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的艺术创作及艺术特征
作者佚名
作者佚名。
《夕阳箫鼓》为中国古代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夕阳箫歌》,此外还有《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不同版本流传于世。
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
有人认为《夕阳箫鼓》的立意,来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
如《浔阳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事实上《夕阳箫鼓》的意境与《琵琶行》有较大差异。
史上更多人认为《夕阳箫鼓》的音乐内容和其展示的意境,来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
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改编自《夕阳箫鼓》管弦乐曲,更是直接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夕阳箫鼓》旋律雅致优美。
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
音乐开始,鼓声、箫声,疏密有致地悠然兴起;接着,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调的主题款款陈述;其后各段,运用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变奏手法,并适时点缀以水波声、桨橹声等造型乐汇,表达了意境幽远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乐曲共分十段。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
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
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意境。
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
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
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
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
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唉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唉乃”,由远而近的意境。
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
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匈牙利狂想曲》(匈牙利语:Magyar rapszódiák)是一组由弗兰兹·李斯特所写的钢琴曲目。
第二章新古典主义音乐一、新古典主义1、基本概念20世纪上半叶,尤其
第二章新古典主义音乐一、新古典主义1、基本概念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重要流派。
它力图复兴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以前时期的音乐风格和特征。
作曲家重新使用均衡的形式和清晰可辨的主题进行这种早期风格,以此代替晚期浪漫主义中他们认为日趋夸张的姿态和松散形式。
由于新古典主义者比较倾向于采用扩张的调性、中古调式甚或无调性之类的技法,而不是重新恢复真正(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按功能进行组织的调性系统,因而前缀次“新”常常带有模拟或歪曲真正的古典主义特点的意味。
2、“古典”的含义(看幻灯)作为某些具体风格原则的通称,“新古典主义”一词显然是不精确的,它从来没有被单纯理解为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技巧和形式的复兴。
就其口号而言,它是“回到巴赫”的运动,但是,它的重要性更多在于对最近走向极端的放纵无节的风格十分有力地反击,而不在于对传统程式的复兴。
它是反浪漫主义和反表现主义的结果,然而它的目的并不是消除一切表现力,而是提炼和控制表现力。
通称认为,新古典主义这个术语与斯特拉文斯基由《浦契涅拉》至《浪子生涯》这一时期的音乐有特殊的关系。
《浦契涅拉》也被认为是第一部新古典主义作品(引用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佩格莱西的音乐作为基础)。
3、基本特征参见教材351页第一节斯特拉文斯基一、生平(看幻灯)他也提供了一部宝贵的自传,题为《我的生平大事记》(1936),一册论文集《音乐的诗学》(1947)和一系列与罗伯特·克拉夫特的发人深思的谈话录,分成数卷出版.克拉夫特则刻划了作曲家的肖像,书名《斯特拉文斯基:友谊的记录》(1948-1971)二、作品如果说《火鸟》显示出斯特拉文斯基还未尝试的某些风格,《彼得鲁什卡》则是他第一部完全个性化的创作。
有趣是的,剧中的核心人物是一位俄国的“西方彼埃罗”。
我们可以假设两位作曲家都在寻找一个比任何真人更能强烈地表现人类情感的木偶式的角色:斯特拉文斯基从一个被赋予屈辱命运德国木偶的故事中找到了它,二勋伯格则是在说唱形式的诗文中发现了它。
贞德
法国百年战争期间重要人物,民族英雄
01 人物生平
03 历史评价
目录
02 主要影响 04 轶事典故
05 人际关系
07 艺术形象
目录
06 人物争议 08 后世纪念
基本信息
圣女贞德(法文:Jeanne d'Arc;英文:Joan of Arc,1412年-1431年5月30日), 一译让娜·达克,绰 号“奥尔良的少女”(法文:La Pucelle d'Orléans;英文:The Maid of Orléans),法国民族英雄,天主教圣 人,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重要人物。
主要影响
军事
民族
军事
贞德是百年战争中法国一方最重要的军事统帅之一。她于1429年成功解除奥尔良之围,同年再于帕提战役 中大破英军。在数月间,贞德率领法军接连夺回法国北部大量失地,并夺下兰斯,使查理七世顺利加冕。学者 Kelly DeVries认为,贞德将火炮作为攻势用途和正面攻击的战术也影响了法军往后的战争。
1431年5月30日,贞德戴着镣铐走向鲁昂的老集市广场,死刑将在那里进行。英国政府负责执行死刑,尽管 对她的判决是宗教裁判所做出的。自从离开沃库勒尔,她就被各种崇拜的人群包围着,而现在围在路边的却是一 大群充满嘲弄的乌合之众,吵嚷着要将她处死。她沉默地被带上台阶,被捆在火刑柱上。
目击者描述了贞德临终的那一幕:贞德不断地祈祷着,并要求面前吊一个十字架。一个英国士兵将两根棍子 拼在一起,递给了她。她忠诚的告解神父马丁·莱文纽则冲回教堂,拿来一个金十字架,放在贞德眼前。最后火苗 燃起,她很快就消失在火焰之中,几分钟后,一切就结束了。刽子手报告:“刚点火时,她叫了不止六遍耶稣, 特别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她用坚定的声音叫着耶稣。几乎在场所有人都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刽子手奉命将火 焰和她保持一段距离,为的是让她尽可能艰难地死去。英格兰人将烧焦的木炭拨开,暴露出焦黑的尸体,以向人 群证明她的确死了,接着又烧了尸体一次,以免有人想收集她......
伦 敦 贞德故事六百年 奥 运 的
纵横
"."% 年 ! 法国多姆列米小村 庄 ! 传来婴儿呱呱 哭 声 ! 一 户 农 家 喜迎千金降生 $ 她 ! 就 是 日 后 从 英 格兰的铁蹄下 ! 拯 救 法 兰 西 的 奇 女子 ! 也是欧洲历 史 上 叱 咤 风 云 ! 最富于 浪 漫 色 彩 的 传 奇 人 物 (( ( 圣女贞德 $ 英法 百 年 战 争 爆 发 $ 英 军 占 领法国北部大 半 地 区 $ 法 皇 太 子 尚未加冕 ! 名不正则 言 不 顺 ! 内 忧 外患下的法兰 西 危 如 累 卵 ! 摇 摇 欲坠 $ 战乱逃 难 的 重 重 危 险 如 乌 云罩顶 ! 压得普 通 法 国 民 众 喘 不 过气来 $ 谁能力挽 狂 澜 ! 救 民 于 水 火之中 虔 信 天 主 的 贞 德 自 称 ! 岁 时 ! 第一次见到神 灵 显 圣 $ 炫 目 光 芒中 ! 出现一位身穿 铠 甲 的 男 人 ! 自称大天使圣 米 迦 勒 $ 他 告 诉 目 瞪口呆的小贞德&*你将得到神 助 ! 成为拯救祖国的圣洁处女 $' 神灵 继 续 召 唤 贞 德 ! 命 她 去 见皇太子 ! 鼓舞法 军 斗 志 $ 贞 德 回 答 &* 自己只是个乡 下 女 孩 ! 从 未 骑过马 ! 更别 提 领 兵 作 战 了 $' 天 使大力鼓励贞德 ! 相 信 上 帝 旨 意 $ * 尽快赶到皇太子身 边 ! 协 助 他 领 兵打仗 ! 从英军手中拯救法国 .' "& 岁的贞德 ! 求见法军指挥 官 $ 对方纡尊 降 贵 ! 勉 强 同 意 见 面 $ 一看居然是个村 姑 ! 本 想 拂 袖 而去! 只听她一字一顿地说出& * 是天主派遣我来 的 ! 上 帝 要 我 协 助查理成为法国国王 $' 皇太子闻 听 此 事 ! 将 信 将 疑 ! 令贵族假扮自 己 ! 考 验 贞 德 是 否 真有异能 $ 那天傍晚 !/' 只火炬照 得大厅灯火通 明 ! 大 群 贵 族 与 三 百余武士济济 一 堂 ! 王 储 故 意 换 上寒酸的衣裳 ! 躲在人群中 $ 众目 睽 睽 之 下 ! 贞 德 径 直 走 到王储面前 ! 施屈 膝 礼 ! 流 下 感 动 的泪水 ! 说道 &* 殿下 ! 我 是 上 帝 派 遣的使者 ! 请出兵 向 兰 斯 进 军 吧 $ 上帝要您从兰 斯 大 主 教 手 中 接 过
亨德尔的交响乐创作
亨德尔的交响乐创作
亨德尔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作品。
他的交响乐作品通常以宏大的规模和壮丽的音响效果而著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和《弥赛亚》等。
《水上音乐》是亨德尔创作的一部管弦乐组曲,其中包括多个乐章,如《F大调弦乐组曲》、《G大调管弦乐组曲》等。
这些乐曲充满了优雅和活力,是亨德尔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皇家焰火音乐》是亨德尔为庆祝英国王室的一次重要庆典而创作的。
这首作品在音乐史上被公认为是亨德尔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由多个乐章组成,其中最著名的乐章是《火焰之舞》。
《弥赛亚》是亨德尔创作的一部清唱剧,其中包括多个乐章,如《哈利路亚》、《阿门》等。
这部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亨德尔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通过音乐和诗歌的结合,表达了人类对上帝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亨德尔的交响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对后世音乐家和听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南大学外国音乐史参考资料优选稿
西南大学外国音乐史参考资料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单项选择题1、br/>西方第一位系统而广泛地探索打击乐的作曲家是 。
1. 布列兹2.诺诺 3.瓦雷兹 4.哈巴2、一般认为第一首有影响的、真正的整体序列音乐作品是 梅西昂创作于1949年的《时值与力度的模式》。
1. 欣德米特2. 奥涅格3. 米约4.斯特拉文斯基3、歌剧《露露》的作曲者是 。
1. 勋伯格2. 贝尔格3.韦伯恩4、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演出而作的《一个华沙幸存者》的作曲者是 。
1. 勋伯格2. 贝尔格3.韦伯恩5、马勒的声乐交响曲《 》是用中国唐诗的德译本诗词谱曲创作的。
1. 《大地之歌》2. 《少年神奇的号角》3.《普罗米修斯》6、交响诗《芬兰颂》的作曲者是 。
1. 西贝柳斯2. 莫纽什科3.艾凯尔 4.格里格7、钢琴套曲《展览会上的图画》的作曲者是 。
1.居伊2.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3. 穆索尔斯基4.包罗丁8、交响音画《荒山之夜》的作曲者是 。
1. 格林卡2. 包罗丁3. 巴拉基列夫4.穆索尔斯基9、交响曲《自“新世界”》的作曲者是 。
1. 斯美塔那2. 格林卡3. 德沃夏克4.西贝柳斯10、作曲家 使俄国专业音乐赶上了欧洲音乐强国的水准,为俄罗斯艺术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1. 达尔戈梅日斯基2. 穆索尔斯基3. 格林卡4.柴科夫斯基11、门德尔松最着名的标题性序曲是 。
1. 《仲夏夜之梦》2. 《塔索》3. 《普罗米修斯》4.《寂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12、巴罗克时期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作曲者是 。
1. 布克斯特胡德2.维瓦尔第 3.亨德尔 4.约·塞·巴赫13、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作品是《 》。
1. 《弥赛亚》2. 《后宫诱逃》3. 《费得里奥》4.《魔弹射手》14、英国民谣剧《乞丐歌剧 》的作曲者是 。
1. 佩普什2. 亨德尔3. 普赛尔4.道兰德15、韦伯的首演于1821年的歌剧《 》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法国音乐史
法国的音乐史也是非常悠久的,下面我们从以下四个时期来了解法国音乐史:一、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二、拿破仑专政时期三、浪漫主义时期四、 20世纪的音乐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16世纪,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法国音乐得到繁荣发展。
代表法国人文主义精神的音乐体裁是世俗的歌谣曲。
歌谣曲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好,确立了法国音乐的民族性,有意识地不再模仿后期尼德兰乐派的繁琐的复调技法,向主调音乐演变,并恢复了法国式的简洁流畅和描绘性。
它的代表人物是C.雅内坎。
他的著名作品有《马里昂战役》、《狩猎》、《鸟之歌》、《巴黎的喧哗声》等。
歌谣曲流行全欧,后来意大利以它改编的器乐曲称作“法国坎佐纳”,是巴罗克时代飞跃发展的器乐的萌芽。
这时的主要乐器是琉特、六弦维奥尔琴等,当时小提琴还是纯民间乐器,它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成为主要乐器,这过程反映了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的尖锐斗争。
17~18世纪上半叶,法国史学家称为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史上称为巴罗克风格时期,此时盛行代表法国宫廷审美趣味的洛可可风格。
在路易王朝的君主专制下,宫廷音乐兴盛起来。
同时,由于与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数次联姻,也带来强大的意大利影响。
1659年,上演了R.康贝尔(约1627~1677)的宫廷歌剧──田园剧《伊西》。
1671年他的5幕田园剧《波莫娜》,在第1座法国宫廷歌剧院的开幕式上演出佛罗伦萨人J.-B.吕利是法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
他的歌剧《阿尔米达》、《忒修斯》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和历史英雄故事,具有抒情悲剧的特色。
有许多舞蹈与合唱场面,戏剧性的独白──朗诵调吸收了法国古典悲剧的朗诵特点,从而表现出法语诗歌的韵律。
吕利还设计了由慢、快、慢 3部分组成的“法国序曲”形式,对欧洲器乐发展有很大影响。
吕利以后,法国歌剧向娱乐方向发展,抒情悲剧变成了嬉游演出。
拿破仑专政时期1797~1814,法国音乐处于停滞状态。
表面上慷慨激昂、富丽堂皇,实质上装腔作势、华而不实的所谓“帝国风格”的作品充斥歌剧舞台。
浅析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
浅析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作者:郑乐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3期摘要:19世纪的意大利是歌剧的全盛时代,这个时期的意大利有一位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
歌剧《游吟诗人》是他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品,女主角阿苏切娜演唱的《火焰在燃烧》成为了女中音领域的典范之作。
文章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围绕《游吟诗人》中阿苏切娜的《火焰在燃烧》为中心进行,通过了资料审阅法、切身体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火焰在燃烧》的试听,进行创作者内心创作的思考。
希望通过对《火焰在燃烧》的研究及演唱技巧的经验总结能够对其他进行相关内容演唱的歌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能够提高演唱者对这首歌曲及其内涵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演唱者的感染力。
关键词:《火焰在燃烧》艺术特征演唱处理一、《火焰在燃烧》的艺术特征1.曲式分析。
《火焰在燃烧》的曲式结构为复二部曲式,调式为e小调,节拍为3/8拍,第一部分为A—B—A’带再现的三段体。
小调本身就有种低沉忧伤的感觉,这种低沉的氛围与阿苏切娜的人物形象十分匹配。
歌剧的第一部分就有五十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三段,尤其是第三段,第三段是第三十五到五十五小节,这一段运用了很多的记号,比如颤音、强音记号等,为的是能够深刻强调出阿苏切娜的愤怒之情。
第二部分的安排和第一部分的安排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表演者情绪需要更加的到位并且具有张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阿苏切娜的丰富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2.与旋律的关系。
在咏叹调《火焰在燃烧》中,我们通过细细的品读歌词,发现歌词与旋律的结合更使此曲更能深刻的表现出女主人公当时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悲痛,再现了当年阿苏切娜母亲惨死的悲惨画面,从作品的歌词中我们感受到了女儿在丧母之后内心是多么的悲痛与充满仇恨。
这首咏叹调的歌词完整的展现出了女主人公长期以来所积压的仇恨与深切渴望为母亲报仇的音乐形象。
所以,想要有一曲完美的旋律,歌词是最基础也是最增添色彩的一部分了。
3.旋律与织体的关系。
论亨德尔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及演唱特点——以《让光芒四射的天使》为例
论亨德尔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及演唱特点——以《让光芒四射的天使》为例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之一,他在清唱剧方面的作品卓越异常。
其中《让光芒四射的天使》是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之一,也是清唱剧咏叹调的一部分。
该作品的音乐及演唱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特点1.音调优美、旋律流畅亨德尔的咏叹调曲调优美,旋律流畅,既具有宗教性的庄严感,又充满了音乐上的辈分和华丽,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易于让人听进去。
2.音乐符号丰富、变化多样亨德尔的清唱剧咏叹调曲中,音乐符号十分丰富,变化多样,灵活运用每一个乐谱元素,使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形成了亨德尔有自己的音乐风格和独特的音乐语言。
3.和声和谐、圆满亨德尔的清唱剧咏叹调和声和谐,以各声部之间的协调为基础,不仅融合了古典和浪漫的元素,同时也呈现出一种静谧、平稳的情感状态。
和声交错、复杂层次的运用也成为亨德尔作品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演唱特点1.工整、清晰的发音清唱剧的演唱需要有极高的技巧,而亨德尔的清唱剧咏叹调的演唱就尤为注重发音的准确性,演唱者需要动用他们的喉咙和口腔规范发音,音乐与词语的平衡和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2.情感表现丰富亨德尔作品的情感表达丰富多彩,演唱者需要深入挖掘曲目的内在情感,并通过音乐与词语的结合,发挥各自的过人优势,创造出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3.细腻、姿态感强亨德尔清唱剧具有极富戏剧性的因素,演唱者除了要在声音上把握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角色的个性特点及细腻情感,需要在表演中加强身体的姿态感。
总的来说,亨德尔的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及演唱特点,体现了他对音乐和艺术的极高造诣和追求,也发掘出了古典音乐中的无限魅力,对于音乐及戏剧的发展历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外国文学史名称解释
名词解释:狂飙突进运动浮士德精神拜伦式英雄“恶魔派”诗人《抒情歌谣集》托尔斯泰主义湖畔派诗人《红与黑》《人间喜剧》《罪与罚》《复活》勃朗特三姐妹简答题:(要求:回答问题要内容完整、思路清晰,不要遗漏要点,并且对每个要点有相应的阐释说明,才能得到满分。
论述题部分需要有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完成所阐述的观点)1、请简析狄更斯小说艺术上的特点。
2、请简述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
3、请简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
4、请简述哈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5、请简述《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
6、请简析简·爱这一艺术形象的意义。
7、请分析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8、请从三个层次来分析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麦尔维尔名作《白鲸》的意义。
9、请简述《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特色。
10、请简析《安娜·卡列尼娜》的心理描写艺术。
11、请简述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论述题:对歌德、雨果这样里程碑式的作家要给以重点的复习与关注,尤其注意对其代表作的考察。
一、名词解释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它因为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
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德国文坛,产生了一场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称为狂飙突进运动。
赫尔·德尔是这一运动的精神领袖,歌德是运动的旗手。
在这一运动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的青年作家(瓦格纳),发表了许多作品,形成德国文学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反封建斗争高潮),表达了当时作家们的思想和愿望:推崇天才、个性、自然,反对专制、压迫,批判社会黑暗,表现了强烈的反抗社会的情绪。
狂飙突进运动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强烈愿望,在思想文化领域很伟大。
“浮士德精神”──浮士德原本是中世纪后期以来流传于欧洲各国的江湖术士形象,传说他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将灵魂出卖给魔鬼。
《圣女贞德的受难》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圣女贞德的受难》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圣女贞德的受难》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圣女贞德的受难》 1928 黑白片 110分钟法国影片总公司摄制编导:卡尔德莱叶摄影:鲁道夫马兑主要演员:雷乃(玛丽)法尔康内蒂(饰圣女贞德) 欧仁西尔汶(饰主教比埃尔戈雄) 莫里斯舒兹《圣女贞德的受难》1928 黑白片 110分钟法国影片总公司摄制编导:卡尔·德莱叶摄影:鲁道夫·马兑主要演员:雷乃(玛丽)·法尔康内蒂(饰圣女贞德) 欧仁·西尔汶(饰主教比埃尔·戈雄) 莫里斯·舒兹(饰尼古拉斯·洛瓦塞娄) 米歇尔·西蒙(饰让·勒梅特尔) 安托宁·阿尔托(饰让·马西欧) 路易·拉维(饰让·博贝尔)【剧情简介】法国卢昂。
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探究
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探究摘要:歌剧是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在西方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西方音乐中存在着大量的歌剧。
意大利歌剧世界闻名,其在世界歌剧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威尔第作为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和突出贡献的灵魂人权,创作了较多著名歌剧。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威尔第的歌剧《弄臣》、《游吟诗人》和《茶花女》将意大利歌剧有神话传说转向了现实世界。
这三部歌剧娴熟的音乐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性格刻画以及声乐和器乐的平衡性强调成为了其显著的特点。
在这三部歌剧中,《游吟诗人》是威尔第第三大浪漫主义歌剧之一,其中的经典曲目是阿苏切纳的咏叹调《火焰在燃烧》,分析该咏叹调的音乐风格和演唱特点这对于《火焰在燃烧》的理解认知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火焰在燃烧》、音乐风格;演唱特点咏叹调《火焰在燃烧》是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的经典曲目,其音乐风格和演唱特点鲜明,分析该曲目的音乐风格和演唱特点,一方面可以帮助认知和理解该曲目,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演唱该曲目,所以做《火焰在燃烧》的综合分析有突出的现实特点。
总的来讲,《火焰在燃烧》作为一首经典的咏叹调,其自身的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强调相关的分析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火焰在燃烧》的音乐风格分析对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音乐风格进行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创作特征,其二是明显的强弱对比,以下是对两方面的具体分析。
1.创作特征就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创作特征分析来看,其最核心的特征是旋律的简练和节奏的规整。
对西方音乐的具体创作进行分析会发现在进行曲、圆舞曲中会经常性的使用三拍子的节奏型,此种节奏主要表现的是行进时铿锵有力的步伐或者是欢快舞蹈场景[1]。
威尔第在创作《火焰在燃烧》的时候并没有遵循常规,而是使用了其他的抒情类型节奏,此种节奏的应用将阿苏切娜愤怒大于悲伤的形象进行了深入刻画。
从整体的音乐表现来看,其和叙述的语气特色相一致,在节奏中使用了比较多的符点来达到级进的效果,这样的节奏特色充分地表现了阿苏切娜的纠结和痛苦。
清唱剧
清唱剧(oratorio) 产生在16世纪末的意大利。由独唱、重 唱、合唱和乐队共同完成。歌词多取自于 《圣经》;音乐形式和风格接近于歌剧,表 演方式使音乐会式的,没有服装和表演动作。 清唱剧不受仪式音乐传统的束缚,主要供声 乐音乐会演唱。 17世纪中叶,有两种使用不同语言演唱 的清唱剧——宗教清唱剧用拉丁文演唱;世 俗清唱剧用意大利语演唱。
清唱剧一直受到历代作பைடு நூலகம்家的重视,亨 德尔写了19部清唱剧,著名的有,《弥赛 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清 唱剧在他手中发展到高峰。 古典时期海顿写有《创世纪》、《四 季》;
亨德尔一生共创作了32部清唱剧,大部分都 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比较有影响,时至今日还经 常上演的有:《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 亚》《参孙》《犹大· 玛可白》《约书亚》《所罗 门》。 与亨德尔同时代的另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德国 作曲家巴赫(J. S. Bach, 1685-1750)也曾创 作了数部卓越的受难清唱剧,如《约翰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圣诞清唱剧》等,这些清唱剧的 内容都取材于圣经福音书。
浪漫时期门德尔松写有《以利亚》、 《圣保罗》,柏辽兹写有《基督的童年》; 20世纪斯特拉文斯基的《俄狄普斯王》、奥 涅格的《火刑堆上的贞德》等都是清唱剧的 名作。
思考与提问:
什么叫清唱剧?产生于什么时候? 说出几个重要的清唱剧作曲家。
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艺术风格和演唱特点
是为 了 凸显阿 苏切 娜 内心 的愤怒 和 不平 ,伴奏 音 型 以及旋 中 ,歌 剧 是表 现人 的戏 剧 ,是可 以引起 人们 情感 灵魂 共 鸣 律 线条 则 以附点节 奏为 主 。A 段 、B 段 由四个 乐句 组成 ,每 的艺术 。总之 ,威 尔第 一生 致 力于 意大利 民族 主 义和 现 实 个 乐句 由四个 小节 组成 ,作 曲家 用 方整 的结 构 凸显 出一种 主 义歌 剧事 业 ,其 经典 歌剧 创作 是 世界 艺术 宝库 中 的一朵 动力感 ,乐 曲的前 奏 以分解 主 和弦 的形 式 出现 ,乐 曲三 拍 奇 葩 ,在历 史 上散 发 出深远 而持 久 的影响 力 。
她 发 出惨 叫, 向死 神去 报 到。声 音 在 回荡 ,到处都 能
听到!
火焰 向 天 空伸 出 了火苗 ,照耀 出坏蛋 的 面貌 ,可 怕 的
面貌 !
( 二)结构分析 咏叹调 《 火焰在燃烧》属于歌剧 《 游吟诗人》第二幕
当中 的一首 ,描 写 女主 人公 阿苏切 娜 讲述 自己母亲 被烧 的
结 构 A B A
理 恰 当的调 配 、融合 。其歌剧 以题 材 的现 实性 、社 会 性 、 音 乐与戏 剧 的有机 融合 ,人物 与环 境 的浑 然天 成 、质 朴真
乐 段 a l a I b l b ‘ a l c 小 节 数 1 - 1 0 I 1 1 - 1 8 1 9 — 2 6 I 2 7 — 3 4 3 5 — I 4 2 J 4 3 - 5 5 调 性 c m l e n l G M C M e n l e l n l e m l
法国音乐史[精彩]
法国的音乐史也是非常悠久的,下面我们从以下四个时期来了解法国音乐史:一、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0二、拿破仑专政时期0三、浪漫主义时期0四、 20世纪的音乐0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016世纪,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法国音乐得到繁荣发展。
代表法国人文主义精神的音乐体裁是世俗的歌谣曲。
歌谣曲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好,确立了法国音乐的民族性,有意识地不再模仿后期尼德兰乐派的繁琐的复调技法,向主调音乐演变,并恢复了法国式的简洁流畅和描绘性。
它的代表人物是C.雅内坎。
他的著名作品有《马里昂战役》、《狩猎》、《鸟之歌》、《巴黎的喧哗声》等。
歌谣曲流行全欧,后来意大利以它改编的器乐曲称作“法国坎佐纳”,是巴罗克时代飞跃发展的器乐的萌芽。
这时的主要乐器是琉特、六弦维奥尔琴等,当时小提琴还是纯民间乐器,它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成为主要乐器,这过程反映了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的尖锐斗争。
17~18世纪上半叶,法国史学家称为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史上称为巴罗克风格时期,此时盛行代表法国宫廷审美趣味的洛可可风格。
在路易王朝的君主专制下,宫廷音乐兴盛起来。
同时,由于与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数次联姻,也带来强大的意大利影响。
1659年,上演了R.康贝尔(约1627~1677)的宫廷歌剧──田园剧《伊西》。
1671年他的5幕田园剧《波莫娜》,在第1座法国宫廷歌剧院的开幕式上演出佛罗伦萨人J.-B.吕利是法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
他的歌剧《阿尔米达》、《忒修斯》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和历史英雄故事,具有抒情悲剧的特色。
有许多舞蹈与合唱场面,戏剧性的独白──朗诵调吸收了法国古典悲剧的朗诵特点,从而表现出法语诗歌的韵律。
吕利还设计了由慢、快、慢3部分组成的“法国序曲”形式,对欧洲器乐发展有很大影响。
吕利以后,法国歌剧向娱乐方向发展,抒情悲剧变成了嬉游演出。
0拿破仑专政时期01797~1814,法国音乐处于停滞状态。
表面上慷慨激昂、富丽堂皇,实质上装腔作势、华而不实的所谓“帝国风格”的作品充斥歌剧舞台。
浅谈咏叹调《火焰在燃烧》
浅谈咏叹调《火焰在燃烧》一、朱塞佩·威尔第的简介与创作特征1.1 朱塞佩·威尔第的简介说起19世纪的意大利音乐史,不得不提起威尔第,他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杰出代表。
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意大利歌剧界的霸主,也是意大利的歌剧之王。
威尔第1813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的隆孔雷,他的父亲是一个小旅馆的老板,他13岁起开始学习音乐,1832年的时候,他报考米兰音乐学院,但未被录取。
后来他留在米兰和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家(拉维尼亚)学习。
1842年因歌剧《那布科》的成就,使他一跃成为了意大利一流的作曲家。
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的统治革命浪潮中。
他以自己创作的作品《伦巴底人》、《厄尔南尼》、《列尼亚诺战役》等革命歌曲鼓舞当时人们的士气,让人们起来斗争,所以他又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1842年取得空前的胜利以后,他紧接着开始不断的创作,1847年的《马克白》是他创作风格的转换点,是音乐真正触碰他内心深处的表现。
因《那布科》的成就,使他进入了人生的高峰期,其最着名的歌剧《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他在意大利歌剧界的地位,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新的的历史舞台,为世界歌剧艺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使他成为了意大利歌剧界的霸主,这些歌剧至今为止仍是世界各地各大剧院经常上演的作品。
,奠威尔第的事业是步步高升,但是人生总是会有不如意,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美满的,他1836年与巴霍兹女儿结婚,结婚后不久两个孩子就不幸夭折,妻子也在1840年去世,这给年轻的威尔第打击很大。
1.2朱塞佩·威尔第创作特征威尔第在其创作手法、观念与审美都有独具一格的特色,他的作品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与本土音乐和民族情感相连,他的作品既有爱国类的革命题材,又有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情感生活,既有揭露人世间的丑恶,也会同情那些无权无势的弱者,不但有生有色的描绘世俗人情,也会毫不留情的揭露世间悲剧,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20世纪音乐概述
20世纪音乐概述20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浩劫。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疾速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观念。
社会化的大生产、经济的大萧条和迅速增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
西方音乐在20世纪呈现出多元化的纷繁局面。
对于传统的怀疑和决裂,不仅表现在对19世纪音乐的反叛,甚至抛弃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音乐准则。
在这个“普通人的世纪”里,作曲家们追求个性的充分展示,他们不再按照同一的思想和方法去创作。
即使在一个“主义”或“流派”的旗帜下,不同代表人物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
西方音乐自律的性质向极端发展,音乐放弃传统审美模式,试验探索新奇的手段、音响,致使音乐与听众的隔阂逐渐加大。
当然还有许多作曲家仍然在传统基础上继续发展。
一、1945年以前现代的开端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头几年中,欧洲出现了几部轰动一时的作品,它们标志着长达一个世纪的浪漫主义的结束,一个奇异多变的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
在20世纪的艺术之都巴黎,著名的俄罗斯艺术演出经纪人佳吉列夫组织了一批作曲家、戏剧家和画家,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的演出季节,每年推出一些新颖的剧目。
面对着巴黎听众对于俄罗斯风格音乐的日增的兴趣,斯特拉文斯基先后创作了芭蕾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倍受赞扬。
但是当他的第三部舞剧《春之祭》1913年首演时,观众被原始主义粗野凶猛的音乐和舞台上演员披着粗麻袋的缺乏传统美感的舞蹈震惊了,出现了剧场大骚乱的丑闻。
巴尔托在1911年创作的钢琴曲《猛烈的快板》中,把钢琴作为打击乐器,用敲打和捶击的方法代替钢琴传统优雅的技巧,加之二度密集音群的和弦,产生了狂暴和骇人的音响。
《月迷彼埃罗》是勋伯格1912年创作的独唱套曲。
人们熟悉的昔日喜剧中的恋爱失败者、丑角彼埃罗,孤独病态,精神恍惚地回忆着过去。
象征主义抽象的歌词,用说与唱紧密结合的“念唱”音调吟出。
这三部相近年代出现的作品代表了20世纪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出现的对传统欧洲音乐反叛的浪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的艺术创作及艺术特征摘要:选择本文写的《火刑堆上的贞德》是诗人克劳德特剧本,奥涅格在1934年到1935年作的圣女贞德曲,1938年5月在巴塞尔的音乐会首映于1950年在巴黎歌剧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世界各地的歌剧院的作品。
它经常以歌剧的形式在舞台上表演,是二十世纪杰出的作品。
关键词:清唱剧;贞德;奥涅格;艺术创作及特征前言清唱剧是具有一定戏剧情节的大型套曲结构。
它由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和管弦乐队组成,它由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和管弦乐组成,包括咏叹调、二重奏、管弦乐和合唱合奏。
这是一个大型的、多乐章的声乐循环,在歌剧和康塔塔之间。
中间的每个乐章都比康塔塔的更连续,“清唱剧和歌剧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固定的服装,没有没有配景,没有动作,是一起表演的。
另一方面康塔塔的篇幅比较大,内容更复杂,戏剧结构和情节更清晰,更具有史诗性和戏剧性。
”①在战争中贞德率领法国军队抵抗英国的侵略,为法国的胜利做出了很多的奉献。
她被勃艮第公国俘虏,却被宗教法庭用火刑处死。
今天,在老城鲁昂大教堂的塔楼杂草丛生,曾经点燃它们的宗教火焰已经熄灭。
圣女贞德(Joan of arc)的雕像展示了她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痛苦,还有一个广场也以她的名字命名。
全法国都在歌颂她,缅怀她。
这部作品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时社会环境下艺术创作的特点。
1 清唱剧的产生背景及发展1.1清唱剧的产生背景“清唱剧是把对上帝赞美变的戏剧化。
它出现在文艺复兴后期,受到世俗音乐的影响,他的创作和内容与基督教有着很深的联系。
13世纪,一种被称为“神灵赞”的圣歌在意大利诞生了,且流行起来。
”②这些歌曲不是在教堂里唱的,却是在聚集祝祷的罗马市民家里唱的。
后来,这类赞美诗以对话的形式插入,创造了对众神的对话赞美。
这种神圣的赞歌是用简单的和声,用流行的风格,由不同的唱诗班以对唱的形式唱出来的。
直到今天,依旧有不少的作曲家用它来表达重大的历史故事或现实主题。
③”①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26-128②杨蓉.浅谈基督教和西方音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581—582③清唱剧的形成与发展[J]百度知道1.2 清唱剧在不同国家的发展1.2.1 清唱剧在中国的发展我国首部清唱剧《长恨歌》是根据白居易的同名长诗改编的。
由黄自作曲韦翰章作词,每一乐章都有相应的诗句作为标题。
在结构和布局上,还加入了洪生的《长生殿》。
本来计划了10个乐章,但是第四、第七和第九乐章,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完成,成为独唱的分①。
作者写这部清唱剧,一半有一个积极的意图不健康的趋势,体现了对日本的侵略者的入侵,国家毁灭迫在眉睫,人民爱国的热情和民族意识的增长深入人心,一半为了填补教材在中国作品合唱部分的空缺。
1.2.2 清唱剧在意大利的发展意大利有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斯卡拉蒂。
他对清唱剧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共写了六百多首清唱剧,他强调独唱的咏叹调对清唱剧的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还有一位生于罗马的意大利作曲家卡里西米,他写了很多清唱剧。
他长期担任教会最重要的教育机构——罗马日耳曼学校(Roman Germanic school)的校长。
它写的多是关于圣经的短篇故事,有拉丁歌词、朗诵、咏叹调和合唱。
他的很多作品已经流失,流传到现在的作品还有《所罗门的审判》、《巴尔塔波尔的故事》、《约拿》等。
1.2.3 清唱剧在德国的发展17世纪中叶混合清唱剧音乐开始在意大利和欧洲流传。
德国最杰出的清唱剧作曲家是舒茨。
他经历了两个时期,他曾去意大利两次去学习音乐,然后清唱剧被他带回到了德国。
舒茨的清唱剧主要有《耶稣最后七句话》、《路加的受难记》、《约翰的受难记》。
他的《圣诞清唱剧》成为德国第一部清唱剧。
其中,《耶稣后七句话》是舒茨的代表作。
开头和结尾是合唱的,整个音乐充满了宁静和虔诚,表现了作者的虔诚和崇敬。
1741年亨德尔被邀请到都柏林,在那里他受到了隆重的欢迎。
为了报答对柏林的恩情,韩德尔在短短24天内完成了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弥赛亚》。
之后他的清唱剧创作越来越多。
较有影响的清唱剧有《赛莫勒》、《参孙》、《应时清唱剧》、《赫拉克里斯》,它被称为18世纪艺术的高峰之一。
《贝尔沙扎》、《约叔亚》《犹大·马加比》、《苏珊娜》《所罗门》《泰奥多拉》《耶夫塔》等。
19世纪中较有名的作品有:贝多芬的《光辉岁月》莫扎特的《快乐的梅森》,门德尔松的《圣保罗》《以利亚》。
①长恨歌(清唱剧)[DB /OL]—百度百科1.2.4 清唱剧在法国的发展法国的第一部清唱剧是由勒庞蒂埃所写,意大利的清唱剧直到他去世才被法国作曲家采用。
在1705年到1730年之间,法国出现很多的清唱剧。
作者有;、康普拉、圣桑、莫兰、穆莱和拉摩丹第等人。
其中除拉摩丹第的作品,其他人的作品都是世俗的,大多是独唱,通常有三段朗诵,每段后面都有一段咏叹调。
英国的贝尼特、斯坦福、苏利文、沃恩·威廉姆斯和美国的潘恩、巴克等人也对清唱剧的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奥涅格的生平创作及艺术特征2.1 奥涅格的生平创作他出生在法国的勒阿弗尔,刚开始他在巴黎学习小提琴、和声,之后一段时间他回到过瑞士,跟随维多尔和丹迪一起学习,一直到191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他在巴黎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
他是法国“六人团”的一员,奥涅格的风格相对沉稳和深沉。
普朗克把他的《单簧管奏鸣曲》献给了他。
米约奉献了他的“弦乐四重奏”。
他的作品数量大且体裁广泛,受到了现代法国音乐和德国音不同文化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初,奥涅格因《大卫王》这部作品而声名四起,这部歌剧由圣歌组成。
1923年,“太平洋231”他的交响乐运动,使他早期声名远扬。
奥涅格最出名的是他对旅游的热爱。
在一个特殊的场合,他说:“我一直对火车充满热情和热爱。
对我来说,他们就像活着的动物。
后来的作品常常被认为带有火车声的痕迹。
在两次战争期间,奥涅格写了非常多的作品,1927年他写出了亚伯。
他为阿贝尔·冈斯的史诗《拿破仑》谱曲。
在这段时期里,他创作了五首芭蕾舞剧,三首清唱剧,其中一部清唱剧是《火刑堆上得贞德》这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
除了个人创作之外,他与伊贝尔共同创作一部轻歌剧“小鹰”。
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山羊之舞”,其本质上是一场长笛独奏会。
由当中角色莱芮国王专门负责演奏,轻快而富有朝气,但与所有奥涅格的作品一样率直。
二战的爆发使奥涅格灰心丧气。
第二交响曲是为弦乐创作的,小号被添加到最后一个乐章中来演奏巴赫的赞美诗。
第三交响曲的副标题是1946年创作的礼仪交响曲。
完成的时间和战争的结束是一致的,风格和布雷顿1940年的安魂曲是一致的。
第四交响曲的风格是一种怀旧和感伤。
它的副标题是“欢愉的巴塞尔”。
“第五交响曲的副标题叫做“三个D 音”,”①因为所有三个乐章的结尾都是D音。
从战争开始到他去世,他写了四部交响乐,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交响乐之一。
1953年,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圣诞大合唱》完成了。
1955年11月27日,奥涅格在家中死于心脏病,并被安葬在巴黎蒙马特区圣文森特公墓。
2.2 奥涅格的艺术特征奥涅格的作品类型非常广泛,他的创作涉及广播音乐、电影配乐。
他的音乐和声色彩具有德国特色,属于新古典主义。
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大部分作品都有强烈的节奏、不和协的和声。
也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具有很浓厚的东方古风。
他的音乐更像德国音乐,更有力量,更有激情,更有活力,而不是法国音乐那种清脆、诙谐的状态。
如果你把他和六人组的其他成员比较一下,你就能更清楚地看到他。
他的音乐不像米洛的那样开放、活泼,也不像普朗克的那样清新、优雅、轻快,而是比他们两人都更深沉、更深沉、更热烈。
“奥涅格从不遵循任何美学信条,也不追求纯粹的风格。
在西方现代音乐,很难说他的音乐属于哪一类,但他只描述他自己的真实感受。
”②他说:“一个诚实的人,写一个诚实的工作,并广泛使用的技术的过去和时间,如多调性、正交重叠的和声,刺耳的对位,复杂的关节,等等。
他从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中汲取营养,如格里高利、爵士乐和十二音制。
他说:“我的愿景和抱负是让音乐能够为广大听众所接受,同时尽可能避免陈词滥调,以引起音乐爱好者的兴趣。
”3 圣女贞德的故事1412年,贞德出生在一个叫多雷米的法国村庄。
这个村庄是法国东北部少数几个仍忠于法国君主制的偏远地区之一,周围环绕着勃艮第领土。
法国北部被英国占领,他们与勃艮第公国结盟。
在贞德小的时候,这个村子受到过好几次袭击,其中有一次甚至差点把它烧了。
国家遇到的危难和各地人民保护国家的消息让边远农村的小女孩非常兴奋。
有一天,贞德告诉她的爸爸说,她听到一个神圣的的声音,声称自己是天使圣迈克尔,指示她帮助法国王储对抗英国。
她不断地要求她的家人带她去见当地的法国军队的队长。
她的叔叔被她的热情所打动,带她去见了军官。
她去那里是为了向当地的驻军指挥官布特里库尔解释她的目的,希①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3567②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356—357望带她去王子所在的希农。
他只是嘲笑她,但这并没有改变这个姑娘的想法。
巴黎南部的奥尔良城它是法国南北交通的战略枢纽。
1429年初,它英国人包围了,如果守不住南部就可能失去。
当消息传来,17岁的贞德觉得是时候为她的国家而死了。
贞德又来见军官了,在谈话中,她对战争作了一些预测。
从前线传来的消息证实了贞德的预言,波提库尔最后决定保护她送她到希农。
打扮成男孩子,来到了希农。
在这次会面中,她给查尔斯留下了的很深的印象,并决定让她带领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去挽救奥尔良城。
贞德唯一的武器是一把剑和一面旗子。
在战斗的时候,她是那个举着旗子走在最前面的。
经过多次战斗,她和她的军队来到奥尔良。
然而,守卫这座城市的法国军队不愿开放这座城市迎接他们。
他们不信任这个叫贞德的姑娘能带领军队打败英国人。
有些人居然觉得她是一个怪物女巫。
贞德没有为自己辩护。
她在城里转了一圈,看到了城市另一边最坚固的英国堡垒,并命令法国人进攻堡垒。
她先是跳过壕沟,架起梯子爬上城堡,却掉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她又飞了起来,高举着旗子。
士兵们看见这一幕,都动了心,立刻开了门,准备进攻。
英军对奥尔良长达209天的围攻终于可以结束了。
这好消息传开后,全国人民都很高兴。
这场战役的胜利,从头到尾的改变了法国在战争中的危险局面,贞德又率领军队收回了北方大部分领土,战争从此向好的方向发展。
之后,查理七世在兰斯大教堂举行了加冕典礼。
1430年5月,在贡比涅战争中,贞德被俘虏。
她被交给了英国人。
在监狱里,贞德遭受了酷刑和反复的审判,但她仍然是不屈的和正义的。
英国人讨厌贞德,但由于他们不能把她当作战俘来审判,他们称她为异教徒,并把她交给了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