求变动率=(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期初人数
6.薪资调整幅度计算公式:
薪资调整幅度=(本期平均薪资-上期平均薪资)/上期平均薪资
7.员工绩效考核系数计算公式:
员工绩效考核系数=(实际绩效得分-基准绩效得分)/基准绩效得分
8.员工生产力提升率计算公式:
员工生产力提升率=(本期生产力-上期生产力)/上期生产力
9.员工加班费用计算公式:
员工加班费用=加班人数×加班时长×加班工资率
10.员工福利费用计算公式:
员工福利费用=员工人数×平均福利费用
11.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期末利润-税前利润-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
12.员工满意度指数计算公式:
员工满意度指数=(满意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
这些公式能帮助HR部门更好地计划、分配和控制劳动力资源,以及对员工进行薪资调整、绩效考核和福利管理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
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人力资源的常用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的常用计算公式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五、HR常用公式分析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六、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1)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2)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备注: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七、劳动生产率1、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2、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3、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5、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6、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八、成本效用评估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九、数量评估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十、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十一、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劳动赔偿金计算公式
劳动赔偿金计算公式劳动赔偿金是在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用于弥补损失的一种重要经济补偿方式。
那咱就来好好聊聊这个劳动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先给您举个例子哈,小李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年,突然有一天,公司毫无理由地把他给辞退了。
这时候,小李就有权要求公司给他支付劳动赔偿金。
咱先说说这劳动赔偿金的基本公式:劳动赔偿金 = 月工资 ×工作年限 ×赔偿倍数。
这里面的“月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这个平均工资可不仅仅是基本工资哦,还包括了各种津贴、补贴、奖金啥的。
比如说,小李每个月基本工资 5000 元,加上绩效奖金 1000 元,还有交通补贴 500 元,那他的月工资就是 6500 元。
“工作年限”呢,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像小李工作了三年,那工作年限就是 3 。
“赔偿倍数”就得看具体情况啦。
如果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那就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要是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比如经济性裁员,那可能就是一倍的经济补偿。
再比如说,小王在一家企业工作了 5 年 8 个月,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要裁员,而且是依法进行的。
小王前 12 个月的平均工资是 8000 元。
那他能拿到的经济补偿就是 6 个月× 8000 元 = 48000 元。
要是企业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那小王能拿到的赔偿金就是 48000 元× 2 = 96000 元。
您瞧,这计算劳动赔偿金是不是也没那么复杂?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说,有的公司会想方设法压低员工的平均工资,或者在计算工作年限上动手脚。
我就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所在的公司在他离职的时候,故意把他的一些奖金和福利不算在平均工资里,导致算出来的赔偿金额少了不少。
后来他通过咨询专业律师,收集了相关证据,才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汇总】HR公式(计算工资、上班天数、入职、离职率等)
HR公式汇总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 21.75天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备注:当月应工作天数 = 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当月有效工作日 = 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 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14、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1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16、成本效用评估: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17、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18、数量评估: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19、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劳动仲裁工资计算公式
劳动仲裁工资计算公式劳动仲裁工资计算公式是一种从劳动争议中取得合理结果的办法,它是劳动仲裁当局在判决中使用的计算公式,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使他们得到合理的工资。
劳动仲裁工资计算公式包括:1.针对正常工作情况下,根据劳动者月应得到的总工资÷月工作天数=每日应得工资。
2.如果劳动者未能按合同要求完成工作,则应按实际完成的时间乘以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3.如果劳动者因旷工或迟到而未能完成工作,则应减去每日应得工资乘以旷工或迟到的时间计算工资。
4.如果劳动者被休假,根据休假期间实际上班天数×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5.如果劳动者被解雇,则应将已收取的工资减去未支付的工资,得出应得的工资。
6.如果劳动者双方同意加班,应按加班时间×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7.如果劳动者原有用工单位未遵守规定支付工资,则应按该劳动者在其他单位的工资水平对其双方的工资实行调整,也就是按未支付的工资金额与其他单位支付的工资金额之比,计算出应得的工资。
8.如果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完成临时性工作,则应按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9.如果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完成指定的工作,则应按实际完成的工作时间×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10.如果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完成特殊工作,则应按劳动者工资标准×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11.如果劳动者因缺勤被解雇,应按未支付的工资金额×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12.如果劳动者因劳动合同违约被解雇,则应按未支付的工资金额×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13.如果劳动者因未能达到规定的工作要求被解雇,则应按未支付的工资金额×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14.如果劳动者因不可抗力原因被解雇,则应按未支付的工资金额×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15.如果劳动者因正当理由被解雇,则应按未支付的工资金额×每日应得工资计算工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休未休年休假
在职期间,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
工资报酬
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P1/21.75)*300%,
其中,包括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P1:月工资,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高温季节津贴
每月200元,发放时间为年6-9月
同时,用人单位应继续做好夏季工作现场清凉饮料的供应
从事有毒有害岗位及高温作业人员,符合国家安监局相关标准的
保健食品费
有毒有害作业:甲类3.75元/天、乙类3.25元/天、丙类2.70元/天
P: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
竞业限制期内,单位解除协议
已经履行期限的竞业限制补偿金+额外3个月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单位解除合同:
P1≤3P
用人单位协商解除
经济补偿金
(2008年前工作年限折算月数+2008年后实际工作年限折算月数)* P1
但2008年折算月数最高不超过12个月
P1: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
2008年前工作年限折算月数* P1+2008年后实际工作年限折算月数*3P
但2008年前及2008年后折算月数最高均不超过12个月
用人单位暴力、欠薪而解除
员工不能胜任而解除
合同终止不续签
2008年后工作年限折算月数(≤12)*3P
其他应支付经济补偿的解除
2008年前工作年限折算月数* P1+2008年后实际工作年限折算月数*3P
但2008年后工作年限折算月数最高不超过12个月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
经济赔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2倍
单位未按规定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有效证明或未及时办理退工手续
延期退工损失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失业保险金有关规定予以赔偿;给劳动者造成其他实际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请求,赔偿其他实际损失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解除劳动合同
代通金
解除合同时的上个月的工资标准
“解除的上个月工资标准”指劳动者的正常工资标准,如其上月工资不能反映正常工资水平的,可按解除合同之前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确认。
竞业限制协议
个人按约定履行协议
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金
每月按约定金额支付;
无约定的,每月按P*30%支付,且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员工连续休假>6个月,支付疾病救济费
连续工龄<1年,本人工资*40%
1年≤连续工龄<3年,本人工资*50%
3年≤连续工龄,本人工资*60%
5点之前上班、中班、夜班及夜间值班的
津贴、餐补
中班(22点以后下班)津贴:2.2元
夜班(24点以后下班)津贴:3.4元
夜班(连续工作12小时)津贴:4.4元
5点以前上班的早餐补助费为0.8元
2、病假待遇高于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可按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
3、病假待遇不得低于当年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
4、病假待遇最低标准不包括应由职工缴交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5、本人工资:一般按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约定较高者为准,均无约定的,按本人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且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
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P1/21.75)*300%,
其中,包括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不满1天的不计入其中。
P: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008年前工作年限折算月数方法:每满一年折算为1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
2008年后工作年限折算月数方法:每满一年折算为1个月,不满一年满半年的按一年折算,不满半年的折算为0.5个月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指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滞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暴力: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高温作业:高温季节含盐菜调整为2.70元/天、含盐菜汤调整为1.85元/天;
主要依据为:沪劳保发(1998)24号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医疗补助费
一般疾病,不低于6*本人月工资;
患重病的,不低于9*本人月工资;
患绝症的,不低于12*本人月工资。
欠薪:指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用人单位暴力、欠薪而解除
员工不能胜任而解除
合同终止不续签
2008年后工作年限折算月数* P1
其他应支付经济补偿的解除
(2008年前工作年限折算月数+2008年后实际工作年限折算月数)*P1
单位解除合同:
P1>3P
用人单位协商解除
经济补偿金
未按规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双倍工资差额
P*N
P:当月固定工资,不包括提成、加班费、奖金等非固定工资
N:未签订无固定合同持续月数
拖欠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或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补发,逾期未改正
补发差额+加付赔偿金
P+ P*(50%到100%)
P:拖欠工资额、经济补偿金数额或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
单位支付篇
事由
诉请
算法
备注
未订书面劳动合同
双倍工资差额P*(N-1来自,(N-1)≤11P:每月固定工资,不包括提成、加班费、奖金等非固定工资
N:补签合同日期距实际用工日期的月数
违法约定试用期期限,且已经实际履行的
补发工资差额+赔偿金
(P2-P1)*N+P2*N
P1:试用期月工资P2:转正后月工资N:试用期超法律规定最高限月数
依据:《关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办法》
员工非因工负伤或患疾病的
病假待遇
员工连续休假≤六个月,支付病假工资
连续工龄<2年,为本人工资*60%
2年≤连续工龄<4年,本人工资*70%
4年≤连续工龄<6年,本人工资*80%
6年≤连续工龄<8年,本人工资*90%
8年≤连续工龄,本人工资*100%
1、休假日数应按实际休假日数计算,连续休假期内含有休息日、节假日的应予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