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学需要不断优化和更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生物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一、针对新课程特点的生物教学优化策略1. 关注生物前沿知识,培养科研兴趣新课程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生物教学应该更加关注生物科学的前沿知识和科研动态,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精神。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生物科研成果和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科研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 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知识联通新课程要求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生物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融合,促进知识的联通和整合。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相关的化学、物理、地理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内容,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 强化实验探究,培养实践能力新课程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生物教学应该更加强调实验探究和实践操作。
在教学中,可以增加实验课程的时间安排,设计各种有趣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了解生物现象与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1. 注重个性化学习,激发学习动力新课程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生物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在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程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物教学应该更加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案例分析、问题探究和课外拓展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
果 。建构 主义 认 为 ,学习不 单是 知识 由外 到 内的转 移和 传递 ,而 且是 学 习者 积极 主动 地建 构 自己 的知识 经 验 的
过程 。
优 化生物 “ 问题 串” 教学 策 略 ,实现 真 正意 义 上 的
“ 问题 串 ”有 效教学 ,首先应 更新 教育观 念 ,改变教 学设
激发 学生 的思 维 动机 之后 ,及 时展 示 “ 面倒 ” 植物 盆 一 栽 的实物 ,并 创设 生活化 、现实性 的 “ 问题 串” : 提问 1 :如果 不 使 用任 何 工具 ,怎 么做 才 能 形成 这
重 学生 主动 学 习 、 自主探 究 的 “ ” 的过 程 。然而 在 实 学 践 应用 “ 问题 串”教 学模 式 的运作 中 。时常 出现 :简 单
现阶 段 ,面对 学生 创新 精神 相 对较 弱 ,学 习 的主体
意 识 、应用 意识 较差 等 现状 ,在生 物教 学 中 同样面 l 临着 如何 更 有效 地培 养 、发 展学生 的思 维能 力 的 问题 。新课 程理 念强 调 “ 学是师 生交往 、互动 的过程 ” 教 ,面向所 有 学 生 .着 眼于全 体 学生 的发 展 。为体 现新课 程 倡导 的探 究性学 习 。生 物教科 书 的不 少章 节采 用 了 “ 问题 串 ”的 形 式 引导学 生 步步 深入 地分 析 问题 、建构 知 识 、发展 能 力 :于是便 形 成 了在一 定 的学 习范 围和 主题 内 ,围绕 一 定 的 目标 、按 照一定 的逻辑 结构设计 问题 组的 “ 问题 串” 教学策 略 。
题 意识 ,并能 灵 活运 用 “ 学问 ”作为 自己的 “ 想”提 出问题 :然后 带 着 问题 意 识和 更 多 的 问题 走 思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及困惑马静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创造的课堂、生成的课堂。
因为知识具有主观性、生成性、开放性。
课堂不再是以知识为中心,对知识的分解和按部就班的传授,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认识。
课堂中,教师要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给他们自主生成的机会,真正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现代教学过程的显著特点,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现代教学技能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己提高。
努力实施创新教学,逐步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及时将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所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条件。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生物知识走向“会学”生物知识。
这就对生物教学有了新的要求:1.教师要善用、巧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但不依赖教材,不唯教材是从,以课标为依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的准确名称应该是教学材料而非教授材料,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
为了激发学生自己学习,新课程删除了“难、烦、偏、旧”的内容,加大了学生的活动内容。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高质、高效地进行创造性教学。
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中,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提倡学生在“做中学”,我通过让学生填写概念图,绘制示意图,解读坐标图,描述模式图来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真正能在“做”中“学”。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生物教学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课程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旨在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课程定位新课程要求高中生物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理念。
在课程定位方面,高中生物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式的实验项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应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拓展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也可以适当引入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注重引入生物实物、模型和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视觉和触觉感知。
也可以鼓励学生使用生物科学仪器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科学实验意识。
可以积极利用生物科普读物、科技期刊、生物教育网站等多种资源,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
四、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方面,可以适当调整评价对象和方式,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可以采用项目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以及结论推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倡导学生的完成任务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
也可以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通过开放性的题目和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探索实验,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作者:祝利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2年第05期摘要:“问题串”教学策略模式从问题出发,将“问题”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既重视教师诱导、点拨、示范的“导”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的过程。
通过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以问题驱动设计的学习内容,将解决问题融于学习过程之中;在师生共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了解知识,获得“学问”和情感体验,形成问题意识,并能灵活运用“学问”作为自己的“思想”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意识和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关键词:“问题串”;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36-03对于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能否提出独特的问题并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的本领,另一个是能否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指出: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多一个问题就多份思维成果。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且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现阶段,面对学生创新精神相对较弱,学习的主体意识、应用意识较差等现状,在生物教学中同样面临着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面向所有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为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生物教科书的不少章节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于是便形成了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和主题内,围绕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设计问题组的“问题串”教学策略。
一、“问题串”教学策略常规模式中常见的问题“问题串”教学,其基本策略在于: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来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引发认知冲突、进行意义建构。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贾汪职教中心盛君一、课题研究背景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面向所有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为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生物的教科书的不少的章节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来解决。
现阶段,师生共同经历新课改,面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创新精神相对较弱,学习的主体意识弱,应用意识差等现状,我们的生物教学要教什么,要怎样教,才能提供学生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才能。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启发学生延展、开拓问题串,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去适应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问题串的教学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课题核心概念:“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和主题内,围绕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一般在3个以上)问题。
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英文Inquiry(探究)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n或inward(在……之中)和quaerere(质询、寻找),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从这些定义或解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探究来源于有问题,没问题就没有探究,没问题就无法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成为了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传授生物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结合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注重学生兴趣,关注学生需求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生物实验、科普知识讲解、生物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要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种适应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生物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生物实验、科学探究、生物技术应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注重课程整合,提高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要注重课程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和现象中去探索生物知识的规律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要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将生物知识与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的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注重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实地考察、科学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感受,亲自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科学探究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新课程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理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充分贯彻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的教学,是当前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重视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性,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生物案例和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在教学中引入真实的生物例子,让学生参与到案例中,通过讨论和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研究生物知识,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二、注重实践性,加强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性和实际操作。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物实验和观察活动,比如植物的生长观察、昆虫的观察和实验等,让学生参与通过实践来探索生物世界,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讲解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生物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通过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整合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资源,设置生物知识的展示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生物科普活动、生物实地考察等,拓宽学生的生物知识面,开拓他们的生物视野,丰富生物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探究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设计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探究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
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不再仅仅注重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设计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时,需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生物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需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探索性的实验和课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生物实验课上,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实验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实践,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进行调查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不仅仅要求掌握知识,更要求具备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下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策略: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的生物教学多以教师讲述和课本阅读为主,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生物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对生物知识晦涩难懂的认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比如通过有趣的实验、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创设适应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将课程内容贯穿于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讲解结合实例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探索和学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教师需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和实践经验去理解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说者”而学生则是“听者”。
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是指导者,学生则成为探究者和学习者。
教师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四、结合学科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生物学科也处于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阶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科发展的趋势,着重强调现代生物技术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知识,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学科视野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注重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问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不仅需要满足知识传授的要求,更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本文将探究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实际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实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生物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实践性与传统的生物教学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更强调知识的前瞻性和实践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与实际生活、社会现象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如环境保护、生命伦理等方面,培养学生关注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意识。
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前沿知识和技术,拓展他们的学科视野,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热情。
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不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考试分数,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综合实践能力考核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表现,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四、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更加关注与学生的互动,建立起一种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倡导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疑问,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探究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指导学生探索生物学,深入学习,有效掌握生物科学知识,成为一种可行的教学策略,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今天小编谈一谈应采取的设计策略,有助于有效推动高中生物教学,探究有关策略的具体可行性。
首先,老师要求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以及负责任的研究学习,这是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的一种有益尝试。
学生应该自行探究生物学,以便扩大自身知识视野,熟悉实验室的多种仪器的使用,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开拓思维,同时加强自身的研究能力。
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验为主,而非简单的讲解,加强对实验的实践性能力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生物学的特性。
其次,培养学生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设计策略旨在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以使他们深入了解、爱护自然,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他们的热情。
此外,老师可以结合现实而进行教学,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对科学有较为立体的认识,从而发展出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老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研究,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智力兴趣。
这一设计策略旨在让学生形成自觉,根据学习的物理知识对科学的探究,扩大自身的学习范围,不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实验室实践中发展自己探究的能力。
总之,应用科学的教学设计策略可以有效推进高中生物教学。
老师应该搭建充分的平台,以加强实践教学能力;要以真实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探究,有效的给予学生问题的思考;最后应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探究生物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好地发挥高中生物教学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探究一、引言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
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容易产生对生物学科的厌倦和抵触情绪。
而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学习,注重学科性情感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需要从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1. 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引入一些新颖的内容和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还应该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2. 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需要改变,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手段的丰富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高中生物教学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 评价方式的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评价方式也需要改革。
传统的考试评价主要以记忆和应试技巧为主,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开放式题目、实践报告、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相关建议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
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2. 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高中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实践,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验和调查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摘要】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需要借鉴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入跨学科教学,拓展生物知识的应用,结合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个性化,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有效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发展需求,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教学、教学设计、创新思维、跨学科教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学生成长。
1. 引言1.1 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使得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而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
新课程理念倡导实践性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新课程理念提倡跨学科融合,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探讨和合作。
这有助于学生在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是全面的、深远的,它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2 高中生物教学的挑战性高中生物知识涵盖范围广,概念复杂,涉及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细胞、遗传、生态等。
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生物基础知识,并理解其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生物学体系。
这对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环节较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提出了挑战。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实验教学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对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考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引入前沿的生物科技知识和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也在不断变革与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在进行生物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结合新课程理念和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进行一些思考。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物学是一门富有创新性的学科,通过生物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探索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教授细胞生物学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实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在教授生态学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态调查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教授生物进化论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摘要:新课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实现“知识型课堂”向“思维型课堂”的转变。
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提出了几点具有实效性的教学举措:引导积极思考,激发问题意识;拓展多元空间,丰富智力生活;挖掘课程资源,培养独特品质。
关键词:新课程;问题意识;多元智力;文本新课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实现“知识型课堂”向“思维型课堂”的转变。
但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情景,如何把新理论、新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到在革新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进行高效能的教学呢?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1引导积极思考激发问题意识积极思考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持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学生在稳步扩大知识范围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形成对某一学科的整体认识,即学科思维的雏形。
事实上,一位优秀的教师走进课堂之前,他脑海里装着的不是怎样去为学生的解题扫清一切“路障”,而是思量着怎样设置“桃子”的高度,以任务来驱动和唤醒学生“沉默的大脑”。
例如,学习“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可设置一系列问题:⑴什么样的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⑵满足质壁分离条件的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⑶如果把它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中,实验现象会有什么不同呢?⑷怎样巧妙地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像这样分层递进的问题,能诱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并积极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因而极大地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由此可见,如果课堂教学不是通过提供现成的答案来学习,学生就会凭着自己的智慧,为逼近真实可靠的结果展开分析。
当然学生分析之前,在尽量保证问题开放性的同时,最好为学生界定问题提供“支架”,以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考察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并为问题的解决做出设计。
这样学生不仅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形成深刻印象,而且培养了他们可贵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2拓展多元空间丰富智力生活面对繁重的习题作业,越来越多的在学业上落后的学生,不仅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相应学科产生了排斥和厌倦的情绪。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摘要:“问题串”教学策略模式从问题出发,将“问题”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既重视教师诱导、点拨、示范的“导”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的过程。
通过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以问题驱动设计的学习内容,将解决问题融于学习过程之中;在师生共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了解知识,获得“学问”和情感体验,形成问题意识,并能灵活运用“学问”作为自己的“思想”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意识和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关键词:“问题串”;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36-03对于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能否提出独特的问题并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的本领,另一个是能否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指出: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多一个问题就多份思维成果。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且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现阶段,面对学生创新精神相对较弱,学习的主体意识、应用意识较差等现状,在生物教学中同样面临着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面向所有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为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生物教科书的不少章节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于是便形成了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和主题内,围绕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设计问题组的“问题串”教学策略。
一、“问题串”教学策略常规模式中常见的问题“问题串”教学,其基本策略在于: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来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引发认知冲突、进行意义建构。
这种策略模式理论上应从问题出发,将“问题”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在重视教师诱导、点拨、示范的“导”的过程同时,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高效的生物教学,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
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程,我们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物科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加速。
生物课程需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内容,加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导学生跟上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课程还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改变。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采用更多的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生物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项目学习,让学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还需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与传统的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不同,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进行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出更多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中生物学习者。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和问题意识,正文部分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为高中生物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学生为中心、学习兴趣、现代技术、创新思维、知识与实践、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我们迫切需要探索一种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
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适合当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培养更好。
1.2 问题意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往往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缺乏兴趣。
这种单向传授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黑板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意识,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摘要】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生物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要求教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引入实践性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从这些方面展开讨论,指出有效教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本文的思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性教学、现代技术手段、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发展、教学手段、学习兴趣、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1. 引言1.1 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被passively 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的机会。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力培养,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一理念下,生物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引入实践性教学方法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工具,可以更生动地呈现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还要求教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评价。
通过项目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形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摘要:“问题串”教学策略模式从问题出发,将“问题”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既重视教师诱导、点拨、示范的“导”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的过程。
通过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以问题驱动设计的学习内容,将解决问题融于学习过程之中;在师生共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了解知识,获得“学问”和情感体验,形成问题意识,并能灵活运用“学问”作为自己的“思想”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意识和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关键词:“问题串”;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36-03对于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能否提出独特的问题并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的本领,另一个是能否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指出: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多一个问题就多份思维成果。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且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现阶段,面对学生创新精神相对较弱,学习的主体意识、应用意识较差等现状,在生物教学中同样面临着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面向所有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为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生物教科书的不少章节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于是便形成了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和主题内,围绕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设计问题组的“问题串”教学策略。
一、“问题串”教学策略常规模式中常见的问题“问题串”教学,其基本策略在于: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来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引发认知冲突、进行意义建构。
这种策略模式理论上应从问题出发,将“问题”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在重视教师诱导、点拨、示范的“导”的过程同时,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的过程。
然而在实践应用“问题串”教学模式的运作中,时常出现:简单问题复杂化;组织教学繁琐,时间冗长,以至于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无效问题充斥课堂等现象。
问题讲评时往往自主或不自主地进入一种定势模式:提问、听取回答,对答案进行点评,然后迅速进入下一个问题。
如何在一堂课宝贵的45分钟时间里,达成既使学生知识增长,又使其学习能力提高的目标,绝不可能只通过解决一大堆问题来完成。
因此,优化“问题串”教学策略势在必行。
二、对“问题串”教学策略模式优化的探索与实践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串”有效教学,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设计中追求清一色标准答案,以学生“没问题”走出教室作为教学成功标志的传统思路;设计以问题为驱动的学习内容,在师生共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然后带着问题意识和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优化“问题串”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于如何有效创设“问题串”亦有了一些心得感悟:1.创设生活化、现实性“问题串”,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案例:在必修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教学中,改变传统课程按部就班地介绍生长素发现史的模式,首先设置疑问:与高等动物相比,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远不如动物灵敏。
那么,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花开花谢等生命活动又是如何调节的呢?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之后,及时展示“一面倒”植物盆栽的实物,并创设生活化、现实性的“问题串”:提问1:如果不使用任何工具,怎么做才能形成这种“一面倒”的盆景植物呢?提问2:若在教室中摆放,应寻找怎样合适的位置?如果时常挪动盆栽,行不行?提问3:这么做实际上是利用了植物的什么特性?提问4:如果想让这盆植物恢复直立生长,最简单的方法怎么做?在利用一系列“问题串”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学习好奇心的基础之上,再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本内容后,自主探究分析图示中胚芽鞘的各种生长状况,同时教师提出新的“问题串”:提问1:上述各组实验中,哪些可以构成对照组?其单一变量和实验结论分别是什么?(分组讨论)提问2:以上实验组分别是哪些科学家的实验?简要叙述(小组代表阐述)。
提问3:胚芽鞘弯曲生长有什么规律?这些规律说明造成植物向光性原因之一的生长素在产生和运输时存在哪些特点?(讨论竞答)像上述这样,由“问题串”自然引入课题,又由“问题串”贯穿教学,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状态;既实现了知识的完整构建,又发展了学生阅读分析、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最后,还可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课后探究:植物生长素的分布除受光影响外,还会受到重力影响。
2.创设障碍性问题情境,设计层次性“问题串”,搭桥架梯让学生在“跳”中学。
“学习的任务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切合其知识与能力准备,既不能过深而使学生够不着,又不能由于缺乏挑战性、新颖性而使学习者感到乏味或疲惫。
”因此,在设置“问题串”时,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梯度,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基于所学内容经过努力能够回答,从而真正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
案例:在执教必修2“伴性遗传”这一节内容时,首先通过直观数据和实例展示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情况,让学生初步体会该病症“重男轻女”的特点;而这种体会恰恰又激发了学生们(尤其是男同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为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自主探究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笔者利用教材提供的家系图作为探究对象,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了层层递进的问题串,供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1:家系中患病者在性别上有什么特点?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问题2: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其致病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问题3:ⅰ代中的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问题4: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却没有表现出色盲?问题5: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为红绿色盲,是否一定只有男性才患色盲?为什么?问题6: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是什么?这种运用渐进性原则,由许多“小问题”结成“问题链”,层层深入地将学生一步步“拉进”大问题,直至问题解决的“问题串”教学过程,使学生拥有了充足思考时间和活动余地;思维和认知能力在教师的搭桥架梯下不断得到提升。
此时,如果再给出抗vd佝偻病的家系图,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结果将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提出与老师给出的问题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得出正确结论。
3.开发教材,开放时空,创设拓展延伸的“问题串”,促进学生的主动感悟。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拓展延伸的“问题串”,促进学生的主动感悟。
案例:对课本“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这一经典实验,可设计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思维延伸: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的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问题1:理论上上层液体放射性应为0,其原因是什么?问题2:实验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误差,其可能原因是什么?问题3: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层液体放射性含量如何变化?其原因是什么?问题4:实验中,如有一部分噬菌体未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对于这个经典实验,其过程和理论结果,课本上都有。
但实验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学生却很少能留意思考,教材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经过教师的设疑,变成了一个非常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4.巧妙设计、合理安排教学中的“问题串”,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中碰撞出火花。
法国数学家托姆曾一再强调:学习应是一个自发探究的过程,如果认为只需通过大量的死记硬背,就会更容易地学到知识,那无论如何是一个可悲的错误。
也就是说,学习本质上不是主要靠听讲和记忆,而是一种靠学习者以智力参与和独立思考为特点的主动探究活动。
案例:必修1“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中“问题串”教学策略的应用该课内容信息量大,教材本身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设置了许多问题串来激发学生思维。
但如果仅是将问题串中的每个问题都逐一解答,就有可能因时间紧而造成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之间的必然矛盾。
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做了如下尝试:①首先,由克隆羊“多利”引入课题,设置疑问:“多利”的产生与三只羊有关系,但为何它会长得像供核母羊呢?②学生讨论,主动提出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两种方面的见解假设。
③将学生分为“结构组”、“功能组”两个学习小组,结合课本问题串,分组讨论、探究提出的假设。
④利用多媒体,学生交流展示探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编写“顺口溜”的形式,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作全面阐述。
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被调动着;分组活动提供了他们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能够对课本资料和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和认识;通过巧妙设计、合理安排教学中的“问题串”,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在问题探究中碰撞出火花。
三、关于“问题串”教学策略模式优化的感悟和思考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优化生物“问题串”教学策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串”有效教学,就是要设计以问题为驱动的学习内容,将解决问题融于学习过程之中;在师生共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刻地了解知识,获得“学问”和情感体验,形成问题意识,并能灵活运用“学问”作为自己的“思想”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意识和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因此,应力求在创设“问题串”时做到:①富有启发性。
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引导主动探究;②富有真实性。
问题串必须贴近现实,吸引学生投入关注的目光;③富有新颖性。
问题串角度新,能发散学生思维;④有层次性。
问题串包含的问题信息要有层次,在思维上要体现出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需求;⑤有针对性。
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另一方面必须与教材内容一致,再一方面还必须贴近学生生活,真正做到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